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黄顶菊对小麦根尖细胞的遗传毒性



全 文 :麦类作物学报 2013,33(5):1035-1038
Journal of Triticeae Crops  doi:10.7606/j.issn.1009-1041.2013.05.032
网络出版时间:2013-09-05
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61.1359.S.20130905.1518.012.html
黄顶菊对小麦根尖细胞的遗传毒性
收稿日期:2013-02-20   修回日期:2013-04-05
基金项目: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12227505)。
作者简介:高汝勇(1973-),女,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遗传学研究。E-mail:gaoruyong@126.com
高汝勇1,高小宽1,李会芬1,高如杰2,骆冬洁3
(1.衡水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河北衡水053000;2.河北省枣强县大营镇政府,河北大营053111;
3.衡水市农业环境与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站,河北衡水053000)
摘 要:为了探讨入侵植物黄顶菊的遗传毒性,以5个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5种不同浓度的黄顶菊浸
提液对小麦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结果表明,黄顶菊浸提液对小麦有明显的遗传毒性。浸提液抑制了小
麦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使间期细胞出现微核、多核,使分裂期细胞出现染色体断片、染色体桥、多极分裂、
染色体粘连等畸变现象。随着浸提液浓度增加,小麦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下降,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
升高。
关键词:黄顶菊;遗传毒性;有丝分裂
中图分类号:S512.1;S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041(2013)05-1035-04
Genetic Toxicity of Flaveria bidentis to Wheat Root Tip Cels
GAO Ru-yong1,GAO Xiao-kuan1,LI Hui-fen1,GAO Ru-jie2,LUO Dong-jie3
(1.Colege of Life Science,Hengshui University,Hengshui,Hebei 053000,China;2.Daying Town Government
of Zaoqiang County,Daying,Hebei 053000,China;3.Quality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of Hengshui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 and Agricultural Station,Hengshui,Hebei 053000,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explore the genetic toxicity of Flaveria bidentis,its effects on the mitosis in
wheat root tip cels were studied using 5wheat varieties treated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Fla-
veria bidentis extracts(1%,2.5%,5%,7.5%and 10%).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laveria bidentis
produced genetic toxicity.The extracts inhibited the mitotic indexes.There were micronucleus,
multinucleus at the interphase stage,and chromosomal fragment,chromosomal bridge,chromosome
multipolar division and chromosome stickiness in the division stage.The mitotic indexes decreased,
micronucleus frequency and the chromosomal aberrations frequency increased as the increase of the ex-
tract concentration.
Key words:Flaveria bidentis;Genetic toxicity;Mitosis
  黄顶菊(Flaveria bidentis)是菊科堆心菊族
黄顶菊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南美洲,2001
年入侵我国。黄顶菊耐盐碱、耐瘠薄,生长势强,
结实量大,繁殖力强,因此在水、肥、光等资源上,
黄顶菊和本土植物相比有较大的竞争优势。由于
缺乏有效控制措施,目前黄顶菊在河北省、天津
市、山东省、河南省等地扩散蔓延。研究表明,黄
顶菊能通过雨水淋溶、挥发等途径向周围环境释
