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射干止咳有效成分白射干素提取优化



全 文 :DOI∶10. 13192 / j. issn. 1000-1719. 2016. 08. 047
射干止咳有效成分白射干素提取优化
李欣妍1,尤献民2,邹桂欣2,李国信2
(1. 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2;2. 辽宁省中医药研究院,辽宁 沈阳 110034)
摘 要:目的:优化射干抗炎止咳有效成分白射干素的提取工艺。方法:以白射干素含量为指标,采用 HPLC - DAD
检测,对药材提取过程中提取溶剂、溶剂倍数以及提取时间 3 个影响因素进行 L9(3
4)正交试验分析,设计优选出射干中
白射干素的提取工艺。结果:白射干素最佳提取工艺为加 70%乙腈 8 倍量、8 倍量提取 2 次,每次提取 1 h。结论:优选
出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白射干素提取率高,适于射干药材中白射干素的提取。
关键词:射干;白射干素;提取工艺;正交实验
中图分类号:R284. 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1719(2016)08-1699-03
Optimum Extraction Technology of Anti - cough Composition Dichotomin in Belamcanda Chinensis
LI Xinyan1,YOU Xianmin2,ZOU Guixin2,LI Guoxin2
(1.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enyang 110032,Liaoning,China;
2. Liaoning Province Institute of TCM,Shenyang110034,Liaoning,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optimize the extract process of dichotomin in Belamcanda chinensis. Methods:HPLC - DAD detector
was used for determining dichotomin. An orthogonal test design with different levels of content ration of solvents,extraction time
and volume of the solvent was implemented to determine the optimized extract condition. Results:The optimized parameters of best
extractions were established:70% acetonitrile,8 times,extraction twice,for 1 h. Conclusion:The optimum extraction process is re-
liable and the extraction ratio of active components is high.
Keywords:Belamcanda chinensis;dichotomin;extraction process;orthogonal test
收稿日期:2016 - 02 - 1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273927);国家“十二五”重大
新药创制项目(2012zx09303 - 017);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
项目经费资助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临床中药学重点学
科;辽宁中医药大学杏林学者青蓝工程
作者简介:李欣妍(1993 -),女,辽宁阜新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
药分析研究。
通讯作者:李国信(1963 -),男,辽宁沈阳人,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
博士,研究方向:中药新药开发研究。
射干为鸢尾科植物射干[Belamcanda chinensis(L)
DC.]的干燥根茎,其味苦,性寒,归肺经,具有清热解
毒、消痰、利咽的功效[1]。最早收载《神农本草经》
中[2],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3]中也指出“射干为
古方治喉痹咽痛要药”。现代研究资料表明,射干主
要成分为射干苷、野鸢尾苷、鸢尾黄素、野鸢尾黄素、次
野鸢尾黄素及白射干素等异黄酮类化合物[4 - 5],具有
抗炎、止咳、抗病毒、抑菌等功效[6 - 11],前期对射干进行
