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B2和B3两种强度要比B1更容易维持贫血,其原
因可能是B1组的运动强度下可减小机体的过氧
化反应及抗氧化物质的消耗,抗氧化酶活性的适
应性增加,大量的自由基得到清除.B2和B3两组
出现的情况很可能是在该运动强度下,大量的红
细胞易受自由基攻击发生脂质过氧化反应,导致
膜结构改变膜脂流动性降低,抗氧化酶的活性下
降,导致红细胞膜破裂RBC下降.
杨建昌[8]等认为,红细胞膜脂的流动性是决
定红细胞变形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保持微循环
有效灌注的必要条件,因而红细胞膜脂流动性的
下降可能参与运动性疲劳的发生过程.运动对红
细胞膜脂流动性的影响依运动负荷、运动时间及
营养状况、休息时间长短的不同,其变化趋势也不
一样,长时间力竭运动[9]、短时间的极限强度运
动[10]均可引起红细胞膜脂流动性降低,导致红细
胞的变形性降低.从实验结果来看,B1与 A1在
第11~30d几乎没有差异,可能就是因为B1的
运动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提高膜脂的流动性,
HCT得到升高.B2与A1差异显著可能是B2的
运动强度,产生了大量的自由基使得红细胞产生
脂质过氧化,出现了红细胞膜的流动性降低.B3
与A1相比较第30d差异不显著,其原因可能是
实验过程中运动时间没有控制好,还可能是机体
对运动的一种适应现象.
三种运动强度产生的 HB,RBC和 HCT,B2
的运动强度要比B1和B3两种强度更容易维持
贫血.B2的运动强度是三种方案中使大鼠处于贫
血状态最好的方案.
4 结论
(1)B2的运动强度能使HB,RBC和HCT降
低,该运动方案实验的可操作性强 ,可以作为建
立运动性贫血动物模型首选方案.
(2)B1的运动强度不能维持贫血状态,说明
该运动方案不适合建立贫血动物模型.
(3)B3的运动方案建立贫血模型过程操作困
难,HB,RBC和 HCT不能维持在贫血状态,该方
案不是建立运动性贫血动物模型的理想选择.
参考文献
[1]贲长恩.“血虚”动物模型的创建及实验研究[J].北京实验动物科学与管理,1994,11(3):5-10.
[2]王建青.血虚证与贫血的关系研究[J].中国中医药杂志,1997,4(17):24-25.
[3]Anne M.Mortensen,Raymond F.Novak.Enhanced Proteolysis and Changes in Membrane-AssociatedCalpain folowing Phenyl-
hydrazine insult to Human Red Cels[J].Toxicology and Applied Pharmacology,1991,110:4354-49.
[4]廖清奎.溶血性贫血的诊断[J].实用儿科杂志,1989,4(5):227-229.
[5]浦均宗.优秀运动员机能评定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67-69.
[6]崔玉玲.不同强度低氧训练对大鼠血象指标的影响[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7]李翠珍,贾静.力竭游泳对大鼠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及红细胞变形性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5,9(28):198-199.
[8]杨建昌.运动与红细胞膜特性的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21(4):47-49.
[9]Calea.G.et al.Haernorheoglogy of Marathon running Int[J].Spot Med.1985(6):135.
[10]李可基.运动负荷中红细胞流变特性初步研究[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89,8(1):1-3.
编辑:琳莉
收稿日期:2013-03-20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科技面上项目(12541834);牡丹江师范学院省级重点创新预研项目(SY201227)
圆叶椒草叶片组织培养研究
周 欣,宗宪春
(牡丹江师范学院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摘 要:以圆叶椒草的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激素浓度组合对圆叶椒草愈伤组织的诱导、不定芽分化、丛
生芽生长及生根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愈伤组织诱导和芽分化的最适培养基为 MS+6-BA 2.0
mg·L-1+NAA 0.2mg·L-1,丛生芽生长的最适培养基为 MS+6-BA 2.5mg·L-1+NAA 0.
25mg·L-1;生根的最适培养基为 MS+ NAA 0.1mg·L-1,试管苗移栽后成活率为100%.
关键词:圆叶椒草;激素;组织培养
[中图分类号]O73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6180(2015)01-0029-03
圆叶椒草(Peperomia obtusifolia)为胡椒科 椒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委内瑞拉、热带美洲
·92·
2015年第1期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No.1,2015
(总第90期) Journal of Mud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Total No 90
DOI:10.13815/j.cnki.jmtc(ns).2015.01.013
及西印度群岛.圆叶椒草传统的繁殖方式以扦插
或分株法繁殖为主,繁殖系数低,很难形成规模化
的生产.本文以圆叶椒草的叶片为外植体,建立组
培快繁体系,为在短期内得到大量试管苗及种质
资源保存提供新方法.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圆叶椒草(Peperomia obtusifolia),牡丹江
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提供.
1.2 培养基的配制及培养条件
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培养基:
(1)MS+6-BA2.0mg·L-1(单位下同)+
NAA0.2;
(2)MS+6-BA 2.0+NAA 0.25;
(3)MS+6-BA 2.5+NAA 0.2;
(4)MS+6-BA 2.5+NAA 0.25.生根培养基:
(5)MS+NAA 0.1;
(6)MS+NAA 0.2;
(7)MS基本培养基.
培养基均附加0.6%琼脂粉和3%蔗糖,pH 5.
8,培养温度为(25±2)℃,光照时间12h·d-1,光
照强度为30~40μmol·m
-2·s-1.
1.3 实验方法
外植体的选择和消毒 从圆叶椒草成熟的植
株上剪取幼嫩和成熟的叶片,用流水冲洗30min,
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0%无水乙醇浸泡30s,无菌
水冲洗4次,用0.2% HgCl2 消毒5~8min,无菌
水冲洗4~5次,用无菌滤纸吸干表面的水分.将
叶片切成0.5cm×0.5cm的小块,备用.
