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44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14 年第 44 卷第 5 期(总第 233 期)
青海省草地有毒棘豆草综合防除技术
*
李秀萍,王光华,王戈平,陆 艳,蔡其刚,马利青
( 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西宁,810016)
摘 要:青海省的有毒棘豆对草原的危害极大,分布较广,造成草原严重退化,毒草是继荒漠化后的第二大危害草原
生态平衡的主要因素。为此,我们将进一步对毒草进行开发和利用的研究,合理利用毒草,减少毒草对我省畜牧业危害。
关键词:青海省;有毒棘豆草;防治;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S5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950(2014)04-0044-03
青海省是我国畜牧业生产基地,侯秀敏〔1〕1997—1998 年
天然草地普查:天然草地面积为 3636. 9 万 hm2,可利用草地面
积 3 153.万 hm2,有毒植物发生面积达 262. 11 万 hm2,危害面积
185. 04 万 hm2,其中,棘豆发生面积 128. 92 万 hm2,危害面积
94. 96 万 hm2 占毒草危害面积的 51. 3%。通过对青海草地有毒
棘豆草的种类、分布、危害、中毒机理、毒性成分的理化特性、防
治措施及毒杂草的开发和利用的进一步探讨,使我们认识到棘
豆草活性特性的双重性,从而进一步防除、利用和开发棘豆草
植物。
1 青海省草地的棘豆毒草种类及分布区域
棘豆属(Oxytropis)植物属于疯草的一类,青海省分布的棘
豆属植物有 36 种,有毒并对畜牧业造成严重危害的有 9 种,分
别是甘肃棘豆(O. kansuensis)、黄花棘豆(O. ochrocepHala
Bunge)、急弯棘豆(O. deflexa)、宽苞棘豆(O. latiracteata)、镰形
棘豆(O. falcate Bunge)、小花棘豆(O. glabra)、黑萼棘豆(O.
melaocalyx)、刺叶柄棘豆(O. acipHylla)和冰川棘豆(O. glacialis
Benthex Beg)。青海省有毒棘豆主要分布于海南州、海北州、黄
南州、玉树州、海西州、海东地区和西宁市的 30 个县〔2,3,4〕。
2 棘豆草的危害
2. 1 对草地的危害
2. 1. 1 草地的进一步的退化,引起草地生物的多样性的减少
棘豆草根系很发达,在恶劣环境中生命力极顽强,有性生殖
与无性生殖的能力极强,如纪亚君〔5〕(2004)报道,一棵甘肃棘
豆的成株一般年产种子 2,700 粒,根部产生再生芽 4 ~ 98 个,0.
25m2 样方地下根总重(干重)43. 5g,根系总长 15. 4cm。它的这
些特性,使它与其它牧草争夺养分、阳光、水分时占有强大优
势,尤其棘豆草成片生长的地区,从而使草地植物学成分简化,
草地生物多样性减少。
2. 1. 2 草场利用率的降低 有毒棘豆草不能被家畜利用,在
草场上大量生长,牧民因害怕家畜中毒,不敢在此草场放牧,从
而降低了该草场的利用率,加速草地退化,缩短草地使用年
限〔6〕。如李玉玲〔7〕(1998)黄花棘豆单株结荚数为 200 ~ 700 个
(大株超过 1000 个),每荚有种子 4 ~ 10 粒,每株每年繁殖种子
1000 ~ 7000 粒。土壤中黄花棘豆种子的储藏量每亩约有 137 ~
334 万粒,并且种子在土壤中存活数年。如此循环,棘豆草逐年
