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书江西农业学报 2012,24(12) :15 ~ 17
Acta Agriculturae Jiangxi
播种量和施肥对丘陵红壤区裸燕麦产量和主要性状的影响
张 昆,刘小三* ,郑 伟,雷礼文
收稿日期:2012 -09 -13
作者简介:张昆(1984─) ,男,河南商丘人,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作物遗传育种。* 通讯作者:刘小三。
(江西省红壤研究所,江西 南昌 331717)
摘 要:在江西丘陵红壤区研究了不同播种量和施肥对裸燕麦品种白燕 8号和坝莜 6号产量及主要性状的影响。结果表
明:这两个品种的产量差异不显著;不同播种量和施肥对燕麦产量均有极显著的影响;白燕 8 号和坝莜 6 号在播种量 75 kg /
hm2、基肥施复合肥 525 kg /hm2、追肥施尿素和氯化钾各 60 kg /hm2 的条件下可以获得最高的产量。
关键词:丘陵红壤;裸燕麦;播种量;施肥;产量
中图分类号:S512. 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8581( 2012) 12 -0015 -03
Effects of Seeding Rate and Fertilization on Yield and Main Traits
of Naked Oat in Hilly Red Soil Area
ZHANG Kun,LIU Xiao - san* ,ZHENG Wei,LEI Li - wen
( Red Soil Research Institute of Jiangxi Province,Nanchang 331717,China)
Abstract: A field experiment with multi - factor ( variety,seeding rate,and fertilization) design was conducted to study the in-
fluences of seeding rate and fertilization on the yield and main traits of naked oat in hilly red soil area of Jiangxi. The naked oat varie-
ties Baiyan No. 8 and Bayou No. 6 were taken as the test material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yield between these two varieties,while both seeding rate and fertilization very significantly affected the oat yield. The conditions
for the highest yield of Baiyan No. 8 and Bayou No. 6 was obtained as follows: seeding rate 75 kg /hm2,compound fertilizer 525 kg /
hm2 as base fertilizer,and 60 kg /hm2 urea and 60 kg /hm2 potassium chloride as top dressing.
Key words: Hilly red soil; Naked oat; Seeding rate; Fertilization; Yield
燕麦,又叫莜麦,在我国种植历史悠久,以种植裸燕
麦品种为主。在我国日常食用的小麦、稻米、玉米等 9 种
食粮中,以燕麦的经济价值为最高。燕麦经过精细加工
制成麦片后,其食用更加方便,口感得到改善,从而逐渐
成为现代人喜食的低糖、高营养、高能量、保健型杂粮食
品。因此市场对燕麦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其种植比较效
益显著。
燕麦生长喜湿喜肥但耐贫瘠,且耐酸,遍及各山区、
高原和北部高寒冷凉地带,但是在南方丘陵红壤区却少
见种植。江西现有丘陵红壤旱地约 45 万 hm2,具有酸、
瘦、粘、板、旱、蚀等特点,农作物种植产量低,效益差。在
江西丘陵红壤旱地上种植燕麦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广阔的
前景,但是目前在南方燕麦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方面基本
上是空白。因此,针对 2010 年引种试验成功的两个燕麦
品种白燕 8号和坝莜 6号,笔者于 2011年 10月至 2012年
6月期间研究了播种量和施肥对丘陵红壤区裸燕麦产量和
主要性状的影响,以期组装红壤区裸燕麦的高产栽培技
