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甘菊下胚轴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



全 文 :第 34 卷 第 3 期
2012 年 5 月
北 京 林 业 大 学 学 报
JOURNAL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Vol. 34,No. 3
May,2012
收稿日期:2011--07--2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871726)、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20070022009)。
第一作者:付建新。主要研究方向:园林植物资源育种。电话:15210505681 Email:fujianxin2008@ sohu. com 地址:100083 北京市清华
东路 35 号北京林业大学 986 信箱。
责任作者:戴思兰,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园林植物遗传育种。电话:010--82371556--8023 Email:silandai@ gmail. com 地
址:100083 北京市清华东路 35 号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本刊网址:http:∥ journal. bjfu. edu. cn
甘菊下胚轴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
付建新 张 超 王 翊 戴思兰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摘要:以甘菊下胚轴为外植体,通过器官发生途径诱导不定芽分化,建立了甘菊下胚轴高效再生体系,为甘菊遗传
转化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结果表明:将甘菊种子播种于 MS 培养基上,置于黑暗条件下培养 7 d 可以迅速获得
大量下胚轴;下胚轴在 MS + 1. 0 mg /L 2,4-D + 0. 5 mg /L 6-BA 的培养基上培养 15 d 后,愈伤组织形成率最高为
86. 66%,愈伤组织呈淡黄色,大小一致;将愈伤组织转接到 MS 培养基中培养 30 d 左右即可分化不定芽,不定芽分
化率达 25. 50%,平均每个外植体产生不定芽数目为 4. 25 个;不定芽在添加 0. 1 mg /L NAA 的 1 /2 MS 培养基中培
养 15 d 后,生根率达到 100%。生根试管苗出瓶后,经过适宜培养,均可以获得健壮的开花植株。
关键词:甘菊;下胚轴;再生体系
中图分类号:S682. 1 + 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1522(2012)03--0091--06
FU Jian-xin;ZHANG Chao;WANG Yi;DAI Si-lan. Establishing an in vitro regeneration system from
hypocotyls of Chrysanthemum lavandulifolium. Journal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2012)34(3)
91--96[Ch,24 ref.]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or Floriculture,College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100083,P. R. China.
An efficient regeneration protocol had been established for plantlet regeneration from hypocotyl-
induced calli of Chrysanthemum lavandulifolium,which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genetic transformation of
C. lavandulifolium. When long hypocotyls from the seeds that germinated in the dark for 7 days were
cultured on the Murashige and Skoogs (MS)medium containing 1. 0 mg /L 2,4-dichlorophenoxyacetic
acid (2,4-D)and 0. 5 mg /L 6-benzyl aminopurine(6-BA)for 15 days,the calli inducing rate could
reach the maximum of 86. 66% . The calli were light yellow with almost uniform size. Following
approximately 30 days of culture on the MS medium,adventitious buds were differentiated. The highest
adventitious bud rate (25. 50%) with an average of about 4. 25 adventitious buds per explant was
obtained from calli cultured on a MS medium without 6-BA. The rooting rate was 100% when the
adventitious buds were cultured on the 1 /2 MS medium supplemented with 0. 1 mg /L naphthaleneacetic
acid (NAA)for 15 days. After acclimatized to greenhouse conditions,normal growth and blossom C.
lavandulifolium plants were obtained.
Key words Chrysanthemum lavandulifolium;hypocotyl;regeneration system
甘菊[Chrysanthemum lavandulifolium (Fisch. ex
Trautv.)Makino]是菊科菊属甘菊系多年生草本植
物,具 有 较 好 的 观 赏 价 值[1], 是 菊 花
(Chrysanthemum × morifolium Ramat.)起源的重要亲
本之一[2]。甘菊为二倍体植物[3--4],倍性较低,遗传
背景比较简单,适合用作菊科植物遗传育种研究的
模式植物[2]。模式植物是植物学研究中的重要试
验材料,研究者可以通过对简单基因组的解析阐明
重要的生物学现象[5]。菊花是重要的观赏植物,由
于其起源的复杂性以及染色体组成的多样性,使得
对其重要观赏性状的解析极为困难。利用遗传背
景相对简单的甘菊开展基础生物学研究,对于解析
菊花中复杂的生物学现象,并以此展开品种改良研
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目前己经针
对甘菊开展了初步研究,包括甘菊栽培繁殖技
术[6],再生及转化体系[7
--8],花发育基因的克隆、表
DOI:10.13332/j.1000-1522.2012.03.015
达及功能验证[9
--10]和抗逆性[11]等,这些研究为甘菊
成为菊科植物研究的模式植物奠定了基础。然而
迄今为止,采用叶片作为外植体进行再生体系的建
立不够稳定,并且获得甘菊再生苗的周期较长,不
利于后期对甘菊进行遗传转化。
下胚轴是植物体上子叶着生处到根尖的一段
分化状态较低的组织,目前已有很多物种如余甘子
(Phyllanthus emblica)[12]、油桃(Prunus persica var.
