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指 建 师 范 大 学 学 报 ( 自 然 料 学 版 )
J OU R NA L O F F U J I A N N O RM A L U NI V E R SI T Y
( NA TU RA L SC IE N CE )
8 (1)刃 5·扭2
1 99 2
飘拂草属 挤艺阴加 is yt il , 八脚 ) 果皮微
形态特征的比较研究 .
刘剑秋 黄进华二
( 生物系 )
摘 要
本文报道 了飘拂草属 15 种 、 2 变种的果皮微形态特征 . 通过立体显徽镜和扫描 电子
显微镜对果实的形态 、 果皮的纹饰进行观察及比较研 究 . 结果表明 : 飘拂草属在果皮徽
形态特征上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种间差异 , 可为种的区分提供依据 , 同时也 为系统发育与
演化提供有价位的资杆 .
关健词 : 飘拂草属 , 微形态特征 , 比较研 究
O 引言
近二 、 三十年来 , 随着扫描电子显微镜在生物学领域的推广使用 , 人们发现 , 植物
表皮微形态结构的高度复杂性 、 稳定性和多样性愈来愈多地给被子植物的分类提供新的
有价值的信息 . l1[
飘拂草属 F i o b; i s t夕乙名5 v a h l 是莎草科 c , p e r ac e a e 一个较大的属 , 全世界约 2 0 0 多
种 , 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 尤以热带亚洲为多 [“ 1 , 我国约 50 多 种 s[] , 广 布 全
国 . 由于飘拂草属在我国分布广 、 变异大 、 性状复杂 、 种间的形态差异较小 , 区别特征
不显著 , 所 以飘拂草属的分类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 本文作者采用立体显微镜和扫描电子
显微镜对产于福建的飘拂草属的 15 种 、 2变种的果皮微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和比较 研 究 ,
从微形态学角度探讨不同类群之间的差异 , 为该属植物的分类提供有价值的鉴别性状和
指标 , 同时也为系统发育和演化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 一 `
1 材料和方法
本项研究所采用的果实材料全部取自福建师范大学生物系植物标本室所存的惜叶标
本 .
取成熟而干燥的果实 , 置于 ol y m p us x 一 T r一 1立体显微镜卞观察某实的形状 、 颜
色 、 表皮纹饰 , 并对其大小进行测量 ( 测量 10 粒果实 , 取其平均值 ) 、 观察 、 拍照。 后
:. 本文承蒙张清其副教授 、 林来官教授指导 , 特此致谢 。
二 在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中心实验室工作 -
《 福 建 师 范 大 学 学 报 》 自 然 科 学 版 19 9 2年 s 月
将果实用导电胶粘在铜台上用金箔喷镀后 , 移入 ( sJ M一35 C F型 ) 扫描电子显 微 镜 下
观察、 拍照 . 扫描电镜的观察和拍照在福建农业科学院实验中心电镜室完成 .
衰 1 报拂草属植物分类群及其名称
组 名 ! 系
东 南 飘 拂 草
扁鞘飘拂草系
C o m P l a n a t a e T a n g e t W a
n g
F `川 b , ` s yt l` s p ` e r o t`1 M i q .
尸 . ` 0 矮m夕
l盔,魏器君晃k . , a r .
掩r a :: s : f a o a C . B . C l a r k e
黑果飘拂草系
C y m o s a e o 五w i
佛
F
.
焰 苞 飘 拂 草
s P a t h
a e e a R o t h
二 . 。 、 ,杰。异L悬. , v 。、 :
高 五 棱 杆 飘 拂 草
…一|1…三 柱 头 组T r i e he l o s t y l i s
( L
e s t
.
) B
e o t h
.
绢 毛 飘 拂 草
F
.
s e r i e e。 ( P o i r ) R
.
B r
.
水 虱
M i l i a e e a
草 系
o h , i
F
. 口卫者f” g “ a n g 。 l a r`: ( V a h l )V a r . e l a l a
两 歧 飘 拂 草 系
D i
c h o t o m a e o h w i
飘 拂 草 组
F i m b r i s t y l i`
金 色 飘 拂 草 系
I于o o k e r i a皿 a e T a n g e t W a n g
少 穗 飘 拂 草 系
S
e il o 。 。 o i d e、 T a n g e t W a n `
细 叶 飘 拂 草 系
P
o l y t r i e h o i d o s T a n g o t W
a n g
复 序 飘 拂 草 系
B i s u m b e l l a t a e T a n g e t W a红 g
四梭飘拂草组 _
M i s e h o s P o r a ( B o c k l t )
E
一
G
.
