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广西中医药 2011年 10月第 34卷第 5期(总 )
年 代(年)
非实验性论文
第一类实验性论文
第二类实验性论文
第三类实验性论文
合计
1990~1999
1
2*
1
0
4
1980~1989
2
2
1
0
5
1960~1969 1970~1979
0
1
0
0
1
0
0
0
0
0
2000~2010 合 计
5
0
3**
2
10
8
5
5
2
20
表1 论文分类及发表的时间分布一览表 (篇)
注:*其中1篇为项目技术报告,**均为学位论文
马蓝叶为爵床科植物马蓝
Baphicacanthus cusia(Nees)Bremek.
的叶 [1],路边青叶为马鞭草科植物大
青Clerodendrum cyrtophyllum Turcz.
的叶[2],在广西习惯把两者当作中药
大青叶药用[3],鉴于两者亲缘关系较
远,功效主治、化学成分不相同[1-2],
因此不能等同入药,应予鉴别。由于
两者通常分布于同一地区,干燥药
材多皱缩,不易区别,混用时有发
生。多年来,科研人员积极寻找两者
的区别方法,为了正确地把这些研
究成果应用于实际鉴别工作中,笔
者对有关于鉴别马蓝叶与路边青叶
的方法学方面的研究及成果作一分
析与评价,供中药鉴定工作者参考。
1 文献研究概况
选择《CNKI》、《重庆维普全文
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为检索数
据库,以“主题”与“关键词”为检索
途径,配合“引文查检法”、“抽查图
书法”,共查检到与研究鉴别马蓝叶
与路边青叶方法有关的文献共20
篇。其中16篇为期刊论文,3篇为硕
士或博士论文,1篇为国家“七五”
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的技术报告[4]。
1.1 文献的发表时间与分类 检
出的文献发表的时间跨度为1965~
2010年。根据文献的性质不同,检出
的文献分为“实验性论文”及“非实
验性论文”两类,前者共12篇,后者
共8篇。本文所谓“实验性论文”是指
经过实验、调查后提出具体的鉴别
关于马蓝叶与路边青叶的鉴别方法学研究述评
何报作 覃继佳 广西中医学院 530001 南宁市明秀东路179号
关键词 马蓝叶;路边青叶;鉴别;方法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R2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19(2011)05-0052-0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860371)
方法或鉴别特征的论文;所谓“非实
验性论文”是指对已有的鉴别知识、
方法进行整理,然后向读者介绍的
论文。鉴于“非实验性论文”为二次
文献,未涉及到鉴别方法学的研究,
本文不做讨论。检出的12篇实验性
论文虽然都与马蓝叶和路边青叶的
鉴别有关,但各自研究的目的、侧重
点不尽相同,据此又可将它们分为
三类型。第一类实验性论文为研究
区别马蓝叶与路边青叶两者的论
文,共5篇[4-8]。第二类实验性论文为
研究区别马蓝叶与不包括路边青叶
的其它混淆品的方法或单独考察马
蓝叶鉴别特征的论文,共5篇[9-13]。第
三类实验性论文为单独考察路边青
叶鉴别特征的论文,共2篇[14-15]。共
检出文献的发表时间与分类见表1。
1.2 实验性文献的鉴别方法分类
情况 检出的12篇实验性论文探
讨了多种鉴别方法,其中探讨显微
鉴别法与理化鉴别法的论文篇次
最高。见表2。
表2 有关鉴别方法的实验性论文篇次统计情况 (篇次)
方法名称
第一类实验性论文
第二类实验性论文
第三类实验性论文
合计
总计
来源
鉴别法
2
1
0
3
3
3
2
1
6
2
0
0
2
9
-
-
1
1
-
1
-
1
7
2
3
1
6
1
1
1
3
1
1
0
2
0
1
0
1
8
性状鉴别法
药材
性状
显微
常数
荧光
镜检
火试
显微鉴别法
横切面、
粉末、表
面制作
理化鉴别法
TLC 微量
升华
指纹
图谱
荧光
UV
光谱
1
0
0
1
0
0
