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收稿日期: 2016-02-01 接受日期: 2016-05-24
基金项目:滨州市科技发展计划( 2015ZC0304)
* 通讯作者 Tel: 86-532-82032323; E-mail: liguoqiang@ ouc. edu. cn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Nat Prod Res Dev 2016,28: 1484-1491
文章编号: 1001-6880( 2016) 9-1484-08
海桑属红树植物及其内生真菌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宫凯凯1,秦国飞2,李国强2*
1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滨州 256603; 2 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海洋药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岛 266003
摘 要:海桑属( Sonneratia) 是重要的红树植物,近年来对其化学成分研究不断增加,揭示了其多种多样的化合
物类型,以及抗肿瘤、抗炎、抗氧化等生物活性。对其共附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始于 2009 年,短短几年,
发现了大批结构新颖、活性显著的化合物。因此本文按照化合物来源对海桑属植物及其内生真菌的化学成分
及生物活性作全面回顾,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海桑;共附生真菌;化学成分;生物活性
中图分类号: R28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 16333 / j. 1001-6880. 2016. 9. 026
Review on the Secondary Metabolites from Genus
Sonneratia Mangrove Plants and their Endophytic Fungi
GONG Kai-kai1,QIN Guo-fei2,LI Guo-qiang2*
1Bi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Hospital,Binzhou 256603,China; 2Key Laboratory of Marine Drugs,Chinese
Ministry of Education,School of Medicine and Pharmacy,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Qingdao 266003,China
Abstract: Genus Sonneratia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angrove plants. More and more chemical investigations on
Sonneratia in recent years revealed abundant secondary metabolites with various structures and potent cytotoxic,antimi-
crobial,antioxidant activities,etc. Besides,chemical researches on endophytic fungi of Sonneratia began in 2009 and a
number of novel and bioactive compounds had been found. Thus,according to the sources of compounds,this review de-
scribed the progress on chemical and bioactive researches of Sonneratia and their endophytic fungi so as to provide refer-
ential information for further study.
Key words: Sonneratia; endophytic fungi; chemical constituents; bioactivity
红树植物( Mangrove plants) 是热带、亚热带河
口区潮间带特有的高等植物,全球有红树植物约 24
科、38 属、84 种[1]。根据陈桂葵整理的中国红树资
料和林鹏提出的判定标准,认为中国红树植物迄今
为止发现共有 42 种,其中真红树 12 科 15 属 28 种
( 含变种) ,半红树 11 科 13 属 14 种,另有约 27 种红
树伴生植物[2]。红树林生态系统处于海洋、陆地、
大气的动态交界面,是结构功能非常独特的海陆边
缘生态系统。生长环境具有高度盐渍化、土壤缺氧、
高光辐射、周期性遭海水浸淹的特殊环境,使得红树
植物具有特殊的生物系统如胎生繁殖、根系发达、渗
透压高、具有泌盐机制,这些特点使得红树植物会产
生一些特殊的次级代谢产物,据此前的报道发现,红
树林植物的主要化合物类型为萜类、甾体、多糖和生
物碱等,具有抗艾滋病[3]、抗肿瘤[4]、抑菌[5]和抗氧
化[6]等活性,引起了研究者们极大的关注。
海桑属( Sonneratia) 为真红树植物,属于桃金娘
目( Myrtales) ,海桑科 ( Sonneratiaceae) ,在红树植物
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海桑属红树植物具有发达的根
系和良好的消滞潮汐的功能,对海浪冲击、水淹缺
氧、生理性缺水胁迫的适应能力强,因此可以很好地
保护堤坝免遭冲击,防风减浪,促进海岸生态平
衡[7]。作为高大乔木,海桑属植物还具有重要的美
学价值,其植株呈淡绿色,大范围笋状呼吸根整齐地
冒出海面,景观奇异,是热带沿海地区绿化造林的良
好树种[8]。全世界一共有 9 个种,包括 3 个变种,广
泛分布在从非洲东部至印度、澳大利亚、马来西亚、
新几内亚以及西太平洋岛屿的沿海海域[9]。目前
我国海桑属植物主要分布在海南岛,近几年也引种
到广东、广西、台湾、福建等沿海一带,一共有 6 个种
包括海桑( S. caseolaris) 、海南海桑( S. hainanensis) 、
卵叶海桑( S. ovata) 、杯萼海桑( S. alba) 、拟海桑( S.