C a m u s
垂 穗 飘 拂 草 系
N o t a n t
e s ( o h w i
.
) o il w i
T a n g e t W a n g
拟 二 叶 飘 拂 草
F
.
d i刀妙 l l o i d e s M a k i o o
球 穗 飘 拂 草
F
. 夕I o b“ Io s a ( R e t z . ) K u n t h
两 歧 飘 拂 草
F
.
d i e h o to 川 a ( L i h n . )V a h l
罗 浮 飘 拂 草
F
.
f
o r d` 1 C . B . C la r k e
少 穗 拂 飘 草
厂 . ` c 九O C” O笼口 e s (找 e t z · ) v a n l
细 叶 飘 拂 草 系
F
. 夕 0 1夕 t r i e h o玄d e: ( R e t z )V a b l
夏 飘 拂 草
F
, a e s t i” a l百s ( R e t z . )V a 卜l
垂 穗 飘 拂 草
F
. ” u t。 “ s ( R e t z
.
) V a il l
独 穗 飘 拂 草
F
.
o u a t a ( B l r m
.
f
.
) K e r n
两 列 鳞 组
A b i l d` a a dr ia
独 穗 飘 拂 草 系
o
v a t a e ( B u r m
.
f
.
)K e r n
( V
a卜l )B e n t h . 暗 褐 鳞 飘 拂 草 系
F u s e a e o h w i
.
知 风 飘 拂 草
F
.
e r a夕 r o s t f s ( N e e s . ) H a o e e
红 鳞 飘 拂 草
F
.
r ,`
f
o g l
“ n : o s a T a n g e t W a n g
2 观察结果
2
.
1 吸稀 , 属果实的形态特征
该属植物的果实通常甚小 , 大小为 2 . 。一 o . s m m . X l . 4一 o . 4m m . , 形状较规则 ,
多为倒卵形 , 宽倒卵状三棱形或近圆形 ; 棱面有双凸状 、 平凸状或两面凸 、 一面稍平 ,
不同种类宿存柄的长短不一 , 最长的可达 o . 4 m m , 短的不及。 . l m m . , 成熟果实大都为
深褐色 、 棕褐色 、 黄棕色 、 也有少数种类为乳白色 、 白色 .
1期 飘拂草属 (尸加乙rl’ s t,’ I 化 v , h L ) 果皮微形态特征的比较研究
植 物 名 称 一
_ 车声熟拂草
m口 r : S万y 压乞名 刀 ! 君 r o 万忿:
表 2 双拂草属植物果实形态特征比较
状
}
。 。 i
{
。 色
{
大刁· (毫米 , 凭 证 标 本
宽倒卵状三棱形 两面凸 !尹稍平 }`两面凸 !一面稍平 {
!
o
。
9一 1又 0。 8一 0 。 9
柄 长
(毫米 )
< O
。
1 南平 何 景 20 5 1号
; 麓馨黔老豪: .
K
r a“ 名 名 f a ” 。
·
, 尹 月 . 阅佛焰苞飘拂草
F
.
5刀a f h a e e a
态卜浏
宽倒卵状三棱形 . 0 。 7 一 O。 8 又 0 。 4 一 0 。 5 < O 。 1
(地点不韵e o P i o g E . 2盯 4号
倒卵形或宽倒卵形1一面稍平 0
。
7 一 0 。 8 义 0 。 5 一 0 。 6 诏安 李国平 1 4 6号凸面一
绢毛飘拂草盆F · s e r `C e a 宽倒卵形或近圆形 一面凸稍平
。
0 一 1 。 1 x o 。 9 一 1 。 0】 < 0 。 1 漳浦 李国平 1 7 7号
水 虱 草尸 . 川 11` a e e a 倒卵状三棱形
俨三攀凸
士: 益、 `
0
。
6 火 0 。 5 < O 。 1 C卜e n P i n g
(地点
e n i n理
不详 》
E o 2 172号
既蔫淤黔幕斌 ; 兹ay r · elo at 二 倒卵形三棱形 两一刊 0 。 7 一 O。 8 x o 。 5 一 0 . 6 永安 钟补勤 1 10 号工`,自.二…0拟二叶飘拂草F . b印妙 ll o f b e s 倒卵形 0 。 6 一 0 。 7 % 0 。 4 一 0 。 5 崇安 武考队 无号球穗飘拂草
F
.
