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重庆万州三峡库区消落带中山杉造林试验



全 文 :110 林业科技开发 2014 年第 28 卷第 2 期
其是春季桐花毛颚小卷蛾第 2 代发生较严重,甚至大
暴发,而第 3 代开始,由于自然寄生蜂的增加使得桐
花树毛颚小卷蛾虫口有所减少。所以在第 2 代前进
行生物防治是预防其大暴发的有效办法。此次试验
选择在第 1 代成虫产卵后进行防治试验,成虫羽化比
较整齐,所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此次试验采用害虫监测和适时释放天敌赤眼蜂
相结合的办法,可持续控制红树林害虫的发生,防治
操作简单易行,有力地保护了红树林生态系统,并有
效地减少了因使用化学农药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此
次试验挽回的经济损失明显,产生了较大的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李德伟,吴耀军,蒋学建,等.鉴别桐花树毛颚小卷蛾幼虫、蛹及成
虫雌雄的方法[J].昆虫知识,2008,45(3):489-491.
[2]秦元丽,罗基同,李德伟,等. 桐花树毛颚小卷蛾抗逆性的研究
[J].中国森林病虫,2010,29(1):8-9.
[3]常明山,吴耀军,刘文爱,等. 桐花树毛颚小卷蛾雌成虫内生殖系
统研究[J].中国森林病虫,2013,32(2):1-2.
[4]刘文爱,范航清.毛颚小卷蛾幼虫空间分布型的研究[J]. 林业科
技开发,2011,25(1):46-48.
[5]秦元丽,邓艳,常明山,等. 桐花树毛颚小卷蛾防治试验[J]. 林业
科技开发,2012,26(4):95-97.
[6]李德伟,吴耀军,罗基同,等. 广西北部湾桐花树毛颚小卷蛾生物
学特性及防治[J].中国森林病虫,2010,29(2):11-14.
[7]杨秀好,蒋军林.广西森林病虫害灾害经济损失评估[J]. 广西林
业科学,2005,34(1):21-25.
[8]韩维栋,高秀梅,卢昌义.红树林生态系统及其生态价值[J].福建
林业科技,2000,27(2):9-13.
( 责任编辑 刘 博 葛华忠
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
)
doi:10. 13360 / j. issn. 1000-8101. 2014. 02. 030
重庆万州三峡库区消落带中山杉造林试验
殷云龙1,於朝广1,华建峰1,环姣姣1,韩路弯1,亓白岩1,任凭2,吴晓洪3,祁小川3
(1.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南京 210014;2.重庆市万州区林科所;3.重庆市禾佳香料植物开发有限公司)
收稿日期:2013-10-08 修回日期:2014-01-07
基金项目:国家外国专家局引智项目“中山杉在三峡库区的造林试
验”;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11GB2C100004);江苏省
林业三新工程项目(lysx[2013]19);江苏省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计
划———科技公共服务平台项目(BM2012058)
作者简介:殷云龙(1964 -),男,研究员,主要从事植物资源与生态环
境研究。E-mail:yinyl066@ sina. com
摘 要:报道了在重庆市万州区沱口 1 号和瀼渡 1 号、2 号、3 号 4 个样地进行的三峡库区消落带营造‘中山杉
118’的初步试验结果。结果表明:在重庆市万州区三峡库区 163 ~ 175 m蓄水水位带,种植胸径 4. 0 cm,苗高3. 0 m
左右中等规格的苗木,经过最长 149 d基部淹水,最长 122 d没顶淹水,最大没顶深度达 12 m,仍能获得 90%的造林
保存率。‘中山杉 118’对重庆市万州区三峡库区的土壤和气候条件有良好的适应性,对淹水和干旱环境表现出较
强的抗逆性。4 年生树木年平均胸径和树高生长量分别达 1. 3 cm /a和 0. 60 m /a。可见,‘中山杉 118’在长江三峡
库区消落带的生态修复过程中具有较大潜力。
关键词:三峡库区;消落带;‘中山杉 118’;造林试验;生态修复
