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香港郊野公园薇甘菊的化学防除研究



全 文 :2007年 8月
Aug.2007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JOURNALOFSOUTHCHINANORMALUNIVERSITY
(NATURALSCIENCEEDITION)        
2007年第 3期
 No.3, 2007
收稿日期:2006-12-25
基金项目:香港渔农自然护理署资助项目;广东省林业科技重点攻关资助项目(2000-01);深圳市科技局资助项目
(200001050)
作者简介:黄东光(1962-),男 ,广东龙川人 ,广东省深圳市绿委高级农艺师;周先叶(1964-),男 ,安徽肥西人 ,博士 , 华南
师范大学副教授 , Email:zhouxy@scnu.edu.cn.
*通讯作者
文章编号:1000-5463(2007)03-0109-06
香港郊野公园薇甘菊的化学防除研究
黄东光 1 , 周先叶2* , 昝启杰 3 , 王勇军3 , 廖文波 4
(1.广东省深圳市绿委苗圃场 , 广东深圳 518815;2.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广东广州 510631;
3.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 广东深圳 518040;4.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广东广州 510275)
摘要:在香港郊野公园内选择薇甘菊危害较严重的草灌丛 、灌木林和常绿阔叶林 3种群落类型 ,设置
样地 5 000 m2 ,用 0.05 ~ 0.1g· m-2嘧磺隆对样地中的薇甘菊进行化学防除试验 , 并在施用除草剂
后 3、 5和 14个月跟踪调查施药对薇甘菊的杀灭效果以及对样地中其他植物和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
响.结果表明嘧磺隆对样地中薇甘菊有极好的杀灭效果.施药后 3个月 , 样地中有 45种植物受到了
不同程度的影响 ,占样地内所有种类的 30%.受影响最大的是藤本和草本植物 ,其次是灌木 , 乔木受
影响最小.施药后 14个月 , 乔木和灌木生长正常 , 草本植物基本恢复.施药清除薇甘菊后 , 能大幅
度地增加群落的物种多样性.
关键词:外来入侵植物;薇甘菊;化学防除;嘧磺隆;香港郊野公园
中图分类号:Q948   文献标识码:A
THECHEMICALCONTROLOFMIKANIAMICRANTHA
INTHECOUNTRYPARKOFHONGKONG
HUANGDong-guang1 , ZHOUXian-ye2* , ZANQi-jie3 , WANGYong-jun3 , LIAOWen-bo4
(1.TheNurseryofShenzhenAforestationCommitee, Shenzhen, Guangdong518815, China;
2.SchoolofLifeScience, SouthChinaNormalUniversity, Guangzhou510631, China;
3.Neilingding-FutianNationalNatureReserve, Shenzhen, Guangdong518040, China;
4.SchoolofLifeScience, ZhongshanUniversity, Guangzhou510275, China)
Abstract:Threetypesofcommunityof5 000 m2 , whereherbaceousscrub, shrubforest
andevergreenbroad-leavedforestweredamagedbyM.micrantha, wereestablishedinthe
CountryParkofHongKong.Theherbicidesulfometuron-methy(concentration0.05 ~ 0.1
g· m-2)wastestedtokilM.micrantha.Theefectofherbicidesulfometuron-methy
kilingM.micranthaanditsinfluenceonotherplantsandspeciesdiversityincommunities
wereanalyzed.Theresultshowedthatsulfometuron-methycouldkilM.micranthaefec-
tively.45 speciesofplants(30%ofthoseinplots)wereafectedindiferentdegreebythe
herbicideafterhavingsprayedtheherbicidefor3 months.Lianaandherbswereafected
hardestbytheherbicide, whileshrubsandtreeswereafectedslightly.Afterhavingthe
herbicidebeensprayedfor14 months, shrubsandtreeswithspotedanddeadleavesgrow
normaly, andwitheredherbshaverenewed.Thespeciesdiversityofthecommunitieshas
increasedgradualyafterM.micranthawerekiledbytheherbicide.
