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Practice of organic tea in China

有机茶在我国的实践



全 文 :第 13卷第 3期
2 0 0 5年 7月
中 国 生 态 农 业 学 报
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V0】.13 No.3
July, 2005
有机茶在我国的实践
刘 新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杭州 310029)
傅尚文 张 优 舒爱民 邬志祥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杭州 310008)
摘 要 筒述 了我国有机茶发展概况与优势 ,并分析了有机茶效益,提 出有机茶可持续发展策略。
关键词 有机茶 有机农业 持续发展
Practice of organic tea in China.LIU XIN(Colege of Agriculture and Biotechnology,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0029,China),FU Shang—wen,ZHANG You,SHU Ai。Min,wU Zhi—Xiang(Institute of Tea Research,Chinese Acade—
my ofAgricultural Sciences,Hangzhou 310008,China),CJEA,2005,13(3):183~185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status,benefi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organic tea in our country are stat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Organic tea ,Organic agriculture,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ceived July 13,2004;revised Aug.19,2004)
1 我国有机茶发展概况与优势
自20世纪 80年代斯里兰卡率先在国际上生产出有机茶后,亚洲一些国家相继开始生产有机茶。1990
年 6月浙江省临安县在国内生产出首批有机茶并出口荷兰,取得 良好经济效益,启动了我国有机茶 的生产。
之后江西和安徽等省也相继开发生产有机茶 ,且产品出口欧美国家,其价格比普通茶高 30%~50%,经济效
益十分明显。同时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开展了有机茶方面的研究,如茶园害虫生态调控技术、有机
茶园专用肥 、茶尺蠖病毒和 Bt制剂等研究 ,为有机茶的发展进行技术贮备。1999年浙江省在全省实施有机
茶工程并制定了有机茶发展规划。之后全国茶叶主产省均因地制宜制定了有机茶发展规划 ,云南省 2003年
有机茶园面积发展为 200Ohm ,浙江和湖北省拟于 2005年有机茶园面积分别达 6667hm 和 3000hm ,产量
分别达 5000t和 1500t;江西省 2004年 有机茶产 量达 6000t;福建 省计 划 2006年有 机茶园面积发展 至
200Ohm ,产量达 3000t。至 2003年我 国有机茶产量约 7000t(含转换 ),占茶叶总产量的 0.97%,有机茶园面
积约 1.2万 hm (含转换)。有机茶除出口外 ,国内市场也不断开拓 ,有机名优茶在国内一些大中城市销售量
呈不断上升趋势。我国有机茶的发展大致分为两个时期,1990~1998年为有机茶尝试期,这一阶段主要引
入有机茶的理念,进行有机茶生产试验,开展有机茶生产技术研究,全国仅有少数几家生产企业生产有机
茶,产品主要供出El;一些机构在国内宣传有机茶的理念 ,但接受有机茶生产方式的人为数尚少。中国农业
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和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 、教学部门密切关注这
一 新的产业。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专门成立了有机茶研究与发展中心,围绕有机茶发展中存在的问
题开展技术研究和生产服务 ,先后进行了茶园生态 、有机肥、生物农药及农业配套技术等研究项 目,为有机
茶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1999年至今为有机茶的推动发展时期,这一时期有机茶逐渐得到行业的认可 ,
有机茶作为一种无污染、高品质和环境保护型的无公害产品,能突破一些 国家设置的技术壁垒出 El国际市
