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77
淮河治污“零点行动”5年后,这条
关系着1.5亿人口健康生存的河流再次
遭受严重污染,干流断面水质只有20%
达到国家地表水Ⅲ类标准。安徽省环保
局称,目前淮河流域氮氨含量严重超标,
干流水质较差和很差的断面达到40%;
支流水体污染更是严重,水质较差和很
差的断面达到63%。环保局还介绍,淮
河流域污染日趋严重的原因有三点:第
一,城市生活污水污染严重。目前城市污
水排放量和污水中的化学耗氧量、氨氮
等污染物排放量逐年增加,尽管流域内
正在抓紧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但由于
城市原有的环境基础设施薄弱,加上建
设资金不足,配套管网与污水处理厂建
设不同步等因素,城市生活污水污染并
没有得到有效治理。第二,污染反弹现象
比较突出。一部分企业受资金、技术等方
面的限制,生产工艺和设备落后,达标水
平本来就低,加之受利益驱动,超标排
放、偷排污染物等污染反弹现象时有发
生。第三,农业面源污染日趋突出。由于
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大量使用化肥、农
药,加上规模化的畜禽养殖污染,使流域
的面源污染上升为影响流域水质的主要
因素之一。(周剑虹)
“零点行动”五年后
淮河又现污染源
落叶木莲是我国独有的珍稀树种,
目前仅存于江西省宜春市。经过科研部
门多年精心培育,这些落叶木莲已开始
摆脱灭绝的危险。据林业科研部门介
绍,目前在宜春市明月山已经人工成功
栽培成活近百株落叶木莲,大的已长成
七八米高,小的也已达到了一两米;宜
春市林业科研所也繁殖成功了一批成品
苗木,栽培了一批树种。
1988年,宜春市林科所高级工程师
郑庆衍在当地明月山调查森林资源,发
珍稀植物落叶木莲
摆脱灭绝危险
名录。专家认为,落叶木莲新树种的发现
在植物分类学研究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和
价值,为研究木莲属中的新组合提供了
珍贵资料。落叶木莲被发现后,宜春市立
即组织专业科技人员抢救这一在世界上
濒临绝种的珍稀物种。科研人员将落叶
木莲的种子在室内、室外、盆内等环境下
多方培育,终于繁育出一批幼苗,并在明
月山及林业科研所的试验地里栽培成功,
使这一世界珍稀树种得到了有效保护。
(郭远明 黄涛)
点主要受流量影响。枯水季节大坝截流
蓄水,回水可至涪陵清溪场,汛期回水向
下游移至丰都。两地之间的变动回水区,
枯水期的航道条件有所改善,但汛期仍
将保持原来山区航道的特性。
专家分析说,由于江水最先在回水
区由急变缓,大量泥沙会在此沉淀,变动
回水区因此会逐渐形成泥沙堆积带,导致
这一河段航道变浅,甚至影响船舶的正常
台湾“行政院”近日公布岛内包括4
2项可持续发展指标的“永续发展指标
系统”。据报道,系统的“整体数据大多
呈现背离永续现象”。
这套指标系统共涉及生态资源、环
境污染、社会压力、经济压力、制度回应、
都市永续发展6个领域,合计42项核心指
标。系统以1988年为基础年,基值设定为
100,用来观察岛内可持续发展的趋势。
截至2002年底,台湾“永续发展指
标系统”中的多数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
下降。由于岛内失业率、癌症死亡率、传
染病感染率逐年增加,社会压力指标为
92,是所有指标值中最不符合可持续发
展的一项,显示岛内整体生态与环境的
恶化已造成更大的生活压力。此外,环境
台湾可持续发展鸣响
“警讯”
污染指标值则呈现起伏震荡的趋势,而
岛内土地的扩张性使用也造成生态资源
指标趋于恶化,这两项指标值均跌至98
左右。
台湾大学教授于幼华表示,台湾地
区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1988年以来迄今
已增加一倍,但全台人口数量与人均所
得并未随之倍增,“显示生态环境确实严
重恶化”。(赵卫 秦大军)
航行。三峡成库后,虽然川江通航条件
大为改善,但在库尾的变动回水区,航
道仍复杂多变,船舶行进须分外谨慎。
(禾苗)
现两株奇特的木莲,树皮呈灰白色,与四
季常青的木莲树不同之处是秋天落叶。
此后当地又陆续发现了一些稀疏的同一
植物的种群。1995年,经中国科学院植
物研究所等有关专家现场考证,确认这
些木莲未见于世界其它地方,目前,我国
也仅存于江西宜春市,为新发现树种,并
被正式命名为“落叶木莲”。1999年落叶
木莲被列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