paracaseolaris) 以及无瓣海桑( S. apetala) ,其中拟海
桑和海南海桑是两个杂交种,拟海桑的嫌疑亲本为
杯萼海桑和海桑,海南海桑的嫌疑亲本为杯萼海桑
和卵叶海桑[10]。海桑属植物果实、茎和叶具有传统
的药用价值,被用于治疗哮喘、发热、溃疡、肝炎、扭
伤和出血[11]。
对海桑属植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学和分
类学方面,化学成分的研究最早见于 1950 年对海桑
( S. caseolaris) 化学成分研究的报道,所用的物种名
为 Sonneratia acida,后来被 Sonneratia caseolaris 代
替。目前对海南海桑( S. hainanensis) 、卵叶海桑( S.
ovata) 、海桑 ( S. caseolaris ) 、拟海桑 ( S. paracaseo-
laris) 、杯萼海桑( S. alba) 以及无瓣海桑( S. apetala)
已有化学成分研究的报道,揭示了其化学成分的多
样性,包括萜类、甾醇、生物碱、黄酮等,也初步揭示
了其多种多样的生物活性。此外,由于海桑属生长
的特殊环境为寄生在植物内部的微生物提供了独特
的生存环境,使得其次级代谢产物结构类型丰富多
样且具有不同的生物活性[12],近几年不断有此方面
的报道。本文将对 1950 年以来对海桑属化学成分
和对内生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进行论述( 1950-
2015) 。
1 海桑 ( Sonneratia caseolaris) 的化学
成分研究
海桑属化学成分的报道首次见于 1950 年,
Chaudhry GR等从海桑中获得了数个蒽醌类的化合
物并确定了大黄素 ( 1 ) 和大黄素 ( 2 ) 的结构[13],
1992 年 Bose AK 等从海桑中分离得到了一个新颖
的硝基烯类化合物( 3 ) [14],2006 年 Sadhu SK 等对
海桑中的抗氧化成分进行研究,利用活性追踪法从
中分离得到了两个黄酮化合物木犀草素( 4) 和木犀
草素 7-O-葡萄糖( 5 ) ,活性测试显示了它们较好的
抗氧化活性。2007 年王斌贵课题组[15,16]对海桑进
行了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分离得到了 30 个化合
物。确定了其中 27 个化合物的结构 4、6 ~ 31,其中
包括 1 个甾体皂苷类的新化合物 stigmast-5-en-3β-
O-( 6-O-acetyl-β-D-glucopyranoside) ( 6) ,并对这些化
合物进行了肝癌细胞 SMMC-7721 细胞毒活性的筛
选,化合物木犀草素( 4) 显示出较强的细胞毒活性,
其 IC50为 2. 8 μg /mL。2009 年,Wu SB 对海桑的果
实进行了化学成分的研究,从中分离得到了 9 个化
合物木犀草素 ( 4 ) 、木犀草素 7-O-β-葡萄糖( 5 ) 、
( -) -( R) -nyasol( 31 ) 、( -) -R-4-Ο-methylnyasol ( 32 ) 、
3,8-dihydroxy-6H-benzo[b,d]pyran-6-one( 33) 、3-hy-
droxy-6H-benzo[b,d]pyran-6-one ( 34 ) 、齐墩果酸
( 20) 、山楂酸( 35) 、benzyl-O-β-glucopyranoside( 36) 、
并对化合物 4、5、31 ~ 34 可能的生物合成途径进行
了推测,对老鼠胶质瘤 C-6 细胞进行细胞毒活性测
试,发现化合物 31、32、35 显示出弱的细胞毒活
性[17],这是首次对海桑果实进行化学成分的研究。
2010 年 Tiwari AK等再次对海桑果实进行化学成分
研究,分离得到 3 个化合物,分别为齐墩果酸( 20 ) 、
木犀草素( 4) 和胡萝卜苷( 11) ,并发现齐墩果酸在
体外具有抑制 α 葡萄糖苷酶的作用,小鼠体内试验
显示齐墩果酸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18]。
2 卵叶海桑( Sonneratia ovata) 的化学
成分研究
2008 年沈阳药科大学裴月湖课题组[19,20]对卵
