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收稿日期:2015-09-2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31160080)。
作者简介:潘 燕(1987—),女,云南省曲靖市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
事植物生态学研究;E-mail:panyan20061070050@126.com。
通讯作者:王崇云,E-mail:cywang@ynu.edu.cn。
人工林下与林缘紫茎泽兰种子形态与萌发特征比较研究
潘 燕1,2, 朱晓媛1, 王崇云1, 周新茂3, 高 杰1
(1.云南大学生态学与地植物学研究所, 昆明650091;
2.贵州省关岭自治县水利局, 贵州 安顺561300; 3.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昆明650091)
The Comparative Study on Seed Morphological and Germin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geratina adenophora under the Understory and Edge of Cultivated Forest
PAN Yan1,2,ZHU Xiaoyuan1,WANG Chongyun1,ZHOU Xinmao3,GAO Jie1
摘 要:种子传播是紫茎泽兰入侵扩散的重要途径。以紫茎泽
兰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人工林下与林缘个体种子的形态特征
与萌发特性。结果表明,林缘开阔生境种子重量极显著高于林
下郁闭生境中的种子;林缘开阔生境中的种子萌发率较高,其
种子萌发指数极显著高于林下的种子。林缘种子定居能力强,
而林下种子更易于传播扩散。
关键词: 紫茎泽兰;种子形态;种子萌发;生境
DOI编码: 10.16590/j.cnki.1001-4705.2016.01.074
中图分类号: S 45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4705(2016)01-0074-03
紫茎泽兰(Ageratina adenophora R.M.King &
H.Rob)是一种危害严重的世界性恶性杂草[1-2],种子
小而轻,成年植株年产种子10 000~100 000枚,种子具
冠毛,适于长距离的风力传播[3-4],与同属本地种相比,
紫茎泽兰产生较多的种子,具有较高的发芽率[5]。紫茎
泽兰种子萌发需要光照[6],同时光质和光强影响其种子
发芽[7],干扰很可能是通过改善光环境促进种子萌发从
而导致紫茎泽兰入侵[8]。此外,储藏条件、地面覆盖物、
pH值及温度等也影响着紫茎泽兰的种子萌发[9-10]。紫
茎泽兰种子寿命较长[10],能形成长效土壤种子库[11]。
种子繁殖是紫茎泽兰种群定居及远距离传播的主
要途径[9]。在同地分布于干香柏(Cupressus duclouxi-
ana)人工林的种群中,比较分析林下和林缘紫茎泽兰个
体的种子形态与萌发特征,进一步认识紫茎泽兰在不同
环境中的入侵扩散特征,为入侵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种子采集
在昆明金殿后山干香柏人工林中,选择林下和林
缘2种生境,林下郁闭度85%,林缘郁闭度<15%,于
2013年4月间,野外随机采集紫茎泽兰30株植株顶
部的成熟花序置于纸杯中编号保存,带回实验室备用。
室内随机挑选黑色饱满且冠毛完好的种子(瘦果)
备用。
1.2 种子形态特征测定
1.2.1 千粒重
按4分法随机选取采自2种生境中饱满的紫茎泽
兰种子各3 000粒,1 000粒为一组,用精度为0.000 1
g的电子天平(ME 54)称重,重复3次。
1.2.2 种子长度、宽度、冠毛数量和冠毛长度
2种生境紫茎泽兰种子混合样品中,随机选取饱
满且冠毛完好的种子各50粒。双目体视显微镜下对
种子进行形态观察,利用尼康XM-1200F数码相机对
种子进行拍照,统计种子的冠毛数量。采用Image J
1.43软件对种子(瘦果)长度和宽度进行测量,从每粒
种子的冠毛中随机挑选中等长度的2条并对其进行测
定,记录长度,计算种子长宽比和种子长/冠毛长。具
体方法参照戴志聪等[12]的研究。
1.3 种子萌发实验
分别随机选取采自林下和林缘2种生境的适量黑
色饱满种子,先用0.1%的次氯酸钠(NaClO)溶液消
毒15min,然后再在25℃温箱中用双蒸水浸泡24h
后备用。在已浸泡好的种子中随机选取50粒为一组,
共3个重复。将每50粒种子均匀放入垫有2层中速定
性滤纸(已浸湿)且直径为10cm的玻璃培养皿中。培
养皿用封口膜封住以减少水分蒸发。将培养皿分别放
入设定为25℃的恒温培养箱中进行种子的萌发试验,
12h光照和12h黑暗交替培养。种子的萌发以种子长
出的胚根达到2mm为标准。种子萌发过程中每天对
种子萌发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并将已萌发的种子从培养
皿中移除,每天适量补充一次双蒸水。试验周期为
·47·
