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 2007, Vol. 28, No. 09 食品科学 ※基础研究66
收稿日期:2007-06-20 * 通讯作者
作者简介:艾克白尔·买买提(1981-),男,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资源植物研究。
琐琐葡萄乙酸乙酯提液和正丁醇提液
抑菌作用初步研究
艾克白尔·买买提,迪丽拜尔·托乎提,阿不都拉·阿巴斯*
(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
摘 要:先用95%乙醇浸泡,然后用乙酸乙酯和正丁醇从琐琐葡萄中提取其活性成分,并探讨了其抑菌作用。结
果表明,琐琐葡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物对微生物有明显抑制作用。
关键词:琐琐葡萄;提取物;抑菌作用
Preliminary Study on Antibacterial of Ethylacetate and n-Butanol Extracting Solution from Xinjiang Vitis viniferaL
AKBAR Mamat,DILBAR Tohty,ABDULLA Abbas*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njiang University, Urumqi 830046, China)
Abstract :The ethylacetate extracts and the n-butanol extracts from Xinjiang Vitis viniferaL wer ssayed for antibacterial
activity four kind of bacteria. Results showed that extracts of Xinjiang Vit s viniferaL has notable inhibiting micro rganism activity.
Key words:Xinjiang V tis vinifera L;extracts;antimicrobial activity
中图分类号:TS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630(2007)09-0066-03
琐琐葡萄又名SUOSUO葡萄、索索葡萄、豆粒葡
萄。果粒小如胡椒。琐琐葡萄来源是葡萄科(Vitaceae)
葡萄属(Vitis vinifera)植物山葡萄,为无核红葡萄系。琐
琐葡萄可内服、煎汤、捣汁或浸酒,有补气血,强
筋骨,利小便之功效。主治气血虚弱,肺虚咳嗽,
心悸盗汗,风湿痹痛,淋病,浮肿。世界上琐琐葡
萄主要分布在东亚[1]。我国主要产于新疆的吐鲁番,
鄯善和田等地。迄今国内外对琐琐葡萄化学成分的研
究比较少,本研究采用不同提取方法从琐琐葡萄中提
取有效抗菌成分做抑菌实验,不仅有望筛选到具有抗
菌成分的药材新资源,也可获知有效的提取方法。这
对评价琐琐葡萄的药用价值,开发利用这一自然资源
具有实际意义[2-4]。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样品
琐琐葡萄2005年9月采于采自新疆鄯善,经新疆大
学植物教研室阿不都拉·阿巴斯教授鉴定。将全草晾
干、粉碎,备用。
1.1.2菌种
大肠肝菌(Escherichia col,E.c)、金黄色葡萄球
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B.s)和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B.),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药检所药理室。
1.1.3培养基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5]。
1.1.4试剂
牛肉膏、蛋白胨、琼脂、NaCl、蔗糖、葡萄糖、
NaOH、 Cl、乙醇。
1.1.5仪器
超净工作台、手提式灭菌锅、恒温控制箱旋转蒸
发仪,分液漏斗,冰箱等。
1.2方法
1.2.1琐琐葡萄提取液的制备[6-10]
1.2.2菌悬液的制备[11]
将各供试菌菌种接种于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斜面
上,37℃培养20~22h活化,再将斜面活化好的各供试
菌体置于装有9ml无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振荡摇匀,
分别稀释制成含菌量为10-2~10-6CFU/ml的菌悬液。
1.3抑菌实验
67※基础研究 食品科学 2007, Vol. 28, No. 09
1.3.1抑菌效力的测定[2]
将灭菌过的培养基制成平板,吸取0.2ml菌悬液均
匀涂抹到平板上。将各浸渍过琐琐葡萄乙酸乙酯提液和
正丁醇提液中的滤纸圆片(6mm)风干,放到每个涂有菌
液的平板上,等距离放三片,每个试验平行三次,并
用无菌水作空白对照,确定抑菌效果。在37℃下培养
24h后测定抑菌圈直径大小,取平均值。
1.3.2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测定
配置足够量的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121℃湿
