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艾纳香人工种植的群体密度效应



全 文 : [收稿日期]  2005-07-19;2005-12-21修回
 [基金项目]  国家攻关项目:贵州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技术研究(2001BA701A23-02)
 [作者简介]  何元农(1949 -),男 ,副研究员 ,从事耕作栽培和中药材人工种植研究。
 *宏宇药业熊永杨参与含量测定 ,特此致谢。
[ 文章编号] 1001-3601(2006)01-0012-0036-04
艾纳香人工种植的群体密度效应*
何元农1 , 丁 映1 , 冼福荣2 , 杨 林2 , 潘菊花2
(1.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生物技术研究所 , 贵阳 550006;2. 贵州宏宇药业有限公司 , 贵阳 550002)
  [ 摘 要] 针对药用植物艾纳香以营养体为收获物 、枯叶为主要原料 、分生繁殖 、多年生以及药用有效成分含量为生产目标的
农艺学特点 ,设置 6 个密度处理试验 , 分析了相应指标对人工种植群体密度的反应规律。结果表明 , 适合的密度为 834 ~ 1334株 /
667m2 ,以上限更为保险。[ 关键词] 艾纳香;栽培;群体密度;产量;有效成分[ 中图分类号] S567. 23 [ 文献标识码] A
Effects of Population Density on Yield and Effective Medical Composition
of Blumea balsamifera under Cultivation Condition
HE Yuan-nong1 , DING Ying1 , XIAN Fu-rong 2 , YANG Lin2 , PAN Ju-hua2
(1. Biotechnology Institute , Guizhou Academy o f Agricultural Sciences , Guiyang 550006;2. Guizhou Hongyu Medicine
Company Limited , Guiyang 550002 , China)
  Abstract:The experiment with six planting densitie s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 ate effects o f population density on y ield and
effective medical composition of Blumea balsami f era .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ptimal range of planting density is 834 ~ 1 334
plant /667m2 and the best planting density is about 1 334 plant /667m2 .
Key words:Blumea balsami f era ;cultivation;density;yield;effectiv e composition
  与大田粮油作物一样 ,合理的密度和种植规格也
是中药材种植形成群体产量的基础 ,是中药材规范化
种植(SOP)必须的技术环节 。2003 年始对艾纳香
Blumea balsami f era (L). DS设置了连续 2年的密度
试验 ,以确定形成生物(经济)产量的适合密度 ,获得对
其有效成分含量影响的信息。
1 试验方法
1. 1 处理设置
以产地人工种植常用规格 1m ×1m 为基本规格 ,
设置加密规格共 6个处理(表 1)。由于地块条件限
制 ,采用无重复 134m2大区对比观察设计 。试验地设
在荔波县城关镇板莪村 ,黄壤岗地(田改土),地力中等
均匀 ,前作蔬菜 。
表 1 艾纳香人工种植密度处理设置
序号 密度(株 / 667m2) 种植规格(行距×窝距)(m)
G 1 667 1. 0×1. 0
G 2 834 1. 0×0. 8
G 3 1042 0. 8×0. 8
G 4 1334 1. 0×0. 5
G 5 1666 0. 8×0. 5
