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云和雪梨常见叶部病虫害发生规律及无公害防治技术



全 文 :云和雪梨常见叶部病虫害发生规律及无公害防治技术
佘德松1  周传良2  冯福娟1  练  飞2
(1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 丽水 323000;2 浙江省云和县森林病虫防治站)
  浙江省云和县雪梨栽培面积已有 0.26 万 hm2 ,
成为该县农业主导产业之一。但随着栽培面积的不
断扩大 ,病虫害成为了雪梨发展的“瓶颈”问题 , 特别
是由于叶部病虫的危害 ,严重影响了幼树树冠的形
成 ,全县有近 40%的梨园因此推迟投产 , 造成了严
重损失。为此 , 笔者对云和雪梨叶部病虫的防治开
展了研究 ,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1 叶部病害
1.1 梨黑斑病 Alternaria k ikuchiana Tanaka
  症状:梨黑斑病主要为害叶片 、果实及新梢。幼
嫩叶片最早发病 ,开始时产生针头大 、圆形 、黑色的
斑点 ,后扩大呈近圆形或不规则形 , 中央呈灰白色 ,
边缘黑褐色。多个病斑相互融合呈不规则的大病
斑。潮湿时 ,病斑表面遍生黑霉(即病菌的分生孢子
梗和分生孢子)。幼果受害 , 初在果面上产生一个至
数个黑色圆形针头状斑点 , 后逐渐扩大 ,呈圆形或椭
圆形 , 病部略凹陷。由于病健部发育不均匀 ,果实常
发生龟裂。新梢染病时 , 发生黑色小斑点 ,以后发展
呈长椭圆形 , 暗褐色 ,凹陷 , 病健交界处产生裂缝。
发病规律:是一种真菌病害。病菌在病叶 、病梢
及病果上越冬。翌年春天病部产生分生孢子 , 借风
雨传播 , 由表皮 、气孔或伤口侵入。病斑上可以产生
分生孢子进行多次再侵染 , 整个生长季节都可以发
病。一般 4 月下旬至 5 月初叶片开始出现病斑 , 6
月多雨季节病斑数量急剧增加。果实 5月上旬出现
病斑 , 6月病斑扩大 ,果面龟裂。气温 24~ 28 ℃, 同
时连续阴雨有利于黑斑病的发生与蔓延。
防治技术:(1)做好清园工作。在梨树萌芽前 ,
剪除有病枝梢 , 清除果园内的落叶 、落果 , 集中烧毁 ,
消灭越冬菌源。(2)加强栽培管理促进梨树健壮生
0.5%的矿物油乳剂效果更好。根部施药多在 4—5
月进行 ,将干周半径 1 m 内的土扒开露根 , 每株撒
5%辛硫磷 100 ~ 200 g ,然后覆土踩实。
2.2.6 大青叶蝉 Cicadella v iridis Linne 以成 、若
虫刺吸枝叶汁液 , 影响生长发育和削弱树势。 可在
为害盛期喷布 80%敌敌畏乳油 1 000 倍液或菊酯类
药剂和复配剂常用浓度均有良好效果。
2.2.7 柑桔蓟马 Scirtothri ps citri (Moult.) 以
成 、若虫吸食芽 、叶 、果梗 、果实及嫩梢的汁液 , 近年
有资料介绍还取食花蜜 、花粉 , 锉吸花柱 、花瓣汁液 ,
偶尔也取食花柱 、花丝或刚展开的花瓣 , 最终导致花
柱 、花丝萎缩变黑 , 失去授粉能力 , 花不能开放或花
朵早凋 ,影响着果。 在秋冬果实采收后 , 及时清除 、
烧毁枯枝 、杂草和冬季修剪下的枝条。可用 50%乐
果乳油 1 500 倍 、50%马拉硫磷乳油 1 000 倍液 、吡
虫啉可湿性粉剂 2 500 倍液 、25%氟氯氰菊酯 2 000
倍液或 9.5%蚜螨净 3号可湿性粉剂 2 000 倍液等。
注意保护天敌。
2.2.8 苹果红蜘蛛 Panonychus ulmi (Koch) 成 、
若螨群集叶背刺吸汁液 ,致叶片枯黄 , 甚至脱落 , 影
响树势及产量。冬季喷布波美 5 度石硫合剂;在发
生高峰期 , 每隔 10 ~ 15 天轮换喷布 21%灭杀毙
3 000~ 4 000 倍液 、20%氯 · 马乳油 3 000 倍液 、
73%克螨特乳油 1 500~ 2 000 倍液 、25%灭螨猛可
湿性粉剂 1 000 ~ 1 500 倍液 、2.5%天王星乳油
2 500倍液或 15%扫螨净乳油 3 000 倍液。
2.2.9 苹果瘤蚜 Myzus malisuctusMatsumura 以
成 、若虫群集在芽 、叶和果实上刺吸汁液 ,传播病毒
病 , 影响新梢生长及树体发育。可结合夏剪 ,剪除被
害枝梢。早春发芽前喷 5%柴油乳剂或黏土柴油乳
剂杀卵。春季在越冬卵孵化后及危害期及时喷洒
30%桃小灵乳油 2 500 倍液 、50%辟蚜雾可湿性粉
剂 2 000 倍液 、10%氯氰菊酯乳油 3 000 倍液或 2.
