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基金项目:安康市计划发展项目”的创新项目(项目编号:11AK04 - 11)。
作者简介:潘晓红(1969 -) ,女,陕西安康人,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作物栽培及新品种引进工作。 收稿日期:2012 - 12 - 04
不同栽培密度对雪莲果产量的影响
潘晓红 李海菊 马 俊 石 磊
(安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陕西安康 725021)
摘 要:通过对雪莲果不同栽培密度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种植越密植株生长越快,秆茎越细越高,施肥越多,单
个果球越小;种植越稀植株生长越健壮,施肥越少,单个果球越大;以行距株距 1m × 0. 8m度种植的雪莲果植株秆茎健
壮、单个果球大小适中、产量最高,为最佳种植密度。
关键词:雪莲果;栽培密度; 产量影响
中图分类号 S682. 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 - 7731(2013)01 - 02 - 59 - 01
2010 年安康市农科所对雪莲果品种进行了引种试
验,通过在安康两处具有自然环境差异代表性的地域,采
取相同的栽种、管理技术方法进行栽种试验,通过栽种试
验证明雪莲果完全适宜在安康地区内不同地域生长,特别
适宜在昼夜温差大、有夜潮气雾的中高山栽种。如何取得
较高产量,获取显著的经济效益,安康市农科所新品种选
育课题对雪莲果进行了密植栽培试验研究,以期为山区农
民增收创造新途径。
1 材料与方法
1. 1 试验材料 引种试验收获的雪莲果保鲜种,种茎重
50 ~ 60g、每块种茎上有 2个及以上芽眼。
1. 2 试验设计和方法 试验共设 4 个处理:A 处理行距
株距 0. 6m × 0. 4m;B处理行距株距 0. 8 m × 0. 6m;C 处理
行距株距 1 m × 0. 8m;D处理行距株距 1. 2 m × 1m。每个
处理 66. 7m2。
种植前对地块进行深耕,按照每个处理的行距开沟、
株距挖穴,每穴施猪粪基肥 3kg。
1. 3 田间管理 3 月 21 日种植,植株出土后每穴保留 3
~ 4株壮苗,植株长到 50cm高以后,对发出的枝杈及时剪
除,随后除草垒墒。气候干燥时随时浇水,雨季时地块内
不能有积水。7 月中旬视植株生长情况酌情追施复合肥。
11 月 20 日采挖,采挖时雪莲果见风后周身会炸裂[1 - 2],因
此除了选择风和日丽的中午采挖外,还应在雪莲果出土后
立即用保鲜纸包裹,避免雪莲果周身炸裂现象发生而降低
商品价值[1 - 2]。
1. 4 试验项目 测定每个处理所用基肥和追肥用量;每
个处理不同时段植株生长情况;植株长势与产量的关系;
每个处理总产量、单株最高产量和单株最低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 1 不同处理施肥量对比 7 月中旬观察 4 个处理雪莲
果秆茎生长情况,发现 A、B2 个处理秆茎细高瘦弱,C处理
秆茎相对粗壮,D 处理秆茎在 4 个处理中最粗壮,因此对
A、B2 个处理按照每穴施 0. 5kg 复合肥、C 处理每穴施
0. 2kg复合肥进行了追肥。
表 1 不同处理施肥用量
处理名
每穴基肥
(kg)
平均基肥
(kg /667m2)
每穴追肥
(kg)
平均追肥
(kg /667m2)
A 3 2800 0. 5 400
B 3 2600 0. 5 400
C 3 2400 0. 2 160
D 3 2000
2. 2 不同时段植株生长情况 出苗后每隔 15d测量一次