场,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为鼓励企业开发有机茶 ,一些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优惠政策 ,扶持有机茶的发
展。为提升国内有机茶的销售市场 ,扩大有机茶的影响力 ,从 2000年起每年至少举行 1次有机茶大型推介
活动,已先后在杭州和北京市 、安徽省等地举办了有机名优茶品评会 、有机茶展示会 、中国有机茶生产者与
贸易者合作会议、有机茶交易会,组织参加了一些境外有机产品展示会,在报刊、电台、电视等媒体进行宣传
介绍,并在消费者学校举办有机茶知识讲座 ,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在各种场合介绍有机茶的特点 ,吸引新闻
媒体的关注,让消费者了解有机茶,信赖有机茶,建立了生产者与贸易者和消费者的良好关系,不断扩大有
收稿 日期:2004-07-13 改回 日期:2004—08-19
184 中 国 生 态 农 业 学 报 第 13卷
机茶的认知度 ,从而扩大有机茶的消费市场。目前国内已有 2个有机茶市场 ,一是产地市场,二是大城市市
场,这 2个市场均以消费高、中档有机茶产品为主 ;其次为海外市场 ,以消费中、低档有机茶产品为主,市场容
量较大。特别是 2001年亚洲有机农业大会在我国召开之后 ,有机农业得到政府的认 同,我国农业部颁布了
有机茶行业标准,为开展有机茶认证提供了依据。2000~2002年有机茶生产企业及生产量分别增加 2倍和
4倍,与有机茶有关的有机肥 、生物农药及包装等均得到不同发展。目前湖北 、云南、浙江和江西省都有项 目
资金支持有机茶的发展,并开展了有机茶相关技术 、市场及政策方面的研究。有机茶在我国虽仅有 10多年
的发展史 ,但我国具有发展有机茶生产的优势,一些地方,特别是山区、边远和贫困地 区很少使用或完全不
使用化肥、农药,且这些位于山区、半山区的茶园远离城市和工业污染 ,生态环境优越,具有开发有机茶的良
好基础条件。自20世纪 80年代以来我国生态农业得到迅速发展和推广,许多生态农业建设的经验和技术
如良性循环综合利用技术等均可应用到有机茶生产开发中[ , 。其次研究力量雄厚 ,不少科研和教学单位
相继参与了有机茶的研究 ,并取得有机茶多学科的研究成果。茶区政府也重视有机茶 的建设 ,拨出专款扶
持有机茶的开发、研究和推广,同时将有机茶纳入地方生态建设 中,制定了有机茶优惠政策,为推动我国有
机茶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保证。
我国茶叶文化方兴未艾 ,茶叶经文化的渲染富有浓厚文化内涵,特别是有机名优茶 ,具有可挖掘的文化
内容 ,其国内市场潜力十分诱人。由于有机茶原料生产过程 中必须遵循 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 ,采取有益
于生态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农业技术 ,不使用合成农药、肥料及生长调节剂等物质 ,强调利用农业系统内部
的物质提高土壤肥力 ,因此有机茶生产技术要求较高且前期投资较大 ,需有一定的规模才能获得经济效益,
小农户生产方式不能适应有机茶生产的要求。在有机茶生产开发过程中引导小农户经营的茶园逐渐 向承
包大户 、个私企业 、龙头企业集中,通过契约关系将出 口企业或龙头企业与基地和农户紧密组织起来 ,形成
有一定规模的产销一体化公司,提高了市场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 ,建立起一批公司 +基地、公司+农户 以及
小农户组的生产模式。部分茶区成立合作社或有机茶协会,制订村民公约,严格按有机茶生产技术规程进
行管理 ,统一购买茶园投入物,合股或集体投资建设有机茶加工厂,将分散的小农户联合成具有一定规模的
茶叶生产组织。如浙江省绍兴县富盛镇、嵊州市西景山村采用协会方式 ,均取得 良好效果。采用“返租倒
包”土地置换办法 ,将原来茶农分散承包的茶园租赁给懂管理善经营的能人 ,如福建省武夷市大坑 口茶厂以
每公顷 3.9万元价格将茶园返包 ,农民效益得到提高,而大坑口茶厂因有一定的规模 ,供货量有保证,建立了
信誉度 ,茶厂产品畅销于我国福建和台湾省、北京市并出口日本。
2 有机茶效益与亟解决的问题
开发有机茶一是社会效益显著,2001年调查结果显示 87%的有机茶生产企业均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部分地区通过开发有机茶带动了当地茶叶产业的发展。如安徽省休宁县通过开发有机茶带动了该县茶叶
的出口,2001年休宁县出口有机茶 600多 t,比2000年翻番,提高了该县茶叶知名度 ,并发展成为黄山市茶
叶集散地 ,有机茶已成为多家大型茶叶出口企业争夺的产品。浙江省武义县 自 1995年开始开发有机茶,通
过实施有机茶工程使 lOOhm 荒芜、半荒芜茶园得到恢复 ,经济效益显著 ,2001年全县有机名优茶产量达
