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Spatial tendency of urban land use in new Yinzhou Town of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of East China.

宁波鄞州新城区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趋向性



全 文 :宁波鄞州新城区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趋向性*
蒋文伟**摇 郭慧慧摇 梅艳霞
(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 浙江临安 311300)
摘摇 要摇 采用梯度分析和城市土地利用程度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研究了鄞州新城区居住用地
和工业用地的空间布局特征,并选择公共绿地、公共设施用地和道路等作为区位优势因素,探
索城市各类用地的区位特征.结果表明: 梯度分析能够有效地与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布局相
连接,定量描述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特征;鄞州新城区城市空间形态中心主要集中在距中心 2
km的范围内,即城市发展的十字轴核心片区,区位优势明显,鄞州大道以南将成为新城区发
展的腹地.产业结构调整后工业用地的合理变迁、核心区土地刚性条件约束下商务用地的高
效集约利用、以及东南部城乡结合带的农田保护将成为鄞州新城区在未来土地利用中需重点
考虑的方向.
关键词摇 土地利用摇 用地布局摇 区位优势摇 空间趋向摇 鄞州新城区
文章编号摇 1001-9332(2012)03-0701-09摇 中图分类号摇 Q149摇 文献标识码摇 A
Spatial tendency of urban land use in new Yinzhou Town of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of East China. JIANG Wen鄄wei, GUO Hui鄄hui, MEI Yan鄄xia (School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Zhejiang A & F University, Lin爷 an 311300, Zhejiang, China) . 鄄Chin. J. Appl. Ecol. ,2012,23
(3): 701-709.
Abstract: By adopting gradient analysis combining with the analysis of urban land use degree, this
paper studied the spatial layout characteristics of residential and industrial lands in new Yinzhou
Town, and explored the location characters of various urban land use by selecting public green
land, public facilities, and road as the location advantage factors. Gradient analysis could effective鄄
ly connect with the spatial layout of urban land use, and quantitatively depict the spatial character
of urban land use. In the new town, there was a new urban spatial center mostly within the radius of
2 km, namely, the urban core area had obvious location advantage in the cross鄄shaft direction urban
development. On the south of Yinzhou Avenue, the urban hinterland would be constructed soon. In
the future land use of the new town, the focus would be the reasonable vicissitude of industrial land
after the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the high鄄efficient intensive use of the commercial land
restricted by the compulsive condition of urban core area, and the agricultural land protection in the
southeastern urban鄄rural fringe.
Key words: land use; land layout; location advantage; spatial tendency; new Yinzhou Tow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972342)资助.
**通讯作者. E鄄mail: wenweijiang@ zafu. edu. cn
2011鄄07鄄25 收稿,2011鄄12鄄11 接受.
摇 摇 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是土地景观结构、功
能和空间格局受其内部作用力和外部作用力综合驱
动的复杂过程,对全球性环境变化起着关键性作
用[1-2] .土地利用的行为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
城市空间的发展方向[3] .土地利用的空间趋向主要
与驱动力有关,而以往的土地利用驱动力研究主要
从制度政策因素、产业发展进程和城市化进程等方
面进行分析[4] .城市用地布局取决于多种复杂的因
素,主要有自然、区位、政策和经济等因素.区位因子
理论中地租竞标曲线产生了环形城市土地利用空间
分布,从内向外依次为商业、工业、住宅和农业,这只
是一般静态的结果,没有考虑城市的动态变化[5] .
城市用地布局是城市活动需求在城市中的分布,体
现在物质空间形态上就是对城市不同区位的土地利
用[6] .城市用地区位优势的产生主要依托于城市交
通、绿地和公共设施的建设.
