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山葵黑心病和白锈病田间发生及危害性调查



全 文 :山葵黑心病和白锈病田间发生及危害性调查①
汤秀美1 林民生1 魏美玉2 张时兴2 任忻生1 张诚毅1
(1 福建宁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352100 2 福建省霞浦县农业局)
摘要 山葵黑心病(Phoma wasabiae Yokogi)和山葵白锈病(Albugo wasabiae Hara)属我
国大陆新传入的病害 。田间调查结果:山葵黑心病严重 ,株发病率为 93%~ 100%,叶发病率
28%~ 78.9%,病情指数 9 ~ 41.8;1年流行 2个高峰期 ,即 5 ~ 6月和 11 ~ 12月 。白锈病呈零
星发生 ,株发病率 21%~ 43%,叶发病率 5.7%~ 13.8%,病情指数 0.83 ~ 3.5;发生期于 5月
份。将两种病原菌分别对 14 科 34种果蔬作物进行人工接种和自然诱发试验 ,均未见发病 。
调查了 9科 18种田间杂草也未发现病害症状。初步认为 ,这两种病原菌专化性强 ,对寄主作
物有较严格的选择性 ,由于山葵黑心病的发生严重 ,可成为引种山葵的重要制约因素 。
关键词 山葵黑心病 白锈病 致病性
  山葵 Wasabia japom ica (Miquel)Mat-
sum ,属十字花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是芥末加
工的上等原料 ,经济价值高 ,外销供不应求 ,
特别是日本市场需求量大 。
20世纪 90年代后期 ,我国的四川成都 、
西昌 ,湖南长沙 ,云南威信 ,福建漳平 、霞浦等
地先后陆续从台湾引进试种 。宁德市霞浦县
1997年底从台湾引进山葵 ,经两年多的隔离
试种 ,山葵黑心病发生严重 ,山葵白锈病零星
发生。这两种病害在我国大陆少见报道 ,其病
原菌经鉴定确认为山葵茎点霉(Phoma
wasabiae Yokogi)和 山 葵 白锈 菌(Albugo
wasabiae Hara)。为查明山葵黑心病和白锈病
在引进地区的潜在危害 ,笔者于 2000 ~ 2001
年在隔离试种区用 2种病原菌进行对 34种作
物的侵染试验和田间病害调查 ,现将结果报道
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植物
选择有代表性的 14 科 34种作物 ,其中
以蔬菜作物为主 ,兼有少量草本水果植物 。
根据不同栽培季节分 4 批播种培育 ,供接种
试验。每种作物培育健苗至 5叶期左右 ,并
且不少于 35株(盆)。
1.2 菌源的采集
在发病期 ,采集田间病叶 ,分别剪取山葵
黑心病病组织和山葵白锈病病斑组织 ,经捣
碎 、浸泡 、过滤 ,配制成一定浓度的孢子悬浮
液 ,供人工接种用。接种浓度为 8.4×106 ~
1.25×108 孢子/ml。
1.3 病害诊断和病原鉴定
病害诊断以症状观察为主 ,病原鉴定取
有明显病征的病组织进行切片和显微镜观察
鉴定 。病原菌鉴定方法参见参考文献 1 ~ 3。
1.4 病害调查
两种病害分别每月定期调查 1次。采用
5点取样法 ,每点查 20株 ,共查 100株 ,调查
株发病率 ,叶发病率和病情指数 。了解大田
病害的发生和消长 。
1.5 致病性试验
—292—
2002 年第5 期      植物检疫 PLANT QUARANTINE      Vol.16 No.5
① 本项目为福建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和宁德市科委资助课题。收稿日期:2002-02-07 , 2002-04-22修回
