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潞西市薇甘菊危害现状及其防控措施



全 文 :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H.B.K.)属菊科 ,
假泽兰属, 原产于中美洲和南美洲, 现广泛分布于
东南亚各国。 我国香港、 广东、 海南、 台湾等地均
有入侵, 是一种危害严重的外来入侵生物。 薇甘菊
对自然植被、 人工林园绿地、 果园、 农场等绿地生
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被称为 “植物杀手” [1]。
潞西市地处中国西南边陲, 与缅甸接壤, 薇甘菊的
扩散蔓延已对该市农业、 林业、 草场及生物多样性
造成危害和损失, 调查其分布区域面积、 危害方式
和程度, 评估其对农业和物种多样性的经济与生态
影响, 提出相应的控制和防范策略, 对保障农业可
持续发展、 生态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1 生物学特性
薇甘菊属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 茎细长, 匍匐
或攀缓生长, 分枝极多。 须根, 茎有浅沟及棱, 且
老茎能长不定根; 叶对生, 长5~13㎝, 基部心形
或戟形; 花白色, 呈圆柱形或管状, 头状花序, 雌
雄同花, 长 5.3~6.0mm, 直径 13~20 mm; 果实
性状为长椭圆形, 千粒重 0.0892g, 黑色, 有毛,
可借风力进行远距离传播[2]; 可进行有性和无性繁
殖, 种子量大, 存活率高, 断茎可长出大量须根,
能长成新的植株。 薇甘菊喜光好湿热性, 适宜在阳
光充足湿热和土壤疏松有机质丰富的环境中生长[3,4]。
在热带、 亚热带高温多雨气候条件下, 四季常绿,
常生长于林地边缘、 荒弃农田、 路边、 疏于管理的
果园、 水库、 水沟边、 湿地边, 并以攀援覆盖或匍
匐覆盖方式进行生长蔓延[5,6]。
2 危害状况
2. 1 入侵现状
薇甘菊于20世纪80年代初传入潞西市, 其生
态适应幅度较宽, 分布海拔 3000m以下, 其中在
潞西市主要分布海拔为530~1450m, 每年以10~
潞西市薇甘菊危害现状及其防控措施①
李艳美②
(潞西市土壤肥料工作站 云南潞西 678400)
摘 要 通过调查阐述了有害入侵杂草薇甘菊的生物学特性、 入侵危害机理及其在潞西市的分布和危害, 综合
分析已开展的薇甘菊人工、 化学、 生态等防治防控措施, 并提出在薇甘菊防控中部门组织、 建立预警机制、 宣
传教育、 加强检疫等建议措施。
关键词 薇甘菊 ; 危害 ; 现状 ; 防控措施
分类号 Q949.783.5; S89
Harm Status of Mikania micrantha and Prevention-Control Measures in Luxi City
LI Yanmei
(Luxi Soil Fertilizer Workstation, Luxi, Yunnan 678400)
Abstract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echanism of invasion as well as distribution and harm of
osmund chamomile in Luxi City are expounded. This paper also present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n
the results of artificial, chemical and ecological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The paper suggests that
Prevention and Control Department should take such necessary measures as establishing early warning
system, popularizing education and strengthening quarantine.
Keywords Mikania micrantha ; harm ; status ;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① 收稿日期: 2010-12-07。 责任编辑/凌青根; 编辑部 E-mail: rdnk@163.com。
② 李艳美(1972~), 农艺师; 研究方向: 农业资源保护和外来入侵生物防治。
