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五脉绿绒蒿抗炎镇痛作用有效部位的研究



全 文 :2010 年 1 月第 17 卷第 1期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1·
·实验研究·
五脉绿绒蒿抗炎镇痛作用有效部位的研究
王志旺,郭 枚,马 骏,吴国泰,任 远
(甘肃中医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摘要:目的 研究藏药五脉绿绒蒿抗炎、镇痛作用的有效部位及其关系。方法 以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实验
和醋酸引起小鼠腹腔炎症实验为抗炎药效学指标,以醋酸致小鼠扭体实验为镇痛药效学指标,考察灌胃高、中、低剂
量的五脉绿绒蒿总生物碱与总黄酮的抗炎、镇痛作用。结果 五脉绿绒蒿中所含的总生物碱与总黄酮均有一定的抗
炎镇痛作用,相近剂量比较,所含总生物碱与总黄酮的抗炎作用无明显差异(P>0.05),所含总生物碱的镇痛作用明
显优于总黄酮(P<0.05)。结论 总生物碱与总黄酮是五脉绿绒蒿抗炎、镇痛作用的共同药效物质基础,但总生物碱
的镇痛作用明显优于总黄酮。
关键词:五脉绿绒蒿;有效部位;抗炎;镇痛;小鼠
中图分类号:R2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0)01-0021-02
Study for Antiinflammatory and Analgesia on Effective Parts of Meconopsis quintuplinervia Regel
WANG Zhi-wang, GUO Mei, MA Jun, et al (Gansu College of TCM, Lanzhou 730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antiinflammatory and analgesia effects, and the relation of total
alkaloids and total flavonoids from Meconopsis quintuplinervia Regel (MQR). Methods Mouse xylene-induced
auricular swelling experiment, acetic-acid-induce celiac inflammatory experiment and mouse acetic-acid-
induce twisting experiment were carried out to evaluate the pharmacodynamic effects of low, middle, high
dose of total alkaloids and total flavonoids from MQR. Results Total alkaloids and total flavonoids from
MQR had certain antiinflammatory and analgesia effects. On the condition of the same crude drug dose,
their antiinflammatory effect didn’t have obvious disparity (P>0.05), but analgesia effect of total alkaloid
surpassed total flavonoids distinctively (P<0.05). Conclusion Total alkaloids and total flavonoids from MQR
were all pharmacodynamic substance foundation, but analgesia effect of total alkaloids outweighed total
flavonoids obviously.
Key words:Meconopsis quintuplinervia Regel;effective parts;antiinflammatory;analgesia;mice
绿绒蒿为藏族习用药材,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止痛的功效,
用于治疗肺炎、肝炎、水肿及肝与肺的热证[1]。绿绒蒿基源复
杂,其中藏医常以罂粟科植物五脉绿绒蒿(Meconopsis
quintuplinervia Regel)为正品,主要分布在我国甘肃、青海、
西藏等省区。五脉绿绒蒿主要化学成分为生物碱与黄酮类化合
物,尚含有多糖及挥发油等。为进一步研究五脉绿绒蒿的有效
部位及其作用特点,笔者对其主要化学成分——总生物碱与总
黄酮的抗炎、镇痛作用进行了比较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基金项目:甘肃省教育厅基金(0706-02)
1 实验材料
1.1 仪器与试药
722 型分光光度计,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产品。将五脉绿
绒蒿药材用 95%乙醇提取,采用溶剂法分离得总生物碱与总黄
酮,按给药剂量配成含 1%吐温-80 的乳剂,甘肃中医学院中药
化学教研室提供。醋酸、二甲苯等均为分析纯,由成都科龙化
工试剂厂提供;水为蒸馏水。
1.2 动物
KM 小鼠,体重(20±2)g,兰州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许
可证号:SCXK(甘)2005-0007。

