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大叶木兰实生苗培育技术



全 文 :育苗技术 Seedl ing Cultivation
26  PR ACT ICA L FORES TRY TECHNOLOGY
二★★七年
第四期 林业实用技术
大 叶 木 兰 实 生 苗 培育 技 术
谢春华1  唐德英2  段立胜2
(1.勐腊县林业局 云南 勐腊 666300;2.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云南分所)
[摘要]  大叶木兰是我国二级重点
保护植物 ,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 ,亦
是优良用材和观赏树种。本文探讨
了大叶木兰的果实采收 、处理方法
以及育苗技术 ,旨在为其资源的有
效保护和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大叶木兰 种子处理 
实生苗培育
大叶木兰 (Magnolia henry i
Dunn)又名思茅玉兰 ,是木兰科木兰
属中最为原始的种类。它天然分布
于缅甸东北部 、泰国 、老挝北部以及
我国云南西双版纳和思茅地区 , 生
长于 300 ~ 1 300 m 的山地 、丘陵以
及石灰岩沟谷 。大叶木兰是云南一
种重要的民族药用植物 ,其树皮和
花有温中理气之功效 , 傣族民间常
用它治疗消化不良 、腹胀 、呕吐等疾
病;其木材细致 ,耐腐 、耐水湿 ,是一
种优良用材;其叶大而浓绿 ,花大而
芳香 ,可作为热带地区庭园绿化观
赏树种栽培 。
由于长期掠夺性开发 ,大叶木
兰成年植株几乎消耗殆尽 ,加之其
生长较慢 ,树龄约 15 a 时才开花结
实 ,而且天然更新能力差 ,目前仅在
自然保护区内尚残存少量植株 , 且
呈零星分布 ,已处于濒危状态 ,被列
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 (傅立国 ,
1992)。大叶木兰是一个欠知名树
种 ,以往对其研究报道尚不多见 ,仅
张丽霞等人 (2006)开展过生物学
特性的观察研究 ,而对于其人工栽培
尚未见有人研究过。因此 ,笔者通过
观察和对比试验 ,在西双版纳对大叶
木兰果实采收 、处理以及播种育苗进
行了初步研究 ,为大叶木兰资源的有
效保护和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1 果实采收与处理
大叶木兰果实于 7 ~ 9月成熟 ,
果实成熟后即自然脱落。由于其成
熟期正值高温高湿季节 ,而其假种
皮富含油脂 ,具芳香气味 ,果实落到
地面以后 ,一方面易发生酸败腐烂 ,
影响种子发芽率 ,另一方面其果实
为动物喜食 ,因此应及时采收果实。
一般在果实由绿色变为略带红色 、
个别蓇葖开始开裂时即可采收 。
大叶木兰果实为蓇葖果 ,其长
度为 10 ~ 18 cm , 直径 3.0 ~ 4.5
cm 。果实采收后 ,将其铺于阴凉通
风处 , 让其自然裂开后收集种子。
成熟种子的假种皮呈红色 ,每个果
实内包含 80 ~ 104枚种子 。
对于具假种皮的种子 ,应及时
进行处理 。具体方法是 , 将其与适
量河沙混和 ,用手搓揉 ,然后用温水
漂洗 ,弃除外种皮和漂起的种子 ,即
得纯净种子。其种皮黑褐色 ,近扁
圆形 ,种荠一端较平 ,另一端较尖。
种子的平均长 、宽和厚分别为 0.94
