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圆锥小麦地方品种的农艺性状分析



全 文 :麦类作物学报 2008 , 28(4):649-654
Journal o f T riticeae Crops
圆锥小麦地方品种的农艺性状分析

李 伟1 , 2 ,陈国跃1 ,魏育明1 ,郑有良1
(1 .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 ,四川都江堰 611830;2.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 ,四川雅安 625014)
  摘 要:为进一步拓宽小麦育种基因资源 , 对 94份圆锥小麦地方品种的农艺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
明 ,供试材料总体植株偏高 , 分蘖力强 ,成穗率适中 , 小穗密度中等 , 小穗数和穗粒数较多 ,千粒重较低 , 生育期
较长。在株高 、分蘖数 、有效穗数 、穗长 、小穗数和穗粒数等性状上供试材料间存在极显著差异。相关分析表
明 ,植株高度与多小穗关系密切 , 而千粒重更多受生育期的影响。不同地区来源的材料间农艺性状出现较大
差异 。主成分分析发现 , 6 个主成分可提供 91.02 %的信息量 ,其中以小穗因子的贡献率最高(31.75%)。本
研究认为 ,多小穗数和多穗粒数是圆锥小麦地方品种最突出的优良性状 ,可做为小麦育种的重要基因资源。
  关键词:圆锥小麦;地方品种;农艺性状;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
  中图分类号:S512.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041(2008)04-0649-06
Analysis on Agronomic Traits of Tritucum turgidum L.Landraces
LI Wei1 , 2 , CHEN Guo-yue1 , WEI Yu-ming1 , ZHENG You-l iang1
(1.T ri ticeae Research In sti tute , S ichu an Agricu ltural Universi ty , Dujiangyan , Sichuan 611830 , China;
2.College of Agronomy , Sichuan Ag ricultural University , Ya′an , Sichuan 625014, C hina)
Abstract:In o rder to broaden the gene resources for w heat breeding , the ag ronomic t rai ts of 94 turgi-
d um landraces collected f rom Sichuan , Shaanxi , Gansu , Henan and other province , were invest igated
using analy sis of variance , co rrelation , principal component.Higher variations in the eight ag ronomic
t rai ts we re observed.The higher plant height , more spikelets and ke rnels per spike , lowe r 1000-g rain
weight and longer g row ing time were found to be the main characte rs o f tho se landrace.The correla-
tion analy sis indicated high plant height could lead to more spikelets , and 1000-g rain w eight w as most
af fected by g row ing periods.T 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o rig inal environment w as impo rtant fo r
the ag ronomic performance of landraces.Based on the principle elements analysis , six principle ele-
ments w ere obtained , which contributes variance over 91%, especially the spikelet type(31.75%).In
conclusion , more spikelets and kernels per spike w ere the most valuable t rai ts in turgidum landraces ,
and could be utilized in w heat breeding .
Key words:Tritucum turgid um L .;Landraces;Agronomic t rait s;Correlation analy sis;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半个世纪以来 ,在小麦遗传育种学家的共同
努力下 ,中国小麦单产和总产均得到了大幅度提
高[ 1] 。但是 ,由于小麦育种中大量使用少数亲本 ,
导致栽培小麦基因资源大量流失 ,遗传基础日益
狭窄 ,不仅限制了产量和品质的提高 ,也使其耐受
生物胁迫和环境胁迫的能力下降[ 2] ,这已经成为
影响中国小麦超高产育种和品质改良的主要因素
之一[ 3] 。
*收稿日期:2008-01-29   修回日期:2008-03-25
基金项目:四川省育种攻关项目;四川农业大学科技青年创新基金项目(00130800)
作者简介:李 伟(1975-),男 ,博士 ,讲师 ,主要从事小麦遗传育种及分子生物学研究。 E-mail:liw 03@163.com
通讯作者:郑有良(1959-),男 ,博士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小麦遗传育种及分子生物学研究。 E-m ail:y lzheng@sicau.edu.
