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滇牡丹的开花特征及繁育系统



全 文 :第 41 卷 第 1 期 东 北 林 业 大 学 学 报 Vol. 41 No. 1
2013 年 1 月 JOURNAL OF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Jan. 2013
1)“十二五”农村领域国家科技计划课题(2011AA10020701)。
第一作者简介:李奎,男,1984 年 2 月生,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
点实验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博士研究生。
通信作者:王雁,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林业科学
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研究员。E-mail:wangyan@ caf. ac. cn。
收稿日期:2012 年 2 月 29 日。
责任编辑:任 俐。
滇牡丹的开花特征及繁育系统1)
李 奎 郑宝强 王 雁 郭 欣
(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北京,100091)
摘 要 以滇牡丹(Paeonia delavayi)种群数量最大、分布最集中的香格里拉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 3 a的连续
观察,运用花粉活力检测、柱头可授期检测、花粉—胚珠比(P /O)、套袋试验等分析其开花特征及繁育系统。结果
表明:滇牡丹种群整体花期为 5 月中旬至 6 月中下旬,单花花期 6 ~ 9 d,花朵虫食率高并促进雄蕊提前散粉;正常
发育的滇牡丹花瓣打开 1 ~ 2 d后自内向外开始散粉,可持续 5 ~ 6 d,常温下花粉活力持续时间较长,柱头在花瓣打
开前 1 d至打开后 3 d授粉成功率均较高,散粉滞后可认为是雄蕊后熟;P /O值为(6 124 ~ 9 713)∶ 1,花粉量大,为
较高授粉成功率提供了可能性;繁育系统中不同套袋试验表明,滇牡丹不存在自花授粉和无融合生殖现象,具有较
弱的风媒传粉能力,同株异花能产生少量种子,但种子量少且饱满度较低,人工异株异花授粉和自然杂交结实率最
高。繁育系统研究认为滇牡丹应为以昆虫为主要媒介的异花传粉植物,自然条件下种子的形成主要依赖于昆虫传
粉活动。
关键词 滇牡丹;开花特征;繁育系统
分类号 S685. 11;S603. 6
Flowering Characteristics and Breeding System of Paeonia delavayi /Li Kui,Zheng Baoqiang,Wang Yan,Guo Xin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Tree Genetics and Breeding,Research Institute of Forestry,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Bei-
jing 100091,P. R. China)/ / Journal of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2013,41(1). -63 ~ 67
Paeonia delavayi (Peaoniaceae) ,the largest and the most concentrated population in Shangri-La,Yunnan Province,
China,was investigated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lower and breeding system by the detections of pollen viability,
stigma receptivity period,pollen-ovule ratio (P /O)and bagging test for successive three-year observation and experiment.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The florescence of P. delavayi is from mid-May to late June with anthesis period of 6-9 days,
and maintained a high percentage of damaged seeds to promote early loose powder of stamen;The flowers begin dissemina-
ting pollen from inside after 1-2 days of petals opening,can maintain 5-6 days,and the activity of pollen can keep longer
at normal temperature;The stigma keep a high seeds rate between one day before the petals open to three days after the
petals open,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sseminating hysteresis is defined as stamens post-maturation;P /O value is from
6 124 ∶ 1 to 9 713 ∶ 1,suggesting that the larger quantity of pollen can increase the higher seeding rate;By bagging test,
P. delavayi has no self-pollination and apomixes phenomenon with a weak capacity of the anemophily;Artificial geitonoga-
my with strains of different flowers can produce a small amount of mature seeds with low plumpness;The seed setting rate
of artificial xenogamy and natural pollination were higher than the others. P. delavayi is cross-pollination plant,and the
seeds depend on insect activities for pollination in natural conditions.