g lo b u l o s a
宽倒卵状
三棱形 0
。
6 一 0 。 7 丫 0 。 5 一 0 。 6 崇安武考队8。。7 8 号
,二,`O`几
.…00严黯黔幕罗凳咒黔 宽倒卵状近圆形 0 。 8 一 0 。 9 又 0 。 7 一 0 。 8 永安倒卵形 1 。 0 一 1 。 1 火 O。 8 一 0 。 9 武夷山少穗飘拂草
F
。` e h o e ” o 玄6 e s
倒卵形或
近倒卵形
。
0 一 1 。 1 X O 。 9 一 1 。 O 连城
细叶飘
F
.
P o ly t
r `糕。 :
拂 草
宽倒卵形 O 。 7 一 0 。 8 义 0 。 5 一 0 。 6 漳浦
飘
口君 S t f” a li 倒卵形 永泰
垂穗飘拂草
F
. ” u t a ” `
云臂
色咸色徐黄褥 .棕粉褐启粽色!洲浅深褐黄物徐灰棕乳白
巧梦凳凳草
知风飘拂草
F
.
e r a夕 r o s 才`:
红鳞飘拂草
F
.
r u
f o g l
“ 爪 o s a
倒卵形
倒卵状三棱形
倒卵状三梭形
倒卵状
三校形
双 凸
双 凸
双 凸 !
双 凸
双 凸
一面凸 }一面稍平 }两面凸 }一面稍洲两面凸 }一面稍洲两面凸 !一面稍平
。 ` 5 一 。 ` “ ` 。 ’ ` 一 。’ 5
1
< 。 ’ `
” ’ 一 ` . , ” ” ” 一 “ ,
}
。 ”
` ” 一 2 ` 。 “ ’ 3一 ` ’ `
{
0
’ `
。 ` ’ 一 。 ’ “ “ 。 ’ 5一 0 ’ 6
}
0 ’ `
1
。
1 ~ 1
。
2 X O
。
8 一 0。 9 1 0 。 1
东山
诏安
沙县
林 格 2 4 2 06号
周贞英。 82 号
林 榕 32 50号
李国平 1“ 号
林 英 1 352号
李国平 0 50 号
李国平 162 号
黄友儒 无号
林 英 15 2号
2
.
2 双拂草属果实表皮的纹饰
在立体显微镜下为网状 、 细网状 、 负网状 、 拟网状 、 网状与负网状混合纹饰 , 有些
种类有优状 、 瘤状及刺状突起 .
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纹饰可分为四种基本类型 .
2
.
2
.
1 网状纹饰 纹饰由网眼和网脊组成 . 不同种类网眼的形状 、 大小 、 网脊的高
低 、 厚薄 、 曲直 、 平滑与否不同 . 其下可分为两类 : a . 网脊或网眼有瘤状 、 优状或其他
突起 . 如 : 罗浮飘拂草 ( F玄橄 br `s : y艺东5 f o r d玄玄 c . B . c l a r k e , 图版 2 , 4 a 、 4b ) , 水 虱草
( F
. 优“ 玄a e e a ( L i n n . ) V a h l , 图版 1 , s a 、 s b ) 多 独穗飘拂 草 ( F . o v a玄a ( B u mr .更) K恤 ,
图版 3 , 3a 、 3b ) ; 高五棱杆飘拂草 ( F , 。“ 玄” , “ a n吕证 a r£s 《 va h l ) K u n t h , 图版 1 , 6a 、 6 b ) ,
_ 东福 建 师 范 大 学 学 报 》 自 然 科 学 版 1 9 92年 3月
衰 3爪拂草月植物果皮表面徽形态特延
纹 饰 oa om e n t a t in o植 物 `名 称 图 版
立体显微镜下 扫描电子显微镜下
高严碧豪纂玩户状脊 镶 嵌 其署髓翼冀羹罗馨舞“
高署箕美擎蛛纂状突起
网状纹饰 , 具究状突起
网状 , 负网状混 黍霜矍霭擂震需澳姜向袭俨翼合纹饰 面纹饰凹凸不平 。
·赫黔黔氢。 。 : : `。 “ 。 .一 负网状纹饰 网眼为不规则椭圆形或近画 1 : Z a 、 Z b形 , 网沟较浅 , 棱面周缘向外凸起成坏脊。
: 、 _ 、飞卿凛黔野 拟网状纹饰 }网眼圆形或椭圆形 , 网眼浅 , } 1 : 3 a 、 3b1中部稍内凹 , 齿 !