cn
小麦近缘属中具有大量的优异基因 ,成为拓
宽现代品种遗传基础的重要来源。圆锥小麦
(Tri tucum turgidum L.)具有大穗 、多花多实 、茎
秆粗硬 、抗倒伏等优良农艺和品质性状[ 4 , 5] 。前
人研究表明 ,圆锥小麦在醇溶蛋白[ 6] 、酯酶同工
酶[ 7 , 8] 、C-带[ 9 ~ 11] 、可杂交性[ 12] 、糯性蛋白[ 13] 、高
分子量麦谷蛋白[ 6 , 14] 和 SSR位点多态性[ 15] 等表
现上与普通小麦存在较大差异 。同时 ,地方品种
是具有明显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特征 ,遗传上
相对稳定的复合群体[ 16] 。在中国虽然也分布有
较为丰富的圆锥小麦地方品种 ,但对其农艺性状
表现的研究相对较少 。本研究对圆锥小麦地方品
种的农艺性状进行了初步分析 ,以了解其遗传多
样性 ,为进一步利用其优异基因资源奠定基础 。
1 材料与方法
供试的 94份圆锥小麦地方品种均由四川农
业大学小麦研究所提供(表 1)。所有材料于 2004
年 10月 27日播种于四川农业大学农场 ,采用双
行区种植 ,单粒点播 ,行长 2 m ,行距 30 cm ,株距
10 cm ,田间管理与大田基本一致。田间观察并记
载生育期 ,成熟时每份材料随机选取 5株 ,调查株
高 、单株分蘖数 、单株有效穗数 、穗长 、小穗数和穗
粒数 ,混合脱粒后称量千粒重 ,并计算成穗率和小
穗密度。利用各性状平均值进行方差分析 、相关
分析及主成分分析[ 17] , 均采用 Excel 和 DPS 软
件[ 18]进行。
表 1 供试材料
Table 1 Materials used in this study
来源 S ou rce 编号 No.
四川 Sichuan AS2235 , AS2236, AS2238 , AS2239 , AS2240 , AS2256 , AS2281 , AS2282 , AS2284 , AS2285 , AS2294 , AS2295 ,
AS2296 , AS2297, AS2298 , AS2299 , AS2300 , AS2301 , AS2302 , AS2303 , AS2304 , AS2305 , AS2306 , AS2307 ,
AS2308 , AS2309, AS2310 , AS2311 , AS2312 , AS2313 , AS2314 , AS2315 , AS2317 , AS2318 , AS2340 , AS2341 ,
AS2342 , AS2347
甘肃 Gansu AS2241 , AS2242, AS2243 , AS2244 , AS2245 , AS2249 , AS2321 , AS2322 , AS2324 , AS2325 , AS2326 , AS2327 ,
AS2328 , AS2330, AS2331 , AS2332 , AS2333 , AS2335 , AS2336 , AS2368 , AS2370 , AS2372 , AS2373 , AS2375 ,
AS2376 , AS2377
陕西 Sh aanxi AS2251 , AS2253, AS2254 , AS2257 , AS2287 , AS2288 , AS2289 , AS2290 , AS2291 , AS2292 , AS2293 , AS2353 ,
AS2354 , AS2356, AS2378 , AS2379 , AS2380 , AS2381 , AS2382
河南 H enan AS2258 , AS2351, AS2352 , AS2355
河北 H ebei AS2357
江苏 Jiangsu AS2347
新疆 Xinjiang AS2277
未知 Unknow n AS2255 , AS2259, AS2270 , AS2320
2 结果与分析
2.1 供试材料的农艺性状表现
由表 2可知 ,供试材料各农艺性状存在丰富
的变异 ,各材料间在株高 、单株分蘖数 、单株有效
穗数 、穗长 、小穗数和穗粒数等性状上存在极显著
差异 。各性状具体表现如下:
株高平均为 149.03 cm ,其中有 4份材料株
高超过 170 cm ,分别为 AS2304 、AS2301 、AS2310
和 AS2258 。株高 100 ~ 150 cm 的材料有 34份 ,
占 36.2%,而株高 150 ~ 170 cm 的材料有 54份 ,
占59.3%。可见 ,圆锥小麦地方品种总体植株高
大 ,绝大多数为高秆类型 ,但仍筛选到两份矮秆材
料 AS2318 和 AS2317 ,株高分别为 79.0 cm 和
84.10 cm 。
单株分蘖数平均为 11个 ,分蘖性状在材料间
的变幅较大。有 4份材料仅有 4个分蘖 。分蘖数