5%功夫乳油 3 000 倍液。 药液涂干:在蚜虫初发
时 , 用毛刷蘸药液在树干上部或主干基部涂 6 cm 宽
的药环 , 涂后用薄膜包扎 , 可选 40%乐果 20 ~ 50 倍
液。提倡使用蚜霉菌 400 ~ 500倍液 ,掌握在蚜虫发
生高峰前选晴天均匀喷布 。机油乳剂(苏州厂家生
产 , 商品名蚧螨灵)与福美砷混用(配方为机油乳
剂∶福美砷∶水=2∶1∶100), 不仅能有效铲除蚜
虫 、蚧 、叶螨的越冬卵及成虫 , 还可兼治腐烂病 、干腐
病及轮纹病等。
  此项工作由云南省昆明市植保植检站拟定方案 ,本站
职工李云仙 、郭正仙 、李正金配合完成 ,特此致谢。
  收稿日期:2005 01 17;修回日期:2005 06 17
72          中 国 南 方 果 树       2005 年 第 34 卷 第 6 期 DOI :10.13938/j.issn.1007-1431.2005.06.035
长。(3)梨果套袋 , 保护果实免受病菌侵害。(4)药
剂防治。梨树萌芽前喷一次波美 5 度石硫合剂 , 以
消灭枝干上的越冬病菌。生长季节 , 4 月下旬至 7
月上旬进行喷药保护 , 每隔 10 天左右喷药一次 , 共
喷 7~ 8 次。药剂可用 1∶1∶200 波尔多液 , 80%喷
克 、大生 M 45、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600 ~
800 倍液 , 50%扑海因或速克灵可湿性粉剂 1 000 ~
1 500 倍液等。
1.2  梨锈病 Gymnosporangium yamadai Miyabe
和 G.haraeanum Syd.
  症状:梨锈病主要为害叶片和新梢 , 严重时也能
为害果实。病害在叶片上表现为圆形病斑 , 病斑中
部橙黄色 ,边缘淡黄色 , 最外层有一圈黄绿色晕圈 ,
病斑直径 4~ 5 mm ,大的可达 7 ~ 8 mm。病斑正面
略凹陷 ,背面隆起 , 隆起部位长出灰黄色的毛状物
(病菌的锈孢子器)。后期病斑变黑。叶片上病斑多
时引起叶片早期脱落。
发病规律:是一种真菌(锈菌)病害。病菌是一
种转主寄生菌 ,需在两类不同的寄主上才能完成生
活史 ,在梨上完成性孢子和锈孢子阶段 ,在桧柏 、龙
柏等植物上完成冬孢子和担孢子阶段。梨锈病菌以
菌丝体在桧柏病组织内越冬。翌年 3 月开始在桧柏
上显露冬孢子角 ,后产生担孢子 , 担孢子随风飞散至
梨树上 ,产生侵染菌丝直接侵入表皮组织 , 为害梨树
的叶片 、嫩梢和幼果 , 并在其上完成性孢子 、锈孢子
阶段 ,锈孢子为害转主寄主桧柏的嫩叶和新梢 , 并在
桧柏上越夏和越冬。梨锈病菌无夏孢子阶段 , 不发
生重复侵染。担孢子的传播距离约在 5 km。
防治技术:(1)清除转主寄主。砍除梨园 5 km
范围内的桧柏 、龙柏等转主寄主 , 是防治梨锈病的最
彻底有效的措施。(2)药剂防治。 如果梨园周围的
桧柏因种种原因不能清除时 , 要进行喷药保护。 3
月上中旬在桧柏上喷波美 3 度石硫合剂 1 ~ 2 次防
止冬孢子萌发。在冬孢子传播侵染盛期(3 月下旬
至 4 月下旬), 对梨树进行喷药保护 ,每隔 10 天左右
喷一次 ,连喷 3 次。常用农药有:1∶2∶200 波尔多
液 、15%粉锈宁 1 000 ~ 1 500 倍液 、50%甲基托布津
可湿性粉剂 600~ 800 倍液 、40%福星乳油 8 000 倍
液 、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 500 ~ 600倍液。梨花盛
期应避免喷药。
1.3 梨叶灰霉病 Botrytis cinerea Pe rs.ex Fr.