l间 , 顶部较钝。 !一 ` 镌黔爹 . 拟网状纹饰 1网眼近圆形或椭圆形 , 较浅 , } 1 . 4 a 、 4 bl中部稍内凹 , 齿状脊镶 嵌 其 l一!间 , 齿顶较尖。 )` 费。恩c矛 网状纹饰 , 留馨爹要爵黯铲羞留瓢 1 * 5。 、 s b具究突起 突起 , 网脊平滑 、 具缘 。谕怒就票照 . 。 alt 网状纹饰 , 具长 网眼长椭画形或近长方形 , 部 1 : 6 a , 6 b方形究状突起 分网眼被数个方格状组成的突起所占据 , 网脊薄。护 : 网状纹饰 , 棱面 网眼电长椭圆形 , 长方形或近 2 : l a , 一b拟二叶飘拂草 周缘具刺突起 圆形组成。 网脊平滑 , 梭面周一 尹 · “ 神夕刀lo idse 缘由网脊互相交结而突起。
球穗飘拂草 网 状 纹 饰 网眼为长方形 , 近方形或不规 2 1 Z a 、 Zb
F
.
9 10 6 “ lo s a
· 则六角形组成 , 网脊平滑。
两歧飘拂草 负网状纹饰 , 每 网眼为不规则的长椭回形或椭 2 : 3 a 、 3b
F
。
d i c h o t o 协。 凸面具 7一 9条纵 圆形组成 , 较钱 , 两侧突起 ,脊。 相互连接成纵脊 , 网沟宽而浅 。网眼长方形或方雍了网脊宽厚二: 罗浮飘拂草 网状纹饰 , 具 平滑而直 , 果皮上有磨 姑 状突 2 : 4 a 、 4 b
F
。
I o r d i` 瘤突起 . 起犷突起顶部有许多小画浅穴。、 卜
_少穗飘拂草 网 状 纹 饰 网眼由六角形或近圆形组成 , 2 : 5一、 s b公 通 乙 .F 矜 h , 的`而 S 网眼浅盆状 , 中部稍凹 , 底部其不规则细形 。
一 细叶飘拂草 拟网状纹饰具 网眼长方形 , 较浅 , . 底部不规则 2 : 6 a 、 e b
F
.
P o ly t
r ` c h o f d e ; 究状突起 起伏 , 网脊齿状 , 多回 曲折 , 果皮上具不规则的粗优状突起。袱 夏飘拂草 网 状 纹 饰 网眼六角形 , 纵向 网 脊 宽 3 : l a 、 l b
F
.
a “ 诊`” 0 1` s 厚 , 明显突出 , 横脊细小 ,不明显 。
垂飘拂草 网眼为长方形 , 棱面周缘的 3 二 Z a 、 Zb
F
. “ u t a 月夕 状突起 网眼近圆形 , 互相维结成瘤块 , 网沟较浅。
独穗飘拂草 网状纹饰 , 具 脊 宽厚 , 平 3 : 3 a 、 .b3
E
一 。 ” a t a 究状突起 庞状突起 , 突饰纹所覆盖。
; 、 、 · , . ;怒忿黑 网状纹饰 , 具 圆形 , 网脊稍 3 : 4 a 、 4 b瘤状突起 圆形 , 光滑的瘤形突起。
红鳞飘拂草 负 网 状 纹 饰 3 : s a 、 s b
F
.
r u f o g l” 川 o s a
1期 飘拂草属 ( F俪价i s t刃衍 Va川 )果皮微形态特征的比较研究
知风飘拂草 ( F .r ear so s才` s (N o s e ) _H a n e e ;图版 3 , 4 a 、 4 b ) , b . 网脊和网眼平滑无突起 .