A trial on the silviculture of Taxodium hybrid‘Zhonshanshan118’planted in the hydro-fluctuation belt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within the Wanzhou district area of Chongqing City∥YIN Yunlong,YU
Chaoguang,HUA Jianfeng,HUAN Jiaojiao,HAN Luwan,QI Baiyan,REN Ping,WU Xiaohong,QI Xiaochuan
Abstract:The water-soil basin management and landscape restoration in the hydro-fluctuation belt in the Three Gorges Re-
servoir Region was urgent needed with vegetation. Here,a silvicultural restoration trial with Taxodium hybrid‘Zhongshan-
shan118’within the Wanzhou District area of Chongqing City was repor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the measures to plant
Taxodium hybrid‘Zhonshanshan118’trees,with 4. 0 cm 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3. 0 m height,within the hydro-fluctua-
tion belt from 163 to 175m was one of the possible strategies,and the survival rate could reached to 90%,after drowned
bellow half tree height for utmost 149 days,and whole-tree submerged for utmost 122 days under water deep to 12 m. Be-
sides its strong endurance to flooding,the variety‘Zhongshanshan118’was also showed tough resistance to dry climate be-
cause only few of them died during the extreme dry season
(Low water period during June and August in 2012). The
variety was not only well adapted to local soil and climate
of the belt,but also kept relatively well growth rate,the
average annual growth for DBH in 1. 3 cm and in 0. 60 m
for height,based on the fourth year trees. In conclusion,
技术开发 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
林业科技开发 2014 年第 28 卷第 2 期 111
Taxodium hybrid‘Zhongshanshan118’could play a crucial role in th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the hydro-fluctuation belt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Region.
Key words:Three Gorges Reservoir;hydro-fluctuation belt;Taxodium hybrid‘Zhongshanshan118’;silviculture;ecologi-
cal restoration
First author’s address:Institute of Botany,Jiangsu Province and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Nanjing 210014,China