  症状:梨叶灰霉病发病初期嫩叶上出现水渍状
小圆点 ,后迅速扩大产生水渍状褐色斑块。雨天病
斑扩展快 ,边缘不明显。一般叶面上为圆形较大病
斑 ,叶边缘为半圆形病斑。晴天干燥 , 病部往往出现
皱缩现象 , 病叶扭曲。夏 、秋出现的病叶 , 病斑扩展
较慢 , 病斑边缘明显有红色晕圈。潮湿时病叶上产
生大量灰色霉层。
发生规律:是一种真菌病害。该病原菌是一种
寄主范围很广的兼性寄生菌。病菌以菌丝 、菌核 、分
生孢子附着在病残体上或遗留在土壤中越冬 , 成为
第 2 年主要初侵染源。病菌靠风雨 、气流 、灌水或农
事操作传播蔓延。越冬菌核在次年春季温度回升至
15 ℃以上 , 遇降雨或湿度大时即可萌动产生新的分
生孢子 , 经气孔或伤口侵入梨嫩叶。潜育期较短 ,
侵入到发病只需一周左右时间。条件适宜可进行再
次侵染。病害发生与湿度 、温度关系密切。梨树开
花展叶期 , 天气晴朗发病较轻 , 空气湿度大发病重。
病害的发生与小气候关系密切 , 地下水位高且由小
山环绕气流不畅 , 空气湿度大 , 梨叶灰霉病发病重。
该病害在黏性 、酸性重的红黄壤梨园发病重 , 沙壤
土 、壤土或坐北朝南的梨园发病轻。管理粗放 、杂草
丛生 、整形修剪程度低 、树冠郁闭 、偏施氮肥的梨园
发病重 , 精细管理 、生草栽培和通风透光的梨园发病
轻。该病一年中以 3—4 月为害最重 , 9—10 月次
之 , 高温季节不发病。
防治技术:(1)加强栽培管理 , 提高梨树的抗病
性。由于病原菌的寄主范围广并广泛存在 ,因此 , 通
过栽培技术措施提高梨树的抗病性是防治梨叶灰霉
病的有效措施。(2)发病期药剂防治。 用 70%甲基
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1 000 倍液 、40%福星乳油 8 000
倍液 、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或扑海因悬
浮剂 800 倍液等进行喷雾防治。
1.4 梨树小叶病(缺锌)
  症状:生理性病害 , 梨树缺锌可导致发生小叶
病。表现为春季发芽晚 , 叶片狭小 ,呈淡绿色 , 簇状 ,
叶脉间失绿 , 叶脉本身和叶脉附近保持绿色 ,叶片反
转 , 皱缩。病树花芽减少 , 花小 、色淡 ,着果率低 , 果
实表面粗糙。
发病规律:锌可影响植物体内的氮素代谢 ,缺锌
梨树色氨酸减少 , 而色氨酸是梨树合成吲哚乙酸的
原料 , 缺锌时吲哚乙酸减少 , 果树生长即受到抑制 ,
表现出小叶病。锌还与叶绿素的形成有关 ,因此 , 缺
锌的果树叶片也失绿。一般认为 , 叶片中锌的含量
应在 20 ~ 50 mg/kg , 叶片中锌含量在 10 mg/ kg 以
下时表现为缺锌。梨树缺锌与土壤状态关系密切。
最常见的缺锌土壤:(1)全锌量低的被淋洗的酸性土
壤;(2)碱土;(3)花岗岩和片麻岩发育而成的土壤;
(4)过去的畜栏遗址和坟地建园的土壤;(5)锌难溶
状态的某些有机土壤;(6)硅/镁比值低的含黏粒的
73 2005 年 第 34 卷 第 6 期       中 国 南 方 果 树          
土壤;(7)凡梨树根系生长受限制的土壤 , 如坚实的
土壤 、有硬盘层的土壤和地下水位高的土壤等。土
壤中有机质和水分过少 、其他微量元素不平衡时也
易引起缺锌症。过量施用磷肥不仅对果树根系吸收
锌有明显的拮抗作用 ,而且还会因为树体磷/锌比失
调而降低锌在体内的活性 ,诱发缺锌。
防治技术:(1)改土施肥 ,每年进行开沟 , 增施有
