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Influence of land use change on vegetation cover dynamics in Dapeng Peninsula of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of South China.

深圳市大鹏半岛土地利用变化对植被覆盖动态的影响



全 文 :深圳市大鹏半岛土地利用变化对植被覆盖
动态的影响*
梁尧钦1,2 摇 曾摇 辉1,3**摇 李摇 菁4
( 1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广东深圳 518055; 2城市建设研究院园林发展中心, 北京
100029; 3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生态学系, 北京 100871; 4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
京 100083)
摘摇 要摇 城市化背景下的植被覆盖动态研究对于区域生态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利
用深圳市 1995—2007 年的遥感数据以及 1996 和 2007 年土地变更调查资料,基于归一化植被
指数轨迹追踪分析和叠图代数计算方法,对大鹏半岛植被覆盖动态类型及其空间分异、土地
利用变化结构和格局特征以及土地利用变化与植被覆盖动态之间的响应关系进行研究.结果
表明:1995—2007 年,研究区 65%的地区植被覆盖发生显著改变,植被覆盖状况总体趋于好
转;城市化和商品农业发展是该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主要成因,研究时段内 31%的地表发
生了用地功能转变;土地利用变化是区内植被覆盖发生改变的重要成因之一,约 35%的植被
覆盖出现退降过程区域与土地功能转变有关;55%的用地功能转变区域因机械干扰导致植被
覆盖退化,但至研究期末,大多数退化区域已经进入植被覆盖显著改善阶段.
关键词摇 土地利用摇 植被覆盖动态摇 城市化摇 大鹏半岛
文章编号摇 1001-9332(2012)01-0199-07摇 中图分类号摇 F239郾 2摇 文献标识码摇 A
Influence of land use change on vegetation cover dynamics in Dapeng Peninsula of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of South China. LIANG Yao鄄qin1,2, ZENG Hui1,3, LI Jing4 ( 1Key Labora鄄
tory for Environment and Urban Sciences, Shenzhen Graduate School, Peking University, Shenzhen
518055, Guangdong, China; 2Development Center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Urban Construction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Beijing 100029, China; 3Department of Ecology, College of Urban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4Ministry of Education Key La鄄
boratory for Silviculture and Conservation,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China) .
鄄Chin. J. Appl. Ecol. ,2012,23(1): 199-205.
Abstract: To study the vegetation cover dynamics under urbanization is of significance to direct re鄄
gional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Based on the 1995-2007 remote sensing data and the investigation
data of 1996 and 2007 land use change in Shenzhen, and by using NDVI index tracking and alge鄄
braic overlay calculation,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vegetation types and their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land use change pattern, an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land use change and vegetation cover dy鄄
namics in Dapeng Peninsula of Shenzhen. In 1995-2007, the vegetation cover in 65% of the study
area changed significantly, with an overall increasing trend. Land use change was mainly caus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and commercial agriculture, with 31% of the land surface changed
in land use function. The land use change was one of the main causes of vegetation cover dynamics,
and about 35% of the region where vegetation cover significantly degraded was related to land use
change. 55% of the region where land use function changed due to mechanical disturbance caused
the degradation of vegetation cover, but by the end of the study period, the vegetation cover in most
of the degraded region had being improved significantly.
Key words: land use; vegetation cover dynamics; urbanization; Dapeng Peninsula.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1117,40830747)和深圳市双百计划项目资助.
**通讯作者. E鄄mail: zengh@ szpku. edu. cn
2011鄄05鄄30 收稿,2011鄄11鄄04 接受.