Whittaker[7]最先将梯度分析用于研究城市化对
植物分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近十几年来,梯度分析
应 用 生 态 学 报摇 2012 年 3 月摇 第 23 卷摇 第 3 期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Mar. 2012,23(3): 701-709
被广泛应用于城市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 梯度分
析能够较好地验证城市形态理论,可为城市形态中
心的确立提供定量化依据. 郭泺等[8]设置 3 条辐射
状样带,并以城区为中心向外以 5 km为半径做梯度
分区,研究了广州市景观格局的时空变化与梯度分
异.王玉洁等[9]设立 1 条经市中心自西向东横贯整
个浦东新区的样带,沿样带设置 5 km伊5 km 样方,
分析了上海浦东新区城市化过程景观格局变化. 张
利权等[10]设立经市中心人民广场的自西向东和自
南向北横贯上海市的样带,采用 3 伊3(即 6 km伊6
km)的重叠移动窗口,分析上海市景观格局梯度.谭
丽等[11]设置经市中心(市府广场)的自西向东和自
南向北的样带,以 1 km为移动步长分析了沈阳城市
绿地景观格局梯度.张琳琳等[12]设置 500 m移动窗
口,并从济南市中心到边缘在 8 个方向上每隔 200
m取样点,对济南城市空间格局变化进行研究.以往
的梯度分析方法中,移动窗口大小设置和采样方法
的选择均存在不确定性和主观性.为此,本文采用梯
度和城市土地利用程度相结合的方法,重点分析宁
波市鄞州新城区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的空间布局特
征,并选择公共绿地、公共设施用地和道路等作为区
位优势因素,探索城市各类用地的区位特征和城市
土地利用的空间趋向性,以期为城市发展提供导向,
促进城市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
1摇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1郾 1摇 研究区概况
宁波鄞州区位于以上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经
济圈南翼,属浙江省东部沿海地区,从西、南二面紧
围宁波老市区,西北、西部与余姚接壤,南部紧邻奉
化,东南邻象山港与象山县隔水相望,东西两侧群山
挺拔、溪谷深邃,中部是广袤数十里的水网平原. 该
区总体地貌特征为东西两侧高、中部低,呈马鞍状,
素有“五山四地一分水冶之称.新城区位于中部平原
地区,西起机场路,东到甬台温铁路,北到杭甬高速
公路,南到绕城高速公路.
新城区建设初期,选择距离宁波核心区不足 3
km远的石碶与钟公庙地区,规划 26 km2土地面积,
提出了“工业起步、三产跟上、行政推动冶的发展思
路. 2002 年 4 月,鄞县撤县设区,随后中心区改名为
新城区,规划面积调整至 33 km2,新城区的功能定
位调整为鄞州区政治、商贸、居住、科技和教育中心.
2003—2008年,提出“做深北区、做精南区、拓展东
西冶的发展思路,新城区得到了快速发展. 2008 年初
开始,提出做精新城区核心区块,完善城市功能布局
的发展思路,同时,谋划新城区新一轮城市发展的空
间布局.新城区 80 km2分区规划建设正逐步实施[13] .
根据《宁波市总体规划(2004—2020)》 [14],鄞
州东西两侧山区以及滨海地区属于生态发展区,鄞
州东南部属于生态开敞区,鄞西、鄞南是基本农田的
集中地区.鄞州新城区属于商贸科教区,重点发展商
贸流通、旅游休闲、房地产等现代服务业,以打造现
代生态城区.鄞州区 2007 年编制《宁波市鄞州区城
乡空间布局规划(2006—2020)》 [15],2008 年提出新
城区“十大区块冶 [16],2009 年“十大区块冶建设全面
实施,2010 年编制《宁波市鄞州区土地利用总体规
划(2006—2020)》 [17] .可见,新城区政策取向为:强
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人口和产业集聚,适当扩大建
设用地规模,成为经济发展的密集区.
1郾 2摇 数据来源和预处理
本研究以宁波市鄞州区 2009 年高空间分辨率
航空影像(1 颐 5000)为主要数据源,结合土地利用
现状图、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总图及相关部门的现状
调查资料作为空间信息提取的基本信息源.
城市土地布局中,不同区位的土地承载着不同
的城市功能.本文根据研究区特点,将城市土地划分
为 9 类: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商业商
务用地、公共绿地、生产防护绿地、道路用地、农业用
地和水体(表 1) [18-19] .
摇 摇 首先利用 ENVI 4郾 3 图像处理软件对图像进行
几何校正,转换成 Xian_1980 坐标体系,并对图像进
行拼接裁剪处理,获得研究区域的影像图.然后利用
ArcGIS 9郾 2 进行人工目视解译,结合实地调查对研
究区土地利用类型分布进行矢量化,并将矢量文件
通过空间分析模块(Conversion Tools)转换成像元大
小为 10 m 伊 10 m 的栅格数据,最终形成城市土地
利用分类图(图 1). 最后将城市土地利用分类栅格
图导入 Fragstats 3郾 3 软件中进行景观指数计算.
1郾 3摇 空间格局分析
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显示了明确的、但不一定
是唯一的“空间特征冶,其空间特征取决于特定的景
观指数.本文选取斑块面积比例(PLAND)、斑块密
度( PD)、最大斑块指数 ( LPI)和平均斑块面积
(MPS)定量描述城市土地利用的总体特征.
城市土地利用程度是城市空间形态的综合表征
要素,反映了城市土地利用的强度和深度.土地利用
综合程度指数和空间样点结合,分析研究区土地利
用程度的空间变化[20-21] .