G 6 2667 0. 5×0. 5
1. 2 试验过程及观察测定
2003年 4月 20 日移栽 ,选用高 15 ~ 20 cm , 10 ~
15叶的移栽苗。移栽时不施底肥 ,于成活后(5月 14
日)结合中耕 ,每 667m 2按总施化肥量的 1 /3追第 1次
肥 ,7月 14日(旺长期)按 2 /3 施第 2次肥 ,化肥总用
量 25 kg /667m2 ,按复合肥∶尿素=4∶1混合施用 。5
月 14日补苗 1次 。记录封行期 ,11月 8日收获前进
行田间性状调查。11 月 13 日收获 ,各处理取 20 株
(非边行),按部位采收 ,称重测产。对 G 1(1m×1m)、
G 4(1m ×0. 5m)、G 6(0. 5m×0. 5m)处理 ,分别取上部
叶(顶端向下 15 cm 处)、中部叶(顶端向下 20 ~ 35 cm
处)进行艾粉土法提取测定。2004年在原有试验处理
上 ,进行 2 年龄延年观察 ,管理 、观测项目同 2003年。
并对各处理中部叶取样 ,由宏宇药业有限公司用气相
色谱法[ 1] 进行有效成分含量和 L-龙脑含量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 1 密度对艾纳香产量的影响
2. 1. 1 2003年产量 对 2003 年栽植的艾纳香进行
测产并作函数(曲线)拟合 ,结果(图 1 、表 2)表明:
图 1 种植密度与艾纳香产量的关系(2003年)
 贵州农业科学 2006 , 34(1):36 ~ 39 Guizhou Ag ricultural Science s
表 2 2003年各处理艾纳香产量结果
处理
 
单株产量(kg /株)
经济 生物
群体产量(kg /667m2)
经济 生物
经济系数
(%)
G1 1. 47 3. 22 980. 5 2147. 7 45. 7
G2 1. 51 2. 93 1259. 3 2443. 6 51. 5
G3 1. 33 2. 57 1385. 9 2677. 9 51. 8
G4 1. 51 2. 93 2014. 3 3908. 6 51. 5
G5 1. 09 2. 04 1815. 4 3398. 6 53. 4
G6 0. 99 2. 17 2640. 3 5787. 4 45. 6
x±δ 1. 32±0. 23 2. 64±0. 47 1682. 6±600. 8 3394. 0±1338. 8 49. 9±3. 4
C. V% 17. 2 17. 7 35. 7 39. 4 6. 7
  (1)单株经济产量与密度呈显著的直线函数关系。
随密度的增加单株产量直线下降 ,即当 667m2密度从
667株增加到 2 667 株时 ,产量从 1. 5 kg 降至 0. 9kg ,
也即密度增加 3倍 ,单株经济产量减少 40%。
  (2)单株生物产量与密度呈显著的幂函数曲线关
系。曲线开口向上 ,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少 ,密度从
每667m2植 667株增加到 2 667株时 ,单株生物产量从
3kg 减少到 2 kg ,即密度增加 3倍 ,单株生物产量减少
33%,密度达 1400株是产量曲线的拐点 ,单株生物产
量在拐点由急速下降变为缓慢下降 。
(3)群体经济产量与密度呈极显著的幂函数关系。
趋近于直线 ,也即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 ,但增加幅
度渐趋小 。667m2密度从 667 株增到 2 667 株(增 3
倍),群体经济产量从 1 000 kg 增到 2 700 kg ,增加了
1. 7倍 。
(4)群体生物产量与密度的关系呈极显著的直线
函数关 系。 随密 度的 增加 , 群体 生物 产 量从
2200kg /667m 2增到 5 700kg /667m 2 ,增加了 1. 6倍 。
(5)比较经济产量和生物产量:随密度的上升单株
生物产量下降速度在拐点之前大于单株经济产量的下
降速度 ,拐点之后两者的下降速度接近 。群体生物产
量的上升速度均大于群体经济产量的上升速度 ,由于
有曲线的存在(单株生物产量和群体经济产量)使经济
系数表现为先是随密度上升 ,后又下降 ,最低密度时是
45. 7%(G 1),最高上升到 53. 4%(G 5),最高密度时又
下降到 45. 6%(G 6)。
表 3 2004年各处理艾纳香产量结果
