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罗甸县艾纳香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



全 文 :收稿日期:2012 - 08 - 26
第一作者简介:刘朝英(1979—),女(布依族),工程师,主要从事地面测报工作。
基金项目:贵州省气象局青年科技基金项目(黔气科合 QN[2012]15号)资助。
文章编号:1003 - 6598(2013)04 - 0038 - 03
罗甸县艾纳香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
刘朝英1,谭清波1,顾 欣2
(1. 贵州省罗甸县气象局,贵州 罗甸 550100;2. 贵州省黔东南自治州气象局,贵州 凯里 556000)
摘 要:通过对罗甸艾纳香生长适宜气候条件和罗甸县的气候条件分析,选择气温作为罗甸县艾纳香种植气候适宜性
区划的主要指标。建立罗甸县随海拔变化的气温指标回归方程,根据区划指标对罗甸县各乡镇的气候资料和地理信息进行
综合分析,将全县划分为罗甸艾纳香种植最适宜区、适宜区、次适宜区和不适宜区,旨在为罗甸县艾纳香大面积“野转家”种植
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区划结果与野生罗甸艾纳香在县境内的实际长势产量较一致,总体能基本满足南亚热带作物在
贵州的适生范围及指标,适宜种植的最高海拔高度比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的产地最高海拔高度低 100 m,比过去人工栽培的
最高海拔高度高 100 m。
关键词:罗甸县;艾纳香;种植;区划
中图分类号:S162 文献标识码:B
1 引言
艾纳香 Blumea balsamifera (L)DC ,又名冰片
艾、大艾、大风艾、紫再枫等,属菊科植物艾纳香,多年
生木质草本植物,呈灌木状,全株被银白色绒毛覆盖,
具有香气,产于我国贵州、广西、云南等地。罗甸艾纳
香是贵州省罗甸县特有的中药材植物和贵州十大苗
药之一,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以罗甸艾纳香叶片提
取的“罗甸冰片”被列入中医药典名录,成为我国唯
一的天然左旋龙脑产品,有着良好的药用价值和市场
价值。有关罗甸艾纳香的分布现状、适生区域、生长
发育特性、产量及药用价值等,很多学者从多方面、多
角度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性工作。胡蕖[1]等选择罗
甸作为艾纳香最适生长区的代表,采用主分量方法与
样本的最优聚内分析方法区划出了贵州省艾纳香的
最适生长区、适宜生长区和一般分布区[1]。江维克[2]
等通过对罗甸、望谟等贵州省红水河地区艾纳香植物
资源进行的实地和走访调查分析了艾纳香的 3 种生
态类型和 3种生境特征。何元龙[3]等通过在罗甸、荔
波实施的多个艾纳香基地建设项目对艾纳香的生长
发育进行了初步研究。本文根据前人总结的罗甸艾
纳香适生气候指标,结合县境内不同乡镇不同海拔高
度的艾纳香实际长势产量及各乡镇气温、降水、光照
等气象要素概况进行综合分析区划,将全县划分为罗
甸艾纳香种植最适宜区、适宜区、次适宜区和不适宜
区,旨在为正在县境内 21个乡镇实施的 1 333 hm2 罗
甸艾纳香“野转家”推广种植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
参考。
2 罗甸艾纳香生长适宜的气候条件
罗甸艾纳香是热带和亚热带植物,喜温暖、向阳
的环境,耐旱不耐寒。野生罗甸艾纳香主要分布在
罗甸县南部热带河谷区域,常见于海拔 1 000 m以下
的河谷两岸、疏林、林缘、田边、路旁、房前屋后、地坎、
山地灌丛中。人工栽培多在海拔 300 ~ 600 m 处,适
宜生长在肥沃适中、疏松、阳光充足、排水良好、PH值
5. 5 ~6. 5的沙质土壤、二荒地及熟地。适宜生长的年
平均温度 18 ~ 21℃,最冷月平均气温 8 ~ 11℃,≥
10℃年积温 5 500 ~7 000℃·d,年极端最低气温≥ -
5℃,日均温≤0℃的轻霜冻期≤4 d、日均温≤ - 2℃
的重霜冻期≤3 d,无霜期≥310 d,年日照时数 1 200
~1 600 h,年降雨量 1 000 ~1 300 mm。
3 罗甸气候特征分析
罗甸县地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梯级斜坡地带,
属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素有贵州的“天然温室”
之称。年平均气温、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各农业界
限温度的初、终日和积温均居全省之冠。各乡镇年
·83·
2013 年第 4 期 贵 州 气 象
