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搅拌棒磁子萃取-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葫芦巴浸膏的挥发性成分



全 文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Food Industry 研究与探讨
2012年第13期
葫芦巴(Trigonella Foenum-graecum L)系豆科蝶
形花亚科植物,其种子为著名补阳中药,具有温肾壮
阳、祛寒除湿、肝脾肿大等药效,除药用外,葫芦巴还
被广泛用于食品工业中,叶子作蔬菜使用,种子用作
调味品[1-2]。将葫芦巴的种子粉碎后直接用乙醇萃取
或先将种子进行发酵或焙烤后,再浸提后得到葫芦巴
浸膏,具有焦糖和枫槭的特征香味,极甜,可赋予卷
烟坚果和枫槭的香甜韵,能抑制烟叶的辛辣刺激,掩
盖杂气,显著提升烤烟香韵,在烟草调香中占据极其
重要的地位。葫芦巴的化学成分研究较为系统,多集
中于难挥发性物质[3-4],但对挥发性成分的研究较少[5-7]。
葫芦巴浸膏属于半流动性膏状萃取物,必须经过样品
前处理才能进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同时蒸馏萃取
(SDE)采用高温长时间萃取容易导致部分物质分解,
固相微萃取(SPME)由于萃取容量和萃取效率偏低
限制了该技术在复杂样品中的应用。搅拌棒吸附萃
取法(SBSE)自从1999年首次运用以来,与SPME比
较,因其回收率大、精密度高、重现性好的特点,短短
几年得到较大发展,已应用于食品、环境和生物分析
中,并成为目前分析化学中的研究热点[8-10]。本文利
用搅拌棒磁子萃取和热脱附系统,并结合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分离鉴定了葫芦巴浸膏的挥发性成分,对
致香机理作了初步探讨,旨在为葫芦巴浸膏的产品开
发和质量监管提供技术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葫芦巴浸膏 法国Biolandes公司;蒸馏水 自制;
聚二甲基硅氧烷树脂(PDMS)搅拌磁子 德国Gerstel
公司,厚度1mm,长度20mm。
热脱附仪(thermal desorption unit,TDU)、多功能
进样器(MPS2)和具有PTV的冷却型进样口(CIS 4)
德国Gerstel公司;selectable Pegasus4D 1D / 2D
Agilent7890AGC×GC/飞行时间质谱色谱联用仪 美
收稿日期:2011-12-22 * 通讯联系人
作者简介:苏勇(1971-),男,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卷烟产品研发。
基金项目:国家烟草专卖局卷烟增香保润重大 专项 研究 项目
(110200902020)。
搅拌棒磁子萃取-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分析葫芦巴浸膏的挥发性成分
苏 勇1,2,冒德寿2,*,曲荣芬2,李智宇2,毛多斌1
(1.郑州轻工业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河南郑州 450002;
2.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云南玉溪 653100)
摘 要:应用搅拌棒磁子萃取和热脱附系统,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了葫芦巴浸膏中的挥发性成分。 从
中鉴定出67个挥发性物质,主要成分为:1,2-丙二醇(38.83%)、苯乙酸苯乙酯(7.32%)、羟基丙酮丙二醇缩酮(5.33%)、
芳樟醇(3.67%)、丙二醇单醋酸酯(3.54%)、异戊酸(2.75%)和2-乙酰基呋喃(2.06%)。 此外,对葫芦巴浸膏的致香机理
进行了探讨,研究为葫芦巴浸膏的品质控制和开发应用提供了技术依据。
关键词:葫芦巴浸膏,搅拌棒磁子萃取,热脱附,气质联用,挥发性成分
Analysis of volatile components in fenugreek extract(Trigonella
foenum-graecum L) by stir bar sorptive extraction-thermal desorption
and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SU Yong1,2,MAO De-shou2,*,QU Rong-fen2,LI Zhi-yu2,MAO Duo-bin1
(1.School of Food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Zhengzhou University of Light Industry,Zhengzhou 450002,China;
2.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of Hongta Tobacco Group,Yuxi 653100,China)
Abstract:Volatile components from fenugreek extract were analyzed by using stir bar soptive extraction-thermal
desoption and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and sixty-seven compounds were identified. 1,2-
propylene glycol(38.83%),2-phenylethyl2-phenylacetate(7.32%),2,4-dimethyl-1,3-dioxolane-2-methanol
(5.33%),linalool(3.67%),2-acetoxy-1-propanol(3.54%),isovaleric acid(2.75%) and 2-acetylfuran(2.06%)
were the main components. In addition,the flavor mechanism was discussed. The research provided technological
basis for quality control and exploit of fenugreek extract.