207 应摇 用摇 生摇 态摇 学摇 报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23 卷
表 1摇 鄞州新城区土地利用类型重分类
Table 1摇 Reclassification of the land use types in new Yinzhou Town
序号
Number
重分类
Reclassification
特征
Description
1 居住用地 Residential land 城镇居住用地和农村居住用地 Residential land both in township and village
2 工业用地 Industry land 工业用地和仓储用地 Industrial land, stored land
3 公共设施用地
Public facility land
市政用地、科教用地、体育用地、文化娱乐用地、医疗卫生用地等 Public utility,
scientific and educational, hospital land etc郾
4 商业商务用地 Commerce land 商业用地、服务业用地 Commercial land, serving land
5 公共绿地 Public green 公共绿地、街头绿地 Natural and planted vegetation opened to the public and
around the street
6 生产防护绿地 Protective greenbelt 苗木圃地和防护林带 Propagating and cultivating vegetation, linear corridors
screening wind and protecting high鄄voltage transmission lines
7 水体 Water 水体 Water
8 道路用地 Road 公路、铁路等道路用地 Traffic land, including road and railway etc郾
9 农业用地 Agricultural land 农田耕地 Cultivated land
图 1摇 鄞州新城区土地利用分类及 8 方向采样点示意图
Fig. 1 摇 Map of land鄄use classification and sampling points at
eight directions in new Yinzhou Town郾
SA:采样点 Sampling site; RE:居住用地 Residential land; IN:工业用
地 Industry land; PF:公共设施用地 Public facility land; CO:商业商务
用地 Commerce land; PG:公园绿地 Public green; PT:生产防护绿地
Protective greenbelt; WA:水体 Water; RO:道路 Road; AG:农田 Agri鄄
cultural land. 下同 The same below郾
摇 摇 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La)为:
La = 100 伊 移 ni AiC i
式中:Ai 为第 i类土地利用程度分级指数;C i 为第 i
类景观的面积百分比.一般规定,未利用土地分级指
数为 1,林地、草地和水域分级指数为 2,农业用地
(耕地、鱼塘、园地)分级指数为 3,建设用地分级指
数为 4.
景观格局梯度分析能够较好地验证城市形态理
论,并为城市形态中心的确立提供定量化依据.采用
移动窗口分析的方法[22-23],利用梯度分析研究城市
土地利用的空间趋向性.具体步骤为:1)应用 Frag鄄
stats 3郾 3 软件中的移动窗口模块,根据重分类后的
土地利用类型栅格图从类型水平和景观水平进行移
动窗口分析,窗口大小设置为 300 m,得到相应的景
观指标栅格图;2)设立贯穿研究区几何中心的自西
向东(W鄄E)、自南向北(S鄄N)、自西南向东北( SW鄄
NE )和自东南向西北(SE鄄NW)4 条空间带.从几何
中心到边缘每隔 100 m 进行空间取样,共选取 322
个样点(图 1);3)通过 ArcGIS 9郾 2 中的提取工具
(extraction)提取 8 个方向 322 个样点的景观指数值
进行梯度分析.
2摇 结果与分析
2郾 1摇 城市土地利用的总体特征
从 2009 年鄞州新城区土地利用的总体结构来
看,农田为优势景观,其占整个新城区面积的
24郾 1% ;其次为居住用地,占整个新城区面积的
14郾 5% ;商业商务用地的面积比例最低,仅 5郾 1% ;
其他用地类型的分布比较均匀. 斑块密度和平均斑
块面积可以表明景观类型的破碎化程度. 由图 2 可
以看出,公共绿地的破碎化程度最高,而农田的破碎
化程度最低.公共绿地人为干扰严重,这主要由规划
所决定,加之公共绿地受到城市其他用地类型的切
割,空间限制严重,导致较高的破碎化和较低的最大
斑块指数[24] .鄞州新城区的农田主要分布于东南部
地区的城乡结合部,即同三高速公路以东、鄞州大道
以南;而城市发展初期,主要借助天童路和宁波主城
的区位优势在北部发展,因此农田受到城市建设的
干扰相对较小.鄞州新城区结合区位优势,东南部引
进康博园、南部引进农博园,说明研究区农业的发展
方向为现代农业生产项目. 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分
布比例较高,其平均斑块面积也较大,用地类型破碎
化程度相对较低.鄞州城市发展初期主要由民营企
业带动,城市空间发展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动力
共同作用的结果;城镇沿江、沿河、沿路发展现象明
显;1987—2006 年,市区一直呈现沿奉化江、甬江两
岸扩张的态势,而邻近中心市区的城镇主要沿主要
3073 期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蒋文伟等: 宁波鄞州新城区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趋向性摇 摇 摇 摇 摇
交通干道、主要河流呈现轴线向外扩展.研究区用地
零散破碎,没有形成统一有序的城市空间格局,属于
典型的工业新城;城市工业痕迹浓重,居民点依托小
工业小企业建设,布局复杂凌乱[15] .