叶海桑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从卵叶海桑枝干的
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 20 个化合物,利用波谱和化
学方法对其中的 16 个化合物 7、11、14、15、22、24、
26、32、37、39 ~ 45 进行了结构鉴定,并对这些化合
物进行了抗肿瘤细胞活性的测试,发现白桦脂醇
( 14) 对人胃癌细胞 BGC-823 显示一定的细胞毒活
性。2009 年,Wu SB对卵叶海桑的果实进行了化学
成分的研究,从中分离得到了 7 个化合物 20、31 ~
35、45 并对其进行了化学分类学的研究,发现三萜
似乎是海桑属植物最主要的成分,化合物 31 ~ 34 很
少在植物中存在但同时从海桑和卵叶海桑中分离得
到,可以尝试性的认为是海桑属植物的特征性化合
物。2015 年 Nguyen T等从卵叶海桑中分离得到 23
个化合物,其中包括 3 个酚类新化合物 sonnerphe-
nolic A( 46) 、sonnerphenolic B( 47) 、sonnerphenolic C
( 64) ,并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了体外的抗乙酰
胆碱活性的测试,化合物 63 对 AChE 具有抑制活性
IC50值为 96. 1 ± 14. 5 μM,选择肿瘤细胞株 HeLa、
NCI-H460、MCF-7、PHF进行细胞毒活性测定,化合
物 49、50、64 对 MCF-7 细胞株显示出细胞毒活性
IC50值分别为 146. 9 ± 9. 0、114. 5 ± 7. 2 和 112. 8 ±
9. 4 μM[21]。
3 无瓣海桑( Sonneratia apetala) 的化
学成分研究
对于无瓣海桑化学成分的研究始于 1970 年,
5841Vol. 28 宫凯凯等: 海桑属红树植物及其内生真菌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图 1 化合物 1 ~ 64 的化学结构
Fig. 1 Chemical structures of compounds 1 to 64
6841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Vol. 28
Ganguly SN等从无瓣海桑中分离得到一个新的赤霉
素 tetra-hydrogibberellin A3 ( 65 ) [22,23],1974 年,Gan-
guly SN等又从无瓣海桑中获得两个赤霉素 A1( 66)
和 A3( 67) [24],1978 年 Sarkar A 等从无瓣海桑的叶
中分离得到 3 个化合物分别为三十烷醇( 68 ) 、β-谷
甾醇 ( 6 ) 和豆甾醇 ( 7 ) [25]。1979 年,Majumdar SG
等从无瓣海桑的枝干中分离得到了 5 个化合物齐墩
果酸( 20) 、三十烷醇( 68) 、蒲公英赛醇( 69) 、β-香树
素( 70) 、β-谷甾醇( 6) [26]。2005 年林文翰课题组研
究了无瓣海桑的化学成分,从中分离得到了 7 个化
合物,鉴定为丁香脂素( 55) 、白桦脂酸( 71) 、羽扇豆
醇( 15 ) 、羽扇豆酮 ( 72 ) 、豆甾-5-烯-3β,7α 二醇
( 73 ) 、β 香树脂正十六酸酯 ( 74 ) 、大黄素甲醚
( 75 ) [27]。2015 年,曹雷雷等从无瓣海桑果实的
95%乙醇提取物中共分离鉴定了 16 个化合物,包括
两个新化合物苹果酸乙基正丁基酯 ( 86 ) ( 87 ) ,其
余化合物分别为 β-谷甾醇( 6) 、白桦脂酸( 71) 、顺式
异扁柏脂素( 31 ) 、甲氧基顺式异扁柏脂素( 32 ) 、香
草酸( 76) 、没食子酸甲酯 ( 77 ) 、3-甲氧基没食子酸
( 78) 、丁香醛( 79) 、丁香酸( 80) 、对羟基苯甲酸甲酯
( 81) 、4-ethoxy-3-hydroxy-4-oxobutanoic acid ( 82 ) 、苹
果酸二甲酯( 83) 、苹果酸甲基乙基酯( 84 ) ( 85 ) 、苹
果酸二正丁基酯 ( 88 ) 、苹果酸甲基正丁基酯 ( 89 )
( 90) 。化合物 86、87 为新化合物,化合物 82 为新
