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分心木及其配伍在肾病临床的应用



全 文 :分心木及其配伍在肾病临床的应用
金龙 1 ,巴元明2 ,李鸣 1
(1.湖北中医学院 2007级硕士研究生 ,湖北 武汉 430061;2.湖北省中医院 ,湖北 武汉 430061)
  关键词:肾病;中医药疗法;分心木;配伍运用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0704(2010)04-0060-02
  分心木又名胡桃衣 、胡桃夹 、胡桃膜 , 是胡桃果核内的木质
隔膜 , 呈薄片状 ,多弯曲 、破碎而不整齐。表面淡棕色至棕褐色 ,
或棕黑色 , 略有光泽。质脆 , 易折断 , 气味微苦。维吾尔族民间
有用其泡水喝的习惯 [ 1] , 内陆老百姓一般不知其临床价值 ,食用
核桃的过程中通常把它当作垃圾丢弃。笔者临床观察发现 , 将
分心木与其他药物配伍治疗各种肾病 , 疗效颇佳。 现将分心木
在肾病临床的应用体会 ,介绍如下。
1 泌尿系感染
泌尿系感染是由多种病原体入侵泌尿系统引起的尿路炎
症 , 细菌是尿路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原体 ,其中多为大肠杆菌。 本
病女多于男 , 尤以育龄期妇女为常见。 典型临床症状表现为尿
频 、尿急 、尿痛等。
案 1:熊某 , 女 , 42岁 , 于 2009年 9月 3日就诊。患者诉 4年
前发现血尿 , 当时有尿频 、尿急等不适 , 曾在中南医院确诊为:腺
性膀胱炎。现症见:尿道灼热感 , 尿频 、尿急 , 偶有下腹坠胀感 ,
无尿痛 , 未见肉眼血尿 , 无腰痛。大便日 1行 、质软成形。无药
物过敏史。舌质红 、苔白腻 ,脉短数。尿检示:潜血(++),蛋白
(±)。诊断:泌尿道感染(证属尿湿热下注)。处方:生地 15g、
通草 15g、生甘草 10g、竹叶 12g、车前子 15g、炒萹蓄 15g、炒栀子
15g、滑石 15g、藕节 15g、蒲黄 10g、五味子 15g、败酱草 15g、太子
参 15g、麦冬 15g、分心木 10g、金樱子 15g。水煎日 1付 , 分 2次
服。服 7付后 , 患者复诊诉尿频 、尿急较前好转 , 尿道口仍有蚁
行感 , 余未诉特殊不适。尿检:潜血(+)。嘱续服原方 14付 , 后
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2 慢性肾炎
慢性肾炎是以蛋白尿 、血尿 、高血压 、水肿 , 伴随缓慢进展的
慢性肾功能减退为临床特点的一组肾小球疾病。由于本病情迁
延 , 部分患者病变可呈急性加重性进展 ,故治疗较困难 , 预后也
较差。
案 2:王某 , 女 , 36岁 , 于 2009年 5月 24日就诊。 诉 1年前
体检发现蛋白尿 , 曾在外院行肾穿刺诊断为:局灶增生性肾炎 ,
一直服用肾炎康复片和伊拉普利等 。尿蛋白仍波动在(1+~ 3
+)间。现症见:乏力 , 恶心欲吐 , 头晕 , 腰胀 , 口干喜饮 , 时有眼
睑浮肿 ,尿中泡沫多 , 夜尿多 ,双下肢不肿。 舌淡 、苔薄 , 脉沉细。
尿检示:蛋白(++)。诊断为慢性肾炎(局灶增生性肾炎), 证
属气阴两虚型。 处方:黄芪 15g、太子参 15g、法半夏 12g、陈皮
12g、麦冬 15g、猪苓 15g、玄参 12g、生地 15g、丹皮 15g、山药 15g、
山茱萸 15g、茯苓 15g、分心木 15g、防风 15g、白术 15g。水煎每日
