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山碴上白小食心虫
生活史及习性的初步观察
赵文珊 刘 兵
( 沈阳农学院)
白小食心 虫 〔P si/ 0, 。沁 耐厉 `韶、 ( M 。 -
t s e h u l s k y )〕 又名苹果白 蠢 蛾 、 桃 白 小 卷
蛾 , 是 山碴的重要害虫之一 。 据 1 9 7 6一 1 9 8 0
年调查 , 白小食心虫在辽宁 、 吉林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等地均有发生 , 危害程度
以辽宁为最重 , 在开原 、 山由岩 、 辽阳 、 鞍山
等山植老产区 , 由于第 1 代幼虫危害 , 严重
者可减产 5 0% 左右 ; 第 2代危害的果实可高达
70 一 80 % , 成为影响山植生产的重要因素 。
自1 9 7 6年以来 , 我们在辽宁省对 白小食
心虫的生活史及习性进行了观察和研究 , 发
现山碴上白小食心虫的生活习性及蛹的形态
等方面 , 与过去资料记载有所不同 , 现将观
察的初步结果及 防治意见整理如下 。
门的下前方 。 臀栉黑褐色 , 具 6一 7齿。 腹足趾
钩为双序环 , 趾钩数大多为 30 一 40 不等 。
蛹 体长 5 . 5一 6 . 8 毫 米 , 黄褐 色 , 第
3 一 7 腹节背面各节均有两排刺 , 前排刺粗
大 , 排列较稀 ; 后排刺细小 , 排列较密 , 后
排刺距离体节的后缘比距离前缘近 (过去资
料记载后排刺距离体节的前缘较 距 离 后 缘
近 ) 。 蛹体末端具有钩状的臀棘 8 根 (图 1 ) 。
形 态 特 征
卵 淡 黄 白 色 , 近 孵化前卵中央变为
黑褐色 , 椭圆形 , 稍扁 , 中央隆起 , 周缘扁
平 , 表面有细微皱纹 , 纵径 约 0 . 5毫 米 , 略
似梨小食心虫卵 。
幼虫 老熟幼虫体长 10 一 12 毫米 , 头赤
褐色 , 前胸背板及胸足黑褐色 , 臀板淡黑褐
色 , 其他部分绝大多数个体为紫褐色或淡紫
褐色 , 极少数个体污白色 。 第 1 一 7 腹节背
面的毛片 淡褐色 , 大而明显 , D ,毛片显然大
于 D Z毛片 ; D I与 D Z毛 基 部 间 的 距离 , 约
等于D I毛片长径 .的 1 . 5倍 ; 气门近圆形 , 气门
缘片深褐色 ; 第 8 腹节的气门毛群位于该气
图 1 白小食心虫的幼虫 、 蛹和卵的形态
卵 2 . 幼 虫 3 . 蛹 4 . 幼虫腹部第 3 节背面
成虫 体长 6 一 7 毫米 , 翅展 13 一 15 毫
米 。 头及胸部灰白色至深灰色 。 复眼黑色 。
触角丝状 , 淡黄褐色 。 前翅灰白色 , 具有淡
褐色的波状纹 , 前缘有 8 组不甚明显的白色
斜纹 , 近翅外缘部为暗褐色 , 并有 4 个极明显
的并列棒状黑纹 。 棒状黑纹两侧各有一块带
光泽的紫兰色斑纹 ; 后翅灰褐色 (图 2 ) 。
图 2 白小食 心虫成虫形态
生活史及习性
白小食心虫在辽宁省一年发生两代 。
越冬 以老熟幼虫在地面作茧越冬 , 在
翘皮缝隙内越冬者极少 , 这点与过去资料记
载不同 。 幼虫作茧时 , 首先吐丝将落叶边缘
缀合成饺子状的虫茧 , 然后沿虫茧边缘咬掉
多余的叶片 。 虫茧长 10 毫米左右 ; 也有用杂
草叶作成越冬虫茧的 。 后期在堆果场脱果者
以 丝 将 叶 片缀合 , 在其中作茧 , 但不沿茧
边啮咬 , 虫茧就在原叶上 。
越冬代化蛹 越冬的老熟幼虫在 5 月上
旬开始化蛹 , 5 月中旬达化蛹盛期 , 蛹期最
短 15 天 , 最长 2 天 。 过去有的资料认为 以幼
虫越冬 , 第二年春季出蛰卷叶为害 , 幼虫发
育老熟后 , 在卷叶内化蛹 。 这可能是与早春
果树发芽至落花后卷叶危害的梨食芽蛾和苹
果白卷叶蛾的幼虫混淆所致 。 特别是梨食芽
蛾的幼虫和成虫的形态均近似白小食心虫 。
越冬代羽化 越冬代成虫羽化期为 5 月
下旬一 6 月下旬 。 成虫羽化期相当集中 。 如
1 9 8 。年在沈阳东陵观察 , 成虫羽化最早的是