如 . 少穗飘拂草 ( F . s e h o e n o落d e s ( R e t z . ) v a h l , 图版 2 , s a 、 s b ) , 球穗飘 拂 草 ( F .砂。 -
加 ! os a ( R e t z . ) K u n th ,图版 2 , Z a 、 Zb ) , 夏飘拂草 ( F . a se t玄v a不玄s ( R e t z . ) V a h l , 图版 3,
l a
、
l b ) , 拟二叶飘拂草 ( F . d玄p h妙忿。记 es M ak i n o , 图版 2 , l a 、 l b ) .
2
.
2
.
2 负网状故饰 纹饰由网眼和网沟组成 . 网眼的平凹 、 形状 ; 网沟宽窄 、 深抉
因种类不同而有差异 .属于此种纹饰的有红鳞飘拂草 ( F . r o fo g玩水 os 。 T a n g et w a n幻 `
图版 3 , s a 、 s b ) , 两歧飘拂草 ( F . d i e孔o t o m 。 ( L i n n . ) 、 r a h l , 图版 2 , 3 a 、 3b ) , 垂德飘拂
草 ( F . 林“ ta玲 s ( R e t z . ) v a h l , 图版 3 , Z a 、 Zb ) , 矮扁鞘飘拂草 ( F . e om p工a , a玄a ( R , t z . )
L i n k v ar
.
rK a u s 官a 摊a C . B . C Ia r k e . , 图版 1 , Za 、 Z b ) .
2
.
2
.
3 拟网状
故饰 与网状纹饰
相似 , 所不同的是
网脊为齿状多回曲
折 . 网眼形状 . 齿
状脊的高低 , 齿顶
的钝尖因种而异 .
种纹 饰 的 有绢 毛
飘拂草 ( F . S e r `c ae
( P o i r
.
) R
.
B r
.
; 图
版 1 , 4 a 、 4 b ) , 佛
焰 苞 飘 拂 草 ( F .
s那 ht ac ae R O t h ,
版 1 , 3 a 、 3b ) , 细叶
飘拂草 ( F . p o王夕 t r ` -
e人。记 e s ( R e t z 。 )
V a h l , 图版 2 , 6 a 、
6b ) ,其中细叶飘拂
草果皮上有不规则
的粗究状突起而易
与其他种区别 .
2
.
2
.
4 网状与
负网状混合纹饰
以方形或长方形的
瘤块无规则地相互
连接成网状或负网
状 , 表面凹凸不平 .
属于此种纹饰的仅
东南飘拂草 ( F · p£“ r o t恋乞
l a
、
l b 东南飘拂草 ( z a 、 4 0 x . , 1 6 、 15 0 x . )
Z a
、
Zb 矮扁鞘飘拂草 ( Z a 、 7 5 x . , Zb 、 3 2 0 x . )
3
a 、
3b 佛焰苞飘拂草 ( 3 a 、 5 0 x . , 3 b 、 60 0 x . )
4 a
、
4 b 绢毛飘拂草 (盛a 、 5 0 火 . , 峨b 、 6 0 0 K . )
s a
、
s b 水虱草 ( s a 、 80 x . , s b 、 4 0 0 x . )
6 a
、
6 b 高五棱杆飘拂草 ( e a 、 7 s x . , e b 、 3 0 0 K . )
( l “ 、 a3
、
4“ 、 5“ 为立体显微镜拍下摄的照片 , 其余均为扫描电线下拍抵
的照片 )
M i q
.