增加,导致草场退化。
2. 2 对家畜的危害
2. 2. 1 甘肃棘豆 绵羊采食甘肃棘豆精神沉郁,食欲轻度下
降,反应迟钝,目光呆滞,喜卧等。对症状不明显的羊,手提一
耳时,表现为转圈、摇头,摔地不起,随着病情的加重,步态蹒
跚,行走如醉,四肢无力,后躯麻痹,食欲明显下降,体虚消瘦,
卧地不起,出现濒死症状〔8〕。家兔采食甘肃棘豆后精神沉郁,
食欲轻度减退,反应比较迟钝,后肢无力,喜卧,怀孕母兔发生
流产〔9〕。小鼠采食甘肃棘豆后活动次数减少,伴有腹泻、腹胀
等现象〔10〕。牦牛采食甘肃棘豆后生长较缓慢,体重明显降
低〔11〕。
2. 2. 2 黄花棘豆 马采食黄花棘豆有专嗜性,一旦误食后,就
会专门采食黄花棘豆,临床症状为先增膘后逐渐消瘦,并显现
中枢神经中毒症状,如肌肉僵直,嚼肌失灵,步态失调、走路成
舞蹈状,四肢硬直,视神经障碍〔12〕。兔子采食黄花棘豆后精神
萎顿,目光呆滞,视力障碍,常伏卧,不愿活动。随着中毒的加
深,后肢麻痹,步态蹒跚,颈部肌肉轻度强直,采食轻度困难,食
欲下降,个别兔子出现眼屎及视力丧失〔13〕。
2. 2. 3 小花棘豆 骆驼采食小花棘豆后,初期兴奋不安,易
惊,口吐白沫,流泪,继而行动缓慢、离群站立,腰背僵硬而行走
困难;后期头颈僵直,视力减退,步态蹒跚,容易跌倒,转弯困
难,一般体温、呼吸、脉搏约正常;最后因采食困难,后肢麻痹衰
竭而亡〔14〕。
2. 2. 4 宽苞棘豆 绵羊采食宽苞棘豆后,初期精神沉郁,反应
迟钝,食欲轻度减退,提耳应激(转圈运动),后期步态蹒跚,行
走缓慢,四肢无力,后肢麻痹,虚弱消瘦,卧地不起〔15,16〕。
2. 3 添加解毒剂和注射疫苗预防牲畜中毒 “棘防 E号”解毒
剂,预防羊棘豆中毒病的发生有显著的作用,在生产中有较好
的应用价值。如王凯〔17〕报到(2004),在英得尔种羊场和托勒
牧场得到此结果的验证。疯草疫苗免疫动物后,机体已诱导产
生高水平苦马豆素抗体,并与进入机体内的苦马豆素形成抗原
抗体复合物,在攻毒后的前一个月内,能有效的保护苦马豆素
对山羊肝、心和肾等组织器官的损伤。“疯草解毒缓释丸”,在
青海省英得尔种羊场、海北州祁连县央隆乡和内蒙古阿拉善左
旗、右旗及额济纳旗小规模试验,证明对家畜疯草中毒具有显
著预防作用〔18〕。
3 有毒棘豆的主要毒性成分、理化特性及中毒机理
3. 1 有毒棘豆的主要毒性成分 棘豆毒素有以下几种毒性生
物碱,主要包括苦马豆素和氧化氮苦马豆素及臭豆碱、黄华碱
等成分〔19〕。
3. 2 主要毒性成分的理化特性 苦马豆素(Swainsonine SW)
的分子式为 C8H15NO3,分子量 173,熔点 144 ~ 145℃,纯品为白
色针状晶体,易升华,酸解离常数 pka为 7. 4。苦马豆素属吲哚
兹定生物碱,因其分子是在吲哚兹定环的 1,2,8 位上各带有一
个 - OH,故被命名为 1,2,8 -三羟基八氢吲哚兹定(1,2,8 -
thiry droxyoctahy dro indolizidine),从有机物分类上看,因其三个
羟基直接连接在碳原子上,因该属于醇,故被命名为吲哚兹定
三醇(indo lizidine triol)〔20〕。
3. 3 主要毒性成分的中毒机理 苦马豆素能强烈地、特异地
抑制哺乳动物、鱼类和植物体中的 α -甘露糖苷酶,苦马豆素阳
离子在半椅状空间结构上同甘露醇阳离子具有很强的相似性,
从而成为 α -甘露糖苷酶(α - mannosidase,AMA)的强烈抑制
剂。结果造成溶酶体甘露糖贮积,使正常糖蛋白的合成发生异
常,细胞发生空泡变形。电镜下证实,空泡变性是溶酶体和线
粒体肿胀所致。虽然细胞空泡变形是广泛的,但神经系统损害
出现最早,特别是小脑普肯野氏细胞最为敏感,常有细胞死亡,
