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Research on technical system for the hiigh-benefit ecological agriculture in the Three-Gorge Reservoir area

三峡库区高效生态农业技术体系研究



全 文 :第 11卷 第 2期
2 0 0 3年 4月
中 国 生 态 农 业 学 报
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VO1.11 NO.2
April, 2003
三峡库区高效生态农业技术体系研究
姜达炳 李 峰 彭明秀
(湖北省农业 生态环境 保护站 武汉 430070)(湖北省农业广播 学校 武汉 430070)
摘 要 阐述 了三峡库 区生态环境 现状和存 在 主要 问题及 潜在 环境 容量 ,总结分 析 了库 区近年 开展 高效 生态农 业
技 术体 系研 究、发展高 效生 态农 业模式和应 用技术的成 效。
关键 词 三 峡库 区 高效 生态农业 生态模 式
Research Oil technical system for the high—benefit ecological agriculture in the Three-Gorge Reservoir area.JIANG Da—
Bing,LI Feng(Agro-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Station,Hubei Province,Wuhan 430070),PENG Ming—Xiu(Agri—
cultural Broadcast School,Hubei Province,Wuhan 430070),C雎 ,2003,1 1(2):96~98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situation of eco-environment in the Three—Gorge Reservoir area,the main eco-environmental
problems and the latent environment capacity are analyzed.Effect of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the technical system of high—
benefit eco-agriculture in the Three-.Go rge area in the last few years have been summarized and the high·-benefit eco-agricul—-
tural model and technique tO be fit for the Three-Go rge area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Three-Go rge Reservoir area ,High-benefit eco-agriculture,Ecological mod el
1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现状
对长江三峡库区耕地坡度和海拔高程的生态环境分级研究表明,三峡库区耕地坡度<7。的平缓地水体
运动平稳 ,水土流失微弱 ,是农业生产最理想坡度条件 ;7。~15。缓坡地动力和重力作用加大,水体运动加快 ,
侵蚀和水土流失随之加重但不强烈,是农业生产较好坡度条件;15。~25。斜坡地侵蚀和块体运动较剧烈,水
土流失较严重,为农业耕地的上限区;>25。的陡坡地雨水冲刷和块体运动加剧 ,侵蚀强烈,水土流失严重,不
宜耕种 ,适宜发展林牧业。该 区一般海拔高度 800m 以下为农业 区,耕地多集中在该 区河谷地带 的低丘 、台
地 ;1000~1400m为农林牧混交 区,1400m 以上 为林牧交错 区。海拔 <1000m 的坡耕地 中 <7。的坡耕 地 占
14.3%,7。~15。的坡耕地占49.9%,15。~25。的坡耕地占24.6%,>25。的坡耕地占11.2%。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现状一是耕地面积少 ,后备资源不足,库区耕地面积 占库区总土地面积的 19.2%,人
均耕地 0.06hm 且大多分布于山间盆地,可供开发的土地主要分布在水土等条件较差的陡坡地,水田以二
熟制为主,旱地以三熟制为主。二是土壤类型复杂 ,地力质量较差 ,耕地土壤 以黄壤土 、黄棕土 、石灰土为主 ,
不适宜粮油等大宗作物生长,库区耕地肥力总体呈缺 P、低 N、少 K状况,水 田略好于旱地,土壤肥力高的耕
地仅 占 13.47%,较 高的占 19.24%,中等的占 30.31%,较低 和低的占 36.98%。三是农用化学 品投入量大 ,
农业面源污染呈加重趋势 ,2000年三峡库 区化肥(N、P O 、K O)施用总量 15.37万 t,平均 616.57kg/hm ,
其中 N肥 10.68万 t,P肥 3.51万 t,K肥 1.18万 t,农作物 N肥利用率 35.16%,土壤 残留率达 30.31%,P