三峡库区消落带植被恢复与建设近年来受到社
会各界前所未有的关注与重视[1]。经专家测算,整
个三峡库区长江和支流两岸将形成大约 440 km2的
消落带,分布在湖北省、重庆市所有 26 个库区区县,
库岸分布长达 2 600 km。消落带作为水陆衔接的过
渡地带,环境变化幅度大,植被系统缺乏,是一敏感而
脆弱的生态系统[2-3]。恢复消落带植被,建设库岸防
护林体系,对于防止库岸崩塌,保持水土,具有重要意
义。三峡库区消落带因水位周期性常年变化,使得土
壤含水量呈现出从干旱状态到淹没状态的一系列梯
度性变化,从而对适生植物种类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4-5]。针对消落带植被恢复已有不少研究。研究
发现库区蓄水后,1 年生草本占消落带植物物种比例
最高,而优势种在 160 m 高程主要是多年生狗牙根,
170 m 高程为 1 年生白酒草[6-8]。森林是陆地系统的
主体,相对于草本植被生态系统,森林植被系统具有
更高的稳定性和生产力[9]。由于树木不像草本植物
那样容易传播,因此消落带森林植被的恢复只有依靠
人工种植。目前曾经在库区尝试种植过的树种主要
有桑树,但桑树不是耐水湿树种,其在消落带的种植
缺乏科学依据[10-12];另外是池杉和落羽杉[13],这两
个树种虽然具有良好的耐水湿功能,但其耐旱性较
差,并不适合土壤和小气候干湿交替变化剧烈的库岸
种植。
中山杉是落羽杉属树木种间杂交后代优良无性
系的总称,包括‘中山杉 118’(Taxodium hybrid
‘Zhongshanshan 118’,T. hybrid‘Zhongshanshan 302’
♀ × T. mucronatum Tenore.♂)等系列无性系,具有生
长快(年平均胸径生长量 2 cm,高生长量 0. 8 m)、
干形直(树高达 30 ~ 50 m)、树形美(树冠塔形,生长
季叶色深绿、半常绿,秋冬叶色橘黄色)、材质好、寿
命长(3 000 年)、耐水(可常年淹没于水中)、抗病(无
病虫害)、耐旱、抗风(抗 12 级台风)、净化水质(在水
中长出悬浮根,能吸收水中的氮、磷)和适应性广(最
北至山东、河北、天津、陕西)等优点,木材韧性强,纤
维长,耐腐性好,有“永不腐朽之木”之美誉,可作为
板材和优质纸浆原料,是亚热带和南温带地区低洼湿
地绿化中最有推广价值的树种。已经广泛应用于江
苏、云南、重庆等地的湿地植被生态恢复,取得了显著
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重庆市万州区位于三峡库区腹心地带,长江纵贯
全区,幅员面积 3 457 km2。万州区河流众多,水库面
积 100 km2,库岸线长度 334 km,长江消落带面积达
23. 435 km2,占重庆市消落带面积的 8. 08%,居重庆
市区第 6 位。本试验针对万州区库区生态环境特点
和中山杉的抗逆性和生长优势,进行了‘中山杉 118’
造林试验,以探索在三峡库区消落带进行森林植被恢
复的可行性,并对其造林效果进行了初步评价。
1 材料与方法
1. 1 气候条件
万州区地处长江中上游结合部,四川盆地东缘,
重庆市东北边缘,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
冬暖、多雾;夏热,多伏旱;春早,气温回升快而不稳
定;秋长,阴雨绵绵。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天气温和,
无霜期长,霜雪稀少。多年平均气温 17. 7 ℃,极端
最高气温为 41 ℃,极端最低气温 - 3. 7 ℃ ,平均年
日照时数 1 484. 4 h。多年平均降水 1 243 mm,平均
年水面蒸发为 620 mm。
1. 2 造林地选择
选择消落带土地资源丰富,土层深厚,坡度稍缓
(30 ~ 45°)的重庆市万州区的沱口(30°46N,108°25
E)和瀼渡(30°35N,108°18E)两地的江岸作为造林
样地。土壤类型有黄棕壤、淤积土和紫色土,基本能
够代表当地的土壤类型,蓄水深度最低在海拔 163
m,最高在海拔 175 m。除了瀼渡 3 号为未开垦过的
荒地外,其余原来皆为旱作农地(表 1)。
表 1 造林地基本情况
造林样地 土壤类型 淹水水位 /m 土地性质 坡向
沱口 1 号 黄棕壤 165 ~ 175 废弃旱地 北向
瀼渡 1 号 紫色土 170 ~ 175 旱作农地 北向
