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戟叶鼠尾草的生药学研究



全 文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Chinesejournalofethnomedicineandethnopharmacy
戟叶鼠尾草的生药学研究 4
李素芬 李金芩 李小娇 王晓圆 杜培菊 周坤萍 指导老师:杨月娥
云南大理学院药学院,云南 大理 671000
【摘 要】目的:对戟叶鼠尾草 (Salvia buleyana Diela)进行系统的生药学研究。方法:采用来源鉴定、性状鉴
定,显微及理化鉴定的方法。结果:详细描述了戟叶鼠尾草的生药性状、横切面构造、粉末及理化鉴别的特征。结论:所
得结果可以为该生药的鉴定、质量标准的制定及戟叶鼠尾草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戟叶鼠尾草 生药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R284.1;R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08)07-0018-03
PharmacognosticalStudiesonSalyia.buleyanaDiela
LISu-fen,LIJin-qin,LIXiao-jiao,WANXiao-yuan,DUPei-jv,ZHOUKun-ping, YANGYue-e
(Colegeofpharmacy,DaliUniversity,Dali,Yunnan671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engageinasystematicpharmacognosticalstudiesonSalyia.buleyanaDiela.Methods:Tostudyits
sources, shapespropertiesmicroscopicandphysiochemicalcharacteristicsusedinpharmacognosyidentification.Results:
Morphological,histologicalcharactersofSalyia.buleyanaDielaweredescribedandilustratdwithlinedrawing,thephysicaland
chemicalidentificationwerealsoapplied.Conclusion:Thestudiesprovidereferenceinformationforfurtherdevelopment,quality
control, andidentificationofthiscrudedrug.
Keywords: Salyia.buleyanaDiela^Pharmacognosystudies
戟叶鼠尾草 (Salvia.buleyana Diela)分布于
云南大理、文山、怒江、保山等地区。大理称为
“紫丹参”,民间常当作丹参入药。戟叶鼠尾草与
丹参为同属植物,该属植物的有效成分为脂溶性
的二萜醌类和水溶性的酚酸类。近年来,对丹参
的化学成分、药理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较广
泛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1]。但对戟叶鼠尾草
的研究还较少,目前主要是用HPLC法、紫外分光
光度法等对其有效成分含量进行了测定 [2],而对
戟叶鼠尾草的生药学研究尚未见报道。为此,作
者对该药材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生药学研究,该项
研究有助于寻找中药丹参的替代品,为进一步开
发利用该药材提供了理论依据。
1 来源鉴定
1.1 实验药材来源 戟叶鼠尾草采自云南省大理
苍山花甸坝东山坡,经大理学院药学院生药教研
室杨月娥老师鉴定为唇形科植物戟叶鼠尾草Salvia.
buleyana Diela的根。
1.2 植物形态 戟叶鼠尾草为多年生草本,高
30~60cm;茎单一,被疏柔毛或变无毛,叶戟状卵
形或戟状三角形,长 3.5~6(~12)cm,宽 2.5~5
(~7)cm,顶端锐尖,基部心形或戟形,边缘具不
整齐圆齿或钝齿,叶面被贴伏的短柔毛,背面沿
脉疏被短柔毛,密被腺点;基生叶柄长达 14cm,
茎生叶柄长1~12cm至近无柄,疏被长柔毛或近无
柄。轮伞花序通常有 4朵花,组成顶生总状或分
枝成圆锥状花序,花序轴及花柄被黄褐色长柔毛;
苞片卵形,先端锐尖,下部比萼稍长,向上部渐
小,比萼短,外面脉上疏被长柔毛,萼钟形,长
约1cm,外被黄褐色长柔毛及腺点,在上部约1/3
处裂为 2唇,上唇半圆形,顶端具 3小尖头,下
唇裂片锐三角形,萼筒长 6mm;花冠紫色或紫红
[基金项目] 大理学院大学生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07DXS036)
药 物 研 究
Themedicinestudy18· ·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Chinesejournalofethnomedicineandethnopharmacy
色,长约2.5cm,冠筒基部狭,直伸,至萼外增大
略上弯,内面近基部有不完全的毛环,上唇长圆
形,长7~8.5mm,顶端微凹,外被长柔毛,下唇侧
裂片斜圆形,中裂片大,近扇形,宽8~13mm;雄
蕊 2,花丝长约 5mm,药隔长约 8mm,上、下臂
近等长,与花丝连接处膨大并被柔毛,下药室小;
花柱外伸,顶端不等 2裂。小坚果褐色,长约
3.5mm,具红紫色腺点。花、果期8月。 [3]
2 性状鉴别
本品为具有分枝的纺锤形,数个簇生,扭曲
状,密生纤维状须根,长 10~20cm,直径约 0.9~
2.1cm。根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有不规则的纵皱
纹或细根痕,支根在分支处常变细,外层栓皮易
剥落。质坚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浅棕色,
外层有时红棕色。气微,味淡,微苦。
3 显微鉴别
3.1 根横切面 本品木栓层由 4~5列红棕色木栓
细胞组成,有的木栓细胞略有缺损,外侧可见破
碎的落皮层;皮层较窄,由 2~3列不规则的薄壁