1付 , 分 2次服。服 7付后 , 患者恶心欲吐和头晕感消失 ,仍觉乏
力 、腰酸 、偶有眼睑浮肿(晨起时明显), 尿中泡沫多。查尿示:蛋
白(++)。处方:原方去法半夏 、陈皮 、猪苓加穿山龙 15g,黄芪
加至 30g,分心木加至 20g, 7付 , 水煎日 1付 , 分 2次服。 7日后
复诊 , 患者诉诸症好转 , 尿检示:蛋白(+)。嘱续服上方 1月后 ,
患者来诊未诉不适 ,尿检示:蛋白尿消失。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3 慢性肾功能不全
慢性肾功能不全是指由各种原因造成的慢性进行性肾实质
损害 ,从而出现以代谢性酸中毒及多系统受累的临床症候群。
案 3:雷某 , 男 , 77岁 , 于 2009年 7月 23日就诊。就诊前在
外院查肾功能示:Cr:226 umol/L。诊断为 CRF氮质血症期。患
者来诊时诉两周来疲乏无力 ,久坐后觉腰部少许酸痛不适 ,双下
肢近踝关节处轻度水肿。尿液分析示:潜血(+), 蛋白(+)。
舌质淡 、苔薄 ,脉沉细。诊断:慢性肾功能衰竭(证属气阴不足)。
处方:黄芪 15g、防风 10 g、白术 15g、沙参 15g、麦冬 15g、五味子
10g、生地 15g、丹皮 15g、山药 15g、山茱萸 12g、茯苓 15g、熟大黄
(另包)10g、黄精 15g、淫羊藿 15g、分心木 15g、猪苓 15g。 每日 1
付 ,水煎服 , 分 2次服。服 14付后 , 患者下肢浮肿消失 , 疲乏感
好转 ,腰部仍觉酸痛 , 纳寐可 , 夜尿 1— 2次 /晚 , 大便每日 1行 、
质稀。尿检:血尿(±),蛋白(+)。嘱续服原方 14付 , 半月后患
者复诊查:Cr:181.8umol/L, BUN15.98mmol/L, 尿检未示异常。
嘱续服原方 ,随访至今患者病情稳定。
4 讨论
分心木始载于《山西中药志》:“分心木 , 利尿清热 ,治淋病尿
血 ,暑热泻痢 “ 。 《本草再新》中记载:“分心木 , 味苦涩 , 性平 , 无
毒。入脾 、肾二经 ,健脾固肾” 。 《中药材手册》对分心木的记载
有:“治遗溺 , 崩中下血”。在《天津中草药 》中记载分心木有 “固
涩收敛 ,治遗精 , 尿频 ,带下”之功。
·60· 湖北中医杂志HubeiJournalofTCM              2010年 4月第 32卷第 4期Apr.2010.Vol.32, No.4
  现代医学认为 , 各种感染及其他各种致病因素可引起机体
的免疫反应 , 形成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 ,这些免疫复合物容易沉
积在肾小球基底膜 , 继而造成肾小球基底膜受损。 现代药理实
验 [ 1]也显示:分心木对枯草芽孢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杆
菌等都有明显的抑菌作用。同时分心木含有大量的化学成分 ,
其中包括多糖 、氨基酸 、蛋白质 、生物碱 、黄酮挥发油 、微量元素
等。分心木治疗肾病 ,是否具有减少或清除体内免疫复合物 , 减
轻或修复肾小球基底膜的损害的作用 ,其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 1]  高莉 ,王艳梅 ,帕提古丽·马合木提 ,等.核桃分心木粗提物抑菌活
性的研究 [ J].食品科学 , 2008, 29(11):69— 71.