因而中毒动物现以运动失调为主要的神经症状。由于生殖系
* 收稿日期:2014-06-06
* 基金项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经费资助(CARS - 04 - 08B)。青海省现代农牧业产业科技创新平台———羊产业科技创新平台。
* 通讯作者:马利青,研究员,maliq67@ hotmail. com
45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44 卷 5 期
10 /2014 Chinese Qinghai Journal of Animal and Veterinary Sciences Vol. 44,No. 5
统细胞的广泛空泡变性,造成母畜不孕,孕畜流产和公畜不育。
苦马豆素可通过胎盘屏障,直接影响胎儿,造成胎儿死亡或发
育畸形〔21,22〕。
4 苦马豆素
4. 1 苦马豆素的降解 赵兴华(2009)〔23〕在实验室用富集驯
化的方法,从埋藏过疯草样品的土壤中得到 SW降解菌 YLZZ -
1,该菌株能在 14 h内将 50mg /mL 的 SW 完全降解。降解酶产
生的 SW降解酶属于胞内酶,且为诱导酶,底物降解酶的降解活
性或者说降解酶基因的表达具有诱导作用。SW降解酶酶促反
应的最适宜温度为 30℃,最适 PH 为 8. 0,具有较好的 PH 稳定
性,但对热不稳定。
4. 2 苦马豆素的检测方法
4. 2. 1 薄层色谱法(TLC) 原理:苦马豆素结构中含有 3 个羟
基,当喷洒醋酐试剂后,在加热条件下发生脱水反应,而形成吡
咯环,而后再与 Ehrlich’s 试剂反应生成容易观察的紫红色物
质。
试剂:展开剂系统是 V(氯仿)﹕ V(甲醇)﹕ V(氨水)﹕ V
(水)= 70 ﹕ 26 ﹕ 2 ﹕ 2 或 4 ﹕ 4 ﹕ 1 ﹕ 1,显色剂采用 300
mL /L超氧化氢 + 100 mL /L醋酐无水乙醇 + Ehrlich' s试剂。
方法:先将硅胶板展开、放凉,均匀的喷洒 300 mL /L 超氧
化氢,在 115℃加热 10 min,取下放凉,再均匀喷洒上 100 mL /L
醋酐,于无水乙醇 115℃加热至无醋酐味为止,取下放凉,最后
喷洒 Ehrlich' s试剂,115℃加热 10 min 后取下观察。进行 TLC
检测时,尽量保证实验条件的一致性。
优缺点:此方法简单快捷,但不适宜精确测量。
4. 2. 2 气相色谱法(GC) 原理:各组分在固定相与载气相间
分配系数不等,按大小依次被载气带出色谱柱,再经各种检测
技术进行检测。
方法:向干燥后的样品中加入干燥的乙腈、4 - DMAP 和醋
酸钠,于 0℃下冷冻处理,然后加入乙酸酐即可。
优缺点:此方法远不如 TLC方法快,但检出效率高。
4. 2. 3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它是色谱法的一个分支,能
检出植物干重最低含量的苦马豆素 0. 1g /kg。
4. 2. 4 α - 甘露糖苷酶活性抑制分析法(α - mannosidase
inhibition assay α - MIA) 原理:属于酶分析法(enzyme
analysis)。α -甘露糖苷酶具有降解甘露糖苷的作用,而苦马豆
素与 α甘露糖苷酶的半椅型结构十分相似,能竞争性抑制 α -
甘露糖苷酶的活性,随着苦马豆素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可
以通过测定甘露糖苷的量间接分析苦马豆素的含量。当苦马
豆素的量达到 0. 5 μg /mL时就对 α -甘露糖苷酶表现出抑制作
用,抑制作用与溶液的 pH密切相关。