植株生长情况,通过观察测量发现:行距和株距越小雪莲
果秆茎生长越快,但秆茎细高、瘦弱;行距和株距越大秆茎
越粗壮。各时期雪莲果生长情况(平均值)见表 2。
表 2 不同处理各个时期雪莲果秆茎生长情况统计 (cm)
日期
(月 /日)
A处理 B处理 C处理 D处理
茎高 茎粗 茎高 茎粗 茎高 茎粗 茎高 茎粗
4 /18 5 2 5 2 4 1. 8 5 2. 0
5 /3 13 2. 6 12 2. 6 13 2. 5 13 2. 7
5 /18 24 2. 6 22 2. 7 21 2. 7 23 3. 1
6 /2 33 2. 8 31 3. 0 30 3. 1 33 3. 3
6 /17 66 3. 0 62 3. 2 62 4. 0 63 4. 2
7 /2 101 3. 1 97 3. 6 91 4. 6 93 4. 9
7 /19 130 3. 7 123 4. 5 118 5. 6 123 6. 0
8 /3 173 4. 5 169 5. 3 158 5. 7 164 6. 2
8 /18 204 4. 8 191 5. 4 183 5. 8 192 6. 5
2. 3 植株长势与产量的关系 根据 4 个处理雪莲果秆茎
生长情况,分别抽取最具代表性的 4 穴进行跟踪观察,发
现植株秆茎粗壮所产雪莲果果球个头大,单株产量高;植
株秆茎细高所产雪莲果果球个头小,单株产量低。
表 3 植株健壮程度与产量的关系
样品
秆茎高
(cm)
秆茎粗
(cm)
最大果球重
(kg)
单株果球总
重(kg)
1 227 4. 3 0. 7 4. 3
2 202 4. 6 0. 9 5. 9
3 194 6. 8 1. 4 12. 2
4 178 5. 7 1. 0 9. 7
2. 4 产量 仅对 4 个参试的处理而言种植 (下转 61页)
95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gri. Sci. Bull. 2013,19(01 - 02)
DOI: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13.z1.057
土,当天起苗,当天造林。用扦插竹苗造林比分蔸母造林
成活率高。栽植时采用直立造林,种植深度要比原来略深
2 ~ 3cm,覆土要分层压实。
7 幼林抚育管理
7. 1 除草松土培土 霞早绿竹新造幼林,每年应除草松
土培土 2次,挖净芽头蔸,扩穴培土。
7. 2 施肥 幼林施肥与抚育同时进行,下基肥的新造竹
林,第一年施 1次肥,在 6 ~ 7 月施肥,丛施尿素或复合肥
0. 1 ~ 0. 2kg;没下基肥的,特别是山地造林,最好施 2 次
肥,分别于 5 ~ 6 月、8 ~ 9 月施肥。第二年施肥 2 次,分别
在 4 ~ 5 月、7 ~ 9 月进行,第一次留养幼竹每丛施尿素
0. 25kg +钙镁磷 0. 5kg,第二次每丛施复合肥 0. 25kg。采
用环沟施肥法施肥。
8 成林经营管理
8. 1 扒土晒目 新造竹林 2 ~ 3a 为初产期,第四年一般
为盛产期,进入成林经营管理阶段,每年清明前应进行除
草松土和扒土晒目,把竹丛的表土往外扒开。铲除表层细
根,让竹蔸暴露于阳光中照晒半个月,以促进笋芽萌发,防
止根群结网,并有利于积储养分,此举称之为“挖上促
下”。扒晒是培育笋用林的关键措施,能提早出笋时间,增
加笋产量。
8. 2 施肥灌溉 每年施肥 1 ~ 2 次,以农家肥,土杂肥为
主,适量施化肥。第一次在 2 月份施肥,每穴施超大有机
肥 1kg或者鸡鸭粪 2 ~ 3kg,称笋前肥。第二次在出笋盛期
的 6 ~ 7月,每丛施 0. 5 ~ 1kg尿素或复合肥,称笋期肥。
施肥方法:采用半环状或穴状施肥,施肥穴深 15 ~
20cm,注意肥料不能直接接触笋芽,以免产生肥害,施肥
后覆土。有条件的地方应引水灌溉 1 ~ 2次。