cm 、0.78 cm 和 0.44 cm ,种子千粒
质量为 143 g ,每千克具假种皮的新
鲜种子可处理出 166 g 纯净种子。
笔者应用沙床播种将纯净种子和具
假种皮种子进行了发芽对比试验 ,
发现其发芽率分别为 85.1%和
15.3%,前者是后者的 5.6 倍 。笔
者还调查发现 ,保留假种皮而直接
播种的种子大多发生腐烂而丧失发
芽率 ,可见去除假种皮对于大叶木
兰种子发芽的重要性。
2 实生苗培育
2.1 选地整地
育苗地选择地势平坦 ,水源充
足 、排灌方便的地方 , 按长 10 ~ 20
m ,宽 1.2 m ,深 20 ~ 30 cm 作床 ,并
搭设遮宽度约 70%的遮阳棚。
2.2 播种
由于种子不耐贮藏 ,宜随采随
播。以河沙为基质播种 ,河沙事先
需用 3‰的高锰酸钾或多菌灵等消
毒。用河沙筑床 ,平整床面 ,将种子
均匀地撒播在床面上 ,覆盖约 1 cm
厚的河沙 ,用清水浇透 。发芽期间
注意保持河沙湿润 ,但忌过于潮湿。
一般播种后约 40 d子叶开始出土 、
张开 ,45 d后进入出苗盛期 , 2个月
后开始有真叶长出 , 3个月后小苗具
2 ~ 3片真叶 ,苗高 5 ~ 8 cm ,此时即
可移苗上袋。
2.3 移栽
由于小苗根系发达 ,具有丰富
的侧根 ,主根长可达 5 ~ 7 cm 。因此
选用 30 cm ×10 cm 的营养袋 。移
栽基质采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和红
壤生土 ,按约 1∶3 的比例充分混和
而成 ,装袋后整齐排列在事先准备
好的苗床上 ,将小苗移入袋内 ,浇足
定根水 ,搭盖遮荫网 。约 7 ~ 10 d幼
苗长出新根后 ,逐渐缩短遮荫时间 ,
拆除遮荫网。
2.4 苗期管理
小苗移栽后 ,正值干旱季节 ,应
加强水分管理 ,每天喷浇 1次 ,保持
基质湿润 。每 2 个月薄施复合肥 1
次。为了避免苗木穿根 ,可视其生
DOI :10.13456/j.cnki .lykt.2007.04.015
育苗技术 Seedling Cultivation
PR ACTICAL FOR ES TRY TECHNOLOGY 27 
二★★七年
第四期 林业实用技术
  
白 榆 种 子 育 苗技 术
王连洲
(盐山县农林局 河北 盐山 061301)
长情况定期搬动容器苗。病虫害以
预防为主 , 及时清除苗床内 、外杂
草 ,每月用 90%敌百虫 0.1%溶液
喷施 1 次 。由于管理精细 ,目前未
见苗期病虫害发生。
2.5 苗木出圃
大叶木兰苗期生长较快 ,移苗 6
个月后苗高可达 30 cm 左右 , 地茎
粗约 1 cm 。由于其叶片较大 ,苗床
显得十分拥挤 ,此时 ,正值西双版纳
进入雨季 ,因此可出圃造林。出圃
前 15 ~ 30 d应加强水肥控制进行炼
苗 ,以增强苗木适应性 ,提高造林成
活率 。
参考文献
1 张丽霞 , 马洁 , 管艳红.大叶木
兰的生物学特性[ J].时珍国医
国药 , 2006 , 17(5):675-676
2 傅立国.中国植物红皮书 --
稀有濒危植物 (第 1 册)[ M ].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450★
  白榆 ,是华北 、东北地区重要的
乡土树种 。白榆抗性强 , 特别是其
抗旱 、抗寒 、耐瘠薄 、耐盐碱的特性 ,
曾使之成为东北 、华北和淮北平原
栽培最为普遍的当家树种 。此外 ,
白榆对烟和氟化氢等有毒气体的抗
性也较强。