; 图版 1 , l a , l b ) ,
《 福 建 师 范 大 学 学 报 》 自 然 科 学 版 r o92年 8 月
3讨论
观察 结 果 表
明 , 飘拂草属植物
果皮微形态特征 ,
由于其纹饰的差异
可分为四类 ( 见前
描述 ) . 有的种类
由于其外部形态特
征众多的相似性而
在传统的分类中同
属一系 , 在果皮微
形态特征方面也表
现出极为相似的纹
饰 , 如绢毛飘拂草
和佛焰苞飘拂草 ,
由于形 态 差 异 甚
小 , 区别特征不明
显 , 而同属黑果飘
拂草系 . 在立体显
微镜下 ,果实形状 ,
色泽 、 大小相似 ,
很难看出区别 。 在
扫描电镜中 , 两者
果实亦同属拟网状
纹饰 , 其网眼的形
状 、 深浅及网脊的
l a
、
l b 拟三叶飘拂早 ( l a 、 8 0 x 。 一 l b 、 3 2 0 x 。 )
Z a
、
Zb 球穗飘拂草 ( Z a 、 5 0 x . , Z b 、 ` 0 0 x . )
3 a
、
3 b 两歧飘拂草 ( 3 a , 6 0 x . , s b 、 2 0 0 x . )
4 a
、
4 b 罗浮飘拂草 ( 4 b 、 6 0 x . ; 4 b 、 3 0 0 x . )
s a
、
s b 少穗飘拂草 ( s a 、 在0 x . , s b 、 一0 0 0 x . )
6 a
、
6 b 细叶飘拂草 ( 6 a 、 5 0 x . , e b 、 e o o 又 . )
a( 为立体显微镜下拍摄的照片 , b 为扫描电镜下拍摄的照片 )
高低 、 形状也颇为相近 , 区别仅仅表现在齿顶的钝尖不 同 ( 图版 1 , a3 、 b3 、 a4 、 b4 ) .
这种果皮微形态特征与传统分类结果相一致的现象在水虱草系也有类似情况 , 如高五棱
杆飘拂草 、 水虱草 、拟二叶飘拂草 、 球穗飘拂草 , 同属网状纹饰 , 它们之间的区别仅表现
在网眼的形状 , 是否具突起及突起的类型上 . (图版 1 , 5b 、 6 b , 图版 2 , 1b 、 Zb) . 上述现
象 , 正好反映出它们之间比较密切的亲缘关系 , 是一个很自然的分类群 .
有的种类 , 虽然外部形态比较接近 , 但在果皮微形态特征上却存在明显 的 种 间 差
异 . 如扁鞘飘拂草系的矮扁鞘飘拂草与东南飘拂草 , 因小坚果颜色 , 柱头数目 , 是否具
根状茎等相似特征被归在同一系 ( 表 1 ) , 但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其果皮微形态 特 征 , 发
现种间界限十分明显 , 前者为负网状纹饰 , 后者为网状与负网状混合纹饰 ( 图版 1 , ia 、
1 期 飘拂草属 (凡爪肠淤 I.t 臼 v曲 )l 果皮微形态特征的比较研究
bl
,
a2
、
b2 )
, 两者相差甚远 . 另外 , 在暗褐鳞飘拂草系的知风飘拂草及红鳞飘拂草中 ,
也出现网状 、 负网状两种不同类型的纹饰同在一系中存在的现象 ( 图 版 3 , 肠 、 5b ` ) . 对 ·
这些种来说 , 果皮微形态的特异性无疑成为分种的重要依据 . 才 -
z a
、
l b 夏飘拂草 ( z a 、 即 x . , l b 、 6 0 0 x · )
Z a
、
Zb 垂穗飘拂草 ( Z a 、 4 0 x . ; Zb 、 3 0 0 x . )
s
a 、 3 b 独穗飘拂草 ( Z a 、 4 0 义 . , 3 b 、 2 0 0 x . )
4 a
、 峨b 知风飘拂草 ( 4 a 、 7 a x . ; 4 b 、 3 2 0 x · )
s a
、
s b 红鳞飘拂草 ( s a 、 4 0 x . , s b 、 2 4 0 “ · )
( 1气 2。 、 3 a 、 a5 为立显微镜下拍摄的照片 , 其余均为扫描电镜下拍摄的照片 )
需要指出的是 , 按照果皮微形态特征对我们所研究的类群进行归类 , 其结果 与传统
分类中组或系的划分结果有一定差异 . 就我们所研究的种类较多的三柱头组 、 飘拂草组
而言 , 几种类型的纹饰同时存在于这两组中 . 这种现象 , 除了说明上述类群性状的复杂
性外 , 究其原因 , 可能是多方面的 , 或是由于对该属的种类收集 , 研究的不够全面 , 不
够深入 , 因而取得的资料尚不能准确地反映各种间关系 , 也可能是 由于植物本身不同特
征之间由于诸因素的影响使其进化速率和方向不同步造成的 . 由于传统 的分 类 系统 仅
仅是依据外部形态特征上某些较为明显的性状而划分的 , 并不反映各类群的总体差异和
余部特性 , 因而出现上述果皮微形态特征与传统分类不一致的现象也是可能的 . 因此 ,
《 福 建 师 范 大 学 学 报 》 自 然 科 学 版 1 9 02年 s 月一 - - 一 ~ - . 一要建立该属更自然的分类系统 , 除了一般的外部形态特征外 , 还要结合其他实验手段作更进户步深入的研究 . 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 , 飘拂草属不同类群间果皮微形态特征存在粉明显差异 , 可作为该属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 , 也为系统发育与演化 提供 有价 值的资料 .
