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小麦与天蓝偃麦草杂交技术及杂种后代性状表现与选拔要点



全 文 :种 子
场 8 3年1 2月 第 4 期
小麦与夭蓝僵麦草杂交技术及
杂种后代性状表美见与选拔要点
孙 善 澄
(广西农科院玉米研究所 )
在多年的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工作中 , 对杂
交亲本的特性性状 、 亲本选配原则 、 交配技术
及杂种各世代特性性状的表现与选拔要点等进
行的观察和研究 , 分述于下 , 供开展该项研究
工作及其他农作物远缘杂交工作的参考 。
5一 7 天。 开颖授粉 。 在北方于每天温度最高
的时候 ( 12 一 15 时 ) 盛开 。抗寒 、 抗早能力强 ,
在 一 40 ℃不覆盖的条件下能安全越冬 。对三种锈
病 、 白粉病 、 黑穗病等真菌病害具有免疫性 ,
且抗病传递力很强 , 是堰麦草属中优良的杂交
亲本 。一 、 杂交亲本的特性性状
天蓝堰麦草 (月夕r o P少 r o n 夕Ia u e u 。 (H o s t )
N ve s k劝 有三个变种 : 灰天蓝僵麦草 ( A . 娜洲 .
。 ,夕 e。 。 f n 。 。 C r e n . e t J o d r . ) ,植株茎叶为暗蓝
绿色 , 外被浓厚蜡层 , 植株呈灰蓝色 。 绿天蓝
僵麦草 ( A . 夕l a u . v . v ` r o s c e o s p a n e呈e ) , 茎 叶
绿色不被蜡层 。 草毛天蓝堰麦草 ( A · “ lau · “ ·
v .l之Io s u m S e h m a l h ) , 穗部颖上具茸毛 。 该变种
植株的颜色又可分成两种 : 茸灰天蓝堰麦草与
茸绿天蓝堰麦草 , 前者茎叶外被蜡层 。
天蓝堰麦草的幼苗多数为紫红色 , 针状 。
株丛分为三类 : ’直立型 、 中间型 、 锢甸型 。 植
株生活第一年单株成穗达 10 0个以上 。 高 1 20 至
18 0厘米。 叶宽为 5一 1 0毫米 , 长 3 0一 5 0厘米 。
叶片边缘有毛或无毛 。 叶鞘沿开口处有毛或无
毛 。 穗长 20 一 40 厘米 。 小穗为披针状 。 有 5 一
g 朵花 。 籽粒扁形 , 暗红色 , 与内外颖连生在
二起 。 发芽时通常生出 3 条种子根 。 植株为多
年生 。 根系发达 , 有须根类型与短根茎类型两
种 。 抽穗至开花需 1 8一 2 天 。 开花期较小麦迟
二 、 亲本选配原则及交配技木
(一 ) 亲本选配原则
1
. 如何确定僵麦草做父本或母本? 堰麦草
是野生植物 , 遗传传递力比小麦强 , 一般多用 、
来做父本 。 如要利用堰麦草的细胞质时 , 可用
堰麦草做母本 , 但杂交成功率要比做父本低得
多 。 应用八倍体小很麦 ( 2 。 = . 5 6) 做桥梁 ,
因它有一组染色体 ( E 组或 F 组 ) 与堰麦草同
源 , 故用僵麦草做母本可以大大提高成功率 。
2
.如何选择小麦亲本? 小麦与天蓝堰麦草
杂交 , 后代抗锈性多数表现高抗 ,而秆子多数偏
高偏弱 , 抗倒伏能力差 ,丰产性也不突出 (穗密
度偏稀 ,粒偏小 ) 。 因此 , 在选配亲本时 , 应少考
虑抗病性 , 多考虑秆子 (秆矮强 )与丰产性 (穗