2郾 2摇 城市土地利用程度的空间变化
城市土地利用程度是城市空间形态的综合表征
要素,反映了城市土地利用的强度和深度.由图 3 可
知,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和鄞州新城区空间带相
结合呈现出明显的梯度特征.西南鄄东北空间带的土
地利用主要集中于西南方向,原属石碶镇的工业区;
东南鄄西北空间带主要集中于距中心 3 km 的范围
内,东南方向为高教园区,西北方向则为鄞州石碶和
钟公庙的居住组团用地;南鄄北空间带主要集中于距
中心2 km的范围内,西鄄东空间带主要集中于距中
图 2摇 鄞州新城区土地利用的总体特征
Fig. 2摇 General character of land use in new Yinzhou Town.
图 3摇 鄞州新城区土地利用程度的空间变化
Fig. 3摇 Gradient change of land use degree comprehensive index in new Yinzhou Town.
SW鄄NE、SE鄄NW、S鄄N、W鄄E空间带中横坐标的负值分别表示西南、东南、南和西方向上距城市中心的距离 The negative value of abscissa meant the
distance from the city center in the southwest, southeast, south and west in the spatial band of SW鄄NE, SE鄄NW, S鄄N, W鄄E 郾 下同 The same below.
407 应摇 用摇 生摇 态摇 学摇 报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23 卷
心 1郾 5 km的范围内,此范围为鄞州新城区的十字轴
核心片区.鄞州新城区土地利用程度在距中心 3 km
的范围内最高,在东北 3郾 6 km、南 2郾 5 km、北 2郾 6
km、东 2 km和西 2郾 5 km均出现了峰值.
2008 年提出了分布于鄞州新城区各方向的“十
大区块冶 (图 4),至 2009 年已全面建设实施. “十大
区块冶规划地块属于新城区城市化程度相对较低的
地方,全面建设必然会出现土地利用程度峰值,成为
城市空间新的增长极[16] .
2郾 3摇 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规律性
在景观水平上,4 条空间带的景观格局指数呈
现出相似的变化趋势.由图 5 可知,各项景观格局指
数在距中心 3 km范围内呈明显的峰值-低谷[25]变
化,这与土地利用程度的空间变化具有一定的相似
性.表明鄞州新城区土地利用破碎化程度较高,类型
分布较集中.
摇 摇 城市土地利用类型中,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是
最主要的两种类型.城市居住用地具有较强的惰性,
通常成为城市土地利用空间趋向的要素. 城市发展
过程中,工业用地具有一定的疏解效应.当居住用地
和工业用地相结合时,决定着城市用地的趋向和轴
向[3] .
在西南鄄东北空间带上,居住用地的 PLAND 峰
值主要出现在西南方向距中心 3郾 2、2郾 7 和 1郾 5 km
以及东北方向距中心 0郾 2、1郾 7 和 3郾 6 km处,在西南
方向距中心3郾 6 km处出现上升趋势;工业用地的
图 4摇 鄞州新城区“十大区块冶示意图
Fig. 4摇 Map of ‘Ten Districts爷in new Yinzhou Town.
玉:长丰区块 Changfeng District; 域:慧丰区块 Huifeng District; 芋:万
达区块 Wanda District; 郁:石碶区块 Shiqi District; 吁:滨江居住区
块 Binjiang Residential District; 遇:南部商务区块 Southern Commer鄄
cial District; 喻:陈婆渡区块 Chenpodu District; 峪:潘火区块 Panhuo
District; 御: BEST 商圈 BEST Business Circle; 愈:中兴河湿地
Zhongxinghe Wetland郾
PLAND峰值出现在东北方向距中心 3郾 7 km 处. 在
东南鄄西北空间带上,居住用地的 PLAND 峰值主要
出现在东南方向距中心 0郾 9 km 以及西北方向距中
心 1郾 6、2郾 1 和 2郾 6 km 处,在东南方向距中心 1郾 3
km处急剧下降;工业用地的 PLAND 峰值主要出现
在西北方向距中心 2郾 3 km处,且主要分布在西北方
向距中心 1郾 8 ~ 2郾 5 km 的范围内. 在南鄄北空间带
上,居住用地的 PLAND 值呈现明显的峰值-低谷变
化,峰值主要出现在北向距中心 2郾 3 km 处,南向出
现多个峰值点;工业用地的 PLAND峰值主要在北向
距中心 2郾 8 km 处以及南向距中心 1郾 4 ~ 1郾 8 km 范
围,在北向距中心2郾 6 km处呈现上升趋势.在西鄄东
图 5摇 景观水平上城市土地利用沿空间带的变化
Fig. 5摇 Gradient change of urban land use in landscape鄄level.