Keywords:exoticinvasiveplant;Mikaniamicrantha;chemicalcontrol;sulfometuron-
methyl;CountryParkofHongKong
  薇甘菊(MikaniamicranthaH.B.K.)是菊科假泽兰属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 ,原产中 、南美
洲 ,现已广泛分布于东南亚 ,是危害经济作物和森林植被的主要害草 [ 1 -5] .根据香港植物标本
记载 ,最早的薇甘菊标本是 1884年采自香港动植物园引种栽培的 , 1919年在歌赋山采到野生
的薇甘菊标本 ,直至 20世纪 80年代开始蔓延并造成严重危害至今 [ 5] .在 20世纪 80年代末
至 90年代初侵入广东沿海地区 ,现在深圳已形成严重的危害 [ 6-9] .
目前 ,化学防除仍是控制薇甘菊的主要方法.早在 1968年 , Duta等开始薇甘菊化学防除
的研究 [ 10] , Ipor和 Price等也进行了一系列薇甘菊化学防除的研究[ 11, 12] .胡玉佳等报道了薇
甘菊种子及幼苗对兰达 、草坝王 、毒莠定和恶草灵等除莠剂的反应[ 2] ,昝启杰等也用 2, 4-D、
草甘膦 、森泰 、森草净等除草剂对薇甘菊做了杀灭试验[ 13, 14] ,黄华枝等研究了 3种苯氧羟酸类
除草剂对薇甘菊防除的效果[ 15] .
本实验通过对香港郊野公园薇甘菊的化学防除研究 ,为香港地区进行薇甘菊危害的治理
提供一个安全有效的措施.
1 研究地区的自然概况
香港位于季风气候区 ,年平温度 22.8℃, 1月最冷 ,月平均温度 15.6℃, 7月最热 ,月平均
温度 28.6 ℃;年平均降雨量2 214 mm,干湿季明显 , 80%以上的降雨主要集中于 4 ~ 9月;年平
均湿度 78%.香港的地带性植被为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 16] .
研究样地位于香港大尾督郊野公园所属的山寮 ,周围为低山地形.山脚为植被较好的风
水林 ,属于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 ,山坡 200m以上为植被稀疏的草灌丛.样地选择该地具
有代表性的草灌丛 、灌木林和常绿阔叶林 3种群落类型.草灌丛样地 200 m2 ,草本层盖度为
100%,灌木层盖度为 15%,无乔木层 ,以草本植物臂形草(Brachiariasubquadripara)、三裂叶野
葛(Peuerariaphaseoloides)占优势 ,上层稀疏分布的灌木主要是马缨丹(Lantanacamara)和黄
荆(Vitexnegundo),为臂形草 +三裂叶野葛 -马缨丹 +黄荆群落.灌木林样地 1 500 m2 ,草本
层盖度为 30%,灌木层盖度为 65%,乔木层盖度为 8%.以灌木层植物马缨丹 、牡荆(Vitexne-
gundovar.cannabifolia)占优势 ,上层稀疏的乔木主要是朴树(Celtissinensis)、布渣叶(Microcos
paniculata),高度仅 3 ~ 5 m,草本层无明显的优势种 ,为马缨丹 +牡荆 -朴树 +布渣叶群落.
常绿阔叶林样地 3 300 m2 ,乔木层盖度为 70%,灌木层盖度为 10%,草本层稀疏 ,藤本较多 ,主
要有刺果藤(Bytneriaaspera)、花椒簕(Zanthoxylumscandens)、龙须藤(Bauhiniachampioni).
上层乔木(11 ~ 15 m)优势种是樟树(Cinnamomumcamphora)、朴树 ,中层乔木(6 ~ 10 m)优势
种有鸭脚木(Schefleraoctophyla)、银柴(Aporosachinensis),下层乔木(3 ~ 5 m)优势种有布渣
叶 、土密树(Brideliatomentosa),为樟树 +朴树 -鸭脚木 +银柴 -布渣叶 +土密树群落.
110 华 南 师 范 大 学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2007年
2 研究方法
2.1 样地设置
2002年 4月 3 ~ 5日 ,对香港郊野公园受薇甘菊危害的地段进行了初步的调查 ,在基本了
解郊野公园受薇甘菊危害总体情况的基础上 ,于 2002年 6月 15 ~ 16日 ,在大尾督郊野公园所
属地山寮 ,选择薇甘菊危害严重的地段设置 2块相邻的样地 ,一块样地长 100m,宽 25 m,面积
2 500 m2 ,另一块样地长 50 m,宽 50 m,面积 2 500 m2 ,样地总面积 5 000 m2.样地的边界用木
桩和塑料绳作标记 ,并在样地靠近路的边界处设立了告示牌.