密 、 粒大 ) 。 用秆矮粗强 、 穗大而密的类型与天蓝
僵麦草杂交 , 可以出现较多矮秆 、 大穗 、 秆强
的小麦型和中间型 。 例如 F 。 (克强 又南大 2 4 1 9 )
这个亲本即属于这种类型的小麦 , 后代出现较
多突出的丰产 、 秆强 、抗病的小麦型 , 从 中又选
DOI : 10. 16590 /j . cnki . 1001 -4705. 1983. 04. 029
第 4 期 小麦与天蓝但麦草杂交技术及杂种后代性状表现与选拔要点

出了丰产性 、 秆强度与抗病 、 抗逆性均较好的八
倍 体 小 僵 麦 ,即中。与 中。 。所以 , 亲本小麦应
选择当地最好的丰产品种。在我们工作初期 。选
用耐锈的大粒品种合作 2 号做亲本 , 在 F 3有的
品系千粒重就达到 40 余克 , 并选 出了抗锈 、 秆
强 、 大穗大粒品种 “ 龙麦 2 号 ” 。 而用抗锈的小
称小粒品种 C . I . 1 2 2 6 8及新沙其尔 x 天蓝 握 麦
草组合的后代 , F 3千粒重只有20 克左右 , 并且
稚小 、 小摧少 、 丰产性差 。 因此 , 选用大穗大
粒小麦作母本 , 在小麦远缘杂交育种中具有重
要的意义 。
3
. 天蓝很麦草 以生活第一 、 二年的做亲本
最好 , 因为这种植株生长健壮 , 花药大而花粉
多。 生活第三 、 四年的次之 。 生活 五 年 以 上
的 , 成穗率下降 , 穗变小 , 花药也变小 , 花粉
量少 , 叶枯性病也较重 , 不宜再做亲本。
(二 ) 亲本种植方法及开花期调节
1
. 小麦种植方法及开花期调节 小麦较天
蓝僵麦草开花期约早 5 一 7 天 , 故小麦必须分
期播种及短 日处理 。
( 1 ) 分期播种法 : 每隔 10 天播种一次 ,
分 3 一 4 期。 亲本的种植方法 , 以宽行距 40 一
6 0厘米为宜 , 便于在行间操作 。 同时采取 10 厘
米的较大株距 , 这样可增加分粟调节开花期。
行长行数可根据需要而定 。
( 2 ) 短日处理法 : 用一米见方 、 高30 厘
米 、 不透光的木箱每 日定时遮光 , 给予 8一 10
小时光照 , 最好是上午 8 时开箱 , 下午 4 时盖
箱 。 短 日处理自小麦三叶期至分萦盛期均可进
行 。 短 日处理可分两种 ,一种为短 日照 20 天 (可
延迟抽穗 6 一 7 天 ) ,另一处理为 25 天 (可延迟
抽稚 7 一 10 天 ) ,抽穗期错开 , 便于大量杂交 。
种植方法为行长 80 厘米 , 行距 16 厘米 , 株距 5
一 8 厘米 , 6 行区 。 为了保证苗全苗壮 , 除亲
本籽粒需粒选外 , 还应适当密播 , 出苗后进行
间苗 1 一 2 次 。 一个品种种植一平方米可供杂
交 1 5 0一 2 0 0穗 。
上述两法中 , 短 日处理的优点 , 是在保证
开花期延迟的情况下 ,植株生长健壮 ,分萦多 ,
杂交成功率高 。 分期播种常受气温等条件影响 ,
有时差别不显著 , 同时播期过晚 , 气温升高 ,
植株分粟少 , 生长不健壮 , 杂交成功率降低 。
不过短 日处理法较费工 , 分期播种花期也能遇
上 , 故常常采用分期播种法 。
亲本的培育十分重要 , 直接影响杂交成功
率 , 也影响杂交种的发芽率 、 健壮 性 及 结 实
率 。 因此 , 亲本应在良好的水肥条件下培育 ,