瀼渡 2 号 黄棕壤 163 ~ 175 旱作农地 北向
瀼渡 3 号 淤积土 163 ~ 175 未开垦地 北向
1. 3 品种选择
库区消落带树种选择除了要考虑耐水特性外,还
要考虑夏季炎热干旱这一重要气候因素。因此树种
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 技术开发
112 林业科技开发 2014 年第 28 卷第 2 期
还要具备一定的抗旱特性。‘中山杉 118’具有耐盐、
耐旱、耐水、抗风、抗病和速生、常绿、树干挺拔等优
势,已在全国各地造林绿化中获得大量应用,其优良
特性已得到验证,也是经过国家级认定的林木良种。
因此本次试验采用这一品种。
1. 4 造林技术
本次试验全部采用完整的土球苗种植。株行距
为 4 m ×5 m 和 3 m × 3 m(表 2)。种植前先行挖好
60 cm × 60 cm 左右的种植穴。栽植时先回填表土,
然后放置苗木,围绕土球填满浮土,然后踩紧压实,灌
足水,再回土覆盖土球表面及四周。种植后进入常规
养护期,新叶发出前,晴天每天进行浇水保湿,新叶发
出后视苗木水分亏缺情况进行浇水保湿。
表 2 试验材料
造林样地
造林时间 /
(年-月)
苗木规格
胸径 /
cm
苗高 /
m
株行距 /
(m × m)
土球规格 /
(直径 cm ×
厚度 cm)
数量 /

沱口 1号 2009-04 4. 5 3. 6 3 × 3 30 × 25 209
瀼渡 1号 2012-04 4. 0 3. 0 4 × 5 30 × 25 800
瀼渡 2号 2012-04 4. 0 3. 0 4 × 5 30 × 25 850
瀼渡 3号 2012-04 4. 0 3. 0 4 × 5 30 × 25 850
1. 5 调查方法
采用环刀法测定土壤密度。采取分层(0 ~ 15
cm,15 ~ 30 cm)多点混合取样,用于土壤养分测定。
所有土壤理化指标测试方法按照鲁如坤[14]进行。按
年生长周期测定胸径和树高。2013 年 4 月采用随机
抽样法清点 50 株树木,统计成活率。根据三峡库区
水利部门通报的蓄水时间估测造林样地的蓄水水
位线。
2 结果与分析
2. 1 对淹水的适应性
沱口 1 号于 2009 年 2 月造林,栽植位置为 170 ~
175 m 水位线,土球苗,株行距为 3 m × 3 m。栽植以
后全部成活,生长正常。当年 9 月,三峡水库开始蓄
水,因水源不足,最高水位仅达 172. 5 m,部分苗木淹
没,最高淹没深度达 2. 5 m,浸泡时间约 2 个月。
2010 年水位消落后,经调查发现树木生长正常,无一
株树木淹没致死。2010 年至 2012 年,每年 11 月初,
三峡水库蓄水均达到 175 m,部分苗木没顶、部分苗
木半淹或树梢露出水面,至第 2 年 2—3 月水位逐渐
消退,淹没浸泡时间 3 ~ 4 个月。2013 年 4 月 2 日进
行调查,该试验区成活率仍然保持在 98%,未见病虫
害,生长发育良好。目前平均胸径已达 10. 0 cm,树
高 6. 0 m,优株直径已达 12. 0 cm,树高 7. 0 m。
在沱口 1 号试验成功的基础上,2012 年春在瀼
渡的 163 ~ 175 m水位线进行了扩大种植。采用胸径
4. 0 cm ,苗高 3. 0 m 规格带土球苗造林。2012 年 4
月苗木种植完毕,经过 5 个多月恢复生长以后,当年
10 月,三峡水库进入蓄水期,最高水位 175 m(图 1),
苗木全部被淹没。海拔 163m 水位苗木的基部淹水
时间长达 149 天,没顶淹水时间长达 122 d,最大没顶
深度达 12 m(表 3)。2013 年 4 月,库区水位退至 160
m,全部苗木退出水淹状态。此时苗木茎干挺直,无
明显倾斜倒伏现象,并随气温转暖,渐次发芽,成活率
达 90%左右。2013 年 7 月 17 日调查发现,除少部分
苗木因干旱原因,出现叶片枯黄外(随后进行了抚
育,恢复正常),所有成活的苗木长势良好,试验获得
成功。
图 1 2012—2013 年三峡库区蓄水情况
表 3 2012—2013 年不同种植海拔高度的树木淹水时间 /d
海拔高度 /m
相对树高的淹水深度
0 ~ 0. 5 H* 0. 5 ~ 1 H > 1 H
163 149 133 122
166 122 108 97
169 97 86 78
172 79 60 2
注:种植的苗木高度,H取 3. 0 m。
2. 2 对土壤的适应性
于 2013 年 2 月对造林样地进行土壤采样,随后
进行土壤理化性质分析,按照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
