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白藓皮止血作用的药理研究



全 文 :白藓皮止血作用的药理研究
高淑贤 彭惠英 徐亚香*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长春 130031)
提 要 目的:探讨白藓皮水煎剂的止血作用。方法:将实验用小鼠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采用大、
中、小剂量灌胃给药 ,分别测定给药前和给药后的凝血时间。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凝血时间明显缩
短。结论:经药理实验证明白藓皮水煎剂具有显著的促进血液凝固作用。
关键词 白藓皮水煎剂 止血  中图号  R973. 1
  白藓皮为我省产芸香科植物白藓 ( Dictamnus
albus lov ar dasycarpus Turcz) Tonoli ou et ro-
hchang的干燥根皮。古典医学记载具有清热燥湿祛
风解毒的功能。近代研究证明 ,白藓皮有解热作
用〔 1〕 ,对多种致病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2〕。我国
民间外用其根为止血药 ,国外报道用狗作静脉注射
另一种白藓皮 Da lbus var caucasicus浸膏能缩短凝
血时间 ,而尚未报道过本种白藓皮具有缩短血凝时
间作用。
1 材料和方法
1. 1 动 物 
小鼠 20~ 22 g ,雌雄各半。
1. 2 药 物 
白藓皮水煎剂 ,中药白藓皮加 4倍量水浸泡 1~ 3
h,煎煮 30 min,滤过药渣再以同样方法煎煮两次 ,合
并 3次滤液 ,浓缩至 2 g 1 m l。
1. 3 方 法 
1. 3. 1 毛细玻璃管法观察对小鼠血凝时间的
影响 取体重 20~ 22 g小鼠 40只 ,雌雄各半 ,随机
分为 4组 ,实验组 30只分为大、中、小剂量组各 10只 ,
对照组 10只给生理盐水。给药前作眼眶内眦穿刺后 ,
迅速以毛细玻璃管 (内径为 1 mm)取血达 5 cm的血
柱 ,然后每隔 30 s折断毛细玻璃管 1小截 ,检查是否
出现血凝丝现象 ,直至出现为止。计算从毛细玻璃管
采血到出现血凝丝时间为血凝时间。同时实验组以
灌胃法给药分别为 60 g /kg、 40 g /kg、 20 g /kg。待 30
min后再作眼眶内眦穿刺取血 ,并记录血凝时间 ,结
果见表 1。
1. 3. 2 玻璃片法观察白藓皮水煎剂对小鼠血
凝时间的影响 取小鼠 10只 ,雌雄各半 ,体重 20~ 22
g ,给药前作眼眶内眦穿刺后迅速取血 ,分别滴 2滴血
于清洁的玻璃片两端 ,血滴直径约 5 mm左右 ,同时
以灌胃法给药 ,观察血凝时间。方法: 给药前每隔 30
s以干燥针头挑动血液 1次 ,至针头能挑起纤维蛋白
丝为止 ,记录血凝时间为 264. 5± 163. 53 s;给药后
30 min 再 用 上 述 方 法 记 录 血 凝 时 间 为
69. 6± 54. 52 s。结果见表 2。
   Table  The effects of dit ta ny bark decocted in w ater fo r oral do se on blo od coagulation time of rat ob-
serv ed by capi llary method (x± s, t /s )
