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高寒区旱地裸燕麦合理种植密度的研究



全 文 :表1 不同密度裸燕麦农艺性状的表现
裸燕麦是我国北方高寒地区的古老作物,以
旱地栽培种植为主,种植面积在逐年扩大。山西
省裸燕麦主要分布在晋北高寒地区,由于生育特
点和水肥条件受到一定限制,旱地裸燕麦分蘖
少,分蘖成穗率低,密度成为影响裸燕麦产量的
主要因素。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种植方式的影
响,当地裸燕麦生产中存在着种植密度不合理、
栽培密度过大或过小等问题,致使光能利用率不
高,生产水平较低。本试验旨在探讨适宜旱地裸
燕麦生长发育的合理种植密度,为裸燕麦生产提
供理论参考。
1 材料和方法
试验在山西省高寒作物研究所旱地进行,试
验前测定 0~30cm土壤养分含量,有机质为
0.83%,全氮 0.074%,全磷 0.069%,全钾 0.642%,
pH值为8.23。共设9个密度处理,分别为:(1)播
量 300万粒/hm2(ck);(2)播量 375万粒/hm2;(3)
播量 450万粒/hm2;(4)播量 525万粒/hm2;(5)播
量 600万粒/hm2;(6)播量 675万粒/hm2;(7)播量
750万粒/hm2;(8)播量825万粒/hm2;(9)播量900
万粒/hm2。试验为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小区面
积为24m2。供试品种为晋燕八号。裸燕麦于2004
年4月18日播种,宽幅条播,行距23cm,播幅
10cm,其他管理同一般大田。在生育期间,对裸燕
麦的干物质积累、叶面积系数变化等植株性状进
行测定分析,收获后进行考种和产量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密度对裸燕麦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不同密度对旱地裸燕麦农艺性状有很大的影
响。由表1可见,随着播种量的增大,裸燕麦的基
本苗数增加,株高降低,单株分蘖力减弱。当密度
由 300万粒/hm2,增加到 900万粒/hm2时,株高
降低5.6cm,单株分蘖减少0.59个,单株有效穗减
少 0.38个,穗粒重由 0.81g降低到 0.51g,降低
37%。由于增加播种密度改变了裸燕麦植株间光、
热、水、气等生育环境,使植株生长发育受到抑制,
从而影响了裸燕麦的分蘖成穗和穗粒重,使裸燕
麦的经济性状变差,导致产量降低。
高寒区旱地裸燕麦合理种植密度的研究
王盼忠, 徐惠云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高寒作物研究所,山西 大同 037008)
摘 要:通过对旱地裸燕麦不同种植密度的试验,进一步研究了密度对裸燕麦主要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叶面
积系数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确定出在中等肥力条件下,晋北高寒区旱地裸燕麦的适宜种植密度为:播量
600万~675万粒/hm2,基本苗440万~500万株/hm2。在该密度范围之内,群体和个体生长良好,产量各构成因素
间关系协调,合理密植是获得旱地裸燕麦高产、稳产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旱地裸燕麦;密度;生长发育;产量
中图分类号:S512.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907(2006)01-0038-02
收稿日期:2005-12-12
项目来源:山西省“十五”科技攻关项目“旱地裸燕麦新品种选育及丰产栽培技术研究”的部分内容
作者简介:王盼忠(1960-),男,保定人,副研究员,学士,主要从事裸燕麦育种及栽培技术的研究工作。
播种量(万粒/hm2) 基本苗(万粒/hm2) 株高(cm) 分蘖(个/株) 有效穗(个) 穗粒重 (g)
300 225.6 84.8 1.71 1.22 0.81
375 281.8 84.8 1.68 1.20 0.78
450 336.5 83.6 1.62 1.17 0.74
525 391.2 82.5 1.55 1.15 0.69
600 448.5 82.1 1.48 1.12 0.66
675 501.4 81.4 1.42 1.09 0.62
750 552.5 80.3 1.35 1.03 0.58
825 608.3 79.6 1.20 0.92 0.55
900 662.8 79.2 1.12 0.84 0.51
2.2 不同密度对裸燕麦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不同密度对旱地裸燕麦干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6(1):38~39
InnerMongoliaAgriculturalScienceAndTechnology
物质积累量有显著的影响,随着密度的增加,单
株干物质积累量逐渐降低,这一规律在裸燕麦生
长后期表现非常明显。随着播种量由 300万粒/
hm2增加到 900万粒/hm2,在分蘖期,单株干物质
重由 0.186g降低到 0.135g,下降了 27.4%;而在
成熟期,单株干物质重由 3.952g降低到 1.968g,
