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甘肃贝母属植物分类学研究



全 文 :兰州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 1998, 34( 2): 84~ 91
JOURNAL O F LANZHOU UNIV ERSITY( Na tural Sciences)
甘肃贝母属植物分类学研究①
张耀甲 程 林②
(兰州大学生物学系 , 730000 兰州 )
摘 要 根据作者在甘肃的野外调查 ,以及查阅各有关标本室的标本和文献资料 ,对甘肃贝母属
植物进行了分类学研究 ,归并了 6新种和 4新变种 1个新栽培变种 ,确认甘肃贝母属有 6种 1变种 (伊
贝母 Fritillaria pallidi f lora ;浙贝母 F . thunber gii ;榆中贝母 F . yuzhongensis ;甘肃贝母 F .
prz ewalskii ; 暗紫贝母 F . unibracteata ;太白贝母 F . taipaiensis ; 舟曲贝母 F . tai paiensis var.
zhouquensis .
关键词 贝母属 分类修订 甘肃
中图法分类号  Q947. 6
0 前言
贝母属 (Fri tillaria L. )是重要的药用植物 ,大多数种类的鳞茎供药用 ,有清热润肺 ,止咳
祛痰的功效 .据记载该属约有 130种 ,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的欧、亚及北美洲的温带地区 ,尤以地
中海北岸、伊朗、土耳其等地区分布的种类最为丰富 .国产贝母属植物约有 43种 , 19变种 ,主要
分布于四川、新疆、甘肃、湖北、安徽、浙江等省 .甘肃省是我国传统中药贝母的产地之一 ,主要
商品是“岷贝” .据《中国植物志》 ( 14卷 )等文献记载 [1, 2 ] ,甘肃产贝母 3种 .近年来由于医药新资
源的调查与开发 ,研究不断深入 ,发表了不少新种 (新种 6,新变种 6个 ) ,从外地引种栽培 2种 ,至
此 ,甘肃有文献记载贝母属植物有 11种 , 6变种 .从这些种类的分布来看 ,其中暗紫贝母、甘肃贝
母、太白贝母为四川、青海、陕西等地所共有 ,其它 6种和 6变种为甘肃所特有 .另外 ,还有 2个从
外地引进的贝母良种 ,如伊贝母和浙贝母 .由于贝母属植物具有营养繁殖的特点 ,在种内和种
间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形态变异 ,并由此建立了许多新分类群 ,如在兰州附近的榆中马衔山地区
近年来发表了 3个新种 [3~ 5 ] .这些新分类群的发表不仅引起了分类上混乱 ,而且在实际应用上
也增加了不少困难 .为此 ,我们在深入实地调查的基础上 ,根据收集到的标本和资料 ,对甘肃省
贝母属植物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全面修订 .
1 甘肃贝母属植物分种检索表
1.叶狭卵形 ,长为宽的 3~ 6倍 ;外花被片明显比内花被片宽 ;叶状苞片先端不卷曲… …… …
1.伊贝母 F. pall idi f lora Schrenk… …… …… …… …… …… …… …… …… …… …… ……
收稿日期: 1997-01-14.
张耀甲 , 63岁 ,男 ,教授 .
①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 ( 39070075)
② 现工作单位:四川达县中学 .
DOI : 10. 13885 /j . i ssn. 0455 -2059. 1998. 02. 017
  1.叶披针形或线形 ,长为宽的 10~ 24倍 ;外花被片比内花被片狭或近等宽 ;叶状苞片先端卷
曲或微卷曲 .
2.内外花被片大小、形状相似 ;花 1~ 6朵 ;叶状苞片先端明显卷曲 ;蒴果棱上的翅较宽 ,为 6
~ 8mm 2.浙贝母 F . thunbergi i Miq.…… …… …… …… …… …… …… …… …… ……
2.内花被片比外花被片宽 ;花一般单朵 ,偶有多朵 ;叶状苞片先端卷曲或微卷曲 ;蒴果棱上
的翅较狭 ,为 1~ 4mm.
3.叶状苞片 1枚 ;柱头裂片长约 1mm ,很少达 2mm.