精耕细作 , 加强田间管理 , 确保它生长健壮 。
2
. 僵麦草种植法及花期调节 在东北可于
n 月初在温室育苗 , 至明年 5 月初移至田间 ,
行长 5 米 , 行距 80 厘米 , 品种间或小区间的距
离为 1 . 2米 。 也可自 4 月至 8 月期间直接播种于
大田 。 越冬后于第二年抽穗 , 株行距 同上 。 播
期不宜过迟 , 因它苗期发育缓慢 , 幼苗太小 ,
影响越冬保苗率。 由于它较小麦迟开花 , 因此
可用提前加温加光的办法提早开花期 。
(三 ) 交配技术及杂交穗数
1
. 去雄与授粉时间 北方小麦开花盛期为
早上 6一 10 时 。 由于小麦主穗与分孽穗开花生
物学不同 , 主穗多于抽穗后 2一 3 天开花 , 而
分萦穗有时在抽穗当天或次日即开花 , 故前者
应隔 日去雄授粉 , 后者应采取上午去雄下午授
粉的方法 。 授粉时间 , 原则是小麦 雌 蕊 已 成
熟 , 柱头呈羽毛状开裂 。 授粉时 , 用 刚开花的
天蓝僵麦草花粉授粉容易成功。
天蓝僵麦草与小麦的开花习性不同 , 在哈
尔滨地区于一天内温度最高 、 相对湿度最小的
时候盛开 , 开花的适宜温度为 30 . 5一 32 ℃ , 相
对湿度为 61 一 73 % , 故在中午至午 后 采 粉 授
粉 。
2
.采粉与授粉 天蓝僵麦草开花时 , 内外
颖稍张开 , 金黄色粗大的花药 (天蓝惬麦草的
花 药较小麦花 药大一倍左右 ) 从中渐渐伸出 ,
此 时即可用镊子将 3 枚花药拔出 , 并放在小纸
盒内。 由于天蓝僵麦草的花药大而花粉童多 ,
故授粉时可用镊子夹少些花粉放在 母 本 柱 头
上 。 花粉量应适中 , 不宜过多或过少 。 过多时
易发霉 , 影响受精及子房发育 ; 过少则影响受
精作用的正常进行 。 授粉后 . 可在植株上系上
颜色布条 , 便于与未授粉的去雄麦穗 区别 。
4 种 子 91 83年 1 2月
3
.套隔离袋问题 远缘杂交工作需大量交 有无等也是各不相同 。 植株高度一般为 3 0一 1 20
配 , 采用去雄麦稚套隔离袋法就显得十分费时 厘米 , 后期分集比主茎高得多 , 为12 。一 2 0 厘
费工 , 而且在小面积上套袋过多 , 若遇风雨 , 米 。 茎秆粗细的差别也很大 , 为 1 . 5一 5 . 0毫米 。
则杂交植株易被风吹倒 , 损失就大 , 故有时可
不套袋 。 但亲本小麦必须同大田小 麦 隔 离 种
植 , 与但麦草种在一起 , 杂交很方便 。
4
.交配稼数 小麦与天蓝僵麦草虽然杂交
成功率较高 (平均约 4 1 . 3% ) ,但杂交种子发芽
率低 , 发育健壮的株数仅占授粉花的 4 . 4% ,因
此每品种交配穗数应不少干 20 一 30 穗 。
三 、 杂种各世代特性性状
的表现及选拔要点
杂种第一代 小麦与天蓝僵麦草的杂种种
子 ( F 。 ) 的粒形似小麦 , 但较小 , 不饱满 , 发
芽率很低 (仅 30 %左右 ) ,成株率更低 (只 n %
左右 ) 。 为了提高发芽率 ,必须将杂种籽粒催芽 ,
于培养皿上播种 。 催芽后 2 天 , 凡果皮太厚发
芽困难者 , 可用镊子将果皮剥除 , 于近胚处将
种皮刺破 , 以利发芽 。 至苗高 2 一 3 厘米后再
移到育苗箱内 。 育苗箱内的土壤应肥沃松软 ,
可用 50 %的腐熟马粪与 50 % 的园田 土 混 合 应
