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大花序桉下胚轴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



全 文 :大花序桉下胚轴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
陈晓明 黄金使 蔡 玲 刘海龙 吴幼媚
收稿日期:2010-09-25
(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 , 南宁 530001)
摘 要:以大花序桉优株无菌种子的下胚轴为外植体 , 研究其组培快繁技术。结果表明最适合大
花序桉的基本培养基为 ER培养基 , 最适的增殖培养基为 ER+6-BA 0.5 mg/L +ZT 0.2 mg/L +
NAA 0.3 mg/L , 增殖系数达到 3.8 , 不定芽生长整齐 、 健壮;最适的生根培养基为 1/2ER+ABT 1
2.5 mg/L +IBA 0.5 mg/L , 生根率 86%以上 , 每株平均能长 4条根 , 平均根长 2.2 cm , 根系健壮。
最适宜大花序桉移栽的基质是红心土 , 移栽成活率可达 93%以上。
关键词:大花序桉 下胚轴 组培快繁
  大花序桉 (Eucalyptus cloeziana)是桃金娘科
(Myrtaceae)桉属 (Eucalyptus L Herit )的一个
种。大花序桉天然分布在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州 , 因
此 , 又名昆士兰桉[ 1] 。大花序桉是一种顶端优势强 、
干形通直的常绿高大乔木 , 在澳大利亚树高常达 35
~ 45 m 。其木材呈黄褐色 , 沉重坚固 , 非常耐久 ,
是很好的锯材 , 是商品经营培育大径材的优良树种。
我国华南地区 20 世纪 80年代初开始引种种植 , 由
于大花序桉结籽少 , 种子发芽率低 , 造林用种多依
赖从澳大利亚进口 , 同时大花序桉是难生根树种 ,
扦插生根极难 , 因此造成了大花序桉造林种苗严重
紧缺 , 难以进行大面积推广种植[ 2-3] 。为此 , 通过
植物组织培养方法 , 探索大花序桉快繁技术 。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以广西国营东门林场 10年生大花序桉优株种子
消毒后萌发的无菌下胚轴为外植体 。
1.2 方法
1.2.1 无菌材料的获得
将饱满种子放入小烧杯中 , 常规消毒后 , 置于
超净工作台上 , 用 75%乙醇消毒 1 min , 无菌水冲洗
2 ~ 3遍 , 再用 0.2%氯化汞消毒 20 min , 无菌水冲
洗4 ~ 5 遍 , 均匀播在 MS 为基本培养基 , 附加 BA
1.2 mg/L 、 KT 0.2 mg/ L 和 NAA 0.6 mg/L 的培养
基上。培养 6 d 种子开始萌芽 , 当培养芽 3 ~ 5 cm
时 , 将下胚轴剪下作为外植体 。
1.2.2 基本培养基筛选
选择 White 、 B5 、 MS 和 ER 4 种基本培养基。
在 4种基本培养基中分别加入细胞分裂 6-BA 1.2
mg/L 、 KT 0.2 mg/ L 和生长素 NAA 0.6 mg/L。每
处理接种下胚轴 30个 , 以肉眼观察到分化生长的芽
时定为外植体始芽萌动 , 培养 28 d时进行统计。分
化率=芽萌动数/接种外植体数×100%。
1.2.3 芽增殖和生长
在芽的增殖培养中 , 选择改良 ER为基本培养
基 , 研究植物生长激素 6-BA 、 ZT 和 NAA 对大花
序桉芽增殖和生长的影响 , 采用 L9 (34)正交表试
验设计 (见表 1), 不定期观察芽的生长表现 , 培养
30 d时以能切割剥离且长大于 0.2 cm 的单芽为计数
标准 , 统计芽的增殖系数。增殖系数=产生有效芽
总数/接种芽总数 。
  表 1 芽增殖试验因素及水平
水平 A:6-BA(mg/ L) B:ZT(mg/ L) C:NAA(mg/ L)
1 0.8 0.2 0.5
2 0.5 0.1 0.3
3 0.3 0.05 0.1
52010 年第 6 期 (总第 131 期)          广 西 热 带 农 业
1.2.4 生根培养
当继代培养扩大到一定数量并生长到一定高度
(1.5 ~ 3 cm)时做生根培养试验 。试验以 1/2 ER为