方法;应用于血清、乳中苦马豆素的测定。收集的样品煮
沸后离心,移入微孔板中并加入柠檬酸盐缓冲液和 α -甘露糖
苷酶于 37℃反应一段时间,然后再加入 p -硝基苯 α - D -甘露
糖苷作为底物,反应一段时间后,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产物的
光密度,以甘露糖苷浓度为很坐标,苦马豆素浓度为纵坐标绘
制标准曲线图。
优缺点:此法用于血清的苦马豆素的定性定量分析,但酶
的活性受条件(如 pH值、温度等)限制。
4. 2. 5 其他方法 荧光光谱发(sepctral fluorescence)用于测定
动物食入的植物片段的成分。将待测样品干燥,用碱性 PBS 液
萃取,再用 TIO2 萃取以除去其它荧光杂质。上清液在荧光光谱
仪中检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GA)分析样品中苦马豆素的含
量。
离子抑制色谱法(ion suppression chromatography)直接采用
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24〕。
4. 3 α -甘露糖苷酶
4. 3. 1 α -甘露糖苷酶的分类 α -甘露糖苷酶分类经历了 3
个阶段,以酶发挥最佳活性的 pH 条件可分为酸性 α -甘露糖
苷酶、弱酸性 α -甘露糖苷酶和中性 α -甘露糖苷酶;以亚细胞
器可分为细胞质 α -甘露糖苷酶、高尔基体 α -甘露糖苷酶、溶
酶体 α -甘露糖苷酶、内质网 α -甘露糖苷酶、细胞膜 α -甘露
糖苷酶等〔25,26〕。
4. 3. 2 甘露糖苷酶在糖基化过程中的作用 α -甘露糖苷酶
在体内参与蛋白质的成熟和降解过程〔25,26〕。
4. 3. 3 α -甘露糖苷酶基因突变导致的相关疾病 先天性红
细胞生成异常性贫血 型(congenital dyserythropoietic anemia type
II ,HEMPAS)和甘露糖苷贮积症(α - Mannosidosis)〔25,26〕。
5 有毒棘豆的防治措施
5. 1 严禁过度放牧,合理利用草场 过度放牧是造成草地退
化和毒草繁衍的主要因素,优良牧草的种类和数量就会减少,
棘豆属植物就会大量生长。因此,以草定畜,制定合理的放牧
利用制度,避开毒草的毒性高峰期,严禁超载过牧,合理利用草
场〔27〕。
5. 2 应用化学药物进行防除 化学药物多为 2,4 - D 丁酯、2
-甲 - 4 -氯、施它隆、百草隆等药物。化学防除具有高效、速
效和使用方便的特点,但它也存在自身难以克服的弱点,主要
表现在:①缺乏特异性,不仅对毒草有杀灭作用,而且对可使用
牧草也有杀灭作用;②除草剂只能杀死毒草,而不能杀死土壤
中的草种子,多次重复用药,增加经济成本;③除草剂残留会对
草、空气、土壤等环境造成污染;④破坏草地植被,造成草地退
化〔3〕。
5. 3 应用物理方法进行防除
5. 3. 1 人工挖除的方法 人工挖除简便易行、成本低,牧民容
易做到,但该方法也有缺陷:人力、物力投入大,但效率低;挖除
棘豆时其它优质牧草也被破坏,进一步导致草地沙化、退化及
水土流失。棘豆草根系发达,不宜一次挖除,同时挖除时,棘豆
草种子散落在地面上,与地面充分接触,更有利于草种子的萌
发。
5. 3. 2 用火焚烧的方法 该方法简便易行,省工省时,还可以
加速草地物质循环,但此方法不宜除根,结果第二年继续生长
繁衍,还要反复使用,而且火烧时还存在草原火灾的危险〔28〕。
5. 4 应用生物防治方法 棘豆草混生的地方,结合人工挖除
及其它草地改良的方法,补播竞争力强、耐寒、耐旱、耐贫瘠的
优质牧草,应用以草治草、以牧治草方法,达到控制的目的〔29〕。