5 月 2 9 日 , 盛 期 在 5 月 31 日一 6 月 6 日 ,
6 月 1 1日基本结束 ; 个别在 6 月 16 日羽化 ,
历期 19 天 。 成虫 羽 化 时 间 , 多 数 在 早 晨
5一 7 时 , 早晨若遇下雨或降温 , 羽 化时间
可能延迟到上午或下午 。
越冬代产卵 当年第一代卵发生期为 6
月上旬一 7 月上旬 , 卵散产 , 多数产在叶背
面 , 少数产在叶正面 , 在野生山植树上 , 卵
多产在果面上 。
蛀果为害 幼虫孵化后 , 一般从果实曹
洼处 、 两果相邻处或叶片与果实相互联接处
蛀入 。 幼虫蛀果取食后 , 将粪便排出果外 ,
同时吐丝缀连在一起 , 在果面上形成较大的
粪团 (图 3 ) 。 这是田间识别白小食心虫被害
果的明显特征 。 第一代幼虫有转果为害的习
性 , 被害果最后干枯脱落 。
第一代化蛹 第一代幼虫老熟后 , 在果
内化蛹 , 蛹 发 生 期 为 7 月 上 旬一 8 月 上
旬 , 盛期在 7 月中下旬 。 蛹期平均 10 天 。 蛹
体黄褐色 , 经 3 一 4 天后 , 复眼 变为 红 褐
色 , 5一 6 天后变为黑色 ; 羽化前一天 , 翅
外缘部变成黑褐色 , 成虫羽化后 , 蛹壳常露
出一半在被害果实表面的粪团之外 。
第一代成虫及产卵 当年第一代成虫出
现在 7月 中下旬一 8 月下旬 , 盛期在 7月下
旬一 8 月中旬 。 第 2 代卵产于果 面 及 叶 背
面 , 一 般 产 于 果面偏多 。
越冬代幼虫为害 此代幼虫大多数从果
实粤洼处蛀入 。 幼虫早期入果者 , 在幼果皮
层下沿着两个相邻的果核之间向果梗方向蛀
食 , 然后再从近果梗部沿另两个果核之间向
尊洼方向蛀食 , 这样就形成以近果梗部为 中
心的放射状的蛀食虫道 ; 后期入果者 , 由于
果实发育较大 , 果肉亦比较厚 , 白小食心虫
仅在果核之间蛀食 。 8 月下旬一 10 月 中 旬
幼虫陆续老熟脱果越冬 。 采收时 , 通常尚有
图 3白小食心虫为害状
部分幼虫随果带去 。
防 治 意 见
1
.根据 白小食心 虫幼虫绝大多数是在
树冠下地面越冬的习性 , 应在秋季采收后 ,
彻底清扫果园 , 将落叶 、 杂草烧毁或深埋 。
2 由于该虫的越冬代化蛹和羽化时期
相当集中 , 所以第一代的卵发生期也比较集
中 , 因此 , 在卵盛期喷一次药 , 即可收到极
好的效果 。 药剂的种类应考虑既杀卵又杀幼
虫的高效药剂 , 如 25 % 可湿性螟 铃 威 粉 剂
4 0 0倍液 、 2 0% 害朴 威 5 0 倍 液 、 50 % 杀 螟
松乳剂 1 0 0 0倍液或 1 6 0 5乳剂 1 5 0 0倍液等 。
为 了抓准施药有利时机 , 应做好该虫的
预测预报工作 。 可于秋季 9 月中旬 , 采集被
害果 , 并堆放在背阴处 , 在果堆上放置已折
叠好的纸扇 , 幼虫脱果后即可钻入纸扇的折
叠缝隙内叶 丝作茧 。 当幼虫完全脱果后 。 将
纸扇放在树冠下的地面上 , 罩上纱笼 (该设
置应尽量与原来越冬场所条件相似 ) 。 翌年
5 月中旬开始 , 每天进行观察记载成虫的羽
化数 , 直至羽化结束为止 , 将统计的羽化数
绘制成虫羽化曲线 。
根据成虫发生期的预测 , 在羽化高峰过
后 , 则应在果实上进行卵孵化期调查 , 每片
果园可随机调查 2 0 0 0个果 , 调查时要注意观
察果实的尊洼处 , 两果相邻处以及叶片与果
实相接触部位 , 如发现有开始蛀 果 的 幼 虫
时 , 即可进行喷药防治 , 幼虫孵化初期 , 即
是该虫的产卵盛期 , 此时正是防治该虫的适
期 。
3
。 白小食心虫的被害果特征极明显 ,
在化蛹前及时摘除第一代被 害 果 , 集 中 销
毁 。 此法在树冠较小的山碴园内更为可行 。
4 保护和利用天敌 。 在被害果内常有
寄生蜂 , 最好将摘除的被害果 , 放入小孔纱
笼内 , 再将纱笼放于树冠 ’ 一F , 待寄生蜂羽化
后 飞回 田间再行繁殖 , 对 白小食心虫能起到
一定的抑制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