第 37 卷 Journal Of Guizhou Meteorology VoL. 37 NO. 4
平均气温 15. 6 ~ 20. 5℃,≥10℃年积温 4 752. 4 ~
6 728. 7℃·d,最冷月平均气温 6. 6 ~ 10. 8℃,气温
分布特点:北低于南,西高于东。乡镇年平均降雨
量 859. 8 ~ 1 400 mm,降水地域分布特点:北多于
南,东少于西。乡镇年平均日照时数 1 097. 4 ~ 1
527. 1 h,日照地域分布特点:峡谷凹地日照较少,
地形开阔的山间坝子和突出地形日照较多。从罗
甸的气候特征分析可知,气候较适于罗甸艾纳香
生长。
4 罗甸县艾纳香种植的气候适宜性区划
4. 1 区划指标
基于罗甸艾纳香是热带和亚热带植物,喜温
暖、向阳的环境,耐旱不耐寒特性,而且罗甸县光热
丰富,雨水充沛,各乡镇日照、降雨量普遍能满足罗
甸艾纳香的生长要求,因此主要以温度来划分种植
区域。根据程宗尧[4]等的结论及罗甸艾纳香在县
境内不同海拔区域的实际长势产量,选择年平均气
温、最冷月均温、年极端最低气温、日均温≥10℃积
温、无霜期、日均温≤0℃的轻霜冻期、日均温≤ -
2℃的重霜冻期 7 个指标作为罗甸县艾纳香种植气
候区划指标,如表 1 所示。
4. 2 区划方法
在文献[5]中,各乡镇的年、月平均气温、日均温
≥10℃积温、日照及部分乡镇的降水、无霜期均有统
表 1 罗甸县艾纳香种植气候区划指标
等级 年均温(℃)
最冷月均温
(℃)
年极端最低
温度(℃)
≥10℃积温
(℃·d) 无霜期
(d) 日均温≤
0℃
的轻霜冻期(d)
日均温≤ - 2℃
的重霜冻期(d)
最适宜 ≥20 ≥10 ≥ - 1. 5 ≥6 500 ≥350 无 无
适宜 19 ~ 20 9 ~ 10 - 3. 5 ~ 1. 5 6 000 ~ 6 500 330 ~ 350 1 ~ 2 0 ~ 1
次适宜 18 ~ 19 7 ~ 9 - 5 ~ - 3. 5 5 500 ~ 6 000 310 ~ 330 2 ~ 3 1 ~ 2
不适宜 < 18 < 7 < - 5 < 5 500 < 310 > 4 > 3
注:此表除≥10℃积温和无霜期指标外,其余引用文献[4]中的指标。
计记载,但各乡镇的年极端最低气温、日均温≤0℃
的轻霜冻期、日均温≤ - 2℃的重霜冻期无统计记
录。因此根据近年来各乡镇区域自动气象站的气
温观测资料建立罗甸县随海拔高度分布的气温指
标回归方程,选择海拔 400 m 的罗妥、440 m 的罗
甸、566 m的罗悃、600 m的云干、660 m的班仁、770
m的纳坪、840 m 的栗木、920 m 的董王、1 100 m 的
平岩 9 个站点的 2 a(2010 年 6 月—2012 年 5 月)平
均气温计算气温 y随高度 x变化的回归方程,得到 y
= - 0. 006 2x + 22. 585,递减率 - 0. 62℃ /100 m,极
端最低气温 y 随高度 x 变化的回归方程 y =
- 0. 006 3x + 3. 563,递减率 - 0. 63℃ /100 m。根据
440 m的罗甸站 1951—2012 年的逐日气温观测资
料,运用上两式分别计算出各乡镇近 62 a 年极端最
低气温、日均温≤0℃的轻霜冻期、日均温≤ - 2℃的
重霜冻期及出现机率。利用以上计算结果和罗甸
县农业气候区划资料,七要素、两要素区域自动气
象站观测资料及《罗甸县艾纳香种植区划指标》对
罗甸县各乡镇的气候资料和地理信息进行综合分
析,划分出罗甸县艾纳香种植的气候最适宜区、适
宜区、次适宜区和不适宜区(图 1)。
4. 3 区划结果
4. 3. 1 最适宜区 从罗甸县艾纳香种植气候适宜
性区划图中可以看出,最适宜区主要分布在南部红
水河、茂井、八总、罗妥等乡镇海拔 400 m以下的河
图 1 罗甸县艾纳香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图
谷低洼地区,年平均气温 20. 0 ~ 20. 8℃,最冷月均
温 10. 3 ~ 11. 0℃,年极端最低温度≥ - 1. 1℃的保
证率为 80%,日平均气温≥10℃的活动积温6 400. 3
~ 7 000℃·d,无霜期≥350 d,无日均温≤0℃的轻
霜冻及日均温≤ - 2℃的重霜冻,年降雨量 859. 8 ~
1 176. 9 mm,年总日照时数 1 227. 5 ~ 1 398. 8 h。本
区域热量尤为丰富,基本上没有冬季,雨量充沛,土
壤肥沃适中、土质疏松,此区生长的艾纳香植株茂
盛,茎粗高,枝多叶茂,叶片宽大,是罗甸艾纳香最
适宜种植区。但因龙滩电站建设使本区域海拔
375 m下被水体淹没,可种植区域较小。
·93·
2013 年第 4 期
第 37 卷 刘朝英,等:罗甸县艾纳香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 VoL. 37 NO. 4
4. 3. 2 适宜区 主要分布在中部龙坪、逢亭、沟亭、
沫阳、董当、凤亭、罗苏等乡镇海拔 400 ~ 550 m的丘
陵低山地区,年平均气温 19. 0 ~ 19. 8℃,最冷月均