放一些次生代谢物质,即化感物质,这些化感物质
能抑制本土植物的萌发和生长发育[1-3],因此黄顶
菊通过化感作用可导致本土植物的物种多样性丧
失,造成粮食减产,威胁农业生产安全[4]。
遗传毒性是指环境中的化学物质或辐射线等
因素作用于有机体,使其遗传物质受到损伤从而
造成的毒性作用。目前对入侵植物化感作用的研
究一般集中在入侵植物对受体植物种子萌发和幼
苗生长的影响方面,关于遗传毒性方面的研究仅
限于少数几种入侵植物如紫茉莉、加拿大蓬、胜红
蓟等[5-7]。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关于黄顶
菊对小麦遗传毒性的研究尚未见报道。因此,本
研究拟以5个小麦品种为材料来研究黄顶菊的遗
传毒性,揭示黄顶菊在细胞水平上的化感作用,为
深入了解黄顶菊的入侵机制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实验材料为邯6172、良星99、石麦18、石麦
15、泰山21等5个小麦品种,均由衡水市农业局
种子站提供。
1.2 浸提液制备
选取发育良好的黄顶菊地上部分,冲洗干净,
自然风干后剪成长1cm的小段,按100g黄顶菊
加蒸馏水1 000mL的比例配置浸提液,室温下浸
泡48h,过滤后得到初始的的浸提液(其有效成
分具体含量不易确定,本文中假定其浓度为
10%),并加蒸馏水分别稀释成浓度为7.5%、
5%、2.5%、1%的处理液。
1.3 染毒处理
将小麦种子吸涨后用0.1% HgCl2 消毒10
min,蒸馏水冲洗3次,25℃恒温箱内用培养皿滤
纸法发芽,待根长达到1cm时,选取生长良好、根
长相似的小麦种子分别转移至黄顶菊的5种处理
液中进行染毒处理12h,以蒸馏水为对照,3次重
复,之后恢复培养24h。剪取小麦根尖,卡诺氏
固定液固定24h,1mol·L-1的 HCl 60℃处理8
min,蒸馏水冲洗,常规制片,改良品红染色15
min,显微镜下观察有丝分裂相、染色体畸变、微
核,尼康显微摄像系统进行拍照。每组处理观察
5~10个根尖,每根尖观察统计约2 000个细胞。
1.4 数据统计分析
统计有丝分裂指数、微核率、染色体畸变率。
有丝分裂指数=[分裂期细胞数目/(分裂期细胞
数目+间期细胞数目)]×100%;微核率=(具有
微核的细胞数目/间期细胞数目)×1 000‰;染色
体畸变率=(具有染色体畸变的细胞数目/分裂期
细胞数目)×100%。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
计和差异显著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黄顶菊浸提液对小麦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
数的影响
由表1可知,黄顶菊浸提液处理降低了所有
品种的有丝分裂指数,且抑制作用随着处理浓度
的升高而增强。不同浓度浸提液处理使5个品种
的平均有丝分裂指数分别占对照的86.16%、
78.62%、66.42%、52.08%、40.13%。不同小麦
品种的抑制程度存在差异,根据抑制效应的大小,
可把小麦分成3类。第一类是泰山21,当1%~
2.5%浸提液处理时有丝分裂指数比对照减少
0.45%~1.90%,下降不显著;5%浸提液处理比
对照减少19.22%,达到显著水平;7.5%、10%处
理和5%处理差异不显著。因此泰山21根尖细
胞分裂受黄顶菊影响最小。第二类是石麦15和
石麦18,平均有丝分裂指数比对照下降10.94%、
22.66%、33.36%、42.36%、58.22%,下降幅度明
显大于泰山21,且2.5%处理使2个品种有丝分
裂指数和对照已有显著差别。第三类是良星99
和邯麦6172,各处理的平均有丝分裂指数分别比
对照下降22.14%、32.55%、42.89%、65.30%、
78.91%,抑制效应最大。有丝分裂指数代表根尖
分裂细胞数占分生区细胞总数的比例,黄顶菊处
理降低了有丝分裂指数,即抑制了根尖细胞的有
丝分裂活动,造成根尖细胞分裂减慢,根系发育
受阻。
2.2 黄顶菊浸提液对小麦根尖细胞微核率的
影响
表2表明,黄顶菊处理促使小麦根尖细胞中
出现微核(图1e、1f)。5个品种对照组微核率平
均值为0.29‰。各处理的微核率平均值分别为
0.56‰、1.46‰、2.35‰、3.74‰、5.31‰,分别比
对照增加近1倍、4倍、7倍、12倍、18倍。因此微
核率具有浓度效应,即微核率随着浸提液处理浓
度的升高而增加。相对来说,石麦18微核增加速
度较慢,其次是石麦15和邯麦6172,而泰山21、
良星99微核率增加最快,遗传物质最易受损伤。
实验中还发现,当黄顶菊浸提液浓度达到
7.5%时,泰山21和良星99根尖细胞中微核数目
增加,出现多核现象。在泰山21中还出现核变形
·6301· 麦 类 作 物 学 报                  第33卷
现象(图1g、1h),细胞核不再是规则的圆形或椭 圆形,而是为杆状或不规则核。
表1 黄顶菊浸提液对小麦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的影响 %
Table 1 Effects of Flavera bidentis extracts on mitotic index of wheat root tip cels
品 种
浸提液浓度
0  1% 2.50% 5% 7.50% 10%
泰山21  8.95a 8.91a 8.78a 7.23b 6.51b 6.32b
石麦18  10.62a 8.67b 8.43b 7.24c 5.87d 4.21e
石麦15  5.10a 4.92a 3.84b 3.32b 3.06c 2.24d
良星99  7.57a 6.10b 5.38bc  4.66c 3.16d 1.36e
邯麦6172  7.52a 5.65b 4.80c 3.96d 2.08e 1.82e
各品种平均 7.95  6.85  6.25  5.28  4.14  3.19
  同一行数据后的不同字母表示差异达到0.05显著水平。下同。
表2 黄顶菊浸提液对小麦根尖细胞微核率的影响 ‰
