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蝴蝶兰日光温室栽培技术
廖福琴 (福建省龙岩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福建龙岩 364000)
摘要 福建省龙岩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于1998年引进蝴蝶兰品种栽培 ,经多年研究 ,形成了较为规范的操作规程 ,总结出一套成熟
的栽培技术 ,推动了闽西蝴蝶兰产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 蝴蝶兰;栽培;炼苗;催花;花期调控
中图分类号 S682.3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517-6611(2004)04-0847-02
蝴蝶兰(Phalaenopsis)为兰科蝴蝶兰属植物 ,花型奇
特 ,花色艳丽 ,花期长 ,品种繁多 ,深受人们的喜爱。在众
多的洋兰中 ,蝴蝶兰有“洋兰皇后”的美称 。近年来 ,在福
建省乃至全国形成一股蝴蝶兰栽培热潮 ,各地纷纷从台
湾、日本引进蝴蝶兰品种及栽培技术 ,蝴蝶兰商品化生产
在我国已具一定的规模 。福建省龙岩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于 1998年引进红色系列蝴蝶兰品种进行组培快繁及组培
苗室外栽培技术研究 ,经多年试验 ,总结并推广了水帘温
室培育蝴蝶兰组培苗 、高山基地促成栽培的蝴蝶兰生产
技术 ,推动了闽西蝴蝶兰生产向工厂化方向发展 ,取得了
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
1 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
蝴蝶兰为多年生常绿草本 。茎短 ,叶大;花茎长 ,拱
形;花大 ,蝶状 ,密生;根肉质 ,白色或浅绿色 ,气生根生长
旺盛 。蝴蝶兰原产亚洲热带地区 ,常野生于高温、多湿的
中低海拔山林中 ,喜热 、多湿和半阴环境。生长最适温度
白天 25~ 28 ℃,晚间 18 ~ 20 ℃。在夏季 35 ℃以上高温或
冬季 10 ℃以下低温时 ,蝴蝶兰则停止生长 。若持续低温 ,
根部停止吸水 ,造成生理性缺水 ,植株就会死亡 。而 32 ℃
以上高温对蝴蝶兰生长不利 ,会促使其进入半休眠状态 ,
影响花芽分化 ,难以开花 。蝴蝶兰花芽分化不需高温 ,以
16 ~ 18 ℃为宜 。
2 栽培技术
2.1 栽培设施 在南方规模化栽培蝴蝶兰 ,可采用较高
屋顶(4~ 5m)、天窗可开启及装有水帘 、风机、加温机等调
温设备的现代化温室 。温室顶上方装 2层可伸缩的遮阳
网(遮阳率为 75%),用以调节光照强度。另外可在海拔
800~ 1 000 m 的高山建造普通钢架大棚 ,用于秋季促成
栽培 。
2.2 壮苗培育
2.2.1 壮苗标准。健壮的蝴蝶兰 ,外观表现为叶片厚实
不徒长;叶色翠绿 ,有光泽 ,无病斑;短缩茎粗壮 ,株丛挺
拔;根系比较粗壮、饱满 ,呈白色或浅绿色。
2.2.2 炼苗 。蝴蝶兰为单茎性兰科植物 ,很少有侧芽产
作者简介:廖福琴(1967-),女,福建省永定县人 ,农艺师,从事花卉研究。
收稿日期:2004-04-12
生 ,很难进行分株繁殖 ,其种子发育不全 ,常规下极难萌
发 ,必须用组织培养方法获得分生(实生)种苗 。组培苗
移植前 ,需把瓶苗从培养室移至炼苗室炼苗 7 ~ 10 d。炼
苗室温度为常温 ,光照为自然光 ,同时要保持环境清洁 ,
减少污染 。从表 1可看出 ,蝴蝶兰组培苗移栽成活率 ,炼
苗处理的均比不炼苗的大为提高。
表 1 炼苗处理对蝴蝶兰组培苗成活率的影响 %
处理 2002-04-12 2002-07-15 2002-10-22 2003-02-09
炼苗7~ 10 d 96.2 94.5 93.7 91.8