机肥 ,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 这是防止发生小叶病的
最根本措施。(2)丰产园注意平衡施肥 , 特别注意
磷 、钾 、钙肥的施用不能过量。(3)发病的果园和单
株 ,冬剪时剪除病枝 , 芽前喷施硫酸锌 80 ~ 100 倍液
或环烷酸锌 300 mg/ L一次 , 能防止小叶形成。
1.5 梨树白粉病 Phy llactinia py ri (Cast.)Hom-
ma
  症状:多在秋季为害老叶。病斑出现于叶片背
面 ,大小不一 , 近圆形 , 常扩展至全叶。病斑上产生
灰白色粉层 ,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后期
在病斑上产生小颗粒 ,即病菌子实体(闭囊果), 初为
黄色 ,后渐变为褐色至黑色。严重时造成早期落叶。
发病规律:病原菌是一种子囊菌。病菌以闭囊
壳在病叶上越冬。翌年 6—7 月条件适宜闭囊壳破
裂 ,子囊孢子随风雨飞散到梨叶上引起初次侵染 , 病
斑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可引起再次侵染 ,使病害不断
扩大。7 月为发病盛期。雨季易发病 , 晚秋为害重。
密植梨园和树冠通风透光不良易发病。排水不良和
偏施氮肥也易发病。
防治方法:(1)清除病菌。落叶后及时清除病
叶 、病枝;生长期及早摘除病梢 、病叶 , 可降低田间菌
量 ,减缓病情发展。(2)加强栽培管理。多施有机
肥 ,防止过多施用氮肥 , 适当修剪 ,使树冠通风透光 ,
可有效防止病害发生。(3)喷药防治。白粉病菌在
枝干表面越冬 ,发芽前喷波美 5 度石硫合剂可杀灭
越冬病菌。生长季节在发病前 5~ 7 天开始喷药 , 可
预防白粉病发生 ,比较有效的药剂有:40%福星乳油
8 000 ~ 10 000 倍液 、12.5%腈菌唑乳油 4 000 ~
5 000倍液 、20%三唑酮乳油 3 000 倍液 、70%甲基托
布津可湿性粉剂 1 000 ~ 1 200 倍液等。
2 叶部虫害
  食叶害虫有金龟子类成虫和蛾类幼虫 , 吸汁害
虫有中国梨木虱 、梨蚜 、梨冠网蝽和梨瘿蚊。
2.1 金龟子类成虫
常见的食叶金龟子有铜绿丽金龟 Anomala cor-
pulenta Motschulsky 、 斑 喙 丽 金 龟 Adoretus
tenuimaculatus Waterhouse、中华喙丽金龟 A.sini-
cus Bumeiste r、琉璃弧丽金龟 Popi llia f lavose llata
Fairmaire等。
为害状:金龟子以成虫取食梨叶 ,严重时可将叶
片吃光 , 仅剩叶脉和叶柄。
发生规律:金龟子一般一年发生 1 代 ,以幼虫在
土中越冬 , 种类不同有差异。 4 月下旬至 6 月成虫
的发生数量最大 , 以梨叶为食。成虫有假死性 ,多有
趋光性。
防治技术:(1)人工捕杀。利用金龟子成虫的假
死性 , 如发现梨树上有金龟子成虫在取食叶片 ,可敲
击树干振落后收集捕杀。(2)黑光灯诱杀。利用金
龟子成虫的趋光性 , 可设置黑光灯诱杀。(3)药剂防
治。发现有金龟子成虫为害可用 80%敌敌畏乳油 、
50%马拉硫磷乳油或 50%辛硫磷乳油1 000~ 1 500
倍液 , 或 2.5%功夫乳油 50 ml+50%敌敌畏 250 ml
对水 250 kg进行喷雾。
2.2 蛾类幼虫
常见的有梨尺蠖 Agrobacterium tume f aciens
(Smith.et Townsend)Conn.、黄刺蛾 、梨星毛虫 I l-
