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酢浆草等 11种中草药的体外抑菌试验
李广京 ,林红英 ,梁肖霞 ,张继东*
(广东海洋大学农学院 , 湛江 524088)
中图分类号:S85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5235(2007)05-0201-02
摘要:试验选用酢浆草 、乌梅 、桂枝 、板蓝根 、黄芩
等 11 种中药 , 采用常规中药药敏试验打孔法和
试管法对大肠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枯草杆菌 、
链球菌 、肠炎沙门氏菌等 7 种细菌进行体外抑菌
试验。结果显示乌梅 、秦皮 、桂枝 、大黄对上述 7
种菌都有较强抑菌效果 。酢浆草除对链球菌无
抑菌效果外 ,对其它细菌均呈高度敏感。黄芩对
肠炎沙门氏菌呈高度敏感。其它药物对上述 7
种菌抑菌效果较差或无抑制作用。
关键词:酢浆草;中草药;体外抑菌试验;最小抑
菌浓度(MIC)
近年来 ,中草药对病原菌的体外抑菌作用
研究陆续有报道 ,但一般只对中草药的抑菌属
性进行定性分析[ 1] 。本试验通过对酢浆草等
11种中草药对大肠杆菌 、蜡状芽孢杆菌 、金黄
色葡萄球菌 、枯草杆菌等细菌的体外抑菌试验 ,
了解各种中草药的抗菌效果 ,为探索中草药防
治动物疾病机理的研究及抗病中草药饲料添加
剂的开发提供参考数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菌种 大肠杆菌 、蜡状芽孢杆菌 、金黄
色葡萄球菌 、枯草杆菌 、链球菌 、巴氏杆菌由本
校动物医学微生物实验室提供 ,肠炎沙门氏菌
由本校食品卫生微生物实验室提供 。
1.1.2 药材 黄芩 、黄柏 、乌梅 、板蓝根 、大黄 、
秦皮 、桂枝 、决明子 、蒲公英 、穿心莲购于湛江市
作者简介:李广京(1979 ~ ), 男 , 学生 , 在读硕士 , 从事
高效无公害饲料研究。
* 通讯作者:Emalil:zjd0305@126.com。
收稿日期:2006-12-24
某大药房 ,酢浆草采摘于本校校园内 。
1.1.3 试剂 营养琼脂 、营养肉汤。
1.2 试验方法
1.2.1 供试中药处理 酢浆草清晨新鲜采摘
原草 ,用研钵将原草研碎后 ,用纱布将渣液分
离 。将分离出的滤液置于离心管 ,4000 r/min ,
离心 20min ,取上清液浓缩装瓶备用。准确称
取中药黄芩 、黄柏 、乌梅 、板蓝根 、大黄 、秦皮 、蒲
公英各 50克置煎煮容器内 ,加相当于药材量 5
~ 7倍的冷水浸泡 1 ~ 2h ,煮沸 30min ,取出药
液 ,药渣再加 3 ~ 5 倍量水继续煎煮 , 煮沸
20min。药液合并后浓缩至生药含量 1g/ml ,离
心 ,取上清液装瓶备用[ 6] 。穿心莲 、桂枝 、决明
子 ,用适量的 95%乙醇浸泡 6 ~ 8h ,取出浸提
液 ,药渣再用 95%乙醇浸泡 4 ~ 6h ,合并浸提
液 ,然后于 80℃加热回流 1.5 ~ 2h ,收集浸提
液 ,过滤 ,浓缩至生药含量 1g/ml ,装瓶备用[ 2] 。
全部药液用高压灭菌器灭菌 , 121℃灭菌 15 ~
20min ,取出后置 4℃冰箱中保存备用 。
1.2.2 菌种准备 将保存在斜面培养基上的
菌种 ,接种于适宜的营养肉汤中 , 37℃培养 16
~ 18h ,放入 4℃冰箱中保存备用 。
1.2.3 药物敏感性试验 于无菌平皿内加入
25ml琼脂 ,待其凝固后用无菌棉签蘸取目标菌
液在琼脂表面均匀涂布 ,再用直径为 0.6cm 的
打孔器在培养基上等距离打孔 6 个 ,每孔加
1g/ml生药的提取液0.2ml ,每种药液做 3个平
皿 ,置于 37℃生化培养箱中培养 18 ~ 24h ,测量
抑菌圈直径 ,求出 3个平皿的平均值[ 3] 。体外
抑菌定性结果的判定标准[ 4 , 5] :抑菌圈直径小
于 10mm 为耐药(-), 10 ~ 15mm 为中度敏感
(+),15mm 以上为高度敏感(++)。