Drug Dosage
Blo od coagulation time
Normal time
Time a fter taking
medicine
P
Dit tany ba rk deco ted in
w ater for or al dose
60 262. 5± 50. 12 112. 5± 40. 64 < 0. 001
40 166. 8± 52. 73 72. 0± 28. 01 < 0. 001
20 206. 8± 45. 41 121. 5± 46. 99 < 0. 001
Rhysio lo gica l
saline
0. 2ml /10 g 145. 0± 42. 75 153. 2± 338. 7
   2 结 果 
毛细玻璃管法测定小鼠给药前后的血凝时间 ,
大、中、小剂量给药组 ,给药后小白鼠血凝时间均明
显缩短 (P < 0. 001)。
玻璃片法测定小鼠给药前后的血凝时间 ,给药
后小鼠血凝时间亦明显缩短 ( P < 0. 01)。
—505—
第 25卷 第 4期
1999年
白  求  恩  医  科  大  学  学  报
J. N . BE THUN E UNIV. M ED. SCI.
Vo l. 25  No. 4
1999
DOI : 10. 13481 /j . 1671 -587x. 1999. 04. 104
3 讨 论 
本实验结果表明 ,白藓皮水煎剂对小鼠有显著
的止血作用。实验组较对照组止血时间明显缩短 ,差
异显著 P < 0. 001,且大、中、小剂量组中 ,大剂量效
果最好 ,其次为中剂量、小剂量。
我们在规定的时间内采血 ,并准确记录血凝时
间 ,全部实验各项指标由 1人完成 ,因而误差较小 ,所
得数据为民间常用白藓皮止血提供了理论依据。我
省产白藓皮分布广泛 ,采集加工后用于临床 ,可以开
辟临床用药的新途径。
另外 ,国外报道的白藓皮缩短血凝时间与我们
采用的白藓皮不同 ,两者有种的差异。
参 考 文 献
1 刘寿山主编 .中药研究文献摘要 .科学出版社 , 1965. 186~
190
2 曹仁列 .中华皮肤科杂志 , 1997, ( 4): 286~ 292
*  长春市妇产科医院 ( 1999— 03— 16收稿 )
预激综合征伴房颤的急诊救治
白城铁路医院急症科 李 啸
预激综合征 ( W PW)是心房激动沿正常传导系统未到达心室之前 ,就通过附加旁道 ( Accesso ry pa thw ay s, AP)提前使心室
肌激动的一种严重综合征 ,再伴有房颤 ( AF)时 ,易致猝死。现将急诊救治 W PW伴 AF的病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 1 一般资料  15例中男性 10例 ,女性 5例 ,年龄 18~ 67岁 ,平均 42. 5岁 ,均有 WPW病史 ,其中 A型 8例 , B型 7例。
1. 2 诊断标准 发生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 ,心室率可达 220次 /min~ 360次 /min。心电图特征: ①发作多为阵发性。
②心室率极快。③ R- R间期极不规则。④ QRS波群宽大畸形 ,具有多样性 ,多形 ,高低、宽窄极不一致。⑤房颤时 R- R间期缩
短。
1. 3 治疗方法  15例病人均在预以吸氧、心电监护、建立静脉输液通道的基础上 ,给予药物复律和 (或 )直流电复律。
2 结 果 
15例中 ,利多卡因 (药物剂量按 1~ 2 mg /kg标准静脉注射。在 20~ 40 min期间重复注射 1次 ,剂量为首次剂量的 1 /2,有效
后以 1~ 4 mg /min静滴维持疗效 )。6例中有 5例转为窦性心律 , 1例心室率由 210次 /min降至 150次 /min,普罗帕酮 ( 70 mg稀释
后静注 ,无效者 15 min后重复 1次 ,总量不超过 350 mg ) 6例 ,皆转复为窦性心律 ,西地兰 ( 0. 4 mg稀释后静注 ) 1例 ,病人出现烦
躁 ,症状加重。普鲁卡因胺 ( 50~ 100 mg静注 ,隔 10 min 1次 ,总量不超过 600 mg ) 2例 , 1例转复为窦性心律 , 1例无效。维拉帕米
( 5 mg静注 ) 1例 ,无效。药物治疗无效者 ,用 100~ 150 J直流电复律 ,均一次成功转复为窦性心律。
3 讨 论 
WPW患者 80% ~ 90%有阵发性心动过速史 ,最常见为室上速 ,其次为房颤 ,其发生率约 11. 5% ~ 39%。W PW伴 AF时 ,
最大危险是发生室颤。因此紧急处理 W PW伴 AF的主要目的是复律 ,无休克和心衰的病人 ,首先考虑药物复律。选用药物复
律 ,就得从 WPW发病机理出发 , WPW是心房激动经 AP下传到心室肌产生的 ,而在房室间存在正常传导系统与附加旁道两
条途径 ,两者之间有着不同的反应期和传导速度 ,故房性冲动可在两条传导途径内发生折返 ,又依据药物对附加旁道和房室
结的电生理作用的不同 ,可以将其分为 3类: ①主要作用于房室结的药物 ,如: 西地兰 (洋地黄类 )、普萘洛尔 (β受体阻滞剂 )和
维拉帕米 (钙通道阻滞剂 )。②主要作用于附加旁道的药物 ,如利多卡因和普鲁卡因胺。③作用于附加旁道和房室结的药物 ,如
胺碘酮和普罗帕酮。因此 ,将 WPW的发生机理与药物的电生理作用结合看 ,普萘洛尔、维拉帕米、西地兰 ,只能延长对房室结
的不应期 ,不能延长 AP的不应期 ,尤其洋地黄类 ,可使 AP有效不应期缩短 ,而加快传导。应选用延长附加旁道不应期的药
物 ,如:普罗帕酮和胺碘酮等 ,本人认为利多卡因也可常规试用。从近年来有关报道总的来看 ,应用最多、效果最好的还是普罗
帕酮 ,此药抗心律失常谱广 ,起效快 ,副作用小 ,半衰期短 ,现在已成为治疗 W PW的首选药物。本组病人 6例应用此药 ,皆有效 ,
且都转复为窦性心律。至于直流电复律 ,则是治疗 WPW伴任何类型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最有效措施。尤其是房颤伴休克、心衰
时 ,应首选直流电复律治疗 ,一般用 100~ 150 J即可。总之 WPW伴 AF时 ,常规使用的药物为普罗帕酮、利多卡因、普鲁卡因
胺 ,而普罗帕酮为首选 ,药物无效时 ,或出现休克、心衰等血流动力学障碍时 ,宜用直流电复律。
—506—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1999年 第 25卷 第 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