天然产物,化合物 76 ~ 90 为首次从海桑属植物中分
离得到[28]。
图 2 化合物 65 ~ 90 的化学结构
Fig. 2 Chemical structures of compounds 65 to 90
4 海南海桑 ( Sonneratia hainanensis )
的化学成分研究
有关海南海桑化学成分的研究,目前只有郭跃
伟课题组对其报道过,2010 年,郭跃伟课题组对采
自海南的海南海桑中,分离得到 3 个哌啶生物碱 91
~ 93,其中化合物 92 为新化合物命名为 sonneratine
A,结构上是一个哌啶环,2,6 位上分别连了一个苯
环衍生物。并对化合物 92 进行了生物活性的测定,
但是在 20 μg /mL 水平时,化合物对人体腺癌细胞
HCT-116 和肺癌细胞 A-549 均无抑制活性[29]。
2012 年,郭跃伟课题组又从海南海桑中分离得到 3
个化合物 Integracins A ( 94 ) 、B ( 95 ) ,和 15-de-
hydroxyintegracin B( 96) ,这三个化合物都是首次从
7841Vol. 28 宫凯凯等: 海桑属红树植物及其内生真菌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本属植物中获得。化合物 94 对肿瘤细胞 HepG2 和
NCI-H460 有强的细胞毒活性,在 25 μg /mL 的浓度
下,对肿瘤细胞的抑制率为 100%[30]。
图 3 化合物 91 ~ 96 的化学结构
Fig. 3 Chemical structures of compounds 91 to 96
5 拟海桑 ( Sonneratia paracaseolaris )
的化学成分研究
2012 年郭跃伟课题组对采自广东湛江的拟海
桑进行化学成分研究,从中分离得到一个新骨架化
合物 Paracaseolide A( 97 ) ,它是一个二聚 α-烷基丁
内酯类化合物内酯甲素,体外药理活性筛选显示该
化合物对细胞分裂周期磷酸酶 CD25B 具有显著的
抑制活性( IC50为 6. 44 μM) ,因为 CD25B 在肿瘤细
胞的增殖中会过度表达,所以该活性在抗肿瘤方面
很有意义[31]。此外 Yin JP 等发现 Paracaseolide A
还会抑制蛋白酪氨酸磷酸酶 PTP1B ( IC50为 1. 5
μM) ,因组织细胞中 PTP1B过表达会使胰岛素受体
无法与胰岛素结合,进而引起胰岛素抵抗,最终导致
2 型糖尿病,因此该活性在 2 型糖尿病的治疗中也
很有发展前景[32]。因 Paracaseolide A 具有新颖的
骨架和显著的生物活性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
注,2012 年 Noutsias D等率先合成出了 Paracaseolide
A[33]。之后陆续有课题组合成出了 Paracaseolide A
及其类似物[32-34]。2014 年,李国强课题组对拟海桑
进行化学成分研究,从其枝干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
并鉴定了 9 个化合物,分别为 9-oxonerolidol( 70) 、3,
7,11-三甲基-1,7 ( E ) ,10-十二碳三烯-3-羟基-9-酮
( 71) 、( 22E,24R) -5α,8α-过氧化麦角甾-23-甲基-6,
22-二烯-3β-醇 ( 72 ) 、( 22E) -5α,8α-过氧化麦角甾-
23-甲基-6,9,22-三烯-3β-醇 ( 73 ) 、( 22E) -5α,8α-过
氧化麦角甾-6,22-二烯-3β-醇 ( 74) ,nyasol( 31) 、4-
O-methyl-nyasol ( 32 ) 、3-hydroxy-4-methoxy-4-de-
hydroxynyasol ( 75) 、1,3-二对羟基苯基-4-戊烯-1-酮
( 76) 。细胞毒活性测试发现,化合物 31、32、75、76
对 A549、HL-60、P388 及 K562 肿瘤细胞株显示出不
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化合物 75 对 K562、HL-60 细胞
具有较强的细胞毒活性,IC50值分别为 1. 99、3.