用 。 F : 根系发达 , 分菜多 , 营养面积可为 (行
距 ) 80 厘米 、 (株距 ) 60 厘米 。 F ,结实率很低 ,
可用小麦花粉进行重复授粉以提高结实率 。 一
般可在杂种行间播种用作授粉的小麦品种 , 使
自由重复授粉 。 重复授粉的小麦 , 可采用当地
最优良的推广品种 。 为了使小麦的开花盛期与
F : 的开花盛期一致 , 小麦的播期可适当延迟 。
用作重复授粉的小麦在开花期已过时 , 可全部
拔除 , 这样有利于 F :的通风透光 , 便于 中耕管
理 。
杂种 自出苗至分集生长缓慢 , 植株屏弱 ,
此时应精心管理 。 至分菜盛期 , 叶片变宽 , 很
健壮 , 外形与小麦相似 。 部分植株的叶缘有一
圈纤毛 , 或在叶鞘开口处密生很整齐的两排纤
毛 , 这是区别杂种与伪杂种的重要性状之一 。
植株的颜色与天蓝僵麦草相似 , 自淡绿至
深绿 , 自淡灰蓝至深灰蓝色 (茎叶上被蜡层 ) 。
叶毛与叶缘毛的长短 、 稀密及叶鞘开 口处毛的
杂种一代的根系多样 , 由典型须根类型到
具有甸甸生根的根茎类型 。 须根类型年年由分
雍节处再生新根与新株丛 。 根茎类型年年由株
丛四周地下根茎的节上再生新根 与 新 株 丛 。
杂种分萦旺盛 , 生活第一年 ( : F : ) 分粟数达 50
一 1 0 0个 , 第二年 ( : F L ) 达 1 0 0一 2 0 0个以 上 。
一些杂种植株在秋天当大部分穗已抽穗开花或
已成熟时 , 在土壤与空气湿度增大情况下 , 在
茎秆不同部位的茎节上长出气生根与新小茎并
有气分孽 。 气生根在叶鞘内生长时 , 可长得很
长 , 个别的杂种沿着植株的茎节上下大量形成
气生根 。 杂种的气生根与气分栗是非亲本所固
有的 , 是新的特性 。 F ,的多年生性容易用无性
方法繁殖 , 生长势旺盛等特性对育种工作者来
讲 ,如何创造优 良单株无性繁殖系 , 以便使优株
结出更多的种子 , 都是很有利的 。
正常抽穗的杂种 F ;植株的稼是僵麦草性状
占优势的中间型 。 同时在任何一个组合内都可
以看到一些性状的普遍不一致 。 例如在秆长 、
穗长 、 小穗数 、 草粗 、 芒长 、 抽穗期 、 单株结
实力 、 株丛直径 、 叶枯性病 、 返青力 、 生活年
限等方面出现多样性现象 。 一些组合的植株在
生育后期抽出的穗常出现各种分枝穗 。 有时穗
的分枝性状偶然在天蓝堰麦草中也可发现 。 但
这种穗的分枝性是非小麦亲本所固有的 , 它是
惬麦草遗传来的 。 F ,容易发生分枝的特性 , 就
有可能从 中选育出穗分枝的新类型 。
杂种一代的开花习性与天蓝堰麦草相似 ,
具有典型开颖授粉的特性 。 开花时 , 内外颖张
开持续达一周后才闭合 。 花药的颜色有淡黄色
与淡紫色两种 。 花药的大小也不同 , 有正常大
小的 , 也有较小的 。 通常较小的花药不开裂 。
大部分花药的皮膜较厚 , 而且花药内花粉量不
多 , 所 以有些花药吐露在花的外面 , 倒挂在细
长的花丝上 3一 5 天 , 直至凋萎也不开裂 。 大
的正常的花药均能开裂 , 花粉也较多 , 具有这
样花药的小花就可正常结实 。

第 4 期 小麦与天蓝僵麦草杂交技术及杂种后代性状表现与选拔要点
F ,不育性是极高的 。 由于小很麦杂种 F :高
度不育的原因是花粉败育 , 故用小麦花粉与 F 、
回交 , 就可以局部克服 F ,的不育性 , 回交的结
