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南 方 林 业 科 学
South China Forestry Science
第 43卷第 6期
2015年 12月
华木莲原生地生境调查研究
刘素梅,徐光辉★,龙桂根,黄芝云,肖智勇
(宜春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江西 宜春 336000)
摘 要:对华木莲原生地的土壤和植物群落结构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华木莲对土壤肥力有一定要求,但对
有效磷的要求不高;华木莲林内较易形成乔灌草藤结合的植物群落,是理想的生态建设树种。
关键词:华木莲;原生地;生境
分类号:S718.5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818(2015)06-0019-02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n native habitat of Sinomanglietia glauca
Liu Sumei, Xu Guanghui★, Long Guigen, Huang Zhiyun, Xiao Zhiyong
(Yichun City Forestry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Yichun Jiangxi 336000, China)
Abstract: The soil of native habitat and plant community structure of Sinomanglietia glauca were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 glauca has certain requirements for soil fertility, but not for the effective phosphorus. The plant
community combined tree, shrub and herb was more easily formed in S. glauca forests, and that trees species is the ideal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species.
Key words: Sinomanglietia glauca; native site; habitat
DOI 编码:10.16259/j.cnki.36-1342/s.2015.06.004
Vol. 43,No. 6
Dec., 2015
收稿日期:2015-08-12
基金项目:江西省科技厅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11BBF60012)“华木莲良种选育与人工造林技术研究”内容。
作者简介:刘素梅,女,高级工程师,大专,从事林业科研与情报信息工作。E-mail:707513313@qq.com
★通信作者:徐光辉,男,研究员,从事林业科研工作。
华木莲 (Sinomanglietia glauca), 又名落叶木莲
(Manglietia decidua),是江西省特有的国家一级野生
重点保护植物。 华木莲的发现,为木兰科的木莲属与
木兰属之间找到了一种相互衔接的链环,对研究木兰
科系统演化,乃至探讨被子植物的起源,有着极其重
要的科学价值。 华木莲一直被植物分类界视为珍宝,
被誉为植物界的“大熊猫”,也使国内外有关专家、学
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本研究旨在了解野生华木莲
的基本生长环境,为华木莲人工造林提供参考。
1 调查工具和方法
1.1 测量工具
地径、胸径、树龄的测量工具主要是胸径尺、生长
锥、数显游标卡尺等;树高、苗高、冠幅的测量工具主
要是测高器、5 m标杆、50 cm的直尺等。
1.2 检测和实验设备
天平、显微镜、培养皿、干燥箱、比色仪、火焰光度
计、电位仪等。
1.3 调查方法
主要调查华木莲的原生环境和生长指标,包括林
地土层厚度、腐殖质层厚度、土层状况、有机质含量、
pH 值、地形地貌、植被状况等;检测分析土壤氮、磷、
钾、有机质含量,并作为华木莲人工林施肥的重要依
据。
2 结果与分析
2.1 野生华木莲生长环境基本情况
野生华木莲的原生区位于宜春市洪江乡境内,距
宜春市区约 16 km。 该区属亚热带湿润性气候,气
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光照时间长,雨量充沛。 年
平均气温为 17.6 ℃,1 月平均气温 5.l ℃,7 月平均气
温 29. 6 ℃, 极端最低气温-9.2 ℃, 极端最高气温
41.6 ℃。 全年平均无霜期为 269 d,全年平均积温为
5 451.9 ℃,年平均日照时数为 1 767.3 h,年均降雨量
为 1 617.7 mm。 海拔 600~1 100 m。
实地测量相对较大的野生华木莲单株,树高可达
30 m 以上,胸径可达 70 cm 以上,地径可达 100 cm
以上,冠幅可达 20 m 以上,单株材积可达 4.90 m3以
上。树龄 80 a的华木莲,树体没有出现任何衰败腐朽
南 方 林 业 科 学 第 43卷
和空心现象。
华木莲自 1988年发现以来,经 20多年的野外考