(收稿日期:2009-09-28 编辑:任桂华)
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胃食管反流病 100例
胡永峰1 ,肖海霞 2
(1.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湖北 武汉 430400;
2.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人民医院 ,湖北 武汉 430400)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药疗法;半夏泻心汤
中图分类号:R5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0704(2010)04-0061-02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
引起烧心等症状 , 可引起反流性食管炎(RE)以及咽喉 、气管等
以外的组织损害。临床表现为反酸 、反食 、反胃 、嗳气 、烧心 、胸
痛 、吞咽困难等症状 [ 1] 。近年来 ,笔者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味辨证
治疗胃食管反流病 100例 ,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00例均为我院门诊就诊患者 , 均经过胃镜检查符合 《反流
性食管病(炎)诊断及治疗方案标准》 [ 2] 。 其中男 69例 , 女 31
例;年龄最大者 67岁 , 最小者 21岁 , 平均 47.9岁;病程最长者
16年 , 最短者 5个月。中医辨证属肝胃气滞型 31例 , 胃热炽盛
型 28例 ,胃阴亏虚型 17例 , 寒邪犯胃型 11例 ,脾胃虚寒型 7例 ,
食滞胃肠型 6例。
2 治疗方法
以半夏泻心汤加味。基本方组成:半夏 10g、黄芩 10g、干姜
10g、党参 10g、柴胡 10g、枳壳 10g、白芍 10g、黄连 6g、代赭石 15g、大
枣 10g、炙甘草 6g。每日 1剂 ,水煎 2次, 分早晚 2次饭前服用。 15
天为 1个疗程 ,每月胃镜复查 1次 ,一般治疗 2-4个疗程。
随症加减:属肝胃气滞型加郁金 10g、川芎 10g、香附 10g;胃
热炽盛型去柴胡 、干姜 , 加丹皮 10g、炒山栀 10g、蒲公英 10g;胃
阴亏虚型加北沙参 10g、麦冬 10g、石斛 10g;寒邪犯胃型去黄芩 ,
酌加吴茱萸 10g、高良姜 10g、香附 10g;脾胃虚寒型去黄芩 , 加黄
芪 10g、桂枝 10g、高良姜 10g、香附 10g;食滞胃肠型加神曲 10g、
山楂 10g、鸡内金 10g或炒麦芽 10g、莱菔子 10g、砂仁(后下)6g;
痛甚者加延胡索 10g、丹参 10g;泛酸者 ,加乌贼骨 10g、川贝 10g、
瓦楞子 10g。并发肺结核 , 加百部 10g、白及 10g;伴有慢性咽喉
炎 ,加玄参 10g、北沙参 10g、麦冬 10g、桔梗 10g;糜烂溃疡较重 ,
加白及 10g、丹参 10g。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 2 , 3]
临床治愈:症状消失 , 胃及食道镜检未见异常或仅见轻度充
血;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胃及食道镜检见局部粘膜糜烂 、水
肿面明显缩小;有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 , 发作次数减少 , 胃及食
道镜检见局部粘膜炎症(糜烂 、水肿)得到控制和改善;无效:临
床症状 、发作次数均无改善 , 胃及食道镜检见粘膜炎症未得到任
何改变 ,或病情有所加重。
3.2 治疗结果
临床治愈 63例 ,显效 22例 , 有效 9例 ,无效 6例。临床治愈
率 63.0%, 总有效率 94.0%。其中患者最少服药 1个疗程 , 最多
服药 6个疗程 , 平均服药 2.7个疗程。
4 典型病例
患者 ,男 , 47岁 , 2008年 11月 7日就诊。主诉胃脘部反复灼
痛泛酸 3年 , 加重 1月。胃镜检查诊为反流性食管炎。予奥美
拉唑胶囊 、雷尼替丁胶囊 、硫糖铝片 、吗丁啉片等药治疗 , 病情时
有反复。刻诊胸骨后和心窝(胃脘)处灼痛嘈杂 ,嗳气泛酸 , 胀满
感食后为甚 ,时连胁肋 , 情绪不佳时症状加重。伴胸闷心烦 , 胃
纳欠佳 ,形瘦神疲 , 大便时干时稀 , 舌边尖红 、苔薄白腻 , 脉弦细。
胃镜检查示:食管中下段粘膜呈条状发红 , 见少许糜烂并有融
合;胃粘膜皱襞呈明显的潮红充血 , 粘液为黄绿色 , 胃窦部粘膜
糜烂有融合 、充血 、水肿。结合病史 , 诊为胃食管反流病。中医
辨证为肝胃不和 、气滞脾虚证 , 治宜疏肝理气 、健脾和胃 、降逆止
·61·2010年 4月第 32卷第 4期Apr.2010.Vol.32, No.4                湖北中医杂志HubeiJournalofT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