Keywords Paeonia delavayi;Characteristics of flowering;Breeding system
繁育系统通常指直接影响后代遗传组成的所有
有性特征[1],主要包括花综合特征、各性器官的寿
命、开放式样、自交亲和程度和交配系统,它们结合
传粉者和传粉行为影响着生殖后代遗传组成和适合
度,其中交配系统是核心[2]。繁殖不仅影响植物生
存,也影响植物进化[3],繁育系统在决定植物的进
化路线和表征变异上起重要作用,是种群有性生殖
的纽带,并成为当今进化生物学研究中最活跃的领
域之一[4],目前,国内相关濒危植物繁育系统的研
究工作陆续展开[5-7],这对深入了解植物花部形态
与功能的关系、物种形成以及保护生物学操作具有
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8]。
滇牡丹(Paeonia delavayi)是芍药科(Paeoniace-
ae)芍药属(Paeonia)牡丹组(Sect. Moutan)植物[9],
主要分布于云南中部至西北部,四川西南部和西藏
东南部有少量分布,为中国特有植物[10],是芍药属
分布最南的一个牡丹类群(图 1)。1992 年中国植
物红皮书将滇牡丹列为渐危种[11],1996 年中华人
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将其定为国家二级保护
植物。自 2008 年起,就开始对滇牡丹野生分布主要
区域展开大量的调查,在云南的昆明、大理、丽江、香
格里拉、德钦、维西等地共发现了 12 个居群[12],调
查表明,滇牡丹一般生长在海拔 2 400 ~ 3 600 m 的
山地林缘、次生林下或小灌木丛中,呈丛生状或单株
散生。由于人为干扰,滇牡丹的种群结构不断变化,
其有效种子生产率较低,但具有无性繁殖的特性。
近年来,滇牡丹的研究报道较多,尤其集中在形态
学、孢粉学[13]、分子生物学及种子萌发特性[14]等方
面,而对其野生状态下开花习性、繁育系统及其生物
学特性等未见详细报道。
图 1 滇牡丹地理分布
目前,对整个芍药属(Paeonia)植物开花特征及
繁育系统的研究报道也极为有限,Grant[15]和 Turpin
et al.[16]分别对分布于美国的芍药属草本植物加利
福尼亚芍药(P. californica)进行了传粉的观察,之
后,Schlising[17]更深入观察研究发现,共有 4 科 17
种蜂类和 1 种甲虫参与传粉。红雨等[18]对内蒙古
高格斯台罕乌拉自然保护区的芍药(P. lactiflora)
进行了繁育系统和访花昆虫的观察。在芍药属的木
本植物方面,罗毅波等[19]对分布于山西南部矮牡丹
(P. suffruticosa. Subsp. Spontanea)的传粉生物学进
行了相关的研究。整体来看,目前,芍药属植物繁育
系统的研究报道极其有限,本研究以中国特有种滇
牡丹为研究对象,展开对其繁育系统特征的初步研
究,包括其开花物候及习性观察、花粉活力与柱头可
授期检测、花粉—胚珠比计算以及繁育系统特征等,
旨在揭示其繁育系统及其与生殖生物学特性的关
系,为野生滇牡丹种质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
提供理论基础。
1 研究地概况
本研究地点位于云南西北部香格里拉县城以西
25 km左右的滑雪场附近(27°57N,99°35E) ,是目
前调查发现的滇牡丹最集中、花色最丰富、面积最大
的分布区域,具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该区域属
温带高原半湿润季风气候,海拔 3 318 m,年平均气
温 5. 9 ℃,最冷月平均气温-0. 4 ℃,最热月平均气
