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Great west development on the basis of harmony between economy and ecology

在经济与生态协调基础上进行西部大开发



全 文 :第 12卷 第 2期
2 0 0 4年 4月
中 国 生 态 农 业 学 报
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VO1.12 NO.2
April, 2004
在经济与生态协调基础上进行西部大开发
王松 霈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 100732)
摘 要 研究提出西部大开发必须建立在经济与生态协调基础上,并以生态经济 学理论为指导,指 出生态破坏是
西部经济落后的根源;生态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根本 ;应树立生态与经济并存 、生态与经济协调 以及经济社会可持
续发展的新思维 ,实行“在利用中保护,在保护中利用”的资源利用新方针 ;西部大开发要进行 生态经济改革。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经济与生态协调 资源利用新方针 生态经济改革
Great west development on the basis of harmony between economy and ecology.WANG Song-Pei(Chinese Academy of
So cial Sciences,Beijing 100732),CJEA,2004,12(2):29~31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ecological economics,the folowing main points of view have been discussed,such as economic
underdevelopment in W est China has been coming from the ecological destruction;ecological construction is the root of
great west development of China;new thoughts of the coexistence of harmony between economy and ecology,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society,protecting resources in their utilization while utilizing them in protection should be es—
tablished;ecological economic reform should be put into force.
Key words Great west development,Harmony between economy and ecology,New policy of resources utilization,Eco-
economic reform

l 生态破坏是西部经济落后 的根源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我国为实现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第三阶段战略目标所做的重大战略决策。我国西部
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 ,又是中部和东部的生态屏障,开发西部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意义。由于我国西
部经济落后生态破坏 ,使西部大开发面临巨大的困难,从生态环境看 ,西部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严重,森林和
草地破坏严重,截至 1999年该区水土流失面积(不包括西藏 自治区)占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的 62.5%,土地
沙化面积(据内蒙古、甘肃 、青海等 7省、区统计)占全国土地沙化总面积的 90%以上 ,同时水资源极度短缺 ,
沙漠化问题突出,导致 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从经济发展看,1999年我国西部 12个省(区)市人均国内生产
总值多为 4000~6000元 ,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6534元 ,其中贵州省最低仅为 2475元,而东中部经济发达地
区如上海、北京、天津 、浙江、广东 、福建、江苏和辽宁等省市人均 1万元以上 。东西部农民收入差距 日见拉
大 ,2000年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东部上海、北京、浙江、天津和广东 5省市较高,其中上海市最高为 5914.9
元;西部贵州 、西藏、甘肃 、青海和云南 5省(区)较低,其中贵州省最低仅为 1136.4元 ,最高与最低者差异达
4.2倍。实际经济运行中经济落后和生态破坏相互关联 ,我国西部历史曾水草丰美 ,生态环境 良好,如唐代
在陕北高原设立 9郡 39县,提倡垦荒 ,使人 口迅速增加 ,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日益加重 ,后经 600多年历史发
展该区留下的草地“仅十之二 、三”,出现了严重荒漠化 ,至 20世纪 80年代 中期我国西北 5省区因生态破坏
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 1l6亿元以上 ,目前我国西部已有 1/5土地承载能力超负荷运转。因此西部大开
发首先要明确认识西部地区实质是一个大的生态经济系统,它由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结合而成,因此兼具经
济和生态双重属性,必然受经济和自然生态两种客观规律的制约,西部生态经济系统是人们进行经济活动的