不少于 10个的材料有 56份 ,达 59.6%,可见圆
锥小麦地方品种分蘖能力强。其中有 9份材料分
蘖数超过 20个 ,材料 AS2342 的分蘖数最高 ,达
到 29 个。这表明圆锥小麦地方品种中有可供利
用的强分蘖材料。
单株有效穗数平均为 7 个 ,其中 AS2277最
少 ,仅有 2 个 , 而 AS2342 表现最为突出 , 达 19
个。超过 10个的供试材料共有 18份 ,占19.1%。
有 58份材料的有效穗数集中在 5 ~ 9个之间 ,占
供试材料 61.7%,可见圆锥小麦地方品种单株有
效穗数的主要分布区为 5 ~ 9个。
平均成穗率为 67.8%,成穗率为 50.0%~
69.9%的材料有 41 个 , 70.0%~ 99.9%的材料
·650· 麦 类 作 物 学 报                第 28 卷
有 34 个 , 仅有 4 份材料成穗率达到 100.0%
(AS2241 、AS2296 、AS2330和 AS2372)。这表明
圆锥小麦地方品种成穗率适中 ,但仍有少数高成
穗率材料 。
穗长平均为 11.1 cm , AS2331 穗长最短 ,为
5.4 cm ,AS2382穗长最长 ,为 18.1 cm 。穗长超过
10 cm的有 74份材料 ,占供试材料的78.7%。由此
可见 ,圆锥小麦地方品种以长穗类型为主。
小穗数平均为 28个 ,材料 AS2333小穗数最
多 ,为 36个 。供试材料中小穗数超过 30个的有
24个 ,占 25.5%,而 25 ~ 29个的材料有 44个 ,占
46.8%。同时发现有 14份材料表现出分枝麦特
性 ,占 14.9%。可见 ,多小穗是圆锥小麦地方品
种的重要特征。
小穗密度平均为 26.9个 ,其中 20.0以下的
材料 有 3 份 , 分 别 为 AS2317 , AS2270 和
AS2372 ,穗密度稀 。小穗密度为 20.1 ~ 30.0的
材料有 61 份材料 , 占 64.9%, 表现为中密 , 而
30.1 ~ 34.9的材料有 15份 ,占16.0%,表现为密
穗 ,表明圆锥小麦地方品种穗密度主要表现为中
密。
穗粒数平均为 65 , 供试材料 AS2343 和
AS2373穗粒数最小 ,均为 40 ,而 AS2244穗粒数
最多 ,达到 98 粒 。29 份材料的穗粒数超过 70
粒 ,占 30.9%,特别是有 3份材料穗粒数超过 90
粒。这表明圆锥小麦绝大多数材料具有较多的穗
粒数 ,是可以利用的多穗粒数材料 。
平均千粒重为 21.5 g ,有32份材料的千粒重
未超过 20 g ,占 34.0%。20 ~ 25 g 的材料有 38
份 ,占 40.4%,超过 30g 的材料仅有 3份 ,分别是
AS2299 、AS2353和 AS2317。可以看出 ,圆锥小
麦地方品种普遍千粒重不高 ,属于低千粒重类型 ,
这对其生产利用带来了困难。
平均生育期为 181 d , 170 ~ 180 d 的材料有
25份 , 占 26.6%, 180 ~ 190 d 的有 54 份 , 占
57.4%。有7份材料生育期小于170 d ,属于早熟
材料 ,其中 AS2372 为 155 d ,属于特早熟材料。
而 6份材料的生育期超过 190 d ,属于特晚熟材
料。说明圆锥小麦地方品种在生育期上总体变化
不大 ,大多数材料熟期比较集中。
各性状变异系数依次为:单株分蘖数>单株
有效穗>成穗率>穗粒数=千粒重>穗长>穗密
度>株高>小穗数>生育期。可以看出 ,前 3个
性状变异系数高 ,表明材料间差异大 ,可选择范围
宽 ,而生育期变异系数仅 3.88%,表明材料间变
异幅度并不大 ,可选择范围较窄 ,而其它性状表现
适中 。
表 2 94 个圆锥小麦地方品种的农艺性状表现
Table 2 Performance of agronomic traits in landraces
性状 最大值
Max
最小值
Min
平均数
Mean
标准误
S tandard error
变异系数(%)
Variation coef ficient
F值
F value
株高(cm)Plant height 170.8 79.0 149.0 1.93 12.5 15.00**
单株分蘖数(个)Ti llers per plant 29.0 4.0 11.0 0.52 44.3 6.29**
有效穗数(个)Spik es per plan t 19.0 2.0 7.0 0.31 40.9 4.24**
成穗率(%)Percent of spik e 100.0 28.7 67.8 1.80 25.76 3.75**
穗长(cm)Spike length 18.1 5.4 11.1 0.19 16.50 4.66**
小穗数(个)Spik elet s per spik e 36.0 17.0 28.0 0.39 12.39 5.93**
