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 2001, 28 ( 2): 164~ 169
Journal of Anhui Ag ricultural Univ e rsity
枫杨种源苗期生长性状地理变异及遗传参数估算
李纪元 1 , 钟家铎 2 , 饶龙兵 1
(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 富阳 311400; 2. 安徽铜陵林业局 )
摘 要: 用枫杨全分布区内收集的 53个种源在安徽铜陵进行苗期试验。枫杨种子千粒重及室内发芽率均存
在明显的地理种源差异。参试种源苗期生长差异十分明显 , 最优种源比最劣种源的苗高、 地径和生物量分别高
出 184% 、 127%和 74%。枫杨苗期生长与生物量性状间的表型及遗传相关密切 ,种子千粒重与发芽率的广义遗
传力为 0. 97~ 0. 99, 受强度遗传控制 , 生物量及生长性状的广义遗传力为 0. 57~ 0. 72, 受中等强度遗传控制。
种子千粒重主要表现为东西经向变异 , 而苗期地径生长与总生物量则表现明显的南北纬向变异趋势 , 因此 , 分
布区东部种源的种子一般较重 , 而分布区南部种源的地径生长及总生物量一般优于北部分布区的种源。枫杨的
生长变异还受到水系、 气候区等因素的强烈影响 , 它在长江流域、 漓江—湘江—洞庭湖水系、 西部地区、 沿海
地区、 长江以南及长江以北地区等表现出不同的变异模式。根据苗高、 地径及总生物量等主要性状 , 构建综合
选择指数函数 I= 0. 2891X1 (总干重 ) + 0. 0058X2 (苗高 ) - 0. 03136X3 (地径 ) , 并评选出江西南部的吉安、 陕
西中部的汉中、 江西西北部的武宁、 四川东部的达县和湖南洞庭湖的益阳等 5个种源为苗期生长优良种源。
关键词: 枫杨 ; 种源 ; 苗期生长 ; 地理变异 ; 遗传参数
中图分类号: S722. 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2197 ( 2001) 02-0164-06
枫杨 ( Pterocarya stenoptera DC. )广泛分布于我国南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 ,即北纬 22~ 40°,东径 100
~ 122°。东起台湾、 福建、 浙江 ; 西至甘肃文县、 四川、 云南 ; 南起广东沿海 , 北至河北遵化等 17个省
区。辽宁省有人工引种栽培的枫杨林。枫杨垂直分布一般在海拔 500 m以下 , 但在湖北、 云南、 四川等
省的山区 , 则可达 1 000 m以上 , 秦岭山区可达 1 500 m, 中心栽培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 [1 ]。
枫杨生长迅速 , 10~ 15年可以成材 , 材质优良 , 用途广泛 , 是我国亚热带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重要
的乡土造林树种和绿化树种。枫杨耐湿性强 , 常见于低洼湿地、河岸及沟渠边 ; 主根明显 , 侧根发达 , 固
土防洪能力较强 ,对堤岸具有保护作用 ; 枫杨叶因含没食子酸、槲皮素等成分而具有杀死钉螺的作用 ,因
此它也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长江滩地兴林灭螺及综合开发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 [2, 3 ]。
近十多年来 , 由于沟渠、 道路和河堤的扩建或加固 , 枫杨被大量砍伐 , 致使大量遗传种质资源逐渐
丧失。 加之国外速生欧美杨在河滩地大量发展 , 枫杨在许多地区已被挤出其传统的生长空间。 因此 , 开
展枫杨群体遗传变异的研究对枫杨遗传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具有重要作用 [4 ]。
1 材料与方法
1. 1 种源收集
从枫杨全分布区随机均匀选择 55个采种县 (市 ) , 每个县采集 10株母树 , 树间距 100 m以上 , 树龄
20年以上。 10株母树的种子等量混合 , 作为该种源的种子。 参试种源及主要气候因子详见表 1。
1. 2 试验地概况及试验设计
试验地设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安徽的铜陵县叶山林场苗圃 , 地理位置 30°54′N, 117°48′E, 海拔 25 m ,
年降雨量 1 346 mm , 年均温 16. 2℃ , 无霜期 250 d, 1月均温 3. 1℃ , 7月均温 28. 8℃ , 干旱指数 0. 5,
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土壤类型为红壤。播前 1个月 , 种子进行沙藏处理。种源种子采用条播 , 播