nectarina)[13]、大叶相思(Acacia auriculaeformis)[14]、
杭白菊 (Chrysanthemum × morifolium)[15]、银白杨
(Populus alba)[16]、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17]、
桃 (Prunus persica )[18]、细 叶 桉 (Eucalyptus
tereticornis)[19]等建立了以下胚轴为外植体的再生
及转化体系。已有研究者[15]发现利用植物下胚轴
作外植体,具有愈伤组织形成率高、不定芽分化频
率高等优点。本研究采用甘菊下胚轴作为外植体,
研究不同生长调节剂种类和浓度组合对甘菊下胚
轴再生的影响,以探索适于甘菊离体再生的优化培
养基,建立甘菊下胚轴高效离体再生体系,研究结
果将为甘菊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奠定基础,对菊科
植物的分子育种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与培养环境
试验所用甘菊种子于 2009 年秋季采自北京林
业大学校园,采种植株生长良好,种子成熟饱满。
组培室温度为(22 ± 1)℃,日光灯光源,光照强度为
2 000 lx,光周期为 16 h 光照 /8 h 黑暗。气候室温
度为(20 ± 1)℃,光照强度为 4 000 lx,长日照光周
期为 16 h 光照 /8 h 黑暗,短日照光周期为 12 h 光
照 /12 h 黑暗。
1. 2 方 法
1. 2. 1 甘菊下胚轴的获得
选取种皮完好、饱满的甘菊种子在超净工作台
上按下列顺序进行表面灭菌:先用 75%的乙醇浸泡
30 s,无菌水冲洗 4 次,然后用 2. 5%的次氯酸钠溶
液处理 10 min,无菌水冲洗 5 次后接种于 MS 培养
基中(蔗糖 3%、琼脂 0. 6%,pH 6. 18)。在组培室
中进行以下 4 个处理:7 d 16 h 光照 /8 h 黑暗培养;
3 d 持续黑暗 + 4 d 16 h 光照 /8 h 黑暗培养;3 d 16
h 光照 /8 h 黑暗培养 + 4 d 持续黑暗培养;7 d 持续
黑暗培养。每个处理接种甘菊种子 20 粒,每个处理
重复 3 次,7 d 后观察各处理甘菊下胚轴的长度
并统计。
1. 2. 2 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的筛选
用手术刀切取长度为 4 ~ 5 mm 的甘菊下胚轴
作为外植体,然后接种到以 MS 为基本培养基、添加
不同质量浓度 2,4-D 和 6-BA 的诱导愈伤组织的培
养基中,2,4-D 质量浓度设置为 0、1. 0、2. 0 mg /L,6-
BA 质量浓度分别为 0、0. 1、0. 5、1. 0 mg /L,共 12 个
处理。置于黑暗条件下培养,15 d 后观察愈伤组织
生长状态并统计形成愈伤组织的外植体数,计算愈
伤组织形成率(愈伤组织形成率 =形成愈伤组织的
外植体数 /接种外植体总数 × 100%)。每个处理接
种甘菊下胚轴 30 个,每个处理重复 3 次。
1. 2. 3 不定芽分化培养基的筛选
将诱导形成的生长状态良好的愈伤组织分别
转接到添加 6-BA 质量浓度依次为 0、0. 05、0. 10、
0. 15 mg /L 的分化培养基中,在 16 h 光照 /8 h 黑暗
条件下诱导分化不定芽。每隔 7 d 继代 1 次,1 个月
后统计并计算不定芽分化率和平均每外植体分化
不定芽数(不定芽分化率 =分化不定芽的外植体总
数 /接种的外植体总数 × 100%,平均每外植体分化
不定芽数 =分化不定芽总数 /分化不定芽的外植体
总数)。每个处理接种甘菊愈伤组织 20 个,每个处
理重复 3 次。
1. 2. 4 生根培养基的筛选
待获得的甘菊不定芽长至 1 cm 左右时,用手术
刀切下甘菊不定芽接种到无植物生长调节剂 MS 培
养基以及添加 NAA 质量浓度分别为 0、0. 1、0. 2、
0. 3 mg /L 的 1 /2MS 培养基中,在 16 h 光照 /8 h 黑
暗条件下诱导不定根。15 d 后统计甘菊不定芽的
生根数和生根率,筛选最佳生根培养基配方。每个
处理接种 10 瓶,每瓶接种 3 个不定芽,每个处理重
复 3 次。