Vol.31, No.1
2011年1月 热 带 农 业 科 学
CHINESE JOURNAL OF TROPICAL AGRICULTURE
第31卷第1期
Jan. 2011
28- -
李艳美 潞西市薇甘菊危害现状及其防控措施
20km的速度推进, 其严重发生扩大危害的势头难
于遏制[7]。 2010年初全市各乡镇均有发生, 发生面
积 3783.8hm2, 经济损失达 172.26万元。 经该市
薇甘菊防控办组织农业、 水利、 林业及乡(镇)农技
中心等相关单位科技人员实地调查统计, 全市发生
面积按危害程度(危害等级按以下标准划分: 等级 1: 零星
发生, 覆盖度<5%; 等级 2: 轻微发生 , 覆盖度为 5%~15%;
等级 3: 中度发生, 覆盖度为 15%~30%; 等级 4: 较重发生,
覆盖度为 30%~50%; 等级5: 严重发生, 覆盖度为 50%~90%;
等级 6: 极重发生, 覆盖度为 90%~100%)分: 危害严重面
积达167.2hm2, 较重面积390.1hm2, 中度危害面积
1610.9hm2, 轻度危害面积 1615.6hm2。 按危害地
类分: 农田地发生面积 1518.8hm2, 林地发生面
积 1252.9hm2, 草场发生面积 143.5hm2, 其它生
境地发生868.6hm2。
2. 2 危害程度
随着薇甘菊的大面积蔓延生长, 危害影响愈加
严重, 其危害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
林作物严重减产, 薇甘菊的大面积发生已严重影响
着本地农作物及人工经济林、 次生林的生长, 发生
区域造成作物减产 20%~50%, 严重的地块造成农
作物绝收, 变为摞荒地, 每年因薇甘菊危害带来的
经济损失超过百万元; 二是生态结构严重破坏, 由
于薇甘菊的侵蚀, 植被遭破坏严重, 生物多样性指
数、 物种丰实度和均匀度指数明显下降, 生态退化
成以薇甘菊为单优的植被群落, 导致生物多样性的
迅速丧失, 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遭到巨大破坏, 从
而对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平衡造成严重威胁; 三是农
林产品出口严重影响。 由于薇甘菊是国际检疫对
象, 作为薇甘菊受灾区, 检疫部门对农产品、 林产
品外调外销检验检疫严格, 农产品出口受影响大,
制约了本地农林经济的发展。
2. 3 危害特点
薇甘菊对可攀爬的植被形成包裹层, 使其被覆
盖和重压, 最后使植物得不到光合作用所需光源和
营养被掠夺而被绞杀枯萎死亡; 无外物可攀时, 则
沿着地面匍匐生长, 通过茎节产生不定根形成新的
植株迅速向四周蔓延, 进而覆盖整个地面形成单优
薇甘菊群落, 地面其它草本植物因无法与之竞争而
被淘汰死亡。
3 入侵机理
3. 1 自身特性
3. 1. 1 对气候环境适应性强
薇甘菊主要分布在年平均气温>10℃, 在北纬
24°以南地区均能生存, 如海南、 香港、 广东、 广西
、 台湾、 福建、 湖南、 四川、 云南、 贵州等地的部分
地区都可生存。 潞西市森林资源丰富, 属南亚热带
季风气候, 气侯温和, 具有夏长冬短、 干湿分明、
冬无严寒、 夏无酷暑、 日照时间长、 雨量充沛等特
点, 为薇甘菊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的生境。
3. 1. 2 超强的繁殖力
薇甘菊从花蕾到盛花约 5d, 开花后 5d完成
受粉, 再过 5~7d种子成熟, 生活周期短。 开花
量大, 0.25m2面积内, 计有头状花序达 20535~
50297个, 合小花 82140~201188朵, 花的生物
量占地上部分生物量的38.4%~42.8%[2]。 其种子量
大, 种子细小而轻, 基部有冠毛, 种子生命力极
强。 随着其苗龄的增长, 其生长随之加快, 其茎节
极易出根, 伸入土壤吸取营养, 同时茎可进行快速
的营养繁殖, 根茎繁殖较种子苗生长快得多。
3. 2 传播方式与途径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人为活动频繁, 薇甘菊
可以以种子种苗、 木材、 交通工具为载体传播。 种
子细小而轻, 且基部有冠毛, 易借风力、 水流、 动
物、 昆虫以及人类的活动而远距离传播[8]。
3. 3 入侵环境
薇甘菊具有强烈的入侵性, 容易形成单优群
落, 入侵环境不同, 在维持种群繁衍的前提下, 薇
甘菊可以根据环境调整自身的繁殖策略。 其生长于
次生林地边缘、 火烧地、 荒弃农田、 路边、 疏于管
理的果园、 水库、 水沟边、 湿地边, 并以攀援覆盖
或匍匐覆盖方式进行生长蔓延[9]。
3. 4 入侵过程
根据长期实地观察, 薇甘菊入侵危害过程主要