2.2 取样调查方法
在设置的5 000 m2的 2块样地中 ,按 10 m×10 m划分为 50个相邻格子的小样方 ,对每个
小样方进行植物调查.
施药前对样地中的乔木 、灌木 、草本和藤本植物以及各类植物受薇甘菊的危害程度进行全
面调查和记录.对每个小样方中高度 1.5 m以上的乔木进行每木调查 ,对灌木进行每丛调查 ,
对草本和藤本植物进行每种调查.分别于施药后 3、5、14个月对每个小样方中的乔木 、灌木 、
草本和藤本植物的变化以及对除草剂的反应进行跟踪调查和记录.
2.3 除草剂的选择与施药方法
通过试验和比较研究 ,嘧磺隆(商品名称为森草净)已在深圳地区用于薇甘菊的防除 ,效
果显著 [ 13] .选定嘧磺隆对香港郊野公园薇甘菊进行化学防除研究.
施药方法:将 70%的嘧磺隆粉剂溶解在清水中 ,利用喷雾器直接对薇甘菊叶面 、茎干进行
喷洒 ,用药量为 0.05 ~ 0.1 g·m-2(有效成分)[ 14] .
3 结果与分析
3.1 对薇甘菊的防除效果
2002年 6月 18 ~ 19日 ,对样地内薇甘菊进行第 1次全面施药 , 2002年 10月 3 ~ 4日 , 施
药后 3个月对样地进行了第 2次调查 , 结果从总体来看群落中的薇甘菊 95%以上被杀死 , 其
中草本群落中的薇甘菊 98%被杀死 , 灌木群落中的薇甘菊 95%被杀死 ,乔木群落中的薇甘菊
90%以上被杀死.调查发现未杀死的少量薇甘菊是第 1次施药漏喷所致 ,并对少量漏喷药的
薇甘菊进行补喷.2002年 11月 26 ~ 27日 , 施药后 5个月对样地进行了第 3次调查 , 未见有
薇甘菊恢复 ,少量漏喷的薇甘菊在补施药后 2个月基本上被全部杀死.2003年 8月 7 ~ 9日 ,
施药后 14个月对样地进行了第 4次调查 , 尚未见薇甘菊恢复 ,但发现有少量薇甘菊的实生苗
(由种子萌发产生), 是样地外薇甘菊种子传播的结果.从施药后 1年多的跟踪调查结果来
看 , 施药对薇甘菊达到了较好的防除效果.
3.2 对其他植物的影响
2002年 6月 ,在对薇甘菊进行第 1次全面施药前 ,对样地中的植物组成及受薇甘菊的危
害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施药后 3个月对样地进行了施药后的第 1次复查 ,重点调查第 1次
施药后样地中除薇甘菊外的其它植物受化学药剂影响的程度及恢复情况 ,结果见表 1.
  样地中共有 150种植物 ,大多数种类未受化学药剂的影响.有 45种植物受不同程度的影
响 ,其中 12种仅出现药斑 , 7种出现枯叶 , 22种出现枯枝但又出现萌生现象 ,有 4种出现枯死.
