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丽江糙苏的显微鉴别研究



全 文 :*基金项目:云南天然药物资源调研及信息库建设(NO:2009CG004)
 作者简介:杨晓燕(1980~),女,云南人,硕士生,工程师,主要从事质量标准研究工作.E-mail:wangzhiqi110207@126.com。
△通讯作者:高丽(1956~),女,云南人,正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药资源开发方面的研究 .E-mail:Gaoli0527@ya-
hoo.com.cn
丽江糙苏的显微鉴别研究*
杨晓燕1,2,李学芳1,高 丽1△,王京昆1
(1.云南省药物研究所,云南 昆明 650111;2.云南中医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摘   要: 目 的: 对 丽 江 糙 苏 (Phlomis
likiangensis.C.Y.Wu)的根、茎、叶、粉末进行显微鉴别,为其
鉴定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显微鉴别的方法。结
果:丽江糙苏的根、茎、叶、粉末在显微方面有明显特征。结
论:研究结果可作为丽江糙苏在生药学方面的鉴别依据。
关键词:丽江糙苏;显微鉴别;中药资源
中图分类号:R9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3)04-0052-02
丽江糙苏(Phlomis likiangensis.C.Y.Wu)为唇形科糙苏
属中的一种多年直立草本植物。分布于云南西北部(丽江、中
甸),生于海拔3500m左右的林下或草地上[1]。味苦,性微寒,
有小毒;有祛风化痰、通络止痉、除湿解毒的功能,用于风湿腰
腿痛、咳嗽气喘和妇科白带症等[2~3]。原植物在中国植物志
等文献已有记载[4],但未见有丽江糙苏在显微方面的研究报
道,为了掌握丽江糙苏药材在显微结构方面的特征,现做以下
研究,为其鉴定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 仪器与实验材
1.1 仪器 NikonE400型生物显微镜(日本尼康公司),孝感
TS-12A生物组织自动脱水机(孝感市宏业医用仪器有限公
司)、BM-IX生物组织包埋机(孝感市宏业医用仪器有限公
司)、QP-VI生物组织切片机(孝感市宏业医用仪器有限公
司)、MD-II型生物组织刀刃磨机(孝感市宏业医用仪器有限
公司)。
1.2 材料 药材丽江糙苏采自云南丽江,经中国科学院昆明
植物研究所分类室陶得定副研究员鉴定为唇形科糙苏属丽江
糙苏(Phlomis likiangensis.C.Y.Wu)。番红、固绿为生物纯试
剂(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化学试剂公司),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和结果
2.1 方法 取部分药材的根、茎、叶按石蜡切片法制作横切
面片,取适量药材粉碎过80目筛后按粉末制片法制作粉末
片。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并摄像。[5]
2.2 结果
2.2.1 根横切面 木栓层为3~5列扁平细胞。皮层较窄,
2~3列细胞。韧皮部稍宽,筛管群明显可见;韧皮射线细胞切
向延长;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宽广,外侧导管束狭窄,多径向
排列成行,其周围有木纤维环绕;木射线甚宽;中央导管束发
达,其周围可见木间韧皮部及筛管群。见图1。
1.木栓层;2.皮层;3.韧皮部;4.形成层;5.木质部;6.导管
图1 丽江糙苏根横切面图
2.2.2 茎横切面 表皮细胞1列,细胞类圆形,排列整齐。皮
层较宽,外侧有5~8列厚角细胞,内侧为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薄
壁细胞。维管束4~5束,有2束较大,呈肾形,外韧型,小的呈
圆形;导管径向排列。中央髓部较大,细胞类圆形。见图2。
1.表皮;2.皮层;3.韧皮部;4.木质部;5.髓
图2 丽江糙苏茎横切面图
25 云 南 中 医 中 药 杂 志          2013年第34卷第4期
    
作者简介:张 洁(1967~),女,云南昆明人,高级实验师,硕士,研究方向:中药鉴定和中药质量标准研究。E-mail:zqr6712@yahoo.com.cn

1.上表皮;2.栅栏组织;3.中脉维管束;4.非腺毛;5.下表皮
图3 丽江糙苏叶横切面图
1.星状毛;2.叶下表皮细胞;3.导管;4.纤维
图4 丽江糙苏(全草)粉末特征图
2.2.3 叶横切面 上表皮细胞1列,细胞扁平。栅栏组织细
胞1~2列,海绵组织细胞排列紧密。中脉向下突出,维管束
半圆形,木质部导管呈放射状排列,韧皮部细胞细小,排列紧
密。下表皮细胞1列,细胞类圆形。上、下表皮均可见多数非
腺毛或星状非腺毛。见图3。
2.2.4 粉末特征 本品粉末灰褐色。星状毛较多,由4~10
余个单细胞毛组成,壁稍厚,表面有细小的疣状条纹。叶下表
皮细胞表面观不规则形,垂周壁深波状弯曲;气孔长圆形,直
轴式。导管为梯纹、螺纹及网纹导管,直径25~60μm。纤维
多成束,长条形,壁较厚。见图4。
4 讨论
上述实验表明丽江糙苏在显微方面有明显的特征,如根
木质部外侧导管束狭窄,其周围有木纤维环绕;中央导管束周
围可见木间韧皮部及筛管群;粉末非腺毛为星状毛等。这些
特征在生药学上可作为丽江糙苏的鉴别依据。
参考文献:
[1]云南省植物研究所 .云南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7.
[2]滇南本草整理组 .滇南本草 [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77.
[3]中华本草编委会 .中国本草 [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
社,1999.
[4]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M].北京:科学
出版社,1992.
[5]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们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S].北
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11.
(收稿日期:2013-02-16)
民族药酸叶胶藤的鉴别研究
张 洁1,姜明辉2,杨竹雅1,卯明霞2
(1.云南中医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2.云南省西双版纳州食品药品检验所,云南 景洪 666100)
  摘 要:目的: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民族药酸叶胶藤提供
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来源鉴定、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及理化
鉴别的方法。结果:主要组织特征为中柱鞘部位由石细胞及
纤维形成环状,可见草酸钙方晶;木质部分为内外两个部分;
髓部散生有石细胞群。粉末特征与组织特征相符。结论:为
鉴别该药材,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该民族药资源提供理论
依据。
关键词:民族药;酸叶胶藤;鉴别
中图分类号:R9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3)04-0053-03
酸叶胶藤为夹竹桃科花皮胶藤属植物酸叶胶藤(Ecdys-
anthera rosea Hook.et Arn).的干燥藤茎,始载于《陆川本
草》。异名:红背酸藤(《陆川本草》)、十八症、斑鸠藤(《中国高
等植物图鉴》)、头林心(《广州植物志》)、酸藤果、风藤、黑风藤
(《广西中药志》)等。味酸、微涩,性凉,有毒,入肝经。有清热
解毒,利湿化滞,活血消肿的功效,主治咽喉肿痛,口腔炎,肠
炎,慢性肾炎,食滞胀满,痈肿疮毒,风湿痹痛,跌打肿痛[1]。
本品还为傣族常用药材,全草入药,可用于跌打瘀肿,风湿骨
痛,喉痛,眼肿,疔疮,是一味具有开发和利用前景的民族民间
药。生于山地杂木林中或山谷、水沟旁较湿润的地方。分布
于长江以南各省区至台湾。越南、印度尼西亚也有[2]。资源
较为丰富,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该药材资源,特对其来源、药
材性状、显微及理化特征进行初步研究。
1 实验仪器及材料
1.1 实验材料 实验药材酸叶胶藤由云南省西双版纳州食
352013年第34卷第4期          云 南 中 医 中 药 杂 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