应 用 生 态 学 报摇 2012 年 1 月摇 第 23 卷摇 第 1 期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Jan. 2012,23(1): 199-205
摇 摇 植被覆盖动态及其成因是现阶段区域乃至全球
生态变化的热点研究领域[1-4] . 快速城市化地区短
时间内土地利用结构与功能的剧烈变化,必然导致
植被覆盖的结构、类型和区域配置状况发生显著改
变[5-8],进而对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均衡性产
生深远影响[9-10] .随着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一系列局
部和区域性生态问题的逐步凸现,基于植被保护和
管理的策略选择成为应对区域生态逐步恶化的重要
手段[11-12] .总结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发现,对于城市
化地区土地利用变化与植被覆盖变化之间的关联关
系研究还比较薄弱[13],相关现象的成因解析亦不够
深入[14] .这种状况对于合理解析城市化地区植被覆
盖变化的特征与成因,合理选择区域植被和土地利
用组合管理策略难以形成有力支持.
大鹏半岛是深圳市植被保存最完好的区域之
一,相关研究表明,受快速城市化过程的综合影响,
自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开始,该地区植被覆盖表现
为复杂的动态变化过程[15-16] .本研究综合利用遥感
和土地变更调查资料,采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轨迹追踪方法并依托 GIS 叠图分析平台,研究大鹏
半岛地区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来土地利用变化与
植被覆盖动态变化之间的响应关系,在明确植被覆
盖动态和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不同植
被覆盖动态类型区域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以及不同
土地利用变化区域的植被动态特征,以期合理解释
该地区植被覆盖动态变化的成因,为区域植被保护
和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摇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1郾 1摇 研究区概况
大鹏半岛位于深圳市龙岗区东南部,包括大鹏、
葵涌、南澳三镇,陆地总面积 293郾 41 km2 .该区分布
着七娘山、排牙山、红花岭、犁壁山等高大山体,是深
圳市植被覆盖程度最好和天然次生植被保存面积最
大的区域,主要植被类型包括低地常绿季雨林、山地
常绿阔叶林、沟谷雨林、红树林、人工速生林和果园
等.对外开放以来,大鹏半岛因地理位置相对偏僻,
城市化的速度和规模与特区和龙岗中心区相比明显
滞后.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深圳市大部分
区域用于城市建设的土地资源供给逐渐枯竭,大鹏
半岛地区的城市化速度迅速提升,大量工业和人口
的进区导致城市建成区规模不断增长[17],土地利用
结构和功能变化显著,衍生性的各种植被改造和破
坏效应突出.
1郾 2摇 数据准备
本研究综合使用深圳市 1996、2007 年的土地变
更调查数据、1995—2007 年间 6 景 TM和 ETM+遥感
数据以及 2004 年深圳市航片数据作为基础数据源.
其中,遥感数据主要用于植被覆盖动态研究,为尽可
能减小成像季节差异对植被覆盖动态分析结果的影
响,本文选用的 6 期影像均为 11 月至次年 3 月之间
成像的数据(表 1),这段时间为植物的非生长季,叶
相处于稳定期[18] . 在 Erdas 8郾 7 软件支持下对各期
数据进行去云、去噪处理[19];以深圳坐标的 2004 年
深圳市航片为基准,辅以 2004 年深圳市土地变更调
查数据,对 6 期影像逐一进行几何精校正和交互式
校准(RSM<1).用大鹏半岛边界文件对 6 幅影像进
行裁切,分别提取 3、4 波段光谱值,计算出每个
30 m伊30 m像元的 NDVI值,作为植被覆盖变化轨迹
追踪属性数据.
1郾 3摇 研究方法
1郾 3郾 1 主要植被覆盖动态类型辨识摇 基于 ArcEngine
组件二次开发技术平台,以 NDVI 表征地表植被状
况,通过轨迹追踪方法对植被覆盖动态类型进行辨
识.首先,通过标准化处理和土地利用变更调查资料
拟合检验,确定植被覆盖年变化率阈值 ( P0 )取
30% [20];之后,根据每个像元相邻时段 NDVI 的变
化率(P)将植被覆盖变化划分为稳定 A( | P |臆P0)、
恢复 B(P>P0)和退降 C(P<-P0)3 种过程,所有像
元 5 个比较时段、3 种过程的组合有 3+3伊21+3伊22+
3伊23+3伊24 =93 种类型;最后,按时间先后输入影像
序列,在 ArcEngine 组件二次开发平台上编程实现
对 NDVI变化轨迹的追踪[20] . 对 93 种类型进行整
合,可以将大鹏半岛在研究时段内的植被覆盖动态
归纳为稳定、恢复、退降、退降鄄恢复和其他 5 种类型
(表 2),并初步分析其空间分异特征.