其中受影响较大的草本植物为臂形草 ,大量枯死.受一定影响的灌木主要为马缨丹 ,近 1 /3枝
111第 3期 黄东光等:香港郊野公园薇甘菊的化学防除研究
表 1 施药后样地中其他植物受影响的程度及其恢复状况
植物名 拉丁学名 性状 施药后不同时间的影响程度及恢复情况施药后 3个月 施药后 5个月 施药后 14个月
对叶榕 Ficushispida T 2, 3 3 部分恢复
布渣叶 Microcospaniculata T 1 1 恢复
漆树 Rhussuccedanea T 1 1 恢复
血桐 Macarangatanarius T 1 1 恢复增加
黄金间碧竹 BambusaVulgarisvar.vittata T 1, 2 2 恢复
马缨丹 Lantanacamara S 2, 3, 4 2, 3 大部分恢复
黄荆 Vitexnegundo S 1, 2 1 恢复
牡荆 Vitexnegundovar.cannabifolia S 1 部分恢复 恢复
黄葵 Abelmoschusmoschatus S 1, 2 1 恢复
苎麻 Boehmerianivea S 2 2 部分恢复
毛果算盘子 Glochidioneriocarpum S 1 1 恢复
鲫鱼胆 Maesaperlarius S 1 部分恢复 恢复
五指毛桃 Ficushirta S 1 1 恢复
类芦 Neyraudiareynaudiana S 2, 3 3 部分恢复
荻芦 Arundodonax S 1, 2, 3 部分恢复 恢复
千里光 Senecioscandens S 3 部分恢复 恢复
臂形草 Brachiariasubquadripara H 3, 4 3 部分恢复
少花龙葵 Solanumphoteinocarpum H 1, 2, 3, 4 1, 2, 3 恢复
恒河山绿豆 Desmodiumgangeticum H 1 1 恢复增加
野苦荬 Sonchusarvensis H 4 4 恢复
酢浆草 Oxaliscorniculata H 3 3 恢复
鬼针草 Bidensbipinnata H 3 3 恢复增加
水蔗草 Apludamutica H 2, 3 3 恢复
野苋 Amaranthusviridis H 1, 2, 3 2 恢复
火炭母 Polygonumchinense H 1, 2, 3 部分恢复 恢复增加
胜红蓟 Ageratumconyzoides H 2 2 恢复
芒 Miscanthussinensis H 2 2 部分恢复
海芋 Alocasiamacrorrhiza H 1, 2 1 恢复
文殊兰 Crinumasiaticum H 1 部分恢复 恢复
剑叶凤尾蕨 Pterisensiformis H 1 部分恢复 恢复
白鹤藤 Argyreiaacuta V 2, 3 部分恢复 恢复增加
五爪金龙 Ipomoeacairica V 1, 2, 3 恢复 恢复增加
三裂叶野葛 Peuerariaphaseoloides V 1, 2, 3 部分恢复 恢复增加
野葛 Puerarialobata V 1, 2, 3 部分恢复 恢复增加
鸡矢藤 Paeseriascandens V 2, 3 部分恢复 恢复增加
蟛蜞菊 Wedeliachinensis V 3 3 大部分恢复
轮环藤 Cycleabarbata V 3 3 恢复
牵牛 Pharbitisnil V 3 部分恢复 恢复
山绿豆 Desmodiumreticulatum V 2, 3 3 恢复增加
乌敛莓 Cayratiajaponica V 2, 3 部分恢复 恢复
薯蓣 Dioscoreabatatas V 1, 2, 3 2, 3 部分恢复
圆叶牵牛 Pharbitispurpurea V 1, 2, 3 部分恢复 恢复
番薯 Ipomoeabatatas V 2, 3 2 部分恢复
小叶海金沙 Lygodiummicrophylum V 1 1 恢复
酸藤子 Embelialaeta V 1 1 恢复
 注:T:乔木;S:灌木;H:草本;V:藤本;1:具药斑;2:具枯叶;3:具枯枝;4:枯死.
112 华 南 师 范 大 学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2007年
条枯死 ,但大多正在萌生恢复.受影响的藤本主要是三裂叶野葛 ,形成大量枯叶 ,少数枯死萌
生.乔木树种绝大多数未受影响 ,仅有少数具药斑 ,其中对叶榕(Ficushispida)有部分枝条枯
死.在施药后 5个月和 14个月分别对样地进行了 2次复查 ,主要调查已受化学药剂影响的植
物其恢复情况.施药后 5个月 ,受药剂影响的植物 ,叶面上的药斑没有扩大 , 药剂造成的枯叶
大多开始凋落 , 灌木马缨丹部分枯死的枝条萌发恢复良好 ,枯死的草本植物开始恢复.施药
后 14个月 ,乔木和灌木叶子上的药斑以及药剂造成的枯叶基本不见 , 植物生长茂盛 , 草本植
物基本恢复.