1.2.4 药物 M IC 试验 采用试管二倍稀释
201广西畜牧兽医 2007年 Vol.23(5)
法[ 6] 。①13×100mm 灭菌有棉塞的试管 11
支 ,编号排列在试管架上 。于每管先加入无菌
肉汤培养基 2.0ml ,然后于第一管中加入灭菌
的受试中药煎剂(或提取物)2.0ml ,混匀后取
出2.0ml放入第 2 管中 ,依次类推。直到第 9
管取出 2.0ml弃去 ,配成含中药提取物分别为
1∶2 、1∶4 、1∶8 、1∶16……等各种浓度的液体。第
10管不加药物作为对照 ,以便观察培养基是否
适合于细菌生长 。第 11 管加受试中药煎剂
2.0ml ,混匀取出 2.0ml弃去 ,不加细菌 ,以便
观察受试中药是否受污染。 ②将肉汤培养 6 ~
8h的实验菌液 ,用无菌肉汤稀释成 10-3浓度 。
取0.1ml分别加入上述 1 ~ 10管中 ,混匀后一
起放入 37℃生化培养箱中培养 16 ~ 24小时观
察结果。若肉汤混浊 ,表示细菌生长 ,若肉汤完
全清亮 ,表示无细菌生长。 ③将未生长细菌的
肉汤转种到琼脂平板上 ,仍无细菌生长 ,表示该
管药量就是受试中药的最低抑菌浓度(M IC)。
2 结果
2.1 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
酢浆草对链球菌无抑菌效果 ,对蜡状芽孢
杆菌呈中度敏感 ,对其它 5种菌都呈高度敏感 ,
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力最强 ,抑菌圈达
到 22mm;11种中草药对大肠杆菌等 7 种细菌
的抑菌效果见表 1。
2.2 药物 M IC 测定结果
结果显示酢浆草 、乌梅 、桂枝和大黄等 4种
中草药的抑菌效果较好 。其它中草药对这 7种
菌抑菌效果较差或无抑制作用 ,见表 2。
表 1 11种中草药的药敏试验结果 单位:mm
大肠杆菌 蜡状芽孢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枯草杆菌 链球菌 巴氏杆菌 肠炎沙门氏菌
酢浆草 17±1 10±1 22±1 17±1 — 16±1 17±1
乌梅 20±1 25±1 33±1 22±1 21±1 22±1 22±1
大黄 20±1 20±1 17±1 19±1 18±1 18±1 22±1
桂枝 16±1 17±1 20±1 18±1 17±1 11±1 12±1
黄芩 11±1 13±1 12±1 12±1 11±1 11±1 16±1
秦皮 14±1 11±1 12±1 12±1 12±1 11±1 —
板蓝根 — 11±1 14±1 10±1 11±1 — —
穿心莲 — 10±1 — — — 10±1 11±1
决明子 — — — 10±1 15±1
黄柏 — — 11±1 10±1 — — —
蒲公英 — — — 10±1 — — —
注:“ —”表示未见抑菌圈。
表 2 11 种中草药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大肠杆菌 蜡状芽孢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枯草杆菌 链球菌 巴氏杆菌 肠炎沙门氏菌
酢浆草 1∶16 1∶8 1∶128 1∶32 — 1∶32 1∶32
乌梅 1∶32 1∶128 1∶512 1∶128 1∶128 1∶256 1∶64
大黄 1∶16 1∶128 1∶128 1∶128 1∶128 1∶32 1∶16
桂枝 1∶16 1∶16 1∶64 1∶16 1∶32 1∶32 1∶16
黄芩 1∶4 1∶32 1∶32 1∶16 1∶32 1∶8 1∶128
秦皮 1∶16 1∶16 1∶16 1∶16 1∶16 1∶32 —
板蓝根 — 1∶16 1∶16 1∶8 1∶16 — —
穿心莲 — 1∶2 — — — 1∶4 1∶8
决明子 — — — 1∶2 1∶64 — —
黄柏 — — 1∶32 1∶2 — — —
蒲公英 — — — 1∶2 — — —
注:“ —”表示无抑菌效果。
(下转第 230页)