为: 种源传入→适应定居→与其他植物物种竞争生
态位, 并逐渐占优势→攀援覆盖其它植物→包裹或
地毯式覆盖其它乔、 灌木或地面植物→整株或部分
乔灌木死亡后出现 “小丘”, 地面其它植物灭绝→
乔灌木死亡后出现薇甘菊与其它零星藤本和禾草类
共生→传播入侵新的地域扩散危害。
29- -
2011年1月 第31卷第1期热带农业科学
4 防治方法
4. 1 人工铲除
对少量或零星发生在农田、 果园、 田边、 沟边、
水塘边、 居住区周围薇甘菊, 可用人工防控的方
法, 一般在薇甘菊开花前先割除植株, 再耕翻晒
根, 拾尽根茬, 然后焚烧; 对缠绕植物向上攀爬的
薇甘菊, 从下部砍断根茎, 清除残留茎枝。 该方法
短时间内可以明显减少薇甘菊的覆盖度, 但在3~
10月内, 清理不干净的植株残留会再次生根发芽
生长, 甚至会造成新的扩散蔓延。
4. 2 生态防治
2008~2009年, 有关专家根据薇甘菊最新防
控技术, 在该市进行了利用菟丝子寄生属性来控制
薇甘菊试验, 初步结果为, 在薇甘菊发生较大区域
里野菟丝子能以寄生并致死薇甘菊, 使样地群落中
薇甘菊的覆盖度明显降低, 不会对其他经济果林,
粮食作物造成伤害, 可保障生态安全性增加物种多
样性。 但是, 对零星发生的薇甘菊其控制率低于薇
甘菊的扩散蔓延速度。
4. 3 药剂防除
依据 2009年对薇甘菊选用 6种农药进行防控
对比试验得之, 在薇甘菊发生面积大的区域选用
75.7%草甘膦可溶性粉剂进行均匀喷雾处理 2~3
次, 每次间隔15~18d, 防控效果较好。 按薇甘菊
危害等级不同, 选用药剂量为: 1级: 属零星发
生, 可采用人工铲除, 必须做到斩草除根; 2级:
属轻微发生, 亩用 75.7%草甘膦 100g兑水 30kg
进行防治; 3级: 属中度发生, 亩用 75.7%草甘膦
150g兑水45kg进行防治; 4级: 属较重发生, 亩
用75.7%草甘膦200g兑水 60kg进行防治; 5级:
属严重发生, 亩用 75.7%草甘膦 300g兑水 90kg
进行防治。 按上述方法防控效果可达 95%以上, 但
遇到降雨必须补防, 做到防控一片, 灭尽一片。
4. 4 持续防治
薇甘菊再生能力及强, 对已防治的区域, 要加
强监控, 防止薇甘菊复发和再度入侵扩散蔓延, 应
采取连续处理 2~3次, 直至动态监控除净为止。
在防治中主要抓住春防和秋防两次, 春防时间为
5~6月, 秋防时间为11~12月上旬。
5 防控措施
5. 1 加强组织, 部门协调
要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薇甘菊防控体系, 市、
乡(镇)成立薇甘菊防控工作小组, 在领导小组统一
领导和协调下, 农业、 林业、 水利、 检疫、 建设、
交通等部门形成协作联防体系, 明确防治区域, 建
立信息相通、 资源共享的组织协调机制, 确定人
员, 明确职责, 层层抓落实。 同时, 启动潞西市薇
甘菊防控应急方案, 筹措防控资金, 建立以村委
会、 村民小组为防控网点, 落实责任到人 。
5. 2 建立预警监测机制
为了遏制薇甘菊扩散势头, 掌握薇甘菊向市内
外适宜区的扩散情况, 应设置多个监控点, 在薇甘
菊多发地带和无薇甘菊地带建立薇甘菊防治效果监
测点, 一方面观测薇甘菊的发展速度与防控效果,
另一方面观测薇甘菊的发生入侵动态, 一旦发现及
时上报信息, 并在薇甘菊尚未建立种群之前及时防
除, 遏制再生, 防止薇甘菊进一步扩散。
5. 3 注重防治技术研究
为了有效开展薇甘菊防治, 提高防治效果, 要
在不同地类薇甘菊发生区进行化学除草剂喷雾试
验, 筛选防治效果好、 安全性能高的农药品种, 以
安全用药为指导, 加大防治技术示范推广力度。 同
时研究综合利用技术, 力求变害为利, 以利用促防
控。 积极开展生物防治、 物理防治及自然控制技术
试验, 积累一定数量的技术资料和技术参数, 为开
展薇甘菊综合防治提供了技术支撑。
5. 4 广泛宣传和教育
利用广播、 电视、 网络等新闻媒体、 张贴画册、
明白纸或在路边、 人员集中地做墙上标语等各种方
式广泛宣传, 使广大人民群众了解、 认识薇甘菊的
特征、 危害性及防控方法, 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
共同参与薇甘菊防控的良好局面。 必要时组织防控
人员开展宣传培训, 并到薇甘菊分布危害严重的地
点实地考察, 增强感性认识, 坚定防控薇甘菊的信
心、 决心, 认真履行职责, 带头落实防控措施, 切
实抓好薇甘菊防控。
5. 5 严把检疫关
对薇甘菊发生地域的外运产品进行严格的检疫,
检疫重点是果树、 甘蔗、 茶叶、 橡胶等经济果林苗
(下转第68页)
30- -
2011年1月 第31卷第1期热带农业科学
[EB/OL]. http://www.ccgp.gov.