实际载体 ,生态经济平衡是进行西部大开发的实际动力 ,生态经济效益是进行西部大开发追求的实际 目的。
长期以来人们发展西部地区经济因未以经济与生态协调的生态经济思想作指导 ,只考虑扩大发展经济的需
要 ,而不顾生态系统的承受力 ,破坏了生态系统正常运行 ,导致经济社会的不可持续发展,这是西部地区长期
以来经济落后的生态经济根源,进行西部大开发必须首先重视保护生态环境。
* 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年科研基金项 目“西部大开发的绿色经济道路”部分研究内容
收稿 日期:2003—04—06 改回日期 :2003—06—31
30 中 国 生 态 农 业 学 报 第 12卷
2 生态建设是西部大开发 的根本
进行西部大开发,强倜“保护生态平衡”是正确的,但强调保护西部生态平衡是要保护西部生态平衡不被
破坏 ,而不是要保护西部生态平衡机械地回归过去原状 ,更不是使西部生态平衡凝 固在原状不变。生态经济
学理论认为,西部大开发中人们所遇到的生态平衡实际已不是纯 自然概念 ,而是生态与经济相互联系的概
念 ,西部大开发所面对的生态平衡实质是“生态经济平衡”。据此 ,生态经济学“生态平衡”范畴应分为“积极
的生态平衡”和“消极的生态平衡”,简言之有利于人们发展经济的生态平衡为前者,不利的则为后者。西部
大开发的行为实际是在打破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即利用生态系统),但在打破旧的生态平衡同时 ,也建立 了新
的生态平衡,只要新的生态平衡既能保持生态系统的顺畅运行,又促进经济的发展,它就是“积极 的生态平
衡”,应予以肯定和支持。而那种只有利于保护生态系统运行 ,不利于经济发展的生态平衡,就是“消极的生
态平衡”,对它则不应一味地强调,以免束缚人们发展经济的手脚(除 自然保护区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必须坚
决保护外)。生态经济学中“积极生态平衡”范畴的建立 ,指明了西部大开发中保护生态系统和利用生态系统
是矛盾的统一,一是经济的 自发倾向强调利用 ,而生态的自发倾向强调保护 ,两者对发展西部经济是矛盾的;
二是人们发展经济的目的在于利用 ,人们保护生态的目的也在于利用和更好地利用 ,两者根本 目的又是统一
的,以该思想指导西部大开发 ,要把保护生态系统和利用生态系统统一起来并最终着眼于利用 ,这是进行西
部大开发的正确出发点和落脚点。西部大开发是积极地保护生态环境 ,即在保护基础上积极地利用生态系
统 ;还是消极地保护生态环境 ,即为保护生态系统而保护生态系统,成为区别西部大开发中“保护生态主义”
与“生态保护主义”的明显分界线。同时西部大开发要进一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积极地建设生态系统,使
生态系统在西部大开发中更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对此应进一步从生态经济学理论上认识“人在生态经济
系统中地位的双重性”和建设更有效的“人工生态系统”(即生态经济系统),使西部大开发更有成效。由于人
不能改变客观自然规律的作用 ,只能适应生态平衡 自然规律的要求 ,但人却能有 目的地创造条件,配置各种
生态系统要素,从而建立起各种“人工生态系统”,更好地发挥 自然规律的作用。
3 树立西部大开发新 的指导思想
西部大开发进入生态时代后需要树立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新思维 ,以引导人们走上正确的发展道路 ,一是
树立生态与经济双重存在的新思维 。这是进行西部大开发的基础思维 ,西部发展经济的实际工作中要始终明
确认识到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两种系统以及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两种客观规律的存在 ,从 而把西部各种经
济开发活动切实置于兼顾经济和生态两方面的稳妥基础上。二是树立生态与经济协调的新思维 ,这是进行
西部大开发的核心思维 ,西部大开发实际工作中经济与生态两者并存,互相协调。经济与生态协调理论是生
态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只有坚持经济与生态协调 ,才能把西部大开发经济活动切实放在高速、协调、稳定 、持
续的基础上。三足树立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思维 ,这是进行西部大开发的目标思维 ,西部大开发必须以
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要求 ,电是当前进入生态时代发展经济的根本要
求。生态经济学是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的科学 ,西部大开发必须以实现经济与生态协调为基本特
征,大力树立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思维。在树立这 3个新思维的基础上 ,还要实行合理利用资源的新
方针。从生态经济学理论分析 目前这方面存在几种不正确的认识和做法,一是把利用和保护对立起来的认
识与做法,其 中“只利用不保护”和“只保护不利用”的认识与做法都是错误的,前者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引向尖
锐对立,把经济增长建立在掠夺利用生态系统资源的基础上 ,后者则遏制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二是把利用和
保护割裂开来的认识与做法 .其中之一表现是“先破坏,后治理”,这是西方和我国过去一直长期采用的做法,
之二表现是“边破坏 ,边治理”,这是人们在初步有了保护生态环境意识下所出现的认识与做法 ,两种认识和
做法要害均以破坏生态为发展经济的前提,而破坏生态容易 ,治理和恢复生态则很难,有的需要花费巨大代
价 ,有的则是根本不可能再恢复。正确的认识与做法是把资源利用和保护有机结合起来,把对资源保护融合
在对资源利用之中,西部大开发资源利用应实行“在利用中保护 ,在保护中利用”的正确方针。使生态系统资
源在利用的同时得以保护,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
4 西部大开发要进行生态经济 改革 、