实率约为 2 %左右 。 此外 , 延长生育期也是克
服杂种 F : 不育的简而易行且效果较好的方法 。
杂种一代的成熟与天蓝堰麦草极相似 , 稚
先成熟变黄 , 而茎叶后成熟 。 由于单株不同年
龄的分菜数多 , 因此单株的主穗及第一批分萦
雄成熟要比第二批 、 第三批分孽穗早得多 , 故
必须分期收获 。 每一单株穗装一口袋 。 通常每
隔 7一 10 天收获一次 (用剪刀剪取穗 ) ,共 3 一
4 次 。 凡整个穗除护颖还绿色而护颖包裹的小
花都已呈黄色时 , 这样的穗子已成熟 , 即可剪
取 。 收获的穗子经干燥后可脱粒 。 F ,籽粒细小 ,
筒形 , 很象天蓝堰麦草 , 较饱满 。 F ,结粒很少 ,
因此脱粒的工作应该是极仔细的 。 脱粒时 , 必
须用手指十分仔细地检查每一个 穗 的小 穗 。
结实的小花有时内外颖微张开 , 可 以 看 到 籽
粒 。
杂种一代抗真菌病及农业害虫的能力与天
蓝惬麦草相似 , 是十分强的 。 常常可以看到 ,
当小麦严重感染叶锈 、 秆锈 、 叶枯性病 、 穗枯
等病害时 , 邻近种植的F ,表现高度抗病 。 杂种
对农业害虫也具有很高的抵抗能力 。 我们曾观
察到 , 在小麦孕穗抽植阶段 , 附近麦 田中粘虫
平方米幼虫平均达 50 一 10 头时 ,而种在 F ;两侧
行间用作自由授粉的小麦植株上的粘虫幼虫数
比杂种要多得多。
F : 大多数植株对叶枯性病高度抵抗。 抗叶
枯性病是小麦育种的重要 目标之一 。 杂种高抗
叶枯性病的特性在小麦育种上具有重要意义 。
杂种一代是多年生的 。 能活 2一 5 年 。
杂种一代的选拔要点 由于杂种 F : 与品种
间杂交不同 , 出现明显的分离现象 , 故从 lF 开
始就必需重视选择 。 选拔要点是 :
1
.
F
I的选株 , 从 F ;植株移栽定植前一直至
F
,生活第五年 (。 F , ) ,不断拔除淘汰有病的 及发
育不正常植株 (主要是矮化株 ) , 尤以移栽定植
前的一次最为重要 , 应仔细严格选淘 。
2
.
F 、开始淘汰组合 。 凡叶枯性病发病早且
普遍严重 , 又丰产性差 、 结实率很低的组合 ,
首先应严格淘汰 。
3
.
F
,抗叶枯性病害的选择是重点 , 凡感染
叶枯性病重的植株 , 在 F :整个生活年限的不同
生育期间 , 均要严格拔除淘汰 。
4
.
F : 丰产性与育性的选择不宜要求过严 ,
只淘汰少数茎秆细弱 、 穗小且不育率很高的植
株 。
杂种第二代 F :是 由F ,自花授粉 , F ;不 同
植株间异花授粉 , F :与小麦自由重复授粉 或人
工重复授粉所获得的 。
由于 F :结的籽粒细小 , 不宜直接在 田间播
种 , 否则直接影响植株的发芽率 、 幼苗的健壮
性及植株的结实率 。 因此 , F : 与 F :一样需催芽 、
育苗 , 至分栗盛期或拔节初期移栽至大田 。 F Z
的营养面积应为株距 30 一 40 厘米 、 行距 60 厘米 。
行距较宽的目的 , 是便于成熟时在行间行走 ,
剪取成熟的穗子 。
杂种二代的发芽率比 F ,要高得多 , 平均为
s0 %
。 幼苗较 F ,健壮 。 幼苗最初儿 片 叶 呈 针
形 , 颜色有绿 、 粉红和深紫 。 株丛形状有直立
形 、 中间形与甸甸形 , 中间形 占多数 。 F : 根据
形态学上的性状与生物学上的特性 , 可以看到