不炼苗 90.4 89.8 85.3 85.1
2.2.3 定植和换盆 。笔者进行了不同基质栽培蝴蝶兰组
培苗的试验 ,结果表明:基质椰糠、蛇木屑 +珍珠岩(8∶
2)、水草的成活率分别为 81%、68%、96%,即以疏松透气
的水草作为蝴蝶兰组培苗的栽培基质 ,移栽成活率最高。
蝴蝶兰组培苗最适移栽期为 4 ~ 5月份 。种植前将新鲜水
草用自来水充分浸泡 ,然后用脱水机甩干备用 。移植时 ,
先洗净组培苗根部的培养基 ,然后分级种植在穴盘中。
注意不要包裹顶心 ,垫放少量水草于组培苗的根系之间 ,
以防根系损坏 ,影响蝴蝶兰组培苗的成活。随着蝴蝶兰
植株的生长 ,水草会酸化腐败 ,因此必须及时换盆更换水
草。正常情况下 ,从组培苗到开花株需换盆 3 ~ 4 次。
2.2.4 栽培环境调控 。
2.2.4.1 温度 。蝴蝶兰最适生长温度白天 25 ~ 28 ℃,夜
间 18 ~ 20 ℃。因此 ,要尽量开启温室天窗及四周的侧窗 ,
加强空气流通 ,保证蝴蝶兰的正常生长 。在南方 ,夏季还
要开启水帘及抽风设备 ,降低温室内温度 ,让组培苗顺利
越夏 ,茁壮生长;在冬季需开启加温机 ,保证室内温度不
低于 18 ℃,让组培苗安全过冬 。
2.2.4.2 光照强度。当年移植的组培苗为 1.0 ~ 1.5 lx ,2
年生的组培苗为 1.5 ~ 2.5 lx。光照太强 ,叶片易发黄 ,影
响蝴蝶兰的正常生长 。采用活动双层遮阳网就能很好地
控制光照强度 。
2.2.4.3 湿度 。相对湿度一般在 70%~ 80%较适宜。
2.2.4.4 其他 。温室内空气要清新 ,无污染或轻污染。
并注意保持温室内小气候相对稳定 ,防止温度、湿度急剧
变化 。
安徽农业科学 , 2004 , 32(4):847-848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
DOI :10.13989/j.cnki.0517-6611.2004.04.127
2.2.5 肥水管理。蝴蝶兰组培苗定植或壮苗换盆后 ,要
控水 5 ~ 10 d ,以利于根部伤口愈合。第 1次给水浇清水
(弱酸性的净水),以后可施稀薄肥水 。1年生苗一般采用
叶面喷施花多多(N∶P∶K=20∶20∶20)肥料 3 000倍液 ,约
10~ 15 d 施1 次。2年生苗除采用上述方法施肥外 ,还应
施用缓效肥 ,肥效在 3 ~ 6 个月 。一般水 、肥交替施用 ,且
要等基质干了才能浇水 。若基质过干时浇水 ,因气生根
长久被水膜包住 ,会降低其呼吸、运输及储存的功能 ,影
响蝴蝶兰的生长发育;若基质过湿时浇水 ,基质很容易湿
腐变质产生不良气体 ,且不通气 ,生长出各种虫菌 ,影响
兰菌生殖 ,而使兰根腐败 ,直至植株死亡。浇水最好在上
午进行 ,夜晚前水分能够完全干燥 ,叶片(柄)不会滞水过
夜 ,否则易引起病害 ,冬季也易遭寒害冻伤 ,甚至落叶 。
2.2.6 病虫害防治 。常见害虫主要有介壳虫 、红蜘蛛 、蜗
牛等 。介壳虫可用40%速扑杀乳油 1 500倍液喷杀;红蜘
蛛可用 20%霸螨清乳油 3 000 倍液喷杀;蜗牛用乙醛诱
杀。常见的病害有细菌性软腐病和真菌性病害 ,如白绢
病、灰霉病 、镰刀菌病。细菌性病害易在盛夏发病 ,应定
期喷雾 72%农用硫酸链霉素 5 000倍液预防 ,发病严重时
连喷 2 ~ 3次(间隔5 ~ 7 d);真菌性病害可选用 55%多菌
灵可湿性粉剂 1 000倍液防治 。
2.3 花期调控
2.3.1 催花栽培 。蝴蝶兰在自然状态下栽培 ,一般在 3
~ 4月份开花 。为了让蝴蝶兰在临近春节时上市 ,必须进
行催花栽培 。在闽西 ,笔者因地制宜 ,发挥当地气候资源
优势 ,利用高山基地有利的气候条件进行催花栽培 ,既能
节省生产成本 ,又能达到很好的催花效果。因为在初秋
时节(农历8 月上旬),海拔 800 ~ 1 000 m 的高山基地 ,天
气稳定 ,光照充足 ,昼夜温差大 ,日温 22 ~ 28 ℃,夜温15~