1. 2. 5 试管苗的炼苗及移栽
甘菊不定芽接种至已筛选出的最佳生根培养
基中培养 10 d 后,不定根即可长至 1 cm 左右,将瓶
盖打开,于组培室中炼苗 1 d 后,洗净试管苗根部的
琼脂,移栽到 V(泥炭)∶ V(蛭石)= 1 ∶ 1的甘菊最佳
无土栽培基质中[5],每天喷水 2 次,以保持基质和
空气的湿度,1 周后即可进行常规管理。
1. 3 数据统计及分析
所得数据采用 Microsoft Excel 2007 和 SPSS17. 0
软件进行方差分析与多重比较(邓肯式检验,P =
0. 01) ,百分数经反正弦(y = arcsin x1 /2)转换后再进
行分析和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 1 不同培养条件对甘菊下胚轴长度的影响
统计结果发现,甘菊种子播种在无植物生长调
节剂 MS 培养基中培养 7 d 后,不同光照处理的下胚
29 北 京 林 业 大 学 学 报 第 34 卷
轴长度存在显著性差异,子叶颜色也各不相同(图
1)。7 d 16 h 光照 /8 h 黑暗培养的甘菊下胚轴生长
极为缓慢,长度最短,平均长度仅为 3. 63 mm;3 d 持
续黑暗 + 4 d 16 h 光照 /8 h 黑暗培养和 3 d 16 h 光
照 /8 h 黑暗 + 4 d 持续黑暗培养的甘菊下胚轴生长
速度适中,长度分别为 5. 90 和 13. 97 mm;7 d 持续
黑暗培养的甘菊下胚轴生长迅速,长度最长,下胚
轴平均长度为 16. 62 mm,和其他处理相比均存在极
显著差异(表 1)。因此,为了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
大量下胚轴,宜选择黑暗培养。
表 1 不同光照处理条件对甘菊下胚轴长度及子叶颜色的影响
Tab. 1 Effects of different light treatments on hypocotyl length and cotyledon color of C. lavandulifolium
处理条件 下胚轴长度 /mm 子叶颜色 下胚轴颜色
7 d 16 h 光照 /8 h 黑暗 3. 63 ± 1. 80D 绿色 绿色
3 d 持续黑暗 + 4 d 16 h 光照 /8 h 黑暗 5. 90 ± 2. 38C 绿色 淡绿色
3 d 16 h 光照 /8 h 黑暗 + 4 d 持续黑暗 13. 97 ± 2. 22B 黄色 淡绿色
7 d 持续黑暗 16. 62 ± 2. 48A 黄色 白色
注:同列数值上标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 < 0. 01)。表 2 ~ 4 同此。
A. 7 d 16 h 光照 /8 h 黑暗;B. 3 d 持续黑暗 + 4 d 16 h
光照 /8 h 黑暗;C. 3 d 16 h 光照 /8 h 黑暗 + 4 d 持续黑
暗;D. 7 d 持续黑暗
图 1 不同光照处理条件对甘菊下胚轴长度的影响
Fig. 1 Effects of different light treatments on hypocotyl
length of C. lavandulifolium
2. 2 不同质量浓度 2,4-D 与 6-BA 配比对甘菊下
胚轴形成愈伤组织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2,4-D 与 6-BA 不同质量浓度
组合对甘菊下胚轴愈伤组织形成率影响差异显著
(表 2)。当培养基不添加任何生长调节剂时,愈伤
组织形成率为 0;不添加 2,4-D,单独添加 6-BA,愈
伤组织形成率极低;而单独添加 2,4-D 以及同时添
加 2,4-D 与 6-BA 脱分化效果好,且以 2,4-D 1. 0
mg /L 和 6-BA 0. 5 mg /L 愈伤组织形成率最高,为
86. 63%。对于愈伤组织状态而言,低质量浓度生长
调节剂导致下胚轴褐化,不能形成愈伤组织或形成
的愈伤组织较小;较高质量浓度生长调节剂诱导出
的愈伤组织全部为淡黄色,但大小不一致,整齐性
不好。因此,MS + 2,4-D 1. 0 mg /L + 6-BA 0. 5 mg /
L 为诱导甘菊下胚轴形成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