4.花黄绿色 ,花被片内面具或多或少黑色斑点或紫色网纹…… …… …… …… …… …
3.甘肃贝母 F. przewalskii Max im .…… ……… …… …… …… …… …… …… ……
4.花深紫色 ,花被片内面具或多或少黄褐色斑点或方格斑…… …… …… …… …… …
4.暗紫贝母 F. unibracteata Hsiao et K. C. Hsia… …… …… …… …… ……… ……
3.叶状苞片 1~ 3枚 ;柱头裂片长约 2~ 4mm.
5.叶状苞片先端通常卷曲 ;花被片具较规则的紫色方格斑 ,内轮花被片倒卵形或倒
卵状矩圆形 ;蜜腺窝在背面明显突出… …… …… …… …… …… …… …… …
5.榆中贝母 F. yuzhongensis G. D. Yu et Y. S. Zhou… …… …… …… …… ……
5.叶状苞片先端直或微弯曲 ;花被片无规则的方格斑 ,但具大小不一的紫色斑块或
先端两侧具紫色斑带 ;内轮花被片匙形或倒卵状矩圆形 ;蜜腺窝在背面不明显突
出 .
6.叶状苞片通常 3枚 ;花黄绿色 ,无方格斑 ,先端边缘具紫色斑带…… …… ……
6.太白贝母 F . taipaiensis P. Y . Li… …… ……… …… …… …… …… …… …
6.叶状苞片通常为 1~ 2枚 ,罕为 3枚 ;花紫褐色 ,具浅绿色方格斑…… ……
7.舟曲贝母 F . taipaiensis var . zhouquensis S. C. Chen et G. D. Yu… …… …
2 种的文献引证、生境分布与特征概要
2. 1 伊贝母
Fri til laria pall idi f lora Schrenk in Fisch. et Mey. Enum. pl. Nov. Schrenk Lect. 1 5.
1841; Baker in journ. Linn. Soc. Bo t. 14: 252, 259, 1874; Baker in Bo t. M ag. t. 6725. 1883;
A. Losina-Losinskaja in Koma rov , Fl. U RSS 4: 302, 304, 1935; S. C. Chen et K. C. Hsia in
Acta Phy to tax. Sin. 15( 2): 35, fig . 2 6. 1977; S. C. Chen, Fl. Reip. Pop. Sin. 14: 101, t. 24 1
~ 6. 1980; Turril l& Sealy in Hook. Icon. Pl. 39: 67, t. 3813. 1980.— F.bolensis G. Z. Zhang
et Y. M. Liu in Acta phy to tax. Sin. 22( 2): 158~ 159, fig. 1. 1984. X. Z. Duan et X. J. Zheng ,
I. c. 25( 1): 57, 1987.
引种栽培 甘肃省药检所药草园: 刘涵芳 ,无号 ( LZU) ;兰州大学生物园: 杨文俊 ,无号
( LZU) ;华亭县: 杜秉仁 20— 0039(省医药总公司 ) ;和政县: 鲁光祖 52— 000316(省医药总公
司 ) ;此外 ,平凉、庆阳、甘谷、酒泉等地也有栽培 .伊贝毋主产于新疆西北部的霍城、裕民、伊宁
等地 ;前苏联中亚的准噶尔—塔尔巴哈台 ,天山等地有分布 .生长于海拔 1 300~ 2 000m的山地
云杉林或草坡灌丛中 .本种是中药“伊贝”的主要来源 .
本种叶通常散生 ,狭卵形至宽披针形 ,先端不卷曲 .花单生或 2~ 5朵组成总状花序 ;每花有
85第 2期         张耀甲等:甘肃贝母属植物分类学研究          
叶状苞片 1~ 2(- 3)枚 ,先端不卷曲 ;花淡黄色 ,无方格斑纹 ,仅内面具紫色斑点 ,外花被片明显
宽于内花被片 ;蜜腺窝在背面明显凸出 ;花丝无乳头 ;柱头裂片长约 2mm.蒴果棱上翅较宽 .
2. 2 浙贝母
Fri til laria thunbergii Miq. in Ann. Mus. Bo t. Lugd -Bat. 3: 157. 1867; S. C. Chen et
K. C. Hsia in Acta Phytotax. Sin. 15( 2): 41. fig. 4 4. 1977; S. C. Chen in Fl. Reip Pop. Sin.
14: 112, pl. 29: 1~ 2. 1980—— F. coll icola Hance in Journ. Bo t. 8: 76, 1870.—— F.
vert ici llata Willd, v ar. thunbergi i ( Miq. ) Baker in Journ. Linn. Soc. Bo t. 14: 258, 1874;
Turri ll& Sealy in Hook. Ico rn. pl. 39: 139, 1980.