下降了 50.2%,说明越到生育后期,密度对单株
干物质的影响越大,但同一密度的不同生育阶
段,从生育前期到生育后期,干物质的积累在不
断地增加。
播种量(万粒/hm2) 分蘖期 拔节期 抽穗期 灌浆期 成熟期
300 0.186 0.442 1.247 1.952 3.952
450 0.171 0.409 1.107 1.721 3.527
600 0.159 0.378 0.956 1.486 3.038
750 0.148 0.344 0.795 1.238 2.514
900 0.135 0.310 0.616 0.988 1.968
表2 密度对裸燕麦干物质积累的影响①
注:①表中数据为30株单株干物质平均值
2.3 密度与叶面积系数的关系
在裸燕麦生长前期(抽穗前),叶面积系数随
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大。分蘖期叶面积系数由
1.43增加到 2.77,增加 93.7%;拔节期叶面积系
数由 3.28增加到 5.81,增加 77.1%(表 3)。而到
裸燕麦生育后期 (抽穗后),叶面积系数在播量
750万粒/hm2以下时,随密度增加而增大,超过
750万粒/hm2时,叶面积系数反而下降。由此表
明,密度过大,不仅影响到裸燕麦植株个体发育,
也直接影响了裸燕麦合理的群体结构,尤其在裸
燕麦生育后期,密度增大后,植株间通风透光较
差,植株营养面积小,加速下部叶片老化,导致叶
面积系数不断下降,光合作用减弱,光合产物减
少,产量降低。
播种量(万粒/hm2) 分蘖期 拔节期 抽穗期 灌浆期
300 1.43 3.28 5.98 4.61
450 1.77 3.94 6.55 5.10
600 2.10 4.57 7.09 5.58
750 2.43 5.19 7.64 6.05
900 2.77 5.81 6.52 5.40
表3 不同密度裸燕麦叶面积系数的变化
2.4 不同密度对裸燕麦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每hm2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为裸燕麦产量
的构成因素。每hm2有效穗数随着密度的增加而
增多,但是增加幅度有限,如播种量由 300万粒/
hm2增加到900万粒/hm2,增加了2倍,而有效穗
数仅增加了1倍。穗粒数和千粒重随着密度的增
加而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穗粒数下降高达35.7%,
千粒重仅降低8.4%。说明不同密度对裸燕麦穗粒
数的影响比较明显,对千粒重的影响次之,应通过
合理密植,调协好裸燕麦群体与个体之间的矛盾,
增加旱地裸燕麦的有效穗数和穗粒数,进一步提
高裸燕麦产量(表4)。
表4 密度对裸燕麦产量因素的影响
播种量(万粒/hm2) 有效穗(万个/hm2) 穗粒数(个) 千粒重(g) 产量(kg/hm2) 增产(%)
300 271.5 39.2 20.30 1869.0
375 315.1 37.3 20.11 2001.1 7.1
450 356.3 34.7 19.96 2103.0 12.5
525 395.0 33.9 19.77 2292.4 22.7
600 431.6 32.1 19.58 2605.5 39.4
675 464.6 30.2 19.40 2677.5 43.3
750 495.6 28.4 19.21 2386.3 27.7
825 519.6 26.6 18.92 2062.5 10.4
900 542.8 25.2 18.60 1894.4 1.4
试验结果表明,以播种量675万粒/hm2表现
最佳,产量达2677.5kg/hm2,比ck增产43.3%。虽
然该播种量下穗粒数和千粒重比ck有所下降,但
有效穗数较多,达到 464.6万个/hm2,比 ck增加
71.7%;其次是播种量600万粒/hm2,有效穗数比
ck增加 59%,平均单产达 2605.5kg/hm2,比 ck增
产39.4%。而播种量较大、密度较高的处理,虽然
单位面积有效穗较多,但因每穗粒数下降幅度较
大,千粒重较小,所以产量较低。由此表明,要获得
旱地裸燕麦高产,不仅要保证一定数量的有效穗
数,而且要取得较好的穗部经济性状,忽视任何一
方都会影响产量。
(g/株)
1期 王盼忠等:高寒区旱地裸燕麦合理种植密度的研究 39
(下转41页)
3 小结和讨论
随着密度的增加,裸燕麦的单株分蘖和分蘖
成穗率减少,穗粒数和千粒重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单位面积有效穗数随密度增加而增多,但是密度
过大会导致穗型变小,穗粒数减少,加剧穗数与穗
粒数和粒重之间的矛盾,造成减产。
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密度的增加叶面积系数
逐渐增大,光合产物亦随之增多,有利于获得裸燕
麦高产。而当超过一定范围,密度过大时,单位面
积上茎叶稠密,荫蔽程度较重,单株营养不良,加
快了叶片的老化死亡,叶面积系数反而下降了,
光合产物随之减少,产量降低。
在晋北高寒地区,旱地裸燕麦在中等肥力土
壤上适宜的播种密度为600~675万粒/hm2,确保
基本苗 440万~500万株/hm2。密度过大,穗粒数
和粒重严重下降,由此造成的损失大于由穗数增
加所得的补偿,造成减产;反之,密度过小,单位面
积上有效穗数减少,穗粒数和粒重虽然有所增加,
但得不偿失,导致减产。
参考文献:
[1] 孙泽民.裸燕麦丰产栽培技术[M].呼和浩特:内蒙古农
牧业干部学校出版,1979.