收稿日期: 2000-07-31
基金项目: 国家 “九五” 攻关项目 ( 96-007-02-02) 资助。
作者简介: 李纪元 ( 1964- ) , 博士 , 副研究员。
DOI : 10. 13610 /j . cnki . 1672 -352x . 2001. 02. 013
种沟长 1. 2 m , 沟距 20 cm。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 , 53个参试种源 , 4次重复 , 10株小区。苗龄 12个
月时 , 测定所有试验苗木的苗高、 地径生长量 ; 按 3个重复 , 5株小区设计取样 , 测定各种源的地上部、
地下部的干重与鲜重 , 并计算出总生物量和根重比 (即地下部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比例 )。
1. 3 数据分析
采用南京林业大学遗传育种分析软件包 SPQ G3. 0, 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 相关分析及综合指数分
析 [5~ 6 ]。
表 1 枫杨参试种源采种点地理位置及主要气候因子一览表
Table 1 Provenance loca tions and ma jo r climate facto rs
采种
地点
经度
(°′)
纬度
(°′)
海拔
/m
年均温
/℃
年降雨量
/mm
采种
地点
经度
(°′)
纬度
(°′)
海拔
/m
年均温
/℃
年降雨量
/mm
浙江富阳 30 03 119 57 10. 0 16. 1 1406. 5 福建南靖 21 31 117 22 24. 0 21. 2 1698. 2
浙江安吉 30 39 119 41 21. 0 15. 6 1378. 6 福建邵武 27 20 117 28 192. 0 17. 7 1770. 4
浙江建德 29 29 119 16 89. 0 17. 0 1440. 4 福建明溪 26 24 117 09 400. 0 18. 0 1743. 5
浙江黄岩 28 38 121 25 2. 0 17. 0 1519. 0 福建福安 27 13 119 31 46. 0 19. 3 1566. 5
浙江鄞县 29 55 121 35 5. 0 16. 2 1374. 7 湖南双牌 25 58 111 39 168. 0 17. 6 1296. 3
浙江龙泉 28 06 119 10 300 17. 6 1699. 4 湖南株洲 27 50 113 10 58. 0 17. 5 1409. 5
江西分宜 27 49 114 41 94. 0 17. 5 1590. 9 湖南汨罗 28 48 113 04 46. 0 16. 9 1353. 6
江西进贤 28 23 116 16 34. 0 17. 7 1580. 6 湖南石门 29 35 111 22 117. 0 16. 8 1359. 2
江西信丰 25 24 114 56 165. 0 19. 5 1500. 6 湖南益阳 28 34 112 23 47. 0 16. 9 1414. 6
江西武宁 29 17 115 06 79. 0 16. 4 1438. 3 湖南湘阴 28 41 112 53 54. 0 17. 0 1383. 2
江西德兴 28 57 117 35 57. 0 17. 2 1853. 1 广东曲江 24 41 113 36 60. 0 20. 4 1508. 8
江西吉安 27 07 114 58 77. 0 18. 3 1457. 5 广东连州 24 47 112 23 98. 0 19. 5 1513. 9
安徽蚌埠 32 57 117 22 21. 0 15. 1 905. 4 广西平乐 24 37 110 40 103. 0 19. 9 1345. 0
安徽安庆 30 32 117 03 20. 0 16. 5 1389. 2 广西灵川 25 25 110 19 167. 0 18. 6 1895. 6
安徽泾县 30 42 118 23 37. 0 15. 7 1553. 0 广西全州 25 56 111 04 196. 0 18. 1 1460. 1
安徽金寨 31 42 115 53 96. 0 15. 6 1325. 0 贵州平塘 25 50 107 19 750. 0 17. 0 1219. 0
山东青岛 36 09 120 25 17. 0 12. 2 835. 8 贵州思南 27 57 108 15 417. 0 17. 1 1191. 6
山东泰安 36 10 117 09 129. 0 12. 8 739. 9 贵州江口 27 42 108 51 370. 0 16. 3 1395. 6
山东沂水 36 11 118 09 304. 0 11. 9 736. 4 重庆涪陵 29 45 107 25 210. 0 18. 2 1072. 8