术,为江西丘陵红壤区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技术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江西省红壤研究所旱作
物良种引育中心内,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
19. 5 ℃,≥0 ℃的积温为 6256 ~6530 ℃·d,无霜期 282
d,日照时数 1900 ~2000 h,降雨量 1598 mm,有设施灌溉
条件。试验地土壤系第四纪红色粘土母质发育的红壤旱
地,土层深厚,肥力偏低,持水力弱。前茬作物为春玉米。
试验前多点取耕层 0 ~15 cm土壤的混合土样进行分析,
肥力状况如表 1。
表 1 试验田土壤基本理化性状
土层 / cm pH值 有机质 /(g /kg)全 N/(g /kg) 全 P /(g /kg) 全 K/(g /kg) 速效 N/(mg /kg) 速效 P /(mg /kg) 速效 K/(mg /kg)
0 ~15 5. 236 15. 62 1. 168 0. 686 13. 2 82. 6 38. 6 186. 0
1. 2 供试材料 白燕 8 号和坝莜 6 号是我们分别从吉
林省白城市农业科学院和河北省高寒作物研究所引进的
优质裸燕麦品种,它们在 2010年的丘陵红壤区燕麦品种
比较试验中表现产量较高、生育期适中、主要性状优,具
有较大的推广潜力。
1. 3 试验方法 设品种(代号 A)、播种量(B)、施肥
(C)3个试验因素,其中品种设两个试验水平:A1 为白燕
8号,A2 为坝莜 6 号;播种量设 3 个水平:B1 为 75 kg /
hm2,B2 为 112. 5 kg /hm
2,B3 为 150 kg /hm
2;施肥设 3 个
水平:C1 不施肥,C2 施基肥(复合肥 525 kg /hm
2) ,C3 施
基肥(复合肥 525 kg /hm2)+追肥(尿素和氯化钾各 60
kg /hm2)。上述试验因素和水平共组合成 18 个处理,每
处理 3次重复。采取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小区面积为 16
m2。复合肥是江西贵溪化肥公司生产的“施大壮”牌高
浓度氮磷钾复合肥(15 - 15 - 15) ;尿素纯氮含量为
46%;氯化钾有效成分为 60%。基肥在播种前按小区称
量撒施,追肥在抽穗期施用。
试验采用人工条直播,播期为 2011 年 10 月 26 日,
每小区 10行,行距 0. 4 m。播种后喷施乙草胺以防止杂
草滋生。各处理田间管理一致,于 2012 年 3 月 6 日进行
中耕一次,全生育期未进行锄草和灌溉。田间调查记载
生育期、群体结构;成熟后取样考察经济性状,并每小区
去掉边行后取 10 m2 单独收获测产。应用 DPS 和 EX-
CEL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Duncan法进行
差异显著性测验。
2 结果与分析
2. 1 品种、播种量、施肥对燕麦产量的影响 从表 2 可
以看出,处理组合 A1B1C3 的燕麦产量最高,达到了
2104. 35 kg /hm2,而 A1B1C1 的产量最低,只有 1103. 85
kg /hm2,两者差异极显著。处理 1 ~ 6 的产量都在 1860
kg /hm2 以上,产量水平较高。
表 2 不同处理组合的燕麦产量
处理
号
处理组合
小区产量 / g
Ⅰ Ⅱ Ⅲ 平均
折合产量 /
(kg /hm2)
1 A1B1C3 1920 2210 2180 2103 2104. 35
2 A1B3C3 1860 2110 2020 1997 1997. 70
3 A1B2C3 1960 1880 1980 1940 1941. 00
4 A2B1C3 1840 2000 1950 1930 1930. 95
5 A2B2C3 1820 2020 1860 1900 1900. 95
6 A2B3C3 1790 1960 1840 1863 1864. 20
7 A1B1C2 1680 1650 1700 1677 1677. 45
8 A1B2C2 1580 1690 1620 1630 1630. 80
9 A2B1C2 1570 1640 1680 1630 1630. 80
10 A2B3C2 1520 1590 1420 1510 1510. 80
11 A2B1C1 1580 1420 1510 1503 1504. 05
12 A1B3C2 1440 1480 1510 1477 1477. 35
13 A1B3C1 1320 1360 1340 1340 1340. 70
14 A2B2C2 1320 1280 1360 1320 1320. 60
15 A2B3C1 1330 1300 1210 1280 1280. 70
16 A2B2C1 1220 1200 1250 1223 1224. 00
17 A1B2C1 1120 1320 1210 1217 1217. 25
18 A1B1C1 1090 1140 1080 1103 1103. 85