很大的分离现象 。 F Z的特点是中间型的植株占
多数 ,小麦型与僵麦 草 型 的 植株则出现很少 。
植株的颜色有灰蓝 、 淡灰蓝和绿色 。 叶片宽且
长 , 叶缘有毛或无毛 , 叶鞘开 口处 有 毛 或无
毛 。 株高 80 一 1 10 厘米 。 在延长生育期 并 在肥
水条件良好的情况下培育 , 生育健壮的单株成
穗可达 80 — 1 0 个 。 在一般条件下 培 育 , 单株有 15 — 20 穗 。 茎秆粗壮 , 已与小麦的茎秆粗细相似 。
杂种二代的穗子大 , 是小麦性状占优势的
中间型 。 它们很象具有宽护颖的并且难脱粒的
半栽培小麦 。 德密度界于与小麦与天蓝僵麦草
之间 。 穗轴绝大部分很脆 , 成熟时呈斯卑尔脱
方式折断 。 内外颖紧裹籽粒 , 籽粒难自颖壳中
脱粒 。 穗形分离很大 , 有纺锤形 、 长方形 、 棍
棒形 、 密穗形 。 芒分无芒 、 顶芒 、 短芒 (整个
穗的芒等长 ) 与长芒 。 F : 95 %是无芒或顶芒 ,
么 种 子一一~ -~ - -一 -一~ - -一 .- .- -一 198 3年 12月极少数是短芒 , 长芒则更少 。杂种二代自抽穗后 5 一 10 天开花 。 抽穗至开花时间较 F :缩短 。 F Z开花特点可分成显然不同的两组 : 开颖授粉与闭颖授粉 ,前者占多数 。它们绝大部分具有发育正常的淡黄色花药 , 花药中充满发育健全的花粉 , 花药容易开裂 。 闭颖授粉的植株在与其他杂种植株隔离 的 情 况下 , 进行自花授粉时也正常结实 , 而开颖授粉的一部分植株在自花授粉时几乎都不结实 , 是
典型异花授粉植物 。 F : 的结实率较 F ,大大恢复 。
因此在 F : 植株行间不用再播种用作自由重复授
粉或人工重复授粉的小麦品种 。 在 F: 中有不育
的类型及高度 自花能育的类型 , 后者占多数 。
F : 的结实率在不同组合间及在同一组合不同单
株间的差别也很大 , 其中多数能结实 。
杂种二代的籽粒较 F 卫大 , 已是小麦性状 占
优势的中间型 。 不很饱满 , 具有深的 、 窄或宽
的腹沟 。 籽粒色泽也不同 ,最常见的是深红色 ,
似惬麦草籽粒色 , 灰白色与蓝色者较少 。 籽粒
长短的比例差别也很大 , 有些籽粒的大小似高
粱 , 而粒形似谷子 。 粒质之间差别也大 , 自粉
质至玻璃质 。 千粒重也不同 , 自 8 克至 35 克均
有 。 一些籽粒按外形与饱满度来看 , 已与小麦
相似 。 F : 籽粒都难于 自颖壳中脱粒 。
杂种二代对真菌病害的抵抗能力很强 , 尤
其对锈病是免疫的 , 叶枯性病的抵抗能力 , 组
合间与组内不同单株间差别很大 。 凡 F :单株叶
枯性病重者 , F : 也重 。 因此 , F :按叶枯性病轻
重进行淘汰是有根据的 。 F : 大部分植株对叶枯
性病是高抗的 。
杂种二代多年生类型较 F ,减少 , 但再生能
力很强 , 在成熟的摧收获的同时 , 从植株基部
分集节处迅速再生分集 , 仅一个月即抽穗 (在
哈尔滨 8 月初再生分菜至 9 月初抽祖 ) 。 由于后
期温度低 , 籽粒的形成与灌浆比较缓慢 。 至早
霜时 , 籽粒已达乳熟末期或蜡熟初期 , 故在 田
间管理好的情况下 , 一年可收获两次 。
杂种二代的选拔要点 F Z分离很大 , 好坏
明显 , 是选择的重要时期 。 其选拔要点是 :
1
.