5. 5 去毒利用 将棘豆草收割回来,用水或稀盐酸侵泡 2 ~ 3
d,捞出饲喂或晒干用于补饲,此方法使用与棘豆草生长特别茂
盛的盛花期和水源充足的地方〔30〕。
6 棘豆属植物的锈病
6. 1 发生锈病的种类及分布 棘豆属植物发生锈病的种类有
急弯棘豆、甘肃棘豆、黑萼棘豆和黄花棘豆,在危害区成星状分
布或带状分布。
6. 2 棘豆锈病的症状 棘豆叶片受害最严重,病斑开始为白
色小圆点,圆形,以后逐渐隆起并转为褐色,最后露出深褐色粉
状夏孢子。中央有圆形裂口,黄色粉状物外露,严重时,每片叶
子上有 60 多个病斑。
6. 3 棘豆锈病发生的规律 冬孢子和休眠菌丝在棘豆根颈或
其它牧草的根颈部过冬,来年侵入新生枝叶,孢子随风传播到
行的棘豆株丛上,传播感染率逐年增加,如阿翰林〔31〕(1996)报
到,1993 年刚察县哈尔盖地区甘肃棘豆的发病率为 12%,1996
年该地区棘豆发病率已达 33%,3 年时间提高 21%。
6. 4 黄花棘豆锈病发病率与环境的关系 汤涛〔32〕(2007)报
到,黄花棘豆株丛发病率随海拔的升高而成降低变化,山顶黄
花棘豆具有较高株丛枯死率,而山底具有较高株丛发病率和锈
病感染率。同时阳坡低洼地带的发病率和感染程度均高于同
海拔其他环境,进一步证明相对高温高湿环境有利于黄花棘豆
锈病的发生与蔓延。
6. 5 青海黄花棘豆的生活史 黄花棘豆锈病菌为真菌,属担
子菌亚门、冬孢菌纲、锈菌目、柄锈菌科、单孢锈菌属的拉伯兰
单孢锈菌。其生活史有担孢子、性孢子、锈孢子、冬孢子完
成〔32〕。
6. 6 黄花棘豆锈病的可利用性 黄花棘豆锈病的再次侵染比
首次侵染更严重,对不同生育期的植株均有感病性,而且也感
染率较高,感染后的植株生长发育受到抑制,不开花结实,不能
生成生殖枝。这就说明黄花棘豆锈病对防治毒草黄花棘豆有
重要的意义〔33〕。
46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14 年第 44 卷第 5 期(总第 233 期)
7 棘豆草的开发和利用的研究
7. 1 作为动物饲料的研究和利用 冰川棘豆、黄花棘豆、甘肃
棘豆、小花棘豆的营养价值总体上相当于上等苜蓿干草,但冰
川棘豆中磷含量特别高,粗脂肪含量也较高,是潜在的优质牧
草〔34〕。
7. 2 在医学上的研究和应用 苦马豆素具有抑制 α -甘露糖
苷酶的作用,还具有免疫调节、抑制糖脂合成、杀伤癌细胞的作
用。张志敏〔35〕(2008)报道,高剂量 SW 对小白鼠脾脏、淋巴细
胞增值功能、免疫器官发育、白细胞、淋巴细胞等均有负面影
响;但较低剂量 SW对小白鼠免疫器官发育、淋巴细胞增值功能
具有增强作用。巨噬细胞是机体重要的免疫细胞,活化后吞噬
功能显著增强,参与机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应答。杨鸣琦
等〔36〕(1999)进一步证明了苦马豆素对肿瘤有抑制作用。为
此,苦马豆素对促进骨髓增值、抗肿瘤有一定的作用。
8 展望
有毒棘豆草在恶劣的环境中能顽强生长,根系发达,也从
茂密、叶层覆盖率大,具有抗旱、抗寒、抗病虫害的能力较强,返
青较早、生长快、多籽种、多分枝等特性。因此对风沙和土地的
贫瘠的适应能力就很强。在防风固沙,涵养水源,遏制草地退
化、沙化进程中起着积极有效的作用,特别是在已形成的次生
裸地的退化草场上,毒杂草优势的种的植物群落,增加草地覆
盖度,防止水土流失及改善三江源生态环境有重要的意义〔37〕。
有毒棘豆草不仅对生态环境有一定的影响,而且还可以作
为饲料资源开发和利用,为此,我们不应该进行简单的挖除工
作,全国棘豆生长面积不低 400 万 hm2,仅青海省的 200 万 hm2