1郾 3郾 2 主要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过程分析摇 在 GIS 平
台支持下,利用两景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分别计算
1996 和 2007 年研究区土地利用总体构成;之后进
行两个时段叠图分析,计算所有土地利用变化类型
表 1摇 1995—2007 年深圳市遥感影像
Table 1 摇 Remote sensing images of Shenzhen City from
1995 to 2007
数据类型
Data
type
成像日期
Image
date
数据类型
Data
type
成像日期
Image
date
数据类型
Data
type
成像日期
Image
date
TM 1995鄄12鄄07 ETM+ 1999鄄12鄄26 TM 2005鄄03鄄05
TM 1997鄄01鄄10 ETM+ 2003鄄01鄄19 TM 2007鄄11鄄10
002 应摇 用摇 生摇 态摇 学摇 报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23 卷
表 2摇 植被覆盖动态主要类型
Table 2摇 Main types of vegetation cover dynamics
动态类型
Dynamic type
内涵
Content
代表性过程
Representative process
稳定
Stable
各时段均无明显变化,植被覆盖情况始终处于较稳定状态 A
恢复
Ascending
至少有一个时段植被处于显著恢复状态,没有退降状态出现 B、AB、BA、ABA、BAB、ABAB、BABA、ABABA、
BABAB
退降
Descending
至少有一个时段植被处于显著退降状态,没有恢复状态出现 C、AC、CA、ACA、CAC、ACAC、CACA、ACACA、
CACAC
退降鄄恢复
Descending鄄Ascending
至少有一个时段植被处于显著退降状态,并且随后至少有一
个时段植被处于显著恢复状态,此后不再出现植被退降情况
CB、 ACB、 CAB、 CBA、 ACAB、 ACBA、 CABA、
CACB、CBAB、CBCB、ACABA、ACACB、ACBAB、
ACBCB、 CABAB、 CABCB、 CACAB、 CACBA、
CBACB、CBABA、CBCAB、CBCBA
其他
Others
不能归入上述情况的、其他面积比例很小的变化过程 其他 52 种过程
A: 稳定 Stable; B: 恢复 Ascending; C: 退降 Descending.
占全区的面积比例,将占全区 1%以上的土地利用
变化过程确定为主要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过程,并分
析其空间分异特征.
1郾 3郾 3 土地利用变化与植被覆盖动态的响应关系分
析摇 将主要植被覆盖动态类型图与主要土地利用变
化类型图进行叠图分析,首先统计不同植被覆盖动
态类型区内所有土地利用变化类型的面积比例,将
超过 2%的土地利用变化类型作为主要类型提取出
来,了解土地利用变化对植被动态的影响;其次,计
算主要土地利用变化(指发生用地功能变化且占全
区面积 1%以上的过程类型)类型区内植被覆盖动
态类型的构成,进一步分析土地利用变化与植被动
态类型之间的响应关系.
2摇 结果与分析
2郾 1摇 植被覆盖动态变化及空间分异
由表 3 可以看出,1995—2007 年,研究区主要
植被覆被动态变化类型依次为稳定、恢复、退降鄄恢
复和退降,合计占全区总面积的 95%以上;难以辨
别显著变化趋势的其他类别面积比例不足 5% . 结
合图 1a 发现,其他类别区域主要分布在滨海地区、
水库周边和溪流沟谷地区,显然是局部水文条件年
际间的复杂变化所致.因而后续分析中,这类过程不
作为主要过程进行分析. 表征植被覆盖发生显著变
化的各类型面积合计占研究区总面积的近 65% ,意
味着研究时段内该区植被变化较剧烈. 4 种主要植
被覆被变化类型中,稳定类型主要分布在排牙山、七
娘山等低山山脊线附近海拔较高的区域,恢复类型
广泛分布于中高丘陵地区,退降类型集中分布在各
居民点周围,退降鄄恢复类型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
台地和平原地区.