将每批培育的供试植物分为 7组 ,每组
中各种植物设 4 ~ 5株(盆)。黑心病菌的致
病性试验分喷雾接种 、伤口接种 、自然诱发和
清水对照 4组。白锈病菌的致病性试验分喷
雾接种 、自然诱发和清水对照 3组 。自然诱
发的供试植物置于山葵地生长;人工接种植
株在接种完毕后(含对照),罩上塑料薄膜 ,保
湿 48h后揭膜 。此后 ,每天进行病情观察 ,记
载供试植物始病期 、叶病率及病情指数 。
1.6 田间杂草发病情况调查
分春秋两次进行 ,调查山葵地及其周围杂
草对山葵黑心病和白锈病的自然感染情况。
病情分级标准:
0级 无病斑;Ⅰ级 病斑面积占叶片
总面积 5%以下;Ⅱ级 病斑面积占叶片总
面积 5%~ 10%;Ⅲ级 病斑面积占叶片总
面积 11%~ 30%;Ⅳ级 病斑面积占叶片总
面积 31%~ 50%;Ⅴ级 病斑面积占叶片总
面积 50%以上。
病情计算公式:
株发病率(%)=发病株数/调查总株数
×100%;
叶发病率(%)=发病叶数/调查总叶数
×100%;
病情指数 =[(各级病叶数×各级代表
值)之和/(调查总叶数×最
高级代表值)] ×100
2 试验结果
2.1 大田危害
2.1.1 山葵黑心病
症状(图1:A 、B):山葵的叶 、叶柄 、根茎 、
须根均可受害 。被害叶片初期呈黑色小斑
点 ,尔后病斑逐渐广大 ,有的顺着叶脉蔓延 ,
后期病斑融合 ,叶肉黄化变薄 ,干燥时易脆 ,
病斑中间有褐色分生孢子器产生 ,发生较严
重时 ,叶片焦枯死亡 。危害叶柄时 ,病原菌随
着雨水往下部蔓延 ,因此病症呈线状并有褐
色小粒点 ,有时与根茎相连 ,后期逐渐扩大 ,
使叶柄内维管束褐化 ,呈黑腐状脱落。根茎 、
须根被害时 ,表皮呈不规则黑色病斑 ,用刀剖
开检查 ,发现内部维管束呈延伸性黑化 ,严重
影响山葵品质 。
病原菌(图 1:C):山葵茎点霉 Phoma
wasabiae Yokogi分生孢子器球形或近球形 ,
有明显孔口 , 大小为 120 ~ 220μm ×90 ~
210μm ,分生孢子无色 ,单胞 ,杆状或椭圆形 ,
大小为 5.0 ~ 7.5μm ×2.5 ~ 3.0μm ,分生孢
子梗短(1.5 ~ 2.0μm)。
发病情况:普遍发生 ,且严重。一般株发
病率 93%~ 100%,叶发病率 28%~ 66%,病
情指数 9 ~ 34 , 病情严重的叶发病率高达
78.9%,病情指数 41.8 。1 年发病流行有两
个高峰 ,即 5 ~ 6月和 11 ~ 12月。
2.1.2 山葵白锈病
症状(图 2:A):主要叶片受害 。叶片被
害的初期 ,叶面呈黄色小斑点 ,尔后隆起成肿
瘤或水泡状 ,叶背初期可见白色小斑点 ,尔后
逐渐扩大成不规则形状 ,后期表皮破裂 ,散出
粉末状孢子 ,严重时叶片绉缩生长不良。此
外 ,叶柄 、花梗也可受害。
病原菌(图 2:B 、C) 山葵白锈菌 Albu-
go wasabl iae Hara 为专性寄生菌 ,产生吸器
穿入寄主细胞间吸收营养 ,后期在寄主表皮
下形成层状排列的孢囊梗 ,其上产生串生的
孢子囊 ,孢子囊之间有短的透明连接体细胞 。
孢囊梗棍棒状 ,长度为 40 ~ 55μm ,孢子囊无
色 ,圆形或卵圆形 ,大小为 15 ~ 20μm×14 ~
18μm ,连接体柱状透明(2 ~ 2.5μm)。
发病情况:零星发生 。株发病率 21%~
43%,叶发病率 5.7%~ 13.8%,病情指数
0.83 ~ 3.5 。流行期局部严重的株发病率高
达 73%、叶发病率达 19.33%、病情指数达
5.84 。发病流行期于 5 月份 , 8 ~ 10月份个
别零星发生。
2.2 致病性试验
结果表明 ,两种病原分别对十字花科(大
