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澳洲茶油树栽培管理技术
陈永锦
(汕头市礐石桃花涧风景园林管理处 广东汕头 515000)
摘要 澳洲茶油树(Melaleucaalternifolia)是经济价值很高的油用树种 ,也可用于园林造景 。文章通过
栽培实践 ,总结了其形态特征与生态习性 、引种 、栽培 ,为推广营造人工林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澳洲茶油树 引种 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79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427(2010)04-0097-03
IntroductionandArtificialPlantingTechniqueofMelaleucaalternifolia
ChenYongjin
(QueshiTaohuajianParkManagementofShantouCity, Shantou, 515000)
Abstract Melaleucaalternifoliaisagoodoil-usetreespecieswithhighvalue, itisalsocanbeusedingar-
denlandscapebecauseofitsbeautifulshapeandstrongplasticity.Thepaperintroduceditsmorphologicalfeatures,
ecologicalcharacterisitics, cultivationtechniquestosupplyscientificbasisforpopularizingandaforestationofthis
treespecies.
Keywords Melaleucaalternifolia, introduction, aforestationtechnique
澳洲茶油树(Melaleucaalternifolia)又名互叶白千层 ,英文名 TeaTree,是桃金娘科白千层属常绿小乔木 ,
其枝叶可以提取芳香油———茶树油 ,具有抗菌 、消毒 、止痒 、防腐等作用 ,可供药用和作为防腐剂 ,是洗涤剂 、
美容保健品等日用化工品和医疗用品的主要原料之一 ,需求广泛 。它同时还是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推广
发展澳洲茶油树的种植是当前农业产业化项目之一 。
笔者根据广东省河源市富阳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对澳洲茶油树的引种 、栽培实践 ,将澳洲茶油树的栽
培管理技术进行总结 ,以期为该树种的推广种植提供科学参考 ,为山区人民脱贫致富提供新途径 。
1 形态特征与生态习性
1.1 形态特征
树皮灰白色 ,厚而疏松 。单叶互生 ,长椭圆状披针形 ,长 1 ~ 3 cm,全缘 ,有主脉 1条 ,侧脉不明显 。花乳
白色 ,雄蕊合生成 5束 ,每束有花丝 5 ~ 8,顶生穗状花序 ,长 1 ~ 2 cm。在广东 5 ~ 6月开花 , 7 ~ 9月结种 ,种
子极小 ,细如灰层 [ 1] 。
1.2 生态习性
澳洲茶油树原产澳大利亚 ,阳生树种 ,喜温暖潮湿环境 ,要求阳光充足 ,对土壤要求不严 ,适应性强 ,能耐
干旱高温及瘦瘠土壤 ,亦可耐轻霜及短期 0℃左右低温 。在我国华南地区有栽培。澳洲茶油树肥水适应性
强 ,较耐水浸淹 ,具有如水松(Glyptostrobuspensilis)、水杉(Melasequoiaglyptostroboides)的特殊两栖生长特性 ,
在水田中起畦种植或在河 、湖 、溪边种植均可 ,也可坡地种植 。植株繁殖可通过播种 、插枝 、分蘖来繁殖 ,较速
生 。当年播种或栽苗 ,第二年即可出材蒸油 ,生物量可达 3 ~ 5 t/亩 。因环境 、品种和种植方法不同 ,会出现
丛生和杆生两种树型 。
97广 东 林 业 科 技 2010年第 26卷第 4期
1.3 适生区域
从产油的角度出发 ,其最适栽区域为南 、北回归线上下 100 km的气候带 。此区域处于热带和亚热带区
域 ,植株既不会遭受冻害 ,又不会因高温高湿而徒长 ,造成含油量减少 ,功能降低 。从利用其环保特性的角度
出发 ,种植区域则可大大地扩展到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只要冬季连续 15 d以上没有霜冻的地区均可以种植 ,
如特殊年份有少量霜冻造成地上部分枯死 ,第二年春暖后还可萌发抽生枝条 ,不影响其环保功能 。
2 栽培管理
2.1 苗木培育
澳洲茶油树一般采用播种法繁殖 ,在温棚内 ,一年四季都可播种 ,但一般于五月份播种较好 。发芽适温
25 ~ 30℃, 10 d左右发芽 。也可用扦插 、分蘖的方法来繁殖 ,四季都可进行 ,插穗于 20℃以下 ,在苗床中约一
周发根 。发根后分栽于定制的小营养袋中 。
2.1.1 培养土的配制 营养土以砂土 、腐殖土和粪土混合 ,土肥比例以 7∶3为宜 。为防止来自土壤的病虫