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分化 将已处理好的叶片
小块,接种于培养基(1)-(4)上,每瓶培养基中接
种4~5块叶片小块,暗培养3d后转入光照培
养.每种培养基上接种外植体10块,设3次重复,
20d继代1次.
生根培养与移栽 将生长健壮的2~3cm长
的不定芽从基部切下,接种到生根培养基的 (5)-
(7)上,8d后观察根生长状况,15d统计生根率.在
培养室打开已经生根的培养瓶口炼苗2d后,取出
小植株,用清水洗净根部,尽可能避免伤害幼根,然
后移栽到装有疏松肥沃、保水透气的沙壤土中.
2 结果与分析
2.1 最佳外植体
将灭菌消毒过的幼叶和老叶(成熟的叶)分别
接种于(1)-(4)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20d后统
计诱导出愈伤组织的外植体数及褐化的外植体个
数,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培养基对外植体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
培养基
编号
外植体类型
接种外
植体的个数
形成愈伤
组织外植体数
褐化的
外植体个数
(1) 幼嫩叶片 30 30 0
(2) 幼嫩叶片 30 26 4
(3) 幼嫩叶片 30 25 5
(4) 幼嫩叶片 30 24 6
(1) 成熟叶片 30 14 16
(2) 成熟叶片 30 12 18
(3) 成熟叶片 30 10 20
(4) 成熟叶片 30 8 22
从表1可以看出,在选择圆叶椒草叶片为外
植体时,接种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褐化现象.成熟
老叶接种后褐化率很高,褐化程度严重,甚至导致
外植体变黑死亡,幼嫩的叶容易诱导形成愈伤组
织,因而外植体的选择以嫩叶为佳.
2.2 激素对圆叶椒草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
将幼嫩叶片的外植体分别接种在(1)-(4)培
养基上,3d后小叶块外植体开始膨大弯曲,培养
7d,培养基中外植体陆续产生愈伤组织,15d时,
4种培养基的外植体上均产生愈伤组织,30d时
对愈伤组织的分化情况进行统计,结果见表2.
表2 激素对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
培养基
编号
接种外
植体的个数
形成愈伤组织并
分化出芽的外植体个数
分化率/%
(1) 30 30 100
(2) 30 26 86.7
(3) 30 25 83.3
(4) 30 24 80
从表2可以看出,6-BA和NAA组合均能使
嫩叶外植体的愈伤组织分化出芽,不同浓度激素
配比对愈伤组织分化出芽有一定的影响,见表2.
诱导圆叶椒草产生愈伤组织并分化出芽的最佳培
养基为(1)号培养基,见图1.
2.3 激素对圆叶椒草丛生芽生长的影响
将由愈伤组织分化出的丛生芽用解剖刀切割
成小丛,分别接种于不同浓度6-BA和NAA组合
的培养基中,15d后统计丛生芽生长情况.结果
见表3.
表3 激素对丛生芽生长的影响
培养基编号 丛生芽生长状况
(1) 植株细弱,叶柄细
(2) 植株长势弱,叶黄绿色
(3) 植株长势弱,叶黄绿色
(4) 植株健壮,叶柄粗壮,叶绿色
·03·
2015年第1期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No.1,2015
(总第90期) Journal of Mud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Total No 90
从表3可以看出,不同浓度6-BA与NAA组
合对圆叶椒草丛生芽的生长有很大影响,随着
NAA和6-BA浓度的升高,丛生芽的生长表现出
较好的上升趋势.圆叶椒草丛生芽生长的最佳培
养基为(4)号培养基,见图2.
图1 圆叶椒草愈伤组织分化
图2 圆叶椒草丛生芽生长
2.4 培养基对圆叶椒草生根的影响
选取生长健壮具有3-4片叶的组培苗从基部
切下转移到生根培养基中进行诱导生根,20d后
统计生根结果,见表4.
由表4可以看出,NAA生长素对于圆叶椒草
组培苗的生根培养有一定的影响,随着其浓度的
不同根的生长状况也不同.(6)号培养基为圆叶椒
草的最佳生根培养基.
表4 NAA对圆叶椒草生根率的影响
培养基编号 激素 生根率/% 根生长状况
(5) MS 80 根少,细且较短
(6) MS+NAA 0.1 100 根多,健壮
(7) MS+NAA 0.2 90 根较多,健壮
图3 圆叶椒草的生根培养
打开已经生根的培养瓶口炼苗2d,取出小植
株,用清水洗净根部,然后移栽到装有疏松肥沃、
保水透气的沙壤土中,圆叶椒草组培苗成活率可
达100%.
3 结论
以圆叶椒草的叶片为外植体,研究激素对圆叶
椒草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分化、丛生芽生长及生
根的影响.结果表明,愈伤组织诱导和芽分化最适
培养基为MS+6-BA 20+NAA 0.2,丛生芽生长的
最适培养基为 MS+6-BA 2.5+NAA 0.25;生根
的最适培养基为 MS+ NAA 0.1,试管苗移栽后成
活率为100%.
参考文献
[1]蒋雄辉,陈春满,何蜜丽,等.荷叶椒草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J].植物生理学报,2098(3):518.
[2]宗宪春,许向阳,张贺,等.潘那利番茄叶片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1,42(4):62-65.
[3]张永乐,司徒琳莉,张雪松.瓜叶菊离体组织培养再生系统的建立及快速繁殖[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13-14.
[4]宗宪春.珊瑚豆的组织培养[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17.
编辑:琳莉
·13·
2015年第1期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No.1,2015
(总第90期) Journal of Mud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Total No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