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球兰中的娠烷和娠烷苷



全 文 :基 一 p一 D 一毗喃葡糖昔 , 无色无定形粉末 , 分
子式为 C Z尹 36 0 16 , U V ( 甲醇 , 入amx )
:
2 19

2 4 9

2 8 9

3 2 7 nm
。 化合物 3 ( 3 9m g ) 为 3 , 4 -
二轻基 一 p一苯乙氧基 一 o 一p一D 一毗喃葡糖基 一 (l
一 6 ) 一 p一D 一毗喃葡糖昔 , 无色无定形粉末 ,
分子式为 C ZoH 3 00 , 3 , Uv ( 甲醇 , 又功联 ) : 2 2 6 、
2 84

3 3 I n r 。 。
(龚苏晓摘译 江纪武校 )
3 0 6 续随子根中新的二菇类化合物 〔英〕 /
H o hm a
l ln J… / J N a t P or d一 1 9 9 9 , 6 2 ( l ) 一
1 7 6~ 1 7 8
以前的研 究已经从续随子 ( E叩ho br in
Ia ht y ir s ) 的种子中分离得到了具有生物活性
的二菇类成分 。 本次则对续随子根中的化学
成分进行研究 。
材料及方法 : 2 年龄续随子根 , 来源
于匈牙利 。 续随子 的新鲜根在室温下用甲醇
提取 , 提取液真空浓缩 , 分为二氯甲烷部分
和水部分 。 二氯甲烷部分经过聚酸胺柱层析
分离 , 以水一 甲醇 (4 :l ; 3 : 2 ; 2 二3 ; 1 二
4 ) 为洗脱剂 , 水一 甲醇 ( 3 : 2 ; 2 : 3) 洗脱
部分合并 , 再经减压硅胶柱层析分离 , 以环
己烷 、 环 己烷一乙酸乙酷 (9 : 1 ; 4 : 1 ; 7 :
3 ; 1 : l) 洗脱 , 环 己烷一乙酸乙酷 ( 9 : l)
部 分再经过薄层 制备层析 , 以氯仿 一丙 酮
( 19 : l) 为展开剂 , 之后再经过 H P L C 分
离 , 以正己烷一乙酸乙酷 ( 19 二 l) 为流动相 ,
最后得到化合物 1 。 化合物 1 为 laht yr an e 二
菇 , 无定型固体 , 分子式为 C 26 H 38 0 7 , 实验
对其进行了旋光度 、 IR 、 M S 、 N M R 鉴定 。
( 杜海燕摘译 )
用 已 知 方 法 从 牛 角 椒 ( c ap is culn
a n n u切m ) 新鲜果实中提取含油树脂 , 上硅
胶柱 , 用正 己烷 一乙酸乙酷梯度洗脱 。 正 己
烷一乙酸乙酷 ( 80 : 20) 部分上反相硅胶柱 ,
75 % 甲醇洗脱 , 得到含有化合物 l 的混合
物 。 混合物经制备型 H P L C 纯化 : 采用
O D S

H 8 0 柱 , 8 0% 甲醇内加 0 . 0 5M 硝酸银
为洗脱剂 , 流速 & o m F而n , 荧光检测 。 具
有特征峰的部分用氯仿萃取 3 次 , 无水硫酸
钠干燥 , 减压蒸发 , 得到化合物 1 : 无色油
状 物 , 命 名 为 去 甲 二 氢 辣 椒 盐
( n o r d山y dor e叩 s i at e )
, 分子式为 C l: H 2 60 4 ,
根据以上光谱数据 , 鉴定其结构为 4 一经基一 3 -
甲氧节基 7一甲基辛盐 。
(李向 日摘译 )
3 0 7 牛角椒 中的新成分 去 甲二 氢辣椒盐
〔英〕 / K o b a at K … / J N a t P r o d一 19 9 9 , 6 2
( 2 ) 一 3 3 5一 3 3 6
3 0 8 球兰 中的娠烷和 娠烷昔 〔英 〕 / A b e
F… / C h e m P h a n刀 B u ll一 19 9 9 , 4 7 ( 8 ) 一 112 8~
1 13 3
在萝摩科许多属植物中己发现了多种娠
烷普 。 球兰 ( H o y a e a nr o s a ) 是一种属于萝
摩科的藤蔓植物 , 生长于琉球地区 , 已报道
的成分仅有环醇 , 而娠烷未见报道 。 作者从
球兰茎氯仿提取物的水解产物中分离出 n
种娠烷 , 其 中包括 19 一乙酸基地董帕尔普昔
元n 在内的 6 种娠烷为新成分 ; 又从氯仿提
取物中分离出 2 0 种新的娠烷四糖昔和五糖
普 , 命名为球兰卡诺普 ( hoy ac am os ide ) A 一
T 及 3 种己知糖昔 。
球兰茎 (4 .s kg , 去除茎上的叶 ) , 空气
中干燥 (l . 7 k g ) , 粉碎 , 粉末在室温下用 甲
醇渗渡 , 甲醇提取物真空浓缩后 , 在氯仿 -
水中分配 , 含娠烷昔 的部分在氯 仿提取物
( 2 9 9 ) 中 , 取一部分 ( 8 9 ) 在温和条件下
水解 , 生成娠烷和糖 , 经硅胶柱分离纯化 ,
可得 fl 种娠烷 ( a 一 1一 a一 11 ) , 其 中苦绳昔元
( rd ve
o g e妞谊 ) p ( a一 l ) 、 A ( a 一 3 ) ; 1 7p一牛
奶菜宁 ( a井 ) ; 献勿 5 90 咖 n J ( a一 )8 和直
立牛奶菜六醉 ( m别污优勿 h e x o l ) ( a 一9 ) 为 5
种已知成分 。 6 种新化合物为 : 1 , 12 一二 一。 -
乙酞苦绳昔元 P ( a 一2 ) 、 1 , 12 一二 一0 一乙酞基 -
17 p
一牛奶菜宁 ( a 一 5 ) 、 8一经基 一苦绳昔元 A
( a

