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鹿仙草与鹿衔草的鉴别
夏 杰 云南省中医医院(昆明 650021)
尹蔚萍 云南省中医学院(昆明 650200)
摘要:目的 为正确识别中药鹿仙草与鹿衔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二者的性状、显微、TLC 予以鉴别。结果与结论 其性
状、显微、TLC 特征差异较大,易于区别。
关键词:鹿仙草;鹿衔草;性状鉴别;显微鉴别;TLC
doi:10. 3969 / j. issn. 1003-8914. 2010. 04. 101 文章编号:1003-8914(2010)-04-0706-03
Identific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Lu Xiancao and Chinese Pyrola Herb
Xia Jie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Yunnan Province,Kunming 650021,China
Yin Weiping Yun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Kunmin 6502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correct distinction between Lu Xiancao and Chinese Pyrda Herb to provide reference. Methods:The traits,
microscopic,TLC to be identified. Results and Conclusion:Its character,microscopic,TLC characteristics quite different,is easy to
distinguished.
Key words:Chinese medicine Lu Xiancao;Chinese Pyrola Herb;Character identification;microscopic identification;TLC
中药鹿仙草为蛇菰科植物蛇菰 Balanophora
harlandill Hook. f. 或筒鞘蛇菰 Balanophora involucrata
Hook. f. 干燥的寄生全草。别名:人头七,为拉祜族
药,具壮阳补肾、理气健胃、清热解毒、止血生肌之功,
民间常用于阳痿,遗精,水肿,慢性肝炎,胃气痛,风热
斑疹,外伤出血等证[1]。主要成分为多糖、黄酮、蒽
醌、强心苷、甾醇等[2]。因鹿仙草在临床上偶用,药材
紧缺,常有医师或药师误把鹿衔草当鹿仙草用。鹿衔
草为鹿蹄草科植物鹿蹄草 Pyrola calliantha H. Andres
或普通鹿蹄草 Pyrola decorata H. Andres 干燥的全草。
别名:鹿蹄草、鹿含草,具祛风湿、强筋骨、止血之功,用
于风湿痹痛,腰膝无力,月经过多,久咳劳嗽[3]。主要
成分为鹿蹄草素、N-苯基-2-萘胺、高熊果酚苷、梅笠草
素、槲皮素、没食子酸、金丝桃苷等[4]。
分析两药,均为不同科、属的植物,功效主治、主要
成分不同,在临床上不可混用。有鉴于此,我们对二者
的性状、显微予以鉴别。
1 性状
1. 1 鹿仙草 蛇菰,寄生肉质全草,无根无叶。块状
根茎多个聚成一团,基部分枝或分裂,扁球形,直径 2
~ 6cm。表面邹缩,粗糙,棕色,密被颗粒状小疣瘤,散
生黄白色梅花状皮孔,直径 2 ~ 3mm。分枝顶端膨大,