山东海阳 36 46 121 12 24. 0 11. 4 877. 7 四川古蔺 28 08 105 50 800. 0 17. 7 745. 3
江苏宝应 33 14 119 18 5. 0 14. 3 981. 6 四川武胜 30 18 106 13 316. 0 17. 8 1017. 1
江苏南京 32 00 118 48 9. 0 15. 3 1031. 3 四川达县 31 20 107 25 300. 0 17. 3 1147. 9
江苏新沂 34 30 118 24 10. 0 9. 6 848. 1 河南信阳 32 07 114 05 76. 0 15. 1 1123. 4
湖北潜江 30 26 112 50 35. 0 16. 1 1121. 6 河南西峡 33 18 110 30 130. 0 14. 1 841. 3
湖北松滋 30 15 111 49 70. 0 16. 4 1252. 1 陕西太白 34 02 107 19 1544. 0 7. 5 756. 7
湖北红安 31 17 114 33 62. 0 15. 7 1142. 2 陕西宁陕 33 19 108 19 800. 0 12. 5 928. 0
湖北咸宁 29 44 114 16 64. 0 16. 9 1482. 7 陕西汉中 33 04 107 04 500. 0 14. 3 889. 7
湖北黄冈 30 27 114 50 35. 0 16. 8 1311. 7
2 结果与分析
2. 1 种子千粒重及播种品质变异
枫杨种子平均千粒重为 71. 55 g , 变幅为 47. 65~ 101. 10 g, 种源间差异达极显著程度 (表 2)。按千
粒重的± 20%为尺度 , 可将种子划分为 3类 , 即千粒重超过 95 g的种源 , 如江西德兴、 武宁、 进贤 ; 而
千粒重低于 57 g的小粒种子种源有陕西安康、山东青岛、贵州思南、广东连州、广西河池等 5个种源。枫
杨种子千粒重的种源差异 , 固原与遗传因素有关 , 但也不能忽视气候因素 (如年降雨量 ) 的影响 , 它与
后者的相关系数也达极显著水平 (表 3)。
室内发芽率是种子播种品质的重要指标 , 其平均值为 41. 30% , 变幅 5% ~ 85% , 种源间差异极为明
显 (表 2)。发芽率达 70%以上的种源有重庆涪陵、 浙江富阳与黄岩、 湖南汩罗、 安徽安庆及湖北松滋 ;
而福建南靖、 贵州思南、 安徽泾县、 湖南新宁、 江西信丰、 江苏宝应、 浙江磐安等 7个种源发芽较差 , 发
16528卷 2期 李纪元等 枫杨种源苗期生长性状地理变异及遗传参数估算
芽率均低于 10%。
2. 2 枫杨苗高与地径生长变异
1年生枫杨平均苗高 92. 7 cm, 变幅为 42. 87~ 121. 57 cm , 优劣种源相差 184% ; 平均地径 1. 00cm ,
变幅为 0. 60~ 1. 36 cm, 优劣种源相差 127%。从表 2可以看出 , 苗高、 地径生长及苗高 /地径比的种源
间差异极为显著 , 这表明枫杨优良种源的苗期选择具有较大的潜力。
苗期速生的种源有湖南益阳、 重庆涪陵、 湖北咸宁、 安徽安庆、 浙江龙泉、 四川古蔺等 , 平均苗高
生长在 115cm以上。生长较慢的种源有陕西太白、 河南西峡、 贵州江口、 山东沂水和海阳、 广西平乐等 ,
平均高生长低于 75 cm。这一苗期结果与 5年生幼林表现有一定的差异 [7 ]。
2. 3 枫杨种源生物量变异
1年生枫杨平均单株总生物量 12. 72 g , 变幅 7. 19~ 12. 51 g , 优劣种源间相差 74% , 平均地下部生
物量 3. 50 g , 变幅 2. 52~ 4. 43 g , 平均地上部生物量 9. 26 g, 变幅 4. 15~ 11. 84 g。无论是根、 幼茎 , 还
是总生物量的干重 , 种源间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水平 (见表 2)。这与种源的苗高与地径生长差异是
一致的。
枫杨是一种对环境条件适应极强的生态防护型树种 , 在低洼湿地、 沟渠及河滩地生长良好。苗木根
系根重比越大 , 根系越发达 , 其适应逆境的能力会更强。从 53个种源看 , 根重比 (即地下部生物量与总
生物量之比 ) 的差异是十分明显的。 这也意味着 , 从苗木根系生物量和根系发育方面 , 筛选出有较强环
境适应能力的种源是可能的。
表 2 各性状方差分析
Table 2 Variance analysis fo r observ ed traits
变异来源 千粒重
/g
发芽率
/%
苗高
/cm
地径
/cm
高径比 地上部生物量 /g
地下部
生物量 /g
总生物量
/g
根重比
总平方和 35051. 95 137770. 50 55424. 50 4. 20 32783. 38 381. 44 17. 46 447. 19 0. 135
均方 574. 62 2504. 92 1065. 86 0. 08 630. 45 7. 33 0. 34 8. 60 0. 003