对不同处理组合的燕麦产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
(表 3)表明:在 3个单因素以及因素间互作效应中,播种
量单因素、施肥单因素、品种 ×施肥互作以及播种量 ×施
肥 ×品种互作对产量的影响效应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
品种与播种量互作的效应达到了显著水平;品种单因素
以及播种量与施肥互作的效应不显著。
表 3 不同处理组合产量水平的方差分析结果
变异来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值 P值
区组 0. 0465 2 0. 0232 4. 3291 0. 0211
A 0. 0110 1 0. 0110 2. 0447 0. 1619
B 0. 1560 2 0. 0780 14. 5260** 0. 0001
C 4. 0597 2 2. 0299 378. 0139** 0. 0001
A × B 0. 0563 2 0. 0281 5. 2416* 0. 0104
A × C 0. 1406 2 0. 0703 13. 0899** 0. 0001
B × C 0. 0422 4 0. 0106 1. 9661 0. 1220
A × B × C 0. 2595 4 0. 0649 12. 0812** 0. 0001
误差 0. 1826 34 0. 0054
总和 4. 9544 53
从表 4和表 5 可以看出,播种量和施肥因素各水平
间的产量差异都达到了显著水平,而播种量水平 B1(75
kg /hm2)与 B2 和 B3 的产量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施
肥水平 C3(基肥:复合肥 525 kg /hm
2 +追肥:尿素和氯化
钾各 60 kg /hm2)与 C2 和 C1 的产量差异也达到了极显
著水平。
表 4 播种量各水平下的燕麦产量差异显著性
播种量水平 产量 /(kg /hm2)
差异显著性
0. 05 0. 01
B1 1658. 55 a A
B3 1578. 60 b B
B2 1528. 05 c B
表 5 施肥各水平下的燕麦产量差异显著性
施肥水平 产量 /(kg /hm2)
差异显著性
0. 05 0. 01
C3 1945. 35 a A
C2 1541. 40 b B
C1 1278. 45 c B
2. 2 品种、播种量、施肥对燕麦主要性状的影响 各处
理组合的燕麦主要农艺和经济性状见表 6。由表 6 可
见,白燕 8号的株高平均为 135. 3 cm,坝莜 6号的株高平
均为 137. 7 cm,两者仅相差 2. 4 cm,说明这两个品种都
属于中秆品种。白燕8号在处理 A1B1C3 的小穗数、单株
粒数、单株粒重以及千粒重都为所有组合最高,特别是小
穗数达到每穗 13. 6个,单株粒重也达到 2. 4 g,其籽粒产
量也是高居首位。说明白燕 8号在 B1(播种量为 75 kg /
hm2)及 C3(基肥:复合肥525 kg /hm
2 +追肥:尿素和氯化
钾各 60 kg /hm2)复合条件下个体发育和籽粒灌浆好,主
要性状优良,可以获得 2104. 35 kg /hm2的最高产量。另
外,白燕 8号和坝莜 6 号在 C3 施肥水平下,3 个播种量
下均能获得突出的有效穗数、小穗数、单株粒数、千粒重
等产量构成因素,从而获得 1850 kg /hm2 以上的产量。
3 结果与讨论
本试验供试的 2个品种的主要性状均比较优异,产
量水平较高,品种间产量差异不显著;但是品种通过与播
种量的互作,就会对产量产生显著性差异,而品种与施肥
互作产生的差异更是极显著,特别是品种、播种量和施肥
61 江 西 农 业 学 报 24 卷
3因素的互作对产量的影响达到了极显著水平。白燕 8
号和坝莜 6 号在 C3 施肥水平条件下,播种量从 75 kg /
hm2 到 150 kg /hm2 都能获得较高的产量,且均极显著高
于不施肥(C1)和单施基肥(C2)下的产量。施肥相比于
不施肥各主要性状都有显著提高;而抽穗期追施尿素和
钾肥相比于单施基肥对有效穗和单株小穗数提高不大,
但对单株产量和千粒重有显著提高。
表 6 不同处理组合的燕麦主要农艺和经济性状
处理号 处理组合 株高 / cm 有效穗数 /(万 /hm2) 小穗数 /(个 /穗) 单株粒数 单株粒重 / g 千粒重 / g
1 A1B1C3 132. 5 4080 13. 6 125. 3 2. 4 20. 9
2 A1B3C3 130. 9 6780 7. 9 75. 6 1. 7 19. 3
3 A1B2C3 134. 2 5520 9. 7 101. 3 2. 1 19. 9
4 A2B1C3 140. 5 3795 10. 5 101. 7 2. 1 20. 8
5 A2B2C3 146. 1 4890 12. 6 85. 3 1. 9 21. 6
6 A2B3C3 145. 6 6390 9. 6 75. 3 1. 6 19. 2
7 A1B1C2 132. 4 3960 13. 1 115. 2 2. 2 20. 4