小穗密度(个)Densi ty of spik elet 34.9 15.4 26.9 0.41 13.69 3.76**
穗粒数(粒)Kernels per spike 98.0 40.0 65.0 1.37 19.86 -
千粒重(g)1000-grain w eigh t 36.5 12.5 21.52 0.46 19.86 -
生育期(d)Grow th t ime 191.0 155.0 181.0 0.73 3.88 -
  **表示差异极显著。  **referto dif feren ce signif icant at 0.01 levels.
2.2 农艺性状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结果(表 3)表明 ,株高与成穗率 、小
穗数 、小穗密度和穗长相关极显著 ,而与生育期相
关显著;单株分蘖数与单株有效穗和成穗率相关
极显著 ,而与穗粒数负相关显著;单株有效穗和穗
粒数负相关显著 ,而与生育期负相关极显著;小穗
数与小穗密度 、穗长和生育期等 3个性状正相关
极显著 ,而与成穗率负相关显著;偏相关进一步揭
示株高与穗粒数 ,单株分蘖数与单株有效穗 ,小穗
数和穗长 ,小穗密度与小穗数和穗长 ,成穗率与单
株分蘖数和单株有效穗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
关。而千粒重与生育期的相关和偏相关均极显
著。由表 3可以看出 ,有 19对性状简单相关显著
或极显著 ,而仅有 9对性状偏相关显著或极显著。
·651·第 4 期            李 伟等:圆锥小麦地方品种的农艺性状分析
表 3 圆锥小麦地方品种农艺性状间的简单相关和偏相关系数
Table 3 Simple and partial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of traits
株高
Plant
h eigh t
分蘖数
Ti llers per
plant
有效穗
Spikes per
plant
成穗率
Percen t of
spike
穗长
Spik e
leng th
小穗数
Spikelet s
per spik e
小穗密度
Den sity of
spikelet
穗粒数
Kern els per
spike
千粒重
1000-grain
w eigh t
生育期
Grow th
tim e
株高
Plant height
- -0.11 0.12 -0.14 0.07 -0.16 0.20 -0.24 0.27* 0.16
分蘖数
Til lers per plan t
0.17 - 0.95** -0.90**-0.03 0.03 -0.01 -0.06 0.13 0.10
有效穗
Spikes per plant
-0.02 0.77** - 0.87** 0.05 -0.02 0.00 -0.03 -0.15 -0.21
成穗率
Percent of spike
-0.29* -0.51** 0.09 - -0.06 0.06 -0.04 -0.02 0.15 0.10
穗长
Spikes len gth
0.41** 0.17 0.03 -0.26 - -0.55** 0.56** 0.00 -0.11 0.04
小穗数
Spikelets per spike
0.53** 0.06 -0.19 -0.28* 0.35** - 0.99** 0.12 -0.06 0.03
小穗密度
Density of S pikelet
0.56** 0.07 -0.18 -0.30* 0.40** 0.99** - -0.08 0.05 -0.02
穗粒数
Kernels per spike
-0.19 -0.28* -0.29** 0.06 -0.10 0.19 0.16 - -0.06 -0.12
千粒重
1 000-grain w eight 0.12 0.03 0.07 0.08 -0.11 -0.15 -0.14 -0.13 - -0.32**
生育期
G row th time 0.29* -0.18 -0.36** -0.15 0.20 0.41** 0.41** 0.03 -0.31** -
右上角为偏相关 ,左下角为简单相关。 *表示在 0.05水平上相关显著 , **表示在 0.01水平上相关显著。
Part ial correlat ion coeff icient is in up righ t , simple correlation coef fi cient i s in dow n lef t.* and **indicated correlation signif icant at 0.