温 13. 3 ℃,无霜期 123. 8 d,年降水量 648. 6 mm,年
蒸发量 1 616. 8 mm,年日照时数 2 155. 9 h,年平均
相对湿度 69%,10 ℃以上积温 1 539. 2 ℃(以上气象
数据来源于迪庆州气象局) ,土壤类型主要为山地
棕壤和石灰岩地。
该区域地带性森林是以针叶树为优势种的群落
类型,滇牡丹分布在此区域林缘及峡谷灌丛地带,乔
木层郁闭度 0. 1 ~ 0. 2,在郁闭度较高的林下偶见零
星分布,灌木层盖度 35% ~55%,草本层盖度 10% ~
25%。伴生植物乔木类主要有冷杉(Abies fabri)、高
山松(Pinus densata)、滇杨(Populus yunnanensis) ;灌
木类主要有川滇柳(Salix rehderiana)、高山杜鹃
(Rhododendron lapponicum)、毛杜鹃(R. pulchrum)、
灰背栎(Quercus senescens)、滇边蔷薇(Rosa forresti-
ana)、小檗(Berberis spp.) ;草本及藤本植物主要有
铁线莲(Clematis florida)、毛轴蕨(Pteridium revolu-
tum)、车前草(Plantago asatica)、桃儿七(Sinopodo-
phullum hexandrum)、矮紫苞鸢尾(Iris ruthenicar)、
高山蓝玉簪龙胆(Gentiana veitchiorum)等。此区域
内与滇牡丹同花期植物包括:乳浆大戟(Euphorbia
esula)、蒲公英(Herba taraxaci)、毛杜鹃、小檗、高山
蓝玉簪龙胆、桃儿七、蛇莓(Duchesnea indica)、铁线
莲、川滇柳、矮紫苞鸢尾。
2 材料与方法
开花特征及物候的观察:2009—2011 年连续 3
a对滇牡丹的物候及开花特征及开花物候期进行了
观察,包括整体花期及单花花期等,对花冠特征及雄
蕊发育方式进行观察描述和分析。
花粉活力及柱头可授期检测:滇牡丹花粉活力
极强,近几年来,以其为父本对中原品种群进行的杂
交试验发现,滇牡丹花粉在 4 ℃贮藏 1 a依然有一定
的萌发率,授粉后依然可成功结实,其室温条件下
10 d之久依然保持较高的萌发率[20]。对柱头可授
期,在同一居群内采取新鲜花粉分别对花瓣打开前
2 d至花瓣打开后 5 d的花朵进行授粉试验,开花前
的花朵直接去雄授粉套袋,用于开花后授粉试验的
花朵在柱头未裸露且无散粉时去雄套袋,以周边开
花程度相同的花朵为参照,之后在不同时间分别进
行试验。授粉时间分别记录为-2、-1、1、2、3、4、5 d,
上午和下午各进行 1 次,种子采收时统计结实率和
结实量。
花粉—胚珠比(P /O)的计算:取滇牡丹含苞待
放花朵 15 ~ 20 枚,剥开花瓣从内轮至外轮不同区域
分别取 4 ~ 6 枚花药,并记录同朵花的花药总数和胚
珠总数,将所取花药置于 14 mL 离心管中开盖自然
干燥散粉,之后加入蒸馏水混匀,稀释到一定浓度
后,采用标准滴定管取稀释溶液在显微镜下记录
花粉数,重复 5 ~ 10 次,通过换算确定花粉—胚珠
比值。
46 东 北 林 业 大 学 学 报 第 41 卷
繁育系统试验:为确定滇牡丹的繁育系统特征,
做了以下套袋试验:不去雄套袋,对花冠即将打开未
露出柱头的花朵直接套硫酸纸袋,测定其自交特性;
去雄套袋,剥开即将开放的花朵,人工摘除全部雄
蕊,然后套硫酸纸袋,目的在于检测是否存在无融合
生殖现象;直接网袋,花瓣未打开时套网袋,阻止昆
虫进行传粉活动,目的是检测风媒传粉能力;人工同
株异花授粉,在盛花期取同株上已散开的花粉直接
为未打开花朵授粉,或在散粉前取出花粉自然干燥,
选择合适时间为同株其他花朵授粉,被授粉的花朵
在开放前去雄套袋;人工异株异花授粉,方法同人工
同株异花授粉;自然授粉,对与其他试验开花期相近