处理
 
经济产量(kg /667m 2)
毛重 折干重*
毛生物产量
(kg /667m2)
经济系数
(%)
G1 833. 8 312. 3 1720. 9 48. 4
G2 893. 8 350. 8 2161. 1 41. 4
G3 1047. 2 442. 9 2554. 6 41. 0
G4 947. 1 381. 5 2481. 2 38. 2
G5 927. 1 405. 5 2541. 3 36. 5
G6 1133. 9 509. 6 2734. 7 41. 5
x±δ 963. 8±108. 9 401. 0±69. 6 2365. 6±367. 1 41. 2±4. 1
C. V% 11. 3 17. 4 15. 5 9. 9
 *折干重=鲜叶折干+枯叶重 ,折干率:18. 53%,由于对茎秆没有测折干重 ,没
有生物产量干重。
2. 1. 2 2004年产量 2004年密度试验已进入第 2
年 ,由于分生株的增殖 ,难于按 2003年的收获方式进
行测产 ,采用样方(5m2)测产方法对枯叶 、鲜叶 、茎秆
分别称重 ,主桩和分生株混收 ,产量结果如表 3 ,拟合
函数见图 2。
(1)毛经济产量:与密度呈直线函数关系 ,但未达
显著平准 。产量随密度加大而升高 , 从最低密度
870 kg 到最高密度 1 120kg ,产量仅提高 30%。
(2)折干经济产量:与密度的函数关系接近直线 ,
但是一开口向下 、微上凸的对数函数曲线 ,达显著平
准。产量随密度加大而升高的速率渐缓 ,最低密度产
量 320 kg ,最高密度 500 kg ,仅增加 56%。
图 2 2年龄艾园产量与密度的关系(2004年)
  (3)毛生物产量:与密度的关系呈显著的对数函
数。随密度增加产量上升的速率渐缓 ,最低密度产量
1860kg ,最高密度达 2750kg ,增 48%。
(4)经济系数:由于毛生物产量呈开口向下的上凸
曲线 ,与直线上升的毛经济产量之间 ,形成了经济系数
随密度上升呈高 、低 、高的变化 。
2. 1. 3 年际间产量的比较分析
(1)无论毛经济产量和毛生物产量 ,各处理 2004
年都较 2003年低 ,是由于 2004年肥料施用水平下降 ,
引起枯叶比例增大所至 ,同时反映于 2003年经济系数
较高 ,2004年较低 ,尤其高密度比低密度经济系数下
降更多。
(2)群体经济产量与密度的关系 2 年都是呈直线
(或接近直线)正相关 。而群体生物产量 2003年是直
线相关 ,2004年是开口向下的上凸曲线 ,说明定植第 1
年的群体基础是定植密度 ,而 2年龄的群体基础是定
植老桩加上上年形成的分生幼桩 。因变量(直接基础
密度)发生位移 ,也使依变量(产量)变化特征发生位
移 ,第 1年处于相对低密度的产量直线上升阶段 ,第 2
年移至相对高密度的产量增速渐缓阶段 。
(3)2003年产量与密度的回归相关(r)生物产量
和经济产量分别是 0. 9641和 0. 9645 ,达极显著平准 ,
而 2004 年分别是 0. 8624和 0. 7852 ,呈显著或不显
著。说明 ,第 1年产量与定植密度的直接关系密切 ,而
第 2年与定植密度的直接关系密切度降低 ,其他环境
和发育阶段影响的叠加因素 ,使试验结果与回归函数
的离散程度增大 。
2. 2 密度对艾纳香经济产量结构的影响
2. 2. 1 2003年经济产量结构 2003年取样 20株对
各处理不同部位分别称重测产 ,结果见表 4。
  枯叶在主茎产量和总产量中 ,占比例随密度增加
呈明显上升趋势 ,分别为 6. 6%~ 14. 7%和 5. 4%~
12. 8%。下部老叶在主茎产量中所占比例随密度加大
有明显的下降趋势 ,为 8. 5%~ 18. 0%。中部功能叶
在主茎产量中所占比例与密度的关系呈不明显的上升
趋势 ,为 41. 1%~ 54. 3%。嫩梢在主茎产量中所占的
比例随密度增加有明显的下降趋势 , 为 24. 5%~
32. 8%。分生茎产量在总产量中的比例随密度增加有
明显下降趋势 ,为 0. 4%~ 17. 2%。
37  第 1 期 何元农 等 艾纳香人工种植的群体密度效应
表 4 2003年不同密度处理对经济产量结构的影响
处理
 
主茎产量(kg /株 , %)
枯叶 下部老叶 中部功能叶 嫩梢 合计 100%
分生茎产量
(kg /株)
总产量
(kg /株)
枯叶产量
比例(%)
分生茎产量
比例(%)