liberis pruni Dyar、梨六点天蛾 Marumba gaschke-
witschi comp lacens Walker、盗毒蛾 Porthesia simihs
(Fueszly)、 梨 剑 纹 夜 蛾 Acronycta rumicis
Linnaeus 等。
  为害状:幼虫将叶片吃成孔洞 、缺刻 ,甚至有的
种类将叶脉也吃掉 , 仅留叶柄。
防治技术:(1)人工防治。经常巡视梨园 , 一旦
发现叶片上有卵或群集的幼龄幼虫为害 ,可以摘除
有卵 、虫的叶片。早春耕翻树盘 ,可将在土虫越冬的
梨尺蠖 、梨六点天蛾 、黄刺蛾等的茧或蛹翻于土表 ,
被鸟啄食或被其他天敌寄生和取食。刮树皮捕杀树
皮缝隙内的越冬害虫。(2)保护利用天敌。蛾类的
天敌很多 , 要注意保护利用。如将蛹 、卵采回放在细
纱袋内 , 让寄生蜂等飞出等。(3)药剂防治。在大发
生时可用 90%晶体敌百虫 、25%灭幼脲 3 号悬浮剂
1 500 倍液 、48%乐斯本乳油 2 000 倍液或 2.5%功
夫乳油 3 000 倍液进行喷雾。
2.3 中国梨木虱 Psy lla chinesis Yang et Li
为害状:中国梨木虱成 、若虫吸食芽 、叶及嫩梢
汁液。叶片被害后发生褐色枯斑 , 严重时全叶变色 ,
引起叶片早期脱落。若虫在叶片上分泌大量蜜汁黏
液 , 并将相邻两张叶片粘合在一起 , 雨季湿度大时 ,
易发生煤污病。
发生规律:一年发生 4 ~ 6 代 , 以冬型成虫在树
皮缝隙 、落叶 、杂草及土缝中越冬。翌年春季梨树花
萌动时越冬成虫开始出蛰。
防治技术:(1)人工防治。冬季和早春刮除老树
74          中 国 南 方 果 树       2005 年 第 34 卷 第 6 期 
皮 ,清除梨园内及其周围的残枝 、落叶及杂草 , 消灭
越冬成虫。(2)药剂防治。梨树花开放前 , 越冬成虫
的出蛰期 ,集中消灭越冬成虫及已产下的一部分卵 ,
对控制梨木虱全年为害的作用很大。以梨盛花后
30 天第一代成虫羽化盛期的药剂防治作为补充 , 可
有效控制其发生。药剂可选用 10%吡虫啉可湿性
粉剂 5 000 倍液 、1.8%阿维菌素乳油 4 000 倍液或
20%杀灭菊酯乳油 3 000~ 4 000 倍液。上述药剂也
可在各代若虫期使用。
2.4 梨蚜
为害状:梨蚜的成蚜和若蚜群集刺吸梨树嫩梢 、
嫩芽 、叶片的汁液 , 被害叶向上纵卷呈筒状(梨二叉
蚜 Toxoptera piricola Matsumura), 或向背面弯曲
或横卷(绣线菊蚜 、苹果黄蚜 Aphis citricola Van
der Goo t)。严重时引起早期落叶和树势衰退 。
发生规律:发生代数多 , 梨二叉蚜一年发生 20
多代 ,绣线菊蚜一年发生 10 多代 ,以卵在梨树芽腋 、
树皮缝隙 、果台等隐蔽处越冬。梨二叉蚜的为害盛
期为 4—5 月和 10 月 , 绣线菊蚜的为害盛期为 6—
7 月。
防治技术:(1)刮皮杀卵。梨树休眠期刮除粗翘
皮并清除树体上的残附物 ,消灭越冬卵。(2)药剂防
治。在蚜虫发生期喷药防治 ,常用药剂:10%吡虫啉
可湿性粉剂 5 000 ~ 6 000 倍液 、25%辟蚜雾水分散
剂 1 000 倍液或 2.5%功夫乳油 3 000 倍液。 梨芽
萌动前可喷 5%柴油乳剂杀卵。
2.5 梨冠网蝽 S tephanitis nashi Esaki et Takeya
为害状:梨冠网蝽的成虫和若虫在梨叶背面刺
吸汁液 ,被害叶片正面形成白色失绿斑点 , 叶背有深
褐色蝇粪状排泄物。严重时受害叶片变褐色 , 容易
脱落。
