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6年第30卷第1期
Chin. Med. J. Res. Prac., 2016 Vol. 30 No.1— 30 —
接下来将会考虑做不同肠段的吸收情况,确定最佳吸
收部位,制成合适剂型,从而提高静宁提取物的生物
利用度。
3.3 文献报道 [9],在肠灌流时酚红在一定程度上也
会被吸收,用其校正体积,容易产生误差。因此本实
验采用重量法来校正体积,使其更能直接反映肠道对
水分的吸收情况,从而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10]。
参考文献
[1] 史 琳 , 王志成 , 冯叙桥 . 五味子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J].
药物评价研究 , 2011, 34 (3) : 208-212.
[2] 杨慧洁 , 杨世海 . 五味子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J]. 人参研究 , 1999, 17 (2) :
5-8.
[3] Fagerholm U, Johansson M, Lennernas H. Comparison between
permeability coeffi cients in rat and human jejunum [J]. PharmRes, 1996, 13
(3) : 336-442.
[4] Schurgers N, Bijdendij K J, Tukker J J, et al. Comparison of four exermental
techniques for studying drug in-take kinetics in anesthetized rat in situ[J]. J
Pharm Sci, 1986, 75 (2) ; 117-119.
[5] 朱容慧 , 赵军宁 , 毕岳琦 ,等 . 中药肠吸收动力学的研究进展 [J]. 药物
评价研究 , 2010, 33 (1) : 25-29.
[6] 贝 煜 , 于 洋 , 黎同明 . 大鼠在体肠灌注研究五味子有效成分肠吸收
[J]. 亚太传统医药 , 2011, 7 (12) : 35-38.
[7] 陈新民 , 李俊松 , 李 文 , 等 . 五味子有效成分的大鼠在体单向灌流肠
吸收 [J]. 药学学报 , 2010, 45 (5) : 652-658.
[8] 李沉纹 , 罗明和 , 李卓恒 , 等 . 牛蒡子苷大鼠在体肠吸收动力学研究 [J].
中草药 , 2013, 44 (6) : 727-730.
[9] 黄嗣航 , 龙晓英 , 袁 飞 , 等 . 酚红法和改良重量法分别研究葛根素的
大鼠在体肠吸收机制 [J]. 广东药学院学报 , 2012, 28 (6) : 603-607.
[10] 聂淑芳 , 潘卫三 , 杨星钢 , 等 . 对大鼠在体肠单向灌流技术中重量法的
评价 [J]. 中国新药杂志 , 2005, 14 (10) : 56-59.
收稿时间:2015-06-29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12Y226)
作者简介:胡 勇(1976—),男,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药用植物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E-mail: huyong760925@163.com
黄槐决明叶抑菌活性研究
胡 勇 1,陈丽琼 2,王 芳 1,朱 霞 1,华 燕 1,张藜琳 1
(1. 西南林业大学 西南山地森林资源保育与利用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云南 昆明 650224 ; 2.
云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云南 昆明 650034 )
摘 要:目的 研究由黄槐决明(Cassia surattensis Burm. F)叶所分离得到的化学成分的抑菌活性。
方法 实验采用抑菌圈法和最低抑菌浓度(MIC) 法测定其抑菌活性。结果 抑菌圈实验数据显示样品大
黄素和邻羟基苯甲酸具有抗菌活性。大黄素对变形杆菌有抗菌活性,邻羟基苯甲酸、大黄素对产气杆菌有
抗菌活性。并测得大黄素、邻羟基苯甲酸MIC值均为 2 mg/ml。结论 为下一步药理活性研究和资源综合
利用奠定基础。
关键词:黄槐决明;抑菌活性;MIC
中图分类号:R2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37-6427(2016)01-30-03
doi:10.13728/j. 1673-6427. 2016. 01. 009
The Study on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Cassia surattensis
HU Yong1, CHEN Li-qiong2, WANG Fang1, ZHU Xia1, HUA Yan1, ZHANG Li-lin1
(1. Key Laboratory for Forest 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Use in the Southwest Mountains of China, Ministry of
Education, 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 Kunming 650224, China; 2. Yunna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
Kunming 650034, China )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Cassia surattensis. Methods The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 on Escherichia coli, Proteus vulgaris, Clostridium perfringens and Micrococcus tetragenus
of two fractions were studied by inhibition zone method and 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 method.
