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降低和阻隔作用。 尽量使人们从住宅入口,直到
分户入口多接触雨露、鸟语花香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
4.3 把小区内广场绿化作为“面”进行绿化
小区绿地需要有公众性、开放性、参与性,对应这样的需要
就是尽量使居民能够在小区绿地中聚集, 即现在所经常讨论的
“人居”与“人聚”的问题。广场一般布置在小区中心部位,方便居
民使用,在规模较小的小区中,广场也可在小区一侧沿街布置或
在道路的转弯处两侧沿街布置。 尽可能与小区公共活动或商业
服务中心、 文化体育设施等公共建筑设施结合布置, 集居民游
乐、观赏、休闲、社交、购物等多功能于一体,形成一个完整的居
民生活中心。 广场以植物造景为主,适当布置园林建筑小品,广
场的园林建筑及小品主要有亭、廊、花架、水池、喷泉、花台、栏
杆、座椅、圆桌凳以及雕塑、宣传栏、果皮箱、圆灯等。同时小区广
场应确定为防灾避灾的场所,一旦出现大地震、大火灾之类的灾
害,作为就近可疏散的防灾场所,不然想躲都无处躲,这是对人
民群众负责的城市建设者必须设法解决的一个大问题。 所以小
区中的绿化广场平常时期是供居民茶余饭后休闲娱乐的地方,
非常时期就是绝好的避灾场所。
居住小区绿化,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它能反映出不同时期的社
会经济、文化特点。社会的发展和形势的需要向我们提出了更高
的需求, 需要我们园林设计人员用发展的眼光去研究探索这门
学问。通过建设具有较高水平的现代居住小区绿色空间环境,以
达到改善城市生态质量和人居环境的目的, 在人与自然相互依
存的条件下,开拓人与自然充分亲近的休憩生活境域,使久居闹
市的居民获得重返自然的身心享受,这是人们共同追求的理想,
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责任编辑 敦惠霞)
收稿日期:2009-08-10
近年来,随着家禽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 ,饲草料的需求量也
不断增加, 因此栽培利用饲草料作物已成为种植业结构调整的
重点,苦荬菜作为优良的饲料作物已被广大养殖户认可。苦荬菜
又称苦麻菜、鹅菜、山莴苣、八月老。 原产于亚洲,由野生的山莴
苣驯化而来,成株高 2.0~2.5m,多分枝 7~18 个,叶长 30~50cm,
为菊科一年生草本作物,现已普及全国,成为较受欢迎的饲料作
物之一。
1 优点
1.1 产量高
扎兰屯地区一年可收割 2~3 次 , 产鲜草 3000~4000kg/
667m2,种 667m2苦荬菜可养 4 头猪或 80 只鹅。
1.2 适口性好,营养丰富
苦荬菜脆嫩多汁,整个生长期不老,不仅适口性好,而且营
养丰富。 畜禽喂给足够的鲜嫩苦荬菜,不仅增重快,而且能帮助
消化,祛火防病。
1.3 适应性强
苦荬菜是既喜温又抗寒的作物。 当土壤温度 5~6℃时种子即可
发芽,生长时可耐零下 4~5℃的霜冻。 天气转暖时仍可恢复生长。
1.4 再生性强
苦荬菜由野生种驯化而来,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被刈割或啃
食的植株上部,皆能从残茬的叶腋处生出新芽,长出多枝的株丛。
2 栽培技术
2.1 选地与轮作
2.1.1 选地 苦荬菜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各种土壤都能种植。 但为
了获得较高产量,应选择排水良好、多腐质殖肥沃土壤为最好。
2.1.2 轮作 苦荬菜的适应性强,各种谷类、豆类作物、蔬菜及
瓜果均为它的良好前作,而该品种本身消耗地力较少,是多种作
物的良好前茬。
2.2 整地与施肥
2.2.1 整地 苦荬菜种子较小,出土能力差,要求秋翻地,耕深
应在 20cm 以上,耙细整平。
2.2.2 施肥 由于苦荬菜生长快,刈割次数多,是需肥较多的植
物。施农家肥 3000~4000kg/667m2,翻地前施入。每次刈割后应追
施尿素 10kg/667m2或腐熟的粪肥。
2.3 播种方法
2.3.1 播种期 苦荬菜抗寒能力强, 种子在温度达到 5~6℃时
就能发芽,可在 5 月上中旬播种。
2.3.2 播种量 播量为 0.5~0.6kg/667m2。
2.3.3 播种方法 多采用条播,行距 30~40cm,株距 10~12cm,
播深 1~2cm,播后及时镇压。 也可畦种,便于灌溉、追肥管理。
3 田间管理
苦荬菜苗期不耐杂草,出苗后要及时中耕除草一次。封垄前
必须完成三次中耕除草,方可保证长势和产量,在每次刈割后必
须追肥、灌溉。
4 收获和利用
4.1 收获
当株高 50cm 左右时可进行第一次刈割。 为避免流出的汁
液太多,消耗切面,最好在早晨或上午刈割。全年可刈割 3~5 次,
产青绿茎叶 5000~6000kg/667m2。
4.2 利用
苦荬菜可直接青喂,青喂时最好切碎、粉碎、打浆或配合其
它饲料饲喂,也可和青贮玉米混合青贮。
(责任编辑 敦惠霞)
苦荬菜的栽培技术
朱 琳 1, 李红梅 1, 王海龙 2
(1.扎兰屯市草原工作站,内蒙古 扎兰屯 162650;2.扎兰屯市蘑菇气镇畜牧业服务中心,内蒙古 扎兰屯 162650)
中图分类号:S636 文献标识码:C 10.3969/j.jssn.1007-0907.2009.05.068 文章编号:1007-0907(2009)05-0122-01
(上接 109 页)
!!!!!!!!!!!!!!!!!!!!!!!!!!!!!!!!!!!!!!!!!!!!!!!!!!!!!!!!!!!!!!!!!!!!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9(5):122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