G1 0. 08(6. 6) 0. 22(18. 0) 0. 52(42. 6) 0. 40(32. 8) 1. 22 0. 25 1. 47 5. 4 17. 0
G2 0. 13(9. 8) 0. 19(14. 4) 0. 60(45. 5) 0. 40(30. 3) 1. 32 0. 19 1. 51 8. 6 12. 6
G3 0. 15(12. 8) 0. 17(14. 5) 0. 50(42. 7) 0. 35(29. 9) 1. 17 0. 16 1. 33 11. 3 14. 2
G4 0. 15(11. 2) 0. 22(16. 4) 0. 56(41. 8) 0. 41(30. 6) 1. 34 0. 17 1. 51 9. 9 17. 2
G5 0. 14(14. 7) 0. 13(13. 7) 0. 39(41. 1) 0. 29(30. 5) 0. 95 0. 14 1. 09 12. 8 10. 9
G6 0. 12(12. 8) 0. 08(8. 5) 0. 81(54. 3) 0. 23(24. 5) 0. 94 0. 05 0. 99 12. 1 0. 4
表 5 2004年不同密度对经济产量结构的影响
样方:5m2
处理
 
毛产量(kg , %)
枯叶 鲜叶 合计(100%)
折干
产量
枯叶 /折干
产量(%)
2004 年枯叶率比
2003 年增加倍数
G1 1. 45 4. 80 6. 25 2. 34 62. 0 3. 30
(23. 2) (76. 8)
G2 1. 70 5. 00 6. 70 2. 63 64. 6 1. 95
(25. 4) (74. 6)
G3 2. 35 5. 50 7. 85 3. 32 70. 8 1. 65
(29. 9) (70. 1)
G4 1. 90 5. 20 7. 10 2. 86 66. 4 1. 70
(26. 8) (73. 2)
G5 2. 15 4. 80 6. 95 3. 04 70. 7 1. 40
(30. 9) (69. 1)
G6 2. 75 5. 75 8. 50 3. 82 72. 0 1. 68
(32. 4) (67. 6)
2. 2. 2 2004年经济产量结构 2004 年不分部位对
枯叶和鲜叶分别测产结果见表 5 。
枯叶重量占毛重经济产量的比例随密度的增加而
上升 , 从低密度到高密度 , 枯叶从 23. 2%上升到
32. 4%。枯叶重占折干产量重的比例也随密度的增加
而上升 ,从 62. 0%上升到 72. 0%。这一指标因为是将
鲜叶折干后合并计算 ,还可理解为总叶片中的叶片干
枯率 。用 2003年相同的毛产量中的枯叶比例进行两
年的比较 ,2004 年的枯叶率比 2003年上升了 1. 4 ~
3. 3倍 ,且随密度增加 ,年际间枯叶率上升的倍数趋小 ,
这是由于 2003年高密度比低密度枯叶率基数高的缘
故。
2. 3 年内和年际间群体密度的变化
各处理的定植密度是定植当年的基础密度 ,由于
分生茎的发生 ,其多少既是基础密度效应的结果 ,也可
看为动态的群体密度的变化 ,同样是生物(经济)产量
形成的基础。收获茎数包括了主茎和分生茎 。越冬成
活的主桩和分生茎幼桩[ 2] ,形成了 2004年 2年龄艾园
的基础密度 ,桩上芽发育成当年可收获的桩上茎 ,同时
又有分生苗形成的分生茎陆续发生 ,形成了当年收获
茎数 。总的构成了年内和年际间群体密度消长的动态
变化 ,实测结果见表 6 。
 表 6 艾纳香群体密度在年内和年际间的变化 株(茎) /667m2
处理
 
2003 年
定植密度 收获茎数
2004年
基础密度(桩数) 收获茎数
G 1 667 2471 3068 10672
G 2 834 6755 1868 9205
G 3 1042 10733 2268 9872
G 4 1334 11206 2668 11605
G 5 1666 6164 2668 7070
G 6 2667 10135 2535 11339
X±δ 1368±729 8911±2120 2513±408 9961±1676
C. V% 53. 3 23. 8 16. 2 16. 8
  (1)第 1年收获茎数较定植株数增加 2. 8 ~ 11. 7
倍 ,随基础密度的升高 ,收获密度增加倍数下降 ,增加
的倍数实际上是单株分生苗(茎)数 。
(2)经越冬死亡 ,第 2年成活的老桩和幼桩[ 2]组成
了当年的基础密度 ,这一密度比较第 1 年的基础密度
增加了- 0. 5 ~ 3. 6倍 ,随第 1年基础密度的上升 ,第 2