热灭菌,制成平板,置于0~4℃下冷藏备用。以提取
备正丁醇提取物0.8g,用50ml蒸馏水配成0.16g/ml提取
液,10ml取该溶液加入到40ml有蒸馏水的试管中,配
成不同浓度的琐琐葡萄正丁醇提取液。以提取备乙酸乙
酯提取0.5g,用50ml蒸馏水配成0.1g/ml提取液,10ml
该溶液加入到40ml有蒸馏水的试管中,配成不同浓度的
琐琐葡萄乙酸乙酯提取液。吸取0.2ml菌悬液均匀涂抹到
平板上。将各浸渍过不同浓度的琐琐葡萄乙酸乙酯提液
和正丁醇提液中的滤纸圆片(6mm)风干,放到每个涂有菌
液的平板上,等距离放三片,每个试验平行三次,并
用无菌水作空白对照,确定抑菌效果。每个浓度做三个
重复,置适宜温度下培养(36+1)℃,24h。观察实验结
果。以能抑制细菌生长的最低添加量为该提取物的最低
抑菌浓度(MIC)。无菌生长的最低浓度即为提取物的最低
抑菌浓度(MIC)。以上操作均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2 结果与分析
由表1 中结果可知,两种提取物原液对四种供试菌
的生长均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琐琐葡萄乙酸乙酯提液对
大肠杆菌的抗菌作用稍弱之外,对其余菌具有比较强的
抗菌作用,尤其对枯草杆菌的抗菌作用更明显。
琐琐葡萄正丁醇提液对四种细菌均有很强抗菌作
用,尤其对大肠肝菌的抗菌和短小芽孢杆菌作用更明
显。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比对其他菌种的抑
菌作用相比也较弱。
2.2琐琐葡萄正丁醇提液与琐琐葡萄乙酸乙酯提液对各
供试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
称取样品500g
↓
加10倍样量的乙醇提取溶剂5000ml
↓
过滤
↓
滤液
↓
旋转蒸发浓缩
↓
加石油醚除去色素
↓
用乙醚得到乙醚提取物
↓
用乙酸乙酯得到乙酸乙酯提取物然后旋转蒸发浓缩至粘着状
↓
用正丁醇得到正丁醇提取物然后旋转蒸发浓缩至粘着状
↓
用水溶解并定容于10ml 而成水悬浊液
↓
分别获得乙酸乙酯提取液,正丁醇提取液
图1 乙酸乙酯提液与正丁醇提液的制备流程
Fig.1 Preparation process of ethylacetate and n-butanol
extracting solution
2.1琐琐葡萄乙酸乙酯取液、正丁醇提取液对各供试
菌的影响
表1 两种提取液的抑菌作用
Table 1 Bacteriostatic activity of two kinds of extracts
抑菌圈直径(mm)
E.c S.a B.s B.p
乙酸乙酯提液 11 16 22 14
正丁醇提液 19 11 14 17
由表2 可知,琐琐葡萄正丁醇提液物对四种供试细
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
菌为0.00128g,枯草杆菌为0.0064g,短小芽孢杆菌为
0.032g。表3表明,琐琐葡萄乙酸乙酯提液物对各供试
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大肠杆菌为0.02g,金黄色
葡萄球菌为0.0008g,枯草杆菌为0.004g,短小芽孢杆
菌为0.02g。
3 结 论
琐琐葡萄乙酸乙酯取液,正丁醇提取液都具有不同
表2 琐琐葡萄正丁醇提液对各供试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
Table 2 MIC of n-butanol extracts on different bacteria
琐琐葡萄正丁醇 抑菌效果
提取浓度(g/ml)E.c S.a B.s B.p
0.16 ++ + + +
0.032 + + + -
0.0064 + + - -
0.00128 - - - -
0.000256 - - - -
注:-表示无菌生长,+ 表示少量菌生长,++ 表示菌大量生长。
表3 琐琐葡萄乙酸乙酯提液对各供试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
Table 3 MIC of ethylacetate extracts on different bacteria
琐琐葡萄乙酸乙酯 抑菌效果
提液浓度(g/ml) E.c S.a B.s B.t
0.1 + ++ ++ ++
0.02 - + + -
0.004 - + - -
0.0008 - - - -
0.00016 - - - -
2007, Vol. 28, No. 09 食品科学 ※基础研究68
程度的抑菌活性,对球菌和杆菌、革兰氏阳性和阴性
都有抑菌活性,琐琐葡萄正丁醇提液与乙酸乙酯提液
抑菌效果的差异不大。这说明乙酸乙酯像正丁醇一样
将植物体内有效抑菌物质提取出来。正丁醇提液浓度
在0.00128g时对所有供试菌种均有抑制作用,乙酸乙酯
取液提液则要0.0008g。实验证明琐琐葡萄对几种造成食
品腐败的微生物具有一定的抗性,为其在这方面的开发
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但对于其抗菌活性物质还有
待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董方言, 弥宏, 陈颖, 等. 中药微量元素研究进展[J]. 世界元素医学,
1998, 5(3): 20.