(本栏责任编辑 邹优敬)
202 广西畜牧兽医 2007年 Vol.23(5)
4.3 细菌分离培养 用病料接种普通肉汤平
板 ,分离划线 , 37℃厌氧培养 24h ,见有表面光
滑 ,中央隆起 ,边缘整齐 ,淡灰色 ,直径 2 ~ 3mm
单个湿润菌落。染色镜检可见革兰氏阳性两端
钝圆的粗大杆菌 ,单个或 2个相连 ,外层有荚
膜 ,偶有芽胞 ,呈卵圆形 ,位于菌体中间或偏向
一侧 。
5 防治措施
①迅速隔离病鹿 ,用 3%烧碱进行环境消毒 。
②青霉素 300万单位/只 、链霉素 300 万单位/
只 ,注射用水 10ml稀释 , 肌肉注射 , 2 次/日 。
③磺胺脒 10g/只 ,拌料喂食。连续饲喂一个星
期。④10%生石灰水饮水 。 ⑤加强饲养管理 ,
确保饲料 、饮水 、草料清洁卫生 。⑥病鹿痊愈
15天后 ,注射魏氏梭菌多价苗 ,此病未再发生。
6 小结
根据动物发病急 、死亡快等特点 ,经过临床
症状 、微生物检查及动物试验诊断为由魏氏梭
菌引起的梅花鹿肠毒血症 ,其发病原因如下:
6.1 所喂的草料 ,因为当月雨水多 ,部分草料
发霉变质 ,污染了病原菌 ,并且在饲喂前没有经
过清洗消毒 ,是本病发生的原因之一 。
6.2 发病前后 ,气温突然骤变 ,使鹿群机体抵
抗力下降 ,对疫病的易感性增高 ,是本病暴发的
原因之二。
6.3 发病期间 ,对病鹿没有进行隔离 ,并且对
病鹿的剖检都是在饲养场地内进行 ,没有进行
特别的消毒处理 ,致使鹿群大量感染发病死亡 。
6.4 建议规模饲养梅花鹿 ,应当在每年春 、秋
两次接种魏氏梭菌多价苗 ,同时应给予适宜生
活 、繁殖的环境条件。
(本栏责任编辑 何宝祥)
(上接第 202页)
3 讨论与小结
3.1 本试验的 11种中草药除少数外 ,对 7 种
常见细菌有较好的抑菌效果 ,提示中草药具有
取代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可能 。
3.2 本试验的中草药制剂在测定生药的 M IC
时由于生药中某些有效成分可能微溶于水或遇
热易破坏 ,这会导致某些药物的 M IC 值偏高;
另外 ,所试药物还进行了高压灭菌 ,据魏彦明等
报道[ 7] ,高压也会使某些中草药制剂的药理活
性降低 ,而影响其抑菌效果 。这可能是有些中
草药抑菌圈直径大小与 M IC 不成正比的原因。
3.3 本试验仅是在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开发
方面做了初步的探索 ,对中草药的抑菌效果做
了一些基础的研究 ,对药物的抑菌成分理化性
质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 1]罗庆华 , 卢成英 ,李立君 , 等.10 种中草药的体外抑
菌试验[ J] .中国兽医科技 , 2002 , 32(3):38 ~ 39.
[ 2] 王曙东.中药浸提分离方法的应用与实验研究[ J] .
中医药信息 , 1999 , 16(5):13 ~ 16.
[ 3]徐叔云 ,卞如濂 , 陈 修.药理实验方法[ 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91:1346~ 1347.
[ 4] 马保文 ,周偌林 , 欧守珍.介绍一种快速细菌药敏试
验方法[ J] .海南医学 , 1994 , 5(2):111 ~ 113.
[ 5]凌代文.乳酸细菌分类鉴定及实验方法[ M]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1999:128.
[ 6]李仪奎.中药药理实验方法学[ M] .上海:上海科学
技术出版社 , 1991:36~ 38.
[ 7]魏彦明 ,项光华 , 曲亚玲 , 等.中草药复方制剂 QWS
抑菌作用试验研究 [ J] .中兽医医药杂志 , 1997 ,
(2):3 ~ 4.
230 广西畜牧兽医 2007年 Vol.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