且愈伤组织全部为淡黄色,大小一致(图 2A)。
表 2 不同质量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诱导下胚轴产生愈伤组织的效率
Tab. 2 Effects of different plant growth regulator combinations on calli induction from hypocotyls of C. lavandulifolium
处理
序号
质量浓度 /(mg·L - 1)
2,4-D 6-BA
愈伤组织
形成率 /%
下胚轴及愈伤组织状态
1 0 0 0 ± 0. 00E 下胚轴全部变为红褐色,下胚轴不增长、增粗
2 0 0. 1 1. 11 ± 1. 92E 下胚轴全部变为红褐色,下胚轴不增长、增粗
3 0 0. 5 1. 11 ± 1. 92E 下胚轴切口处红褐色,愈伤组织小,红褐色
4 0 1. 0 3. 33 ± 0. 00E 下胚轴切口处红褐色,愈伤组织淡黄色
5 1. 0 0 71. 10 ± 9. 62BC 下胚轴切口处褐色,愈伤组织有红褐色和淡黄色 2 种,大小不一致
6 1. 0 0. 1 75. 60 ± 5. 09B 下胚轴切口淡黄色,愈伤组织有红褐色和淡黄色 2 种,大小不一致
7 1. 0 0. 5 86. 63 ± 5. 77A 下胚轴切口淡黄色,愈伤组织全部为淡黄色,大小一致
8 1. 0 1. 0 71. 11 ± 3. 85BC 下胚轴切口淡黄色,愈伤组织全部淡黄色,大小不一致
9 2. 0 0 38. 89 ± 1. 92D 下胚轴增长增粗明显,愈伤组织有红褐色和淡黄色 2 种
10 2. 0 0. 1 63. 33 ± 3. 34C 下胚轴增长增粗明显,愈伤组织全部为淡黄色,大小不一致
11 2. 0 0. 5 73. 33 ± 3. 34BC 下胚轴增长增粗不明显,愈伤组织全部为淡黄色,大小不一致
12 2. 0 1. 0 71. 11 ± 5. 09BC 下胚轴增长增粗不明显,愈伤组织全部为淡黄色,大小不一致
2. 3 不同质量浓度 6-BA 对甘菊不定芽分化的
影响
甘菊下胚轴愈伤组织接种到不定芽分化培养
基中,10 d 后愈伤组织由淡黄色转变为浅绿色或深
绿色(图 2B) ,质地较为致密,表面粗糙的愈伤组织
随后可分化出不定芽,逐渐长成小芽丛(图 2C)。6-
BA 质量浓度对不定芽分化具有显著影响。随着 6-
BA 质量浓度的提高,不定芽分化率及平均每外植
39第 3 期 付建新等:甘菊下胚轴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
体产生不定芽数呈显著性下降趋势(表 3) :当 6-BA
质量 浓 度 为 0. 15 mg /L 时,不 定 芽 分 化 率 为
3. 50%,不定芽玻璃化现象明显,产生的不定芽均为
玻璃化苗;当 6-BA 质量浓度为 0 即直接采用 MS 培
养基时,不定芽分化率最高,为 25. 50%,平均每外
植体产生不定芽数最多,为 4. 25 个。
A.甘菊下胚轴长出的愈伤组织;B.移到光下培养 10 d 变绿的愈伤组织;C. 愈伤组织分化的不定芽;
D.甘菊不定根生长情况;E.无菌苗移栽到气候室中;F.部分开花的甘菊组培苗
图 2 甘菊植株再生的几个阶段
Fig. 2 Several stages of plant regeneration for C. lavandulifolium
表 3 不同质量浓度 6-BA 对甘菊不定芽分化的影响
Tab. 3 Effects of different 6-BA concentrations on adventitious
bud differentiation of C. lavandulifolium
处理
序号
6-BA 质量浓度 /
(mg·L - 1)
不定芽分
化率 /%
平均每外植体
产生不定芽数
1 0 25. 50 ± 5. 40A 4. 25 ± 0. 25A
2 0. 05 17. 50 ± 5. 80B 3. 75 ± 0. 15B
3 0. 10 12. 50 ± 4. 50C 2. 50 ± 0. 12C
4 0. 15 3. 50 ± 0. 00D 0. 75 ± 0. 00D
2. 4 不同质量浓度 NAA 对甘菊不定芽生根的
影响