480t,其中出口235t,销往美国、日本、加拿大、欧盟等国家和地区,为当地农户增加收入 480万元;至 2002年
12月底该县有 12家企业获得有机茶生产 、加工和销售认证 ,经认证的茶园面积达 60Ohm ,并吸引了一批工
商业者对有机茶开发的投入,12家认证的企业先后投资 2000多万元改造茶园和加工厂。同时吸引了一批
外地企业进入武义县 ,来 自杭州 、永康、金华等地的企业在武义县投资 650万元生产有机茶和无公害茶,武义
县成为有机茶生产大县 ,被有关部门命名为有机茶之乡,提升 了当地茶叶产业 的整体形象。二是开发有机
茶实现 了企业增效、农民增收,企业通过开发有机茶提高了茶园效益和当地农民的收入,浙江省武义县金山
茶业有限公司承包的台山2Ohm 茶园,开发有机茶前其总产值仅 8万元 ,每 hm 产值不足 4500元 ,而生产
有机茶后其单位产值达 4.5万元/11m2,总产值达 90多万元 ,效益增加 10倍 ,该公司每年付给当地农民劳务
费就达30余万元。浙江省武义县雅绿茶厂在宣武乡三坑口开发有机茶后,使原收购鲜茶叶价由1~2元/kg
提高到 8~16元/kg,仅此 1项为当地农民每户增收 1000元 ;安徽省休宁县流口山区4个乡镇 2万多茶农通
过开发有机茶,每年人均收入递增 50元;而安徽省休宁县鹤城乡右龙村 2001年全村茶叶人均收入达 1300
元,最高者达 1.5万元,比1993年翻3番,使该村摘掉了贫困村帽子。云南省龙生绿色产业集团坚持按有机
茶标准生产茶叶,该公司 2667hm2茶园中现 已有 667hm2获得有机茶认证,其生产的“绿针”等产品成为紧俏
第 3期 刘 新等 :有机茶在我国的实践 185
商品,部分产品被销售商全部买断。北京更香茶叶有限公司致力于有机茶生产的销售,经过几年努力该公
司实现了跨跃式发展 ,迅速发展成为 1家年销售额达数千万元的公 司。三是开发有机茶加快了茶叶加工技
术的改造,长期以来我国茶叶加工属农副产品加工,茶叶加工企业规模小 ,且加工季节性强,部分始建于 20
世纪 60~70年代的茶叶加工厂仍在运行,厂房简陋且设备陈旧,已不适应食品卫生加工的要求,更不符合有
机茶生产加工标准。在有机茶认证过程中约 80%的茶叶加工厂都进行了不同程度改造 ,注重改善茶叶加工
厂内外环境 ,更新设备 ,增添厂内卫生设施 ,并落实卫生管理和质量管理的措施 ,特别注重实施防止有害物
质污染的措施,通过系列整改,提高了有机茶产品质量 ,杜绝 了有害物质的污染 ;提高 了我国有机茶叶加工
厂整体水平。四是开发有机茶突破了国外设置的技术壁垒,我国加入 WTO后农产品出口遭遇技术壁垒不
断加剧 ,2002年我国出 I:1欧盟的茶叶比上年下降了 35%,且蒸青绿茶出 口受阻严重积压L3 J,一些企业投资
几百万元的蒸青茶生产线停运 ,不能产生经济效益 ,导致部分企业濒于破产。而有机茶 因其不使用化学农
药和化肥 ,农药残留不再成为制约其出口的瓶颈 ,有机茶在出口方面消除了技术壁垒的障碍 ,采用有机茶鲜
叶原料生产的有机蒸青茶畅销国外 ,部分企业 由于原料不足甚至完不成生产订单 ,在国内市场也成为无污
染、高品质的环保型产品,逐渐得到消费者的喜爱。
我国发展有机茶对策一是政府应尽快制定有机农业法规 ,我国有机茶虽发展较快 ,但与欧美 国家和亚
洲周边国家相比,无论从数量还是理念上均有一定差距l4』。欧美国家以及 日本都制订了有机农业标准,有
机产品从食品、农产品发展到林产品、纺织品等。韩国成立 了全国性的有机农业协会,协调和管理全国有机
农业的生产。马来西亚、菲律宾、斯里兰卡和印度等国家均设立了专门的有机农业推进机构,与一些国际组
织一起推动本国有机农业的发展 。我国尚未建立专门的有机农业推广机构,且有机农业方面的法规尚属空
白,国家应尽快制定相应的有机农业法规。二是应加大扶持力度 ,国外利用绿箱政策对有机农业实施保护。
我国应借鉴这一模式 ,利用绿箱政策进行有机茶技术研究、技术推广、技术培训 、病虫害控制、检测 以及环境
保护补贴等,推动有机茶的健康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自然资源 日益减少,人们更加重视与 自身
健康相关的食品安全问题 ,有机茶符合人们追求健康、高品质、安全和环境保护 的要求 ,必将受到国内广大
消费者的欢迎,蕴藏着极大的潜在市场,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参 考 文 献
郭书田.我国加入 WTO后农业对策与生态农业发展趋势.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4,12(1):11~13
季昆森.发展生态农业关键要从开发安全食品抓起.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4,12(1):7-10
陈宗懋.加入 WTO对中国茶业的影响与对策.茶叶科学 ,2002,22(1):1~6
席运官.有机农业 与中国传统农业的比较 .农村生态环境 ,1977,13(1):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