F值 115. 75* * 31. 48* * 2. 52* * 3. 59* * 2. 73* * 2. 35* * 3. 22* * 2. 35* * 2. 94* *
CV% 16. 86 58. 44 30. 95 29. 89 28. 03 27. 92 18. 89 22. 00 16. 30
h2 0. 99 0. 97 0. 60 0. 72 0. 63 0. 57 0. 69 0. 57 0. 66
注: * * P < 0. 01、 * P < 0. 05。
2. 4 苗期生长节律分析
图 1 枫杨种源生长节律
Figur e 1 Grow th pat tern of chinese wing-nut t ree provenances
由图 1可知 , 安徽铜陵枫杨生长过程从播
种萌芽开始 ,一直持续到 10月底 ,长达 7个月。
枫杨种源生长节律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 , 无论
是 53个种源净高生长的总平均值 , 还是最高 5
个种源和最低 5个种源的平均净高生长值 , 均
在 7月出现单峰值。 4~ 5月份为种子萌发后的
缓慢生长期 , 7~ 9月份水热条件好 , 为快速生
长期 , 10月底枫杨开始落叶 ,基本停止生长 ,准
备冬季休眠。 在最高 5个种源与最低 5个种源
的比较中发现 , 速生种源在 7月份的生长速率
远远高于慢生种源 ,且持续期保持达两个月。因
此 ,种源 7~ 8月份的生长速率对种源整个苗期
生长具有较好的指示作用。
2. 5 苗期生长性状间的相关分析
从表 3可看出 , 地上部、 地下部及总生物量与种源苗木的苗高、 地径生长呈现极显著的表型及遗传
相关。从表中的遗传相关系数来看 , 枫杨的生物量及生长性状的变异主要是由遗传效应所引起的 , 因此 ,
苗期优良种源的早期选择具有较好的可靠性。 总生物量、 苗高及地径均可单独或组成多指标来评定苗期
的优良种源。
166 安 徽 农 业 大 学 学 报 2001年
2. 6 枫杨种源性状的遗传参数估算
遗传力是研究性状遗传变异的重要参数之一。 从表 2可知 , 种子千粒重、 播种品质、 苗期生长、 生
物量积累及根系生长主要受遗传控制。其中 , 种子千粒重及室内发芽率的广义遗传力为 0. 97~ 0. 99, 受
强度遗传控制 ; 苗高、 地径、 地上部生物量、 地下部生物量及根重比的广义遗传力为 0. 57~ 0. 72, 受中
等遗传控制。 上述性状的估算对今后制定枫杨遗传改良策略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表 3 生物量与生长性状间的表型及遗传相关及其与地理、 主要气候因子的相关系数
Table 3 Ph eno type and genotype relationship fo r biomass and g rowth traits, and coefficients to lo cation
and majo r climate facto r s
性状 总生物量 苗高 地径 苗高地 径比
地上部
生物量
地下部
生物量 根重比 千粒重 室内发芽率
总生物量 /g 1. 0000 0. 8954* * 0. 7902* * 0. 4060* * 0. 9625* * 0. 8564* * 0. 1763 0. 0589 -0. 2471
苗高 /cm 0. 9307* * 1. 0000 0. 6855* * 0. 6619* * 0. 8781* * 0. 7360* * 0. 1476 0. 0706 -0. 0219
地径 /cm 0. 8159* * 0. 6485* * 1. 0000 -0. 0733 0. 7570* * 0. 6836* * 0. 1289 -0. 0929 -0. 4995* *
苗高地径比 0. 4054* * 0. 6679* * -0. 1373 1. 0000 0. 4054* * 0. 3199* 0. 1158 0. 1837 0. 4783* *
地上部生物量 /g 0. 9836* * 0. 9178* * 0. 7715* * 0. 4146* * 1. 0000 0. 6843* * -0. 0895 0. 0419 -0. 2668
地下部生物量 /g 0. 9265* * 0. 8573* * 0. 8206* * 0. 3426* 0. 8436* * 1. 0000 0. 6443* * 0. 0785 -0. 1564
根重比 0. 2220 0. 2910* 0. 3167* 0. 1991 0. 0383 0. 5812* * 1. 0000 0. 0923 0. 1027
千粒重 0. 0875 0. 0984 -0. 1086 0. 2298 0. 0694 0. 1158 0. 2031 1. 0000 0. 1297