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结果提示,白射干素是射干药材
抗炎止咳的药效物质基础成分,对枸橼酸所致豚鼠的
咳嗽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白射干素在射干药材中含
量较低,而且在多种常用的溶剂中稳定性不佳,因此本
研究从提取溶媒、溶媒倍数及提取时间等方面对白射
干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为白射干素的进一步分离
纯化,提供实验依据。
1 材料与仪器
1. 1 药品与试剂
白射干素对照品(江苏永健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批号为 20140621)。
甲 酸、 乙 腈 均 为 色 谱 纯 (DIkma
Technologies. inc. ),重蒸水(自制)。所购射干药材经
辽宁中医药大学李峰教授鉴定为 Belamcanda chinensis
(L. )DC。
1. 2 仪器
Agilent 1100 高效液相色谱仪(配备在线脱气机、
四元梯度泵、自动进样器、柱温箱、DAD检测器、Chem-
station色谱工作站,美国 Agilent 公司),FA1004 电子
天平(上海光正医疗仪器有限公司)。
2 方法与结果
2. 1 白射干素含量测定方法
2. 1. 1 色谱条件 色谱柱 Hypersil C18(4. 6 mm × 250
mm,5 μm);流动相:0. 05%甲酸水溶液(A)和乙腈
(B),两相梯度洗脱:0 ~ 25 min,A 为 15% ~ 28%;
25 ~ 35 min,A 为 28% ~ 35%;35 ~ 50 min,A 为 35%
~50%,流速 1. 0 mL /min,检测波长 265 nm。进样量
20 μL。
在上述色谱条件下,白射干素与相邻色谱峰的分
离度均符合要求,理论塔板数按白射干素峰计算不低
于 5000。
2. 1. 2 线性范围考查 精密称取白射干素对照品
·9961·辽宁中医杂志 2016 年第 43 卷第 8 期
19. 60 mg,加乙腈溶解并定容至 100 mL 容量瓶中,摇
匀,制成白射干素乙腈储备溶液(0. 1960 mg·mL -1)。
精密吸取上述对照品储备溶液 1 mL,置 10 mL容量瓶
中,乙腈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品工作液(19. 60
μg·mL -1)。
精密吸取白射干素对照品工作溶液 2、4、6、8、10、
12 μL,分别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在“2. 1. 1”色谱条
件下测定;以进样量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进行
线性回归,结果回归方程为,Y = 2539X - 4. 4(r =
0. 9997),白射干素在 0. 0392 ~ 0. 2352 μg 范围内线性
关系良好。
2. 1. 3 样品测定 各样品按实验安排表实验,提取 2
次后,提取液滤过,合并滤液,放凉,量取体积,取适量,
0. 22 μm滤膜滤过,弃去初滤液,取续滤液备用。
2. 2 白射干素在不同溶剂中稳定性考查
精密量取“2. 1. 2”项下白射干素储备溶液 0. 1
mL,平行 5 份,分别置于 5 mL 量瓶中,分别用甲醇、
70%乙醇、30%乙腈、50%乙腈及 70%乙腈稀释至刻
度,摇匀,分别于稀释后 0 h、12 h、24 h、48 h 及 72 h
后,按“2. 1. 1”色谱条件测定各稀释液中白射干素含
量,结果表明,放置后,白射干素在甲醇及 70%乙醇溶
剂中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在不同浓度的乙
腈中基本不变,因此正交试验的溶剂确定为不同浓度
的乙腈。
2. 3 正交实验考察提取工艺
2. 3. 1 正交实验设计 根据前期预试实验结果,白射
干素在不同浓度乙腈中稳定性优于甲醇和乙醇,因此
将不同浓度的乙腈作为溶剂因素 A,溶剂用量作为 B
因素、超声提取时间作为 C 因素,每一个因素各选 3
个水平,制定因素水平表,见表 1。按正交设计表 L9
(34)安排实验。
表 1 因素水平表
溶剂(A) 溶剂用量 /倍(B) 提取时间 /min(C)
30%乙腈 4 60
50%乙腈 6 90
70%乙腈 8 120
取射干饮片 100 g,分别按正交实验安排表进行试
验,精密吸取白射干素对照品溶液及各供试品溶液各
20 μL,按“2. 1. 1”色谱条件进样分析,计算白射干素
含量。其正交实验安排表及实验结果见表 2,方差分
析见 3。
2. 3. 2 结果分析 通过直观比较各因素的极差值可
以看出,影响白射干素的因素顺序为 A > B > C,即乙
腈浓度 > 溶剂加入量 > 提取时间;最佳提取工艺为
A3B3C2,即用 70%乙腈 8 倍量提取 2 次,每次提取 90
min。从方差结果分析可以看出影响白射干素含量的
因素中,A因素有显著性(P < 0. 05 ),表明乙腈浓度对
白射干素含量的影响显著,其他因素未见有显著影响。
三因素的影响的大小依次为 A > B > C。