年基础密度的增加下降 。负增长的出现(G 6),说明第
1年的高密度造成主茎(桩)趋弱 ,分生苗也少而弱 ,越
冬死亡率提高 ,使第 2年基础密度小于第 1年 。第 2
年基础密度是第 1年收获密度的 21%~ 36%,越冬死
亡率随第 1年定植密度的升高而升高。
(3)第 2年收获密度(株数)是第 1 年定植密度的
4. 2 ~ 8倍 ,随密度的增加 ,增加倍数上升 ,是第 2年基
础密度的 2. 6 ~ 4. 9倍 ,与处理间增加倍数的差异不明
显。第 2年收获密度是第 1 年收获密度的 0. 92 ~
1. 36倍 ,其增减在处理间更趋近于一个恒数 ,差异域收
敛。
(4)经生长期的增殖 ,越冬期的死亡 ,群体密度自
然调节的结果 ,使处理间的差异逐次减小 ,变异系数从
定植密度的 53. 3%,下降到收获密度的 23. 8%,次年
的基础密度和收获密度差异又降到 16. 2%和 16. 8%。
(5)考察群体密度变化中以上 4个密度指标相互
间的关系(表 7)可见 , ①无论第 1年或第 2 年 ,收获密
度与当年基础密度的关系都不大 , r值均略高于 0. 2 ,
呈不明显的正相关;②两年的收获密度相关性却较高 ,
r值达 0. 8193 ,而这种较强的相关关系 ,并不反映真实
的密度相关 ,而是其他共同的生境因素 ,会导致另外因
素内在关系的突显;③各指标尽管 r值并不显著(甚至
极微弱),但却是正相关。说明:前因指标对后果指标
尚有一定的正面影响作用 。
表 7 动态密度指标的相互关系(r)
年份 密度指标 1 2 3
2003 基础密度 1
收获密度 2 0. 2012
2004 基础密度 3 0. 0704 0. 1586
收获密度 4 0. 1320 0. 8193 0. 2167
2. 4 密度对艾纳香药用有效成分的影响
2. 4. 1 2003年取低(667 株)、中(1334 株)、高(2667
株)3个密度处理 ,分中部功能叶和上部嫩梢 2 个部
位 ,在产地用土法提取艾粉结果见表 8。
  随密度加大中部功能叶艾粉提取率下降 ,上部嫩
梢提取率却升高 ,使合计提取率各处理趋近 ,略有随密
度升高而下降之势 。平均提取率 ,中部功能叶低于上
部嫩梢 ,与对艾纳香不同部位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的结
果一致 ,但随密度增加 ,上 、下部艾粉含量差增大。密
度最小时 ,上下含量趋近 ,按原料产量折算有效成分产
量 ,密度越大 ,产量越高。
2. 4. 2 2004年各处理取中部干叶 ,在实验室测有效
成分和 L-龙脑含量 ,结果见表 9。
38                    贵 州 农 业 科 学 2006 , 34 卷
表 8 2003年土法提取艾粉结果 鲜重 ,株
处理
 
密度
(株 /667m2)
中部功能叶
料重(kg) 艾粉重(g) 提取率(‰)
上部嫩梢
料重(kg) 艾粉重(g) 提取率(‰)
合计
料重(kg) 艾粉重(g) 提取率(‰)
艾粉产量
(kg /667m2)
G1 667 15. 1 4. 4 0. 292 16. 4 4. 8 0. 294 31. 5 9. 2 0. 292 0. 286
G2 1334 15. 6 3. 9 0. 251 15. 4 5. 7 0. 370 31. 0 9. 6 0. 309 0. 622
G3 2667 16. 1 2. 8 0. 174 15. 5 6. 2 0. 400 31. 6 9. 0 0. 285 0. 752
     平均 15. 6 3. 7 0. 235 15. 8 5. 6 0. 352 31. 4 9. 3 0. 296 0. 498
表 9 2004年不同密度中部叶有效成分含量
处理
 
得油率
(mg /g)
L-龙脑在有效成分
中的含量(%)
药用成分产量
(kg / 667m 2)
G1 8. 763 45. 02 2. 74
G2 8. 520 65. 32 2. 99
G3 6. 394 56. 48 2. 83
G4 2. 645 34. 01 1. 01
G5 1. 534 28. 78 0. 62
G6 1. 671 37. 28 0. 85
  明显的趋势是 ,随密度升高 ,有效成分提取率(得
油率)大幅下降 , 从 G 1 8. 763mg /g 下降到 G 6的
1. 671mg /g ,相差 5倍多。有效成分中 L-龙脑的含量
