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向日葵小菌核病防治措施的研究



全 文 :第 1 6卷
V
o
l
.
1 6
第 2期
N o
.
2
内 蒙 古 农 牧 学 院 学 报
J ou
rn al of In n
r e
M on g ol :
aIn s ti tu te
of A g
r i eul t
u r e
&A
n in r
a
l H
u s
b
an d ry
1 95 9年 6月
Jun
.
1 9 95
向日葵小菌核病防治措施的研究①②
温埃清 周景武 赵和平
(内蒙古 巴彦淖尔盟植保植检站 , 。 1 5 0 0 。 , 临河 , 第一作者 , 35 岁 , 男 , 农艺师 )
摘要 本文通过对向 日葵小菌核病 ( S d e r o t i ,: i a . , n : , : o : Ja g g e r )的防治措施研究 , 明确
了早期拔除病株 ,收获时及时清理病残秸杆 , 3 年以上轮作 ,迟播种期到 6 月 1 日
左 右 , 采 用 50 % 速克 灵可 湿性 粉剂 3 7 5。一 7 5 0 o m l/ h m , , 50 %强 力杀菌 剂水 剂
3 7 5 0一 7 5 0 0 m l / h m Z ,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
关键词 向 日葵 小菌核病 防治措施
中图资料分类号 5 4 35 · 65 5
向 日葵小菌核病 ( S c l e r o t i n i a , n i n o r Ja g g e r )于 1 9 5 5 年在巴彦淖尔盟的乌拉特中旗首
次发现危害 ,初为零星发生 , 1 9 8 7 年以后发生面积和危害程度迅速扩大 , 至 1 9 90 年发生
范围已扩展到 巴彦淖尔盟的乌拉特中旗 , 乌拉特前旗 ,五原县和杭锦后旗 4 个旗县 , 发生
面积达到 1 . 06 万亩 ,病 区平均发病率 1 0% 左右 ,最高发病率达到 83 % 。 向日葵小菌核病
是由土壤 中菌核萌发菌丝直接侵染向 日葵根和茎部而造成中后期整株枯死的 1 种恶性病
害 , 发病 率几乎等于损失率 ,病 田损失十分严重 ,对全盟的 1 30 余万亩向 日葵的生产构成
威胁 ,对于此病 的研究国内属首次报道 。 为了尽快控制病 情的发展 ,作者将 1 9 9 1 ~ 1 9 9 4
年对该病的防治措施研究情况整理报道如下 :
1 材料与方法
1
.
1 清除病残体防病作用的研究
1
.
1
.
1 菌核生成情况调查 于 1 9 9 1 年秋在乌拉特 中旗德令 山乡水泉村 向日葵小菌核病
发病病 田内按病株病斑的不同高度即病斑高度在 1c0 m 以下为一级 , 10 ~ 2 c0 m 为二级 ,
20 一 35 c m 为三级 , 35 c m 以上为四级分为 4 个病级 ,选择不同级别的病株各 5 株 ,共计 20
株 , 连根带土 。 . 3 m , 又 o . Zm 挖出 , 分别调查地上部茎 内 , 茎外 , 地下部根 内 ,根外和土 中
(包括落地菌核 )5 个部分的菌核数量 。 计算各部位产生的菌核 比例 , 明确人工可清除的菌
核量 。
1
.
1
.
2 生长季拔除病株试验 于 1 9 9 3年在水泉村向 日葵小菌核防治试验基地选择了上
年发病率在 5 %左右的向 日葵 田 。 . 3 h m 2 , 其中 0 . 13 h m , 从 8 月 1 日开始每 l o d l 次进行
① 收稿 日期 : 19 9 4一 1 2一 0 5② 本研究为 内蒙古 自治区科委八 五攻关项 目
第 2期 温埃清等 向日葵小菌核病防治措施的研究
人工拔除病株带出田外深埋 ,共拔 5 次 ,其余 0 . hZ m : 不做处理 , 1 9 9 4 年继续种植向 日葵 ,
观察 2 种地块的发病情况 , 明确生长季拔除病株的防病作用 。
1
.
1
.
3 收获期清洁 田间秸杆残茬防病试验 于 1 9 9 2 年秋在 水泉村选择 了发病率在
2 5%左右的相邻病田 2 块 ,在收获时将其中一块连根清除出田外 · 另一块做为常规种植对
照 , 下年种植向日葵 ,在收获时全田调查发病情况 。
1
.
2 轮作对病害控制作用试验
于 1 9 9 3年在水泉村选择了停种 向日葵 1一 5 年的向 日葵小菌核病 旧病 田各 1 亩 , 再
复种向 日葵后考察发病情况 , 明确轮作的防病作用 。
L 3 播种期与发病及产量的关系
在水泉村选择上年发病较均匀的向 日葵田 3 亩 , 于 1 9 9 1 年和 1 9 9 2 年进行两年的播
期试验 , 播期选择从 4 月 20 日起到 6 月 1 日止每 I Od l 个播期 ,小区面积 0 . 03 h m 2 不设重
复 , 观察发病和产量情况 。
1
.