室内发芽率 -0. 3626* * -0. 0585 -0. 6158* * 0. 5580* * -0. 4006* * -0. 2442 0. 2985* 0. 1341 1. 0000
经度 0. 08 0. 03 0. 08 0. 00 -0. 01 0. 02 0. 05 0. 29* 0. 17
纬度 -0. 28* 0. 02 -0. 36* * -0. 21 -0. 14 -0. 29* -0. 29* -0. 23 0. 06
海拔 /m -0. 24 -0. 18 -0. 17 -0. 11 -0. 11 -0. 08 -0. 03 -0. 06 -0. 16
年均温 /℃ 0. 47* * 0. 19 0. 42* * 0. 32* 0. 25 0. 39* * 0. 32* 0. 18 0. 01
年降雨量 /mm 0. 29* -0. 10 0. 49* * 0. 14 0. 11 018 0. 21 0. 39* * 0. 10
注: P ( 50, 0. 01) = 0. 354, P ( 50, 0. 05) = 0. 273。 上三角内数据为表型相关系数 , 下三角数据为遗传相关系数。
2. 7 枫杨苗期生长性状的地理变异模式
枫杨分布范围极广 , 但种源生长及生物量的变化仍然表现随地理的变异趋势。从表 3可看出 , 53个
种源的总生物量、 地径生长分别与种源采种地的纬度呈现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 树高生长的纬度相关系
数极小。各性状与经度、 海拔的相关程度极弱。这说明 , 枫杨苗期生长主要表现为地径生长及总生物量
的纬向变异模式 , 即南部分布区种源地径生长及总生物量普遍优于北部分布区的种源 ; 而枫杨苗期生长
的经向和垂直变异则不明显。
枫杨的地径和总生物量的纬向变异 , 与分布区内的年均温与年降雨量的变化模式是一致的。总生物
量、 地径与种源采种点的年均温 ( r= 0. 42~ 0. 47)、 年降雨量 ( r= 0. 29~ 0. 49) 分别呈现显著相关。枫
杨生长的经向变异不明显 , 这可能与采种区内年均温及年降水量的经向变化比较平缓有关 , 经度与两者
的相关系数极小 , 仅为 - 0. 01和 0. 10。苗木地下部生物量、 根重比与地理因子的相关性 , 与苗木地径生
长变异趋势相似 , 同样表现为纬向变异 ( r= 0. 32~ 0. 39)。
枫杨习生于水沟、 河滩等低湿地 , 由此可推测枫杨的传播、 分布及变异可能受水系的影响。本试验
的结果证实枫杨在各气候区内的变异模式是复杂多变的 , 随区内环境条件而变化。在枫杨采种分布区内
的 53个种源中 ,有漓江—湘江—洞庭湖水系的 9个种源。该水系内种源苗高生长表现为显著的纬向变异
( r= 0. 63) 及垂直变异 ( r= - 0. 67)。而贵州、 四川等西部地区的 10个种源的千粒重表现出极显著的垂
直变异 , 而苗高、 地径等生长性状与纬度、 海拔均表现出一定的负相关 , 但未达到显著程度。 长江水系
20个种源的苗高生长存在明显的纬向变异 ( r= - 0. 43)。沿海区内的 15个种源的苗高生长、地下部生物
量及千粒重均表现出明显的纬向变异 ( r= - 0. 56~ - 0. 71)。在长江以北的 19个种源中 , 既有地径生长
显著的垂直变异 ( r= - 0. 43) , 也有总干重、 地下部生物量以及千粒重的纬向变异 ( r= - 0. 50~ -
0. 62)。而长江以南的 34个种源的室内发芽率呈现显著的纬向变异 ( r= 0. 34) , 而苗高、地径等生长性状
的变异趋势不明显。
16728卷 2期 李纪元等 枫杨种源苗期生长性状地理变异及遗传参数估算
2. 8 枫杨苗期优良种源的初步评定
综合指数分析是多性状评价的有效方法。 本文用苗高、 地径及总生物量等 3个主要性状构建指数选
择函数为: I= 0. 2891X1 (总干重 ) + 0. 0058X2 (苗高 ) - 0. 03136X3 (地径 )。设定选择强度等于 1时 , 选
择指数的标准差为 0. 8097, 选择指数中各性状的遗传增益 ( DG)为 1. 2349,聚合基因型的增益 ( DH)为
3. 7048, 选择指数的遗传力为 ( h2 ) 0. 4019。
根据综合指数大小 , 对 53个种源进行排序 , 结果如表 4。按照 10%优良种源入选率 , 则综合指数在
5. 33以上的种源入选。这些优良种源有江西南部的吉安、 陕西中部的汉中、 江西西北部的武宁、 四川东
部的达县和湖南洞庭湖的益阳等 5个种源为苗期生长优良种源。而综合指数低于 3. 0的种源有陕西太白、
河南西峡、 浙江鄞县、 山东沂水和青岛等 5个种源 , 属苗期生长较差的种源。
表 4 参试种源综合选择指数
Table 4 Combined selec tion index fo r th e tested pro venances
种源 选择指数 种源 选择指数 种源 选择指数 种源 选择指数 种源 选择指数
吉安 5. 73 安吉 4. 82 进贤 4. 32 泾县 3. 91 建德 3. 29