Table 2 Effects of Flavera bidentis extracts on micronucleus frequency of wheat root tip cels
品 种
浸提液浓度
0  1% 2.50% 5% 7.50% 10%
泰山21  0.35e 0.80e 2.06d 3.65c 6.17b 9.21a
石麦18  0.27d 0.40d 0.93c 1.06c 1.80b 3.50a
石麦15  0.29d 0.59d 1.76c 2.92b 3.13b 4.60a
良星99  0.21d 0.38d 1.20c 2.27b 4.92a 5.38a
邯麦6172  0.31f 0.65e 1.35d 1.86c 2.69b 3.87a
各品种平均 0.29  0.56  1.46  2.35  3.74  5.31
表3 黄顶菊浸提液对小麦根尖细胞染色体畸变率的影响 %
Table 3 Effects of Flavera bidentis extracts on chromosomal aberrations frequency of wheat root tip cels
品 种
浸提液浓度
0  1% 2.50% 5% 7.50% 10%
泰山21  0.61d 1.10d 1.69d 3.60c 10.60b 22.58a
石麦18  0.18d 0.21d 0.57c 0.69c 1.23b 2.25a
石麦15  0.29d 0.75c 0.76c 1.01c 1.35b 2.78a
良星99  0.56d 0.70d 1.90c 2.27c 7.42b 11.48a
邯麦6172  0.35d 0.42d 0.90c 1.03c 1.90b 3.21a
各品种平均 0.40  0.64  1.16  1.72  4.50  8.46
图1 黄顶菊浸提液处理后小麦根尖细胞遗传物质的畸变情况(放大倍数10×100)
Fig.1 Distortion of genetic material of wheat root tip cels
·7301·第5期         高汝勇等:黄顶菊对小麦根尖细胞的遗传毒性
2.3 黄顶菊浸提液对小麦根尖细胞染色体畸变
率的影响
黄顶菊浸提液影响分裂期根尖细胞的染色体
形态结构,使细胞中出现了多种类型的染色体畸
变,主要有染色体断片(图1a、1b)、染色体桥(图
1b)、染色体滞后(图1c)、染色体多级分裂(图
1d)、染色体粘连等现象。由表3可知,对照组中
5个品种染色体畸变率平均值为0.40%,在1%浸
提液处理时,5个品种的平均染色体畸变率为
0.64%,大多数品种和对照差异不显著。随着浸
提液浓度的继续升高,平均染色体畸变率也增加,
2.5%~10%浸提液处理的平均染色体畸变率分
别为1.16%、1.72%、4.50%、8.46%,且绝大多
数品种与对照差异显著。泰山21和良星99的微
核率增幅最快,其次是石麦18,增幅最缓的是石
麦15和邯麦6172。
3 讨 论
植物的顶端分生组织是植物对不良因子反应
最敏感的区域[8],所以可以通过检测根尖细胞的
有丝分裂活动来研究黄顶菊对小麦的遗传毒性。
本研究结果表明,黄顶菊浸提液能抑制小麦根尖
细胞的有丝分裂活动,导致幼苗地下部分发育不
良,进而影响最终产量。另外黄顶菊还影响小麦
根尖细胞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导致多种畸变,畸变
率随着黄顶菊处理浓度的升高而增加。这与范雪
涛[6]对辣子草、陈丽萍[9]对加拿大蓬、杜凤移[10]
对三叶鬼针草的研究结果一致。其原因可能是化
感物质抑制了有丝分裂过程中的纺锤丝的形成,
从而抑制细胞分裂[10],降低了有丝分裂指数。另
外这些化感物质作用于分裂期的细胞,可使染色
体发生断裂,形成染色体断片,由于粘性末端相连
而出现双着丝点染色体,在其以后分离时就形成
了染色体桥。化感物质还可能破坏了纺锤丝的正
常结构和功能[6],使个别染色体分离滞后或出现
多极分裂现象,这些断片、落后的或分离异常的染
色体在细胞回到间期时就形成了微核、多核[10]。
因此在小麦种植区应防除黄顶菊,以减少黄顶菊
的生态危害。
参考文献:
[1]许文超,徐 娇,陶 哺,等.外来入侵植物黄顶菊的化感作用初
步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7,30(6):63-67.
[2]冯建永,陶 晡,庞民好,等.黄顶菊化感物质释放途径的初步
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32(1):72-77.
[3]芦站根,周文杰,郑博颖,等.黄顶菊对2种蔬菜种子和幼苗的
化感效应[J].草业科学,2011,28(2):251-254.
[4]时翠平,牛树启,王凤茹.外来入侵植物黄顶菊的危害与防控
[J].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0):2008-2010.
[5]周晓奎,马丹炜,周全全,等.入侵植物紫茉莉遗传毒性的初步
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08,21(1):152-155.
[6]陈丽萍,曹慕岚,马丹炜.入侵植物加拿大蓬遗传毒性的初步
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1(3):372-
375.
[7]吴亚娟,何兴金.利用蚕豆根尖微核试验研究入侵植物胜红蓟
的化感作用潜力[J].植物保护,2012,38(1):24-30.
[8]闫先喜,赵谭方,胡延吉.中度盐胁迫对大麦根尖细胞的影响
[J].华北农学报,1994,9(9):61-64.
[9]范雪涛,马丹炜,刘 爽,等.蚕豆根尖微核试验在辣子草化感
作用研究中的应用[J].生态环境,2008,17(1):323-326.
[10]杜凤移,于树华,马丹炜,等.三叶鬼针草对蚕豆根尖遗传毒
性的研究[J].生态环境,2007,16(3):944-949.
·8301· 麦 类 作 物 学 报                  第33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