长 2 ~ 7cm,直径 0. 5 ~ 4. 5cm。花茎粗短,易拆断,深
棕色,2 ~ 10 个。肉穗花序,棕褐色,雌雄异株,苞片覆
瓦状排列,阔卵形,长约 1. 5cm,宽约 2cm。雄花序圆
柱状,雄花无柄,辐射对称,聚药雄蕊,花药马蹄形,密
集排列。雌花序卵圆形或圆状椭圆形,表面可见细小
的密集颗粒。质坚实,不易拆断,断面棕黑色,气微,味
涩。
筒鞘蛇菰:形态与上种相似。根茎不分枝或偶分
枝。可见寄生根,花茎 1 ~ 3 个,深棕色,雄花有柄,花
茎中部有叶状的筒鞘包被。
1. 2 鹿衔草 鹿蹄草,多年生干燥全草,长 15 ~
25cm,全体无毛。茎短,紫褐色,稍具棱,并有皱纹,微
有光泽。根状茎细长,近圆柱形,稍具棱条,匍匐或斜
生,红棕色或紫棕色,节上具三角形鳞叶。叶基部丛
生,4 ~ 8 枚,长叶柄,互生,叶薄革质,圆形或卵圆形,
长 2 ~ 6cm,宽 1 ~ 4cm,先端钝圆或钝尖,基部圆或近
平截,全缘或具不明显的疏锯齿,网状脉,叶缘向叶背
略反卷,主脉向两面突出,上面紫红色,下面呈灰蓝绿
色。花葶长 10 ~ 25cm,紫棕色有光泽,常具三棱。总
状花序,4 ~ 13 朵卷缩的钟形棕色花,每花具小苞片 1
枚,披针形,与花梗近等长,长 4 ~ 8mm。气微,味淡、
微苦。
普通鹿蹄草:形态与上种相似。根状茎斜上横
生,叶柄较上种粗而直立,叶片大,革质,较厚,椭圆
形或长卵圆形,先端钝尖,有小突尖头,叶基广楔形
向下延,主脉明显向叶背突出,叶表面深绿色,叶脉
附近呈淡绿白色,叶背与叶柄均呈紫红色。花葶较上
种粗而长,长 15 ~ 30cm,近中部有 1 ~ 2 鳞片状叶或
·607· 光明中医 2010 年 4 月第 25 卷第 4 期 CJGMCM April 2010. Vol 25. 4
无;苞片长于花梗。
2 显微
2. 1 鹿仙草
2. 1. 1 根茎横切面 蛇菰:表皮为 1 例紧密排列的细
胞,细胞外壁和侧壁较厚,木栓化,类方形。皮层细胞
类圆形或多角形,8 ~ 12 列,薄壁细胞中充满不规则或
类圆形的蜡质块。木栓层由 2 ~ 5 列细胞组成。中柱
宽广,散有多数无限周韧形或外韧形维管束,具有直径
6 ~ 25μm 木化的螺纹导管。皮层和髓部界线不明显
(图 1)。
筒鞘蛇菰:表皮细胞类圆形。
2. 1. 2 花茎横切面 蛇菰:表皮细胞 1 例,外被角质
层、木栓化。皮层细胞类圆形,10 ~ 12 列。中柱宽广,
无限周韧形或外韧形维管束。具有直径 6 ~ 25μm 木
化的螺纹导管。皮层和髓部界线不明显(图 2)。
筒鞘蛇菰与蛇菰的特征一致。
图 1 蛇菰根茎
横切面简图
图 2 蛇菰花茎
横切面详图(10 × 30)
2. 2 鹿衔草
2. 2. 1 茎横切面 鹿蹄草:表皮细胞类方形,角质层
薄。皮层较宽,外侧为 2 ~ 3 列的厚角细胞,含叶绿体;
内侧为 6 ~ 8 列的薄壁细胞,含淀粉粒,单粒圆形,直径
4 ~ 9μm。内皮层明显,由长圆形的细胞成环状连接。
韧皮部甚窄。形成层成环。木质部成环状连接,髓线
由 1 ~ 2 列细胞组成。髓部大,边缘薄壁细胞略木化,
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簇晶,直径 20 ~ 40μm (图 3)。
普通鹿蹄草 淀粉粒,单粒圆形,较大,直径 7 ~
20μm。草酸钙簇晶,较大,直径 35 ~ 60μm。
2. 2. 2 叶横切面 鹿蹄草:上、下表皮细胞类方形,
外被角质层。上表皮具 1 ~ 3 列厚角细胞,角质层。下
表皮具 5 ~ 7 列厚角细胞,有多数不定式气孔。栅栏细
胞不明显,海绵组织及薄壁细胞中可见草酸钙簇晶,直
径 14 ~ 28μm。主脉维管束外韧型,木质部新月形,韧