害 ,培养土一定要消毒 ,一般都采取曝晒法进行消毒 ,并在用土前一周用福尔马林喷洒土壤 ,然后用塑料薄膜
覆盖 ,密闭一昼夜 ,起到熏蒸消毒的效果。必须注意的是 ,除去薄膜后 ,要等到药剂完全挥发方可使用 。
2.1.2 播种 在温床或苗槽底铺一层腐熟的腐殖土 ,上面铺过筛处理的培养土 ,厚度在 12 cm以上。将土
整平浇透水 ,水渗透后播种 ,覆土宜薄 ,以种子全部盖上为宜 ,一般是种子厚度的 8 ~ 10倍。温度保持在
20℃左右 ,夜间在 15℃以上。播种后 8 ~ 10 d种子萌发 ,只要土壤不过干 ,在出苗前不用浇水 ,小苗露土后 ,
更要严格控制水分。
2.1.3 扦插 、分蘖繁殖 扦插繁殖一年四季都可进行 ,但在生长季节(4 ~ 8月)扦插更宜 。切取枝端 5 cm
左右 ,或选取母株上的枝条剪成 10 cm左右作为插穗 ,扦插于沙床中 ,扦插深度为穗长的 1/3,插后用喷壶喷
透水 ,置于荫凉处 ,平时注意保持插穗湿度 ,约一周发根 ,长出新叶 。分蘖繁殖则可在母株分生出的蘖芽长出
5 ~ 7小叶后 ,将蘖芽切下植于沙床中 ,管理方法与扦插繁殖相同 。
2.2 大田生产及管理
2.2.1 育苗 澳洲茶油树的育苗工作 ,技术性很强 。在发展澳洲茶油树项目工作中 ,需要有专业的机构或
团队来实施 。为保证种植的成功和减轻种植户的生产成本 ,种植户主要通过联营的方法来解决种苗问题 。
2.2.2 开耕起垄 开耕时间通常选择在冬天 ,起垄的规格要以种植地区的地表情况来确定 ,比较平坦的田
地 ,垄宽可以 1.2 ~ 1.5 m,而在不平坦的坡地或山地 ,则应视情况缩小垄宽。为了保肥保水 ,节省劳力 ,可在
开耕起垄后铺盖地膜 。
2.2.3 种植 澳洲茶油树的种植时间 ,在理论上讲全年 12个月不受影响 。但从植物生长角度出发 ,最好在
每年 10月至次年 6月种植 ,最佳的种植时间为每年的 1 ~ 6月。生产实践证明 ,在河源地区大面积种植油用
林 ,密度为 13 500 ~ 18 000株 /hm2为宜 。
2.2.4 施肥 澳洲茶油树施肥简单 、方便 。可在种植前 20 ~ 30 d下足基肥 ,种植 3个月后再适当加施适合
当地条件的肥料 。
2.2.5 采收 澳洲茶油树的种植时间为 9 ~ 12个月 ,采收的具体时间要根据种植与生长的情况来确定。为
保证出油率和油品 ,采收时要注意掌握好时间 ,通常采收至加工的时间控制在 5h内 。
2.3 常见病虫害防治
澳洲茶油树是一种多年生木本植物 ,因其富含芳香挥发性和抑菌效果极强的茶树油 ,所以在生育期内少
有病虫害发生。主要病虫害是根腐病 ,属真菌病害 ,高温多雨季节易发病 ,主要危害幼苗 ,成株期也能发病。
发病初期 ,仅仅是个别支根和须根感病 ,并逐渐向主根扩展 ,主根感病后 ,早期植株不表现症状 ,后随着根部
腐烂程度的加剧 ,植株上部叶片才出现萎蔫 ,但夜间又能恢复 。病情严重时 ,萎蔫状况夜间也不能再恢复 ,最
后全株死亡 。防治上主要采用药剂和综合防治 。
2.3.1 种子 、插穗消毒 播种前 ,可用种子重量 0.3%的退菌特或种子重量 0.1%的粉锈宁拌种 ,或用 80%
的 402抗菌剂乳油 0.5g/L液浸种 5 h;插穗基部也可用同样浓度药液浸 1h后扦插 。
2.3.2 苗床土壤消毒 每平方米用 50%多菌灵 1.5 g撒于地表翻入土中 ,或用 75%五氯硝基苯 3g均有良
效 。
2.3.3 药剂防治 发病时 ,可用 40%根腐宁 1.0g/L液喷雾或浇灌病株;或 80%的 402乳油 0.67 g/L液灌
98 陈永锦: 澳洲茶油树栽培管理技术
根;或用 50%退菌特 1.0g/L液喷射 。
2.3.4 其它 及时防治地下害虫和线虫的危害 。
3 经济价值
3.1 油用
作油用林 ,澳洲油茶树一次栽培 ,当年见效 ,年年收枝叶 ,每年可采 2次 ,每亩可采枝叶 2 000 ~ 3 000kg,
每年每亩增加收入达 1 800 ~ 2 700元 。
3.2 在园林中的应用
澳洲茶油树为常绿小乔木 ,其树形美观 ,树皮灰白色 ,厚而疏松。单叶互生 ,长椭圆状披针形。枝条柔
软 ,随风飘逸 ,状似杨柳 ,嫩叶叶色金黄 ,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且较速生 ,抗性极好 ,可塑性强 ,耐修剪 ,可将其
塑成球形 、柱状 ,也可种成绿篱 、色块 ,目前已有人把它引用于园林造景中 ,将其美名为 “黄金香柳” ,估计该
树种很快可成为花卉园艺上的又一种重要种类 。笔者去年于 “广州市 TIT服装创意园 ”的园林绿化中 ,尝试
将少量澳洲茶油树配置于庭园造景中 ,效果相当不错。
3.3 其他价值
除观赏性较强外 ,澳洲茶油树枝叶还具有特殊的芳香气味 ,既能驱赶蚊虫 ,又能改善园区的空气环境。
同时该树种大面积人工林还可起到保护水源 、净化水体 、减少水土流失 、降低周边土壤和空气中的有害有毒
重金属含量和微生物含量等作用 ,有较好的环保功能。
参考文献
[ 1] 李扬汉.植物学 [ 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86.
99广 东 林 业 科 技 2010年第 26卷第 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