究所制定的土壤肥力标准[14],土壤全氮 > 0. 2%为氮
素丰富的土壤,速效磷 < 10 mg /kg 为缺磷土壤,有效
态钾 < 100 mg /kg 为缺钾土壤。由此可见调查的 4
块样地中(表 4),瀼渡 1、2 号样地因受长期耕作的影
响,土壤较肥沃,耕作层土壤 N、P、K 元素丰富,而瀼
渡 3 号为未开垦地,土壤较为贫瘠,土壤 N、P、K元素
亏缺严重。沱口 1 号样地由于受水流冲刷的原因,表
层土壤明显被水流带走,土壤密度变大,较为板
技术开发 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
林业科技开发 2014 年第 28 卷第 2 期 113
结[15-16];土壤养分也可能丧失,N、P、K元素甚至低于
瀼渡 3 号。从养分元素分布的层次性来看,瀼渡 1、2
号样地都有表层 0 ~ 15 cm 高于 15 ~ 30 cm 的趋势,
这主要可能是由于人工耕作的影响;而瀼渡 3 号和沱
口 1 号则无这一趋势。从土壤物理性质来看,沱口 1
号样地的土壤密度最大,而瀼渡 1、2 号样地表层 0 ~
15 cm的土壤密度最小,说明土壤密度越小,N、P、K
元素含量越丰富。
表 4 土壤理化性质
样地名称
采样深度 /
cm pH值
全氮 /
%
有机质 /
%
速效磷 /
(mg·kg - 1)
有效态钾 /
(mg·kg - 1)
土壤密度 /
(g·cm - 3)
沱口 1号
≥0 ~ 15 6. 05 0. 07 1. 37 1. 5 54. 3 1. 55
≥15 ~ 30 5. 95 0. 07 1. 54 1. 6 55. 9 1. 63
瀼渡 1号
≥0 ~ 15 6. 95 0. 13 1. 96 21. 1 11. 5 1. 32
≥15 ~ 30 7. 15 0. 07 0. 64 10. 9 94. 8 1. 64
瀼渡 2号
≥0 ~ 15 6. 60 0. 15 1. 60 24. 0 151. 8 1. 36
≥15 ~ 30 6. 58 0. 11 1. 04 34. 5 74. 9 1. 45
瀼渡 3号
≥0 ~ 15 6. 64 0. 07 0. 42 5. 1 59. 1 1. 45
≥15 ~ 30 6. 57 0. 08 0. 76 4. 9 39. 3 1. 66
从造林效果可以看出,苗木的生长量和土壤肥力
有一定的相关性(表 5)。瀼渡 1 号和 2 号的苗木胸
径和苗高年生长量高于瀼渡 3 号,这显然是由于前者
土壤肥力高的缘故。沱口 1 号造林已有 4 a 时间,树
木已经进入正常生长阶段。瀼渡 1、2、3 号样地为新
造林地,造林第 1 年还处于恢复生长阶段。因此沱口
1 号样地的树木年胸径和树高生长量显然要高于新
造林的瀼渡样地。虽然沱口样地的土壤较瘠薄、板
结,但是树木的胸径和树高年平均生长量分别达到
1. 3 cm /a和 0. 60 m /a,表现出良好的速生性能。其
中胸径年平均生长量已超过江苏宝应优良立地上的
14 年生落羽杉生长量(1. 0 cm /a)的 30%,树高年平
均生长量则与落羽杉相近(0. 60 m /a)[17]。
表 5 造林效果测定
造林样地
调查时间 /
(年-月)
造林保
存率 /%
林木规格 年生长量
胸径 /
cm
苗高 /
m
胸径 /
(cm·a - 1)
苗高 /
(m·a - 1)
沱口 1号 2013-02 98 9. 70 6. 00 1. 30 0. 60
瀼渡 1号 2013-04 90 4. 64 3. 33 0. 64 0. 33
瀼渡 2号 2013-04 90 4. 66 3. 34 0. 66 0. 34
瀼渡 3号 2013-04 90 4. 51 3. 30 0. 51 0. 30
2. 3 对气候的适应性
2012 年 2 月对沱口 1 号样地旁未被淹水的苗圃
苗木进行了观测,发现树冠顶部树梢叶色为绿色,其
余叶色为橘红色或橘黄色。说明由于当地气候温暖
(2012 年最低温度 1 月平均温度达到 7. 4 ℃),‘中山
杉 118’的常绿性得到加强,生长期也相应延长,景观
价值得到提升。而淹水样地中的林木由于长时间浸
泡在水中,叶片已腐烂分解,或被流水带走。
从气候资料还可看出,2012 年全年月降水量极
不平衡,6 月和 8 月的降雨量较低,仅有 53. 5 mm 和
77 mm (表 6)。加之坡岸立地条件上的土壤保水性
较差,在夏季高温条件下,水分蒸发量大,极易引发土
壤干旱,从而引起新栽苗木因失水而干旱致死。从种
植第 2 年的生长效果来看,只有极个别的苗木在生长