肥当季作物利用率 34.16% ,土壤 固定 残留率达 59.85%。2000年库 区年农药施 用量达 76.85万 ,平 均
4.02kg/hm ,其 中有机氯 0.29万 kg,有机磷 46.29万 kg,有机氮 10.66万 kg,菊酯 类 6.85万 kg,除草 剂
4.09万kg,其他农药8.67万 kg,农药实际利用率仅 37%左右,约 1/4农药残留在土壤中,其余大部分挥发在
大气中,化肥 、农药的大量施用严重污染了农业生态环境 。四是移 民搬迁范围广 ,生态环境容量潜在压力大 ,
三峡库区淹没影响了 84.62万人 口,淹没耕地 1.667万 hm2,河滩地 3870hm ,园地 7350hm ,林地 3270hm
(含经济林、用材林),鱼塘 31Ohm ,森林植被减少,水土流失趋重,且库区人口密度达 274人/kn12,高出全国
平均水平的 1.5倍 ,垦殖指数达 20%以上,库区蓄水使人地关系更趋紧张,这是造成库区环境容量加重的最
大环境问题 。
* 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SX98—09)项 目、农业部农环能环(1998—09)项 目和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移民开发局(2000—003)~ 目资助
收稿 日期 :2002—05—31 改 回 日期 :2002—07—24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 2期 姜达炳等 :三峡库区高效生态农业技术体系研究 97
2 高效生态农业技术体系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 ,不 同海拔高度旱地 7种高效生态农业模式土壤侵蚀强度差异较大 ,柑橘地无 间作套种生
态农业模式(Ⅶ)土壤侵蚀强度最大(见图 1),依次为柑橘一蔬菜(Ⅵ)>马铃薯一玉米一红薯(Ⅳ)>油菜一玉米一红
薯(m)>玉米一大豆一玉米(Ⅱ)>小麦一玉米一大豆(I)>小麦一烟叶一蔬菜模式 (V)。二是不同高效生态农业模
式土壤理化性状差 异较大 ,研究表 明三峡库区冬水 田土壤有 机质、全 N和全 P含量均 以“稻一菜”和“稻一鸭一
鱼”2种模式最高 ,而全 K含量各模式 间差异较小 ,速效 养分 含量 为“中稻一鱼”和“稻一鸭一鱼”模式 均高于“稻一
菜”模式和传统模式,其原因是鸭或鱼排泄物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归还量 ,鸭或鱼生活、觅食能促进作物根系生
长,增加地下部生物量和有机质归还量 ,促进土壤养分活化 ,增加 土壤速效养分含量 (见表1)。三是不 同高
表 1 不同生态农 业模式土壤 理化性状变 化
Tab.1 Variations of soil characters in the different ecological models
效生态农业模式经济效益差异较大 ,由表 2可知旱地 7种模
式中仅柑橘一蔬菜和小麦一烟叶一蔬菜 2模式经济效益大于对
照(柑 橘),而 以粮油作 物 为主 的模式 效益 低于对 照 ,水 田
3种 模式 中中稻一蔬菜和 中稻一鸭一鱼2种模 式效益 均大于对
照 (中稻)模式 。7种模式 中除小麦一玉
米一大豆模式外 ,产投 比均 超过对照水
平 ,表明种植粮油作物成本相对较低。
三峡库区实施高效 生态农业模式取得
明显成效 ,一是 年人 均纯收 入提高 较
大 ,近 3年 来 试 点 区安 置 农 村 移 民
3216人 ,至 2000年农民年均纯收入达
1835元 ,比 1997年人均增 长 354元 ,
年均递增 8%,比周边同类行政村年人
均纯 收入高 20.4%,年均递增0.9%。
二是通 过重 点实施 庭院生 态工程 、农
田生态 工程 和 山地 生态工 程 ,生态环
境有 了较大改善。庭 院生态工程 主要
推广 以沼气为纽带的猪一沼一果 (菜、鱼)
模式 ,解决家庭用能 ,防止乱砍滥伐山



鼍c
廿
I小麦·玉米-大豆
I 玉米-大豆-玉米
ⅡI油菜·玉米·红薯
Ⅳ 马铃薯一玉米·红薯
V 小麦·烟叶·蔬菜
Ⅵ 柑橘·蔬菜
Ⅶ 柑橘(对照)
I I1 m Ⅳ V Ⅵ Ⅶ
生态农业模式
图 1 不 同生 态农业模式 土壤侵蚀强 度比较
Fig.1 Contrast of soil erosion strength among
different eco-agricultural models
表 2 不 同生态农业模式 经济效益 比较
Tab.2 Co mparation to the economic benefit of diferent eco—agricultural mod els
旱 地 小麦一玉米·大豆 11989
玉米一大豆·玉米 14781
油菜一玉米·红薯 13102
马铃薯·玉米一红薯 15958
小麦一烟叶·蔬菜 3639
柑 橘·蔬 菜 44287
柑 橘(对 照) 19878
水 田 中 稻·蔬 菜 32030
中 稻·鸭 一鱼 16742
中 稻·冬水 田(对 照) 7621
林 ,沼肥养鱼或用于果 、菜可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培肥地力。农 田生态工程主要通过坡改梯及推广间作 、套种 、