的花朵直接挂牌标记,检测其自然条件下授粉状况。
为保证试验数据的准确度,用于繁育系统试验
的花朵尽量选择株龄及花期相近、种群密度及环境
相近区域。期间经常对花朵进行检查,揭袋换气防
霉变,防止昆虫活动及刮风下雨影响。待到每年的
9 月中下旬种子成熟时,将蓇葖果按照不同套袋处
理分别采收,统计结实率、结实量及种子饱满度等。
3 结果与分析
3. 1 开花物候及花部特征
香格里拉滑雪场滇牡丹整体花期为每年的 5 月
中旬至 6 月中下旬,不同年份开花时间略有不同,
2009 年为 5 月 10 日—6月 12 日,2010 年为 5 月 18
日—6月 13 日,2011 年为 5 月 13 日—6 月 18 日。
2010 年初花期明显延迟,且整体花期短于其他年
份,这可能与当年的干旱和极端天气有关。滇牡丹
的单花花期一般为 6 ~ 9 d,明显大于一般栽培品种,
这与其温度、光照等自然物候密切相关。滇牡丹同
一植株上 1 ~ 2 个花朵簇生或互生 1 年生枝叶腋,少
数 3 个花朵互生,3 年生以上植株在合适环境条件
下均可正常开花,萌蘖植株次年便可开花结实。
花瓣打开时先露出柱头顶端及内轮花药,随着花
瓣打开,外轮花药逐步显露,正常开花的花朵在处
于半开状态,即不完全展开呈杯状时内轮花药开
始散粉,向阳的花药略早。随着花瓣展开,花药由
内而外逐步散粉,属雄蕊离心发育方式,持续时间
可达 5 ~ 6 d,有时直到花瓣干枯或凋落后花粉仍
有残留或未散尽。
对于遭受虫食的花朵,如图 2 所示,花瓣未打开
时将其剥开,发现有散粉现象,并且都出现在被虫食
的花药边缘,其中可看到较小的幼虫蠕动(图 2A、
B)。待到花瓣自然打开后,柱头已被幼虫注入(图
2C、D) ,并有其排泄物溢出,花瓣脱落后剥开柱头可
见较大幼虫(图 2E、F)。在调查中发现,滇牡丹种
子虫食率高达 80%,该虫可能是一种食蚜蝇(Syr-
phidae)虫卵注入繁殖,但仍需继续观察研究。
图 2 不同时期滇牡丹虫食特征
3. 2 花粉活力与柱头可授期
对于滇牡丹的花粉活力,参照本课题组律春燕
等[20]的研究结果,滇牡丹花粉在 4 ℃条件下贮藏 1
a后仍具有活力,常温条件下存放 10 d 后仍有较高
活力,利用贮藏了 1 a 的滇牡丹花粉对中原品种杂
交时仍可结实。根据取样滇牡丹花药,得到的 P /O
值为(6 124 ~ 9 713)∶ 1,极大的花粉数量为较高授
粉成功率提供了可能。
56第 1 期 李 奎等:滇牡丹的开花特征及繁育系统
对于滇牡丹的柱头可授期,适时采集花粉直接
对开花前 2 d至开花后 5 d的花朵进行授粉试验,时
间分别记录为-2、-1、0、1、2、3、4、5 d,不同时期授粉
花朵数为 15 ~ 25,授粉结实率如图 3 所示,开花前 1
d至开花后 3 d结实率大于 70%,开花后 4 d授粉结
实率迅速下降,在柱头变硬变暗之后失去接受花粉
的能力。
图 3 滇牡丹柱头可授性
3. 3 繁育系统
滇牡丹不同套袋试验结果如表 1 所示,去雄套
袋的 24 个花朵均未产生有效种子,表明不存在无融
合生殖现象。不去雄套袋的 18 个花朵中只有 1 个
产生种子,可能存在微弱的自交性。直接套网袋的
16 个花朵中有 3 个生成种子,表明滇牡丹有一定的
风媒传粉能力,但效率并不高,结实率只有 18. 8%,
通过花粉流的检测发现(图 4) ,滇牡丹花粉最大水
平飞行距离约为 2 m,与其拥有的大量花粉比较,在
2 cm×5 cm 的载玻片上收集到的花粉极其有限,在
静风天气情况下,风媒传粉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在
同株异花授粉的 20 个花朵中有 4 个结实,结实率为
20. 0%。以上 3 种处理方式结实花朵的种子产量均
不高,有的蓇葖果内仅有 1 ~ 2 粒种子,不结实的花