1
1
·中药方剂·
1.3 主要鉴别方法与特征分析
1.3.1 来源鉴别法及原植物鉴别
特征 1965年福建中医研究所[5]提
出鉴别马蓝叶与路边青叶原植物
的检索表:马蓝为灌木状草本,非
头状花序;路边青为直立落叶灌
·52· 300
广西中医药 2011年 10月第 34卷第 5期 (总 )
木,伞房状聚伞花序。1995年夏光
成等[4]鉴定了原植物,描述了叶片
的主要鉴别特征:马蓝叶倒卵状椭
圆形或卵状椭圆形,叶缘浅锯齿;
路边青叶椭圆形、卵形或椭圆状披
针形,全缘。在此基础上提出鉴别原
植物的检索表:马蓝茎节膨大,上部
小枝方形,花冠漏斗状,蒴果;路边
青茎节不膨大,小枝圆柱形,花冠管
状,核果。2008年杜沛欣[9]对马蓝叶
的形状亦有相似的描述。但文献
[4,9]对于叶形的描述与《中国植物
志》的记载不完全相同。《中国植物
志》记载:马蓝叶为椭圆形或卵形[16];
路边青叶为椭圆形、卵状椭圆形、
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17]。
1.3.2 性状鉴别法及药材性状特
征 1965年福建中医研究所、1986
年刘塔斯、1995年夏光成等分别提
出,马蓝叶与路边青叶药材的性状
主要鉴别特征在于叶形、叶缘及颜
色等三方面。他们对于叶缘与颜色
方面的描述大体一致,即马蓝叶有
锯齿,墨绿色、暗绿色;路边青叶为
全缘,呈棕黄色、棕绿色[4-6]。但对
于叶形方面的描述却有明显的差
异:文献[5]载马蓝叶卵状长圆形,
倒卵状长圆形,路边青叶长卵圆
形、长椭圆形;文献[6]载马蓝叶长
圆形、椭圆披针形,路边青叶长椭
圆形;文献[4]载马蓝叶长椭圆形
或倒卵状长圆形,路边青叶长卵圆
形或狭长卵圆形。此外,1988年黄燮
才等[10]、2007年裴毅[11]分别报道了
马蓝叶形的特征,也与文献[4~6]
有一定的出入。其中黄燮才还报道
马蓝叶的上表面有条形钟乳体的
鉴别特征[10]。此外,路边青的叶缘
虽然通常是全缘,但也有专著记载
其有时锯齿[18],特别是路边青的变
种Clerodendrum cyrtophyllum Turcz.
var.kwangsiense S.L.Chen et T.D.
Zhuang [17]。
1991年温汉杰 [12]报道,火试
(灼烧)马蓝叶粉末,有紫红色烟雾
产生的鉴别特征,可区别同属2个
易淆品。
1.3.3 显微鉴别法及显微特征
1965年福建中医研究所提出用显
微鉴别法区别马蓝叶与路边青叶。
它们的主要区别点为气孔类型及结
晶体:马蓝叶的气孔为直轴式,少为
不等式、不定式,有钟乳体,偶见草
酸钙针晶;路边青叶的气孔为不定
式,少为直轴式,无钟乳体,有草酸
钙方晶、菱晶、柱晶[5]。1986年刘塔
斯等[6]也提出相似的鉴别法,但未
载马蓝叶有草酸钙结晶这一特征。
在此之后,一些文献对马蓝叶与路
边青叶所含的晶体的报道出现较大
的分歧。如1988年黄燮才等[10]报道
马蓝叶有草酸钙簇晶,为其鉴别特
征之一;1995年夏光成等[4]、2009年
黄以钟[13]分别报道马蓝叶无草酸钙
结晶;2010年田建平等[14]报道路边
青叶有钟乳体,为一鉴别特征。显
然,结晶体是个不统一的鉴别特征。
1984年刘塔斯提出用显微常
数区别马蓝叶与路边青叶[7]。稍加
比较就可发现:由于马蓝叶与路边
青叶的下表皮气孔数、脉岛数的数
值范围相互重迭,马蓝叶下表面的
气孔指数的数值范围5.4%~7.9%,
小于均值12%;刘塔斯还特别说
明,由于马蓝叶上表面的气孔较难
察见,对其气孔数及气孔指数未作
计数[7]。这与多篇文献[4,5,11,18]记载
马蓝叶上表面无气孔或很少气孔
的情况相吻合。但1997年张苏等[8]
报道,按刘塔斯的方法不仅测得马
蓝叶上表面的气孔数、气孔指数的
均值分别为90及10%,还测得马蓝
叶与路边青叶的下表面气孔数、气
孔指数、栅表比、脉岛数等的均值。
经比较,这些均值与刘塔斯报道
的[7]完全相同。
1.3.4 理化鉴别法及理化特征
1984年刘塔斯[7]提出微量升华法及
纸斑荧光法区别马蓝叶与路边青
叶:①马蓝叶升华物为深蓝色片状、
不规则状及分枝状结晶;路边青叶
的升华物为蓝色针晶、人字状结晶;
②70%乙醇浸液的纸斑荧光试验:马
蓝叶的纸斑呈粉红色;路边青叶的
纸斑呈蓝紫色。但1991年温汉杰[12]