13μM[35]。
6 杯萼海桑 ( Sonneratia alba) 的化学
成分研究
2013 年 Sharmin A等对杯萼海桑进行化学成分
研究,从中分离得到 5 个化合物,之前都从海桑中分
离得到过,包括羽扇豆醇( 15 ) 、齐墩果酸( 20 ) 、β-谷
甾醇 ( 6 ) 、豆甾醇 ( 7 ) 和豆甾-4-烯-3-酮( 39 ) [36]。
2015 年,Harizon等从杯萼海桑中分离得到一个新化
合物 3-hydroxy-lup-9 ( 11 ) ,12-diene,28-oic acid
( 105) 以及两个已知化合物羽扇豆醇( 15) 和 lupan-
3-ol( 106 ) ,3 个化合物均显示出一定的抗菌活
性[37]。
图 4 化合物 97 ~ 106 的化学结构
Fig. 4 Chemical structures of compounds 97 to 106
8841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Vol. 28
7 海桑属来源的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
研究
对海桑属来源的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始
于 2009 年,几乎每年都有关于此方面的报道,但至
今为止,仅对真菌次级代谢产物进行过研究。2009
年 Julia K等从杯萼海桑的内生真菌 Alternaria. sp的
次级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 2 个新化合物,Xanalteric
Acids I( 107) 和 II ( 108) ,以及已知的化合物 109 ~
112,化合物 107、108 对多重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具
图 5 化合物 107 ~ 134 的化学结构
Fig. 5 Chemical structures of compounds 107 to 134
有弱的抑制活性,化合物 81 对多种耐药的细菌和真
菌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38]。2011 年,Li HX等从无
瓣海桑的内生真菌 Talaromyces flavus 代谢产物中分
离得到 4 个新的倍半萜过氧化物 talaperoxides A-D
( 113 ~ 116 ) ,以及一个已知的类似物 steperoxide B
( 117) ,并利用单晶衍射法确定了它们的绝对构型,
选择肿瘤细胞株MCF-7、MDA-MB-435、HepG2、HeLa
和 PC-3 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细胞毒活性的测
试,发现化合物 113 和 116 对这 5 种细胞株具有较
强的细胞毒活性,IC50值范围为 0. 70 ~ 2. 78 μg /
mL[39]。2012 年,Weaam E 等从海桑的内生真菌
Bionectria ochroleuca发酵产物中分离得到两个新的
肽类化合物 pullularins E ( 118 ) 和 pullularins F
( 119) ,以及 3 个已知物 120 ~ 122,利用 Marfey’s法
确定新化合物氨基酸的绝对构型,分离得到的化合
物对小鼠淋巴瘤细胞 L5178Y 具有一定强度的细胞
毒活性,EC50值范围为 0. 1 ~ 6. 7 μg /mL
[40]。2013
年,Rnsberg D 等从海桑内生真菌 Pestalotiopsis vir-
gatula发酵产物乙酸乙酯提取液中分离得到了 5 个
9841Vol. 28 宫凯凯等: 海桑属红树植物及其内生真菌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新的吡喃酮类化合物 123 ~ 127,并通过生物合成的
推测和 ECD计算方法确定了其绝对构型。选择多
药耐药的肺炎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铜