细胞组成;韧皮部较宽广,细胞小且排列紧密;
木质部宽广,导管众多,类多角形,单个或者数
个相聚,呈不规则的放射状排列。 (图1)
3.2 粉末特征 粉末棕褐色。导管主要为网纹导
管及具缘纹孔导管,网纹导管分子长形,直径25~
27.5μm,边缘不整齐,壁厚不均匀,网孔狭细,
有的较小。具缘纹孔导管分子较大,直径可达
32.5μm,螺纹导管少见;木纤维土黄色,多成束,
直径17~25μm,韧皮纤维长梭形,直径20μm,壁
厚,成束或散在。木栓细胞棕褐色,表面类方形
或长方形,排列较整齐,众多成片存在,大小不
一,长约 25~36μm,宽约 21~33μm。 (图 2)。
4 理化鉴别
4.1 TLC鉴定 取本品粉末 1g,加乙醚 5ml,摇
匀,放置 1小时,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乙酸
乙酯1ml使溶解,作为样品溶液,再取丹参酮ⅡA
对照品,加乙酸乙酯制成每 1ml含 2mg的溶液作
为对照品溶液,分别点于同一硅胶 GF254薄层板
上,以苯-乙酸乙酯 (19:1)为展开剂展开,取
出,晾干,置紫外灯 (254nm)下检视,可见在与
对照品相应的位置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4.2 HPLC鉴定
4.2.1 仪器与试剂 Agilent 1100LC高效液相色
谱仪,配置:四元泵、自动进样器、在线脱气机、
DAD紫外检测器、恒温柱温箱、SY5200超声波清
洗器。丹参酮ⅡA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鉴定所提
供,批号为0766-9707;甲苯为色谱纯;水为重蒸
水,其余试剂为分析纯。
4.2.2 色谱条件 丹参酮ⅡA色谱条件为ZORBAX
SB-C18色谱柱 (4.6nm×150nm,5nm);流动相甲
醇-水 (80∶20),检测波长 279nm;流速 1.000ml/
min;柱温 25℃;进样量 10μl。在该色谱条件下,
丹参酮ⅡA等成分均被洗脱且达到基线分离。
4.2.3 样品制备 精密称取粉碎过的样品 1g,置
于锥形瓶中,加入甲醇20ml于60℃的恒温水浴中
回流 1小时,冷却放置至室温后用滤纸过滤,用
1.落皮层 2.木栓层 3.皮层
4.韧皮部 5.形成层 6.导管
图1 戟叶鼠尾草根横切面详图 (10×10)
1.网纹导管 2.具缘纹孔导管
3.木纤维 4.韧皮纤维 5.木栓细胞
图2 戟叶鼠尾草粉末图 (10×40)
(下转第22页)
药 物 研 究
Themedicinestudy 19· ·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Chinesejournalofethnomedicineandethnopharmacy
甲醇洗涤滤渣 3次,每次 1ml,定容至 25ml容量
瓶中,在过0.45μm滤膜,备用。
戟叶鼠尾草在该色谱条件下,能分离出 8个
稳定的色谱峰,可以作为该药材的定性参考,其
中1号色谱峰为丹参酮ⅡA,其余峰有待进一步归
属。 (图3)
5 讨论
戟叶鼠尾草的叶片卵圆形或卵圆状三角形,
先端锐尖,基部心形或戟形。轮伞花序通常 4花,
花冠紫蓝色,外面尤其是背部被柔毛,花萼钟形,
二唇形,下唇比上唇稍长。其根显微组织中韧皮
部较宽广,木质部导管成放射状排列,粉末特征
与组织特征相符。TLC和HPLC色谱为戟叶鼠尾草
的理化鉴别提供了科学依据,从而可以保证药材
使用的可靠性,同时也为戟叶鼠尾草药材质量标
准的规范化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江苏新医学院编.中药大词典 [M],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0
[2]施天慧,王强,袁理春,许华.云南丹参资源植物的成分测定与
质量评价 [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6,15(2):73~74
[3]中国科学院云南植物编辑委员会.云南植物志 (第一卷).北京:
科学出版社,1979 (收稿日期:2008.5.2)
图3 戟叶鼠尾草HPLC图 (A)和丹参酮ⅡA对照品HPLC图 (B)
为产树脂植株近茎顶的叶片。2#样品为产树脂植
株最下方 1~2层的叶片。3#样品为不产树脂植株
茎顶的叶片。4#样品为不产树脂植株最下方 1~2
层的叶片。)
各样品过氧化物酶的平均活性X平均为:
1#:18.845 (△A·g-1.min-1)
2#:17.247(△A·g-1.min-1)
3#:5.988 (△A·g.min-1)
4#:3.650(△A·g-1.min-1)
t检验考察各组差异显著性 (由于 1#、4#样品
之间,2#、3#样品之间过氧化物酶活性比较没有实
际意义,以下差异性检验不进行该样品间的检验。)
t1-2=37.521 t3-4=126.174
t1-3=299.418 t2-4=728.671
自由度=4+4-2=6,查表自由度=6时,t0.05=
2.45,t0.01=3.71
各组间t值>>t0.01,差异极显著。
4 讨论
实验表明,产树脂的剑叶龙血树近茎顶的叶片
和最下方1~2层的叶片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均及显著
高于不产树脂者,其原因应与产树脂植株的抗逆反
应导致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加以产生植保素有关;无
论产脂与否,最下方1~2层叶片的过氧化物酶活性
均低于近茎顶的叶片,推测其原因:茎顶叶片为相
对幼龄叶,下方叶片为老叶,生命活动活跃程度不
同,其过氧化物酶活性高低亦有差异。
过氧化物酶在叶片、茎中的细胞定位以及过
氧化物酶活性与树脂累积动态的关系值得进一步
深入研究。
在生产中,可以探索以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
为指标,对人工刺激产脂措施的效果进行早期预
测,提高这些技术措施的有效性,并节约生产成
本和时间。
参考文献
[1]林安平,屠鹏飞,郑俊华.剑叶龙血树含树脂木材的生药学研
究.中国中药杂志,1994,19(11):648
[2]王锦亮,程治英.国产血竭与禾谷镰刀菌.植物杂志,1997,(1):25
(收稿日期:2008.4.20)

(上接第19页)
药 物 研 究
Themedicinestudy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