季出现叶片枯萎现象,说明‘中山杉 118’具有较强的
抗旱特性。
表 6 2012 年温度和降水情况
月份 平均温度 /℃ 降水 /mm
1 7. 4 14. 9
2 8. 5 3. 8
3 13. 2 52. 4
4 18. 6 106. 6
5 22. 5 230. 1
6 25. 6 53. 5
7 28. 5 200. 3
8 29. 7 77. 0
9 23. 6 204. 8
10 18. 6 41. 1
11 13. 6 20. 7
12 8. 6 10. 9
3 结论与讨论
水库的兴建一方面在防洪抗旱、供水保障、水力
发电、水面养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
水库季节性水位涨落使库区被淹没土地周期性出露
于水面,从而形成了消落带。消落带形成之前,生长
在库区两岸的植被是一道天然的生态屏障,对来自库
岸的污染特别是农业面源污染起到一定的拦截和过
滤功能,地表径流携带的氮、磷等相当一部分被植被
消化吸收,防止进入库区水体;植物发达的根系则可
以固持土壤,防止水土流失。而消落区形成后,消落
带范围内的植物大多难以成活。失去了植被的屏障,
更多的污染物将进入水体,导致库区富营养化程度日
趋加重;陡坡土层随着水库水位周期性的大幅度消涨
而流失,呈现“似荒漠化”的景象;还有可能直接影响
库区的旅游景观,使其观赏效果大打折扣[18-19]。因
而,急需通过种植植被来恢复消落带生态系统,以拦
截陆岸水土流失带来的大量泥沙,分解、吸收营养物
质,防止水库水体污染,丰富库岸旅游景观等等。而
构建消落带生态系统的关键是消落带适生植物的筛
选,消落带植被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消落带生态
功能的发挥[20]。
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 技术开发
114 林业科技开发 2014 年第 28 卷第 2 期
目前,针对水库消落带生态系统构建的植物材料
的研究以草本为主,研究表明,草本植物野古草、狗牙
根、菖蒲、香根草、空心莲子草、牛鞭草和水蓼对于水
淹均具有较强的耐受性。这些植物共同的表现特征
在于,在长期淹水条件下落叶率增加,并且同淹水深
度呈正相关关系。淹水期间,植物分生组织活跃,有
的植物有不定芽萌生或不定芽无休眠状态,但水淹过
后短期内便恢复生长,并表现出很强的恢复生长能
力。出水后快速产生叶片,总叶片数的相对生长速率
显著高于对照植株[20]。也有研究表明,乔木树种池
杉、落羽杉、水松都具有较强的耐水淹和渍水能
力[13,21]。中山杉是落羽杉属树木种间的杂交后代,
杂种优势明显,已有研究表明渍水、浅度淹水处理对
‘中山杉 406’的生长与生理,以及光合特性没有显著
影响[22-23]。而且,‘中山杉 406’对不同程度富营养
化水体的 N 等营养物质有较强的去除能力[24]。目
前,中山杉的多个无性系在云南滇池、安徽巢湖等湿
地构建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三峡库区消落带生态系
统的恢复与构建是世界性的难题,也是研究的热点。
本试验表明,在重庆市万州区三峡库区 163 ~ 175 m
蓄水水位,在正常的蓄水和放水条件下,种植‘中山
杉 118’是可行的。种植胸径 4. 0 cm,苗高 3. 0 m 左
右中等规格的苗木,经过最长 149 d 基部淹水,最长
122 d 没顶淹水,最大没顶深度达 12 m,仍能获得
90%的造林保存率。‘中山杉 118’对重庆市万州区
三峡库区的土壤和气候条件有良好的适应性,在淹水
和干旱条件下,表现出较强的抗逆性和速生性。4 年
生平均胸径和树高年生长量分别达 1. 3 cm /a 和0. 60
m /a。可见,‘中山杉 118’完全能够适应重庆万州区
的气候条件,并可在 163 ~ 175 m 蓄水水位种植,因
而,应加强这一品系在三峡库区的造林推广,充分发
挥该树种的生态功能。此外,由于三峡库区的蓄水深
度在 155 ~ 175 m 之间,因此‘中山杉 118’以及其他
品系能否适应 155 ~ 163 m 的蓄水水位,还需进一步
开展试验。同时,针对中山杉在没顶淹水的条件下仍
能存活的现象,需设计室内试验,从形态结构、养分吸
收、分子生物学等方面深入探讨其耐水机制。
参考文献
[1]万成炎,马沛明,常剑波,等. 三峡水库生态防护带建设的初步探
讨[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9,26(1):9-11.