5073 期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蒋文伟等: 宁波鄞州新城区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趋向性摇 摇 摇 摇 摇
图 6摇 类型水平上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沿空间带的变化
Fig. 6摇 Gradient change of the residential and industry lands in class鄄level.
玉:斑块类型比例鄄居住用地 PLAND鄄residential land; 域:斑块密度鄄工业用地 PD鄄industry land; 芋:斑块密度鄄居住用地 PD鄄residential land;
郁:斑块类型比例鄄工业用地 PLAND鄄 industry land郾
空间带上,居住用地分布范围较小,主要集中于距中
心 0郾 8 km的范围内;在西向距中心 2郾 2 ~ 2郾 5 km范
围内也有少量分布,但此区域居住用地的 PD 值相
对较高;工业用地则几乎没有分布(图 6).
摇 摇 在 4 条空间带上,斑块密度和 PLAND值的变化
趋势并不完全相同(图 6). 研究区居住用地在分布
比例和斑块分布上并未呈现显著的相关性. 居住用
地在距中心 1 km范围内的分布比例和斑块密度相
对较高;在西南方向距中心 3 ~ 3郾 6 km、东南方向距
中心 1郾 5 ~ 1郾 8 km、北向距中心 2郾 5 ~ 2郾 8 km 和西
向距中心 2郾 2 ~ 2郾 5 km范围内的居住用地分布比例
相对较低,斑块密度相对较高,居住用地开发利用强
度较大. 从鄞州新城区“十大区块冶的空间布局来
看,北部的慧丰区块内杂乱无序,工业化痕迹依然浓
重;在西部的奉化江畔滨江居住区块,2009 年已完
成 12 家独立法人企业和 30 家村办集体厂房租赁企
业的签协工作,拆迁工作已全面展开;在新城区“退
二进三冶政策指导下,工业用地已逐步被商业商务
居住用地所取代[16] .
居住用地主要分布于距鄞州新城区中心 1 km
的范围内,同时有向外扩展的趋势,在鄞州新城区的
西部地区出现居住用地利用强点. 工业用地的分布
远离中心,主要分布于鄞州新城区的东北部.在东北
向空间带距鄞州新城区城市中心 3郾 5 ~ 3郾 8 km范围
内,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的面积比例都较高.
地理空间决定了城市用地的有限性[26] .城市土
地利用取决于多种复杂的因素,从大的方面来看,包
括自然条件、区位因素和政策引导等.城市土地利用
的空间布局和趋向反映了城市用地的增长以及各类
用地的区位变化特征[27] . 本文主要选择公共绿地、
公共设施用地、商业商务用地、道路用地和水体 5 类
作为区位优势因素,对城市用地的区位特征进行
分析.
由图 7 可知,公共绿地、公共设施用地和商业商
务用地主要集中于距中心 2 km的范围内,与鄞州新
城区土地开发强度相吻合. 空间带中心部位是鄞州
新城区的核心区,即新城区发展的十字轴特色片区.
该片区分布有市民广场、行政中心、万达公寓和都市
森林小区等居住组团、鄞州公园、高教园区、南部商
务区以及在建的鄞州中央湿地公园,区位优势明显.
水体主要分布于西南鄄东北、东南鄄西北、南鄄北 3
条空间带,所占比例较大,在西鄄东空间带上的分布
较少.鄞州新城区水网密集,南北向分布有奉化江、
南塘河和前塘河;东南和东北向分布着三桥江、汘江
河、小洋江、大洋江和中塘河等,形成水系网络.依托
水网建成的滨水绿地主要有奉化江两侧的滨水绿带
和天童北路西侧的滨水绿地.
道路呈现网格状布局,城市用地依托道路形成
了区位优势建设布局[28] . 道路用地在距中心 2 km
的范围内密集分布,建设初期,研究区集中力量建设
607 应摇 用摇 生摇 态摇 学摇 报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23 卷
图 7摇 类型水平上公共绿地、公共设施用地、道路用地、商业商务用地和水体沿空间带的变化
Fig. 7摇 Gradient change of public green, public facility, road, commerce land and water in class鄄level.