参 考 文 南戈
[ l〕 H . D i e t m一 r B e h n k e a n d w . B a r t h l o t t著 , 李娇兰译 . 生物科学参考资料 . 科学出版社 , 19 8 7 -
第二十二集 , 种 一 ” .
C2 3 A r th u r e r o皿叭 i s t . A n i n t e ` r a t e d s v s t e口 o f C l a s o i f i e a ti o n o f f l o w e r i , 9 p l a皿 t s . c o l u m b i a U n i, e r ·
s ` t y P r e s 一 x 9 8一, r 1 3。一 14 2 。
3[ 〕 李国平 . 福建燕草亚科植物 ( 待发表 )
4[ 〕 杨继等. 墓属植物果皮微形态特征及其分类意义初探 . 西北植物学报 , 19 91 , 1 1 ( l) : 1 一 7 .
〔6〕 唐进 , 汪发绩等·莎草科 , 中国植物志 ·科学出版社 , 1 981 , 16 : 72 一 1 0 .8
6[ 〕 赵佐成。 中国水筛属种子特征研究 . 植物分类学报 , 1 9 8 8 , 2 6( 4) : ” 。 一 29 .7
〔7〕 C o r n e r , E . J . H . , T五e S e e d s o f D i e o t y l e d o n s , C a口 b r i d g e U n i v e r s i t y P r e ss , C a皿 b r id` e l o 7 e ·
2 V o l s
.
A C om 训 . t i帕 S t u dy on t h e M lc oar t r uc t u rL a l F e at u 叮e s of N ut le t
S址众比“ ot 子飞m b r t’s yt lt’s V曲 l( cy eP 姗姗 )
L i u J i a n g q i u H u a n g J i n h u a
( D e P a r t机e 摊忿 o f B i o忍o g y )
A b s t r a C t
T h e P r e s e n t P a P e r r e P o r t s t h e m i e r o s t r u e t u r a l f e a t u r e s o f n u t l e t s u r f ac e s t o
F i川份`s t y忍宕5 V a h l . A t o t a l o f 1 5 s P e e i e s , 2 v a r i e t i e s a l l e o l l e c t e d f r o m F u ji a n P r o ·
v i n e e
,
w e r e e x a m i n e d u n d e r l i g h t m i e r o s e o P e 一 a n d s e a n n i n g e l e e t r o n m i e r os e o P e
·
T he r e s u lt h a s e x h i b i t
e d a
_
e o m p l e x
’ a n d h i g h了m o r p h o l o s i e a l a n d m i e r o m o r Ph o l o -
s i c a l d i v e r s i t y
·
T h e m i c r o s t r u c t u r a l f e a t u r e s h a v e s o m e Si g n i f i c a n c e f o r t h e d e l恤 i -
t a t i o n o f s P e e i e s
.
K e y w o dr s : F i m b r i s t y l i s V a h l
,
M i c r o e h a r a e t e r s
,
C o m P a r a t i v e s t u d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