察表明,仅在宜春市袁州区洪江乡木坪及玉京山一带
有野生华木莲的分布。 2006 年湖南省曾报导在永顺
县发现了华木莲,为此,项目组专程前往实地进行调
查,认为并非真正的华木莲,只是一个在形态和习性
方面与华木莲有所相近的种(可能为新种),当地称为
白玉栏。
2.2 华木莲原生地的土壤调查与分析
对华木莲原生地的土壤进行实地调查,其枯枝落
叶层厚度为 15~20 cm,A层 (淋溶层) 厚度为 20~35
cm,B层(淀积层)厚度一般在 60 cm以上。 土壤检测
结果见表 1。
按照常用方法[1]对土壤养分含量指标进行分级,
具体见表 2。 对表 1 和表 2 中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
明,野生华木莲原生地土壤中的碱解氮平均为 108.67
mg/kg,属于中等等级;有效磷为 4.97 mg/kg,属于极
缺等级;速效钾 107.33 mg/kg,属于中等等级;有机质
22.08 g/kg,属于中等等级;pH 值为 5.23,属于偏酸等
级。 总体上说明华木莲对土壤肥力有一定要求,但对
有效磷的要求不高。
表1 华木莲原生地土壤检验结果
Tab. 1 Test results of soil in native habitat for
Sinomanglietia glauca
表2 土壤养分含量分级指标
Tab. 2 Grading index of soil nutrient content
2.3 华木莲原生地群落结构调查与分析
对野生华木莲原生境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其原生
境为乔灌草藤结合的群落结构,野生华木莲植物群落
结构中的主要植物有[2]:
乔木层:鹿角杜鹃(Rhododendron latoucheae)、浙
江新木姜子 (Neolitsea aurata var. chekiangensis)、香
叶树(Lindera communis)、大叶冬青(llex latifolia)、尾
叶冬青(Ilex wilsonii)、红楠(Machilus thunbergii)、毛
豹皮樟 (Litsea coreana var. sinensis)、 南方红豆杉
(Taxus chinenwsis var. mairei)、 山 樱 花 (Cerasus
serrulata)、 黄檀 (Dalbergia hupeana)、 新木姜子
(Neolitsea aurata)、 锈 叶 新 木 姜 子 (Neolitsea
cambodiana)、华南木姜子(Litsea greenmaniana)、黄丹
木姜子(Litsea elongata)、甜楮(Castanopsis eyrei)、青
冈树(Cyclobalanopsis glauca)、日本杜英(Elaeocarpus
japonicus)、 白花龙 (Styrax faberi)、 青榨槭 (Acer
davidii.)、 伯乐树 (Bretschneidara sinensis)、 蓝果树
(Nyssa sinensis)、 油桐 (Vernicia fordii)、 粉叶柿
(Diospyros glaucifolia var. glaucifolia)、 拟 赤 杨
(Alniphyllum fortunei)、红枝柴 (Meliosma oldhamii)、
山 合 欢 (Albizia kalkora)、 多 花 泡 花 树
(Meliosmamyriantha)、毛八角枫(Alangium kurzii)、木
蜡 树 (Toxicodenddron sylvestre)、 楤 木 (Aralia
chinensis)。
灌木层:尖叶连蕊茶(Camellia cuspidata)、山桐
子(Idesia polycarpa)、马银花(Rhododendron ovatum)、
白木乌桕 (Sapium japonicum)、 米饭花(Vacciniuim
mandarinorum)、 华 南 厚 皮 香 (Ternscroemia
kwangtungensis)、 细叶香桂 (Cinnamomum subaveni-
um)、全缘叶红山茶(Camellia subintegra)等。
藤本植物: 藤黄檀 (Dallergia hancai)、 鸡血藤
(Millettia reticuiata)、扶芳藤 (Euonymus fortunei)、五
叶 木 通 (Akebia quinata)、 南 五 味 子 (Schisandra
chinensls)、珍珠莲 (Ficus sarmentosa var. henryi)、木
鳖子 (Momordica cochinchinensis)、 刺 葡 萄 (Vitis
davidii var. davidii)等。
草本层: 莎草 (Cyperus rotundus)、 细叶沿阶草
(Ophiopogon japonicus)、 心叶堇菜 (Viola concordif-
olia)、刺头复叶耳蕨(Arachniodes exilis)、红背兔耳凤
(Ainsliaea rubrifolia)、宽叶苔草 (Carex siderosticta)、
悬钩子 (Rubus corchorifolius)、 香茶菜 (Rabdosia
serra)、腹水草 (Veronicastrum axillare)、戟叶悬钩子
(Rubus hastifolius)、瘤足蕨(Plagiogyria adnata)、寒莓
(Rubus buergeri)等。
竹类植物 : 毛竹 (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cv.