2郾 2摇 主要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及空间分异
从表 4 可以看出,研究期间,研究区显著增加的
土地利用类型为建设用地和园地,显著减少的用地
类型为林地、未利用地和耕地,其他用地类型基本保
持稳定.研究时段内研究区 31郾 5%的地表发生了用
地功能改变(即各用地类型研究时段内维持不变的
面积比例为 68郾 5% ),主要变化过程(指面积比例占
表 3摇 大鹏半岛植被覆盖动态的主要类型
Table 3摇 Main types of vegetation cover dynamics in Dap鄄
eng Peninsula
类型
Type
面积 Area
(km2)
百分比
Percentage
稳定
Stable
103郾 95 35郾 4
恢复
Ascending
73郾 99 25郾 2
退降鄄恢复
Descending鄄Ascending
65郾 84 22郾 4
退降
Descending
36郾 10 12郾 3
其他
Others
13郾 53 4郾 6
表 4摇 大鹏半岛 1996—2007 年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Table 4摇 Change of land use structure in Dapeng Peninsula from 1996 to 2007 (%)
年份
Year
耕地
Field
园地
Garden
林地
Forest
水体
Water
建设用地
Construction land
未利用地
Unused land
其他
Others
1996 1郾 9 4郾 7 76郾 4 1郾 2 6郾 4 6郾 3 3郾 1
2007 1郾 1 19郾 6 61郾 8 0郾 3 13郾 2 0郾 4 3郾 5
1021 期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梁尧钦等: 深圳市大鹏半岛土地利用变化对植被覆盖动态的影响摇 摇 摇 摇 摇 摇
全区总面积 1%以上的用地变化类型)包括林地、未
利用地向园地转移,未利用地向林地转移,以及林地、
未利用地和园地向建设用地转移(表 5).从主要转移
过程的空间分布情况来看,未利用地向林地转移过程
主要发生在海拔较高的山脊线附近;园地扩张大部分
分布在低丘陵和台地地区,通常表现为原有园地斑块
向周边蔓延式扩张;建设用地扩张通常有 2 种分布形
式,一种是原有居民点不断同化周边其他用地类型,
形成更大的建设用地斑块,另一种是干道交通系统建
设形成的显著线性扩张区域(图 1b).
2郾 3摇 植被动态与土地利用变化关联特征
2郾 3郾 1 不同植被动态区域内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摇
由图 2 可以看出,研究区未发生功能改变的主要用
地类型在所有植被覆盖动态类型区中均占据重要比
例(平均在 65%以上),其次是面积比例占全区 1%
以上的 6 种主要土地利用变化类型(平均在 23%以
上),最后是其他所有次要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平均
不足 12% ). 在植被覆盖稳定以及不断增加的 2 种
类型区中,绝大部分地表为功能属性未发生改变的
土地利用类型,涉及的主要变化过程同样为林地寅
园地和未利用地寅林地两种(图 2a、2b). 发生植被
覆盖退降的区域内,涉及 4 种主要土地利用变化类
型,与前两类植被覆盖动态类型区相比,增加了林地
和园地向建设用地转移的过程(图 2c).退降鄄恢复类
型区内的土地利用变化最复杂,所有 6 种主要土地利
用变化过程在该类型区中面积比例均超过 2%,并且
在所有植被动态类型区中,该区发生功能改变的主要
土地利用变化类型面积所占比例最高(图 2d).
图 1摇 1995—2007 年深圳市植被覆盖动态类型(a)及土地利用变化过程(b)
Fig. 1摇 Types of vegetation cover dynamics (a) and process of land use change (b) in Shenzhen during 1995-2007.