8. 3 挖笋与留养母竹 霞早绿竹一般 4 月开始发笋,6 ~
7月份进入产笋高峰期,9 月上旬(白露)后逐渐减少,到
10 月(霜降)基本结束。
挖笋原则:挖前后留中间,即前期、后期笋全部挖掉。
4月份出笋后进行挖笋,从早上 5 点开始,挖到傍晚,天天
如此。7月下旬 8 月上旬盛笋期稍后留笋养竹。挖笋一
般掌握在笋尖破土至露出地面 3 ~ 5cm时割取。割笋时沿
笋蔸上部割断取出,避免损伤笋蔸及其他笋蔸、笋目,因笋
蔸有再发笋能力(当年或第二年再发) ,有的一个笋蔸会
萌发出 2 ~ 4 个笋,笋蔸保护好对提高笋产量很重要,所
以,割笋时笋蔸(笋茎)要尽量完整留下,同时也要防止笋
柄与母竹连接点撕裂。
留养母竹:新种植的霞早绿竹当年就能长出 2 - 3 株
新竹,第二年每丛留养新竹 3 ~ 4株,多余的笋即挖掉。第
三年每丛留新竹 3 ~ 4株,其余的笋挖除。这样每丛就有 6
~ 10株,形成强大的光合作用群体,第三年冬季可砍去原
来种下的母竹和第一年留养的母竹。第四年进入产笋稳
定时期,每丛留养新竹 2 ~ 3 株为宜(见表 1)。留养母竹
要选留 7 - 8月的中期笋。留前期笋作母竹,会消耗大量
的营养成分,从而影响后期出笋,竹林产量下降。
表 1 霞早绿竹笋用林丰产结构
品种
667m2
丛数
每丛株数
(株)
667m2立
竹量(株)
每年每 667m2留
养竹数(株)
平均直径
(cm)
平原 50 4 ~ 5 200 ~ 250 100 ~ 150(2 ~ 3 株 /丛) ≥4
山地 60 5 ~ 6 300 ~ 360 120 ~ 180(2 ~ 3 株 /丛) ≥4
8. 4 合理砍竹、促进竹林更新 霞早绿竹 3a 生以后,其
材性基本稳定,出笋能力衰弱,一般不宜继续保留。笋用
林每 667m2 保留母竹 250 ~ 300 株为宜。竹林采伐后,竹
丛留下很多老竹蔸、死竹头,盘根错节,很难腐烂又占地。
即使每年长些新竹,但夹在老竹之间,竹根不易入土,吸收
水分、养分困难。新竹越来越细,竹笋质量逐年下降。若
长期不挖除老竹蔸,竹林就会老残败坏。因此应在采伐老
竹后,挖除老竹蔸、死竹头,释放空间,促进新竹更新复壮,
注意不要伤害活株笋目,挖后要覆土不留穴,并增施土杂
肥。 ( 责编: 陶学军)
(上接 59页)密度 1m × 0. 8m所产雪莲果不论从单个果球
或是单株平均产量均高于其他 3 个处理。由此可见种植
密度适中有利于雪莲果吸收光合作用,从而使其产量和品
质显著提高。
表 5 不同处理雪莲果产量
处理
最高单株重
(kg)
最低单株重
(kg)
平均单株重
(kg)
平均产量
(kg /667m2)
A 7. 3 1. 4 3. 2 2719
B 8. 1 1. 7 3. 3 2681
C 12. 9 2. 5 4. 1 2982
D 11. 7 2. 1 3. 7 2787
3 结论
通过对雪莲果不同栽培密度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
明:种植越密植株生长越快,秆茎越细越高,施肥越多,单
个果球越小;种植越稀植株生长越健壮,施肥越少,单个果
球越大;以行距株距 1m × 0. 8m种植的雪莲果植株秆茎健
壮、单个果球大小适中、产量最高,为最佳种植密度。
参考文献
[1]马挺军,吕飞杰,台建详,等 . 亚贡叶中营养成分和功能性化学成
分分析[J].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4,13(1) :56 - 57.
[2]钱林,丁长河,李里特,等 . 雪莲果的化学组分及其功能特性[J]
.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6,27(6) :179 - 180. ( 责编:施婷婷)
1619 卷 01 - 02 期 张时兴 霞早绿竹笋用林丰产栽培技术