A:公共绿地 Public green; B:公共设施用地 Public facility land; C:道路用地 Road; D:商业商务用地 Commerce land; E:水体 Water.
“三横三纵冶(三横为鄞县大道、四明路、嵩江路,三
纵为宁姜公路、天童路、钱湖路),并发展成十字轴
核心片区.在建的宁波地铁 2、3、4 和 5 号线路都经
过鄞州新城区. 其中,2 号线路经过奉化江,连通栎
社机场和宁波市区,提升了鄞州新城区西南部片区
的潜在区位优势;3 号线路经过鄞州区政府,即十字
轴核心片区的中心地带,十字轴的空间战略地位进
一步加强;4 号线路连通慈溪市和江北工业区;5 号
线路连通望春工业园、鄞州工业园和鄞州东南部的
高教园区.
3摇 讨摇 摇 论
在快速城市化发展阶段,城乡二元结构的激烈
碰撞、城市人口的快速增加、用地规模的不断增长等
成为城市建设的大背景. 城市发展空间的拓展和城
市结构的优化是许多城市发展的关键问题. 当代新
城将成为快速城市化阶段城市空间发展的重要表现
特征[29] .本文采用梯度分析和城市土地利用程度相
结合,探索了城市各类用地的区位特征. 结果表明,
鄞州新城区城市土地利用类型中,农田仍为优势类
型;在城市建设用地中,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所占份
额较高,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破碎化程度较高,类型分
布集中;从土地利用程度的空间变化来看,鄞州新城
区的土地利用主要集中于距中心 3 km的范围内,且
北部区域土地利用程度相对较高;居住用地分布主
要集中于距中心 2 km的范围内,工业用地的分布呈
现远离中心的趋势,主要集中分布于东南部和东北
部;对城市土地利用区位影响较大的公共绿地、公共
基础设施用地和道路主要分布于距中心 2 km 的范
围内,这与城市土地利用强度的空间变化基本吻合;
鄞州新城区城市空间形态中心主要集中于距中心 2
km的范围内,围绕中心向外扩展,基本呈现圈层式
发展[30];鄞州新城区城市发展的中心为十字轴核心
片区,围绕行政中心向东西南北 4 个方向,沿着鄞县
大道和天童路发展,此片区内分布着市民广场、行政
中心、万达公寓和都市森林小区等居住组团、鄞州公
园、高教园区、南部商务区以及在建的鄞州中央湿地
公园,区位优势明显;鄞州新城区的城市定位为宁波
南部居住和商贸中心,现阶段规划实施的商贸居住
十大区块和宁波地铁 3 号线路也位于此片区内,其
发展潜力和空间战略地位将进一步加强[14] .
鄞州新城区建设初期主要集中于北界杭甬高速
向南发展.在几十年的发展中,城市土地利用也主要
集中于鄞州大道以北. 宁波地铁线的建设给鄞州新
城区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结合地铁形成的新的区位
优势,原来的十字轴片区仍为鄞州新城区发展的重
点,鄞州大道以南将成为新城区持续发展的腹地.同
时,十字轴线将越过鄞州大道向南扩展,并且位于该
区位的陈婆渡区块已在规划实施. 东北部空间样带
中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比例均较高,此区域为鄞州
投资创业中心,但该区域的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绿
地分布较少,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其区位优
7073 期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蒋文伟等: 宁波鄞州新城区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趋向性摇 摇 摇 摇 摇
势.结合“退二进三冶政策,分布于西南方向和西北
方向的工业用地将向外疏解到明州工业园、鄞州工
业园和望春工业园,以实现产业结构调整.采用现代
农业项目对东南方向分布的农田实现农田保护,建
立城郊型生态农业体系. 产业结构调整后工业用地
的合理变迁、在核心区土地刚性条件约束下商务用
地的高效集约利用,以及东南部城乡结合带的农田
保护将成为鄞州新城区未来土地利用中重点考虑的
方向[31] .
景观格局具有尺度依赖性,即尺度效应.一般来
说,大尺度(或粗尺度)通常指较大范围内的景观特
征,往往对应于较小的比例尺和较低的分辨率;而小
尺度(或细尺度)则常指小空间范围内的景观特征,
往往对应于较大的比例尺和较高的分辨率[32] .本文
采用的数据源为高空间分辨率,移动窗口分析方法
中移动窗口大小的设置和空间样点的选取则采取较
小的尺度,可能会对分析结果产生一定影响. 今后,
应根据不同研究区的特征选用合适的尺度,并结合
时间序列,综合分析城市土地利用趋势.