绿假单胞菌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抗菌活性的测
试,发现化合物对这 3 种细菌均无活性。选择小鼠
淋巴瘤细胞 L5178Y 进行细胞毒活性的测试,发现
化合物对 L5178Y细胞株也无细胞毒活性。此外还
测试了对海灰翅夜蛾幼虫的毒性试验,但化合物对
其幼虫也无毒性[41]。2014 年,秦淳等对无瓣海桑
的内生真菌 Neofusicoccum sp. SaBA3 的次级代谢产
物进行研究,分离到 8 个化合物,分别为: ( 3S* ,
4S* ) -3,4-二氢-3,4,8-三羟基-7-乙基-6-甲氧基萘-
1-酮( 128 ) 、4,7-二甲氧基-5-甲基香豆素 ( 129 ) 、麦
角甾-5,7,22-三烯-3β-醇 ( 130 ) 、麦角甾-6,22-二烯-
5α,8α-环二氧-3-醇 ( 102 ) 、麦角甾醇-5-烯-3-酮
( 131) 、3β-羟基-胆甾醇 ( 12 )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
( 132) 、尿嘧啶( 133 ) 、除化合物 128 外其余化合物
均首次从 Neofusicoccum 属中分离得到[42]。2015
年,Pérez Hemphill CF 等对分离自海桑叶的内生真
菌 Acremonium sp.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研究,分离
得到一个新的蒽类衍生物 torrubiellin B ( 134 ) 并通
过 ECD谱和计算 ECD法确定了化合物 134 的绝对
构型,细胞毒活性测试发现 torrubiellin B 对 Cal27
( 头颈癌细胞) 、Kyse510 ( 食管鳞状癌细胞) 、HCC38
( 乳腺癌细胞) 、A2780 ( 卵巢癌细胞) 和 MDA-MB-
231( 乳腺癌细胞) 均具有很强的细胞毒活性,IC50值
范围为 0. 2 ~ 2. 6μM,活性均强于阳性对照药顺铂,
因此 torrubiellin B是一个很有开发前景的抗肿瘤候
选药物[43]。
8 结语
自 1950 年以来,关于海桑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
的报道只有 25 篇,共分离得到化合物 106 个,结构
类型主要是萜类、甾体类、黄酮、酚酸类等,新化合物
只有 9 个,但是化合物结构类型丰富多样,包括硝基
烯类、酚类、赤霉素类、链状酯类、哌啶生物碱类、二
聚 α-烷基丁内酯类,因此海桑属植物在新化合物发
现方面仍具有巨大潜力,应聚焦于其微量化学成分
的研究,采用先进的分离纯化手段挖掘其潜在的新
颖活性成分。在对其共附生微生物的研究中,目前
只有对共附生真菌化学成分研究的报道,仅有 6 篇
文献,共分离得到 28 个化合物其中包括新化合物
14 个,化合物结构类型包括: 菲并吡喃环结构的酸
类化合物、倍半萜过氧化物、肽类化合物、吡喃酮类、
蒽类衍生物。对比发现,共附生真菌新化合物的产
出率明显高于海桑属植物,并且新化合物的结构类
型明显不同于宿主。为了适应海桑属红树植物周期
性遭海水浸淹的环境特点,其共附生微生物很可能
具有适应特殊环境的代谢机制,从而产生结构新颖
的活性化合物,而目前对此方面的研究还远远不够。
基于广阔的研发前景,我们应当重视对海桑属红树
植物及其共附生微生物的研究,加强这方面的科研
投入,这对我国科技发展和新药研发具有重要的战
略意义。
参考文献
1 Zhao Y ( 赵亚) ,et al. The proceeding of chemical constitu-
ents and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of mangrove. Chin J Nat
Med ( 中国天然药物) ,2004,2: 10-15.
2 Chen GK ( 陈桂葵) ,et al. Analysis of the mangrove flora in
China. Ecol Sci ( 生态科学) ,1998,17: 21-25.