[2]刘勇民. 维吾尔药志: 下册[M]. 乌鲁木齐: 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 1999:
150-155.
[3]周晓英, 田树革, 孙莲, 等. 维吾尔药琐琐葡萄中无机元素含量测定
及紫外光谱分析[J]. 中国发族医药杂志, 2004(2): 26-27.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维吾尔药分册[M]. 乌鲁木齐: 新疆
科技卫生出版社, 1999: 88.
[5]沈萍, 范秀容, 李广武. 微生物学实验[M]. 3版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
社, 1999: 214-215.
[6]霍光华, 高荫榆, 陈明辉. 乌柏叶抑菌活性功能成分的研究[J]. 食品
与发酵工业, 2005, 31(3): 52-56.
[7]王晓文, 丛媛媛, 堵年生, 等. 维吾尔药琐琐葡萄化学成分研究[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03(6): 579.
[8]堵年生, 丛媛媛, 王晓文, 等. 维吾尔药琐琐葡萄的生药学鉴定[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03(6): 581.
[9]DOUILLET-BREUIL A-C, JEANDET P, ADRIAN M, et al. Changes
in the phytoalexin content of various vit s spp. inresponse to ultraviolet
elicitation[J]. J Agric Food Chem, 1999, 47(10): 4456-4461.
[10]TEGUO P W, FAUCONNEAU B, PEFFIEUX G, et al. Isolation,
identification,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three stilbene glucosides newly
extracted from Vitis viniferacell cultures[J]. Nat Prod, 1998, 61: 655-657.
[11]严赞开. 生姜提取物的抑菌试验[J].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05(1): 74-76.
[12]赵东亮, 郁建平, 周晓秋, 等. 博落回生物碱的抑菌作用研究[J]. 食
品科学, 2005, 26(1): 45-47.
收稿日期:2007-08-05 *通讯作者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676051;2 73048);上海交通大学重点建设资助项目(A类,AE150085)
作者简介:张爱(1982-),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功能食品。
基于量子化学计算的β-胡萝卜素溶解性能的
QSPR研究
张 爱1,2,赵 波1,*,王正武2
(1.南京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2.上海交通大学农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系陆伯勋食品安全研究中心,上海 201101)
摘 要:应用DFT-B3LYP/6-31G*方法计算所得的 4种常用溶剂分子结构单元的物性参数,对β-胡萝卜素溶解
性能做定量结构性质(QSPR)研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建立QSPR预测模型,其复相关系数R2=0.933,标准偏
差SD=0.316。模型所得的计算值与实验值的相关系数R=0.980,标准偏差SD=0.241。研究表明,影响β-胡萝
卜素溶解性能的因素主要有平均分子极化率α,分子摩尔体积Vm,分子中最正氢原子静电荷qH+,分子摩尔质
量M等参数。用这些量子化学参数所建立的QSPR模型能对未知溶剂做简单快速的预测。
关键词:量子化学计算;QSPR;β-胡萝卜素;溶解度
Quantitative Structure-Property Relationship Study on Solubility of β-Ca oten on
Basis of Quantum Chemistry Calculation
ZHANG Ai1,2,ZHAO Bo1,*,WANG Zheng-wu2
(1.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7, China;2.Bor Luh Food
Safety Center, Department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1101, China)
Abstract :The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method at the B3LYP/6-31G* level were carried out for calculating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