生长棘豆的草场每年可产草 20 多亿 kg,按每 kg草粉 0. 5 元,利
用 10%计算,其效益可上亿元〔38〕。给动物注射疫苗、添加解毒
剂或进行去毒处理等方法,将有害的毒杂草变成优质高蛋白饲
料,即可保护草原的生态平衡,提高牧草资源的利用率,又可以
促进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明显的生态效益和经
济效益。
刘伟〔39〕报道,高原鼠兔对食物是有选择性的,并非所遇即
食,但高原鼠兔在冬季食物中匮乏中,甘肃棘豆为被选之一,这
说明高原鼠兔对甘肃棘豆是不易感动物还是鼠兔体内有对甘
肃棘豆的毒性解毒的酶,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侯秀敏.青海天然草地主要毒草现状及防除对策〔J〕.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01,31(2)∶ 30—31.
〔2〕黄立铭.黄南州天然草地毒草调查与防治〔J〕.四川草
原. 2006,(5)∶ 24—26.
〔3〕刘海原. 青海省黄花棘豆的分布、生物学特性及危害
〔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1989,(3)∶ 31—34.
〔4〕王凯,李学军,李永新,等.青海省部分地区家畜棘豆中
毒调查〔J〕.动物毒物学,1995,(1)∶ 8—11.
〔5〕纪亚君,王柳英.青海草地棘豆属有毒植物的研究概况
〔J〕.四川草原. 2004,105(8)∶ 10—12.
〔6〕姚拓,杜文华,康天芳. 棘豆属植物的危害性及其控制
对策初探〔J〕.草业科学. 2003,20(6)∶ 45—49.
〔7〕李玉玲.棘豆草的危害与生物防治途径〔J〕.青海草业.
1998,7(4)∶ 35—36.
〔8〕王凯,何宝祥甘.肃棘豆对绵羊的毒性研究〔J〕.中国兽
医杂志. 1995,21(10)∶ 5—6.
〔9〕沈明华,莫重辉,赵宝玉,王占新.家兔实验性甘肃棘豆
中毒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形态学观察〔J〕.动物医学进展. 2010,
31(1)∶ 44—48.
〔10〕赵剑喜,李丽,刘晔玮,黄新异,柳军玺,邸多隆. 甘肃
棘豆对小鼠的急性毒性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1,39(31)
∶ 19180—19226.
〔11〕张洁,刘绪川,张国伟,张世珍,孟聚诚,王菊香. 牦牛
实验性棘豆中毒病理学研究〔J〕.中兽医医药杂志. 1994,(1)∶
10—12.
〔12〕王生畔.青海省互助县草地毒草黄花棘豆的危害及其
防治〔J〕.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1,32(2)∶ 22—24.
〔13〕王凯,何宝祥,羊秀措.家兔实验性黄花棘豆中毒的临
床及病理学观察〔J〕.中国兽医科技. 1995,25(2)∶ 26—27.
〔14〕达能太,刘怀义,王大高,张德荣.骆驼小花棘豆中毒
的诊治〔J〕.畜牧兽医科技. 1999,29(1)∶ 20.
〔15〕沈秀英,王晓兰. 绵羊实验性宽苞棘豆中毒的病理学
观察〔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07,37(2)∶ 11—12.
〔16〕王凯.宽苞棘豆对绵羊的毒性研究〔J〕. 中国兽医学
报,1999,19(2)∶ 168—169.
〔17〕王凯,莫重辉,赵宝玉,等. 家畜棘豆中毒预防研究
2004 学术年会. 1109—1115.