Key words:fenugreek extract;stir bar sorptive extraction;TDU;GC-MS;volatile components
中图分类号:TS201.2 文献标识码:A 文 章 编 号:1002-0306(2012)13-0078-04
78
DOI:10.13386/j.issn1002-0306.2012.13.017
研究与探讨
2012年第13期
Vol . 33 , No . 13 , 2012
峰号 化合物名称 保留时间(min) 相似度 CAS登记号 保留指数 百分比含量(%)
1 乙酸 8.872 966 64-19-7 737 1.769
2 乙醛丙二醇缩醛 9.523 919 544550 767 0.531
3 丙二醇 10.302 980 57-55-6 802 38.830
4 丁酸 10.528 869 107-92-6 812 0.095
5 丙醛丙二醇缩醛 10.725 920 4359-46-0 821 0.923
6 异戊酸 11.502 949 503-74-2 856 2.750
7 2-甲基吡嗪 11.522 820 109-08-0 857 0.301
8 2-甲基丁酸 11.655 908 116-53-0 863 0.323
9 糠醛 11.663 897 498-60-2 864 0.466
10 异戊酸乙酯 11.875 895 108-64-5 873 0.154
11 丙二醇单醋酸酯 12.675 911 6214-01-3 907 3.541
12 2-乙酰基呋喃 13.363 951 1192-62-7 931 2.055
13 2,6-二甲基吡嗪 13.427 928 108-50-9 933 1.443
14 3-甲基戊酸 13.802 838 105-43-1 946 0.213
15 羟基丙酮丙二醇缩酮 13.832 916 53951-43-2 947 5.332
16 异戊醛丙二醇缩醛 14.237 806 18433-93-7 961 0.245
17 5-甲基糠醛 14.742 898 620-02-0 978 0.844
18 甘油 14.798 862 56-81-5 980 0.125
19 2,3,5-三甲基吡嗪 15.918 939 14667-55-1 1016 1.966
20 一缩二丙二醇 16.363 916 110-98-5 1030 1.225
21 2-乙基己醇 16.557 936 104-76-7 1036 0.093
22 甲基环戊烯醇酮 16.670 906 80-71-7 1039 0.069
23 2-乙酰基-5-甲基呋喃 16.880 896 1193-79-9 1045 0.453
24 庚酸 17.733 926 111-14-8 1071 0.826
25 2-乙酰基吡咯 17.820 914 1072-83-9 1074 0.335
26 庚酸乙酯 18.640 952 106-30-9 1098 0.545
27 愈创木酚 18.728 871 90-05-1 1101 0.135
28 芳樟醇 18.942 964 78-70-6 1107 3.667
29 壬醛 19.053 873 124-19-6 1111 0.023
30 葫芦巴内酯 19.257 920 28664-35-9 1116 0.032
31 苯乙醇 19.672 800 22258 1129 0.054
32 麦芽酚 19.813 924 118-71-8 1133 0.370
33 γ-庚内酯 20.798 925 105-21-5 1161 0.130
34 辛酸 20.923 771 124-07-2 1165 0.107
35 薄荷酮 21.168 940 89-80-5 1172 1.925
36 对乙基苯酚 21.197 816 123-07-9 1173 0.121
37 5-羟基麦芽酚 20.908 897 28564-83-2 1164 0.207
38 苯甲酸乙酯 21.498 919 93-89-0 1182 1.476
39 薄荷脑 21.845 933 2216-51-5 1192 0.463
40 辛酸乙酯 21.943 917 106-32-1 1195 0.645
表1 葫芦巴浸膏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结果
Table 1 Tentative identification of components in fenugreek extract by GC-MS
国Leco公司。
1.2 样品前处理
称取葫芦巴浸膏3.0g,蒸馏水溶解,定容于5mL
(质量分数约为60%)容量瓶中。在温度为50℃的条件
下,搅拌1h,搅拌速率为100r/s。
1.3 仪器分析条件
1.3.1 TDU参数 程序升温:初始温度40℃保持
0.5min,以60℃/min的速率升温到220℃,保持10min;
脱附模式:溶剂放空,40mL/min流量保持0.5min。