2. 3. 3 验证实验 从实验结果可见,A因素对白射干
素提取量有显著影响,而 B 和 C 因素无显著性影响,
因素 C1、C2、C3 的差别很小,从节省能源和操作简便的
角度,选择 A3B3C1 与 A3B3C2 两组实验条件进行验证
实验。取射干饮片 1000 g,平行 6 份,分别按 A3B3C1
与 A3B3C2 进行试验,每组平行 3 份,各组提取液滤过,
合并滤液,放凉,量取体积,取适量,0. 22 μm 滤膜滤
过,弃去初滤液,精密吸取白射干素对照品溶液及各组
样品溶液各 20 μL,按“2. 1. 1”色谱条件进样分析,计
算白射干素含量,结果 A3B3C2 组白射干素的含量为
25. 86 mg,提取率为 81. 97%;A3B3C1 组白射干素的含
量为 25. 48 mg,提取率为 80. 76%;两组白射干素的提
取率无显著差异,因此最佳工艺确定为 A3B3C1,即用
70%乙腈 8 倍量提取 2 次,每次 60 min。
表 2 正交实验安排及结果表
序号 A B C D Y白射干素(mg)
1 1 1 1 1 14. 75
2 1 2 2 2 14. 23
3 1 3 3 3 17. 86
4 2 1 2 3 19. 98
5 2 2 3 1 18. 76
6 2 3 1 2 20. 32
7 3 1 3 2 20. 45
8 3 2 1 3 20. 11
9 3 3 2 1 25. 20
Ⅰj 46. 84 55. 18 55. 18 57. 07
Ⅱj 59. 06 53. 10 59. 41 55. 00
Ⅲj 65. 76 63. 38 58. 71 57. 95
Ⅰj /3 15. 61 18. 39 18. 39 19. 02 G = 171. 66
Ⅱj /3 19. 69 17. 70 19. 80 18. 33 CT = 3274. 12
Ⅲj /3 21. 92 21. 13 19. 57 19. 32
Rj 6. 31 2. 73 1. 41 0. 98
表 3 射干药材中白射干素提取正交实验方差分析
方差来源 离均差平方和 自由度 方差 F值
A 61. 35 2 30. 68 23. 96*
B 19. 69 2 9. 85 7. 69
C 2. 99 2 1. 50 1. 17
D 2. 56 2 1. 28
F0. 05(2,2)= 19
3 讨论
白射干素是射干药材的止咳药效物质成分之一,
对枸橼酸引起的豚鼠咳嗽次数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为
进一步研究白射干素的止咳作用机制,需要大量得到
白射干素单体,但白射干素在射干药材中的含量较低,
而且在甲醇溶剂中久置会转变为野鸢尾黄素,因此,对
白射干素提取方法进行优化研究可以为白射干素的进
一步分离和纯化提供实验依据。
实验中曾经对白射干素在常规溶剂乙醇和甲醇等
溶剂的稳定性进行了考查,结果表明,白射干素在不同
浓度的乙腈中稳定性最好,因此选择不同浓度乙腈进
行考查,考虑到提取后将进行进一步的分离纯化,需要
一定的时间,因此在方法学的供试液稳定性实验中,进
行了 7 d的考查,结果表明,白射干素在 70%的乙腈中
·0071· 辽宁中医杂志 2016 年第 43 卷第 8 期
放置 7 d 后,含量几乎不变,能够满足提取分离的要
求。
本研究采用正交实验方法,以白射干素的提取量
为指标,对射干中白射干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研
究,在确定的最佳提取工艺下,白射干素的提取率可达
80%左右,并且稳定性良好,提示经过优化的白射干素
提取条件可靠,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
收稿日期:2016 - 02 - 10
基金项目:国家“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项目”中药新药临床技术平台评
价研究技术平台”(2012zx09303 - 01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资助项目(81273927);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临床中药学重点学
科;辽宁中医药大学杏林学者青蓝工程
作者简介:李锁(1989 -),女,辽宁鞍山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药
分析。
通讯作者:李国信(1963 -),男,辽宁沈阳人,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
博士,研究方向:中药新药开发研究,E - mail:yying_65@
126. com。
出版社,2010:267 - 268.
[2] 王子寿,薛红. 神农本草经[M].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143.
[3] 李时珍.本草纲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7 - 128.
[4] 伍实花.射干的化学成分研究及其药动学初步探索[D].沈阳:沈
阳药科大学,2008.