朵几乎都能形成蓇葖果种皮,里面同样具有整齐排
列的不育胚珠。异株异花授粉与自然杂交的结实率
均较高,人工异株异花授粉结实率达到了 87. 0%,
而自然条件下的传粉多源于昆虫活动。通过昆虫标
本的收集和鉴定认为,滇牡丹花间活动最多的昆虫
为蜂类,主要为中华蜜蜂(Apis (Sigmatapis)cerana
cerana)和无斑宽痣蜂(Macropis (Sinomacropis)im-
maculata) ,自然授粉结实率低于人工异株异花授
粉,表明自然状态下的昆虫传粉很可能不能完全满
足柱头接收花粉的要求。
表 1 滇牡丹不同处理的结实率
处理方法 处理花数量 /个 结实花数量 /个 结实率 /%
不去雄套袋 18 1 5. 5
去雄套袋 24 0 0
直接网袋 16 3 18. 8
同株异花授粉 20 4 20. 0
异株异花授粉 23 20 87. 0
自然授粉 27 21 77. 8
图 4 滇牡丹花粉流
4 结论与讨论
滇牡丹具有无性繁殖的特性,并且其种群的维
持和拓展主要以萌蘖方式形成新植株,实生苗数量
较少。但对于开拓新的分布区而言,种子繁殖总有
营养繁殖无法替代的作用[21],而且有性生殖分配可
能是多变的[22-23],种子对环境改变的适应具有一定
的选择性变异,而繁育系统特征是形成种子的关键
环节。
在繁育系统试验中所采用的 6 种不同套袋结果
认为,滇牡丹没有无融合生殖现象,有一定的风媒传
粉能力,可能具有微弱的自交性,人工杂交结实率大
于自然环境条件下的结实率。试验表明,自然环境
中的传粉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滇牡丹的传粉
需求,访花昆虫量有限,或是受同花期植物的干扰,
昆虫不能完全访问。这在同属(芍药属 Paeonia)植
物中与罗毅波等[19]和 Schlising[17]的研究结果有相
似之处。种子的形成多数依赖于传粉昆虫的活动,
通过异花传粉携带的异质基因可以进一步增强后代
的变异性和适应性,并进而推动物种本身的进化。
对于本属的加利福利亚芍药(P. californica) ,
Grant[15,24]认为是以自花授粉为主,正是由于自花授
粉才使得该种的杂合性不被自然选择所淘汰,
Schilising[17]则认为是异花授粉植物,其雌蕊先熟更
强调异花授粉的可能性。罗毅波等[19]从蜂类的活
动规律来看,认为异花授粉在自然状态下是完全可
能的,并认为矮牡丹应属异花授粉植物。滇牡丹在
花瓣打开后由内轮到外轮逐渐散粉,花瓣打开前 1 d
至打开后 3 d 授粉成果率均较高,直到柱头变暗硬
化,散粉仍在持续,可认为具有雌蕊先熟的特性,并
且在繁育系统试验中,人工异株杂交的结实率略高
于自然状态下结实率,结合套袋试验的结果,可以认
为滇牡丹也应属于异花授粉植物。另外,滇牡丹的
花粉—胚珠比值较高,花粉数量大,并且花粉活力持
续时间长,滇牡丹异花授粉是完全可行的。
Schlising[17]和罗毅波等[19]都认为芍药属作为
多年生植物,每年的结实量足够维持或扩大现有的
66 东 北 林 业 大 学 学 报 第 41 卷
居群规模,但对于滇牡丹,李奎等[25]在其种群数量
动态变化的研究中发现其种群数量是不断下降的,
种群数量主要依靠种子实生苗植株和萌蘖枝条共同
维持,但如果种子繁殖受限,即使没有人类的干扰,
滇牡丹也很难保证在生态位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在
3 a的调查研究中发现,随着居群内川滇柳、毛轴蕨
等种群数量的不断拓展,以及耕地的不断扩张和人
类的不断采挖,以萌蘖为主要繁殖方式的滇牡丹日
趋衰退、生长势下降、种群花朵变小、开花数和结实
量连年下降。因此,发挥有性生殖的选择适应性优
势,种子繁殖是保障,而成功传粉是必要前提。
滇牡丹繁育系统认为该种为异花授粉植物,蜂