汉中 5. 60 汩罗 4. 72 湘阴 4. 28 武胜 3. 80 曲江 3. 26
武宁 5. 56 全州 4. 72 分宜 4. 27 泰安 3. 75 黄岩 3. 24
达县 5. 47 富阳 4. 62 灵川 4. 21 平乐 3. 69 福安 3. 10
益阳 5. 33 双牌 4. 61 株洲 4. 20 海阳 3. 68 青岛 3. 00
蚌埠 5. 28 南靖 4. 60 黄冈 4. 17 德兴 3. 68 沂水 2. 88
古蔺 5. 20 松滋 4. 60 思南 4. 15 江口 3. 62 鄞县 2. 85
宝应 5. 01 连州 4. 57 金寨 4. 12 邵武 3. 59 西峡 2. 56
咸宁 4. 97 石门 4. 54 信阳 4. 02 平塘 3. 57 太白 2. 39
安庆 4. 97 涪陵 4. 40 南京 4. 01 潜江 3. 48
龙泉 4. 94 信丰 4. 39 明溪 3. 91 新沂 3. 34
3 小结
枫杨种子千粒重和室内发芽率存在明显的地理种源差异 , 除遗传因素外 , 还与原产地的年降雨量有
关。大粒种子并不一定有较好的室内发芽率 ;
枫杨种源的生长节律基本相同 , 均在 7月出现峰值 , 10月底基本停止生长 , 但速生种源与慢生种源
的生长差别主要受 7~ 8月的生长速率的影响 , 因此 , 这一时期可作为苗期速生种源的初步评价期 ;
参试枫杨种源表现出明显的苗期生长差异 , 最优种源比最劣种源的苗高、 地径与生物量高出 74%~
184% ; 这表明枫杨苗期优良种源的早期选择具有较大的潜力 ;
枫杨苗期的生长与生物量性状间表型及遗传相关密切 , 千粒重与室内发芽率的遗传力在 0. 90以上 ,
受强度遗传控制 , 苗期生长性状的遗传力为 0. 57~ 0. 72, 受中等遗传控制。
参试种源的苗期地径生长及总生物量表现明显的纬向变异趋势 , 而经向及垂直变异不明显。枫杨南
部分布区的种源的地径生长及总生物量一般优于北部分布区的种源。枫杨的生长变异还受到水系、 气候
区等的强烈影响 , 它在长江流域、 漓江-湘江-洞庭湖水系、西部地区、 沿海地区、 长江以南及以北地区等
表现出不同的变异模式 ;
根据苗高、 地径及总生物量的综合指数构建指数选择函数 , 并评选出江西南部的吉安 , 陕西中部的
汉中 , 江西西北部的武宁 , 四川东部的达县和湖南洞庭湖的益阳 5个种源为苗期生长优良种源。
致谢: 铜陵县林业局程保民、 章贤忠、 徐青云 , 铜陵叶山林场王润华、 张茂锁对本试验给予大力协
助 , 谨此致谢。
参考文献:
[ 1] 郑万钧 . 中国主要树种造林技术 [M ] .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 1978. 709~ 718
[ 2] 彭镇华 , 江泽慧 . 中国新林种抑螺防病林研究 [M ].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 1995
[ 3 ] 彭旦明 , 周光雄 , 马珠等 . 枫杨、 乌桕对钉螺毒性的研究 [ A ]. 见: 江泽慧主编 . 兴林灭螺论文集 [C ]. 北京 : 中
国林业出版社 , 1995. 84~ 89
168 安 徽 农 业 大 学 学 报 2001年
[ 4 ] 李纪元 , 饶龙兵 , 潘德寿等 . 人工胁迫条件下枫杨种源 M DA含量的地理变异 [ J]. 浙江林业科技 , 1999, 19 ( 4):
22~ 27
[ 5] 马育华 . 植物育种的数量遗传学基础 [M ]. 南京: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84
[ 6] 戴群惕 , 王身立 . 遗传分析方法 [M ]. 长沙: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89
[ 7] 薛贤杰 , 王仁滋 . 枫杨种源试验报告 [ J]. 山东林业科技 , 1991 ( 2): 27~ 30
Geog raphic Va ria tions and Estimate of Genetic Pa rameters
fo r Seed and Grow th Traits in Chinese Wing-nut Tree
(Pterocarya stenoptera ) Provenance at Seedling Stage
LI Ji-yuan1 , ZHONG Jia-duo2 , RAO Long-bing1
( 1. Research Institute of Subtropical Fo restr y, C AF, Fuyang , Zhejiang 311400;
2. Fo restr y Bureau of Tong ling County, Anhui)
Abstract: The Chinese wing-nut tree provenance t rial containing 53 seedlo ts collected f rom i ts full