甘菊组培苗易于生根,不同培养基中甘菊不定
芽生根率均为 100%,生根数、根长差异不显著,但
根系生长状态差异明显(表 4)。MS 培养基中甘菊
根系细长,仅有少量根毛,平均生根数为 7. 10 条,平
均根长为 5. 19 cm(图 3A) ;1 /2MS 培养基中甘菊根
系细长,几乎没有根毛(图 3B)。添加不同质量浓
度 NAA 的 1 /2MS 培养基在生根数、根长 2 个指标
与无植物生长调节剂培养基差异不显著,但根系上
布满根毛,均为有效根,利于甘菊不定芽吸收营养
(图 3C ~ E)。因此,宜选用添加 NAA 的 1 /2MS 培
养基作为甘菊不定芽最佳生根诱导培养基,从节约
成本的角度宜选用 1 /2 MS + 0. 1 mg /L NAA 为甘菊
最佳生根诱导培养基(图 3C)。
表 4 不同培养基对甘菊不定芽生根的影响
Tab. 4 Effects of different media on rooting of adventitious buds for C. lavandulifolium
处理
序号
基本
培养基
NAA 质量浓度 /
(mg·L - 1)
生根数 根长 / cm 生根率 /% 根系生长状态
1 MS 0 7. 10 ± 2. 60A 5. 19 ± 0. 64A 100 细长,少量根毛
2 1 /2MS 0 6. 02 ± 2. 54B 5. 33 ± 0. 91A 100 细长,几乎没有根毛
3 1 /2MS 0. 1 5. 72 ± 2. 80B 3. 34 ± 0. 71B 100 短粗,大量根毛
4 1 /2MS 0. 2 6. 89 ± 2. 32AB 3. 06 ± 0. 52B 100 短粗,大量根毛
5 1 /2MS 0. 3 5. 20 ± 2. 39B 2. 55 ± 0. 56B 100 短粗,大量根毛
2. 5 甘菊再生植株的移栽
当生根培养基中甘菊不定根长至 1 cm 左右时,
于组培室中炼苗 1 d,移栽到 V(泥炭)∶ V(蛭石)=
1∶ 1的甘菊最佳无土栽培基质中[5],10 d 后统计成
活率为 100%(图 2E) ,植株生长健壮。经过 1 个月
长日照养护后,置于短日照条件下培养 45 d 左右,
甘菊如期开花(图 2F)。
3 结论与讨论
目前虽然有对甘菊再生体系的研究[7],但后期
49 北 京 林 业 大 学 学 报 第 34 卷
A. MS 培养基;B. 1 /2MS 培养基;C. 1 /2MS + 0. 1 mg /L NAA 培养基;
D. 1 /2MS + 0. 2 mg /L NAA 培养基;E. 1 /2MS + 0. 3 mg /L NAA 培养基
图 3 不同生根培养基对甘菊不定根的影响
Fig. 3 Effects of different media on rooting of C. lavandulifolium
试验发现以甘菊叶片作为外植体再生时间较长,再
生体系不够稳定,重复及再现性差,从而不利于甘
菊高频转化体系的建立。本试验采用甘菊植物体
上分化状态较低的下胚轴作为外植体,进行甘菊再
生体系的研究,具有愈伤组织形成率高、不定芽分
化频率高等优点。甘菊种子播种于 MS 培养基上,
黑暗条件下培养 7 d 可以获得下胚轴;下胚轴在
MS + 1. 0 mg /L 2,4-D + 0. 5 mg /L 6-BA 的培养基上
培养 15 d 后,可以形成生长状态良好的愈伤组织;
愈伤组织转接到 MS 培养基中培养 30 d 左右即可分
化不定芽;不定芽在添加 0. 1 mg /L NAA 的 1 /2 MS
培养基中培养 15 d 后,即可生根。生根试管苗出瓶
后,经过适宜培养,均可以获得健壮的开花植株。
因此,采用下胚轴作为外植体进行甘菊繁殖所需要
的时间更短,更有利于甘菊的大规模繁殖与栽培。
综上所述,本研究建立了甘菊下胚轴的高效离体再
生体系,这一研究为甘菊下胚轴转化体系的研究奠
定了基础,并对菊科植物的分子育种研究提供了重
要的参考价值。
已有研究表明,选用下胚轴为外植体,具有愈
伤组织形成率高、不定芽分化频率高等优点[15]。刘
娟旭等[14]首次利用大叶相思的下胚轴建立了木本
植物大叶相思的离体再生体系:最佳愈伤组织诱导
培养基为 MS + 2,4-D 1. 0 mg /L 或 1. 5 mg /L + KT
0. 5 mg /L,愈伤组织形成率为 100%;不定芽分化最