Results The data of inhibition zone showed o-droxy-benzoicaci and emodin having antibacterial activity.
Emodin had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n Proteus vulgaris. The o-droxy-benzoicaci and emodin had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n Clostridium perfringens. The 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 of o-droxy-benzoicaci and
emodin were 2 mg/ml. Conclusion To lay the foundation for further study on pharmacological activity and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Cassia surattensis Burm. F; antibacterial activity; MIC
— 31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6年第30卷第1期Chin. Med. J. Res. Prac., 2016 Vol. 30 No.1
黄槐决明(Cassia surattensis Burm. F)其叶入药
具有泻下、润肺、解毒等作用,可用于痛风,糖尿病,
淋病等症 [1]。目前该属植物资源研究较多,而黄槐决
明的研究较少。黄槐决明叶已经在民间开始应用,也
有人开始探索多方面开发该植物资源。但其化学成分
不清楚,药理作用不明确阻碍了该植物资源的应用。
本文进一步研究其化学成分和各成分抗菌活性,以期
能为黄槐决明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一定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化合物
从黄槐决明分离得到的化合物:邻羟基苯甲酸、
大黄酚、16-碳酸 -1-甘油酯、豆甾醇、谷甾醇 [2]和
新分离得到的大黄素。
大黄素鉴定依据为:结晶颜色棕红色,1HNMR
(500 MHz,Acetone,MeOD)化学位移值δ : 12.16
(1H,s,α-OH), 12.03(1H,s,α-OH), 11.52
(1H ,s,β-OH),7.52(1H,brs,4-H),7.21(1H,
brs,5-H), 7.10(1H,d,J = 2.3 Hz,2-H), 6.63(1H,
d,7-H),2.43(3H,brs,Ar-CH3)。13CNMR(125
MHz,Acetone,MeOD)化学位移值δ : 166.3(C-1),
108.7(C-2),166.2(C-3),108.8(C-4),121.4(C-5),
149.5(C-6),124.8(C-7),163.2(C-8),191.7(C-9),
182.1(C-10),136.5(C-4α),134.1(C-10α),
114.4(C-8α),109.6(C-9α),21.9(C-CH3)。数
据与文献 [3] 报道数据基本一致。所以鉴定为大黄素
(emodin)。大黄素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1.2 实验所用菌种
供试的 4 种菌种为: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普通变形杆菌(Proteus vulgaris)、产气杆菌
(Clostridium perfringens)和四联球菌(Micrococcus
tetragenus)。菌种由西南林业大学植物病理学实验室
提供。
1.3 抑菌活性试验
1.3.1 菌种活化 将供试的 4株菌(大肠杆菌、普
通变形杆菌、产气杆菌和四联球菌)菌株接种于事
先准备好的无菌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斜面,在
37℃条件下过夜培养。
1.3.2 菌悬液制备 上述实验所得活化供试菌株