基本培养基 , 设计了 7 个附加不同生根激素和浓度
的培养基 , 分别是:ABT 1 2.5 mg/L 、 IAA 2.5 mg/
L 、 NAA 2.5 mg/ L 、 IBA 2.5 mg/ L 、 ABT 1 2.5 mg/
L+IAA 0.5 mg/ L 、 ABT 1 2.5 mg/L +NAA 0.5 mg/
L 、 ABT 1 2.5 mg/L +IBA 0.5 mg/L。每个处理 15
瓶 , 每瓶接 25个单芽 , 30 d 统计各处理的生根率。
各处理外加 1.5%蔗糖和 0.5%琼脂。生根率=生根
株数/接种总数 ×100%;成活率=成活株数/移栽总
数×100%。
培养条件 , 上述各培养阶段除有特别说明外 ,
其余均含 3%蔗糖 、琼脂 3.5 g/L , pH 值为 6.5 , 高
温灭菌 15 ~ 20 min。培养室温度 (25±3)℃, 光照
强度 2000 ~ 5000 lx 。
1.2.5 炼苗移栽
单芽生根长 0.5 ~ 1.0 cm 时 , 把生根苗搬出培
养室 , 移至大棚炼苗 10 ~ 15 d , 提高组培苗的木质
化强度 , 适应自然光照和昼夜温差 , 提高移苗成活
率。炼苗时应注意控制光照强度 , 避免嫩苗灼伤。
炼苗后苗高 2.0 ~ 4.0 cm , 根长 1.5 ~ 2.0 cm 时 , 瓶
苗可以移栽 。试验设计红心土 、 黑表土 、 泥碳土+
红心土 (1∶3)3个移栽处理基质 , 每种基质种植 90
株生根苗 , 移栽前 12 ~ 24 h , 应用 0.2%~ 0.3%高
锰酸钾溶液淋透 , 消毒基质。30 d后统计移栽成活
率。
苗木管理 , 移栽初期宜用遮阴网覆盖保湿 , 并
适时喷雾或淋水 , 保持湿度 80%~ 90%;控制光照
强度 , 遮阴 75%~ 80%;后期逐渐加强光照 。苗木
恢复长出嫩叶后 , 定期喷施多菌灵 、百菌清和甲胺
磷等药物 , 预防苗木受病虫害。定期喷施 0.05%~
0.2%的复合肥溶液。待苗木 15 ~ 20 cm 高时便能出
圃造林 。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基本培养基对芽诱导的影响
4种基本培养基对大花序桉下胚轴诱导芽的影响
结果见表 2。从表 2可知 , 下胚轴在不同的基本培养
基中对芽的诱导和生长发育状况有较大差异 , 其中
诱导率最高的为 MS 培养基 , 高达 96.7%;其次是
ER培养基 , 为 93.3%, 最低的是White培养基 , 只
有 36.7%;从芽的生长情况来看 , ER培养基中芽的
质量最好 , 芽生长健壮和旺盛 , 而在 MS 培养基中
芽的诱导率虽然最高 , 但长出的芽却出现较严重的
玻璃化现象;B5 和White 培养基中的芽质量较差 ,
芽长高的趋势不明显 。以上现象的原因分析可能是
培养基中氮素对大花序桉芽的生长有较大的影响 ,
因为在相同体积总氮含量由大到小排序 MS>ER>
B5>White;MS 培养基中氮含量可能过高 , 导致芽
生长过快 , 木质化跟不上而出现玻璃化 , 而 B5 和
White氮含量不足导致芽的分化和生长不佳;而 ER
中的氮素含量可能是比较适宜大花序桉芽的分化和
生长。由此可见 , ER是大花序桉组培的较适基本培
养基 , 它既能持续培养出高质量芽丛 , 又能保持较
高繁殖系数 。
  表 2 不同基本培养基对芽分化的影响
基本培养基 接种数(个)
分化不定芽数
(个) 分化率 (%) 芽生长情况
White 30 11 36.7 芽短小 , 偏黄色 , 高生长不明显
B5 30 12 40.0 芽短小 , 淡绿色 , 高生长不明显
MS 30 29 96.7 芽体粗大 , 叶片薄大 , 淡绿色 , 茎段红褐色 , 出现玻璃化现象
ER 30 28 93.3 芽健壮 , 翠绿色 , 活力强 , 生长旺盛
2.2 不同激素配比对芽增殖的影响
芽的增殖影响着快速繁殖的速度 , 而不同的激
素种类以及配比对芽的增殖和质量都有着较大的影
响。R 值由大到小的排序为:6-BA >NAA >ZT ,
说明 6-BA是影响大花序桉增殖培养最重要的因素;
6 -BA 为 0.8 mg/L 时培养的芽发育表现异常 ,
6-BA低于 0.5 mg/L 时芽增殖系数偏低 , 最高的只
有 2.3 , 达不到工厂化育苗的要求 。分析认为 6-BA
浓度过高使细胞分裂能力过强 , 引起细胞发育失衡
而导致细胞分化异常 , 引起愈伤组织和畸形芽形成;