pubescens)、箬竹(Indocalamus spp.)等。
上述众多的伴生植物说明,华木莲林内较易形成
乔灌草藤结合的植物群落, 是理想的生态建设树
种。
土层
有机质
/ g/kg pH
值
枯枝落叶层 111 4.6 87 19.30 5.1
A 层 139 6.0 151 33.56 5.3
B 层 76 4.3 84 13.69 5.3
平均 108.67 4.97 107.33 22.08 5.23
碱解氮
/ mg/kg
有效磷 速效钾
养分
等级
丰缺
状况
碱解氮 有效磷 速效钾 有机质
/ g/kg pH
值
/ mg/kg
1 极丰富 >200 >35 >200 >45 >8.5 极碱
2 丰富 150~200 20~35 120~200 35~45 7.5~8.5 偏碱
3 中等 100~150 10~20 80~120 20~35 6.5~7.5 中性
4 缺乏 50~100 5~10 40~80 10~20 5~6.5 偏酸
5 极缺 <50 <5 <40 <10 <5.0 极酸
(下转第 52 页)
20
南 方 林 业 科 学 第 43卷
3结论与讨论
1)华木莲树体大,生长周期长,观赏价值高,可作
为大径材培养,也可作为绿化观赏树种培养。
2)野生华木莲原生地土壤中的碱解氮、速效钾、
有机质均属于中等等级;有效磷则属于极缺等级;pH
值为 5.23,属于偏酸等级。 说明华木莲对土壤肥力有
一定要求,但对有效磷的要求不高。
3)华木莲有众多的伴生植物,在华木莲林内较易
形成乔灌草藤结合的植物群落,是理想的生态建设树
种。
参考文献:
[1] 黄昌勇.土壤学 [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2]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高等植物图鉴[M].北京:科学
出版社,1972.
(上接第 20 页)
20-40 Y=63.127e-0.0128x 0.8253
2 125 0-20 Y=46.714e-0.0119x 0.7462
2 000 0-20 Y=44.771e-0.0119x 0.7815
1 625 0-20 Y=45.376e-0.0134x 0.7542
20-40 Y=57.381e-0.0189x 0.9127
2 500 0-20 Y=50.815e-0.0142x 0.7904
土壤层次
/ cm
指数函数拟合式
相关
系数
20-40 Y=58.018e-0.0129x 0.7287
20-40 Y=68.187e-0.0138x 0.8964
不同密度
/ 株/hm2
土壤平均总孔隙度由大到小的变化顺序为:64.55%
(2 500 株 /hm2)>61.69% (2 125 株 /hm2)>51.71%
(2 000株/hm2)>47.68%(1 625株/hm2)。
不同密度林分类型的土壤平均最大持水量、平均
毛管持水量和平均非毛管持水量相对大小依次为
2 500 株/hm2 (1 300.39、909.10、392.29 t/hm2)>2 125
株/hm2(1 226.16、903.97、322.19 t·hm-2)>2 000株/hm2
(1 077.72、795.07、282.66 t /hm2) >1 625 株 /hm2
(1 017.22、811.38、205.84 t/hm2)。
不同密度湿地松土壤持水量与时间的变化规律
符合指数函数回归方程 Y=a·e-bx。 持水量曲线在近 2
h 时水分呈现拐点,即饱和土在 2 h 内水下渗较快,8
h 后快速下渗,曲线快速下滑,说明不同密度林分对
拦截降水和土壤持水有积极作用,反映出林地土壤质
地较轻,水分下渗较快。
从水源涵养角度出发, 在赣江源流域水源区,相
对大的密度能提高土壤毛管和非毛管孔隙度, 改善
土壤物理性质,提高土壤蓄水能力,对维护赣江源水
利资源有着积极的作用。 建议应对现有针叶纯林,调
整阔叶与针叶林树种结构,形成针阔混交、复层、异龄
林结构,以达到稳定的水源涵养功能并发挥良好的生
态效益。
参考文献:
[1] 顾宇书,邢兆凯,韩友志,等 .浑河上游 4 种典型水源林土
壤物理性质及水源涵养功能 [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3,41(1):37-41.
[2] 丁访军,王兵,钟洪明,等 .赤水河下游不同林地类型土壤
物理特性及其水源涵养功能[J].水土保持学报,2009,23
(3):179-184.
[3] 王贵霞,李传荣,许景伟,等 .沙质海岸 5 种植被类型土壤
物理性质及其水源涵养功能[J].水土保持学报,2005,19
(3):160-164.
[4] 李文影,满秀玲,张阳武.不同林龄白桦次生林土壤特性及
其水源涵养功能[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9,7(5):63-69.
[5] 肖兴翠,李志辉,唐作钧,等 .林分密度对湿地松人工林养
分循环速率和利用效率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13,32
(11):2871-2880.
[6] 国家标准局,GB7833-7847 森林土壤分析法 (第二分册):
森林土壤物理分析[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87.
[7] 顾宇书,邢兆凯,韩友志,等 .浑河上游 4 种典型水源土壤
物理性质及其水源涵养功能[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3,41
(1):37-41.
[8] 范志伟,杨章旗 .不同密度马尾松人工林水源涵养能力的
比较[J].广西林业科学,2012,41(1):19-22.
[9] 程金花,张洪江,余新晓,等 .贡嘎山冷杉林地被物及土壤
持水特性[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24(3):45-49.
表4 不同密度湿地松土壤持水量与时间的函数关系式
Tab. 4 The function relation between water-preserving capacity
of soil and time under different densities of P. elliottii plantation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