[5] 冯超.射干异黄酮类成分的质量控制方法研究[D].上海:第二军
医大学,2009.
[6] 吴泽芳.射干与白射干、川射干的药理作用比较[J].药物分析杂
志,1985,5(3):167 - 168.
[7] 钟鸣,关旭俊,黄炳生,等. 中药射干现代研究进展[J]. 中药材,
2001,24(12):904 - 907.
[8] 刘春平,王凤荣,南国荣,等. 中药射干提取物对皮肤癣茵的抑菌
作用研究[J].中华皮肤科杂志,1998,31(5):310 - 311.
[9] 李国信,秦文艳,齐越,等. 射干提取物抗炎及镇痛药理实验研究
[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8,22(1):3 - 4.
[10] 秦文艳,赵金明,齐越,等.射干提取物体内体外抑菌作用的研究
[J].中国实验方剂学,2011,17(4):147 - 150.
[11] 赵金明,孟莉,陈贺,等.射干有效成分抗病毒主要药效学实验研
究[J].实验动物科学,2011,17(6):9 - 12.
DOI∶10. 13192 / j. issn. 1000-1719. 2016. 08. 048
基于组分变化的射干减毒增效作用研究
李锁1,邹桂欣2,尤献民2,李国信2
(1. 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2;2. 辽宁省中医药研究院,辽宁 沈阳 110034)
摘 要:目的:文章以古籍文献中射干用堇竹叶炮制为切入点,从组分变化角度对射干减毒增效作用进行研究。方
法:按古籍中的方法用堇竹叶制射干,煎煮时间从午时至亥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射干与堇竹叶共煎前后,射干
药材中异黄酮苷类成分射干苷、野鸢尾苷及苷元成分鸢尾黄素的含量。结果:与堇竹叶煎煮后,射干苷和野鸢尾苷分别
减少了 44. 88%和 65. 25%、鸢尾黄素含量基本不变。结论:堇竹叶制射干后,药材中各异黄酮成分含量变化差别较大,
黄酮苷类成分被去除较多,故推测射干减毒增效作用机制之一,可能与炮制后射干中异黄酮成分变化有关。
关键词:射干;堇竹叶;异黄酮;减毒增效作用
中图分类号:R2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1719(2016)08-1701-03
Attenuate and Synergistic Effect of Phyllostachys bambusoides Sieb. et Zucct
Processing Rhizoma Belamcandae Based on Components
LI SUO1,ZOU Guixin2,YOU Xianmin2,LI Guoxin2
(1.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enyang 110032,Liaoning,China;
2. Liaoning Province Institute of TCM,Shenyang110034,Liaoning,China)
Abstract:Objective:In this paper,Phyllostachys bambusoides Sieb. et Zucct processing Rhizoma Belamcandae was regarded as
a breakthrough for the study on the attenuate and synergistic effect of Rhizoma Belamcandae based on changing of components.
Methods:According to ancient books,Phyllostachys bambusoides Sieb. et Zucct processing Rhizoma Belamcandae,boiling time from
noon to Haishi,HPLC was used to determine Rhizoma Belamcandae Phyllostachys bambusoides Sieb. et Zucct decoction,tectoridin
and iridin of the isoflavones glycosides contents and tectorigenin of the isoflavones aglycone content and we compared the content
of Rhizoma Belamcandae. Results:In Phyllostachys bambusoides Sieb. et Zucct processing Rhizoma Belamcandae extract,the con-
tents of tectoridin and iridin decreased by 44. 88% and 65. 25% and the content of tectorigenin was unchanged. Conclusion:In
Phyllostachys bambusoides Sieb. et Zucct processing Rhizoma Belamcandae,each isoflavone contents varied greatly. The flavonoid
glycosides were removed more. It is speculated that attenuate and synergistic mechanism of Rhizoma Belamcandae may be related
to changes of isoflavones components after processing Rhizoma Belamcandae.
Keywords:Rhizoma Belamcanda;Phyllostachys bambusoides Sieb. et Zucct;isoflavones;attenuation and synergistic effect
·1071·辽宁中医杂志 2016 年第 43 卷第 8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