[2]周永娟,仇江啸,王娇,等. 三峡库区消落带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
[J].生态学报,2010,30(24):672-673.
[3]张虹.三峡重庆库区消落区基本特征与生态功能分析[J].长江流
域资源与环境,2008,17(3):374-378.
[4]王晓荣,程瑞梅,肖文发,等. 三峡库区消落带水淹初期地上植被
与土壤种子库的关系[J].生态学报,2010,30(21):5821-5831.
[5]孙荣,袁兴中,刘红,等. 三峡水库消落带植物群落组成及物种多
样性[J].生态学杂志,2011,30(2):208-214.
[6]王建超,朱波,汪涛.三峡库区典型消落带淹水后草本植被的自然
恢复特征[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5):603-610.
[7]王勇,刘义飞,刘松柏. 三峡库区消涨带植被重建[J]. 植物学通
报,2005,22(5):513-522.
[8]汤显强,吴敏,金峰.三峡库区消落带植被恢复重建模式探讨[J].
长江科学院院报,2012,29(3):13-17.
[9]王欣,高贤明.模拟水淹对三峡库区常见一年生草本植物种子萌
发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2010,34(12):1404-1413.
[10]李佳杏,黄小辉,刘芸,等.模拟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水分条件下
的桑树幼苗生长状况[J].蚕业科学,2012,38(2):210-215.
[11]刘芸.桑树在三峡库区植被恢复中的应用前景[J]. 蚕业科学,
2011,37(1):93-97.
[12]黄小辉,刘芸,李佳杏,等.水分胁迫对三峡库区消落带桑树幼苗
生理特性的影响[J].林业科学,2012,48(12):122-127.
[13]李昌晓,钟章成.模拟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水分变化条件下落羽
杉与池杉幼苗的光合特性比较[J].林业科学,2005,41(6):28-
34.
[14]鲁如坤.土壤 -植物营养学原理[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8.
[15]郭泉水,康义,赵玉娟,等.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氮磷钾、pH 值和
有机质变化[J].林业科学,2012,48(3):7-10.
[16]康义,郭泉水,程瑞梅,等. 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物理性质变化
[J].林业科学,2010,46(6):1-5.
[17]殷云龙,於朝广.中山杉 -落羽杉属树木杂交选育[M].北京:中
国林业出版社,2005.
[18]陈法杨.三峡库区生态修复之我见[J].中国水土保持,2004(1):9
-29.
[19]戴方喜,许文年,陈芳清.对三峡水库消落区生态系统与其生态修
复的思考[J].中国水土保持,2006(12):6-8.
[20]郭泉水,洪明,康义,等.消落带适生植物研究进展[J].世界林业
研究,2010,23(4):14-20.
[21]李昌晓,钟章成.模拟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水分变化条件下水松
幼苗的光合生理响应[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29(3):23-
28.
[22]华建峰,殷云龙,周冬琴,等.不同水分条件对中山杉 406 生长与
生理的影响[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1,27(6):50-54.
[23]华建峰,胡李娟,杜丽娟,等.水分条件对中山杉 406 光合特性的
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11,20(8-9):1221-1225.
[24]华建峰,莫海波,於朝广,等.中山杉 406 对富营养化水体营养物
质去除效能的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2,12(4):98-104.
( 责任编辑 吴祝华)
技术开发 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