cn/gysh/qtlb/fhjz/201012/t20101213_1445372.shtml
[10]赵兴建.贵州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政府行为分析[J].农技
服务, 2010, 27(8): 186-1088
[11]中国广播网贵州分网.贵州省畜牧业发展呈现新特点
[EB/OL]. http://www.cnr.cn/guizhou/xw/gz zw/200801
/t20080108_504673365.html
[12]辛 兴.贵州草地生态畜牧业加快发展今年投入 2.18
亿元[N].贵州民族报, 2009-8-24[001].
[13]中国畜牧业信息网.贵州省畜牧业生产基本情况(2008
年 统 计 数 据 ) [EB/OL]. http://www.caaa.cn/ show
/newsarticle.php?ID=145133.
[14]中国水产门户网.贵州省 2010年前三季度渔业经济形
势 分 析[EB/OL]. http://www.scw2588.com/news/905
8153.html.
[15]贵州大学农业机械系网.贵州省 “十二五” 农业机械科
技发展战略研究及规划[EB/OL], http://210.40.3.9
5/old/nyjx/ReadNews.asp?NewsID=1046.
[16]中国农机推广网.贵州省: 贵州省 2009年农机化技术
推广工作情况[EB/OL]. http://www.came.agri.gov.
cn/news/2009114/1/76804.html.
[17]刘伦才.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大力发展贵州农机化[N].
中国农机化导报, 2008-1-28[008].
[18]机械工程改革开放30年网.贵州农机化 30年发展历程
[EB/OL]. http://www.guiyang.gov.cn/zhuanti/30y e
ar/zyhg/20081218/115250_2.html.
[19]王天生.贵州多元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主要
模式和经验[EB/OL]. http://wangts5555.blog.163.
com/blog/static/220086272009117114239334/.
[20]龙 海, 雍春玲, 赵泽英.贵州农业科技 110服务网
站的规划与实现[J].贵州农业科学 , 2008, 36(6):
190-192.
[21]刘久锋.农业部赠送毕节 7辆农业科技入户直通车累
计赠送贵州 14辆[N].农民日报.2008-12-/27[002].
[22]田晓琴 , 何昀昆.贵州农业科技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J].科技信息, 2010(17)1036, 1025.
[23]王天生.贵州农业科技 、 推广工作现状和改革建议
[EB/OL] http://www.natesc.gov.cn/Html/ 2009_04_
24/2_50864_2009_04_24_51822.html.
(上接第30页)
木的引种及调运。 对适宜薇甘菊生长区域的种苗繁
殖、 引种、 移种等基地要随时监视, 防止扩散到其
它地区, 造成新的危害区 。
参考文献
[1]吴卉晶.薇甘菊入侵扩散机制研究进展与改进思考.热
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0, 18(1): 101~108.
[2]张炜银, 李鸣光, 王伯荪, 等.外来杂草薇甘菊在不同
群落中的种子生产特征.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3, 21
(2): 143~147.
[3]邵 华, 彭少麟, 王继栋, 等.薇甘菊的综合开发与利
用前景.生态科学, 2001, 20(1): 132~135.
[4]廖飞勇, 谢 瑛, 何 平, 等.不同光强对薇甘菊生长
及光系统的影响.生命科学研究, 2003, 7(4): 254~
258.
[5]黄忠良, 曹洪麟, 梁晓冬, 等.不同生境和森林内薇甘
菊的生存与危害状况.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0, 8
(2): 131~138.
[6]廖飞勇, 何 平.不同照度对薇甘菊光合性状的影响.
中南林学院学报, 2002, 2(4): 37~39.
[7]林翠新, 廖请文, 曽丽梅.薇甘菊的研究综述.广西林
业科学, 2003, 2(2): 60~65.
[8]Swamy P S ,Ramakrishnan P S . Effect of fire on pop-
ulation dynamics ofMikan a micrantha H.B.K.during
early succession after slash and burn agriculture
(J hum) in northeast India . Weed Research ,
1987,27(6): 397~404.
[9]Swamy P S ,Ramakrishnan P S . Effect of fire on
growth and allocation strategies of Mikania mi-
crantha under early successional environments .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 1988 , 25(2): 653~
658.
!!!!!!!!!!!!!!!!!!!!!!!!!!!!!!!!!!!!!!!!!!!!!
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