引种栽培 兰州、武都等地 .主要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湖南、湖北等省 .生长于海拔 600
m以下的竹林或稍荫蔽的地方 .本种是中药“浙贝”的主要来源 .
本种植株较高 ,叶以散生为主 ,先端稍卷曲 .花 1或多朵 ,具叶状苞片 3~ 4枚 ,先端卷曲 ,内
外轮花被片形状相似 ,矩圆状椭圆形 ;花丝无乳突 ,柱头裂片长 1. 5~ 2mm.蒴果棱上具 6~
8mm的宽翅 .
2. 3 榆中贝母
Fri til laria yuzhongensis G. D. Yu et Y. S. Zhou in Acta Bo t. Yunnanica 7( 2): 146~
147, fig. 1. 1985; Y. J. Zhang. X. Pu et Z. X. Pen in Journ. Lanzhou Univ ersity 29( 4): 300~
301, 1993; Y. B. Luo et S. C. Chen in Acta Phytotax . Sin. 34( 3): 311~ 312, 1996.—— F.
Cirrhosa D. Don var. brev istigma Y. K. Yang et J. K. Wu in Acta Bo t. Bo r.— Occ. Sin. 5
( 1): 36, fig. 7. 1985.—— F. lanzhouensis Y. K. Yang et al. in Journ. Wuhan Bo t. Res. 5
( 2): 132, fig. 7 1987. —— F. taipaiensis P. Y. Li var . ningx iaensis Y. K. Yang et J. k. Wu in
Acta Bo t. Bor.— Occ. Sin. 5( 1): 32, fig. 5. 1985.
分布在榆中县马衔山地区 .麻家寺: 周印锁 , 81618, 81611( LMC) ;张耀甲、蒲训 89001
( LZU) ;马衔山 ;张国木梁 , 3081, 3020( type o f F. lanzhouensis ( LZU) ;张耀甲 , 89007, 890028
( LZU) ;金青山 , 18( LZU ) .模式标本是周印锁的 81613号 . 1981年 6月 9日采于榆中县麻家寺 ,
海拔 3500m.本种生长于 3 000~ 3 500m的山坡灌丛中 .据罗毅波等人的研究 [ 6] ,认为榆中贝母
主要分布于黄土高原 ,除甘肃榆中县外还分布于青海 (循化 )、宁夏 (泾源、隆德 )等地 .
本种叶片数目通常为 5~ 9片 ,叶先端除基部一对外均强烈卷曲 .叶状苞片多为 3枚 ,先端强
烈卷曲呈钩状 ;花通常单生 ,黄绿色 ,花被片具紫色方格斑纹 ,蜜腺窝近圆形 ,明显 ;雄蕊花丝几
乎无乳突 ,柱头裂片长约 2~ 4mm.
近年来在马衔山地区连续发表了 3个新种 ,如杨永康以周印锁在麻家寺所采 810013号标本
为模式建立短柱贝母 ( F. cirrhosa D. Don var . brev istigma Y. K. Yang et J. K. Wu)和以张国
木梁在马衔山所采 3020号标本为模式所建立的兰州贝母 ( F. lanzhouensis Y. K. Yang et al ) ,余
国奠等以周印锁的 81613号标本所建立的榆中贝母 .根据我们在马衔山地区调查 ,发现该地区
所产的榆中贝母在植株高度 ,叶片数目和长度 ,苞片数目、花被片形状及柱头裂片长度等都有
变异 .在榆中马衔山地区选择不同地段上的 4个居群共 95份标本进行的观察和分析表明 ,各分
类性状均有变异 ,不同性状的例外植株数约占统计数的 6%~ 18%不等 .植株高度的变异幅度
在 30~ 58 cm;叶片数目一般是 5~ 9片 ,也有多到 11片 ;在茎下部的 2片叶片对生 ,上部绝大多数
为散生 ,但也有的植株全为对生或轮生 ;叶状苞片一般是 3个 ,但也有 1, 2或 4枚 ;花多单生 ,也有
86         兰 州 大 学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         第 34卷
2朵的 ;内外轮花被片长度的变异幅度是 2. 4~ 4cm,宽度在 0. 7~ 1. 9cm之间 ,花被片颜色一般
为黄绿色 ,有紫色斑纹 ,但也有少数花被片变为淡紫色 ;柱头裂片的长度一般是 2~ 4mm,但也
有 1mm长 ,甚至也有达 6mm的 .因此 ,认为短柱贝母和兰州贝母所描述的形态特征和榆中贝
母有较大的一致性 ,所以 ,榆中贝母、兰州贝母、短柱贝母应属于同一分类学种 .根据命名优先
规则 ,我们只承认榆中贝母 ,应将兰州贝母和短柱贝母作为榆中贝母的异名 [7 ] .