类是主要传粉昆虫。影响传粉的因素主要有生境内
访花昆虫种类和数量、天气条件、同花期植物种类和
数量等。由于生境内蜂类数量有限或天气等因素的
影响,昆虫不能及时访问居群内全部花朵,从而导致
自然条件授粉结实率低于人工杂交水平。滇牡丹生
境内其他植物种群郁闭度加大,使其开花也受到一
定的限制。另外,阴雨天对滇牡丹传粉的影响是巨
大的,气温下降,昆虫很少在花间活动,花粉随雨水
散落,光照不足影响蜜液的分泌量,很多花朵在授粉
最佳时期不能成功授粉,造成自然条件下结实率的
下降。综上所述,为保障滇牡丹结实,在开花期通过
人工放蜂增加访花者数量可加强传粉力度,适当降
低居群内其他植物的郁闭度,特殊天气(如阴雨天)
条件下使用人工授粉等,为后代环境变化的适应性
创造条件,促进生境内实生植株的形成,保障滇牡丹
种群数量稳定。
参 考 文 献
[1] 何亚平,刘建全.植物繁育系统研究的最新进展和评述[J].植
物生态学报,2003,27(2) :151-163.
[2] 王洁,杨志玲,杨旭.濒危植物繁育系统研究进展[J]. 西北农
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9(9) :206-213.
[3] 李鹂,党承林.短葶飞蓬(Erigeron breviscapus)的花部综合特征
与繁育系统[J].生态学报,2007,27(2) :571-578.
[4] Wyatt R. Pollinator-plant interactions and the evolution of breed-
ing systems[M]. Orlando:Academy Press,1983:51-95.
[5] Dafni A,Hesse M,Pacini E. Pollen and pollination[M]. New
York:Springer-Verlag,2000.
[6] 刘林德,陈磊,张丽,等.华北蓝盆花的开花特性及传粉生态学
研究[J].生态学报,2004,24(4) :718-723.
[7] 肖宜安,何平,李晓红.濒危植物长柄双花木的花部综合特征
与繁育系统[J].植物生态学报,2004,28(3) :333-340.
[8] 马绍宾,王耀华,崔明昆.全缘金粟兰弥勒居群繁殖生物学研
究[J].云南植物研究,1997,19(4) :415-422.
[9] 洪德元,潘开玉.芍药属牡丹组的分类历史和分类处理[J].植
物分类学报,1999,37(4) :351-368.
[10] 王莲英. 中国牡丹品种图志[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7:2-7.
[11] 冯国楣,黄牡丹. 中国植物红皮书:稀有濒危植物:第 1 册
[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530-531.
[12] 李奎,郑宝强,王雁,等.野生滇牡丹资源调查与分析[J]. 中
国城市林业. 2009,12(5) :71-75.
[13] 李奎,郑宝强,王雁,等. 40 个野生滇牡丹群体的花粉形态研
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1,33(1) :94-103.
[14] 王志芳.黄牡丹种子萌发及其营养物质和内源激素的动态变
化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7.
[15] Grant V.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germplasm[M]. 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1964.