发生规律:梨冠网蝽一年发生 4 ~ 5 代 , 以成虫
在落叶 、树干翘皮裂缝 、杂草及土块缝隙中越冬。春
季梨树发芽后 ,成虫出蛰飞到梨叶上为害 , 5 月上中
旬是出蛰末期。成虫在叶背面叶肉中产卵 , 若虫群
集叶背吸食汁液。
防治技术:(1)人工防治。梨树萌芽前清除梨园
中的落叶 、杂草 , 刮除老翘皮 , 对减少越冬代虫源有
明显作用。(2)药剂防治。药剂防治重点应放在越
冬代和第一代若虫期。在越冬基数大的梨园 , 梨树
落花后越冬代成虫产卵前喷洒杀虫剂可收到良好效
果。常用农药:90%晶体敌百虫 1 000 倍液 、48%乐
斯本乳油 1 500 倍液 , 20%杀灭菊酯乳油 3 000 倍液
或 2.5%功夫乳油 3 000 倍液。
2.6 梨瘿蚊 Dasineura p y ri (Bouche)
为害状:梨瘿蚊以幼虫为害梨芽叶 ,在梨叶正面
刺吸汁液 , 初期芽叶出现浅黄色斑点 ,接着叶面呈现
凹凸不平 , 被害部位凹陷向叶背凸起 ,叶片向内纵卷
成筒苞状 , 扭曲 ,不能展开 , 幼虫在卷苞内吸汁为害 ,
后期卷苞变黑枯干 , 遇雨腐烂脱落。
发生规律:梨瘿蚊一年发生 3 ~ 4 代 , 以老熟幼
虫在树冠下深 0 ~ 6 cm 的土壤和枝干翘皮缝中越
冬。越冬代成虫盛发期为 4 月上旬 , 卵多产在未展
开的芽叶缝隙中 , 少数产在芽叶表面。降雨和土壤
湿度对梨瘿蚊的发生有着明显的影响 , 雨水是老熟
幼虫脱叶的必要条件 , 土壤湿度主要影响幼虫化蛹。
防治技术:(1)人工防治。休眠季节认真刮树皮
清除虫源;深翻梨园破坏幼虫越冬环境;发生期摘除
有虫芽叶 , 摘心控梢 ,疏除徒长枝 , 可减轻为害。(2)
药剂防治。首先做好成虫羽化出土和幼虫入土的地
面防治 , 可用 15%杀灭菊酯乳油 2 500 倍液或 48%
乐斯本乳油 600 倍液进行喷雾。各代幼虫期可用
90%晶体敌百虫 800 倍液 、10%大功臣可湿性粉剂
5 000 倍液或 5%蚜虱净乳油 2 000 倍液喷洒 ,有良
好的效果。
2.7 叶螨
叶螨俗称红蜘蛛。为害状:以成 、若螨为害梨树
的叶 、芽 、果。被害叶片呈失绿斑点 , 受害严重时叶
片呈灰褐色 , 引起早期落叶。山楂叶螨 Tetranychus
viennensis Zacher 常集中在叶背吐丝结网为害 , 严重
时叶背面变褐 , 造成叶片枯焦脱落。苹果全爪螨
Panonychus ulmi Koch 成螨主要在叶正面活动 , 幼
螨多在叶背 , 但不吐丝结网 , 虫口密度大时 , 会吐丝
下垂转移为害 , 一般不造成提早落叶。
发生规律:叶螨一年发生多代 ,常以受精雌成螨
或卵在枝干树皮裂缝内 、粗皮下及树干基部的土块
缝隙 、杂草中越冬。
防治技术:(1)保护和利用天敌。捕食叶螨的天
敌很多(如花蝽 、蓟马 、隐翅虫 、捕食螨等),对控制叶
螨种群数量有很重要的作用 ,梨园用药要尽量选用
对天敌影响小的农药。(2)药剂防治。在叶螨的发
生期可用 1.8%阿维菌素乳油 5 000 ~ 8 000 倍液 ,
15%扫螨净 1 500 ~ 2 000 倍液 , 5%卡死克乳油
1 000倍液 , 20%螨死净悬浮液 2 000 ~ 3 000 倍液 ,
5%尼索朗乳油 、25%倍乐霸可湿性粉剂或 73%克
螨特乳油 2 000 倍液等进行喷雾防治。
 收稿日期:2005 03 11;修回日期:2005 08 21
75 2005 年 第 34 卷 第 6 期       中 国 南 方 果 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