2. 4 甘肃贝母 岷贝
Fri til laria przewalski i Maxim. in Trautv et ter et al. , Dec. pl. Nov. 9. 1882; Batal. in
Acta Hor t. Pet rop. 13: 105, 1893; Fl. Tsinlingensis 1( 1): 356, fig. 342, 1976; S. C. Chen et
K. C, Hsia in Acta phytotax. Sin. 15( 2): 39, 1977; S. C. Chen, Fl. Reip. Pop. Sin. 14: 107,
1980. Y. B. Luo et S. C. Chen in Acta Phy to tax. Sin. 34 ( 5): 550~ 551. 1996. — F.
przewalski i Max im. ex Batal. va r. discolo r Y. K. Yang et Y. S. Zhou in Acta Bot.— Occ.
Sin. 5( 1): 40, 1985. — F. przewelskii var . tessel lata Y. K. Yang et Y. S. Zhou I. c 39, 1985.
— F. przewalsk ii var. gannanica Y. K. Yang et J. Z. Ren in Journ. w uhan Bo t. Res. 5( 2):
132~ 133, 1987. —— F. gansuensis S. C. Chen et G. D. Yu in Acta Bo t. Yunnanica 7( 2):
148~ 149, 1985. — — F . przewalskii Maxim. et Ba tal. CV. Zhangx ian I. c. 150, 1985.
玛曲:彭泽祥等 00184( LZU ) ;草训班 401( LZU) ;周印锁 ,无号 ( LMC) .迭部:电尕南山 ,彭
泽祥 321( LZU) ;虎头山 ,程林 91003( LZU) ;白龙江调查队 406( LZU ) .夏河: 周印锁 552024
( LMC) ;卡加山 ,赵汝能 44— 0163(甘肃省医药公司 ) .舟曲: 周印锁 0001~ 3( LMC) ;张耀甲
91440,程林等 91008, 91012( LZU ) ;铁坝: 张耀甲 91172( LZU) .碌曲: 阿东沟 ,草原队 0331(甘
肃草原站 ) ;郎木寺 ,郭超 49— 0080(甘肃省医药公司 ) ;则岔沟 ,张国木梁等 96— 012( LZU) .卓
尼: 柏林 ,草原队 0045(草原站 ) ;卡车沟 ,胡树华 387( LZU) ,房盛 349( LZU) .岷县:闾井 ,程林
91006( LZU) .临潭: 莲花山 ,杨正宇 92— 106( LZU) .渭源: 黄香沟 ,张耀甲 84001( LZU) .漳县:
露骨山 ,赵汝能 830150( LMC) ;金钟大庄 (栽培 ) ,张耀甲 9017( LZU ) .临夏: 麻尼寺沟 ,梁栋
510083 (甘肃省医药公司 ) .永登: 连城吐鲁沟 ,程林 90046( LZU) ;连城竹林沟 ,张耀甲 92027
( LZU) .模式标本采自甘肃漳县木寨岭 ( Mudshik) .甘肃贝母是药材“川贝”的主要来源之一 ,
除主产甘肃外 ,也分布于青海东南部和四川西北部 .
生于海拔 2700~ 4 400m的灌丛或草地 .
本种鳞茎由 2枚鳞片组成 .叶片 5~ 7枚 ,最下面的常 2枚对生 ,余散生 ,先端通常不卷曲 .花
黄绿色 ;叶状苞片 1枚 ,先端稍卷曲或不卷曲 ;蜜腺窝不明显 ,卵形或椭圆形 ,花丝具或不具小乳
头 ;柱头裂片长约 1mm.