[16] Turpin R A,Schlising R A. A new method for studying pollen
dispersal using iodine[J]. Rad Bot,1971,11:75-78.
[17] Schlising R A. Reproductive proficiency in Paeonia californica
(Paeoniaceae) [J]. Amer J Bot,1976,63(8) :1095-1103.
[18] 红雨,刘强.芍药的传粉生物学研究[J]. 广西植物,2006,26
(2) :120-124.
[19] 罗毅波,裴颜龙,潘开玉,等. 矮牡丹传粉生物学的初步研究
[J].植物分类学报,1998,36(2) :134-144.
[20] 律春燕,王雁,朱向涛,等. 黄牡丹花粉生活力测定方法的比
较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09,23(2) :272-277.
[21] 刘林德,王仲礼,田国伟,等.刺五加传粉生物学研究[J]. 植
物分类学报,1998,36(1) :19-27.
[22] Bierzychudek P. Pollinator limitation of plant reproductive effort
[J]. Amer Nat,1981,117:838-840.
[23] 钟章成.植物种群的繁殖对策[J].生态学杂志,1995,14(1) :
37-42.
[24] Grant V. Genetics of flowering plants[M]. New York:Columbia
Univ Press,1975.
[25] 李奎,郑宝强,王雁,等.滇牡丹自然种群数量动态[J]. 植物
生态学报,2012,36(6) :522-529.

(上接 62 页)
[10] 李学,王恩久,刘春起,等.野生笃斯越桔适生生境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 :18714-18716.
[11] 王恩久,郭有燕,李学,等. 大兴安岭林区野生笃斯越桔林分
土壤研究[J].今日科苑,2008(24) :151.
[12] 罗旭,张海峰,李华,等.笃斯越桔嫩枝扦插繁殖技术[J]. 林
业科技,2005,30(2) :6-8.
[13] 兰士波.天然笃斯越桔优异种质选择及苗木规模化生产技术
[J].中国林副特产,2010(5) :7-10.
[14] 唐雪东,李亚东,吴林,等. 黑土施用有机物料和硫磺粉对越
桔生长的影响[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3,25(2) :49-53.
[15] 吴林,李亚东,张志东,等.淹水、干旱条件下北空越桔生理反
应的研究[J].果树科学,1998(2) :137-140.
[16] 程广有,刁淑清.笃斯越桔硬枝扦插技术研究[J].吉林林学
院学报,1999,15(3) :163-165.
[17] 聂飞,廖优江,何健.美国兔眼蓝莓繁殖技术研究[J].亚热带
植物科学,2004,33(4) :39-41.
[18] 刘海广,李亚东,张志东,等. 抗寒蓝莓品种“圣云”引种试栽
研究[J].北方园艺,2006(3) :23-24.
[19] 孙贵宝.高压静电场长期贮藏保鲜蓝莓果的试验研究[J].农
机化研究,2003(1) :121-123.
[20] 邱扬,傅伯杰,王军,等. 黄土丘陵小流域土壤水分时空分异
与环境关系的数量分析[J]. 生态学报,2000,20(5) :741 -
747.
[21] 刘世梁,郭旭东,连钢,等. 黄土高原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的多
尺度分析[J].水土保持学报,2005,19(5) :105-108.
[22] 杨万勤,钟章成,陶建平,等.缙云山森林土壤速效 K 的分布
特征及其与物种多样性的关系[J]. 应用生态学报,2001,20
(6) :1-3.
[23] 区余端,苏志尧,彭桂香,等. 车八岭山地常绿阔叶林冰灾后
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J]. 生态学报,2009,29(11) :
6156-6164.
[24] 周志强,刘彤,李云灵,等. 立地条件差异对天然东北红豆杉
(Taxus cuspidata)种间竞争的影响[J]. 生态学报,2007,27
(6) :2223-2229.
[25] 鲍士旦.土壤农化分析[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76第 1 期 李 奎等:滇牡丹的开花特征及繁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