却有不同的报道,认为马蓝叶的微
量升华物为“较多暗紫色针状结晶,
散在或聚合成条状、方块状、交叉状
等。”1986年刘塔斯[6]探讨了用TLC
区别马蓝叶与路边青叶。色谱条件:
硅胶G-CMC板,靛玉红为对照品,
醋酸乙酯:石油醚(12.2 ∶2.7)为展开
系统,紫外光下(365 nm)两者有明
显不同的荧光斑点。
在此之后,还有些文献报道了
马蓝叶与不包括路边青叶的其它
混淆品之间的理化鉴别方法以及
马蓝叶或路边青叶的理化特征。
如,文献[10]提出用TLC区别马蓝
叶与其同属植物的易混淆品;文献
[15]提出路边青叶的TLC图谱、紫
外光谱重现性较好,可作为鉴别特
征;文献[11]报道马蓝叶与菘蓝叶
的HPLC指纹图谱有较大的差异。
2 述 评
从1965年起,福建中医研究所
就开始了区别马蓝叶与路边青叶
的方法学研究,到1986年刘塔斯完
成了对两者的生药学研究[6],形成
了包括来源鉴别法、性状鉴别法、
显微鉴别法、理化鉴别法“四大鉴
别法”,为实际工作提供近代鉴别
技术。1995年夏光成等的研究结果
充实了这些方法。2000年后,有些
研究采用了新的技术PHLC指纹图
谱法[11],文献[14]首次用荧光显微
镜观测了路边青的特征,为开拓生
药显微鉴别新途径作了有益的尝
试,使方法学的研究提高到一个新
水平。尽管在此期间大量的论文发
表(占全部论文的50%),但由于均
是第二、第三类论文,故并没有提
出新的鉴别方法。
任何鉴别特征与鉴别方法都
·53·301
广西中医药 2011年 10月第 34卷第 5期(总 )
是经过比较两个或若干个易混淆
品之间的差别后提出的,也就是
说,鉴别特征与鉴别方法是相对于
某两个或若干个混淆品之间而言
的,其鉴别范围不能任意外延。所
以第二、第三类论文 [9-15]提出的鉴
别特征与方法一般不宜直接用于区
别马蓝叶与路边青叶,仅作为借鉴
或参考。同理,第一类论文[4-8]提出
的鉴别方法通常只宜用于区别马
蓝叶与路边青叶。使用时须注意几
个问题。①鉴别原植物的检索表[4-5]
中的主要鉴别特征为繁殖器官,如
遇到缺少花、果的标本或非花果期
采集,就会发生鉴别困难。②叶形
与叶缘的报道极不统一,因此在实
施药材性状鉴别法时会有较大的
困难。③粉末鉴别与表面制片镜检
是较易行的方法。虽然有文献报道
马蓝叶也有草酸钙结晶,鉴别时可
能会带来一些困难,但均为少量的
针晶或簇晶,不易与路边青叶的草
酸钙方晶、菱晶、柱晶相混淆。至于
文献报道路边青叶也有钟乳体[14],
但其所附照片显示的钟乳体为方
形、长方形,与通常钟乳体呈现的
形状[19]截然不同,而要确定钟乳体
的存在,尚须经过显微化学试验证
实,但文献[14]对此并未提及。退
一步来看,即使路边青叶确有方
形、长方形的钟乳体,也不容易与
马蓝叶中典型的钟乳体混淆。因此
以气孔、结晶体作为鉴别特征仍然
有实用价值。由于气孔数、脉岛数
的数值范围相互重迭,均不宜作鉴
别指标。马蓝叶下表面的气孔指数
的数值范围小于均值,可能是印刷
错误。栅表比(马蓝叶2.3~3,路边
青叶3.5~5)[7]具鉴别意义。众所周
知,不同操作者在不同的条件下,
对不同批号的样品测定,所得的数
据是不可能全部相同的,而文献[8]
测得显微常数均值却与文献[7]报
道完全相同,故有必要提出商榷。
④文献对马蓝叶的升华物的报道
不一,在实施中会有困难。未见有
文献在TLC[6]及纸斑荧光法[7]方面
有不同的报道,可用于鉴别。
综上所述,由于文献对某些鉴
别特征的描述有较大的差异,使人
无所适从,致使它们的鉴定方法难
以实施。原因可能是这些特征易受
产地、季节等因素的影响,或术语的
定义欠统一所致,显然重复试验是
非常必要的。令人费解的是,经对比
发现在文献[4]中,药材叶形与原植
物叶形的描述(见上文1.3.1,1.3.2)
也有明显差异。按常规要求,叶类药
材必须先用水浸泡,待膨胀恢复原
状后才可进行观测,一般药材的叶形
与鲜叶的不会发生太大的差别,但
文献[4]对产生此差别的原因未加
以说明。类似的情况在其它专著及
教科书中也常发生,其原因及克服
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
在检索出的鉴别方法中,大多
数是显微及理化鉴别法,基本的、
简便的来源鉴别法与性状鉴别法
的研究偏少。更重要的是这些方法