3 Premanathan M,et al. In vitro anti-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activity of mangrove plants. Ind J Med Res,1996,103:
278-281.
4 Babu BH,et al. Tumour reducing and anticarcinogenic activi-
ty of Acanthus ilicifolius in mice. J Ethnopharmacol,2002,
79: 27-33.
5 Srinivasan K,et al. Evaluation of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y of
Pongamia pinnata leaves in rats. J Ethnopharmacol,2001,
78: 151-157.
6 Babu BH,et al. Antioxidant and hepatoprotective effect of A-
canthus ilicifolius. Fitoterapia,2001,72: 272-277.
7 Lin P ( 林鹏) . Mangrove Forest ( 红树林) . Beijing: Ocean
Publishing House,1984. 26.
8 Zhao HT ( 周涵韬) ,et al. Analysis on genetic diversity of
mangrove species of Sonneratia and relationship to plant in-
troduction. Acta Oceanol Sin ( 海洋学报) ,2002,24: 98-106.
9 Wang RJ ( 王瑞江 ) ,et al. Systematics and biogeography
study on the family Sonneratiaceae. Guihaia ( 广西植物) ,
2002,22: 214-219.
10 Wang RJ ( 王瑞江) ,et al. Two hyrids of the genus Sonnera-
tia ( Sonneraitaeeae ) from China. Guihaia ( 广西植物) ,
1999,19: 199-204.
11 Bandaranayake WM. Traditional and medicinal uses of man-
groves. Mangroves Salt Marshes,1998,2: 133-148.
12 Sun H ( 孙红) . Investigation of secondary metabolites of two
mangrove-derived endophytic fungi. Qingdao: Institute of O-
ceanolog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中国科学院海洋
研究所) ,MSc. 2012.
13 Chaudhry GR,et al. Chemical examination of archa. I. isola
0941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Vol. 28
tion of three crystalline products from the wood. J Sci Ind Res,
1950,9B: 118-120.
14 Bose AK,et al. An unusual secondary metabolite from an In-
dian mangrove plant,Sonneratia acida Linn. f. Oceanogr Indi-
an Ocean,1992,407-411.
15 Tian MQ ( 田敏卿) . Chemical investigation of two mangrove
plants Excoecaria agallocha L. and Sonneratia caseolaris L.
Qingdao: Institute of Oceanology,Chinese Academy of Sci-
ences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MSc. 2007.
16 Tian MQ,et al.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marine medicinal
mangrove plant Sonneratia caseolaris. Chin J Oceanol Limn,
2009,27: 288-296.
17 Wu SB,Wen Y,Li XW,et al. Chemical constituents from the
fruits of Sonneratia caseolaris and Sonneratia ovata ( Son-
neratiaceae) . Biochem Syst Ecol,2009,37( 1) : 1-5.
18 Tiwari AK,et al. Oleanolic acid-an α-Glucosidase inhibitory
and antihyperglycemic active compound from the fruits of
Sonneratia caseolaris. J Med Arom Plants,2010,1: 19-23.
19 Zheng Z ( 郑喆) .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mangrove plant
Sonneratia ovata in the south China sea. Shenyang: Shenya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 沈阳药科大学) ,MSc. 2007.
20 Zheng Z ( 郑喆) ,et al. Chemical constituents from Sonnera-
tia ovata. J Shenyang Pharm Univ (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
2008,25: 35-38.
21 Nguyen T,et al. Chemical constituents from Sonneratia ovata
Backer and their in vitro cytotoxicity and acetylcholinesterase
inhibitory activities. Bioorg Med Chem Lett,2015,25: 2366-
2371.
22 Ganguly SN,et al. New gibberellin ( A25) in the leaves of
Sonneratia apetala. Chem Ind-London,1970,25: 832-833.
23 Gaskin P,et al. Identification of the gibberellin from Sonnera-
tia apetala as tetrahydrogibberellin A3. Chem Ind-London,
1972,10: 424-425.
24 Ganguly SN,et al. Gibberellins from mangrove plants. Phyto-
chemistry,1974,13: 1911-1913.