皮部狭窄。薄壁细胞含红棕色或棕黄色物(图 4)。
普通鹿蹄草 叶片较厚,主脉向下方显著凸出。
上、下方表皮细胞长方形。草酸钙簇晶大,直径 25 ~
60μm。
图 3 鹿蹄草茎横切面
1. 表皮;2. 厚角组织;
3. 皮层;4. 韧皮部;
5. 形成层;6. 木质部;
7. 髓;8. 草酸钙簇晶
图 4 鹿蹄草叶横切面
1. 上表皮;2. 厚角组织;
3. 叶肉组织;4. 韧皮部;
5. 木质部;6. 草酸钙簇晶;
7. 下表皮
图 5 鹿蹄草叶表面观
1. 下表皮;2. 上表皮;
3. 草酸钙簇晶
2. 2. 3 叶表面观 鹿蹄草:
上表皮细胞垂直周壁波状弯
曲,略呈不规则念珠状,平周
壁表面角质层具条纹。下表
皮细胞略波状弯曲,细胞壁
呈念珠状增厚,并有多数不
定式气孔,直径 30 ~ 40μm,
副卫细胞 4 ~ 6 个。薄壁细
胞内含草酸钙簇晶(图 5)。
普通鹿蹄草与鹿蹄草特
征一致。
3 薄层色谱
3. 1 鹿仙草 取本品粉末各 1g,加氯仿 15ml,水浴回
流 30min,滤过,滤液浓缩至 1ml 备用。以 β-谷甾醇和
α-香树脂醇,加氯仿制成每 1ml 各含 1ml 的混合液作
对照品。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 2005 版一部)试
验,取上述供液各 1 ~ 3μl 在同一硅胶 G 板上点样,以
环己烷-丙酮(5∶ 2)作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 5%磷
钼酸乙醇液烘烤显色,日光下,蛇菰和筒鞘蛇菰与对照
品在对应位置上显蓝色斑点(图 6)。
图 6 薄层色谱
S. 对照品;1. 蛇菰;
2. 筒鞘蛇菰;
A. α-香树脂醇;B. β-谷甾醇
图 7 薄层色谱
S. 对照品;1. 鹿蹄草;
2. 普通鹿蹄草;
A. 高熊果甙 +异高熊果甙
3. 2 鹿衔草 取本品粉末各 1g,加乙醇 15ml,水浴温
浸 20min,滤过,滤液浓缩至 1ml 备用。以高熊果甙及
异高熊果甙,加乙醇制成每 1ml 各含 1ml 的混合液作
·707·光明中医 2010 年 4 月第 25 卷第 4 期 CJGMCM April 2010. Vol 25. 4
对照品。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 2005 版一部)试
验,取上述供液各 1 ~ 3μl 在同一硅胶 G 板上点样,以
乙酸乙酯作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 1% Gibbs 乙醇
液溶后以氨水熏蒸。鹿蹄草和普通鹿蹄草与对照品在
对应位置上显蓝色斑点 (图 7)。
4 结论
经对鹿仙草和鹿衔草的性状、显微结构、薄层色谱
进行比较,其性状、显微、薄层色谱等特征差异较大,易
于区别。
参考文献
[1 ] 云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云南省中药饮片标准(2005 版第
二册)[S].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8:146.
[2 ] 滕荣伟 . 蛇菰的化学成分[J]. 云南植物研究,2000,22(2):
225.
[3 ] 国家药典委员会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 版一部)[S]. 北
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26.
[4 ] 田玉先 .鹿衔草的研究与应用[J].陕西中医函授,1998(5):1-2.