参考文献
[1]摇 Guo C鄄X (郭程轩), Xu S鄄J (徐颂军), Wu X鄄B (巫
细波). Spatial patterns and gradient heterogeneity of
driving forces of landscape change in Foshan City. Bul鄄
letin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水土保持通报),
2011, 31(1): 238-243 (in Chinese)
[2]摇 Wang L (王摇 亮). Analysis on the change of land use
and landscape spatial pattern of Eastern Chongming Is鄄
land. Territory & Natural Resources Study (国土与自然
资源研究), 2011(2): 19-21 (in Chinese)
[3]摇 Wang C鄄F (王春峰). The Evolution of Remote Sensing
and Cellular Automata Method of Urban Expansion
Issues. Beijing: Surveying and Mapping Press, 2001
(in Chinese)
[4]摇 Wu Y鄄J (吴英杰). Research on the Interactive Mecha鄄
nism between Urban Land Utiliz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PhD Thesis. Hangzhou: Zhejiang Univer鄄
sity, 2009 (in Chinese)
[5]摇 Ding C鄄R (丁成日). Urban Spatial Planning: Theory,
Method and Practice. Beijing: Higher Education Press,
2007 (in Chinese)
[6]摇 Duan J (段 摇 进). Spatial Evolution of Contemporary
New Town in China. Nanjing: Southeast University
Press, 2011 (in Chinese)
[7]摇 Whittaker RH. Communities and Ecosystems. New
York: MacMillan, 1975
[8]摇 Guo L (郭摇 泺), Xia B鄄C (夏北成), Liu W鄄Q (刘
蔚秋), et al. Spatio鄄temporal change and gradient dif鄄
ferentiation of landscape pattern in Guangzhou City dur鄄
ing its urbanization.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17(9): 1671-1676 (in Chi鄄
nese)
[9]摇 Wang Y鄄J (王玉洁), Li J鄄X (李俊祥), Wu J鄄P (吴
健平), et al. Landscape pattern changes in urbaniza鄄
tion of Pudong New District, Shanghai.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17(1):
36-40 (in Chinese)
[10]摇 Zhang L鄄Q (张利权), Wu J鄄P (吴健平), Zhen Y
(甄 摇 瑜), et al. A GIS鄄based gradient analysis of
urban landscape pattern of Shanghai metropolitan region.
Acta Phytoecologica Sinica (植物生态学报), 2004, 28
(1): 78-85 (in Chinese)
[11]摇 Tan L (谭 摇 丽), He X鄄Y (何兴元), Chen W (陈
玮), et al. Gradient analysis of urban green space land鄄
scape pattern in Shenyang City based on QuickBird im鄄
age. 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 (生态学杂志), 2008,
27(7): 1141-1148 (in Chinese)
[12]摇 Zhang L鄄L (张琳琳), Kong F鄄H (孔繁花), Yin H鄄W
(尹海伟), et al. Spatial pattern change of Jinan City
based on landscape metrics and moving window method.
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 (生态学杂志), 2008, 29
(8): 1591-1598 (in Chinese)
[13]摇 Ningbo Yinzhou District Planning Bureau (宁波市规划
局鄞州分局). The 2009 1st Revision. [ EB / OL].
(2009-05 -06) [2010 -11 -10] http: / / www. nbyzp鄄
lan. gov. cn / attachment / newsimg. pdf (in Chinese)
[14]摇 Ningbo Municipal People爷 s Government (宁波市人民
政府). Ningbo City Master Plan (2004-2020). Ning鄄
bo: Ningbo Municipal People爷 s Government ( in Chi鄄
nese)
[15]摇 Ningbo Yinzhou District Planning Bureau (宁波市规划
局鄞州分局). The 2007 1st Revision. Ningbo Urban鄄
Rural Spatial Development Plan for Yinzhou ( 2006 -
2020 ). Ningbo: Ningbo Yinzhou District Planning
Bureau, 2007 (in Chinese)
[16]摇 Ningbo Yinzhou District Planning Bureau (宁波市规划
局鄞州分局). The 2008 1st Revision. The ‘Ten Dis鄄
tricts爷 for Ningbo Yinzhou New City Zone. Ningbo:
Ningbo Yinzhou District Planning Bureau, 2008 ( in
Chinese)
[17]摇 Ningbo Yinzhou District Planning Bureau (宁波市规划
局鄞州分局). The 2010 1st Revision. Land Use Plan鄄
ning for Ningbo Yinzhou District (2006-2020). Ning鄄
bo: Ningbo Yinzhou District Planning Bureau, 2010 (in
Chinese)
[18]摇 Yang Y鄄T (杨叶涛), Gong J鄄Y (龚建雅), Zhou Q鄄M
(周启明), et al. Impacts of landscape pattern on urban
807 应摇 用摇 生摇 态摇 学摇 报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23 卷
expansion: A case study of Beijing City. Journal of Nat鄄
ural Resources (自然资源学报), 2010, 25(2): 320-
329 (in Chinese)
[19]摇 Yang Y鄄B (杨英宝), Jiang N (江摇 南), Su W鄄Z (苏
伟忠). Spatial pattern of urban landscape of Nanjing.