05 and 0.01 levels , respect ively.
2.3 农艺性状的地区差异
分别对来自甘肃 ,陕西和四川的材料间的各
性状进行了比较(表 4)。从平均数可以看出 ,在
单株分蘖数和单株有效穗上 ,来源于四川的材料
表现强于来自甘肃和陕西的材料;在小穗数 、穗粒
数和千粒重方面 ,三地表现差异不大 ,而在株高 、
成穗率 、小穗密度和生育期上 ,三地材料差异较
大。同时可以看出 ,不同性状在各地区的变异系
数较接近 。方差分析表明 ,不同来源地区的材料
在穗长上(F=6.165**)存在极显著差异 ,来源于
陕西的材料表现穗较长 ,四川次之 ,甘肃最短;同
时各地区材料的生育期(F=4.031*)存在显著差
异 ,来源于陕西的材料生育期最长 ,甘肃次之 ,四
川最短。而其它性状地区间差异不显著。综上 ,来
源于四川的材料表现出植株高大 、分蘖力强 、但成
穗能力中等 、小穗密度相对较小 、穗粒数较高 、千粒
重相对较高和生育期短。而来源于甘肃的材料穗
长较短 、成穗率高 、植株相对较矮 、小穗密度和生育
期中等。来源于陕西的材料穗长较长 、小穗数多 、
成穗率和千粒重中等 、但植株较高 、小穗密度大 ,生
育期长。
表 4 来自不同地区的参试材料间农艺性状的比较
Table 4 Comparisons of agronomic characters among landraces from cliff different origin
甘肃 Gansu
均值
Average
变异系数(%)
Variat ion
coef ficient
陕西 Shaan xi
均值
Average
变异系数(%)
Variat ion
coef fi cient
四川 Sichuan
均值
Average
变异系数(%)
Variation
coeff icient
株高(cm) Plant height 144.4 10.18 153.3 11.43 149.3 14.46
单株分蘖数(个) Tillers per plant 11.0 55.70 11.0 42.17 12.0 39.12
单株有效穗(个) Spikes per plant 7.0 43.54 7.0 38.72 8.0 41.11
成穗率(%) Percent of s pike 71.3 25.76 70.8 25.61 64.4 23.99
穗长(cm) Spik e len gth 10.2 18.50 11.9 17.35 11.2 11.93
小穗数(个) Spikelet s per spike 28.0 15.88 29.0 12.02 28.0 11.31
小穗密度 Den sity of spikelet 27.0 16.54 28.1 12.73 26.8 12.32
穗粒数(粒) Kernel per spike 65.0 21.01 64.0 18.24 65.0 16.58
千粒重(g) 1000-grain w eight 21.4 15.86 21.6 22.17 21.9 21.24
生育期(d) Grow th tim e 181.0 4.77 184.0 3.32 179.0 3.30
2.4 主成分分析
为了更充分地反映出各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
综合指标 ,对上述 10个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 ,并
计算出相关矩阵的特征根和相应的特征向量及特
征根的累积贡献率(表 5)。根据累积贡献率≥
85%的标准[ 18] ,本试验中有 6个主成分入选 ,其
·652· 麦 类 作 物 学 报                第 28 卷
累积贡献率为 91.22%,认为前五个主成分已经
可以概括绝大部分相关信息。
第一主成分特征值为 3.17 , 贡献率为
31.75%,主要反映小穗密度和小穗数的影响 ,其
次为株高 、生育期和穗长 ,因此把第一主成分称为
小穗因子 。如果追求高的小穗密度以及多小穗 ,
会造千粒重降低以及株高的增加和生育期的延
长。因此第一主成分值适中为好。