在 4个装有 100 ml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的三角
瓶中各接种一环,于37℃培养18 h,制得初始菌悬液。
用无菌水进行梯度稀释制成 10-1、10-2、10-3、10-4、
10-5、10-6等 6个浓度梯度的菌悬液;选取其中 10-5
和 10-6两个梯度菌悬液各取 200 μl分别涂布平板,
于 37℃条件下倒置培养 18 h后计数。根据培养结果,
挑选合适浓度的菌悬液作为供试菌悬液。
1.3.3 抑菌圈法 在每个培养皿倒入约 20 ml牛肉
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制成平板,在培养基冷却凝固
以后,分别加入 4种菌悬液(大肠杆菌:3.75 × 107
CFU/ml,变形杆菌:1.16 × 108 CFU/ml,产气杆菌:8.36
× 108 CFU/ml,四联球菌:1.35×107 CFU/ml,产气杆菌:
8.36×108 CFU/ml)各 200 μl,用无菌玻璃刮涂布均匀。
取直径 6 mm的无菌滤纸片,放入各化合物溶液中(溶
液浓度均为 2 mg/ml)充分浸泡,以相应溶剂作对照,
取出后放在含菌平板上,每皿 1片对照,每个浓度平
行作 2皿,37℃倒置培养 18 ~ 24 h后,分别测量各
样品的抑菌圈直径(mm),即为测量直径减去 6 mm
滤纸片直径。
1.3.4 最低抑菌浓度(MIC)法 根据上述试验结
果,对具有明显抑菌圈的样品进行MIC值的测定。
对化合物样品分别进行连续梯度稀释(2、1、0.5、0.25
mg/ml),取稀释后的样品 1 ml,分别加入到灭菌的
19 ml培养基中,混匀,制成平板。待培养基凝固以后,
分别加入上述 5种菌悬液,各 200 μl,菌悬液的浓度
为 106 CFU/ml,涂布于平板,于 37℃倒置培养 18 ~
24 h,观察细菌生长情况。以最低明显抑制菌株生长
的浓度作为供试样品溶液的MIC值,同时以相应溶
剂代替样品溶液与培养基混合作对照 [4, 5]。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各化合物对四种菌抑菌活性数据见表 1 ~ 4。
表 1 化合物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试验
Tab. 1 Antibacterial activity’s test of chemical compounds on Escherichia
coli
菌
种 化合物 溶 剂
菌液浓度
(CFU/ml)
相应溶剂
对照直径
(mm)
抑菌圈
直径
(mm)
抑菌圈
直径均值
(mm)
是否有
抑菌活
性
大
肠
杆
菌
邻羟基苯甲酸 CH2Cl2 和乙酸乙酯
3.75 × 107
2.7
2.1
2.2
-
2.3 -
大黄酚 石油醚 3.1
2.6
2.65
-
2.7 -
16-碳酸 -1-
甘油酯 乙酸乙酯 2.7
2.2
2.05
-
1.9 -
大黄素 乙酸乙酯 2.7
2.0
2.15
-
2.3 -
豆甾醇和谷甾
醇 CH2Cl2 2.8
2.4
2.3
-
2.2 -
注:抑菌圈直径大于对照溶剂抑菌圈直径为阳性,反之为阴性。
由表 1可知以上化合物对大肠杆菌均没有抑菌
活性。
由表 2可知化合物大黄素对变形杆菌有抑菌活
— 32 —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6年第30卷第1期Chin. Med. J. Res. Prac., 2016 Vol. 30 No.1
性,其他化合物对变形杆菌无抑菌活性。
表 2 化合物对变形杆菌的抑菌活性试验
Tab. 2 Antibacterial activity’s test of chemical compounds on Proteus
vulgaris
菌
种 化合物 溶 剂
菌液浓度
(CFU/ml)
相应溶剂
对照直径
(mm)
抑菌圈
直径
(mm)
抑菌圈直
径均值
(mm)
是否有
抑菌活
性
变
形
杆
菌
邻羟基苯甲酸 CH2Cl2 和乙酸乙酯
1.16 × 108
3.3
2.2
2.3
-
2.4 -
大黄酚 石油醚 3.5
3.3
3.1
-
2.9 -
16-碳酸 -1-
甘油酯 乙酸乙酯 3.3
2.6
2.55
-
2.5 -
大黄素 乙酸乙酯 3.3
3.8
3.9
+
4.0 +
豆甾醇和谷甾
醇 CH2Cl2 5.0
4.5
4.25
-
4.0 -