25 Sarkar A,et al. Chemical examination of the leaves of Son-
neratia apetala Ham. Trans Bose Res Instit ( Calcutta ) ,
1978,41: 13-14.
26 Majumdar SG,et al. Chemical investigation of some mangrove
species. Part VI. Sonneratia apetala. J Indian Chem Soc,
1979,56: 218.
27 Ji QF ( 纪卿飞) ,et al. Chemical investigation of Chinese
mangrove Sonneratia apetala Ⅱ. China J Chin Mater Med
( 中国中药杂志) ,2005,30: 1258-1260.
28 Cao LL ( 曹雷雷) ,et al. Chemical constituents in the fruits
of mangrove plant Sonneratia apetala Buch. Ham. J Tropic
Oceanogr ( 热带海洋学报) ,2015,34: 77-82.
29 Liu HL,et al. Piperidine alkaloids from Chinese mangrove
Sonneratia hainanensis. Planta Med,2010,76: 920-922.
30 Liu HL,et al. Absolute configurations of integracins A,B,
and 15-dehydroxy-integracin B. Chirality,2012,24: 459-
462.
31 Chen X,et al. Paracaseolide A,First α-alkylbutenolide dimer
with an unusual tetraquinane oxa-cage bislactone skeleton
from Chinese mangrove Sonneratia paracaseolaris. Org Lett,
2011,13: 5032-5035.
32 Yin JP,et al. Design and synthesis of paracaseolide A ana-
logues as selective 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1B inhibi-
tors. Org Biomol Chem,2014,12: 3441-3445.
33 Noutsias D,et al. First total synthesis of paracaseolide A. Org
Lett,2012,14: 3565-3567.
34 Vasamsetty L,et al. Total synthesis of novel bioactive natural
product paracaseolide A and analogues: computational evalu-
ation of a proposed biomimetic Diels-Alder reaction. Tetra-
hedron,2014,70: 8488-8497.
35 Cheng CL ( 程灿玲) ,et al. Studies on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Sonneratia paracaseolaris. Chin J Marine Drugs ( 中国海
洋药物) ,2014,33: 53-57.
36 Asad S,et al. Lupeol,oleanic acid & steroids from Sonnera-
tia alba j. e. Sm ( sonneratiaceae) and antioxidant,antibacte-
rial & cytotoxic activities of its extracts. Int J Adv Res Pharm
Bio-Sci,2013,3: 1-10.
37 Harizon,et al. Antibacterial triterpenoids from the bark of
Sonneratia alba ( Lythraceae) . Nat Prod Commun,2015,10:
277-280.
38 Kjer J,et al. Xanalteric acids I and II and related phenolic
compounds from an endophytic Alternaria sp. isolated from
the mangrove plant Sonneratia alba. J Nat Prod,2009,72:
2053-2057.
39 Li HX,et al. Cytotoxic norsesquiterpene peroxides from the
endophytic fungus Talaromyces flavus isolated from the man-
grove plant Sonneratia apetala. J Nat Prod,2011,74: 1230-
1235.
40 Ebrahim W,et al. Pullularins E and F,two new peptides
from the endophytic fungus Bionectria ochroleuca isolated
from the mangrove plant Sonneratia caseolaris. Mar Drugs,
2012,10: 1081-1091.
41 Rnsberg D,et al. Secondary metabolites from the endophyt-
ic fungus Pestalotiopsis virgatula isolated from the mangrove
plant Sonneratia caseolaris. Tetrahedr Lett,2013,54: 3256-
3259.
42 Qin C ( 秦淳) ,et al. Secondary metabolites from mangrove
Sonneratia apetala endophytic fungus Neofusicoccum sp. Sa-
BA3. Nat Prod Res Dev (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4,26:
1212-1215.
43 Pérez Hemphill CF,et al. Absolute configuration and anti-
tumor activity of torrubiellin B. Tetrahedr Lett,2015,56:
4430-4433.
1941Vol. 28 宫凯凯等: 海桑属红树植物及其内生真菌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