—293—
2002 年第5 期      植物检疫 PLANT QUARANTINE      Vol.16 No.5
白菜 、小白菜 、花椰菜 、包菜 、芥菜 、芥蓝菜 、芜
菁 、榨菜 、萝卜 、油菜),黎科(菠菜 、牛皮菜),
锦葵科(葵菜),伞形花科(芹菜),百合科(香
菜 、香葱 、大蒜),菊科(艾菜 、玻璃生菜),蔷微
科(草莓),茄科(茄子 、番茄 、辣椒 、马铃薯),
落葵科(木耳菜),旋花科(空心菜 、甘薯),豆
科(四季豆 、蚕豆 、黄豆),葫芦科(丝瓜 、黄
瓜),荷科(姜),天南星科(芋)等 14科 34种
供试植物 ,均不致病 。
图 1 山葵黑心病
A.叶片上的症状(左:正面 ,右:背面);B.根茎部症状(表皮及维管束变黑);C.病原菌分生孢子器
2.3 寄主杂草调查
共调查菊科(胜红蓟 、鼠曲草 、裸柱菊 、野
艾 、小飞蓬),十字花科(荠菜 、碎米荠),石竹
科(雀舌草 、繁缕 、簇生卷耳),唇形科(石荠
苎 、荔枝草),伞形科(积雪草),堇菜科(紫花
地丁),大戟科(铁苋菜),酢浆草科(酢浆草),
禾本科(早熟禾 、狗尾草)等 9科 18种杂草 ,
均未发现异常感病症状 ,生长正常 。
3 小结与讨论
3.1 调查结果表明 ,我市的气候条件适宜山
—294—
2002 年第5 期      植物检疫 PLANT QUARANTINE      Vol.16 No.5
葵黑心病菌和山葵白锈病菌繁殖和传播 。尤
其是山葵黑心病发生极其严重 ,将成为引进
山葵种植的重要制约因素 。
3.2 通过接种试验 、自然诱发试验和田间调
查 ,初步认为这两种病害的病原菌有较强的
寄生专化性。但这只是在该地区的试验结
果 ,且寄主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尚需进一步
试验观察才可作出全面评价。
图 2 山葵白锈病
A.叶片上的症状(左:正面 ,右:背面), B.孢囊梗和孢子囊在寄主上的着生状态 , C.孢囊梗和串生的孢子囊
3.3 鉴于山葵黑心病和山葵白锈病在我国
大陆属新传入的病害 ,必须严加监控 ,防止其
扩散 。这两种病害在日本和台湾的山葵上造
成严重危害 ,病菌主要通过带菌种苗传播。
我国现有引种山葵的地区也发生有山葵黑心
病[ 4 ,5]或山葵白锈病[ 6] 。因此 ,在引进试种
或推广种植上 ,检疫尤为重要 。同时 ,建议利
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在无病区进行试管种
苗的繁育工作。
致谢 本研究得到福建农林大学植保学院张
绍升教授指导 ,谨致感谢 。
参考文献
1 胡敏夫.山葵栽培与管理.中华农业研究 , 1991 , 40
(1):9~ 14
2 胡敏夫 ,罗朝村.山葵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兴农杂
志, 1991 ,(271):45~ 48.
3 王贵美 , 罗朝村.山葵黑心病之发生与防治.丰年 ,
1993 , 43(4):36~ 39
4 张德纯 ,王德槟 ,王小琴等.稀有辛香类蔬菜山葵及其
栽培要点.中国蔬菜 , 1996(5):42~ 45
5 帅培华 ,袁刚.山葵黑心病的发生与防治.遵义科技 ,
1998 , 26(4):47~ 48
6 刘爱平 ,张洪威 ,邱仕天.日本山葵旱地栽培技术.广
东农业科学 , 2001(3):25~ 26
—295—
2002 年第5 期      植物检疫 PLANT QUARANTINE      Vol.16 No.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