6 GUANGXI TROPICAL AGRICULTURE      (General Serial No.131)No.6 Nov.2010
6-BA 浓度过低 , 细胞分裂不旺盛 , 导致不定芽偏
少。芽增殖理想的激素组合为 6-BA 0.5 mg/ L+ZT
0.2 mg/L +NAA 0.3 mg/L , 这与正交试验处理中
培养效果最好的处理相同 , 由此认为这个组合是大
花序桉增殖培养适宜激素组合 , 其增殖系数达 3.8 ,
且芽生长整齐 、 健壮 。详见表 3。
  表 3 不同激素组合对大花序桉芽增殖培养正交试验结果
试验号 激素组合 (mg/ L)
6-BA ZT NAA 增殖系数 芽形态特征
1 0.8 0.2 0.5 3.2 芽细长 、 脆弱
2 0.8 0.1 0.3 2.8 愈伤组织丰富 , 有效芽少
3 0.8 0.05 0.1 2.2 愈伤组织丰富 , 有效芽少
4 0.5 0.2 0.3 3.8 芽长 1.5 ~ 2.5 cm , 叶翠绿 , 健壮 , 整齐
5 0.5 0.1 0.1 3.5 芽长 1.5~ 2.5 cm , 健壮
6 0.5 0.05 0.5 2.7 芽长 1.5~ 2.5 cm , 健壮
7 0.3 0.2 0.1 1.1 芽长 1.5 ~ 2.0 cm , 芽粗短
8 0.3 0.1 0.5 1.5 芽长 0.5~ 0.8 cm , 粗壮
9 0.3 0.05 0.3 2.3 芽长 0.5~ 1.0 cm , 粗壮
K1 2.733 2.700 2.467
K2 3.333 2.600 2.967
K3 1.633 2.400 2.267
R 1.700 0.300 0.700
较优水平 0.5 0.2 0.3
因素主次 1 3 2
2.3 生根培养
将生长健壮 、半木质化 、 小叶舒展 、芽高 1.5 ~
3 cm 的有效单芽从芽丛中切割下来 , 随机接种于 7
种不同的生根培养基上。单芽培养 6 ~ 10 d时开始长
出根点 , 20 d统计主要生根指标 (见表 4)。结果显
示各种激素配比均能诱导大花序桉单芽生根 , 但不
同的激素及配比其生根率差异较大 , 在单一激素试
验中 , ABT 1在 4种激素中的生根效果最好 , 只有 7
d就长出根点 , 生根率达 60.3%, 平均每株有 3 条
根以上 , 且根系长度适中 。激素混合试验可以看出 ,
ABT 1 与 IAA 、 NAA 混合使用时 , 生根率无明显提
高 , 但当 ABT 1 和 IBA 混合使用时各生根指标明显
提高 , 生根率高达 86.1%, 每株苗平均长根 4 条以
上 , 其根系柔软 , 根毛多 , 辐射状生长 , 根长 2 cm
以上。由此可见 , ABT 1 是大花序桉较好的生根激
素 , 将 ABT 1 和 IBA 混合使用 , 可以得到较好的生
根效果 。
  表 4 不同激素组合对大花序桉组培苗生根率的影响
激素组合 (mg/ L) 生根天数 (d) 生根率 (%) 平均根数 (条/株) 平均根长 (cm)
ABT1 2.5 7 60.3 3.2 1.7
IAA 2.5 9 33.5 2.1 1.2
NAA 2.5 10 30.2 1.5 1.0
IBA 2.5 9 46.8 2.5 1.6
ABT 1 2.5+IAA 0.5 7 63.7 3.5 1.9
ABT1 2.5+NAA 0.5 7 61.5 3.3 1.5
ABT1 2.5+IBA 0.5 6 86.1 4.5 2.2
72010 年第 6 期 (总第 131 期)          广 西 热 带 农 业
2.4 生根苗移栽
移栽试验结果显示 , 泥炭土+红心土移栽成活
率最高 , 为 95.6%, 其次是红心土的 , 为 93.3%,
最差是表土的 , 仅 77.8%。分析主要原因是表土肥
沃 , 微生物含量较多 , 短时间内难以消毒彻底 , 湿
润的环境下微生物活性强 , 而幼嫩的组培苗抵抗力
较弱 , 容易被侵染感病死亡;泥炭土 +红心土基质
比较疏松 , 根系易舒展 , 吸收水分恢复生长快 , 根
系发达 , 成活率高;如果考虑到生产成本 , 因泥炭
土价格不但比红心土高出几倍 , 且泥炭土 +红心土
移栽成活率仅比红心土高 2%, 如果进行工厂化大量
育苗显然红心土更有优势 。
3 小结与讨论
①ER是大花序桉组培的较适基本培养基 , ER
培养基与 MS 、 B5和White 培养基的最主要区别是 ,
ER培养基中含有氮量适中 , 不仅有 93.3%较高的诱