也随密度增加而下降 ,也即 ,密度变化引起的有效成分
提取率的减少 ,主要是因 L-龙脑的减少引起 。根据
2004年各处理原料产量计算结果 ,药用提取物的产量
也随密度的加大而下降。
2. 5 田间性状
2年田间性状调查结果见表 10和表 11。
(1)2003年定植当年 ,封行期最早是 7 月 3日 ,最
晚 9月 13日 ,随密度越大 ,封行期越早 。
(2)2003年以栽植主株测量性状 , 2004年以主桩
上的最大桩上茎测量 ,结果两年都显示 ,密度与纵向性
状呈正相关 ,而与横向性状呈负相关 ,这一趋势 , 2003
年较 2004年明显 ,与群体经两年的自然调节 ,不同处
理差异趋近有关 。
(3)2004年的管理条件 ,使艾纳香出现衰退 ,主要
表现在绿叶数上 , 11 月上中旬 , 2003 年主茎有绿叶
45 ~ 49片 ,2004年主茎却是 0 ~ 9. 8片 ,衰退的程度又
表 10 2003年艾纳香各处理性状*
处理 封行期(日 /月) 株高(cm) 株径(cm) 茎围(cm) 主茎绿叶数 主茎侧生分枝数 主茎顶杈分枝数 分生茎数
G1 13/ 9 201. 4 100. 2 9. 9 46. 6 25. 4 3. 0 11. 7
G2 19/ 8 226. 4 125. 6 10. 0 48. 8 13. 6 2. 8 7. 1
G3 15/ 8 228. 4 127. 8 9. 1 48. 6 17. 4 2. 8 9. 3
G4 10/ 8 255. 0 123. 2 6. 6 47. 2 14. 4 2. 8 7. 4
G5 2 /8 255. 8 121. 4 8. 7 45. 4 25. 2 2. 6 2. 7
G6 3 /7 282. 0 133. 6 8. 5 46. 6 20. 8 3. 0 2. 8
 *11月 8日测 ,取样10株。
表 11 2004年艾纳香各处理性状*
处理
 
主桩茎数
 
主桩丛径
(cm)
主桩最大茎
茎高(cm) 株径(cm) 叶节数 绿叶数 一次侧生分枝数 一次杈状分枝数
分生茎数
 
最远分生茎
距离(cm)
G1 5. 6 120. 6 190. 0 79. 0 59. 6 9. 8 6. 6 2. 8 1. 0 60
G2 7. 2 118. 0 209. 0 69. 6 49. 4 0. 0 2. 8 3. 0 2. 4 60
G3 5. 2 122. 6 193. 8 75. 0 50. 4 0. 0 5. 8 2. 4 4. 4 56
G4 5. 0 121. 8 246. 2 66. 2 49. 8 0. 0 2. 2 2. 8 3. 4 53
G5 4. 8 137. 8 243. 0 77. 4 37. 6 0. 0 2. 6 2. 6 0. 6 55
G6 5. 6 147. 2 261. 4 64. 2 50. 4 6. 0 2. 0 2. 0 1. 0 37
 *11月 11 日测 ,取样 10 株。
与密度加大有一定关系。
  (4)2003年的分生茎是主茎的分生茎 , 2004年是
当年发生的分生茎 ,不包括上年的分生幼桩 ,但又包括
了上年分生茎发生的 2次分生株 。尽管母茎源增大 ,
但 2004年当年分生茎数(0. 6 ~ 4. 4)大大小于 2003年
(2. 7 ~ 11. 7),且与处理密度有一定负相关 ,分生茎离
主茎(桩)的距离与密度呈负相关。
3 讨论与结论
3. 1 与传统的大田粮油作物不同的是 ,特种药用植
物艾纳香具有收获物是以叶片为主的营养体 ,枯叶是
重要的原料又以药用有效成分的收获量为生产目标的
农艺学特点 ,还有分生繁殖 、多年生这些野性十足的生
物学特性[ 3] 。在驯化和栽培实践中 ,应充分顾及这些
特质 ,而群体种植密度的确定也应将分析重点放在与
这些特点相关的指标上。
3. 2 艾纳香的无性繁殖特点和多年生特性 ,使群体
结构在自身的调节机制下 ,原初的处理差异随时间的
积累而缩小 ,无论在产量 、有效成分含量或其他性状指
标上 ,都反映了这一趋势 。
3. 3 针对艾纳香多年生特点 ,密度的适合性不光以
定植当年的收获量为据 ,还应顾及第 2 年以后的收获
量的变化 。如果以药用有效成分为收获目的 ,又以本
试验 2年的结果看 , 2003 年的高值处理为 G 3(1 042
株 /667m2 ,0. 8m×0. 8m),2004年以G2(834株 /667m2 ,
1. 0m×0. 8m)和 G 3最大 ,G 4之后再加大密度 ,药用成
