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 25
2011 年 3 月 华东森林经理 Mar. 2011
第 25 卷 第 1 期 East china Forest Management Vo1.25 No.1
乡土竹种毛金竹新造林出笋成竹规律探究
余志华 饶慧萍
(浙江省龙游县林业技术推广站 324400)
摘要:以乡土竹种毛金竹为对象,通过对实验地新造竹林的观察统计,分析研究母竹竹
龄、留去鞭长度对出笋长竹的影响,出笋、成竹数量在出笋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及退笋
高度等因子与退笋率之间的关系,为开发乡土经济竹种的种质资源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毛金竹;新造林;出笋成竹;规律探究
中图分类号:S79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743(2011)01-0025-02
毛金竹(Ph. nigra Munro Var. henonis Stap.
et Rend),俗称金竹,是以产笋为主的笋、竹
两用中型竹种。笋味鲜美可口,杆高 7~18m,
径粗 7~8cm,竹材韧性强,壁较厚,久晒不裂,
可代替毛竹用于编织和制作竹制品。毛金竹在
金衢盆地栽植历史悠久,分布广,耐寒耐瘠,
其竹鞭穿透能力强,易繁殖,是良好的乡土经
济竹种。但长期以来,经营利用粗放,规模零
散,相关技术性开发的研究较少。为开发这一
乡土竹种,于 2008 年新造了一片试验竹林,
对其出笋成竹规律进行探索研究,为开发该竹
种的合理经营利用提供科学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浙江省龙游县溪口镇扁石村
黄泥山,海拔 154m,属中亚热带气候,四季分
明,平均气温 17.3℃,极端高温 41℃,极端
低温-11℃,年降雨量 1621.9mm,年平均相对
湿度 80%。试验地系挖山填方平地,面积 552
㎡,土层厚 100cm 以上,土壤 PH 值 4.7,全氮
含 量 0.057% , 速 效 磷 1.88ppm, 速 效 钾
77.36ppm,有机质含量 1.53%。
试验地竹林系2008 年 2月新造,毛金竹母
竹取之于相邻乡镇庙下乡靖林寺村,母竹共43
株,其中一年生(2007 年)母竹 16 株,二年
生母竹(2006 年)17 株,三年生母竹(2005
年)10 株。试验样竹粗度基本一致,基茎在
2.5cm 左右。
1.2 方法与处理
试验地分成 46 个试验区,每区种母竹一
株,留白 3个区。不同竹龄母竹按随机方法种
植,种植穴大小为 1×0.5×0.5m,株行距 3×
4m,每穴置基肥 50kg,当年秋季全垦一次,铺
草 5000kg,每株施水肥 25kg。种植前,逐竹
登记每竹的截留去鞭长度,标好记号。2009、
2010 年每年笋期逐笋插标登记,不挖退笋,退
笋让其自然死亡。
2 结果与分析
2.1 母竹竹龄对出笋成竹量的影响
各竹龄出笋、成竹数量见表 1,在造林次
年(2009 年)的调查中,母竹株均出笋、成竹
数量以一年生母竹最多,二年生次之,三年生
最少。母竹竹龄对出笋、成竹数量有显著影响,
收稿日期:2010-12-15
26
竹龄与出笋与成竹数量呈负相关的关系。
表 1: 造林母竹竹龄对出笋、成竹数量的影响
单位:株
母竹竹龄 母竹总数 出笋总数 成竹总数 株均出笋数 株均成竹数
一年生 16 47 41 2.94 2.56
二年生 17 36 30 2.12 1.76
三年生 10 14 13 1.40 1.30
2.2 母竹截留去鞭长度对出笋数量的影响
不同长度的截留去鞭母竹的出笋数量见
表 2,在造林次年的调查中发现,母竹截留去
鞭长度在 30cm 以上时,株均出笋数较高。可
见,新造竹林的出笋量还与挖竹造林时母竹截
留去鞭的长度有密切关系。从造林生产的角度
看,截留去鞭 30~50cm 较为可行。留鞭过短,
鞭上笋笌少,影响出笋量。留鞭过长,会导致
在挖竹、运输、栽植等环节上费工多,损失大。
表 2: 母竹留去鞭长度时出笋量的影响 单位:cm、株
去鞭长度 母竹总数 出笋总数 株均出笋数
﹤20 9 10 1.10
20~30 8 11 1.38
30~40 11 31 2.82
40~50 9 28 3.11
﹥50 6 17 2.83
2.3 出笋数量与出笋期的关系
竹笋出笋一般自 4 月中旬开始出土,至 5
月上旬停止,历时 20 天左右。出笋数量随时
间的持续而变化,如表 3。可见,母竹出笋,
中期进入高峰,后期出笋量直线下降。
表 3: 出笋量与出笋期的关系 单位:株
年份 项目 前期 (4月20日前)
中期
(4.21~4.25)
后期
(4月26日后) 备注
出笋数 31 47 19 2009
年 百分率(%) 31.96 48.45 19.56
出笋始末:
4.18~5.5
出笋数 128 159 65 2010
年 百分率(%) 36.36 45.17 18.47
出笋始末:
4.16~5.5
2.4 成竹量与出笋期的关系
不同时期的成竹量如表 4。可见,前期、
中期能够成竹的笋占总成竹量的 80%以上,是
成竹的重要基础。为此,在生产上要挖取前期
的笋,及时抓好中期的留笋养竹,以控制竹、
鞭的营养消耗,刺激其它鞭芽的生长,才能培
养好竹林,并取得经济效益。
表 4: 成竹数量与出笋期的关系 单位:株
年份 项目 前期 (4月20日前)
中期
(4.21~4.25)
后期
(4月26日后)
成竹数 28 39 15 2009
年 百分率(%) 34.15 47.56 18.29
成竹数 122 149 50 2010
年 百分率(%) 38.00 46.42 15.58
2.5 退笋率与退笋高度的关系
根据调查,退笋率与笋的高度关系密切。
由表 5 可见,在造林次年,竹笋高度在 60cm
以下均有退笋发生,但在 20cm 以下退笋相对
较多。因此,竹笋的生长高度可作为竹笋能否
成竹的标志。
表 5: 退笋高度与退笋量的关系 单位:cm、株
退笋高度 ﹤10 10~20 20~30 30~40 40~50 50~60
退笋数 4 6 2 2 / 1
退笋率(%) 26.67 40.00 13.33 13.33 / 6.67
3 讨 论
(1)毛金竹笋在四月中旬平均气温 15℃
以上时开始出土,最宜生长气温为 23℃,竹笋
出土到生长结束需 13~22 天。
(2)毛金竹新造林,选 1~2 年生母竹造
林为好。挖掘母竹时,应截留去鞭 30 至 50cm。
留笋养竹应在中期结束前进行,后期出笋量难
以保证完成当年的留笋养竹。
(3)母竹株均出笋、成竹数量以一年生
母竹最多,二年生次之,三年生最少。母竹出
笋,中期进入高峰,后期出笋量直线下降。在
生产上要挖取前期的笋,及时抓好中期的留笋
养竹,以控制竹、鞭的营养消耗,刺激其它鞭
芽的生长。
参考文献:
[1]周芳纯.竹林培育学[M].中国林业出版社,1998.
[2]朱石麟,马乃训等.中国竹类植物图志[M].中国林
业出版社,1994.
[3] 金爱武.笋用林丰产栽培技术[M].金盾出版社,2002.
[4] 李兆华.毛金竹在华中地区的生长行为[J].林业
研究,2005,3:163-168.
[5]欧阳训荣,刘宝财.毛金竹开发利用研究[J].江西
林业科技,19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