〔18〕赵宝玉,董强,史志诚,莫重辉,王凯.疯草灵解毒缓释
丸和疯草疫苗防治效果的比较〔J〕.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版). 2010,40(6)∶ 1020—1025.
〔19〕潘和平、卢建雄、阎萍,棘豆植物的毒性研究及利用
〔J〕.中兽医医药杂志. 2003,(4)∶ 42—43.
〔20〕吴达,梁冰,冯志刚,师彦平. 苦马豆素研究进展〔J〕.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03 ,(2)∶ 42—43.
〔21〕杨鸣琦,曹光荣. 苦马豆素的毒性、代谢与用途〔J〕.
动物医学进展. 1997,18(4)∶ 20—25.
〔22〕潘和平,卢建雄,阎萍.棘豆属植物的毒性研究及利用
〔J〕.中兽医杂志. 2004,(4)∶ 42—43.
〔23〕赵兴华,何欣,王建那,王建华,耿国霞.苦马豆素降解
酶的酶促降解特性〔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2009,37(1)∶
44—48.
〔24〕刘忠艳,赵宝玉,孙莉莎,万学攀,霍星华,苦马豆素来
源及其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J〕. 中国兽医科学. 2008,38(02)
∶ 175—180.
〔25〕王姗姗,徐向军,陆浩,赵宝玉,荣杰,庞龙,宋岩岩,张
梁,温伟利. α -甘露糖苷酶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 2012,
33(1)∶ 92—97.
〔26〕刘霞,苏卫,张连峰. α -甘露糖苷酶研究进展〔J〕.中
国比较医学杂志. 2006,16(11)∶ 697—702.
〔27〕赵宝玉,刘忠艳,万学攀,霍星华,郭玺,王建军,刘忠
艳,孙莉莎,史志诚.中国西部草地毒草危害及治理对策〔J〕.中
国农业科学. 2008,41(10)∶ 3094—3103.
〔28〕王春庆.青海省草原棘豆属有毒植物危害调查〔J〕.草
业与畜牧. 2008,152(7)∶ 34—38.
〔29〕刘璐,冯艳,贾志宏,赵宝玉,中国疯草开发利用的进
展〔J〕.家畜生态学报. 2010,31(2)∶ 102—105.
〔30〕赵宝玉,樊月圆,樊泽锋,董强,曹敏慧,李国忠,大能
太.我国西部草原疯草危害及其动物中毒病的控制〔J〕.当代畜
牧. 2004,11∶ 31—33.
〔31〕阿翰林,当生贵,李措,倪青耀,陆元彪.草地棘豆黄锈
斑病的调查〔J〕.青海草业. 1996,5(4)∶ 41—46.
〔32〕汤涛,李玉玲,周青平.青海环湖高寒草地黄花棘豆锈
病的初步研究〔J〕.草业科学. 2007,24(4)∶ 84—87.
〔33〕张扬,赵建军. 甘肃天祝草原黄花棘豆锈病的调查
〔J〕.甘肃科技,2005,21(2)∶ 20—21.
〔34〕谭远友,王建华. 冰川棘豆的主要饲料营养成分分析
〔J〕.中国草食动物. 2001,3(3)∶ 37—38.
〔35〕张志敏,王建华,赵兴华,公小兵,于永涛,崔忠华,耿
果霞.苦马豆素对小白鼠巨噬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农
业科学. 2008,41(10)∶ 3422—3428.
〔36〕杨鸣琦,薛登明,曹光荣.苦马豆素对小白鼠移植物肿
瘤 SID抑制试验的病理组织学观察〔J〕. 动物医学进展. 1999,
20(3)∶ 184.
〔37〕范青慈.青海省天然草地主要有毒植物及其有效利用
〔J〕.青海省畜牧兽医杂志. 2003,33(1)∶ 22—25.
〔38〕李建科.牧场棘豆属有毒植物危害的生态工程控制研
究〔J〕.农业工程学报. 2000,16(1)∶ 99—102.
〔39〕刘伟,张毓,王溪,赵建中,许庆民,周立. 高原鼠兔冬
季的食物选择〔J〕.兽类学报. 2009,29 (1)∶ 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