的的可靠性(鉴别结果的正确性与
重复性)均未经考察,尽管采用了
新技术,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
些方法的成熟度仍然是难以令人
满意,同时也反映出方法学的研究
水平仍然较低。因此继续寻找可靠、
快速、简便、价廉的鉴别方法仍属当
务之急。建议在今后的方法学研究
中,要加强重复试验,对于提出的
鉴别方法,必须采用相关的统计学
方法[20],定量地评价其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
会.中华本草(第七册)[M].上海:上
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450-451.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
会.中华本草(第六册)[M].上海:上
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566-567.
[3]康廷国.中药鉴定学[M].2版.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78.
[4]楼之岑,秦波.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
和质量研究[M].北京:北京医科大
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995:264-272.
[5]福建中医研究所中药研究室. 闽产
大青叶的生药研究[J]. 福建中医
药,1965(4):39-43.
[6]刘塔斯,裔秀琴.四种大青叶的生药
研究[J].中药材,1986(4):28-29.
[7]刘塔斯. 四种大青叶的显微常数测
定及理化鉴别[J].中药通报,1984,9
(4):15-16.
[8]张苏,程立佳.4种蓝的鉴别经验[J].
海峡药学,1997,9(2):73-74.
[9]杜沛欣.马蓝(南板蓝根)的生物学
特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
学位论文,2008:9
[10]黄燮才,杨芬,韦家福.中药马蓝叶
及其混乱品的比较鉴别[J].广西植
物,1988,8(3):239-243.
[11]裴毅.菘蓝和马蓝药用部位的药学
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博士
学位论文,2007:95,98.
[12]温汉杰.中药马蓝及其混淆品的理化鉴
别[J].中国中药杂志,1991,16(8):458.
[13]黄以钟.福建药用植物板蓝与建青
黛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博士
学位论文,2009:42-44.
[14]田建平,胡远艳,张俊青.荧光显微
技术在黎族药物大青鉴定中的应
用[J].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
(6):680-682.
[15]薛漓,饶伟文 .路边青的鉴别研究
[J].中草药,2004,35(4):455-457.
[16]胡嘉琪,崔鸿宾,李振宇.中国植物
志(七十卷)[M].北京:科学出版
社,2002:114.
[17]裴鉴,陈守良,方文哲.中国植物志
(六十五卷一分册)[M].北京:科学
出版社,1982:165.
[18]医科院药物研究所.叶类生药鉴别图说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30.
[19]姚振生 .药用植物学[M].北京:中
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9-20.
[20]何报作,韦郃,曾静.中药品种真伪鉴
别方法可靠性的定量评价初探[J].
中成药,2007,29(9):1353-1355.
(2011-04-22 收稿/编辑 陈明伟)
·54· 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