18 ℃,利于蝴蝶兰花芽分化及萌发 。生长健壮的蝴蝶兰大
苗或特大苗 ,在高山基地经 30 ~ 40 d促成栽培 ,营养积累
增加 ,植株明显增大 ,花梗抽出且粗壮 ,抽出率可达 80%以
上 ,而且整齐度良好 ,大大提高了蝴蝶兰商品价值。
在催花栽培阶段 ,应增施磷 、钾肥 。用花多多(N∶P∶K
=10∶30∶20)1 000倍液浇施 , 3 000 倍液喷施 ,同时叶面喷
施磷酸二氢钾 2000倍液2次 ,有利于蝴蝶兰花芽分化 ,花
梗生长 ,提早开花。
2.3.2 花梗苗的栽培管理 。农历 9 月上 、中旬 ,把抽出
10 cm 左右花梗的蝴蝶兰苗包装好运回温室 。在花芽生
殖生长期间 ,保持温室日温 20 ~ 28 ℃,夜温不低于 18 ℃,
光照强度 2.0 ~ 2.5 lx ,且室内通风要良好 。同时维持正
常的水肥管理 ,用漆包铁线支撑花梗 ,使其挺直。大约经
90 d ,蝴蝶兰就能顺利在春节前开花上市 ,且品质良好 ,满
足了人们对年宵花的需求。
(责任编辑:金琼琼 责任校对:金琼琼)
(上接第 846页)
下胚轴短而粗 ,上胚轴呈蒜头状 ,这是肥害或药害的表
现。在配制床土时加入的肥料过量 ,或为了杀虫而施入
的农药过量 ,幼苗受害表现上述症状 。解决的办法是 ,可
适当多浇水 ,使肥料和农药稀释 ,并有部分肥料或农药淋
溶流失 。
5.2 徒长苗 子叶与叶片大而薄 ,颜色浅绿 ,下胚轴及
叶柄细而长 ,这都是徒长的特征 。幼苗徒长主要是水肥
过多 ,温度偏高 ,揭草苫不及时 ,光照不足所引起的。解
决的方法是通风降温 ,控制浇水 ,及时揭苫增加光照 。
6 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6.1 猝倒病 猝倒病发生在西瓜的幼苗期 ,以苗床育苗
为多见。症状:在发病初期 ,西瓜下胚轴近地面处 ,呈现
黄色水渍状病斑 ,随后变黄并缢缩倒伏 。该病初发只见
个别苗发病 ,但发展迅速 ,几天后成片猝倒死亡。防治方
法:严格选择无菌土进行育苗 ,每 100 kg 营养土可加入
50%多菌灵 0.5 kg;防止床内低温高湿;植株发病时立即
用64%的杀毒矾 M8 可湿性粉剂 800 倍药液或 25%瑞毒
霉可湿性粉剂 800倍液喷洒 。
6.2 病毒病 西瓜病毒病是一种严重的普遍发生的传
染性病害 ,它于西瓜坐果时发病 ,可使瓜秧停滞生长 ,最
后造成绝产;坐果后发病 ,可使果实停止生长发育 ,造成
严重损失。防治方法:西瓜田不要靠近甜瓜或西葫芦田 ,
以减少病毒病来源;及时消灭传媒介蚜虫;发病初期及时
用20%病毒A500倍液或5%菌克毒克乳油 800~ 1000倍
药液喷洒防治 ,7 ~ 10 d 1次 ,连续防 2 ~ 3次 。
6.3 炭疽病 炭疽病是西瓜常见多发病害之一 ,全生育
期中均能感染 ,但以中后期多雨时发病为主 。防治方法:
选择排水良好的砂壤土种植 ,且实行 3 年以上轮作 ,不使
用病菌污染的农家肥;对种子进行灭菌并加强栽培管理;
采用无病菌污染的土壤育苗;加强苗床管理 ,使幼苗健
壮 ,增强抵抗能力;雨后及时排水 ,防止土壤湿度过大;发
病初期可用20%的双效灵 400 倍液 ,或75 %的百菌清 600
倍液 ,或 65%代森锌 500 ~ 600 倍液 ,或 50%可湿性多菌
灵 500 ~ 700倍液喷雾 ,阴雨天可用 1∶10的托布津石灰粉
混剂喷粉。
6.4 疫病 疫病是西瓜的重要病害之一 ,在西瓜的全生
育期 ,各部位均能发生 。防治方法:播种时进行种子灭
菌;加强田间管理 ,拔除病株;控制浇水避免漫灌 ,注意排
水防涝 。发病初期用 40%乙磷铝 300 倍液或 80%代森锌
可湿性粉剂600 ~ 800倍液或40%瑞毒霉800倍液或64%
的杀毒矾镁可湿性粉剂 400~ 500倍液 ,每 7 ~ 10 d喷雾 1
次 ,连防 2~ 3次 ,雨后补喷。
(责任编辑:罗芸 责任校对:罗芸)
848 安徽农业科学 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