从受影响的种类来看 ,施药对样地中的 45种植物产生不同程度上的影响 ,占样地内所有
种类的 30%.受影响最大的是藤本植物和草本植物 ,其中藤本植物 15种 , 占藤本植物的
48.4%;草本植物 14种 ,占草本植物的 46.7%;灌木种受中等程度的影响 , 11种灌木受影响 ,
占灌木种的 26.8%.乔木种受影响最小 ,仅 5种乔木受影响 ,占乔木种的 10.4%.从受影响的
程度来看 ,乔木和灌木种受施药影响的程度较轻 ,主要是具药斑和具枯叶所占的比例较高 ,而
具枯枝和枯死所占的比例较低 ,乔木无枯死 ,灌木仅马缨丹因薇甘菊覆盖太厚 ,有些地方过量
喷药 ,从而致使少量马缨丹枯死.草本植物受施药的影响程度最重 ,其中枯死比例最高 ,枯死
的 3种是臂形草 、少花龙葵(Solanumphoteinocarpum)、野苦荬(Sonchusarvensis),其中少花龙葵
和野苦荬在群落中的多度较小 ,对群落组成影响不大 ,而臂形草在群落的草本层中多度大 ,对
草灌丛群落的组成和结构产生较大的影响 ,但臂形草枯死后群落中出现了大量乔木和灌木的
幼苗 ,加快了草灌丛群落的演替速度.施药对藤本植物的影响也较大 ,除杀死藤本薇甘菊外 ,
也造成野葛(Puerarialobata)、三裂叶野葛 、薯蓣(Dioscoreabatatas)等藤本植物部分枯死 , 1年
后样地中白鹤藤(Argyreiaacuta)、五爪金龙(Ipomoeacairica)、鸡矢藤(Paeseriascandens)等藤
本植物的盖度增加 ,且超过了施药前这 3种藤本植物的盖度总和.但藤本植物是群落中的层
间植物 ,对群落的结构和外貌不会产生大的影响.
总之 ,施药对在群落中起决定作用的乔木和灌木种的影响很小 ,仅对在群落的组成和结构
中作用较小的草本和藤本种类产生一定的影响 ,而且受影响的草本和藤本植物又能在短期内
快速的恢复 ,由此可见 ,用嘧磺隆治理薇甘菊对群落中的其他植物是比较安全的.
3.3 对群落的影响
施药后对草灌丛群落的影响很大 ,施药前群落的优势种为臂形草 、三裂叶野葛 、马缨丹和
黄荆 ,施药后 14个月草灌丛群落的优势种变为白鹤藤 、五爪金龙和黄荆 ,主要是由于药物对臂
形草及马缨丹产生一定的影响.施药后对灌木林群落的影响不大 ,优势种的组成基本未变 ,灌
木层还是马缨丹 、牡荆占优势 ,只是薇甘菊杀死后 ,灌木层植物被从厚厚的薇甘菊盖被中释放
出来 ,同时五爪金龙 、白鹤藤和鸡矢藤等藤本植物明显增加.施药后对常绿阔叶林群落的种类
组成 、群落结构和外貌没有影响.
3.4 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施药前后样地内的植物种类的变化情况见表 2.施药后 3、5和 14个月的各次样地调查中
发现新出现了大量的植物幼苗 ,施药清除样地中的薇甘菊后 3个月 ,样地中更新出现了 65种
植物幼苗 ,其中有 18种是施药前样地中没有的种类 ,群落的物种数由 150种增加到 168种 ,增
加了 12%.施药后 14个月 ,样地中更新出现了 81种植物幼苗 ,其中有 39种是新增的种类 ,群
落的物种数由施药前的 150种增加到 189种 ,增加了 26%.由此可见 ,施药清除薇甘菊后 ,能
大幅度地增加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其中新出现的乔木幼苗 ,如大量的银合欢(Leucaenaglauca)
113第 3期 黄东光等:香港郊野公园薇甘菊的化学防除研究
幼苗 ,较多的朴树 、樟树 、银柴 、山乌桕 (Sapiumdiscolor)、龙眼 (Dimocarpuslongan)、血桐
(Macarangatanarius)、野漆树(Rhussuccedanea)和土密树等树种的幼苗 ,这些多为南亚热带常
绿阔叶林次生演替系列中演替早期的阳生性树种 ,有利于受损植被的自然恢复.