F: 林地 Forest; G: 园地 Garden; C: 建设用地 Construction land; U: 未利用地 Unused land; O: 其他用地 Others. 下同 The same below.
图 2摇 不同植被覆盖动态类型区域的土地利用变化
Fig. 2摇 Land use transition in different vegetation cover dynamic areas.
a) 稳定区域 Stable area;b) 恢复区域 Ascending area;c) 退降区域 Descending area;d) 退降鄄恢复区域 Descending鄄ascending area.
202 应摇 用摇 生摇 态摇 学摇 报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23 卷
表 5摇 大鹏半岛 1996—2007 年不同类型土地转移面积占全区的面积比例
Table 5摇 Proportion of different land use transition areas in Dapeng Peninsula from 1996 to 2007(%)
1996 年土地类型
Land type in 1996
2007 年土地类型摇 Land type in 2007
耕地
Field
园地
Garden
林地
Forest
水体
Water
建设用地
Construction land
未利用地
Unused land
其他
Others
耕地 Field 0郾 44 0郾 46 0郾 17 0郾 01 0郾 74 0郾 01 0郾 10
园地 Garden 0郾 28 2郾 80 0郾 35 0郾 02 1郾 12 0郾 01 0郾 16
林地 Forest 0郾 15 14郾 82 57郾 64 0郾 04 3郾 03 0郾 12 0郾 58
水体 Water 0郾 01 0郾 05 0郾 08 0郾 14 0郾 76 0郾 00 0郾 11
建设用地 Construction land 0郾 04 0郾 34 0郾 49 0郾 02 5郾 25 0郾 02 0郾 24
未利用地 Unused land 0郾 16 1郾 04 2郾 86 0郾 04 1郾 53 0郾 23 0郾 42
其他 Others 0郾 03 0郾 12 0郾 24 0郾 04 0郾 72 0郾 04 1郾 93
图 3摇 主要土地利用变化区域内植被覆盖动态类型构成
Fig. 3摇 Composition of vegetation cover dynamic types in different land use transition area.
a) 林地寅园地区域 Forest寅Garden area; b) 林地寅建设用地区域 Forest寅Construction land area; c) 园地寅建设用地区域 Garden 寅Construction
land area; d) 未利用地寅园地区域 Unused land 寅 Garden area; e) 未利用地寅林地区域 Unused land寅Forest area; f) 未利用地寅建设用地区域
Unused land寅Construction land area. 玉:稳定 Stable; 域:恢复 Ascending; 芋:退降 Descending; 郁:退降鄄恢复 Descending鄄ascending; 吁:其他 Oth鄄
ers.
2郾 3郾 2 主要土地利用变化区域内植被动态类型的结
构摇 研究区各主要土地利用变化类型区内植被动态
变化情况均极复杂,除未利用地向园地转移类型外,
其他所有主要土地利用变化类型区内至少有 4 种植
被覆盖动态类型区的面积比例超过 10% (图 3).从
植被覆盖动态类型的构成来看,退降鄄恢复是各主要
土地利用变化类型区内最重要的植被动态变化形
式,平均面积比例接近 40% ,尤其在未利用地向其
他用地类型转移区域,比例均在 40%以上甚至达到
50% (图 3d、3e、3f),这也充分体现了土地利用类型
转移过程中的机械干扰往往会引起植被覆盖的阶段
性下降,而后又逐渐恢复这一最典型的变化过程.退
降鄄恢复在园地向建设用地转移区中仅占 18郾 5%
(图 3c),而稳定类型则占 40%以上.地类转移并未
引起显著的植被变化,主要是由于园地寅建设用地
本身在大鹏半岛仅有 1郾 1%的发生区,且在这些发
生区内主要是生长状况较差的果园被改造为建设用
地,加之建设用地本身有一定的绿化覆盖率,因此园
地寅建设用地区域内仅有 1 / 3 出现植被退降过程.