佳培养基为 MS + 6-BA 1. 5 mg /L + NAA 0. 2 mg /L,
不定芽再生率为 84. 7%。下胚轴外植体的选用大
大提高了大叶相思的再生效率。张媛等[15]首次建
立了以杭白菊下胚轴为外植体的高频快繁体系:愈
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 MS + IAA 0. 3 mg /L + 6-BA 12
mg /L,愈伤组织形成率为 95%;不定芽分化培养基
为 MS + KT 2 mg /L + NAA 0. 2 mg /L,不定芽再生率
为 62. 5%,不定芽再生频率高且生长健壮。阎国华
等[18]以油桃‘京艳’和‘晚蜜’合子胚下胚轴为外植
体直接再生不定芽,其中适于‘京艳’不定芽再生的
最佳培养基为 G + TDZ 3. 0 mg /L + KT 1. 0 mg /L +
NAA 3. 0 mg /L,不定芽再生率最高为 95. 2%,适于
‘曙光’不定芽再生的最佳培养基为 QL + TDZ 2. 0
mg /L + NAA 0. 5 mg /L,再生率最高为 43. 3%,此研
究为利用基因工程手段改良油桃品质奠定了基础。
从以上研究结果可以看出,不同物种选用下胚轴作
为外植体所需培养基类型、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
及质量浓度、愈伤组织形成率及不定芽再生率均有
很大差别;因此需要根据不同植物材料确定合适的
培养基类型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及质量浓度。
大多数研究均选择 MS 为基本培养基获得了较好的
结果,因此本研究选择 MS 为基本培养基,未对培养
基类型进行研究。本研究选择 2,4-D 和 6-BA 2 种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甘菊下胚轴的愈伤组织诱导效
果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2,4-D 为 1. 0 mg /L、
6-BA 为 0. 5 mg /L 时,愈伤组织出愈率最高,愈伤组
织淡黄色,大小一致,愈伤组织状态最佳。同时在
本试验中还发现,愈伤组织如果继续在此培养基中
生长,则不能再生不定芽,可能与 2,4-D 对不定芽
的抑制作用有关。这一研究结果与刘娟旭等[14]在
大叶相思、黄莺等[20]在石竹(Dianthus chinensis)组
织培养方面的研究结果一致。试管苗玻璃化与植
物生长调节剂[21
--22]、阳离子和凝胶剂的质量浓
度[23]、培养环境[24]等因素有关。本试验采用不同
质量浓度的 6-BA 对甘菊不定芽的分化进行了研
究,添加高质量浓度 6-BA 大大降低了甘菊不定芽
的分化,并加剧了不定芽的玻璃化程度,而直接采
用 MS 培养基时不定芽分化率最高,为 25. 50%。这
可能与前期甘菊下胚轴愈伤组织阶段外植体吸收
了较多植物生长调节剂有关。本研究还发现,由于
甘菊下胚轴愈伤组织诱导阶段外植体吸收的植物
生长调节剂较多,在不定芽分化培养基中,必须及
时转接至低质量浓度培养基以降低植物体内源植
物生长调节剂水平,否则影响不定芽的继续生长,
易产生不定芽过细、节间过短、玻璃化等现象。
研究者通过对下胚轴不同部位的再生效率进
行研究发现,不同部位的下胚轴再生率存在明显差
59第 3 期 付建新等:甘菊下胚轴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
异。岳海英等[13]对油桃下胚轴进行分段试验发现,
只有下胚轴上端靠近子叶的部位能再生不定芽,中
部产生不定芽较少,下部不产生不定芽且容易褐化
死亡。胡海涛等[12]对余甘子下胚轴不同部位不定
芽的再生能力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因此,后
期试验可以对甘菊下胚轴不同部位的再生能力进
行研究,找到再生能力最强的部位,并以此为外植
体进行甘菊下胚轴转化体系的研究。
参 考 文 献
[1] 石铸,傅国勋 .中国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
[2] 戴思兰 .中国栽培菊花起源的综合研究[D]. 北京:北京林业
大学,1994.