第二主成分特征值为 2.21 , 贡献率为
22.14%,主要反映单株分蘖数和单株有效穗的影
响 ,其次是穗粒数 、成穗率和株高 ,故把第二主成
分称为穗数因子 。可以看出 ,过高的分蘖数不仅
会降低千粒重 ,也会致使成穗率降低 ,因此第二主
成分应该适中偏高。
第三主成分特征值为 1.14 , 贡献率为
11.40%,主要反映千粒重的影响 ,其次为株高和
穗粒数 ,因而把第三主成分叫做粒重因子 。千粒
重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 ,该主成分如果过大 ,虽
然会使千粒重增大 ,但同时也会引起穗粒数和分
蘖数的降低并伴随着植株增高 ,因此第三主成分
应选择适中偏高 。
第四主成分特征值为 1.00 , 贡献率为
9.98%,主要反映穗粒数的影响 ,其次为千粒重和
小穗数 ,因此可以把第四主成分称为粒数因子。
该主成分偏大时 ,穗粒数 、小穗数和千粒重均会增
高 ,虽然会导致成穗率降低 ,但株高的降低以及生
育期的缩短 ,正是育种材料所需要的 ,因此 ,第四
主成分可以选择偏高 。
第五主成分特征值为 0.87 , 贡献率为
8.71%,主要反映成穗率和单株有效穗的作用 ,千
粒重的影响其次 ,因此称为成穗因子 。第五主成
分较大 ,会导致有效穗数和成穗率较大 ,但同时也
会使千粒重变小 ,因此第五主成分适中偏大较好。
第六主成分特征值为 0.70 ,贡献率为7.03%,
主要反映了穗长的影响 ,其次是穗粒数 ,而其它因
素均为负向作用 ,因此把第六主成分称为穗长因
子。第六主成分较大 ,除了穗长增大 ,穗粒数增多
以外 ,生育期 、小穗数 、分蘖数 、有效穗和小穗密度
会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因此第六主成分应适中。
综上所述 ,入选材料应是第一 、二 、三主成分
适中偏大 ,第四 、五主成分偏大 ,第六主成分适中
的材料。同时可以看出 ,多小穗数是圆锥小麦的
重要特征之一 ,小穗因子的贡献最大 ,因此圆锥小
麦地方品种是提供多小穗基因的重要资源。
表 5 主成分分析
Table 5 Analysis of principle elements
主成分因子
Principal component
factor
小穗
Spik elet
穗数
Spik e
n umber
粒重
Grain
weight
粒数
Grain
number
成穗
Spike
produ ct ion
穗长
Spike
leng th
特征值 Eigvector 3.17 2.21 1.14 1.00 0.87 0.70
贡献率 C on t rib ution 31.75 22.14 11.40 9.98 8.71 7.03
累积贡献率 Cumulative cont ribut ion 31.75 53.89 65.29 75.27 83.98 91.02
株高 Plant heigh t 0.39 0.17 0.41 -0.11 0.04 -0.07
单株分蘖数 Tillers per plant 0.06 0.61 -0.27 0.15 -0.07 -0.13
单株有效穗 Spikes per plant -0.14 0.55 -0.15 0.15 0.46 -0.11
成穗率 Percent of s pike -0.27 -0.25 0.25 -0.01 0.79 -0.03
穗长 Spike length 0.32 0.17 0.03 -0.22 0.16 0.86
小穗数 Spikelet s per spike 0.51 -0.05 0.04 0.28 0.18 -0.19
小穗密度 Den sity of spikelet 0.52 -0.03 0.05 0.26 0.18 -0.14
穗粒数 Kernels per spike 0.09 -0.36 -0.27 0.68 -0.04 0.24
千粒重 1 000-grain w eigh t -0.12 0.14 0.77 0.28 -0.26 -0.01
生育期 Grow th tim e 0.33 -0.22 -0.13 -0.46 0.01 -0.32