本种在甘肃分布较广 ,由于生境不同 ,形态特征也有一定的变异 ,就是在同一生境下也因
为生长发育时期不同 ,在个体发育过程中某些形态特征也呈现不少变化 .我们在永登连城竹林
沟野外观察中发现在甘肃贝母居群中有不少变异情况 ,如鳞茎直径一般为 6~ 13mm,最小者
为 3mm ,最大者达 20mm.鳞茎小者植株也矮小 ,花亦小 ,而鳞茎大者 ,植株高大粗壮、花也大 .
作者还统计了 254株甘肃贝母的叶序排列、发现有 207个植株在茎下部的 2片叶为对生、余为散
生 ,占总数的 81. 5% ,叶在茎上全为散生的有 33株 ,占总数的 13. 0% ,全为对生的植株有 14株 ,
占 5. 5% ,叶先端除下面一对叶片不卷曲外 ,绝大多数叶片先端卷曲或微弯曲 ,但也有少数个体
叶先端不卷 .叶状苞片的先端一般是卷曲的 ,也有些是微弯曲的 ,不卷曲的植株是罕见的 .连城
87第 2期         张耀甲等:甘肃贝母属植物分类学研究          
地区甘肃贝母花的颜色变化也较大 ,在调查统计的 100株中 ,花被片黄色或黄绿色 ,内有紫黑色
斑点的有 90株 ,占 90% ,黄褐色的有 5株 ,占 5% ,淡紫色或带紫红色的有 5株 ,占 5% ,花的颜色也
随着花的生长发育期不同也有变化 .如花开放初期花被片颜色为黄绿色 ,随花开放时间的延长
则呈橙黄色、黄白色或红褐色 ,而果期多为黄白色或暗黄褐色 ,花被片内具有黑紫色斑点 .在柱
头裂片的长短上也有变化 ,在调查的 50株花朵中 ,柱头裂片长约 1mm的有 28个 ,占 56% ,柱头
裂片长 1~ 2mm的有 16个 ,占 32% , 2~ 3mm长的有 6个 ,占 12% .从永登连城地区甘肃贝母居
群中变异情况 ,我们对近年来有些作者对甘肃境内所发表的新分类群提出如下意见 .周印锁
( 1982)采自迭部汪藏的 8212号标本 ,花被片外面下部具淡黄色斑点 ,向上为淡紫色 ,内面深黄
色 ,具黑紫色斑块 ,杨永康 ( 1985) [4 ]将其定为异色贝母 ( F. przewaiskii var . discolor Y. K.
Yang et Y. S. Zhou) .这种情况在永登连城的甘肃贝母标本中也可见到 ,应属于甘肃贝母变异
范围 ,应予合并 . 1985年陈心启攵等根据任进舟在舟曲县大尖山所采的 101号贝母标本发表了新
种 [3 ]:陇南贝母 ( F. gansuensis ) ,其主要特征是叶散生 ;苞片一枚 ,叶连同苞片先端稍卷曲或弯
曲 ;花小 ,长 2. 1cm,黄绿色 ,多少具紫色斑点 ,柱头裂片长约 1mm.而在 1987年杨永康等根据
任进舟在舟曲县所采的同号标本又发表了新变种甘南贝母 ( F. przewalskii var .
gannanica) ,二者的模式标本完全相同 .根据我们的研究 ,无论是陇南贝母还是甘南贝母都属
于甘肃贝母的变异范围内 ,因为这种情况我们在永登连城竹林沟甘肃贝母的居群中时有发现 ,
因此 ,陇南贝母和甘南贝母应予以归并 ,作为甘肃贝母的异名 .杨永康 ( 1985)将周印锁 ( Y. S.
Zhou)采自甘肃迭部矿区的标本 8230— 8234号 ,根据其花被片具有显著的紫蓝色或紫红色稠
密网纹和黄绿色方格 ,使整个花被片呈黄紫相间的格纹麻花色而定为新变种 ;格纹贝母 ( F.
przewalski i var. tessellata Y. K. Yang et Y. S. Zhou) .我们认为格纹贝母的格纹麻花色也在
甘肃贝母的花色变异范围之内 ,是一种花近晚期的情况 ,因此 ,格纹贝母也应作为甘肃贝母的
异名处理 .
陈心启攵、余国奠、周印锁根据周印锁在漳县金钟乡大庄所采标本 ,于 1985年在云南植物研
究 ( Acta Bo t. Yunnanica 7( 2): 150)所发表的漳县贝母 ( F. przewalski i Maxin. ex Ba tal. cv.