[3] 周树军,汪劲武 . 10 种菊属(Dendranthema)植物的细胞学研究
[J].武汉植物学研究,1997,15(4) :289--292.
[4] 汪劲武,杨继,李懋学 . 国产五种菊属植物的核型研究[J]. 云
南植物研究,1991,13(4) :411--416.
[5] 彭玉华,黄河,戴思兰 . 野生植物资源甘菊的研究进展[J]. 中
国园艺文摘,2010,26(10) :63--65.
[6] 王琳琳,孙荣生,戴思兰 . 甘菊无土栽培基质试验分析[J]. 安
徽农业科学,2009,37(29) :14128--14130.
[7] 丁焱,戴思兰 .甘菊再生体系的建立[C]∥张启翔 .中国观赏园
艺研究进展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219--221.
[8] 丁焱,马月萍,戴思兰 . 抗生素对甘菊愈伤组织诱导和再生的
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09,48(5) :1039--1041.
[9] 王琳琳,付建新,戴思兰 . 新的 FLOWERING LOCUS T 同源基
因:甘 菊 ClFT 基 因[J]. 分 子 植 物 育 种,2010,9 (9) :
1062--1064.
[10] MA Y P,FANG X H,CHEN F,et al. DFL,a FLORICAULA /
LEAFY homologue gene from Dendranthema lavandulifolium is
expressed both in the vegetative and reproductive tissues[J].
Plant Cell Reports,2008,27:647--654.
[11] 刘振林,曹华雯,夏新莉,等 . 几种菊科植物 BADH 基因同源片
段的克隆与序列分析[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8,16 (3) :
474--480.
[12] 胡海涛,高月,兰大伟,等 .余甘子下胚轴离体再生体系的优化
[J].园艺学报,2007,34(3) :609--614.
[13] 岳海英,韩明玉,张满让,等 .油桃下胚轴再生植株影响因素的
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5
(11) :156--160.
[14] 刘娟旭,刘玲,王静,等 .大叶相思下胚轴离体培养再生植株的
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08,21(3) :403--406.
[15] 张媛,王康才,汤兴利 . 杭白菊子叶和下胚轴组织培养技术的
研究[J].中草药,2008,39(11) :1721--1723.
[16] 杜敏华,张乃群,高宛莉 . 银白杨下胚轴高频离体再生体系的
建立和优化[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37(1) :122--128,134.
[17] 何云,万光龙,唐桂香,等 .提高甘蓝型油菜下胚轴外植体植株
再生的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6,32
(1) :46--50.
[18] 阎国华,周宇 . 桃幼胚下胚轴高频离体再生[J]. 果树学报,
2002,19(4) :231--234.
[19] PRAKASH M G,GURUMURTHI K. Genetic transformation and
regeneration of transgenic plants from precultured cotyledon and
hypocotyl explants of Eucalyptus tereticornis Sm. using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J]. In Vitro Cell Dev Biol-Plant,
2009,45(4) :429--434.
[20] 黄莺,范燕萍,王文生,等 .石竹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4(1) :50--52.
[21] KATAEVA N V,ALEXANDROVA I G,BUTENKO R G,et al.
Effect of applied and internal hormones on vitrification and apical
necrosis of different plants cultured in vitro[J]. Plant Cell,Tissue
and Organ Culture,1991,27 (2) :149--154.
[22] KADOTA M, NIIMI Y. Effects of cytokinin types and their
concentrations on shoot proliferation and hyperhydricity in in vitro
pear cultivar shoots[J]. Plant Cell,Tissue and Organ Culture,
2003,72 (3) :261--265.
[23] MONSALUD M J,MATHEWS H,LITZ R E,et al. Control of
hyperhydricity of mango somatic embryos[J]. Plant Cell,Tissue
and Organ Culture,1995,42 (2) :195--206.
[24] SAHER S, PIQUERAS A,HELLIN E, et al. Prevention of
hyperhydricity in micropropagated carnation shoots by bottom
cooling:implications of oxidative stress[J]. Plant Cell,Tissue
and Organ Culture,2005,81 (2) :149--158.
(责任编辑 董晓燕)
69 北 京 林 业 大 学 学 报 第 34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