总体而言,在 6 类地类转移区域,退降鄄恢复为最主
要的植被动态类型(约 40% ),其次是恢复类型(约
20% ),稳定和退降类型的重要性相当(约 15% ).
3摇 讨摇 摇 论
3郾 1摇 研究区植被覆盖动态和土地利用变化的总体
特征
受各种内外部因素的综合作用影响,研究时段
内深圳市大鹏半岛地区植被覆盖动态变化较剧烈,
接近 2 / 3 的区域至少在 5 个比较时段的 1 个时期发
生了显著变化.研究区约 2 / 3 的区域已经步入逐步
恢复阶段,意味着如果不出现大的人为干扰过程,研
究区内植被覆盖将有望得到持续改善. 大鹏半岛的
土地利用变化表现为 2 个主要的过程特征,1)以建
设用地扩张为标志的城市化特征,2)以园地面积大
3021 期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梁尧钦等: 深圳市大鹏半岛土地利用变化对植被覆盖动态的影响摇 摇 摇 摇 摇 摇
幅增加为代表的商品农业发展特征. 与深圳特区和
龙岗、宝安中心区相比 (建设用地规模通常在
50% ~60% ),大鹏半岛地区受地形复杂和区位条
件较差的双重不利影响,建设用地规模显著偏小
(表 4).从过程来看,本地区毁林种果现象十分突
出,研究时段内占全区面积 15%的林地被改造成园
地.此外,建设用地扩张亦占用了一定数量生态功能
较显著的林地和园地区域,尽管利用未利用地造林
对这种生态损失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补偿,但就规模
而言,建设用地扩张仍造成了生态用地的净损失.
3郾 2摇 土地利用变化对植被覆盖动态的影响
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人为活动主导下的
土地利用变化与自然环境因子的时空分异一道构成
了区域植被覆盖变化的重要驱动力来源[8,21-23],甚
至在较长的历史时期成为主导因子[24] .土地利用变
化对于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主要源于土地转移过程
中短时限的人为干扰和转移完成后较长时限的用地
功能变化,其中,用地功能变化往往表现为群落物种
组成、生物生产能力、生态系统类型等多方面的综合
变化[13,23,25],并且在较大尺度上表现出明显的时空
分异特征[24,26-27] . 本研究结果也表明,土地利用变
化(土地功能发生改变)是研究区植被覆盖动态的
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约 35%的植被覆盖退降区与土
地利用变化相关(图 2).其中,大多数向建设用地转
移及部分向林地和园地转移的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均
导致阶段性的植被覆盖退降,只是绝大部分随着转
移过程的结束和后续生态建设与管理的投入,进入
到植被覆盖显著改善阶段. 研究区功能性土地利用
转移过程是人为活动占优势区域植被退降的主要成
因.凡是发生用地功能改变的主要土地利用变化区
域,超过 55%的地表均出现了植被覆盖退降现象
(图 3).到研究时段结束,全区仍有超过 12%的地
表植被覆盖处于显著退降状态(表 3). 值得注意的
是,主要用地功能转化区域仍有超过 35%的区域植
被覆盖保持稳定甚至改善,加上近 40%的地表在发
生阶段性植被覆盖退降后呈现明显的恢复状态,意
味着本地区研究时段内较强烈的人为干扰对地表植
被覆盖造成的不可逆性显著负面效应表现出显著的
局部性特征,这与深圳市以往的相关研究[15,28]基本
一致.
4摇 结摇 摇 论
1995—2007 年,研究区植被覆盖变化较剧烈,
65%的区域植被覆盖状况发生显著改变,至研究时
段末,该区植被覆盖状况有逐步改善的趋势.研究区
31%的区域土地利用发生了功能性改变,城市化和
商品农业发展是区内土地利用变化的两大动因,但
总体上城市化速度较慢. 土地利用变化是区内植被
覆盖动态变化的重要成因之一,全区植被覆盖出现
退降过程的区域中,约 35%与土地利用功能改变有
关.用地功能改变和土地转移过程中的机械干扰是
植被覆盖退降的主要成因. 随着干扰结束和后续管
理投入,大部分退降区域呈植被覆盖逐步恢复状态,
不可逆性负面效应区域表现出显著的局部特征.