注:抑菌圈直径大于对照溶剂抑菌圈直径为阳性,反之为阴性。
由表 3可知邻羟基苯甲酸和大黄素对产气杆菌有
抑菌活性,其他化合物对产气杆菌无抑菌活性。
表 3 化合物对产气杆菌抑菌活性试验
Tab. 3 Antibacterial activity’s test of chemical compounds on Clostridium
perfringens
菌
种 化合物 溶 剂
菌液浓度
(CFU/ml)
相应溶剂
对照直径
(mm)
抑菌圈
直径
(mm)
抑菌圈直
径均值
(mm)
是否有
抑菌活
性
产
气
杆
菌
邻羟基苯甲酸 CH2Cl2 和乙酸乙酯
8.36 × 108
1.3
2.0
2.8
+
1.6 +
大黄酚 石油醚 1.5
0.8
0.75
-
0.7 -
16-碳酸 -1-
甘油酯 乙酸乙酯 1.3
1.1
1.05
-
1.0 -
大黄素 乙酸乙酯 1.3
4.8
4.7
+
4.6 +
豆甾醇和谷甾
醇 CH2Cl2 2.0
1.0
1.85
-
0.7 -
注:抑菌圈直径大于对照溶剂抑菌圈直径为阳性有抗菌活性
由表 4可知以上化合物对四联球菌均没有抑菌
活性。
3 MIC值测定
由抑菌圈实验测得化合物大黄素对变形杆菌有
抗菌活性,邻羟基苯甲酸、大黄素对产气杆菌有抗菌
活性。进一步测定MIC值。结果如表 5所示。
由表 5可知大黄素对变形杆菌的MIC值,邻羟基
苯甲酸、大黄素对产气杆菌的MIC值均为﹕ 2 mg/ml。
4 结论与讨论
实验首次测定了黄槐决明中化学成分的抗菌活
性,证明了其中的大黄素对变形杆菌有抗菌活性,邻
羟基苯甲酸、大黄素对产气杆菌有抗菌活性。大黄素
对变形杆菌的MIC值为:2 mg/ml,邻羟基苯甲酸、
大黄素对产气杆菌的MIC值为:2 mg/ml。
表 4 化合物对四联球菌抑菌活性试验
Tab. 4 Antibacterial activity’s test of chemical compounds on
Micrococcus tetragenus
菌
种 化合物 溶 剂
菌液浓度
(CFU/ml)
相应溶剂
对照直径
(mm)
抑菌圈
直径
(mm)
抑菌圈直
径均值
(mm)
是否有
抑菌活
性
四
联
球
菌
邻羟基苯甲酸 CH2Cl2 和乙酸乙酯
1.35×107
1.5
0.9
0.95
-
1.0 -
大黄酚 石油醚 2.2
0.4
0.55
-
0.7 -
16-碳酸 -1-
甘油酯 乙酸乙酯 1.5
1.1
1.15
-
1.2 -
大黄素 乙酸乙酯 1.5
0.8
0.9
-
1.0 -
豆甾醇和谷甾
醇 CH2Cl2 2.5
1.8
1.9
-
2.0 -
注:抑菌圈直径大于对照溶剂抑菌圈直径为阳性有抗菌活性
表 5 化合物MIC 值测定
Tab. 5 The MIC’s test of chemical compounds
菌种 化合物 稀释梯度 (mg/ml) MIC 值 (mg/ml)
变形杆菌 大黄素
2 、 1 、0.5 、 0.25
2
产气杆菌
大黄素 2
邻羟基苯甲酸 2
抑菌实验工作的开展为该植物作为药物和饲料
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但实验相对于黄槐决明具有
的多方面的药理作用,仍有很多工作要做,如在降血
糖、泻下等方面的药理作用。民族药、民间药的开发
是天然药物开发的一个重点。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
黄槐决明这个民间药物能更好的被利用和开发,被大
家所认识、重视。
参考文献
[1] 云南省药物研究所 . 云南天然药物图鉴(第二巻)[M]. 昆明 : 云南科技
出版社 , 2007: 390.
[2] 胡 勇 , 陈丽琼 , 朱 霞 , 等 . 黄槐决明叶化学成分研究 [J].现代中药
研究与实践 . 2015, 29(5): 39-40.
[3] 敏 德 , 徐丽萍 , 张治针 , 等 . 天山大黄的化学成分研究 (Ⅰ )[J]. 中国
中药杂志 , 1998, 7(23): 416-418.
[4] 梁 倩 , 刘蔚漪 , 王 芳 , 等 . 野龙竹竹叶中多酚含量及其抑菌活性 [J].
林业科技开发 , 2013, 27(3): 112-114.
[5] 李 侠 , 郑法新 , 程 璐 . 6种海洋微藻提取物抑菌活性研究 [J]. 德州
学院学报 , 2007, 23(6): 62-64.
收稿日期:2015-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