作者简介:夏杰(1975—),男,云南宣威人。主管中药师,大学本科。研
究方向:药事管理和合理用药。
(本文校对:宗家庆 收稿日期:2009 - 09 - 18)
桂枝汤归属问题的理论探讨
穆东升 辽宁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院(沈阳 110032)
摘要:桂枝汤归属问题历来有争议,作为《伤寒论》的第一方,其争议的早日解除有助于为临床起到更好的指导作用。笔者根据
多年学习经验,通过生理性发汗理论来为桂枝汤的归属问题做定论。
关键词:张仲景;《伤寒论》;桂枝汤;归属问题
doi:10. 3969 / j. issn. 1003-8914. 2010. 04. 102 文章编号:1003-8914(2010)-04-0708-01
关于桂枝汤的归属问题,历来就有争议。多数医家
是将本方归属为解表剂中。现行的高等中医药院校统
编教材《方剂学》也是此种观点。笔者则认为应该把桂
枝汤归为补益剂,伤寒大家尤在泾在《伤寒贯珠集》里
说:“桂枝汤助正以逐邪,抑攘外以安内”[1],认为桂枝汤
治疗太阳中风证的机理是通过扶助正气来解表,也把桂
枝汤归属为补益剂。那么桂枝汤是补益剂?还是解表
剂?笔者通过先分析桂枝汤的方解来研究桂枝汤如何
通过扶助正气来解表,以此来探讨其归属问题。
桂枝汤为《伤寒论》第一方,被后世医家誉为群方
之祖。全方由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大枣十
二枚,甘草二两炙,共五味药组成,方以桂枝为主药而
得名。桂枝辛温能通阳,走表,因此能温通卫阳。生姜
辛温入胃,《灵枢·五味论》曰:“辛入于胃,其气走于上
焦,上焦者受气而荣诸阳者也。卫者,阳明水谷炙悍
气,从上焦而出,卫于表阳。”《灵枢·痈疽》云:“肠胃受
气,上焦出气,以温分肉,而养骨节,通腠理。”因此生
姜辛温入胃,其气走于上焦,有助于宣发卫气,即宣通
卫气。方中芍药,酸微寒,益阴(如四物汤),以助汗
源。大枣、炙甘草补脾胃,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也起
到了助汗源的作用。
从桂枝汤全方整体来看,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温通卫阳的桂枝和生姜。另一类是滋阴助
汗源的芍药,炙甘草,大枣。此两类药的作用属于扶正
作用。既然桂枝汤中的药物都属于扶正药即补益药,
为何能发汗解表,被后世医家列入解表剂中呢?下面
笔者再探讨一下人体汗液产生和排泄的中医理论。
《素问·阴阳别论》曰:“阳加于阴谓之汗”。“阳”
是指体内阳气。“阴”是指体内阴液。所谓“阳加于阴
谓之汗”指人体汗液产生是体内阴液通过阳气的蒸腾
气化后产生的,即汗为津液所化。
人体汗液的排泄,则依赖于卫气对腠理开阖的调
控。人体的汗孔开口于皮肤,故腠理的开阖影响汗孔
的开阖。当腠理开则汗孔开则汗液排泄,腠理闭则汗
孔关闭则无汗,而腠理的打开或关闭则受卫气的调控。
当卫气得到了一定的温通,则卫气使腠理打开,此时如
果体内汗液充足则汗出。例如大部分健康人运动后会
出一些汗,出汗的机理就是由于运动促使人体内阳气
运动加快,则卫气运动也加快(相当于温通卫气的效
果),当卫阳温通达到一定程度,使腠理打开,则汗出,
出汗可以排出体内过多的热量,来保持人体的阴阳平
衡,因此凡是因为卫阳被温通达到一定程度而打开腠
理使汗出,则属于“生理性出汗”,它是人体一种正常
的生理现象,以维持人体的阴阳平衡。
由上可知,要想使人体生理性出汗,需要满足两个
必要条件:一是使人体阴液充足(汗源充足),二是温
通卫气,使卫气温通到一定程度则腠理开。此程度的
深浅取决于人体卫气的强弱,对于卫气弱的人,只要卫
气稍一被温通即被温通的程度很浅,则卫气就会打开
腠理使汗出;而对于相对较强者,只有当卫气被温通的
程度很深时,卫气才能打开腠理使汗出,例如生活中有
的人体质较弱稍一运动就出汗,就是因为他们的卫气
较弱,所以体内稍产生一点热量温通了卫气就使卫气
打开了腠理,因此出汗。
再来看构成桂枝汤的两类药,一类药补充了人体
的阴液,使汗源充足,另一类药温通了卫阳,当卫阳被
温通达到一定程度则满足了人体生理性出汗的两个必
要条件。因此服桂枝汤后,人体就汗出。
综上所述,桂枝汤实为一个补益剂,说它是解表剂
是因为,此方既能温通人体卫阳,又能补充人体阴液,
即通过补益来解表(先补后解表)。笔者认为,只有将
桂枝汤作为补益剂才能真正理解仲景《伤寒杂病论》
的原意,才能使桂枝汤在临床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尤在泾 .伤寒贯珠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20.
(本文校对:庞春渝 收稿日期:2009 - 09 - 13)
·807· 光明中医 2010 年 4 月第 25 卷第 4 期 CJGMCM April 2010. Vol 25.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