4 讨论
对小麦属不同种的研究已经表明 ,不同的种
农艺性状上表现出较大的差异。例如波兰小
麦[ 19] 、马卡小麦[ 20] 、东方小麦[ 21] 、波斯小麦[ 22] 和
密穗小麦[ 23] 都表现出植株高大的特点 ,但波兰和
马卡小麦具有分蘖力强 、小穗数多和千粒重偏低
等特点 ,而波斯小麦穗粒数较多和千粒重偏低 ,东
方小麦籽粒特长 。密穗小麦多为晚熟 ,密穗型 ,穗
粒数较多 ,且严重感染白粉病 。本研究中 ,圆锥小
麦地方品种 10个农艺性状存在丰富的变异 ,其
总体植株偏高 ,分蘖力强 ,成穗率适中 ,以长穗型
为主 ,小穗密度中等 ,小穗数和穗粒数较多 ,千粒
重较低和生育期长 。与其它资源材料相比 ,多小
穗和穗粒数较多是圆锥小麦品种最有利用价值的
性状 ,而株高 、千粒重和生育期成为限制其利用的
因素 。但仍然可从供试材料中筛选到 AS2318和
AS2317两份矮秆材料 , 以及 7 份早熟材料。供
·653·第 4 期            李 伟等:圆锥小麦地方品种的农艺性状分析
试材料千粒重普遍偏低 ,既可能是由于地方材料
的本身特性 ,也有可能是由于试验地在灌浆期间
正当多雨季节 ,影响灌浆充实率。
圆锥小麦地方品种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株高
与成穗率 、小穗数 、小穗密度和穗长相关极显著 ,
表明较高的植株高度能提供较多的生物学产量 ,
从而有产生多小穗的可能 。单株分蘖数与穗粒数
呈显著负相关 ,表明较多的分蘖数会制约小穗数。
千粒重仅与生育期达极显著相关和偏相关 ,表明
在圆锥小麦中千粒重更多受生育期的影响 ,这可
能与干物质积累中气候条件有关。在简单相关分
析中有 19对性状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 ,而偏相
关中仅有 9对性状存在这样的关系 ,表明圆锥小
麦性状间存在较为复杂的相互影响 ,因此在选择
利用中注意目标性状的同时也要兼顾其它性状的
不利影响。与其他研究者对波兰小麦[ 19] ,马卡小
麦[ 20] ,东方小麦[ 21] 、波斯小麦[ 22] 和密穗小麦[ 23]
等小麦属资源材料农艺性状相关分析的结果比
较 ,可以看出圆锥小麦地方品种性状间的关系也
表现出自已的独特性 。
比较不同来源地的圆锥小麦地方品种农艺性
状表现可以看出 ,虽然来自甘肃 、陕西和四川的材
料在不同性状上表现各有所长 ,但仅在穗长和生
育期上存在极显著差异 ,而其它性状差异不显著。
来自四川的材料生育期最短 ,这可能是由其更适应
试验地点的生态条件 ,能正常生长。同时可以看
出 ,由于三个来源地生态条件存在较明显的差异 ,
从而也导致了各区域圆锥小麦地方品种表现出不
同的特点 ,表明地方品种对当地生态环境的适应 ,
这也为在不同区域利用其有利性状提供了参考。
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将供试圆锥小麦地方品
种 10个主要农艺性状简化为彼此互不相关的 6
个综合指标(主成分):即小穗因子 、穗数因子 、粒
重因子 、粒数因子 、成穗因子和穗长因子 。这 6个
主成分所提供的信息量占全部信息量的91.02%,
其中以小穗因子的贡献率最高 ,为31.75%,表明
该主成分对圆锥小麦地方品种表型影响最为重
要。根据各主成分对育种的价值 ,入选材料应是
第一 、二 、三主成分适中偏大 ,第四 、五主成分偏
大 ,第六主成分适中 。这为从圆锥小麦地方品种
中选择育种亲本提供了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1]余 遥.四川小麦[ M]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8:
129-136.
[ 2] Jiang J , Friebe B , Gill B S.Recen t advance in alien gene
t ransfer in w heat[ J] .Euph ytica , 1994 , 73:199-212.