8 A1B2C2 136. 7 3840 10. 1 102. 9 2. 0 19. 2
9 A2B1C2 140. 3 3660 10. 2 96. 5 1. 9 20. 2
10 A2B3C2 142. 3 5760 9. 1 70. 3 1. 5 18. 8
11 A2B1C1 137. 9 2820 7. 1 89. 2 1. 8 16. 7
12 A1B3C2 129. 8 5685 6. 7 73. 5 1. 7 17. 9
13 A1B3C1 127. 1 4440 6. 3 56. 3 1. 4 16. 8
14 A2B2C2 144. 4 4425 10. 7 92. 3 1. 8 19. 7
15 A2B3C1 137. 6 4620 6. 5 56. 7 1. 4 16. 2
16 A2B2C1 138. 1 3720 9. 1 72. 5 1. 6 16. 9
17 A1B2C1 131. 1 3390 6. 7 86. 5 1. 6 16. 8
18 A1B1C1 129. 6 2790 12. 5 89. 3 1. 8 19. 1
江西丘陵红壤区旱地多为坡耕地,是花生、大豆等主
要油料作物的生产地,地力水平较高,适宜于燕麦生长。
由于目前劳动力成本较高,种植油菜收益较低,因此在冬
季丘陵红壤区旱地基本上闲置不用,造成土地资源的浪
费。农民迫切需要省工、省劳、投入低、产出高、比较效益
较高的冬季作物。根据两年的引种试验结果,种植高产
燕麦就能达到这样的目的。根据本试验的结果和生产实
际得出,燕麦生产上适宜采用的播种量为 75 ~ 105 kg /
hm2,底肥用复合肥 525 kg /hm2,另在抽穗期追施穗肥尿
素和氯化钾各 60 kg /hm2。
参考文献:
[1]杨海鹏,孙泽民.中国燕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9:109
-119.
[2]武永祯,田长叶,赵世峰,等.早熟高产备荒救灾型裸燕麦新品
种坝莜六号的选育及利用[J].河北农业科学,2012,14(12) :
58 -59.
[3]黄相国,葛菊梅.燕麦的营养成分与保健价值探讨[J].麦类作
物学报,2004,24(4) :147 -149.
[4]王艳超,于立河,郭伟,等.不同密度与施肥量对燕麦生长与产
量的影响[J].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0,22(4) :11
-14.
[5]张国胜,李希来,马宗泰,等.播种期和播种密度对“圈窝子”燕
麦产量的影响研究[J].草业科学,2002,19(11) :21 -24.
[6]罗振堂,郭连云,侯万红,等.施肥量对高寒半干旱地区燕麦生
长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1(21) :12681 -12683.
[7]汪新国,吴文革,孔令娟,等.不同播种密度和施肥量对江淮稻
田免耕直播油菜产量形成及农艺性状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
学,2010(27) :14901 -14902.
(责任编辑:黄荣华
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
)
( 上接第 14页)
[10]吴延寿,陈春莲,熊运华,等.植物体内 Na /K转运体研究进
展[J].江西农业学报,2010,22(6) :37 -41.
[11]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第四室.高光效育种浅说[J].农业科
技通讯,1978(1) :21 -22.
[12]王鸣.现代育种学的发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79:
133 -140.
[13]屠曾平.水稻光合特性研究与高光效育种[J].中国农业科
学,1997,30(3) :28 -35.
[14]严建民,焦德茂,朱献玳,等.水稻光合对不同光强的响应及
品种间差异[J].中国水稻科学,1992,6(2) :53 -56.
[15]Maurice S B Ku,Sakae Agaric,Mika Nomura. High Level Ex-
pression of Maize Phosphenolpyruvate Carboxylase in Transgenic
Rice Plants[J]. Nature Biotechnology,1999 (17) :76 -80.
[16]焦德茂,黄雪清.转 C4 光合酶基因水稻株系的抗光氧化特性
[J].植物生理学报,2001,27(5) :393 -400.
[17]蔡耀辉,李永辉,邱箭,等.水稻高光效育种研究进展及展望
[J].江西农业学报,2009,21(12) :26 -29.
(责任编辑:周 军)
7112 期 张昆等:播种量和施肥对丘陵红壤区裸燕麦产量和主要性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