参考文献
[1]摇 Xia B鄄C (夏北成), Gong J鄄Z (龚建周). Spatio鄄tem鄄
poral pattern and hierarchical characteristics of vegeta鄄
tion fraction from 1990 to 2005 in Guangzhou. Ecologi鄄
cal Science (生态科学), 2006, 25(5): 417-422 ( in
Chinese)
[2]摇 Wang J鄄J (王晶晶), Bai X (白摇 雪), Deng X鄄Q (邓
晓曲), et al. Research on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nges
of riparian vegetation cover in the Three Gorges Dam
area based on NDVI. Geo鄄information Science (地球信
息科学学报), 2008, 10(6): 808-815 (in Chinese)
[3]摇 Zhang Y鄄C (张月丛), Zhao Z鄄Q (赵志强), Li S鄄C
(李双成), et al. Indicating variation of surface vegeta鄄
tion cover using SPOT NDVI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North China. Geographical Research (地理研究 ),
2008, 27(4): 745-755 (in Chinese)
[4]摇 Samir MAHA, Mohamed AHAZ. Vegetation dynamic in
semi arid Butana Plain, Sudan. Journal of Geography
and Regional Planning, 2011, 4: 183-198
[5] 摇 Senay GB, Elliott RL. Combining AVHRR鄄NDVI and
landuse data to describe temporal and spatial dynamics
of vegetation. 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 2000,
128: 83-91
[6]摇 Stow AD, Hope A, McGuire D, et al. Remote sensing
of vegetation and land鄄cover change in arctic tundra eco鄄
systems. 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2004, 89:
281-308
[7]摇 Gai Y鄄Q (盖永芹), Li X鄄B (李晓兵), Zhang L (张
立), et al. Land use / cover change and vegetation cov鄄
erage monitoring by remote sensing: A case study of
Miyun, Beijing. Resources Science (资源科学), 2009,
31(3): 523-529 (in Chinese)
[8]摇 Liu J鄄H (刘军会), Gao J鄄X (高吉喜). Effects of cli鄄
mate and land use change on the changes of vegetation
coverage in farming pastoral ecotone of northern China.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应用生态学报),
2008, 19(9): 2016-2022 (in Chinese)
[9]摇 Molina A, Govers G, Vanacker V, et al. Runoff gener鄄
ation in a degraded Andean ecosystem: Interaction of
vegetation cover and land use. Catena, 2007, 71: 357-
370
[10]摇 Rudmann鄄Maurer K, Weyand A, Fischer M, et al. The
402 应摇 用摇 生摇 态摇 学摇 报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23 卷
role of landuse and natural determinants for grassland
vegetation composition in the Swiss Alps. Basic and Ap鄄
plied Ecology, 2008, 9: 494-503
[11]摇 Zeng H (曾摇 辉), Chen X (陈摇 雪). An analysis on
eco鄄environmental effect of vegetation in urbanized are鄄
as.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生态环境学
报), 2010, 19(11): 2737-2742 (in Chinese)
[12] 摇 J俟rgen HB. Decision making, planning and design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indigenous vegetation within urban
development.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4,
68: 439-452
[13]摇 Fuller JL, Foster DR, McLachlan JS, et al. Impact of
human activity on regional forest composition and dy鄄
namic in central New England. Ecosystems, 1998, 1:
76-95
[14]摇 Kennedy RE, Cohen WB, Schroeder TA. Trajectory鄄
based change detection for automated characterization of
forest disturbance dynamics. 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鄄
ment, 2007, 110: 370-386
[15]摇 Li Y鄄J (李一静), Zeng H (曾摇 辉), Wei J鄄B (魏建