Zhang xinan)新栽培变种 ,其特点是鳞茎较大 ,直径在 0. 7~ 1. 9cm,花被片较大 ,长 2. 1~
3. 2cm ,宽 1. 0~ 1. 6cm.根据我们的观察 ,这种鳞茎较大 ,花被片较大的情况在永登连城地区
甘肃贝母居群中也有 ,如在连城张耀甲 92077~ 26号标本鳞茎直径达 2cm,花被片长 3. 5cm ,宽
达 1. 8cm.一般栽培条件下鳞茎变大 ,花也较大 ,这是正常现象 .因此 ,没有必要再建立一栽培
变种——漳县贝母 ,因此将漳县贝母作为甘肃贝母的异名 .
2. 5 暗紫贝母 松贝
Fri til laria unibracteata Hsiao et K. C. Hsia in Acta phytotax. Sin. 15( 2): 39, fig. 4 2~
3, 1977; S. C. Chen, Fl. Reip. Pop. Sin. 14: 109, pl. 27: 1, 1980; S. Y. Tang , Fl. Sichuanica
7: 58~ 59, pl. 19: 1~ 13, 1992; Y. C. Luo et S. C. Chen in Acta Phytotax. Sin. 34( 5): 551~
552, 1996.
玛曲:阿万仓 ,甘肃省草原队 ( LZU) ,任殿举 63( LZU) ,周印锁无号 ( LMC) .迭部:电尕南
山 ,彭泽祥 187( LZU) ,甘南草原队 00115( LZU) .分布于四川西北部 ,青海东南部 .模式标本采
于四川茂汶 .
生于海拔 3200~ 3 700m的山地灌丛或草丛中 .本种常作为药材“川贝”的主要来源 .
88         兰 州 大 学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         第 34卷
茎生叶最下面的 2枚对生 ,上面的互生 ,罕兼有对生的 ,先端不卷曲 .叶状苞片 1枚 ,先端不
卷面 ;花深紫色 ,有不明显的黄褐色小方格或几无 ;柱头裂片很短 ,长约 0. 5~ 1mm.暗紫贝母
和甘肃贝母近缘 ,许多特征相似 ,分布区范围相互重叠 ,但前者分布区较小 ,属高山类型 .
2. 6 太白贝母
Fri til laria taipaiensis P. Y. Li in Acta phy to tax. Sin. 11( 3): 251, 1966; F. Tsinling ensis
I( 1): 356, fig. 343. 1976; S. C. Chen et K. C. Hsia in Acta phytotax. Sin. 15( 2): 38, 1977; S.
C. Chen, Fl. Reip. Pop. Sin. 14: 107, pl. 26: 3~ 4. 1980; S. Y. Tang, Fl. Sichuanica 7: 69~
70, pl. 21: 1~ 4. 1992. Y. B. Luo et S. C. Chen in Acta Phytotax . Sin. 34( 5): 309~ 311.
1996.—— F. pingwuensis Y. K. Yang et J. K. Wu in Acta Bo t. Bor.— Occ. Sin. 5( 1): 26~
28, fig. 1 2, 1985.—— F.Wenx ianensis Y. K. Yang et J. K. Wu in Journ. Wuhan Bo t. Res.
5( 2): 129~ 130, fig. 6. 1987.
西和县: 草关村 (栽培 ) ,张耀甲 91044( LZU) ,周印锁 85001( LMC) .文县: 洋汤河 ,张耀甲
91282 ( LZU) ;二道梁 ,张三元 43( LZU) ;白崖山 ,王梦林 83027.武都: 雷鼓山 ,张耀甲 91217
( LZU) ,赵汝能 550301( LMC) ;前坝牧场 ,贾自强 ,无号 ( LZU ) .舟曲:沙滩林场 ,孙学刚 90461
( LZU) ,邱祖青 902024( LZU) .天水:白杨林 ,黄河队 3776( PE) .
分布于陕西、山西、湖北、四川等省 .模式标本采于陕西太白山放羊寺 .生于海拔 2400~
3150m的山坡草丛或灌丛中 .本种亦做“川贝”入药 .