表 2 施药前后样地内的植物种类的变化
样地内植物种数 施药前 施药后 3个月 施药后 5个月 施药后 14个月
乔木种 48 49 50 52
灌木种 41 45 45 49
草本种 30 37 38 46
藤本种 31 37 37 42
总计 150 168 170 189
4 讨论
在广东内伶仃岛的研究表明 , 0.01 ~ 0.1 g· m-2的嘧磺隆用量对薇甘菊有极好的杀灭效
果 , 且对岛上大多数木本 、藤本和草本植物都较安全[ 14] .从香港 5 000 m2的试验结果看 , 0.05
~ 0.1 g·m-2的嘧磺隆用量 ,可以彻底杀灭薇甘菊 ,整个群落内薇甘菊的杀灭率达 95%以上 ,
且持续 1年以上.特别是在乔木林和灌木林中的薇甘菊的杀灭率更高 ,草丛中的薇甘菊杀灭
率低一些 ,但也可达 90%,主要是因为薇甘菊和其它草本植物混生在一起 ,喷药时因其它植物
的遮蔽而难以完全 、全面受药 ,少数薇甘菊因不能被喷到药而得以存活.在乔木林和灌木林
中 ,施药者如果不漏喷 ,可达到对薇甘菊 100%的杀灭率.
施药前大量的薇甘菊是覆盖在群落的灌木层上 ,形成连片的厚厚的盖被 ,严重影响群落灌
木层中灌木的生长 ,同时也严重影响灌木层中乔木幼苗的生长和更新 ,阻止了森林群落的演
替.薇甘菊在群落中通过灌木层为阶梯 ,爬上乔木下层 ,最终又爬上乔木上层 ,使群落中一片
一片的乔木被薇甘菊覆盖 ,影响群落冠层的结构 ,严重的地段已出现群落的逆行演替.施药杀
死薇甘菊后 ,灌木层和乔木层上厚厚的盖被被揭去 ,生态位重新释放 ,使群落中的乔木种和灌
木种类继续沿自然演替的方向发展.施药后 3 ~ 14个月 ,群落中更新产生了大量的植物幼苗 ,
虽然是草本和藤本植物的幼苗占多数 ,但群落中更新产生了一定数量的朴树 、樟树 、银柴 、山乌
桕 、龙眼 、血桐 、野漆树 、土密树等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次生演替系列早期的阳生性树种的幼
苗 ,将有助于促进群落的自然演替.
参考文献:
[ 1]  SWARMYPS.WeedpotentialofMikaniamicranthaH.B.K.anditscontrolinfolowaftershiftingagriculture
innortheastIndia[ J] .AgriculturalEcosystemEnvironment, 1987, 18(3):195-204.
[ 2]  胡玉佳 , 毕培曦.薇甘菊生活史及其对除莠剂反应的研究 [ 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1994, 33
(4):88-95.
[ 3]  孔国辉 , 吴七根 ,胡启明 ,等.薇甘菊(MikaniamicranthaH.B.K.)的形态 、分类及生态资料补记 [ J] .热
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 2000, 8(2):128-130.
[ 4]  李鸣光 , 张炜银 ,廖文波 ,等.薇甘菊研究历史与现状 [ J] .生态科学 , 2000, 19(3):41-54.
[ 5]  王伯荪 , 廖文波 ,昝启杰 ,等.薇甘菊 Mikaniamicrantha在中国的传播 [ 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3, 42(4):47-54.
(下转第 131页)
114 华 南 师 范 大 学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2007年
大的建模功能及简单易用性 ,在我国生态学研究的应用将具有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 1]  DENNINGPJ.Computingtheprofession[ C] ∥GreeningT.ComputerScienceEducationinthe21stCentury.
NewYork:Springer, 2000:27-46.
[ 2]  FORRESTERJW.Fromtheranchtosystemdynamics:Anautobiography[ C] ∥ BEDEIANAG.Manage-
mentLaureates:AColectionofAutobiographicalEssays.Greenwich:JAIPress, 1992:343-369.