Journal of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 Natural Sci鄄
ences)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28(6): 39-42 (in Chinese)
[20]摇 Wang Y (王 摇 盈). A Case Study of the Land Use /
Land Cover Change Process and Socio鄄Economic Driving
Forces in the Typical Urbanization Sample Zones of the
Southwestern Fringe Downtown Shanghai. Master The鄄
sis. Shanghai: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2008 ( in
Chinese)
[21]摇 Li J (李摇 建), Liu Z鄄Q (刘振乾), Fang J鄄D (方建
德). Land use and landscape pattern change in Wuhan
City. Hubei Agricultural Science (湖北农业科学),
2011, 50(5): 931-939 (in Chinese)
[22]摇 Zheng X鄄Q (郑新奇). Landscape Spatial Pattern Anal鄄
ysis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s.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10 (in Chinese)
[23]摇 Zeng H (曾 摇 辉), Jiang Z鄄Y (江子瀛). Landscape
structure of Longhua Area in Shenzhen City during fast
urbanization process: Structure and heterogeneity analy鄄
sis of urban construction area. Chinese Journal of Ap鄄
plied Ecology (应用生态学报), 2000, 11(4): 567-
572 (in Chinese)
[24]摇 Li X鄄Z (李秀珍), Bu R鄄C (布仁仓), Chang Y (常摇
禹), et al. The response of landscape metrics against
pattern scenarios. Acta Ecologica Sinica (生态学报),
2004, 24(1): 123-134 (in Chinese)
[25]摇 Yu S (禹摇 莎), Chen B鄄L (陈宝禄), Wang X鄄R (王
祥荣). Research of the landscape pattern on north鄄west
urban eco鄄belt in Hangzhou. Journal of Fudan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49(3): 355-361 (in Chinese)
[26]摇 Hua S (华 摇 昇), Xie G鄄X (谢更新), Shi L (石 摇
林), et al.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landscape patterns based on GIS and FRAGSTATS in ur鄄
ban areas: A case in Changsha. Ecology and Environ鄄
ment (生态环境), 2008, 17(4): 1554-1559 (in Chi鄄
nese)
[27]摇 Gao J (高摇 峻), Song Y鄄C (宋永昌). On landscape
dynamics of the urban鄄rural ecotone based on remote
sensing and GIS: A case study of Southwest Shanghai.
Acta Ecologica Sinica (生态学报), 2003, 23(4): 805
-813 (in Chinese)
[28]摇 Chen C鄄H(陈彩虹), Hu F (胡摇 锋), Zhang L鄄C (张
落成). Landscape pattern of Nanjing urban鄄rural eco鄄
tone.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应用生态学
报), 2003, 14(8): 1363-1368 (in Chinese)
[29]摇 Xu J鄄H (徐建华), Fang C鄄L (方创琳), Yue W鄄Z
(岳文泽). An analysis of the mosaic structure of
regional landscape using GIS and remote sensing. Acta
Ecologica Sinica (生态学报), 2003, 23(2): 365-375
(in Chinese)
[30]摇 Dai L (戴 摇 梁), Liu M鄄C (刘明超). Analysis of
urban land use change in Yinzhou District of Ningbo City
using RS and GIS. Geospatial Information (地理空间信
息), 2010, 8(4): 21-123 (in Chinese)
[31]摇 Yinzhou Municipal Government (鄞州区政府). Statis鄄
tical Yearbook (2004-2010) [EB / OL]. (2010-01-
02) [2011 -04 -29]. http: / / www. nbyz. gov. cn / art /
2011 / 4 / 29 / art_5142_254787. html (in Chinese)
[32]摇 Wu J鄄G (邬 建 国 ). Landscape Ecology: Pattern,
Process, Scale and Hierarchy. 2nd Ed. Beijing: Higher
Education Press, 2000 (in Chinese)
作者简介摇 蒋文伟,男, 1963 年生,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
景观生态学与城市生态学研究,发表论文 30 余篇. E鄄mail:
wenweijiang@ zafu. edu. cn
责任编辑摇 杨摇 弘
9073 期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蒋文伟等: 宁波鄞州新城区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趋向性摇 摇 摇 摇 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