第35卷 第1期 2016年1月 种 子 (Seed) Vol.35 No.1 Jan. 2016
图1 林下与林缘紫茎泽兰种子萌发率(a)和萌发指数(b)比较
表2 林下与林缘紫茎泽兰种子形态特征比较(平均值±标准差)
生境 冠毛数量
种子长
(mm)
种子宽
(mm)
冠毛长
(mm)
种子长宽比 种子长/冠毛长
林下 10±1a 1.382±0.116a 0.285±0.031B 3.290±0.132a 4.874±0.569a 0.420±0.033a
林缘 10±0a 1.378±0.112a 0.306±0.023A 3.343±0.138a 4.531±0.444a 0.415±0.033a
30d,连续7d未观测到萌发的种子视为该组萌发结
束[13]。种子的萌发率(GC)表示在实验观察期间种子
的萌发能力,根据下式计算[14-15]:
GC=∑Gt/N×100%(式中:Gt为萌发终期所有
正常萌发的种子数量,N 为供试种子总数)。
萌发指数(GI)表示种子的萌发速度。
GI=∑Gt/Di(式中:Gi表示在第ti 天(ti=1,2,3
…)萌发的种子数,Di表示不同的萌发天数)。
1.4 数据分析
采用SPSS和Excel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林下与林缘紫茎泽兰种子形态特征比较
2.1.1 种子千粒重
2种生境中紫茎泽兰种子重量有差异显著。林缘
生境紫茎泽兰种子的千粒重为0.052 5g,林下为
0.047 6g,林缘生境种子千粒重极显著高于林下生境
(表1)。林缘生境中种子千粒重的变异系数(0.48%)
大于林下生境(0.42%)。
表1 林下与林缘紫茎泽兰种子千粒重比较
生境 平均值(g) 标准差SD 变异系数CV(%)
林下 0.047 6B 0.000 2 0.42
林缘 0.052 5A 0.000 3 0.48
2.1.2 种子大小和冠毛特征
不同生境紫茎泽兰种子大小比较见表2。林下和
林缘2种生境中紫茎泽兰种子长度均值分别为1.382
mm和1.378mm,种子长宽比均值分别为4.874和
4.531,二者差异均不显著(p>0.050);林缘紫茎泽兰
种子宽度均值(0.306mm)极显著高于(p<0.01)林下
紫茎泽兰种子宽度(0.285mm)。
林下和林缘2种生境中紫茎泽兰种子冠毛数量均
为10,冠毛长度均值分别为3.290mm和3.343mm,
种子长/冠毛长均值分别为0.420和0.415,它们之间
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
2.2 林下与林缘紫茎泽兰种子萌发特征比较
对不同生境中紫茎泽兰种子萌发率和萌发指数进
行比较(图1)。林缘紫茎泽兰种子萌发率(92.00%)
高于林下紫茎泽兰种子萌发率(84.67%),但是二者差
异不显著(p>0.05)(图1a)。林缘和林下2种生境中
的紫茎泽兰种子的萌发指数分别为25.95和17.93,
前者极显著高于后者(p<0.01)(图1b)。
3 讨论与结论
林缘开阔生境中的紫茎泽兰种子重量和种子宽度
均极显著高于林下郁闭生境中的紫茎泽兰种子重量和
种子宽度,二者其余种子形态特征之间差异不显著。
林缘开阔生境中的紫茎泽兰种子萌发率高于林下郁闭
生境中的紫茎泽兰种子萌发率,但差异不显著;但前者
种子萌发指数极显著高于后者的种子萌发指数。
为适应不同干扰程度的生境,紫茎泽兰种子表现
出不同的形态特征,种子形态特征影响着种子的萌发
和传播[16]。大的种子能够保证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
生长,而小的种子易于传播扩散[17]。在林缘干扰较强
的生境中,紫茎泽兰的种子更大,且萌发能力更强,有
利于种子繁殖定居。在林下更稳定的生境中,紫茎泽
兰小种子质量影响了种子的生活力,但是却提高了种
子的传播速度和范围,使种子的风力传播能力更强,为
紫茎泽兰提供入侵可能性。
·57·
问题探讨 潘 燕 等:人工林下与林缘紫茎泽兰种子形态与萌发特征比较研究
(上接第73页)
3.2 讨 论
通过对3个代表美味猕猴桃品种果实性状的4个
主要指标试验调查,基本明确了充分授粉的数量级指
标在11~17之间,但要更为准确地定量有待于进一步
深入研究[9-11]。
由于控制授粉是人工授粉,因而试验应全部在人
工授粉条件下进行,其试验结论更能接近生产中应用
控制授粉技术的实际。
试验控制授粉没有涉及果实品质,贮藏性能的变
化,也没有调查海沃德以外的其他美味猕猴桃种子数
量,故美味猕猴桃控制授粉对果实及品质的影响有待
于进一步研究[12-17],以全面明确对果实产量、品质、种
子数量以及贮藏性的影响,为制定控制授粉技术提供
可靠全面的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崔致学.中国猕猴桃[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
[2]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1980.猕猴桃研究报告集
[C].1978-1980.郑州: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3]林太宏,熊兴耀.美味猕猴桃研究与商业化开发现状[J].猕
猴桃研究进展(Ⅱ),2003:101-105.