[2] 温学媛.莜麦合理群体结构的研究[J].内蒙古农业科技,
1983,(2):10-14.
[3] 杨海鹏,等.中国燕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9.
[4] 徐惠云,等.不同播量对旱地莜麦生产效应的影响[J].
内蒙古农业科技,1997,(3):16-17.
(责任编辑 吴云霞)
Ai B1(4) B1(5) B1(6) B2(4) B2(5) B2(6) B3(4) B3(5) B3(6) B4(4) B4(5) B4(6) Xi
A1 2.90 2.58 2.56 2.85 2.41 2.13 2.49 3.08 2.54 2.68 2.32 2.94 2.63
A2 2.44 2.25 2.79 2.51 2.76 2.61 2.59 2.73 2.62 2.65 2.80 2.20 2.58
Xj 2.67 2.47 2.68 2.68 2.59 2.37 2.54 2.91 2.58 2.67 2.56 2.57 2.61
表3 亲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及组合特殊配合力效应
Ai B1(4) B1(5) B1(6) B2(4) B2(5) B2(6) B3(4) B3(5) B3(6) B4(4) B4(5) B4(6) gi.
A1 0.21 0.36 -0.14 0.15 -0.20 -0.26 -0.07 0.15 -0.06 -0.01 -0.26 0.37 0.02
A2 -0.20 0.08 0.15 -0.14 0.20 0.27 0.08 -0.15 0.07 0.09 0.27 -0.34 -0.03
gj. 0.06 -0.41 0.07 0.07 -0.02 -0.24 -0.07 0.30 -0.03 0.06 -0.05 -0.04
Ai B1(4) B1(5) B1(6) B2(4) B2(5) B2(6) B3(4) B3(5) B3(6) B4(4) B4(5) B4(6) gi.
A1 8.04 13.7 -5.36 5.74 -7.66 -9.96 -2.68 5.74 -2.30 -0.38 -9.96 14.56 0.77
A2 -7.66 3.07 5.74 -5.36 7.66 10.34 3.07 -5.74 2.68 3.44 10.34 -13.00 -1.15
gj. 2.30 -15.70 2.49 2.68 -0.76 -9.19 -2.68 11.49 -1.15 2.30 -1.92 -1.53
表4 亲本的一般配合力相对效应及组合特殊配合力相对效应
通过对试验数据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处理
间及区组间方差均不显著,从而表明F4代即可进
行配合力的测定。
2.2 一般配合力及特殊配合力预测分析
由于处理间及区组间方差均不显著,对不同
世代各组合的小区产量的一般配合力及特殊配合
力做了预测估算。为估算配合力效应值,将表1中
的各杂交组合的平均数归纳成表2。
结果表明,一般配合力平均效应值以 F4代
最高,特殊配合力效应值以 F6代 A1B4为最高
(表 3)。
2.3 配合力的相对效应预测
本试验一般配合力及特殊配合力效应是以总
平均数为基础计算的,而同一试验在不同的环境
下会有不同的平均数。为保证试验的准确性,因
此进行配合力的相对效应分析。分析结果见表4。
一般配合力平均相对效应值F4代最高,所以
F4代即可开始进行配合力的测定,特殊配合力相
对效应以F6表现最高。
3 结论
通过试验分析结果表明,蓖麻测交种的配合
力测定从F4代就可以进行,可边配置组合边进行
配合力测定,以提高蓖麻杂交种育种进程,进而培
育优质、高产、抗逆的杂交种,供生产上使用。
参考文献:
[1] 刘来福,等.作物数量遗传[M].北京:农业出版社,
1984.
[2] 南京农业大学.田间试验和统计方法[M].北京:农业
出版社,1985.
[3] 莫德乐吐,等.蓖麻新品种的合理评价[J].内蒙古农业
科技,2000,(1):26-27. (责任编辑 侯旭光)
表2 亲本的2项分类
!!!!!!!!!!!!!!!!!!!!!!!!!!!!!!!!!!!!!!!!!!!!!!!!!!!!!!!!!!!!!!
!!!!!!!!!!!!!!!!!!!!!!!!!!!!!!!!!!!!!!!!!!!!!!!!!!!!!!!!!!!!!!
1期 李靖霞等:蓖麻测交种配合力测定最佳世代研究 41
(上接3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