1.3.2 Cis参数 程序升温:初始温度-30℃保持
0.5min,以12℃/s的速率升温到280℃,保持1min;进样
模式:不分流进样。
1.3.3 色谱条件 RXi-5silMS色谱柱(60m×0.25mm,
0.25μm),载气为氦气,流量:1.0mL/min。升温程序:
初始温度75℃保持1min,以4.0℃/min的速率升温至
280℃,保持10min。进样口温度250℃,不分流进样,溶
剂延迟350s。
1.3.4 质谱条件 电子轰击离子源(EI),电离能量
70eV,离子源温度200℃,传输线温度270℃,扫描范
围:40~450m/z,一维采集速率10spec/s,质谱检索库:
Wiley7N和Nist08谱库;质谱检测方式:选择离子;调
谐方式:自动调谐。
1.3.5 化合物的定性 GC-MS分离葫芦巴浸膏中的
挥发性成分,通过Wiley7N和Nist08质谱库自动检索,
扣除柱流失和搅拌棒流失,结合保留指数后共同确
定,化合物相对含量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
2 结果与讨论
葫芦巴浸膏挥发性成分的总离子流图见图1,挥
发性物质的种类、保留时间、相似度、CAS登记号、保
留指数和百分比含量见表1。
79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Food Industry 研究与探讨
2012年第13期
图1 葫芦巴浸膏挥发性成分的总离子流图
Fig.1 Total ion chromatogram of fenugreek extract
注:*:柱流失和搅拌棒磁子流失。
8.33333 16.6667 25 33.3333 41.6667 50 58.3333
时间(min)
1.4×107
1.2×107
1×107
8×106
6×106
4×106
2×106
0
* *
*
*
*
*
* *
*
1
2
3
569
11
12 1920222425
28
35384344 47484951535758 61
62
6364 66 67
峰号 化合物名称 保留时间(min) 相似度 CAS登记号 保留指数 百分比含量(%)
41 松油烯-4-醇 22.030 881 562-74-3 1197 0.095
42 乙基麦芽酚 22.358 909 1110651 1207 0.188
43 α-松油醇 22.453 922 98-55-5 1210 1.569
44 5-羟甲基糠醛 23.117 883 67-47-0 1229 1.341
45 苯丙醇 23.553 926 122-97-4 1242 0.478
46 香茅醇 23.990 868 106-24-1 1255 0.650
47 壬酸乙酯 25.237 924 123-29-5 1292 0.360
48 洋茉莉醛 27.262 876 120-57-0 1354 0.304
49 丁香酚 27.530 915 97-53-0 1362 0.202
50 乙酸香叶酯 27.942 951 105-87-3 1375 0.540
51 辛醛丙二醇缩醛 28.247 947 74094-61-4 1385 1.097
52 癸酸乙酯 28.437 938 110-38-3 1391 0.377
53 香兰素 29.023 957 121-33-5 1409 1.315
54 乙酸茴香酯 29.412 938 104-21-2 1422 1.912
55 N-甲基邻氨基苯甲酸甲酯 29.442 939 85-91-6 1423 0.506
56 香豆素 30.623 911 91-64-5 1461 0.518
57 马索亚内酯 31.363 900 54814-64-1 1485 0.525
58 覆盆子酮 33.533 840 5471-51-2 1559 0.160
59 顺式-β-细辛醚 36.717 926 5273-86-9 1673 0.059
60 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醛 39.342 873 1620-98-0 1773 0.256
61 苯甲酸苄酯 39.725 965 120-51-4 1787 1.433
62 苯乙酸苯乙酯 43.328 930 102-20-5 1934 7.138
63 肉豆蔻酸乙酯 44.565 930 124-06-1 1987 0.575
64 肉桂酸苄酯 47.573 910 103-41-3 2122 0.135
65 蛇床籽素 48.152 856 484-12-8 2149 0.061
66
67
亚麻酸
亚油酸甲酯
48.347
53.972
899
902
60-33-3
112-63-0
2158
2432
1.321
1.075
通过搅拌棒磁子萃取-热脱附-气质联用分析,
从葫芦巴浸膏中共鉴定出67个挥发性物质,包含醛、
酮、酸、酯、内酯、醇、酚、醚、缩醛缩酮和氧氮杂环等
化合物类型。从表1中看出,百分含量大于1%的成分有:
乙酸(1.769%)、丙二醇(38.830%)、异戊酸(2.750%)、
丙二醇单醋酸酯(3.541%)、2-乙酰基呋喃(2.055%)、
2,6-二甲基吡嗪(1.443%)、羟基丙酮丙二醇缩酮
(5.332%)、2,3,5-三甲基吡嗪(1.966%)、一缩二丙二
醇(1.225%)、芳樟醇(3.667%)、薄荷酮(1.925%)、苯
甲酸乙酯(1.476%)、α-松油醇(1.569%)、5-羟甲基
糠醛(1.341%)、辛醛丙二醇缩醛(1.097%)、香兰素
(1.315%)、乙酸茴香酯(1.912%)、苯甲酸苄酯(1.433%)、
苯乙酸苯乙酯(7.318%)、亚麻酸(1.321%)和亚油酸
甲酯(1.075%)。
需要指出的是,与水蒸气蒸馏、溶剂萃取和固相
微萃取的文献方法比较,用搅拌棒磁子萃取和热脱附
结合的方法可以分离鉴定出葫芦巴植物最为重要的
香气物质—葫芦巴内酯。
葫芦巴浸膏有“焦糖和枫槭的特征香,含有香豆
素香”,从对香气的贡献角度看[11-13]:异戊酸有“乳酪,
牛奶及酸香”,赋予卷烟香甜味,酒香及水果香,厚实
烟草本香,另外可起到降刺作用,并赋予奶酪香及香
料烟的特征香;2-乙酰基呋喃有“膏甜香,谷物香,略
有坚果香”,赋予烟草青香、药草香,使烟香更加丰富
饱满;2,6-二甲基吡嗪和2,3,5-三甲基吡嗪有“巧克
力香和烘烤坚果香”,赋予卷烟白肋烟香味,增加甜
度及烟草体香;芳樟醇有“花香,木香,微弱的柑橘
香”,赋予烟草花甜香和柑橘香,提升烤烟香味;葫芦
巴内酯有“强烈而特征的焦糖香”,水中的气味阈值
为0.001ppb,可增加厚实的焦糖香和甜香,在烟草中
的稳定性很好,对于调配枫槭、焦糖、坚果和红糖等
烟用模块香精十分有用;薄荷酮有“薄荷香,凉味,甜
香,椒样薄荷香,清新的樟脑香”,赋予烟草薄荷香,
药草香,酸香,使烟香更加丰富饱满;苯甲酸苄酯有
“十分温和的膏香,似依兰特征气息,略有苯酚味,作
为定香剂使用”,赋予卷烟青香,花香和膏香味;苯乙
酸苯乙酯有“花香,甜香,膏香,蜂蜜香”,增加甜韵
感,赋予烟草坚果香、花香和膏香。
3 结论
利用搅拌棒磁子萃取和热脱附系统,并结合气相
色谱-质谱联用分析了葫芦巴浸膏得挥发性成分,其
中异戊酸、2-乙酰基呋喃、香豆素、麦芽酚、香兰素、甲
基环戊烯醇酮、葫芦巴内酯、2,6-二甲基吡嗪、2,3,5-
三甲基吡嗪、芳樟醇、薄荷酮、苯乙酸苯乙酯和苯甲
续表
(下转第83页)
80
研究与探讨
2012年第13期
Vol . 33 , No . 13 , 2012
酸苄酯既是香气的主要贡献者,也是主要的挥发性成
分,为香精香料行业制造和应用葫芦巴浸膏提供了科
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周淑晶. 中药葫芦巴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J]. 中药研究与信
息,2000,2(5):19-22.
[2] 兰卫,高晓黎,毛新民. 葫芦巴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J]. 西
北药学杂志,2008,23(5):335-337.
[3] 安福丽,张仲,陈贵银,等. 不同产地葫芦巴醇溶性化学成
分的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分析 [J]. 临床合理用药,2010,
3(10):42-45.
[4] 余瑜. 植物葫芦巴皂苷类成分的ESI-MS和HPLC-ESI/MS分
析[D]. 广州:中山大学,2006.
[5] 董丽,蔡凌霜,朱书奎,等. 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法
联用分析葫芦巴浸膏的挥发性成分[J].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2004,50(2):151-156.
[6] 黄伟. SDE/GC-MS法对两种不同葫芦巴浸膏香气成分的分
析[J].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05,5(4):319-321.
[7] 姚健,马君义,张继,等. 发酵对葫芦巴挥发性化学成分的
影响[J]. 食品科学,2006,27(12):194-198.
[8] 刘淑琴,倪莉. 酒类香气物质研究进展 [J]. 食品工业科技,
2011,32(1):335-341.
[9] 黄健祥,胡玉斐,潘加亮,等. 分子印迹样品前处理技术的
研究进展[J]. 中国科学B辑:化学,2009,39(8):733-746.
[10] 陈林利,黄晓佳,袁东星. 搅拌棒固相萃取的研究进展[J].
色谱,2011,29(5):375-381.
[11] 张悠金,金闻博 . 烟用香精香料[M]. 合肥:中国科学技术
大学,1996:137-166.
[12] 赵铭钦. 卷烟调香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76-198.