4 化学防治试验
于 1 9 9 1 年和 1 9 9 2 年使用 50 %速克灵可湿性粉剂 , 50 % 菌灵可湿性 粉剂 ,强 力杀菌
剂 (河北长城化工厂生产 )做 田间小区防病试验 , 试验设计均采用大区对 比试验 , 收获时调
查发病率 。
2 结果与分析
2
.
1 清除病残体的防病作用
2
.
1
.
1 菌核生成情 况 调查结果表明 (表 1) 向 日葵小菌核病病株产生菌核数量很大 , 而
且随着病级的增高产菌核量增大 , 四级病株产菌核量为一级的 5 . 6 倍 ,是二级的 5 . 1倍 ,
随着病级的增高 ,茎 内菌核 比例 明显增高 ,茎 内 、 茎表 、 根 内 、 根表可附着在植株上清理的
菌核比例 占 56 . 9% , 整株拔起时可落入土中的菌核占 43 . 1% , 由此可以推断 , 在秋季及时
的整株清理病株可减少 田间菌核量的 5 6 . 9 %能有效的减轻病害的发生程度 。 生长季中及
时地在病级二级 以前 (病斑在 2 c0 m 以下 )拔 除病株深埋 ,可减少 田间菌核生成量的 80 %
左右 ,即可以减少土壤菌核积 累量的 90 %左右 ,并且 由于早期病株菌核与植株粘附较紧 ,
拔起病株时菌核不易脱落可进一步减少菌核的落土量 , 同时也可减少当年的再侵染机会 ,
起到经济有效的防病作用 。
表 1 菌核生成情况调查表
菌 核 比 例 (% )
病—级 茎内 茎表 根内 根表 落土量 总量粒 /株一 1 7 . 8 1 5 . 8 1 8 . 9 9 . 3 3 8 . 2 2 2 3 . 8二 2 1 . 1 8 . 5 3 . 8 4 . 7 6 1 . 9 2 4 5 . 0三 5 0 . 1 9 . 7 5 . 3 2 . 9 3 1 . 0 4 0 1 . 0四 4 2 . 4 8 . 0 7 . 6 0 . 7 4 1 . 3 1 2 5 0 . 4平均 3 2 . 9 1 0 . 5 9 . 2 4 . 4 4 3 . 1 5 3 0 . 0
内 蒙 古 农 牧 学 院 学 报 5 1 9 9
2
.
1
.
2生长季拔除病株的防病效果 调查结果表明 (表 2 )生长季及时的拔除病株能有
效的控制下年发病率 , 防病效果达 76 . 8% 。 该措施可结合 向日葵的两次整枝等农事活动
进行 , 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
2
.
1
.
3 清除根茬的防病效果 该验结果表明 (表 3 ) ,秋季及时清除 田间秸杆根茬可有效
的缓解病情的发展 ,减轻危害 。
表 2 生长季拔除病株防病效果调查表
处理 1 9 9 2年发病率 1 9 9 3发病率 1 9 9 4 发病率 防效 备注
% % % %
1 9 9 3年拔除 区 5 . 2 1 1 . 2 4 . 2
7 6
.
8 共拔 5 次
对照 区 4 . 8 1 1 . 4 18 . 1
表 3 清除根茬防病调查表
处理 清除前发病率 清除后发病率 发病增长率
% % %
清除 田 2 3 . 0 2 5 . 0 8 . 7
对照 田 2 6 . 0 4 1 . 0 5 7 . 7
2
.
2 轮作对病害的控制作用
试验结果表明 (表 4) 轮作时间长短与病害减退率呈正相关关系 ,轮作 1一 s a 后 田间
发病率分别下降 19 % , 35 % , 49 % , 72 % , 95 % 。 前 3 a 年轮作效应相对较低 , 后 Z a 轮作效
应较高 。 轮作 3 a 右达到显著的防效 ,轮作 a5 可以控制病害 。
表 4 轮作对发病影响调查表
轮作年限 原发病率 (% ) 现发病率 (% ) 发病减退率 (% )
2 4
l 9
1 5
1 9
.
0
3 5
.
5
4 9
.
0
7 2
.
0
9 5
.
0
0.…0OJCg口勺乙乃
2
.
3 播期对病害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 (表 5 ) ,播期越早 ,发病越重 。 6 月 1 日播种防病效果达 7 9 . 4% 。 晚播虽
然对盘粒重有所影响 ,但实测亩产量明显增高 。 根据巴盟地区的种植情况 ,此播期正适合
油葵的播期 , 故此病区在选择向 日葵品种上应提倡种植高产早熟油葵品种 , 使既能防病 ,
又能错开早春春汇用水时期 ,缓解春汇水电紧张的矛盾 。
59第 2 期 温埃清等 向日葵小菌核病防治措施的研究
表 5 不同播期发病情况调查表
发病率 ( % ) 防效 ( % ) 千粒重 ( g ) 盘粒重 ( g ) 实产量 (k g /亩 ) 备注
口 J,自
.0ck.o
l
lQ乙月r口JtL目…7.Qd今山月性匕d45 . 15 . 1 0
5
.