2005 ~ 2006 年 ,我们在抗盐碱
苗木基地建设中 ,将其作为首选树
种之一进行了育苗试验 ,取得了较
好效果 。
1 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1.1 形态特征
白榆(Ulmus pumila L),别名
家榆 、榆树 、钱榆 ,是榆科榆属落叶
乔木 ,树高可达 25 m ,胸径可达 1 ~
1.5 m ,在干旱贫瘠地方长成灌木
状 。枝条开展 ,树冠近圆形或卵圆
形 。小枝灰色。叶椭圆状披针形 ,
叶缘具不规则复锯齿或单锯齿 , 无
毛或叶下面脉腋有簇生毛 。3 ~ 4月
花先叶开放 ,两性 ,簇生。4 ~ 5月果
实成熟 ,幼果可食 ,又称“榆钱” 。翅
果近圆形 ,长 1 ~ 2 cm ,熟时黄白色 ,
无毛。
1.2 生物学特性
白榆是喜光树种。幼龄时侧枝
多向阳排列成行 ,壮龄时树枝向外
伸展 ,形成庞大的树冠。耐寒性强 ,
在冬季绝对低温达-40 ~ -48 ℃的
严寒地区也能生长;抗旱性强 ,在年
降水量不足 200 mm ,空气相对湿度
50%以下的荒漠地区 ,能正常生长;
耐盐碱性较强 ,在含 0.3%的氯化物
盐土和含 0.35%的苏打盐土 , pH 值
9时 ,尚能生长 ,但不耐水湿 。深根
性树种 ,抗风。生长快 ,寿命长 。
2 种子采集
在河北中南部 ,白榆种子 4 月
中旬至 5 月上旬成熟。成熟时 , 翅
果由绿色变为浅黄色或黄白色 ,中
部隆起 , 此时应及时采种。采种母
树以 15 ~ 30 年生的健壮树为好。
采集方法为人工震落 ,承接收集 ,或
成熟散落地面后扫集 。在通风处阴
干 ,清除杂质 ,翅果即为播种材料。
白榆种子发芽率一般为 65% ~
85%,翅果千粒质量 6.5 ~ 8.5 g ,每
千克翅果 12万 ~ 16万粒 。最好随
采随播 , 否则降低发芽率。如不能
及时播种 ,应密封贮藏 。贮藏期间
种子含水量为 7%~ 8%,贮藏温度
不高于 15 ℃(贮藏 1 a)或 5 ℃(贮
藏 2 a)。
3 育苗地的选择和整地
育苗地应选择有水源 、排水良
好 ,土层较厚 ,肥沃的沙壤土或壤土
地。
育苗前一年秋冬季进行整地 ,
深翻 20 cm 以上 ,施有机肥 3 000 ~
4 000 kg ,磷酸二铵 20 kg/667 m2 。
播前灌水造墒 ,耙地作床。床宽 1.5
m ,床长依地块而定 。做到土壤细碎
平整 ,以备播种 。整地或作床前进
行土壤消毒 ,在地上喷洒 3%的硫酸
亚铁溶液 ,每喷20 kg/667 m2 左右。
4 适时播种
4.1 种子处理
白榆种子一般不用处理 , 可直
接播种。也可用 30×10-6A BT6号
生根粉水溶液浸种 2 h ,捞出种子沥
水晾干 ,即可播种。
4.2 播种形式
4.2.1 条播 行距 30 ~ 40 cm ,播
幅 3 ~ 5 cm ,覆土 1 ~ 1.5 cm ,覆土
后轻轻镇压 ,以保持土壤湿度 ,促进
发芽 。或开沟坐水播 ,覆细土 0.5 ~
1 cm ,然后盖上一层 2 cm 厚左右的
作物秸秆 。
4.2.2 撒播 撒播先将床面灌水 ,
待水全部渗入土壤中后 ,将种子全
面均匀撒于床面 ,再均撒 0.5 ~ 1 cm
厚的细土覆盖 ,然后盖上一层 2 cm
厚左右的作物秸秆 , 可增加苗床内
土壤湿度 ,预防晴天太阳直射 ,水分
蒸发量过大 ,影响种子生根发芽。
按种子发芽率为 70%左右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