dist ribution zone was conducted in Tongling, Anhui province. The tested provenances significant ly di f-
fered in w eigh t per 1000 seed s, labo rato ry seed germination and g row th t rait s at seedling stage. The best
provenance w as greater than the w o rst by 184% fo r height , 127% fo r g round diameter and 74% fo r dry
biomass, respectiv ely. It w as found that there w ere close pheno type and genetic relationship betw een
g row th and biomass t rai ts a t seedling stag e, and seed w eight and germination w ere high ly explained by
genetic effects w ith the broad sense heri tabili ty f rom 0. 97 to 0. 99, how ever, seedling g row th and
biomass w ere inf luenced mainly by genetic effects wi th the broad sense heri tabili ty f rom 0. 57 to 0. 72.
The resul ts show ed the appa rent longitude pat tern fo r w eigh t per 1000 seeds, and latitude pat tern for
g round diameter and dry biomass betw een seedlots, w hich meant that eastern seedlots fo r seed w eigh t
w ere g rea ter than w ester n seedlo ts, and southern seedlo ts could be bet ter than no rthern ones fo r diame-
ter a t g round level and dry biomass. The provenance va ria tions could be highly inf luenced by some fac-
to rs, such as w ater systems and clima te zone. As a resul t, the di fferent geog raphic va ria tion pa tterns ex-
isted in the Yang tze River v alley , Li Riv er- Xiang River- Dong tinghu Lake w ater system , Wester n re-
gion, Coastal region, Southern Yang tze Riv er Region and No rthern Yang tze Riv er. The combined selec-
tion index w as const ructed as the equation below: I= 0. 2891X1 ( dry biomass) + 0. 0058X2 ( seedling
height ) - 0. 03136X3 ( g round diameter) , a nd thus 5 superior provenances e. g. Ji an in southern Jiangxi ,
Hanzhong in central Shaanxi , Wuning in no rtheastern Jiangxi, Daxian in the central Sichuan, as w ell
asYiy ang in Dong tinghu Lake of Hunan, w ere screened out based on the index.
Key words: Chinese Wing-nut Tree (Pterocar ya stenoptera DC. ) ; prov enance; seedling g row th; geo-
g raphic variations; genetic pa rameters
16928卷 2期 李纪元等 枫杨种源苗期生长性状地理变异及遗传参数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