F : 的选择从数粒催芽时就开始 , 特别注
意选择粒短 、 胚大 、 粒形似小麦的籽粒 , 而且
单独育苗单独种植 , 因为这样的籽粒会长出小
麦型植株来 。
2
.
F : 在育苗与生育过程中 . 应 不 断 淘 汰
发育不正常的矮化苗及感染叶枯性病 重 的 单
株 。
3
.
F :继续淘汰少数感染叶枯性病重 、 丰产
性差 . 高度不育的不良组合 。
4
.
F : 选择的重点 , 是在优良组合内选择 优
良单株 。 优 良单株的指标 , 是穗大 、育性较好 、
叶枯性病轻 、 穗部干净无病害 、 株高中等 、 秆
强的植株 。 淘汰叶枯性病重 、 秆高且弱 、 稼部
病害重及结实率低的植株 。
杂种第三代 F 。是自花能育和 自花不育 的
F
: 自花授粉与天然异花授粉所获得 。 由于 F : 籽
粒已很大 , 发芽率也高 (平均为 80 一 95 % ) ,故
自F 。开始就可与小麦一样直接播种于大田 。 株
距 5一 10 厘米 , 行距 30 厘米 , 一粒点播 。
F
3幼苗的外形 , 自堰麦草型的幼苗 (叶片
细长而窄 , 并且葡甸) 至小麦型幼苗都有 。 幼
苗的色泽 自绿色 、 粉红色 、 淡紫色到深紫色 。
堰麦草型的植株特别明显地具有深紫色 。 幼苗
习性 自直立形 、 中间形至葡旬形均有 。
杂种三代因植株本身还在继续分离 , 也因
F
:结实率开始恢复正常 , 籽粒数量较多 , 故 F 3
群体数量显著扩大 , 也是分离最大的世代 , 形
态形成过程很丰富 , 是选种最优 良的材料 。
在 F 3中 , 中间型植株占多 数 , 小 麦 型 次
之 , 僵麦草型植株则 占极少数 。 植株的颜色有
深绿色 、 灰蓝色与淡绿色 , 前两种占大多数 。
F 3株高为 5 7一 1 4 5厘米 , 平均 1 0 2一 1 3 2 厘 米 。
单株有效分萦平均为 6 一 16 个 。
F 3的穗大 , 并且是多样的 。 根据穗的密度
可分成三类 : 疏松形 、 中间形与紧密形 , 以后
者占多数 。 护颖的长与宽 、 颖形 、 颖尖等性状
变异很大 。 芒形有无芒 、 微芒 、 顶芒 、 短芒 、
中芒 、 长芒等 , 个别短芒形穗成熟 时 芒 稍 弯
曲 , 很象滨麦草的芒形 。 籽粒多数难脱粒 , 易
脱粒的都为小麦型稼 。 穗轴大部分脆而易折断 ,
但 F 。已分离出穗轴似小麦不易折断的植株 。 F 3
第 叹期 小麦与天 蓝堰麦草杂交技术及杂种后代性状表现与选拔要点
植株具有发达的须根系 ,少数植株具有短根茎 。
F
3的开花 习性仍可分为两类 : 开颖授粉与
闭颖授粉 , 后者占多数 。 开颖授粉与闭颖授粉
的植株 , 均具有金黄色的 、 大的或小的花药 。
花药中充满发育正常的花粉 , 开花时花药容易
破裂 , 花粉容易从花药中散播出来 。 开颖授粉
的植株也可分成异花授粉与 自花授粉两种 。 自
花授粉植株在隔离情况下能正常结实。
F 3的结实率较 F : 显著提高 。 F 3按 结 实 率
的高低可分成三类 : 不结实的 、 结实的及高度
结实的 。 堰麦草型的植株结实率极低 , 很多是
不育的 , 而大部分穗小麦型植株结实已恢复正
常 , 每个小穗结 3 一 5 粒 , 整 个 穗 结 17 一 92
粒 , 平均为 40 一 69 粒 ,千粒重平均为 26 一 37 克 。
籽粒的饱满度接近正常或基本正常 。
F
3的成熟期一般较亲本迟熟 5 一 10 天 。 也
有少数植株出现超亲现象 , 比亲本小麦早熟 2