2 0
6
.
1
3 7
.
2
1 1
.
0
3 0
.
7 9
.
7 5
.
0
7 5
.
0
8 5
.
0
7 5
.
0
7 5
.
0
8 5
.
0
8 4
.
0
1 0 0
.
0
1 0 3
.
0
9 1
.
2
1 3 6
.
0
1 2 4
.
0
1 5 0
.
0
1 6 1
.
0
1 6 6
.
0
常规播期
注 :表中数据为 2 年平均数 。
2
.
4 化学防治
采 用 5 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 , 50 %强力杀菌剂 水剂 2 种药剂 防治效果较好 。 其中
5。% 速克 灵可 湿性 粉剂 2 5 0 9 /亩 , 5 0 0 9 /亩 , 防效分 别为 57 % 、 81 % 。 50 %强 力 杀菌剂
2 5 o m l/ 亩 , 50 o m l/ 亩 ,防效分别为 45 . 8% 61 % 。 多菌灵防效较差 。 施药方法采用发病前根
际集中灌药和播种时穴内施药效果较好 。
3 结论与讨论
通过对该病防治措施的研究结果表明 , 向日葵小菌核病病原的存活及致病年限很长 ,
防治难度大 ,属顽 固性病害 ,虽然采用拔除病株清除田间病残 ,轮作 ,调节播期以及化学药
剂 防治均有一定的防效 , 但靠单一措施防治很难彻底控制危害 ,所 以应树立 长期防治观
念 , 设 3~ a5 的防治疗程 , 因地制宜的将多项措施综合配套实施方可控制病害 。 重病 田应
实行 3 a 以上的轮作 ,再连续 2一 3 a 的清 (拔 )除病残体 , 结合适期的晚播早熟油葵 ,病前集
中根际施药病后及时地拔除病株消毁 。 可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 轻发病田可不进行轮作 ,
但要坚持 3 a 左右的清除病残体特别是生长季拔除病株 , 结合晚播种植早熟的油葵和药剂
保护等措施综合应用可控制病害 。
参 考 文 献
1 方中达 . 植病研究方法 . 农业出版社 , 1 9 7 9
2 J
.
R
.
s r e a
d m a n C o n t r o 1 o f P l a n t d i s e a s e s e a u s e d b y s d e r o t in ia s P e e i e s P h y t o P a t h o 1o g y 1 9 7 8
.
6 9 ( 8 )
9 0 4 ~ 9 0 7
3 G
s A b a w i a m d R G G r o g a w E p id e m i o 1g y o f d i s e a s e s e a n s e d b y s d e r o t in ia s p e e ie s p h y t o p a t h a l o g y
1 9 7 9
.
6 9 ( 8 ) 8 9 9~ 9 0 4
C o n t r o l M e a
s u r e s f o r S u n f l o w e
r S c l e r o t i n i a m i n o r D i s e a s e s
W e n A i q i n g Z h o u J i n g w u Z h a o H e P i n g
( S t a t i o n o f P l a n t P r o t e e t i o n & G u a r a : i t i n e o f B a y a n n u o e r L e a g u e
,
I n n e r M o n g o l ia )
A b s t r a e t T h e r e s u l t s f r o m s t u d ie s o n e o n t r o ! m e a s u r e s o f s u n f l o w e r s t e m b a s i e
r o t ( S c l
e r o t i , : i a m i n o
r
J a g g e r ) d i s e a s e i n r e e e n t y e a r s a t B a y a l , n u o e r le a g u e o f In n e r
M o n g o l i a A u t o n o m o u s R e g i o n s h o w e d t h a t p u l l i n g o u t d i s e a s e d p l a n t s a t e a r l y s t a g e
,
r e m o v a l o f p l a n t d e b r i s w h e n t h e e r o p 15 h a r v e s t e d
, r o t a t i o n a l g r o w i n g t h e e r o p a t m o r e
t h a n t w o y e a r s o f i n t e
r v a l
, s e t t i n g t h e s o w i n g t im e t o n e a r t h e f i s t o f J u n e
, u s i n g 5 0 11
t r e a t m e n t o f 5 0% S u m i l e s w p
.
3
.
7 5一 7 . 5 0 k g / hm Z , o r Q ia n g l i f u n g i e id e 5 1. 3 . 7 5一 7 .
s o k g / hm
, e o u ld o b t a i n e d d e s ir a b l e e o n t r o l e f f e e t s
.
K e y w o r d s
: s u n f l o w e r
,
S c l e or t i
n i a m i
, zo r d i s e a s e
, e o n t r o l m e a s u r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