当前世界和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已出现明显的“经济生态化”趋势,如我国城乡建设和各种产业发展要求
建设生态城市。发展生态农业 、生态工业 、绿色汽车和生态建筑等,人们衣食住行等生活消费要求发展绿色食
品、生态服装和生态住宅以及绿色殡葬等 ,这一客观发展趋势必然对我国经济改革提出新的要求。近 20多
第 2期 王松霈 :在经济与生态协调基础上进行西部大开发 31
年来我国一直在进行以正确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为基本特征的经济改革和以正确处理人与 自然的关系为基本
特征的生态经济改革 ,这两种改革密切交织 ,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最大限度地挖掘经济和 自然两种巨大潜
力。当前我国西部经济发展中存在农村和城市多方面经济与生态不协调的问题 ,表现在农业、林业、畜牧业、
渔业和工业、乡镇企业以及人们的生活消费等各方面,因此我国生态经济改革也必然是全面的改革。以草原
畜牧业为例,对我国西部经济与生态不协调存在的突出问题应重点实施 4方面生态经济改革,一是改革经济
增长方式,我国草原绝大部分分布西部地区,其畜牧业发展长期以来粗放经营,实行外延性扩大再生产 ,其特
点是一味地增加牲畜饲养头数,造成超载过牧 ,同时对草原只索取不管护,只利用不建设 ,造成大面积草原退
化与破坏。因此进行生态经济改革,要实行生态经济集约型经营形式,重视内涵性扩大再生产 ,在追求饲养
牲畜质量和效益的同时重视草原建设 ,改变“重畜轻草”和“重用轻养”局面,扭转“超载过牧”造成的恶性生态
经济循环。西部草原畜牧业生态经济改革要从根本上杜绝对草原掠夺式“开发”利用,近年来由于农民受市
场经济利益的驱动,内蒙古自治区和外省成千上万人涌向内蒙古草原滥搂发菜 ,从阿拉善盟扩大到伊盟 、巴
盟、乌盟 、锡盟和乌海 、包头以及呼和浩特市 ,据国家林业局资料表明近 10年来 已有 200万人次非法进入内
蒙古草原滥挖发菜,截至 2000年春季内蒙古等地已有 3万 km 草原遭受毁灭性的破坏 ,西部类似问题还有
滥挖甘草、沙金 、冬虫夏草和小煤窑等 ,这些掠夺利用生态系统资源的错误做法 ,在西部大开发中必须坚决予
以制止。二是改革资源利用方式 ,改革西部资源利用方式首先是调整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以西部草原开发
利用为例 ,过去由于人 口迅速增长和没有以经济与生态协调的正确思想为指导,许多地方片面执行“以粮为
纲 ,全面发展”的方针,把解决粮食问题与发展畜牧业对立起来,长期采取“毁草种粮”的错误做法。20世纪
60年代内蒙古草原曾出现 2次大规模毁草开荒种粮的高潮 ,使草原遭到严重破坏。西部大开发中生态经济
改革 ,要视生态系统主要资源要素的组成不同及其各 自特色而进行开发,形成各地优势产业。过去由于不认
识具体生态系统的特点 ,对草原生态系统不是开发利用其特色资源牧草,发挥畜牧业生产的优势,反而去“开
发”利用它的粮食生产劣势 ,就必然会出现“农 田吃草原 ,风沙吃农 田”严重的生态经济问题 ,使草原经营受到
重大损失。其次是有效控制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程度,生态系统是由各种系统要素(即资源)按照一定 比例
相互结合而形成的 ,人们开发利用某种资源在维持其基本比例前提下就能继续保持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反
之则受到损害。但长期以来人们不顾生态系统资源和生态系统存在的有限性特点 ,超极限地开发利用这些
生态系统资源,屡屡出现各种严重的生态经济问题。进行生态经济改革,一定要掌握开发利用生态系统资源
的“生态经济适合度”,把开发利用某种资源的强度放在大生态系统允许的阈值 内,这样即可避免失误重演。
西部广大草原“超载过牧”其实质也是在有限的草原生态系统 中超限度地增加牲畜饲养头数 ,超过 了生态系
统的负担能力,造成草原生态系统的破坏 ,因此必须遵循“畜草平衡”生态经济规律的要求,进行生态经济改
革 ,才能有效控制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程度。三是改革经营管理制度 ,首先是改革经营管理体制 ,过去西部
广大草原地区长期实行牲畜和草原归集体所有的经济管理体制,由于产权不明晰,广大牧民没有切身的经济
利益 ,对保护和建设草原、饲养牲畜缺乏积极性,使草原生态系统不能充分发挥发展经济的作用 ,反而带来各
种生态经济问题。其次是改革核算管理制度 ,过去西部草原地区长期未以生态经济学理论为指导 ,与东部农
区一样 ,在高寒草原地区畜牧业中实行以年末牲畜存栏数考核经营成绩的管理办法 ,由于违背了市场经济规
律和生态平衡 自然规律的要求 ,秋季草足牲畜膘肥时不宰杀销售 ,冬春缺草牲畜瘦弱时却白白饲养 ,结果造
成大批牲畜“夏壮、秋肥、冬瘦 、春死”的现象 ,该类问题迄今并未完全解决 ,仍需进行生态经济改革予以扭转。
四是改革传统思想观念,西部草原地区历来市场经济无较大发展,牧民商品经济意识较低,且西部少数 民族
集中地区受某些 民族传统观念“以饲养牲畜多而代表富有”的影响 ,促使人们盲 目地扩大牲畜饲养头数甚至
以此夸富、比富,因此必须改革传统思想观念,强化生态环境意识 ,使广大牧民自觉地保护和建设草原生态系
统。总之西部大开发的方向是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而实现这一战略任务的根本途径
是有效进行生态经济改革,以保证西部大开发顺利 施 。
参 考 文 献
1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等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报告 人民13报 ,2002一叭·27
2 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 2000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0
3 王松霈 生态经济学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中国人 121、资源 与环境 ,2003 f2):16~l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