[ 3]  GERTSEVAVV, SCHINDLERJE, GERTSEVVI, etal.Asimulationmodelofthedynamicsofaquatic
macroinvertebratecommunities[ J] .EcolMod, 2004, 176(1):173-186.
[ 4]  HIGGINSSI, TURPIEJK, COSTANZAR, etal.Anecologicaleconomicsimulationmodelofmountainfyn-
bosecosystemsdynamics, valuationandmanagement[ J] .EcolEcon, 1997, 22(2):155-169.
[ 5]  COSTANZAR, GOTTLIEBS.ModellingecologicalandeconomicsystemswithSTELLA:PartI[ J] .Ecol
Mod, 1998, 112(2):81-84.
[ 6]  RICHMONDB.AnIntroductiontoSystemThinking[ M] .Lebanon:IseesystemsInc, 2004:3-44.
[ 7]  王其潘.系统动力学 [ M] .修订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1994:25-27.
[ 8]  孙儒泳.动物生态学原理 [ 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03:173-330.
[ 9]  FARMANJC, GARDINERBG, SHANKLINJD.LargelossesofthetotalozoneinAntarcticarevealseasonal
ClOx/NOxinteraction[ J] .Nature, 1985, 315:207-210.
[ 10]  BRUNEWH, TOOHEYDW, ANDERSONJG, etal.InsituobservationsofClOintheArcticStrato-
sphere:ER-2 aircraftresultsfrom590Nto800Nlatitude[ J] .GeophysResLet, 1990, 17(4):505-508.
[ 11]  严 旬.野生大熊猫现状 、面临的挑战及展望 [ J] .兽类学报 , 2005, 25(4):402-406.
[ 12]  袁重桂 ,胡锦矗 , 孙儒泳.大熊猫具时滞的种群离散增长模型 [ 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 1997, 18(2):85
-89.
[ 13]  夏武平 ,胡锦矗.由大熊猫的结构看其种群发展趋势 [ J] .兽类学报 , 1989, 9(2):87-93.
【责任编辑 成 文】
(上接第 114页)
[ 6]  黄忠良 , 曹洪麟 ,梁晓东 ,等.不同生境和森林内薇甘菊的生存与危害状况 [ 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
2000, 8(2):131-138.
[ 7]  昝启杰 , 王勇军 ,王伯荪 ,等.外来杂草薇甘菊的分布及危害 [ J] .生态学杂志 , 2000, 19(6):58-61.
[ 8]  冯惠玲 , 曹洪麟 ,梁晓东 ,等.薇甘菊在广东的分布与危害 [ 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 2002, 10(3):263.
[ 9]  周先叶 , 昝启杰 ,王勇军 ,等.薇甘菊在广东的传播及危害状况调查 [ J] .生态科学 , 2003, 22(4):332.
[ 10]  张炜银 ,王伯荪 , 廖文波 ,等.外域恶性杂草薇甘菊研究进展 [ J] .应用生态学报 , 2002, 13(12):1684.
[ 11]  IPORIB, PRICECE.Theeffectofshadeonuptake, translocation, distributionandactivityofimazapyron
MikaniamicranthaH.B.K.[ J] .JournalPlantProtectionintheTropics, 1992, 9(2):161-168.
[ 12]  IPORIB, PRICECE.Uptake, translocationandactivityofparaquatonMikaniamicranthaH.B.K.grown
indiferentlightconditions[ J] .InternationalJournalPestManagement, 1994, 40(1):40-45.
[ 13]  昝启杰 ,王勇军 , 梁启英 ,等.几种除草剂对草薇甘菊的杀灭试验 [ J] .生态科学 , 2001, 20(1, 2):32.
[ 14]  王勇军 ,昝启杰 , 王彰九 ,等.入侵杂草薇甘菊的化学防除 [ J] .生态科学 , 2003, 22(1):58-62.
[ 15]  黄华枝 ,赵京斌 , 黄炳球 ,等.3种苯氧羧酸类除草剂草防除薇甘菊药效研究 [ 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4, 25(1):52-55.
[ 16]  管东生.香港山坡地草本 、灌木群落的植物能量生产 [ J] .应用生态学报 , 2001, 12(3):374-378.
【责任编辑 成 文】
131第 3期 成洪山等:系统动力学软件 STELLA在生态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