导率 , 且芽生长健壮 , 叶翠绿色 , 生长旺盛 , 无玻
璃化现象;大花序桉最佳的增殖培养基为 ER +
6-BA 0.5 mg/ L+ZT 0.2 mg/L +NAA 0.3 mg/L ,
增殖系数达到 3.8 , 不定芽生长整齐 、健壮。
②ABT 1和 IBA 配合使用 , 对大花序桉组培苗生
根有较好的效果 , 试验筛选出的最适生根培养基为
1/2ER+ABT 1 2.5 mg/L +IBA 0.5 mg/L , 只要 6 d
就可以长出根点 , 生根率能达到 86%以上 , 每株可
长 4条根以上 , 平均根长 2.2 cm , 其根系柔软 , 根
毛多 , 辐射状生长。
③泥炭土+红心土移栽成活率是几个处理中最
高的 , 但泥炭土资源有限 , 极难采购 , 且价格较高 ,
不宜作为大量生产苗木的基质;大花序桉组培苗在
红心土中的移栽成活率也达到 93%以上的较高水平 ,
且红心土采集方便 , 资源十分丰富又廉价 , 且携带
微生物和杂草较少 , 有利于粉碎 、 装杯以及苗期护
理 , 能满足工厂化育苗对大量基质的需求 。所以大
花序桉组培苗移栽的基质以为红心土最佳选择 。
参考文献
[ 1] 唐庆兰.大花序桉组织培养的研究[ D] .南宁:广
西大学 ,2006.
[ 2] 韦国洁.大花序桉在桂中地区的发展前景[ J] .
桉树科技 ,2002(1):32-34.
[ 3] 唐再生.大花序桉芽器官离体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初报[ J].广西林业科学 ,2006 ,35(S1):22-23 ,33.
Study on Hypocotyl Tissue Culture and Rapid Propagation
of Eucalyptus cloez iana
Chen Xiao-ming Huang Jin-shi Cai Ling Liu Hai-long Wu You-mei
(Guangxi Forest ry Research Insti tute , Nanning 530001 , China)
Abstract:The Hypoco tyls were used as explants to study the tissue culture and rapid propagation of
Eucalyptus cloeziana in the experiment.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 s:the best basic medium for Eucalyptus
cloeziana was ER;the optimal subculture medium was ER+6-BA 0.5 mg/L +ZT 0.2 mg/L +NAA
0.3 mg/L , in w hich the propagation coeff icient reached 3.8 , and the adventitious buds g rew evenly and
st rongly.The optimal rooting medium for test -tube plantlets was 1/2ER+ABT1 2.5 mg/ L +IBA 0.5
mg/L , and the rooting rate reached 86% in i t.Per plant let could produce 4 st rong roots which average
length w as 2.2 cm.The optimum medium for Eucalyptus cloeziana plant let transplantation w as lateri te ,
and the t ransplanting survival rate of the plant lets reached 93%in it.
Key w ords:Eucalyptus cloeziana;hypoco tyl;tissue culture and rapid propagation
8 GUANGXI TROPICAL AGRICULTURE      (General Serial No.131)No.6 Nov.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