分产量剧减 。因此 , 兼顾 2 年最佳密度为 1 042
株 /667m2 ,如果考虑到生产中可能的肥力差异和移栽
死苗[ 4] ,可在最佳密度上下 ,确定适合的密度范围为
834 ~ 1 334 株 /667m 2 ,其中又以上限 1 334 株更为保
险。这一密度范围比传统的密度(667株 /667m2 ,
1m ×1m)加大了 0. 25 ~ 1. 00倍 。
3. 4 对密度效应的初步试验虽经 2年连续观察 ,获
得了大量趋势性信息 ,但如能在原产地罗甸进行试验 ,
可使结果更贴近生产实际 ,因此应以更精致的试验设
计在原产地作更深入的研究。
[ 参 考 文 献]
[ 1 ]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 M ] . 北
39  第 1 期 何元农 等 艾纳香人工种植的群体密度效应
[ 文章编号] 1001-3601(2006)01-0013-0040-02
红叶石楠离体培养技术研究
何家涛 , 王 会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 , 湖北 襄樊 441021)
  [ 摘 要] 以红叶石楠半木质化带芽茎段为外植体 ,探讨不同外源激素水平对其不定芽分化 、增殖与不定根形成的影响。结果
表明:MS+BA 1. 0 ~ 2. 0 mg /L+IBA 0. 1 ~ 0. 3mg / L +GA 0. 5 mg / L 的分化增殖效果好;增殖系数达 6. 5 以上;White+NAA
0. 1 mg / L +AC(活性炭)0. 5%或White+IBA 0. 1mg / L+AC 0. 5%或White+IAA 0. 5mg / L+AC 0. 5%的生根效果较好 , 生根率
可达 90. 5%以上;在珍珠岩∶蛭石∶腐叶土=5∶2∶1 的基质中炼苗 , 成活率可达 96%以上。[ 关键词] 红叶石楠;带芽茎段;离体培养[ 中图分类号] S687. 9 [ 文献标识码] A
Culture of Photinia frasery in Vitro
HE Jia-tao , WANG Hui
(Xiang fan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 , Xiang fan, Hubei 441021 , China)
  Abstract:The explants fr om the stem with young bud o f Photinia f rasery w ere cultured to investiga t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e xternal ho rmones on diffe rentiation and multiplica tion o f adventitious buds and formation of adventitious r oo t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 t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ia tion and multiplica tion o f adventitious buds cultured on the MS+6-BA 1. 0~ 2. 0 mg / L +IBA 0. 1~ 0. 3
mg /L+GA 0. 5mg /L was best and its multiplica tion coefficient was above 6. 5 , the ro oting effect o f adventitio us buds cultured on
White+NAA 0. 1mg /L+AC 0. 5% or White +IBA 0. 1mg /L+AC 0. 5% o r White +IAA 0. 5mg /L+AC 0. 5% and its ro oting
rate w as above 90. 5% and the survival rate of young seedling s cultured on the substrate of pea rlite , vermiculite and leaf mould(5∶
2∶1) w as above 96%.