[13] 史宏志,刘国顺.烟草香味学[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8:13-24.
图4 化合物的13C-NMR谱图
Fig.4 13C-NMR spectra of flavonoids
200 175 150 125 100 75 50 25 0
ppm
pp
m
17
5.
96
4
16
4.
00
4
16
0.
84
5
15
6.
24
9
14
7.
82
2
14
6.
90
6
14
5.
17
9
13
5.
86
6
12
2.
07
4
12
0.
09
4
11
5.
72
9
11
5.
17
7
10
3.
13
3
98
.3
05
93
.4
71
40
.4
42
40
.1
65
39
.8
87
39
.6
09
39
.3
31
39
.0
53
38
.7
75
2.2.4 化合物的结构 将以上得到的数据与槲皮素的
标准品的紫外吸收光谱值[18],与氢谱和碳谱[19-20]数据相
对比,可鉴定该化合物为槲皮素单体,结构如图5所示。
3 结论
本研究通过80%乙醇溶剂浸提,D4020大孔吸附
树脂纯化,聚酰胺柱层析分离的方法,从草本龙芽中
获得一个黄酮醇类化合物。根据颜色反应,光谱数据
(UV、IR、1H-NMR、13C-NMR)鉴定为3,5,7,3’,4’-五
羟基黄酮醇,即槲皮素。
参考文献
[1] 何景,曾沧江.中国植物志第54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
[2] 李宝仁,杨立学,程政军 . 长白楤木研究进展[J]. 中国科技
信息,2006(2):50.
[3] 王忠壮,汤海峰,苏中武,等. 楤木属药用植物资源调查[J].
中国中药杂志,1997,22(1):3.
[4] 杜凤国,姜炳文,胡荣. 长白楤木挥发油成分分析 [J]. 植物
研究,2001,21(1):110-112.
[5] 冯颖,李天来,范文丽,等. 长白楤木叶有效成分研究及总
黄酮提取[J]. 食品工业科技,2008,29(6):152-153.
[6] 冯颖,潘旋,孟宪军,等. 长白楤木嫩芽中刺龙芽皂苷C的分
离纯化及其结构鉴定[J]. 食品科学,2011,32(17):41-44.
[7] 端木炘. 中国五加科树木主要化学成分及综合利用[J]. 林产
化工通讯,1995(2):37-38.
[8] Kim JC,Kang SS,Lee MW,et al. Isolation of flavonoids from the
leaves of Aralia continentalis[J]. Korean Journal of Pharmacognosy,
1995,26(3):239-243.
[9] Kim JS,Kang SS,Choi JS,et al. Antioxidant components from
Aralia continentalis[J]. Korean Journal of Pharmacognosy,1998,
29(1):13-17.
[10] 王悦,陈阿梅,李秉超. 长白楤木根、茎、叶水溶性多糖的
纯化及组成分析[J].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07,29(2):15-17.
[11] 栾舒雅,李峰,张沙艳,等. 长白楤木根多糖理化性质的研
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1):3214-3215.
[12] 冯颖,李天来,孟宪军,等. 大孔树脂纯化长白楤木叶皂苷
及其生物活性研究[J]. 食品科学,2009,30(16):158-161.
[13] 毛莉娟,刘学文,冉旭. 苦丁茶中黄酮的提取工艺[J]. 食品
科技,2002(11):18-19.
[14] 周丽,李秉超. 草本龙芽中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 [J]. 氨
基酸和生物资源,2007,29(1):15-17.
[15] 张桂,畅天狮,刘俊果,等. 从芹菜中提取黄酮类物质的研
究[J]. 食品科学,2002,23(8):121-125.
[16] 徐任生. 天然产物化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
[17] 姚新生.天然药物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67.
[18] 常勇慧,姚立成,张斌. 黄酮类化合物槲皮素光谱特性研
究[J]. 广东化工,2011,38(6):7-8.
[19] 魏志文,宛晓春,李大祥,等. 茶叶中槲皮素单体的分离与
制备[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9(3):187-190.
[20] Markham KR, Ternai B, Stanlay R, et al. Carbon-13NMR
studies of flavonoids-Ⅲ[J]. Tetrahedron,1976,32:2607-2612.
图5 槲皮素分子结构图
Fig.5 Chemical structure of quercetin
HO
OH
OH
OH
OH
O
O
1
3
2
456
7
8
1′ 2′
3′
4′
5′
6′
′′′′′′′′′′′′′′′′′′′′′′′′′′′′′′′′′′′′′′′′′′′′′′
(上接第80页)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