太白贝母的茎生叶最下面 2枚通常对生 ,余散生或轮生 ,先端不卷曲或微卷曲 .花单生 ,黄
绿色 ,无方格斑纹 ,通常花被片先端边缘常有紫色斑带 ;叶状苞片通常 3枚 ,先端直或微卷面 ;内
花被片近匙形 ,蜜腺窝不明显 ,花丝通常具小乳突 ,柱头裂片长 2~ 4mm.蒴果棱上具 0. 5~
2mm的窄翅 .
本种形态变异较大 [8 ] ,特别在栽培条件下叶的数目 ,叶序 ;花的数目 ,花被片的形状和颜色
以及苞片数目 ,先端卷曲与否等均有所变化 .我们在西和县草关村栽培的太白贝母田中发现该
种鳞茎较大 ,直径可达 2~ 5mm.植株最下面的 2枚叶有对生、散生或轮生的 .叶状苞片也有 1枚
或 2枚的 .花常为 2~ 4朵 ,最多达 13朵 ;花被片的颜色也随着花开放时间的长短和发育时期有所
变化 ;花被片边缘从无到具有紫色斑带或紫色斑带不断扩大 ,颜色加深使整个花被片外面变成
紫色 .
周印锁于 1982年采于文县黎坪的一份 552001号标本 ,叶大多对生 ,稀散生 ;苞片 1枚 ,花单
生 ,较小 ,黄绿色 ,柱头裂片长 1~ 2. 5( - 3) mm.据此 ,杨永康 ( 1987)定为文县贝母 ( F.
wenx ianensis )新种 .我们曾在文县洋汤河采得 91282号标本 ,叶以对生或轮生为主 ,叶状苞片 3
枚 ,有少数几株苞片 1枚 ,和文县贝母特征相似 ,这些文县贝母应属于太白贝母的形态变异范围
之内 ,同工酶谱分析结果也支持这一点 .因此 ,文县贝母应作为太白贝母的异名 .杨永康于 1985
年根据四川平武的标本及周印锁采于文县黎坪的 8201、 8202标本 ,发表了新种平武贝母 ( F.
pingwuensis ) ,从特征来看 ,仍然是太白贝母 .太白贝母和川贝母的亲缘关系比较近 ,形态特征
上有密切的联系和相似之处 ,但川贝母的地理分布范围是喜马拉雅山脉和横断山南部 ,我们在
研究甘肃贝母属植物时 ,发现产于甘肃南部的太白贝母标本常被误定为川贝母 ( F .Cirrhosa
D. Don) ,如王梦林采于文县白崖山的 83027( CPU) ,郭超采于临潭三岔的 45— 0100( CPU)等 ,
现已归入太白贝母类群中 .
89第 2期         张耀甲等:甘肃贝母属植物分类学研究          
2. 7 舟曲贝母
Fri til laria taipaiensis P. Y. Li v ar. zhouquensis S. C. Chen et G. D. Yu in Acta Bo t.
Yunnanica 7( 2): 149~ 150, 1985.—— F. x ibeiensis Y. K. Yang . C. X. Feng et H. Z. Yang in
Journ. Wuhan Bo t. Res. 5( 2): 130~ 131, fig. 6. 1987.
本变种分布于舟曲县和武都县 .舟曲:弓子石乡 ,周印锁 84005; 8204、 8207( LMC) ;张耀甲
91441( LZU) ,程林 91009( LZU) .模式标本: 杨胡朝 1001号 , 1983年 6月 15日采自舟曲县东山 ,
海拔 2500m( PE) .生于海拔 2 500~ 2 600m山坡灌丛或草丛中 .
本种茎最下面的叶对生 ,其余的散生或对生 ,先端卷曲或弯曲 .花单生 ,紫褐色 ,具浅绿色
方格斑 ;叶状苞片 1~ 2枚 ,罕为 3枚 ,通常顶端卷曲 .花被片长约 2~ 3. 6 cm ,蜜腺窝不明显 ,花丝
具小乳突 ,柱头裂片通常长约 3~ 4mm;果实具狭翅 .