6 )

5寿二脱氢非 洲 白前昔 元 ( 5 , 6 -
d id e h y d r co yn
a fo g enl
; a 一 7 )

1 1
,
1 2
一二一O 一乙
酸 直 立 牛 奶菜 六 醉 ( a 一 10 ) 、 樱 花昔 元
( S a k山洛g
~
; a 一 1 1 )
。 氯仿提取物的一部
分 ( 2 1m g ) 经硅胶柱 、 o D s 柱分离 , H p L C
精制 , 可分离出 23 种糖昔 l( 一 2 3) , 其中
苦绳昔元 与 ( 6 ) 、 oIA ( 7 ) 和康德郎昔 D ol
( 10 ) 是 3 种已知成分 , 20 种新成分命名
为 : 化合物 1一 5 为球兰卡诺昔 A 一E , 化
合物 8~ 9 为球兰卡诺昔 F一 G , 化合物 1 ~
2 3 为球兰卡诺昔 H 一 T 。 化合物 a- l 是最
早发现的源于植物的 19 一乙酸化娠烷 , 其桃
昔未见报道 。 化合物 8 为最主要的糖昔 , 化
合物 1、 14 和 20 可获得较高的收率 。 此外 ,
氯仿提取物进行水解 , 产物中的水层可分离
出 4 类糖 , 为磁麻糖 ( Cym ) 、 荚竹桃糖
( o le )

6
一去氧 一 3一氧一 甲基阿洛糖 ( A lm )
和葡萄糖 ( lG 。 ) , 均为 D 构型 。
(龚苏晓摘译 江纪武校 )
( C el as utr
s o br ic ul a ut s) 根中分离出 6 个新
的沉 香 吠喃 ( ag aor fu . 口 ) 类 南 蛇藤 灵
( o br i e ul in ) B ~ G ( l一 6 ) 和 3 个已知的倍
半枯烯酷 (7 一 9 ) , 对其化学结构及构效关
系进行了研究 。 化合物 1一 6 的分子式分别
为 C Z尹 , 0 。 、 C Z尹扒 0 : 、 C 2 7 H , 20 , 、 C 3 , H 3 6 0 1。 、
C 3 ; H 3 60 1 . 和 C 3 o H o o g , 7一 9 分别为 itr otP g e l in
e 一 , jE即 一2 和 l p , 6 a , 15 一 itr a e e t o x y 一 Zp , g Q -
d ib e n z o y l o x y d i场dr o 一 p一a g aor fu arn 。 用 敏 感
细胞株 K B 一3 、 多药抗药细胞株 K B 一V l 研究
了化合物 1~ 9 的细胞毒性 。 所有化合物无
论对敏感还是对多药抗药细胞株的细胞毒性
大体接近 , 但是 , 当加入长春碱 10() n M 时 ,
上述化合物对 K B 一v l 细胞株的 I C S。 显著降
低 , 降为 .0 4一 .4 8林M 。 当加入紫杉酚 10 n M
时也可得到同样的结果 。 实验表明上述化合
物在多药抗药细胞株 K B一 1 可部分或全部
逆转 M D R 。 通过细胞毒性增强因子 ( E F )
比较了各化合物的 M D R 逆转作用程度 。
结果表明 C 一 1 ,lC 一 2 或 C一 1 /C一 15 位上的极性
是影响 M D R 逆转作用大小的重要因素 。
C

1C/

2或 C一 1C/ 一 15 位上的取代基团的极性
越小 , 越能增强与浆膜上的 P 糖蛋白 ( P 一gP )
芳香残基的弱极性的相互作用 , 是倍半菇酷
具有 M D R 逆转活性 的重要因素 。
(高连用摘译 江纪武校 )
3 09 南蛇藤中的倍半砧烯醋及其调节多药抗
药性中的构效关系 〔英〕 / ik m s .E 二刀 J N at
Por d一 19 9 9
,
6 2 ( 5 ) 一6 9 7一 7 0 0
多药抗药性 ( M D R ) 是癌化疗时的主
要难题 。 虽然许多药物如维拉帕米 、 尼卡地
平和环抱菌素在体内 、 外都可逆转 M D R ,
但由于毒性大的原因 尚未能用于临床 。 因
此 ,有必要开发毒性小的新一代的逆转 M D R
的药物 。
在寻找 M D R 逆转 药物时 , 从 南蛇藤
3 1 0 隔山消中的孕烷糖昔是多药抗药性的调
节剂 〔英 〕 / H w an g B Y … / J N at rP o d . -
19 9 9
,
6 2 ( 4 )

64 0 ~ 64 3
肿瘤的多药抗药性 ( M D R ) 的主要作
用机制与抗药细胞浆膜上的 P 糖蛋白 ( P -
gP ) 的过分表达有关 , P 一gP 作为能量依赖
性泵 , 降低抗癌药在细胞内的积聚 。 在寻找
与 P 一gP 相互作用 的化合物中 , 发现孕酮和
有些幽类化合物等可增加 M D R 细胞对抗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