[ 3]王新中 ,于新智.小麦品种突破的基础与对策—从目标和材料的
创新探讨“超级麦”选育[ J] .麦类作物学报 ,2001 ,21(4):87-90.
[ 4] 董玉琛 ,郑殿升编.中国小麦遗传资源[ M ] .北京:中国农业出
版社 , 2000:43-44.
[ 5] 廖晓虹 ,杨武云.四川圆锥小麦地方品种(兰麦)品质特性分析
[ J] .种子 , 1999 ,105 , 23-24.
[ 6] Wei Y M , Zheng Y L.Gliadin an d HMW-glutenin variation s
in Tr itucum turgid um L.s sp.turg idum and T.aest ivum L.
land races native to Sichuan , China [ J] .Wheat Information
S ervice , 2000 , 90 , 13-20.
[ 7] 兰秀锦 ,郑有良 ,刘登才 ,等.四川四倍体小麦地方品种酯酶同
工酶分析[ 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 2003 , 21(2), 88-90.
[ 8]兰秀锦 ,喻春莲 ,刘登才 , 等.矮兰麦和节节麦及其双二倍体
(RSP)的酯酶同工酶分析[ J] .西南农业学报 , 1998 , 11(2):
115-118.
[ 9] 窦全文 ,陈佩度.甘青地区四倍体小麦染色体C-带多态性[ J] .
西北植物学报 , 2003 , 23(2):336-338.
[ 10]彭正松 ,四倍体小麦矮秆地方品种的 C带分析[ J] .种子 ,
1998 , 93:9-12.
[ 11]彭正松 ,邓晓皋 ,彭 钧 ,等.圆锥小麦高亲和种质的 C带分
析[ J]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 , 1998 , 19(3):239-243.
[ 12]刘登才 ,彭正松 ,颜 济 ,等.四倍体小麦”简阳矮兰麦”与黑
麦可杂交性及其在六倍体水平上的遗传特性[ J] .遗传 , 1998 ,
20(6):26-29.
[ 13]梁荣奇 ,张义荣 ,李保云 ,等.在陕南圆锥小麦 Wx 蛋白亚基
多态性研究中首次发现天然糯类型[ 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2001 , 9(2):112.
[ 14]张冬芬 ,郑有良 ,魏育明 ,等.圆锥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
组成分析[ J] .麦类作物学报 , 2003 , 23(3):29-32.
[ 15] Li W , Zhang D F , Wei Y M , et al.Genetic diversi ty of Tri-
tucum turgid um L.based on microsatellit e markers [ J] .Rus-
sian Jou rnal of Genet ics , 2006 , 42(3):397-402.
[ 16]兰秀锦 ,颜 济.中国四倍体地方小麦品种矮兰麦与中国产
节节麦的双二倍体及其在育种上的利用[ J] .四川农业大学学
报 , 1992 , 10(4):581-585.
[ 17]荣廷昭 ,潘光堂 ,黄玉碧.数量遗传学[ M] .北京:中国科学
技术出版社 , 2003:250-266.
[ 18]唐启义 ,冯明光.实用统计分析及其DPS 数据处理系统[M ] .
北京:科学出版社 , 2002:20-24 , 43-51 , 280.
[ 19]董 攀 ,李 伟 ,郑有良.波兰小麦主要农艺性状分析[ J] .麦
类作物学报 , 2007 , 27(2):216-222.
[ 20]熊丽娟 ,李 伟 ,郑有良.马卡小麦主要农艺性状分析[ J] .中
国农学通报 , 2006 , 22(11):118-122.
[ 21]徐黎黎 ,李 伟 ,郑有良.东方小麦主要农艺性状分析[ J] .麦
类作物学报 , 2006 , 25(6):15-20.
[ 22]庄萍萍 ,李 伟 ,颜泽洪 ,等.波斯小麦农艺性状相关性及主
成分分析[ J] .麦类作物学报 , 2006 , 26(4):11-14.
[ 23]张小英 ,李 伟 ,庄萍萍 ,等.密穗小麦农艺性状分析[ J] .四
川农业大学学报 , 2005 , 23(4):398-401.
·654· 麦 类 作 物 学 报                第 28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