[4]李前进,郑李宏,杨艳玲,等.苹果树人工授粉试验示范调查
[J].西北园艺(果树),2011(6):9-10.
[5]尹小宁.不同授粉品种影响苹果梨果型的试验研究[J].北
方果树,2002(2):7-8.
[6]吴翠云,胡生萍,田玉琪.不同授粉品种对新梨7号的授粉
效果[J].北方果树,2006(3):14-16.
[7]欧行奇,赵俊杰,王春虎.对作物授粉方式概念与内涵的分
析[J].种子,2009,28(5):86-89.
[8]张清明.提倡猕猴桃树进行人工辅助授粉[J].西北园艺(果
树),2011(6):8.
[9]魏岩,尹林克,严成.白梭梭开花及风媒传粉特点[J].干旱
区研究,2005,22(1):86-90.
[10]朱友民,周宗旺,毛江平,等.猕猴桃蜜蜂授粉技术研究初
报[J].中国南方果树,2003,23(2):45-48.
[11]郭晓成.猕猴桃溶液授粉技术[J].陕西果树,2007(1):
16-18.
[12]王凤鹤,杨甫.中国几种果树传粉壁蜂授粉技术与开发
[J].应用昆虫学报,2008,45(6):862-869.
[13]梁文,朱建华,彭宏祥,等.余甘子传粉昆虫种类及其传粉
活动调查[J].中国南方果树,2007,36(6):89-91.
[14]杨国阁,曹明哲,宋良红.设施果树几种授粉方式的比较
[J].河南林业科技,2002(4):44-46.
[15]于新刚.梨树高效人工授粉配套技术[J].西北园艺(果
树),2011(6):6-7.
[16]姜国洲,来亚玲.果树人工授粉五问[J].西北园艺(果树),
2011(6):5-6.
[17]张洁.猕猴桃栽培与利用[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4:
136-138.
参考文献:
[1]尹芳,黄梅,徐锐,等.紫茎泽兰的危害及其综合利用进展分
析[J].灾害学,2009,24(4):63-67.
[2]Muniappan R,Raman A,Reddy GVP.Ageratina
adenophora(Sprengel)King and Robinson(Asteraceae)
[M].In:Biological Control of Tropical Weeds using
Arthropod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9:63-73.
[3]杨逢建,张衷华,王文杰,等.八种菊科外来植物种子形态与
生理生化特征的差异[J].生态学报,2007,27(2):442-449.
[4]Sang W,Zhu L,Axmacher JC.Invasion pattern of Eupatori-
um adenophorum Spreng.in southern China[J].Biological
Invasions,2010,12:1 721-1 730.
[5]韩利红,刘潮,郑玉龙.紫茎泽兰与3种同属本地植物种子
特性比较[J].种子,2010,29(2):73-76.
[6]Auld BA,Martin PM.The autecology of 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in Australia[J].Weed Research,
1975,15:27-31.
[7]倪文.环境因子对杂草紫茎泽兰种子发芽的影响[J].生态
学报,1983,3(4):327-331.
[8]牛燕芬,冯玉龙,谢建磊,等.干扰强度对群落中紫茎泽兰种
子萌发、幼苗定居和生长的影响[J].广西植物,2011,31
(6):795-800.
[9]王文琪,王进军,赵志模.环境因素对紫茎泽兰种子萌发的
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7,23(2):346-349.
[10]王霞霞,李䶮,李君,等.种龄、种内竞争及环境因子对紫茎
泽兰种子萌发影响的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13,22
(9):1 471-1 475.
[11]沈有信,刘文耀.长久性紫茎泽兰土壤种子库[J].植物生
态学报,2004,28(6):768-772.
[12]戴志聪,杜道林,司春灿,等.用扫描仪及ImageJ软件精确
测量叶片形态数量特征的方法[J].广西植物,2009,29
(3):342-347.
[13]闫兴富,曹敏.光照对绒毛番龙眼种子萌发的影响[J].云
南植物研究,2008,30(2):183-189.
[14]苏秀红,宋小玲,强胜,等.不同地理种群紫茎泽兰种子萌
发对干旱胁迫的响应[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5,11
(3):308-311.
[15]杨立学.俄罗斯大果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种
子萌发特性[J].生态学报,2007,27(6):2 215-2 222.
[16]Fowler N.The role of competition in plant communities in
arid and semi-arid regions[J].Annual Review of Ecological
Systematics,1986,17:89-110.
[17]Chambers JC,Macmahon JA,Haefner JH.Seed entrapment
in alpine ecosystems:effects of soilparticle size and
diasporemorphology[J].Ecology,1991,72:1 668-1 677.
·67·
第35卷 第1期 2016年1月 种 子 (Seed) Vol.35 No.1 Jan.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