温 9. 6 ~ 10. 3℃,年极端最低温度≥ - 2. 1℃的保证
率为 84%,日平均气温≥10℃的活动积温 5 967. 1
~ 6 342. 0℃·d,无霜期 330 ~ 350 d,日均温≤0℃
的轻霜冻出现机率为 0 ~ 2%,无日均温≤ - 2℃的
重霜冻,年降雨量 1 56. 2 ~ 1 44. 2 mm,年总日照时
数 1 262. 9 ~ 1 509. 3 h。本区域夏长炎热多雨,日照
丰富,土层疏松,此区生长的艾纳香植株茂盛,枝多
叶茂,叶片宽大,是罗甸艾纳香适宜种植区。
4. 3. 3 次适宜区 主要分布在板庚、云干、董当、沫
阳等乡镇海拔 550 ~ 700 m 的中部向东、西、北部高
海拔过渡地区,年平均气温 18. 0 ~ 18. 9℃,最冷月
均温 9. 0 ~ 9. 6℃,年极端最低温度≥ - 3. 0℃的保
证率为 84%,日平均气温≥10℃的活动积温5 697. 8
~ 5 923. 1℃·d,无霜期 310 ~ 330 d,日均温≤0℃
的轻霜冻出现机率为 2% ~ 6%,无日均温≤ - 2℃
的重霜冻、年降雨量 1 200 ~ 1 300 mm,年总日照时
数 1 097. 4 ~ 1 440. 2 h。本区域雨水充沛,但气温、
积温较低,日照地域分布差异大,此区生长的艾纳
香植株较小,茎上分枝较多,叶片较小,是罗甸艾纳
香次适宜种植区。
4. 3. 4 不适宜区 主要分布在北部边阳、罗沙、栗
木、董架等乡镇海拔 700 ~ 1 100 m 的地区,年平均
气温 15. 6 ~ 17. 7℃,最冷月均温 6. 6 ~ 8. 5℃,年极
端最低温度≤ - 5. 0℃的出现机率为 2% ~ 27%,日
平均气温≥10℃的活动积温 4 457. 0 ~ 5 360. 6℃·
d,无霜期 < 310 d、日均温≤0℃的轻霜冻出现机率
为 6% ~58%、日均温≤ - 2℃的重霜冻出现机率为
0 ~ 10%、降雨量 1 200 ~ 1 400 mm,年总日照时数
1 250. 2 ~ 1 508. 7 h。在县境内本区域雨水最充沛,
光照条件好,但气温、积温低,易有冻害发生,此区
生长的艾纳香植株矮小,叶片窄小,不适宜罗甸艾
纳香种植。
5 结论
根据区划结果,罗甸县海拔 550 m 以下区域是
种植罗甸艾纳香的最适宜区、适宜区,可在该区域
内扩大种植规模,增加投入、大力推广罗甸艾纳香
的种植。次适宜区的气温、积温及日照条件不如最
适宜区、适宜区,不宜大面积栽培,可选择光照条件
较好的部份小气候环境种植。本区划结果与野生
罗甸艾纳香在县境内的实际长势和产量较一致,总
体能基本满足南亚热带作物在贵州的适生范围及
指标,适宜种植的最高海拔高度比地理标志保护产
品中的产地最高海拔高度低 100 m[6],比过去人工
栽培的最高海拔高度高 100 m[7]。
参考文献
[1] 胡蕖,周家维 . 贵州省艾纳香植物资源现状及适生区区
划初步研究[J]. 贵州林业科技,1999,27(1):44 - 48.
[2] 江维克,周涛,何平,等 . 贵州红水河地区艾纳香植物资
源调查及其保护策略[J]. 贵州农业科学,2010,38(8):1 - 4.
[3] 何元龙,丁映,冼福荣,等 . 艾纳香生长发育特性的初步
观测[J]. 贵州农业科学,2005,33(2):19 - 23.
[4] 程宗尧,朱成松,张定帮,等 . 贵州省南亚热带作物资源
及区划[M].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95.
[5] 罗甸县气象局 . 罗甸县农业气候区划[M]. 1985. 12.
[6] 关于批准对京白梨、克东天然苏打水、南充丝绸、黄果树
毛峰、罗甸艾纳香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2012 年第 37 号)
[R].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网,2012. 03. 20.
[7] 江兴龙,潘俊锋,司健 . 艾纳香人工栽培技术[J]. 林业科
技开发,2005,19(2):68 - 70.
[8] 莫建国,帅士章,曾光善,等 . 贵州省南药种植气候风险
区划研究[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24(1):53 - 54.
[9] 莫时仁,兰天权,杨伟烈,等 . 罗甸县综合农业区划[M].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 87.
[10] 师琴丽,覃军章,王用平,等 . 贵州优势苗族药物艾纳香
及其产品[J]. 中药材,2003,26(增刊):87 - 88.
·04·
2013 年第 4 期 贵 州 气 象
第 37 卷 Journal Of Guizhou Meteorology VoL. 37 NO.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