杨永康根据冯昌学在舟曲东山所采集的 8301号标本发表了新种西北贝母 ( F.
x ibeiensis ) ,其主要特征是:叶以对生或散生为主 ,很少轮生 ,叶先端不卷 ;叶状苞片 1~ 2枚 ,花
较大 ,紫色 ,有少数浅绿色方格斑纹 ;柱头裂片长约 2~ 4mm.这些特征与舟曲贝母很一致 ,而
且两者的采集地相同 .因此 ,西北贝母和舟曲贝母实际上就是同一个种 .故应将西北贝母作为
异名处理 .杨永康于 1985年所发表的新种川甘贝母 ( F. chuanganensis Y. K. Yang et J. K. Wu)
的模式标本采自四川理县龙溪乡阿尔沟 ,城东坝火烧山 (何铸 12716) [10 ] .原著记载此种在甘肃
舟曲县也有分布 (周印锁 8207) .经我们对周印锁所采舟曲标本进行核对 ,认为川甘贝母所依据
的舟曲标本 ,实际上是舟曲贝母 .
罗毅波等 ( 1996)根据太白贝母花被片的形状和颜色变化较大的情况 ,将产于舟曲、武都等
地的舟曲贝母都归并于太白贝母内 ,但我们还是根据舟曲贝母苞片 1~ 2枚 ,花被片紫褐色等特
征仍然将舟曲贝母 ( F. taipaiensis var . zhouquensis S. C. Chen et G. D. Yu)作为太白贝母的
变种处理 ,又因为我们从酯酶同工酶的研究上发现舟曲贝母的酶谱与太白贝母的酶谱差异较
大 ,而且染色体的核型及花粉形态特征也有一定的差异 ,也支持将舟曲贝母作为新变种处理或
提升到种级水平 [14 ] .
致谢: 在本文研究过程中 ,张国木梁高级工程师、蒲训副教授、孙纪周副教授参加了野外调
查工作 ,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参 考 文 献
1 唐进 ,汪发缵 .中国植物志 ,十四卷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80. 97~ 116
2 陈心启攵 ,夏光成 .中药贝母名实考订 .植物分类学报 , 1977, 15( 2): 31~ 41
3 陈心启攵 ,余国奠 ,周印锁 .甘肃贝母属新植物 .云南植物研究 , 1985, 7( 2): 146~ 150
4 杨永康 ,吴家坤 .国产贝母属的新分类群 .西北植物学报 , 1985, 5( 1): 26~ 40
5 杨永康 ,吴家坤 .国产贝母属的新分类群 (续 ).武汉植物学研究 , 1987, 5( 2): 129~ 133
6 罗毅波 ,陈心启攵 .中国横断山及其邻近地区贝母属的研究 (二 ) .植物分类学报 , 1996, 35( 4): 547~ 553
7 张耀甲 ,蒲训 ,彭泽祥 .马衔山地区榆中贝母若干性状变异式样的分析及分类处理 .兰州大学学报 (自然科
学版 ) , 1993, 29( 4): 300~ 301
8 罗毅波 ,陈心启攵 .中国横断山及其邻近地区贝母属的研究 (一 )—— 川贝母及其近缘种的初步研究 .植物分
类学报 , 1996, 34( 3): 304~ 312
9  Turrill W B, Sealy J R. Studies in the genus Fritillaria( L iliaceae ) . Hookers Icones plantarum, Ben-
90         兰 州 大 学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         第 34卷
tham-Moxon Frustees, 1980. 133~ 136
10 唐心曜 ,岳松健 .四川植物志 ,第七卷 .成都: 四川民族出版社 , 1991, 58~ 73
11 程林 ,张耀甲 ,葛瑞昌等 .贝母属植物酯酶同工酶研究 .植物学报 , 1994, 36(增刊 ): 139~ 144
Taxonomic Studies of Frit illaria ( Liliaceae) from Gansu Province
Zhang Yaoj ia Cheng Lin
( Depar tment of Bio lo gy , Lanzhou Univ e rsity , 730000, Lanzh ou, China)
Abstract  A taxonomic study w as made on Fri til laria f rom Gansu on the basis of both field
observ ation and herbarium materials. As a result , 6 species and one variety are recognized,
and the names o f 6 species, 4 varieties and one cultiv ated va riety are reduced to synonyms.
Our investiga tion show s that there are 6 species and 1 variety o f the genus Friti llaria f rom
Gansu Province, they a re F. pall idi f lora , F . thunbergi i , F. yuzhongensis , F. przewalsk ii ,
F. unibracteata , F. taipaiensis , F. taipaiensis var. zhouquensis.
Key words  Frit illaria  tax onomic revision  Gansu
91第 2期         张耀甲等:甘肃贝母属植物分类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