Key words:Photinia f rasery ;stem w ith young bud;culture in vitro
  红叶石楠(Photinia f rasery)是蔷薇科石楠属杂
种的统称 ,为常绿小乔木 。因其鲜红色的新梢和嫩叶
而得名 ,在欧 、美等地被誉为“红叶绿篱之王” 。国内引
进的有红罗宾(Red Robin)和红唇(Red Tip)两个品
种。红叶石楠生长速度快 ,萌芽力强 ,耐修剪 ,抗逆性
强 ,园林用途十分广泛。目前 ,这一新兴彩叶树种被广
泛看好 ,市场需求量大 ,但红叶石楠目前仅有少量种苗
供应市场 ,不能满足园林应用的需求[ 1] 。关于红叶石
楠离体培养技术的研究 ,近期陆续有报道[ 2 ~ 4] ,但存在
增殖系数与生根率不高等问题。我们于 2003年 5月
以红唇品种的带芽半木质化嫩茎为外植体 ,探讨不同
激素水平组合对其离体培养中分化 、增殖 、生根的影
响 ,旨在为红叶石楠利用离体快繁技术工厂化 、规模化
育苗奠定技术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
红叶石楠(Red Tip)种苗引自南京万和股份有限
公司 ,于 5月在室外选生长健壮无病虫的母株 ,采集其
上半木质化新生枝作为外植体 。
1. 2 方法
1. 2. 1 外植体表面灭菌 采集半木质化新枝 ,去叶 ,
用饱和洗洁精浸泡 8 ~ 10min ,流水冲洗 25 ~ 30min ,
于超净台上 ,用 75%酒精浸泡 25 ~ 30 s ,无菌水冲洗 1
次 ,再用 10%NaClO 3 浸泡 14 ~ 15min ,用无菌水漂洗
3 ~ 4次 ,每次 2 ~ 3min 。
1. 2. 2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诱导分化培养基:MS+
BA 1. 0mg /L +IBA 0. 1mg /L;增殖培养基:以 MS
为基本培养基 ,附加不同种类和浓度的外源激素(表
1);生根培养基:以 White 为基本培养基 ,附加不同浓
度生长素(表 2)及活性碳 5 g /L 。各培养基均附加琼
脂粉:6. 5 g /L , pH :5. 8 ~ 6. 2 。培养条件:温度(23±
1)℃,光照强度:1 500 ~ 2000 Lx ,光照时间:14 h /d。
1. 2. 3 无菌材料的获得 在超净台上将经表面灭菌
的红叶石楠半木质化嫩枝切成 1 cm 左右带 1 ~ 2个芽
的茎段 ,接种到诱导分化培养基上 ,以获得无菌材料。
 [收稿日期]  2005-10-15
 [作者简介]  何家涛(1965 -),男 ,副教授 ,从事园艺与生物技术教学 、研究与应用推广。
   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附录 , 40-41.
[ 2 ] 何元农 ,毛堂芬 ,冼福荣 ,等.艾纳香繁殖苗类型及移栽性能研究
[ J] .贵州农业科学 , 2004 , 32(6):38-40.
[ 3 ] 何元农 ,丁 映 ,冼福荣 , 等.艾纳香生长发育特性的初步观测
[ J] .贵州农业科学 , 2005 , 33(2):19-23.
[ 4 ] 何元农 ,丁 映 ,曾令祥 ,等.影响艾纳香移栽成活率的因素分析
及技术对策[ J] .贵州农业科学 , 2005 , 33(3):40-43.
(责任编辑:高红卫)
 贵州农业科学 2006 , 34(1):40 ~ 41 Guizhou Ag ricultural Science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