共生等高效生态农业模式,提高耕地绿色覆盖率,保墒、保肥、保水和增产。山地生态工程主要建设蓄水池,
推广生物固土技术 ,改坡耕地纵向种植为横向种植 ,实施沃土工程、种子工程和推广免耕、少耕农艺措施以及
保温栽培技术等。三是推广高效生态农业模式与技术 ,创建库区特色无公害基地 653hm2,占耕地面积的
35.6%,有茶叶 、柑橘 、蔬菜 、药材、野菜等 5大类 32个品种 ,库区已被省市授牌 的无公害基地 18个 ,总面积
36Ohmz
,获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标志品牌的农产品 5个,其中湖北省秭归县被列为全国无公害脐橙示范县。
伽 瑚 咖 咖 伽 伽 瑚 。
鼹 ∞ % :2 "
2 3 2 3 2 3 2 3 3 2
3 5 0 2 7 4 3 8 9 8 % " ∞
7 m 8 ¨ ¨ 4

∞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中 国 生 态 农 业 学 报 第 11卷
3 高效生态农业布局与模式及其应用
3.1 高效生态农业布局与模式
根据地势走向和垂直立体分布相对高差 ,三峡库 区分为 5个圈层布局 ,即高山区高效生态农业布局及模
式为第 1圈层,该圈层以木材、药材、牧草等为主,配套发展家畜草食动物,在土层瘠薄、水土流失严重的高山
地或>25。的高山陡坡山地建立防护林、用材林和种植中药材、牧草,实施林(灌)一草一牧复合型高效生态农业
模式 ,横绕山坡 、规范成行栽植山杉 、松树或中药材等 ,行间播种牧草或农 作物 ,固土培肥 ,以短养长 ,林 木成
材后开山放牧,在地势险要、造林困难的高山陡地采取封山育林。中山区高效生态农业布局及模式为第 2圈
层,该圈层以茶叶、板栗、烟叶、核桃、银杏、山楂等经济林(作物)为主,配套建立金荞麦、香根草或百喜草等生
物埂并调整间套养地为主的农作物 ,在营造横绕山坡水平等高梯 田带干果经济林基地基础上 ,实施干果 (茶
叶)一农作物 (豆类 、花生)间作套种等复合型高效生态农业模式。低山区高效 生态农业布局及模式为第 3圈
层 ,该圈层以橘 、脐橙 、夏橙、锦橙 、血橙 、油桐等水果经济林为主,配套间作套种农作物或蔬菜 ,在营造环绕 山
坡水平等高梯田带基地基础上,实施柑橘(橙)一箭舌豌豆(蚕豆)一大麦(油菜)一芝麻(西瓜)一绿豆(黄豆、花生)、
柑橘一平菇(凤尾菇)、柑橘(橙)一早黄豆一大白菜或油桐一小麦一春玉米一大豆等复合型高效生态农业模式,并在有
条件地方配套喷灌设施 。低丘平坝区高效生态农业布局及模式 为第 4圈层 ,该圈层为库区主要农 产品生产
基地和加工基地,建立和完善粮、菜、油、猪、渔、禽蛋等农作物、畜禽、水产基地,并分为城郊型高效生态农业
和基地型高效生态农业 2大类型 ,前者主要发展无公害蔬菜和反季节无公害蔬菜 ,推 广蔬菜保温栽培 技术 .
因地制宜开发精养鱼池;后者重点建设以粮、油、菜为主时空立体结构型高效生态农业模式,以时间争空间,
以作物间套抢时间,提高光能利用率,增加绿色覆盖率,实现高收益。库汊水域高效生态农业布局及模式为
第 5圈层 ,该圈层以开发网箱养鱼 、网箱养虾 为主 ,并 与养鸭配套 ,建 立精养鱼池 ,形成鱼.鸭一果配套模 式。
庭院经济高效生态农业布局及模式为库区点片层,该层利用农户房前屋后闲散零星土地后备资源和剩余劳
动力 ,集生活 、生产 、生态于一体形成特殊生态系统 ,高效生态庭 院经济分为集约种植型高效复合生态模式 、
规模养殖型高效复合生态模式 、立体种养型高效复合生态模式 、食物链 型高效复合生态模式和加工增殖型高
效复合生态模式 5大类 型,并因地制宜实施 。
3.2 高效生态农业技术应用
库区高效生态农业技术应用一是实施固土培肥技术,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和水土保持能力,确保水库安
全运行。二是实施 良种复壮和技术引进 ,主要包括优 良农作物品种 ,林 、果 、茶 、药 、草品种 ,畜牧品种 ,水产品
种优质优势资源开发、提纯复壮和引进系列技术等,对传统优良且具特色的优势品种开展提纯复壮,培育原
种 ,扩大应用 ,争创地域特色名牌 ,引进适宜库 区种养 的优 良品种 ,包括农作物品种 ,林 、果 、茶、药、草 、畜禽 、
水产等优 良品种和相应生产新技术 。三是实施集约化无公害生产技术 ,无 公害农产 品生产技术是实现高效
生态农业的关键,对库区商品率高、商品价值高和特色优势明显的农产品采取区域化建基地、集约化经营、无
害化生产、社会化服务和产业化加工,提高商品市场竞争力,有效保护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促进库区农业和农
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周万村.三峡库区土壤 自然坡度和高程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1,1(1):15-20
2 徐 琪.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与农业持续发展.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6,5(1):1-4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