[3]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脑梗死和脑出血中西医结合
诊断标准[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26(10):948-949.
[4] 赵孔华.缺血性脑中风的发病机理探讨[J].河南中医,2006,26(7):7-8.
[5] 李士瑾.化痰通脑饮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 30 例[J].中医研究,2008,
21(2):35-37.
[6] 冯学功,刘茂才,黄培新,等.中风病毒邪界定与治疗初探[J].中国中医
药信息杂志,2001,8(6):3-5.
[7] 谭 斐,牛世贵.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抗凝血酶Ⅲ及 D-二
聚体的研究[J].卒中与神经疾病,2001,8(1):20-22.
[8] 徐 昆,龙幼敏.血浆 D-二聚体在监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近期预后中的价
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7,4(7):632-633.
[9] 陈明生,张松涛,徐宪宣.脑梗死患者血清纤维蛋白原和 D-二聚体含量
的变化及其意义[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2,15(2):106-107.
(收稿日期:2009-08-05,编辑:陈静)
·22· Chinese Journal of Information on TCM Jan.2010 Vol.17 No.1
2 实验方法
2.1 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
取 KM 小鼠 91 只,雌雄兼用,按性别体重随机分为 7组:空
白对照组,总生物碱高、中、低剂量组及总黄酮高、中、低剂
量组。各组分别灌胃 20 mL/kg 五脉绿绒蒿总生物碱(0.170 6、
0.341 2、0.682 4 g/kg)、五脉绿绒蒿总黄酮(0.168 1、0.336 2、
0.672 4 g/kg)及 1%吐温-80 水溶液。给药后 1 h 于每鼠右耳
两侧均匀涂抹二甲苯 0.05 mL/只,致炎后 30 min 处死动物,用
直径 8 mm 的打孔器于小鼠两耳相同部位打下耳片,称重,计算
小鼠耳肿胀度并进行统计学处理[2]。
2.2 对炎性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取 KM 小鼠 77 只,雌雄兼用,分组、给药同“2.1”项。
给药 1 h后各鼠尾静脉注射 0.5%伊文思兰溶液 0.1 mL/10 g,
随即腹腔注射 0.6%醋酸溶液 0.2 mL/只。20 min 后脱颈椎
处死动物,剪开腹部皮肤,用 6 mL 生理盐水分数次洗涤腹腔,
吸取洗涤液,用生理盐水定容至10 mL,3 000 r/min离心 15 min,
取上清液,用 722 型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光密度(OD)值(λ=
590 nm)[3]。
2.3 对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
动物分组、给药同“2.1”项。给药 45 min 后,各组小鼠
分别腹腔注射 0.7%醋酸溶液 0.2 mL/只,观察小鼠扭体潜伏期
及 15 min 内出现的扭体次数[4]。
3 统计学方法
所有实验数据均采用 SPSS12.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各组实
验参数以—x±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以 P<0.05 和 P<
0.01 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4 结果(见表 1~表 3)
表 1 五脉绿绒蒿总生物碱与总黄酮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
组别 只数 剂量(g/kg) 肿胀度(—x±s) 抑制率(%)
空白对照组 13 12.77±3.62
总生物碱低剂量组 13 0.170 6 10.23±4.08 19.89
总生物碱中剂量组 13 0.341 2 8.75±3.85* 31.48
总生物碱高剂量组 13 0.682 4 6.73±4.30**# 47.30
总黄酮低剂量组 13 0.168 1 11.31±3.37 11.43
总黄酮中剂量组 13 0.336 2 9.27±4.01* 27.41
总黄酮高剂量组 13 0.672 4 8.31±3.90**# 34.93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与各自低剂量组比较,
#P<0.05,##P<0.05(下同)
表 2 五脉绿绒蒿总生物碱与总黄酮对炎性小鼠腹腔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x±s)
组别 只数 剂量(g/kg) 光密度值
空白对照组 11 34.38±6.59
总生物碱低剂量组 11 0.170 6 30.83±6.16
总生物碱中剂量组 11 0.341 2 28.98±5.53*
总生物碱高剂量组 11 0.682 4 27.56±4.46*
总黄酮低剂量组 11 0.168 1 31.69±6.31
总黄酮中剂量组 11 0.336 2 29.04±5.58
总黄酮高剂量组 11 0.672 4 27.73±4.58*
表 3 五脉绿绒蒿总生物碱与总黄酮对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
组别 只数 剂量(g/kg) 潜伏期(

x±s,s) 15 min 扭体次数(—x±s,次) 抑制率(%)
空白对照组 13 131.3±21.1 80.5±15.4 -
总生物碱低剂量组 13 0.170 6 152.1±23.3* 68.2±11.4* 15.28
总生物碱中剂量组 13 0.341 2 173.1±22.3**※# 51.7±12.3**※※## 35.78
总生物碱高剂量组 13 0.682 4 190.5±38.4**※## 46.1± 8.6**※※## 42.73
总黄酮低剂量组 13 0.168 1 139.6±24.4 73.8±10.3 8.32
总黄酮中剂量组 13 0.336 2 148.8±28.4 70.7±10.4 12.17
总黄酮高剂量组 13 0.672 4 157.7±27.5* 68.1±10.8* 15.40
注:与总黄酮相同剂量组比较,※P<0.05,※※P<0.01
5 讨论
天然药物使用历史悠久,多数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小,一直
是医药学界研究、开发的热点。但植物药有其自身的缺点:即
体积大,有效成分含量低且多不稳定,不易提取、分离,故而有
“黑、大、粗”的说法。近年来,随着对提取、分离植物药单
一成分的西药研究模式的进一步认识,大家逐渐转向提取、研
究植物药的有效组分或有效部位(群)。前者如半仿生提取法,
可提取和保留更多的有效成分,为经消化道给药的中药制剂设
计了一种新的提取工艺[5];后者是以药效学为考察指标,在保
证药效的前提下优化植物药有效部位(群)的提取与分离。
本实验以藏药五脉绿绒蒿为研究对象,以耳廓肿胀法、腹
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与扭体实验为抗炎与镇痛的药效学指
标,研究了五脉绿绒蒿的提取部位——总生物碱与总黄酮的抗
炎镇痛作用。实验结果显示,相同五脉绿绒蒿原生药中所含的
总生物碱与总黄酮有一定的抗炎和镇痛作用,其中两者的抗炎
作用无明显差异,但总生物碱的镇痛作用明显优于总黄酮。至
于五脉绿绒蒿总生物碱与总黄酮中发挥抗炎镇痛作用的具体
成分及其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卫生部药品标准·藏药(第一册)[S].1995.98-100.
[2] 孟 江,和殿峰,周毅生,等.鱼腥草不同提取部位药理活性的比较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08,19(5):1050-1051.
[3] 李沛波,王永刚,彭 维,等.复方扭肚藤胶囊镇痛、抗炎作用的实验研
究[J].中药材,2008,31(1):118-120.
[4] 徐叔云.药理实验方法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353.
[5] 张瑞亭,张兆旺,孙秀敏.思维方式的转换与中药“半仿生提取法”[J].
中国中药杂志,1997,22(9):542-544.
(收稿日期:2009-07-21,编辑:华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