兵). Vegetation change in Shenzhen City based on
NDVI change classification.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应用生态学报), 2008, 19(5): 1064-1070
(in Chinese)
[16]摇 Guo L (郭 摇 泺), Xia B鄄C (夏北成), Li N (李 摇
楠), et al. Analysis of micro鄄community structure and
its diversity of Shenzhen urban forest during rapid urban鄄
ization. Scientia Silvae Sinicae (林业科学), 2006, 42
(5): 68-74 (in Chinese)
[17]摇 Lin W鄄Q (蔺蔚青). Analysis of ecological expense and
design of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on the economic de鄄
velopment of Dapeng Peninsula. Ecological Economy
(生态经济), 2004(12): 33-35 (in Chinese)
[18]摇 Coppin P, Bauer M. Digital change detection in forest
ecosystems with remote sensing imagery. Remote Sensing
Reviews, 1996, 13: 207-234
[19]摇 Wang L鄄H (王立海), Zhao Z鄄Y (赵正勇). Compara鄄
tive study on the denoising methods of TM images for
forest region. Journal of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5, 33(5): 77-79 (in Chi鄄
nese)
[20]摇 Liang Y鄄Q (梁尧钦), Xie F鄄Y (谢芳毅), Li J (李摇
菁), et al. Spatiotemporal dynamics of vegetation cover
based on trajectory change detection: A case study of
Dapeng Peninsula in Shenzhen. Chinese Journal of Ap鄄
plied Ecology (应用生态学报), 2010, 21(5): 1105-
1111 (in Chinese)
[21]摇 Tasser E, Tappeiner U. Impact of land use changes on
mountain vegetation. Applied Vegetation Science, 2002,
5: 173-184
[22]摇 Bragg TB, Tatschl AK. Changes in flood鄄plain vegeta鄄
tion and land use along the Missouri River from 1826 to
1972.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1977, 1: 343-348
[23] 摇 Yang G鄄H (杨光华), Bao A鄄M (包安明), Chen X
(陈摇 曦), et al. Vegetation cover change with climate
and land use variation along main stream of Tarim Riv鄄
er. Journal of Desert Research (中国沙漠), 2010, 30
(6): 1389-1397 (in Chinese)
[24]摇 Foster DR. Land鄄use history (1730-1990) and vegeta鄄
tion dynamics in central New England, USA. Journal of
Ecology, 1992, 80: 753-771
[25]摇 Wang Z鄄M (王宗明), Guo Z鄄X (国志兴), Song K鄄S
(宋开山), et al. Effects of land use / cover change on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of Sanjiang Plain, during 2000-
2005.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自然资源学报),
2009, 24(1): 136-146 (in Chinese)
[26]摇 Zhou H鄄J (周洪建), Wang J鄄A (王静爱), Yue Y鄄J
(岳耀杰), et al. Research on spatial pattern of human鄄
induced vegetation degradation and restoration: A case
study of Shaanxi Province. Acta Ecologica Sinica (生态
学报), 2009, 29(9): 4847-4856 (in Chinese)
[27]摇 Foster DR, Motzkin G, Slater B. Land鄄use history as
long鄄term broad鄄scale disturbance: Regional forest dy鄄
namics in central New England. Ecosystems, 1998, 1:
96-119
[28]摇 Liu Y鄄F (刘语凡), Chen X (陈摇 雪), Li G鄄C (李贵
才), et al. Relationship of vegetation degradation clas鄄
sification and landscape accessibility classification in
Shenzhen. Acta Ecologica Sinica (生态学报), 2011,
31(2): 547-555 (in Chinese)
作者简介摇 梁尧钦,女,1982 年生,硕士.主要从事生态规划
和风景园林研究,发表论文 6 篇. E鄄mail: liangyq. lj@ gmail.
com
责任编辑摇 杨摇 弘
5021 期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梁尧钦等: 深圳市大鹏半岛土地利用变化对植被覆盖动态的影响摇 摇 摇 摇 摇 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