一 3 天 , 或同时成熟 。 由于大多数植株的穗轴
很脆 . 成熟时易折断 , 故 F 3在选拔单株时应注
意勿将穗轴碰断 。 F 3籽粒的变异仍很大 : 据粒
形 , 自惬麦草形 、 中间形 到小麦形 ; 透明性 , 自
粉质至玻璃质 ;粒色 ,主要是红色 , 少数是 白色 ,
有时为蓝色 。 蓝色籽粒的色泽变化很大 , 自淡
蓝至深蓝 , 亦有深蓝与黄两色者 , 呈混合遗传
型 。 F 3抗锈性开始分离 , 自高抗至较重感染 ,后
者占极少数 。
F 3植株可分一年生类型与多年生类型 , 多
年生型较 F : 要少得多 。 一年生类型又可分再生
类型与不再生类型两种 , 后者 占多数 。
杂种三代的选拔要点 由于 F : 育性接近正
常 , 优 良单株结粒较多 , 且籽粒也较大 , 故 自
F
3以后不必催芽育苗 , 可直接播种至 田间 。 优
株按系谱法点播处理 , 一般植株按组合混合稀
条播 , 尽量多种 , 扩大变异谱 。 F 3群体较 F Z显
著扩大 , 是分离最大的世代 , 与品杂 F : 相似 。
F
:选拔要点是 :
1
.
F 3在播种前数粒分包时 ,注意将小麦 形
粒选出 , 单独点播种植 。
2
.
F
: 在小麦生育过程中 , 结合田间管理随
时将矮化苗 、 叶枯性病重的与发育不正常植株
锄去或拔掉 。
3
.
F
。小麦类型是选择的重点 ,要求育性好 ,
茎秆粗壮 , 粒大饱满 , 抗锈病 、 叶枯性病轻 ,熟
期与小麦相似或更早熟的植株 。
4
.
F
3对中间类型的选择 , 应着重选择丰产
性好 、 茎秆粗壮 、 结实率高的单株 。 入选的优
良中间型单株 留待 F ;继续系谱处理 , 一般单株
则按组合混合 ,稀条播 。 中间类型应尽量多种 ,
扩大变异谱 。
杂种第四代 F ;是 F , 闭颖授粉和开颖授粉
的植株自花授粉与天然异花授粉所获得的 。 F `
发芽率很高 。 幼苗外形与普通小麦很相似 。 叶
针形 、 粉红色或紫色的幼苗及发育不正常的矮
株数较 F 3又要少得多 。 通过对 F `综 合 性状 的
研究 , 可选出一些特性性状表现一致的稳定系
统 。 但大部分系统还继续表现多样性 。 根据穗
形 , F 4仍可分成三类 : 小麦型 、 中间型 、 僵麦草
型 , 其中中间型占多数 。 F ;较 F 3具有较少的再
生类型和较不发达的根系及较少的有效分菜 。
但是 , 它们具有较 F 3更高的结实性及较多的穗
象小麦形的植株 。
F
;以后分离现象变小 , 杂种特性性状表现
与 F 。相似 。 F ;小麦类型开始稳定 ,从中 可以选
择稳定的品系 。
杂种四代的选拔要点 由于 F 3已选得数量
较多的结实正常或基本正常的小麦 型 与 中间
型单株 , 因此每一组合都具有较多 数 量 的 株
系 。 种植方法与常规育种相 同 。 aF 选 拔 要 点
是 :
1
.
F
;选择的对象可转向选择系统 。 首先选
择优 良组合中的优 良小麦型系统 , 然后再在优
良系统内选择优良单株 。
2
.
F
`从小麦型与中间型中分离 出 的优 良
小麦型植株仍是选择的重点 。
3
.
F
`丰产 、 秆强 、 综合性状好的中间型植
株的选择仍是重点任务 , 因为从中可望选 出符
合育种 目标的稳定的中间类型及优 良的小麦型
植株 。
F
`以后杂种后代特性性状的表现及选拔要
点可参考 F 3 、 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